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中文教案(简洁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教案分享

幼儿园大班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教案分享

幼儿园大班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教案共享一、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美食的兴趣,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2.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的口味认知和健康饮食观念,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活动准备:1. 观看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相关片段或短视频,并准备图片、简单介绍或故事,让幼儿对美食和地域有一定的了解。

2. 准备各种中国传统美食的食材和食品图片,如饺子、汤圆、月饼等。

3. 准备一些简单的厨具和食材,如擀面杖、木制模具等。

4. 给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围裙,以免弄脏衣服。

三、活动过程:1. 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段,引导幼儿观看并简要介绍片中出现的美食和地域文化。

2. 跟幼儿们讨论他们对这些美食的认识和看法,引导幼儿们了解这些美食的历史、制作过程和食材。

3. 组织幼儿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中国传统美食,比如饺子、汤圆等。

并根据所选美食制作食材和工具清单。

4. 引导幼儿们动手制作美食,老师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提醒幼儿们注意安全和卫生。

5. 在制作的过程中,适当让幼儿们共享和交流自己的体验和心得。

6. 做好美食后,举行一次“美食节”。

每个小组陈列自己制作的美食,并向其他小组展示并简单介绍。

7. 全班幼儿品尝每种美食,并用一些简单的表情词语表达对味道的感受。

8. 结合所制作的美食,老师给幼儿们进行简单介绍和补充,让幼儿对中国的传统美食和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四、总结和回顾:通过这次活动,《舌尖上的中国》带给幼儿们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对美食、对文化的感受和表达。

幼儿们不仅学会了制作美食,也了解了中国传统的烹饪技艺和文化内涵。

通过团队合作,他们体验到了成就感和责任感。

这次活动也唤起了幼儿们对美食和文化的探索欲望,培养了他们对中国传统美食的口味认知和健康饮食观念,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五、观点和理解:通过《舌尖上的中国》教案的共享,幼儿们在感受美食的魅力的也了解了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

幼儿园大班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教案:培养幼儿饮食文化

幼儿园大班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教案:培养幼儿饮食文化

幼儿园大班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教案:培养幼儿饮食文化幼儿园大班美食节目《舌尖上的我国》教案:培养幼儿饮食文化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而饮食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也同样需要得到关注和培养。

幼儿园大班美食节目《舌尖上的我国》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该教案对幼儿饮食文化的培养意义和方式。

二、对《舌尖上的我国》教案的全面评估1. 深度评估幼儿园大班美食节目《舌尖上的我国》教案的深度评估主要包括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效果的全面分析。

这个教案的内容不仅包括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知识,还包括各地美食的制作方法和食材的认知。

教案采用亲身体验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美食,增强他们对饮食文化的体验和理解。

通过展示节目,《舌尖上的我国》的视觉效果也能为幼儿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加深他们对饮食文化的记忆和认识。

这种全方位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幼儿的饮食文化知识水平,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为他们今后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我国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2. 广度评估幼儿园大班美食节目《舌尖上的我国》教案的广度评估主要包括对教学对象、课程设置和教育价值的全面分析。

该教案的教学对象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他们正处于认知和体验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

《舌尖上的我国》的教学内容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如制作小笼包、包粽子、煮糖醋排骨等,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饮食文化的浓厚兴趣。

该教案还设置了课程的延伸活动,比如观看有关食材采摘和传统美食制作的视频让幼儿与真实生活相联系,深化他们对饮食文化的理解。

这种宽泛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既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又促进了他们对饮食文化全面、深入的认识。

三、总结与回顾通过总体评估,《舌尖上的我国》教案对于幼儿饮食文化的培养意义非常重大。

教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魅力,增进了他们的认知水平。

舌尖上的中国教案大学

舌尖上的中国教案大学

课程类型:文化素养课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认识到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地方特色美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1.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

2. 地方特色美食的代表性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

2. 如何将饮食文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相关视频资料3. 学生分组准备的地方特色美食介绍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片段,激发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饮食文化有哪些特点?二、教学内容1. 讲解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2. 分析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 讲解地方特色美食的代表性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案例分析1. 以江苏扬州的美食为例,分析其文化内涵。

2. 学生分组讨论,介绍各自家乡的特色美食及其文化内涵。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国饮食文化?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识。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饮食文化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二、教学内容1. 讲解中国饮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

2. 分析中国饮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

2. 每组学生介绍自己的美食设计,讲解其文化内涵。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饮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弘扬中国饮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美食?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舌尖上的中国教案大学版

舌尖上的中国教案大学版

课程名称:大学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对象:大学本科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饮食文化概述2. 中国八大菜系及地方特色美食3. 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4. 中国饮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引导学生关注中国饮食文化。

2. 提问:你们对中国饮食文化有哪些了解?为什么说中国饮食文化是“舌尖上的中国”?二、讲授新课1. 中国饮食文化概述- 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 分析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

2. 中国八大菜系及地方特色美食- 分别介绍川菜、粤菜、鲁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的特点。

- 举例说明各菜系的地方特色美食。

3. 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分析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举例说明中国饮食文化的创新。

4. 中国饮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介绍中国饮食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与影响。

- 分析中国饮食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中国饮食文化有哪些独特的魅力?2.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3. 教师总结各小组的观点,并强调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价值。

四、实践环节1. 教师布置作业:课后收集一种地方特色美食,了解其制作过程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2. 学生完成作业,并在下一节课上分享自己的收获。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传承中国饮食文化。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看《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讲解、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幼儿园舌尖上的中国教案

幼儿园舌尖上的中国教案

幼儿园舌尖上的中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概况,掌握基本饮食的家常做法和特色菜肴2.掌握与食品有关的基本汉字和常用词汇,提高幼儿园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3.增加幼儿园生的食品知识,提高他们的营养意识、健康意识和饮食卫生意识。

二、教学内容中国饮食文化简介、中华特色菜肴、家常烹饪技巧三、教材准备1.《中国菜谱》2.图片:全国各地名吃的图片、常见食材的图片、常见厨具的图片3.教具:根据所需食材粘贴起来的菜谱样本,用玻璃纸封装,展示给幼儿。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介绍中华饮食文化,制作一幅大型的“中国饮食文化知识地图”来吸引幼儿的兴趣。

在讲述中国饮食文化的同时,引导幼儿讨论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调味多样、食材多样、地域性强等等。

2.主体环节(1)通过图片的展示,介绍中国各地的特色菜肴。

利用图片特写的方式,让幼儿们更好的了解每道菜肴的制作方法和口感。

(2)面对又爱又恨的家常饭,我们的幼儿园“小厨神”们必须掌握基本的烹饪技巧!带领孩子们学习:a.炒菜:把各种蔬菜、豆类、肉类等全部翻炒到熟。

需要考虑加入调味品和用油的量。

b.烧菜:把菜从生到熟,在加入汤或调味品,根据需要反复加热。

(3)现场烹饪,让幼儿亲自操作!幼儿一字排开跟着老师一起烹饪红烧肉、宫保鸡丁等等家常菜,让孩子们亲手做一做,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也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饮食文化。

(4)制作折纸和手工制做各地小吃,让幼儿了解并感受不同地方的美食文化,同时增强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

3.总结通过结束性活动的形式,带领幼儿们对今天所学的中国饮食文化进行简单总结,复习重点知识点,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

五、课后练习1.完成相关的练习题以让幼儿复习今天所学的知识点;2.根据菜谱样本,绘制一份自己最爱的菜谱,让孩子们能在更好地掌握中国饮食文化之后,尝试自己料理一番。

3.组织亲子活动,每位孩子和家长一起为幼儿园带上一道自己家的特色菜,现场品尝。

幼儿园大班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教案指南

幼儿园大班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教案指南

幼儿园大班美食节目《舌尖上的我国》教案指南一、前言《舌尖上的我国》是一档非常接地气的美食节目,以其真实、生动的纪录片形式,深入挖掘我国丰富多样的地方美食文化,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味觉的盛宴。

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如何通过该节目的教学内容,结合幼儿的特点和教学要求,设计一份美食节目《舌尖上的我国》的教案呢?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评估,为您提供一份有价值的教案指南。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我国丰富多样的地方美食文化。

2. 培养幼儿对食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提高幼儿的口腔发育和肌肉活动能力。

4. 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1. 介绍我国不同地区的特色食物和美食文化。

a. 通过视瓶播放、图片展示等形式,给幼儿呈现我国各地的美食特色,如川菜、粤菜、鲁菜等。

b. 用简单生活用品仿制各地美食的样式,引导幼儿了解和感知不同地方的美食文化。

2. 营造美食氛围,引导幼儿学习厨艺。

a. 在课堂上设置简易的“美食节目厨房”,让幼儿亲手动手制作简单的美食,如面条、粽子等。

b. 引导幼儿在做菜的过程中,感受食材的形状、颜色、味道,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增加交流互动,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

a. 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小组内一起交流各自喜欢的食物和食材。

b. 引导幼儿观察和品尝自己做的美食,共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初步探索:通过观看部分《舌尖上的我国》节目片段,教师简单介绍并引导幼儿讨论他们看到的不同地方的美食和饮食文化。

2. 制作美食:教师根据节目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安排幼儿进行简单的美食制作,如蒸包子、煮面条等。

3. 共享交流:幼儿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进行感受和体验,并在小组内共享自己制作的美食,交流感受和建立情感通联。

4. 经验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一天的学习过程,共享自己在制作美食时的感受和体会,鼓励幼儿共享和交流。

幼儿园大班舌尖上的中国教育活动

幼儿园大班舌尖上的中国教育活动

幼儿园大班舌尖上的中国教育活动教案标题:舌尖上的中国——幼儿园大班中华美食教育活动一、活动目的:1、激发幼儿对于中华美食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幼儿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兴趣;3、培养幼儿的口味观念和餐饮礼仪。

二、教育活动流程1、口味品鉴环节(1)准备多样的中华美食代表,如麻婆豆腐、红烧肉、叉烧包等。

(2)引导幼儿感官体验并回答问题:颜色如何?味道如何?(3)让幼儿尝一尝,学习美食的正确品尝方式,如咀嚼时不要咬太大块,不可说话等。

(4)教育幼儿对于口味个人偏好的尊重,让其了解每个人对于美食的品味都是独特的。

2、美食文化学习(1)教育幼儿认识中华美食的悠久历史和背后的文化引导。

(2)讲解不同菜系的成因和特点,比如四川麻辣菜系。

(3)教育幼儿在正餐时的餐桌礼仪,如不可嘴里含着菜食手指,不可将餐巾放在盘子里等。

3、亲手制作餐食(1)实践制作中华美食代表,如包子、粽子、蛋糕等。

(2)教育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注意饮食健康和食品安全等要点。

(3)品尝自己制作的美食作品,学习从不一样的角度欣赏中华美食的不同魅力。

4、文化游戏环节(1)营造文化氛围,如进行传统游戏、编织中国结等。

(2)教育幼儿传统文化的内涵,如有中秋节、春节等来自中国的传统节日。

三. 活动总结这里提供三个方面作为活动总结,分别是幼儿事后分享、家园共同建设、家长信封。

1、活动中收集幼儿的记录和感受,分享到下一次中华文化活动中。

2、鼓励家长在家中和孩子重做一遍,体会日常生活中的中华美食和文化。

3、在家长信封中放一些有关中国美食和中华美食的介绍和做法分享给家长,以便其更好地与孩子交流。

幼儿园大班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教案

幼儿园大班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教案

幼儿园大班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教案【教案】幼儿园大班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一、教学目标:1.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国美食文化,拓宽视野,耳濡目染。

2.启发幼儿对美食、对健康饮食方面的兴趣,了解食物对人体发育成长的重要性。

3.培养幼儿的口味,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种类食物,拓宽他们的味蕾。

二、教学内容:1. 介绍《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激发幼儿的认知和兴趣。

2. 进行食物认知,使幼儿能够分辨、认知出几种中国传统食物。

3. 学习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知识,如餐桌礼仪、食物分类等。

4. 手工制作传统中式小吃,如豆腐花、凉粉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现场制作中国传统小食品,如糖画等,让幼儿亲自参与,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6. 介绍中国传统节日食品,如春节时的年糕、元宵等。

三、教学方法:1. 视听法:通过播放《舌尖上的中国》节目,让幼儿在视觉和听觉上抓住美食的味道。

2. 贴近生活法:让幼儿在生活中体验传统食物文化的魅力,如手工制作小吃,现场制作糖画等。

3. 亲子互动法:通过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传统小吃等活动,提高家长对孩子的重视,建立家校互通的桥梁。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介绍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教师通过展示《舌尖上的中国》节目,介绍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并约定今天进行的教学活动。

第二步:食物认知教师可以展示几种中国传统食物的图片,让幼儿能够准确分辨出这些食物。

如:饺子、包子、汤圆、面条等。

第三步:介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知识教师介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知识,如餐桌礼仪、食物分类等,激发幼儿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兴趣。

第四步:手工制作传统中式小吃教师展示传统中式小吃的图片,如豆腐花、凉粉等,让幼儿跟随教师的示例,自己动手制作。

其中,糖画的制作可以邀请专业的制作人员现场示范制作,并让幼儿观摩。

第五步:现场制作中国传统小食品教师现场制作中国传统小食品,如糖画等,让幼儿亲自参与,感受传统食品之美。

第六步:介绍中国传统节日食品教师介绍中国传统节日食品,如春节时的年糕、元宵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做菜需要耐心掌握火候,正如管理国家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过于懒惰。
四、课程总结(10分钟)
小结:今天我们主要给大家展示了中国美食的划分系别,重点讲解了川菜以及食物和人们情感及国家的联系。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程能够更加了解中国的美食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情感。
五、问卷调查(10分钟)
课程即将结束,等会我们花大概五分钟时间填写一份简单的问卷,并了解一下大家对于今天这堂课的意见看法等。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写在纸上或者告诉我们。对问卷有疑问的可以随时问我们。十分感谢大家的配合。
由此衍生到中华传统道德——尊老爱幼、长次有序的讲解
(三)交流讨论
互动:中国有一句很古老的话,“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一个很大的国家其实就和做一道菜一样。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奇怪。你们可以花几分钟思考然后和同桌讨论一下,治理国家和制作菜肴之间到底有什么相似点呢?
(鼓励学生自行讨论)
授课:相似点(1)做菜各种调料的平衡正如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也要平衡;
(二)“家常”
授课:概念讲解
互动:你们觉得,食物和情感之间是有联系的吗?如果认为有的话,可以用片段中或者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讲一下吗?
(讲解者可以讲一个自己的故事,从而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
授课:餐桌礼仪详细解释:主次尊卑的入座顺序、“何为上座?”、何时动筷子等
(配合肢体语言指出这几个大概方向或用板书画出大概方位)
授课:简要介绍一下《舌尖上的中国》及选择这部纪录片的原“五味的调和”
授课:概念讲解,以糖醋鱼和糖醋排骨举例,便于理解
播放视频(10分钟)
互动:有多少同学尝试过川菜?或者喜欢吃辣的?
授课:八大菜系的介绍及四川生活特色、泡椒、豆瓣酱、川菜特色的详解
(中途休息10分钟)
重难点
1.提起留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大家积极交流讨论
2.如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一些较为复杂的文化方面的知识点
3.课后进行有效的意见反馈收集
教学
方法
讲解者讲解&交流讨论
多媒体媒介的使用(播放视频)
教学
过程
设计
一、自我介绍(5分钟)
简要说明一下我们的身份、正在做的这个项目以及这节课的初衷。
二、教学引入(10分钟)
(发放问卷同时发放书签和糖果)
舌尖上的中国教学设计
教学
目的
1.使留学生对于中国美食文化有较为直观清晰的了解
2.重点讲解八大菜系及食物与情感之间的联系——食物是如何与家庭甚至国家联系到了一起
3.通过交流讨论锻炼日常口语表达能力
4.收集留学生对于这份课程样本的反馈
课型
新授课(课程样本试上)
课时数
两个课时(10:10-11:00, 11:10-12:00)
(互动,鼓励学生参与发言讨论)
引言:正式上课前,我们可以先聊一会。你们可以谈谈自己对于中国饮食的了解吗?任何方面都可以。比如,你们一般在食堂吃些什么?有哪些特别喜欢吃的菜?是否了解各种中国菜系等等。
来到了中国真切感受到了中国的食物后,可以谈谈中国菜和你们之前想象中的有何区别吗?或者说,与你们家乡的菜有哪些明显的不一样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