电子技术专业-模电B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模拟电子技术B课程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B课程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B》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B Analogy Electronics Technology课程编号:042073总学时数:64学时。

讲课学时: 54学时实验学时:10学时学分:4学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教材:刘润华主编《模拟电子技术》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年参考书目:杨素行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童诗白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64学时, 其中实验10学时。

本课程主要介绍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波形的产生与变换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及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等内容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为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内容安排上侧重于基础理论和集成电路及其应用。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气、通讯、计算机等电类专业本科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模拟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和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模拟电子技术基础A》授课课时分配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九章。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主要内容是:半导体基本知识,PN结的形成及单向导电性, 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

要求:了解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和PN结的形成。

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性,理解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掌握它们的特性和主要参数重点:PN结的单向导电性与各种电子器件的主要特性及主要参数难点:各种电子器件的主要特性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主要内容是:基本概念与性能指标、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放大电路小信号模型分析法、共集电极和共基极放大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要求: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理解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设置静态工作点的意义及简化小信号模型。

《模拟电子技术B》课程教学大纲.doc

《模拟电子技术B》课程教学大纲.doc

《模拟电子技术B》课程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阎子勤大纲审核人:课程编号:08090D0275英文名称:Analog Electronics Technology学分:3总学时:48 。

其中,讲授48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实训0学时。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原理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应用技能,能够对各种由集成电路或(和)分立元件构成的基本电路单元进行分析和设计,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生能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设计能力。

三、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二极管电路的应用、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估算、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路、放大电路反馈电路的分析计算和直流源电路。

教学难点: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四、教学方法该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互融合的结构。

课堂教学强调基础性,精讲多练,启发引导,留有余地,归纳总结;网络教学开展讨论,自主学习,交流互动,举一反三,活跃气氛;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为有机的整体。

五、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课程的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知识单元知识点讲序号描述序号描述1绪论1电子信息系统的组成,模拟信号与模拟电路以及学习方法和要求。

12常用半导体器件1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PN结7 2半导体二极管3半导体三极管4场效应管3基本放大电路1放大的概念、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8 2共射放大电路3放大电路分析方法,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稳定4晶体管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1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2直接耦合放大电路5集成运算放大电路1电流源电路,集成运放概述,集成运放的性能指标36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1晶体管的高频等效电路3 2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7放大电路中1反馈的概念和判断方法6 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块图及一般表达式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估算3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8信号的运算和处理1基本运算电路6 2模拟乘法器及其在运算电路中的应用3有源滤波电路9波形的产生和信号的转1正弦波振荡电路4 2电压比较器,10功率放大电路1OCL电路的估算2 11直流电源1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管稳压电路42串联型稳压电源1开关型稳压电源12总计2948六、实验、上机与实训教学条件及内容本课程实验单独开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oc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oc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电类专业实践课时:一周一、课程的性质、目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之后,集中安排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动脑又动手,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某一专题独立地开展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实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

它是高等学校电类专业的学生必须进行的一种综合性训练。

二、课程的任务与要求从课程设计的任务出发,应当通过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达到以下教学要求:(1)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电子电路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

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电路方案的分析、论证和比较,设计计算和选取元器件初步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4)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电子电路以及元器件的工程技术规范,能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完成设计任务,编写设计说明书,正确地反映设计与实验的成果,正确地绘制电路图等。

(5)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安排1.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课程设计题目选择的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学生完成的情况和教学效果。

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实际水平、能完成的工作量和实验条件,恰当的选题。

争取让不同程度的学生, 经过努力能完成课程任务,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和能力等方面有所收获。

电了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其主要内容均是电了电路课程中学过的知识,而且多是应用集成电路组成的实用电子装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反映了电子技术的新水平。

噂题目有的以数字电路为主,有的以模拟电路为主,还有包含数学和模拟电路的综合性题目。

它们的设计指标不仅符合教学要求,并且都是从学生实际出发选定的课题内容,设计方法难易适中。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代码: 0730081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学分: 4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56 实验(上机)学时: 16 先修课程: 电路基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线性电子电路中基本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主要性能指标等, 获得信息传递技术必备的理论知识, 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各章节基本内容, 对基本电路原理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是学习模拟电路课的最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很好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2.本课程是电专业的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也是电信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 且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背景。

因此, 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模拟电路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同时根据本课程的特点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与课程设计。

本课程教学的组织方式包括三大部分:基本理论课、习题课、实验课、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实验课将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设计, 使学生加深对电路、器件模型等内容的理解, 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3.本课程考核由期末卷面考试、期中考试、平时抽查、平时作业、实验过程、实验报告等部分组成。

期末考试: 50%;平时成绩(含平时考勤、提问、作业): 20%;实验: 10%;期中: 2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元器件(10学时)内容①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半导体的共价键结构半导体的导电机构--电子和空穴、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半导体载流子的漂移运动和扩散运动、PN结的单向导电性②普通二极管的结构、伏安特性、主要参数及注意事项稳压管的结构、伏安特性、主要参数及注意事项③双极型三极管的结构、电流分配与放大原理、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主要参数及注意事项结型及绝缘体场效应管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及使用注意事项。

模电B教学大纲

模电B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B》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310119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B英文名称:Analogous Electronic Basis B课程类型: 必修课总学时:56 讲课学时: 46 实验学时:10学分:3.5适用对象: 计算机等专业先修课程:电路分析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它具有自身的体系,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工程计算和实验研究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以及为电子技术在专业中应用打好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半导体中载流子的运动规律、PN结及其特性、掌握常用二极管、稳压管、双极型和单极型三极管的工作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

2.掌握三种组态基本放大电路、差动放大电路、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

3.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态及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掌握负反馈极性、反馈类型和判别方法及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电压增益的近似计算。

4.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典型电路、性能指标,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常用功能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掌握分析运算电路时所用的虚短、虚断法。

5.掌握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原理,掌握RC桥式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掌握产生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判别方法。

6.掌握整流和滤波电路、串联反馈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的定量估算,掌握集成三端稳压器的使用。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PN结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PN结形成的物理过程及PN结的单向导电性正确理解:两种载流子的导电作用、扩散和漂移的物理概念一般了解:N型和P型半导体的特点、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和温度的关系2.半导体三极管熟练掌握:特性曲线正确理解:主要参数3.稳压二极管熟练掌握:稳压作用和伏安特性正确理解:主要参数4.半导体三极管熟练掌握:电流分配及放大原理、在共射极接法时的输入和输出特性正确理解:三种工作状态的主要特点、主要参数一般了解:BJT的结构5.基本放大电路熟练掌握:共射极电路的组成原则及放大过程的实质、确定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B)》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B)》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B)》教学大纲(03320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与科学、应用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课,56学时,3.5学分)一、课程内容第1章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1.1 半导体基础理论知识1.2 PN结1.3 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1.4 特殊二极管第2章双极结型晶体管及放大电路基础2.1 双极结型晶体管2.2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2.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2.4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和稳定问题2.5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2.6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第3章场效应管放大电路3.1 结型场效应管3.2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3.3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第4章模拟集成电路4.1 集成运算放大器概述4.2 电流源电路4.3 差动放大电路第5章反馈5.1反馈简介5.2反馈的分类5.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5.4 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5.5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近似计算5.6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第6章信号的运算与处理6.1 基本运算放大电路6.2 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6.3 一阶有源滤波电路第7章信号产生电路7.1 正弦波振荡电路7.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7.3 LC正弦波振荡电路第8章功率放大电路8.1 功率放大电路的一般问题8.2甲类功率放大电路8.3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8.4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第9章直流稳压电路9.1 整流电路9.2 滤波电路9.3 稳压电路9.4 集成三端稳压器二、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微电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等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的技术基础课,它具有自身的体系,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以及为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模拟电子技术》是高职、中职电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基本电子元器件和基本单元电路。

基本元器件部分学习内容是常见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集成运放电路等电子元器件的名称、电气特性、作用、主要技术参数;基本单元电路的学习内容是整流滤波电路、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路、晶闸管应用电路等低频工作单元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

2.课程的教学目标(1)能说出各种类型的阻、容、感元器件的名称,归纳它们的电气特性和作用,识别它们的标称的主要技术参数,使用万用表测量出或估测它们的技术参数,并能检测出这些元器件的好坏。

(2)能说出各种类型的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集成运放电路等常用半导体元件及集成电路的名称,归纳它们的电气特性和作用,识别它们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借助于万用表判断它们的好坏。

(3)能说出各种整流滤波电路、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路、晶闸管应用电路等低频工作单元电路的组成,能从复杂的电路中区分出基本的单元电路,并能分析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

(4)通过各单元电路和综合应用电路的安装、调试和检测,使学生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实用电路,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并能排除电路的常见故障。

3.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模拟电子技术》是把原来的《电子电路基础》和《电子技术工艺基础》合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每一章设计成一个大任务(模块),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课题),每一节又由一个或几个小任务组成。

每一个任务中都包含着新、旧知识,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那些不能解决的问题。

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们想要知道的知识点,此时教师再将新知识传授给他们,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模拟电子技术-模电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模电教学大纲

XXXXX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层次:本科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分:4执笔人:审核人:XXXXXX学院教务部制二〇一九年八月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学科基础课程模块,是专业核心课程。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电子电路的装接、调试及故障排查等各项能力,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学生今后职业岗位服务,为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对后续硬件类课程及岗位工作需求起到支撑作用。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熟悉模拟电路的基本元器件、掌握基本单元放大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电路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1.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分析电子电路原理,将原理图改画成接线图,并会电子元器件测试;2.能根据图纸,进行电路的安装、调试与故障排查;利用手册、资料能够查阅元器件参数,能够选型与计算;3.能制定任务实施方案,能团结协作,安全文明操作,遵守操作规程,遵循安装工艺要求。

(三)素质目标1.养成工作过程记录与技术反馈的职业习惯;2.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3.领悟到“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途径。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一)使用教材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华成英主编,ISBN:987-7-04-018922-3,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7月。

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指导书,自编。

(二)参考资料1.《模拟电子技术》,张绪光刘在娥主编,ISBN:978-7-301-17700-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2.《模拟电子技术》,博伊尔斯塔德(美)主编,ISBN:9787121062070,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6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电子技术B》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英文名称: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B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模拟电子技术是电气信息类及仪器仪表类专业主干课之一,属于专业技术基础课,前接物理、电路,后续专业基础及专业课。

该课程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对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对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以及对常用电子器件的测试,逐渐学会电子电路读图及简单电子电路设计。

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它起到由基础理论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通过设计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 掌握模拟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分析设计一般模拟电路的初步能力;2. 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国家当前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3. 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的能力;4. 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新发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各种基本模拟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

2.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半导体器件的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半导体器件的外部特性与测试方法;掌握各种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典型应用;学习通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掌握由学习通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各种典型应用电路的组成和分析方法。

3.基本技能:能够使用Multisim仿真环境中实现模拟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手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技术基础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3.计算机辅助设计:要求学生在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Multisim仿真环境下通过虚拟仪器分析自主设计电路。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

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理论物理、高等数学、电路等。

本课程将为微机原理、高频电子线路、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等专业课、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1.对重点、难点章节应安排习题课,选典型题进行课上讲解,精选例题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2.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要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设计计算方面的内容,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熟悉标准、规范等的作用,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并适当安排课内讲评作业。

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课外习题和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3.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单独设课,单独考核,具体要求参见相应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试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设计简单模拟电路的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小测验等)占20%,,期末考核成绩占80%。

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视具体情况按百分制给出。

(七)参考书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杨素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线性电子线路》第2版,戴蓓倩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8《电子技术》李中发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5版,冯军,解嘉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二、中文摘要本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仪器仪表类,电子信息类,电子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

课程通过对模拟电子电路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具有设计简单电子电路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半导体器件基础知识、基本放大电路、放大器中的负反馈、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直流电源等。

本课程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奠定重要的基础。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部分半导体器件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第1.1部分半导体基础知识及PN结、二极管特性与应用举例(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明确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2) 掌握PN结的工作原理、单向导电性等基本知识;3) 掌握二极管伏安特性和基本应用电路;4) 掌握稳压二极管特性和应用电路分析计算。

重点:二极管单向导电性、伏安特性及应用电路分析计算。

第1.2部分双极结型三极管的特性及场效应晶体管(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掌握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外特性;2) 掌握三极管工作状态分析及各种应用电路的分析计算;3) 了解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4) 了解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外特性;5) 了解场效应管工作状态分析及各种应用电路的分析计算;重点:三极管工作状态分析及各种应用电路的分析计算;场效应管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及应用电路的分析计算难点:三极管工作状态分析及各种应用电路的分析计算;场效应管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及应用电路的分析计算习题:三极管工作区域的判断及应用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2部分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总学时(单位:学时):8 讲课:8 实验:0 上机:0第2.1部分放大器概述及基本分析方法、单管共设放大电路(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掌握放大器概念及主要技术指标;2) 掌握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各元件的作用;3) 掌握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静态、动态)。

重点:偏置电路的静态、动态分析计算。

难点:偏置电路的静态、动态分析计算。

习题:偏置电路的静态、动态分析计算。

第2.2部分分压式静态工作点稳定型电路(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掌握分压式静态工作点稳定型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各元件的作用;2) 掌握分压式静态工作点稳定型电路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静态、动态)。

重点:分压式电路的静态、动态分析计算。

难点:分压式电路的静态、动态分析计算。

习题:分压式电路的静态、动态分析计算。

第2.3部分放大器的三种基本组态分析、场效应管放大器分析;(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掌握放大器的三种基本组态及分析方法;2) 掌握场效应管放大器的基本分析方法。

重点:放大器的三种基本组态。

难点:放大器的三种基本组态分析方法。

习题:共集电极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2.4部分多级放大器分析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具体内容:1) 了解多级放大器的耦合方式;2) 掌握直接耦合放大器的分析与计算;3) 掌握多级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的计算方法。

重点:直接耦合放大器的静态、动态计算。

难点:直接耦合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习题:直接耦合放大器的静态、动态计算具体内容:1) 了解多级放大器的耦合方式;2) 掌握直接耦合放大器的分析与计算;3) 掌握多级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的计算方法。

重点:直接耦合放大器的静态、动态计算。

难点:直接耦合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习题:直接耦合放大器的静态、动态计算。

第3部分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 上机:0第3.1部分单级放大器的频率响应(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掌握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的一般概念,RC 高通和低通电路的幅、相频特性;2)掌握三级管的频率参数、单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3.2部分线性失真及分析、多级放大器的频率响应(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掌握直接耦合多级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重点:RC 高通和低通电路的幅、相频特性。

难点:三级管的频率参数。

习题:多级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画出波特图。

第4部分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总学时(单位:学时):6 讲课:6 实验:0 上机:0第4.1部分集成运算放大器性能参数、基本组成(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性能参数、基本组成。

2)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组成第4.2部分差分放大器分析(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掌握差分放大器分析计算。

2) 掌握差分放大器各种接法及特点。

第4.3部分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

重点:差分放大器分析计算。

难点:差分放大器分析计算。

习题:输入级电流源和差分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5部分放大电路中的反馈总学时(单位:学时):10 讲课:10 实验:0 上机:0第5.1部分反馈的基本概念、反馈极性的判断(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对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

第5.2部分负反馈的四种组态和一般表达式(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熟练掌握负反馈的四种组态及其分析方法。

2)掌握负反馈的方框图及一般表达式。

第5.3部分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掌握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对放大倍数、稳定性、失真、输入和输出电阻)。

第5.4部分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讲课4学时)具体内容:掌握在深度负反馈情况下,四种负反馈组态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的近似计算。

重点:反馈极性的判断、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难点:反馈极性的判断、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习题:反馈极性的判断、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6部分模拟信号运算电路总学时(单位:学时):6 讲课:6 实验:0 上机:0第6.1部分理想运放的概念、反向和同向比例运算电路(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了解理想运放的概念。

2) 掌握理反向和同向比例运算电路的电路组成、分析计算方法。

第6.2部分差分比例运算电路、反向求和运算电路(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掌握差分比例运算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

2) 掌握反向求和运算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

第6.3部分积分器、模拟乘法器运算电路(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掌握积分运算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

2) 掌握乘法器运算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

重点:比例运算、求和运算电路。

难点:比例运算、求和运算电路。

习题:针对各种模拟信号运算电路进行练习,并能够设计简单的模拟信号电路。

第7部分信号处理电路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第7.1部分有源滤波器(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了解有源滤波器的分类、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