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40342001《英美文学欣赏》
英美文学欣赏(第二版)课件 American Literature Unit 2 American

英美文学欣赏(第二版)
作品欣赏
大学专业英语系列教材
《潮水涨,潮水落》全诗分为三节。第一节 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海滨,海鸟鸣叫,游人 归去,潮涨潮落的画面;第二节写夜晚时 的海滩,潮水拍岸;第三节描写清晨,马 嘶人叫,游人又来到海滩,潮水依然涨落 的情景。
辑。他熟悉劳苦大众的生活,热爱社会 下层的 普通劳动者。1854 年末,他开 始专事创作,《草叶集》(Leaves of Grass)于 1855 年 7 月问世,只包含 12 首诗。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他作为男护 士照顾伤病员,一直在 军队医院工作到
1873 年。后因身体原因,停止工作,与 其兄弟一起生活,继续写作。终身未娶。
那么,让我们起来干吧, 对任何命运要敢于担戴; 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追求, 要善于劳动,善于等待。
[1]朗费罗著,杨德豫译. 朗费罗诗选[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英美文学欣赏(第二版)
大学专业英语系列教材
诗人抱着积极入世的态度,赞美生命,否定人生如梦这一古老的 哀叹,认为不朽的精 神才是人生崇高的境界。这就需要积极的行动,
人生是真切的!人生是实在的! 它的归宿决不是荒坟;
“你本是尘土,必归于尘土”, 这是指躯壳,不是指灵魂
英美文学欣赏(第二版)
大学专业英语系列教材
Not enjoyment, and not sorrow, Is our destined end or way;
But to act, that each to-morrow Find us farther than to-day.
英美文学欣赏最新版教学课件英国文学Unit 10 James Joyce

英美文学欣赏(第四版)
He would create proudly out of the freedom and power of his soul, as the great artificer whose name he bore, a living thing, new and soaring and beautiful, impalpable, imperishable.
(注解:他来到海边,神与物游,纵情于自然的瑰丽和心灵的自由驰骋。 他在经历着一种新生,他将“用他的灵魂的自由和力量,骄傲地创造出 一个新的、向上的、美丽的、摸不着的、永不毁灭的生命。”)
英美文学欣赏(第四版)
He started up nervously from the stoneblock for he could no longer quench the flame in his blood. (注解:他脱光了脚,独自站在水中,“一个新的充满野性的生命开始 在他的血管里吟唱了。”)
—James Joyce
英美文学欣赏(第四版)
Quotations
You made me confess the fears that I have. But I will tell you also what I donot fear. I do not fear to be alone or to be spurned for another or to leave whatever I have to leave. And I am not afraid to make a mistake, even a great mistake, a lifelong mistake and perhaps as long as eternity too.
《英美文学作品赏析》教学大纲

《英美文学作品赏析》教学大纲课程编号:E032019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名称:英美文学作品赏析英文名称:Reading American & British Literary Works学分:2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英美文学作品赏析》是针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并在其学习了《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两门专业基础课之后,开设的一门旨在提高学生鉴赏英美文学经典作品能力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根据学生的兴趣、语言水平以及相关文化等因素,从全新的角度选择了英美不同时期作家的代表作,主要是小说作品,材料难度适中,涉猎广泛。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英美重要作家的小说作品,掌握其体裁特点、思想内涵、文体风格、所属流派和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文学知识;学会分析小说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英语阅读欣赏水平和英语写作技巧,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及文学批评能力;拓展文化视野,扩大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提高对中外文化的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在巩固所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对英美经典小说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从而为其将来得心应手地参加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 知识要求:1)了解—英美不同时期和阶段的重要作家和其小说代表作。
2)熟悉—各个所选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小说代表作的思想内涵、主题结构、文体风格、所属流派、人物刻画、语言风格、写作技巧等。
3)掌握—一定的欣赏小说作品的技巧和方法。
2.能力要求:1)了解—通过阅读经典小说,巩固所学文学知识,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熟悉—通过浏览网上的文学资源库,观看文学名著影片,举办作品欣赏讨论会,尝试名著改写,表演人物对话等实践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以及理解小说作品的鉴赏能力、思辨能力和文学批判能力。
英美文学赏析

APPRECIATION OF THE SELECTED READINGS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CONTENTS
What is the literature? Fiction Poetry Drama
PART ONE WHAT IS LITERATURE
Non-fiction (or nonfiction) is the form of any narrative, account, or other communicative work whose assertions and descriptions are understood to be factual.
In a narrower sense, however, fiction denotes only narratives that are written in prose (the novel and short story), and sometimes is used simply as a synonym for the novel.
reading, “literacy.”
The definition of 18th century:
Practice and profession of writing.
9-040342001《英美文学欣赏》

9-040342001《英美文学欣赏》《英美文学欣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0342001课程英文名称:Appreciation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21.9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英美文学欣赏是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课程,课程主要介绍英美文学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化思潮,文学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本课程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培养计划中,起到完善知识结构的作用。
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介绍和欣赏主要文学作品外,通过课堂讨论等灵活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的鉴赏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英美文学的发展脉络。
2.了解代表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所属流派、语言风格及写作技巧等。
3.具备初步的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了解英美文学不同时期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
2.了解英美社会文化与习俗。
3.具备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本课程鼓励采用启发式、交互式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鼓励学生自行观看英美文学名著影片,增加实践性教学活动,如表演人物对话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教学。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大学英语、外贸英文契约、外贸英文函电和国际商务等。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习题内容及测试方向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而突出重点。
实践环节可以采用让学生观看经典影片、撰写文学述评以及表演人物对话等形式加强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英美文学鉴赏

英美文学鉴赏第一篇:英美文学鉴赏英美文学鉴赏——从人物的语言角度赏析鉴赏一篇文章,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而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就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角度。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一段精彩的语言描写可以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作品中出现的独白是人物心理活动的表现。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独白:“T 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父亲突然死亡,叔叔继位并且娶嫂为妻,与此同时,一个深夜,父亲冤死的鬼魂出现,让他复仇,之前精神的痛苦已使哈姆雷特的精神颓唐,而鬼魂揭露的真相又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
在这样的情况下,哈姆雷特的内心才有这样一段独白。
这段独白反映了当时哈姆雷特内心的痛苦与纠结,他既希望可以可走出黑暗,但又摆脱不了对死亡的恐惧。
语言描写不仅反映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而且还预示并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从这段独白来看,我们不难看出接下来哈姆雷特会不惜一切代价复仇,而最终以悲剧收尾。
相比于独白,以对话形式出现的语言描写更常见。
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物的一些性格特征。
在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喂,汤姆,让我来刷点儿看看。
”汤姆想了一下,正打算答应他;可是他立刻又改变了主意:“不,不行,本,我想这恐怕不行。
要知道,波莉姨妈对这面墙是很讲究的,这可是当街的一面,不过要是后面的,你刷刷倒也无妨,姨妈也不会在乎的。
是,她对这道墙是非常讲究的。
刷这墙一定得非常精心。
我想在一千,也许在两千个孩子里,也找不出一个能按波莉姨妈的要求刷好这道墙的。
”“是吗?哎,就让我试一试吧。
英美文学欣赏最新版教学课件美国文学Unit 4 Emily Dickinson

狄金森这首诗意象新奇,意境深 邃,不为传统观念束缚,表现了诗人 对直觉、对智慧的礼赞。
英美文学欣赏(第四版)
The Brain — is wider than the Sky — For — put them side by side — The one the other will contain
To tell one’s name — the livelong June!
To an admiring Bog!
当个名流——多么——无聊! 像个青蛙——何等火爆——
终生一个六月——对一片—— 倾倒的池塘——把自己聒噪!
英美文学欣赏(第四版)
作品欣赏
The Brain—Is Wider Than the Sky—
英美文学欣赏(第四版)
➢ Questions
1.How many specific features can you list of Emily Dickinson’s poetry? 2.What is Dickinson’s attitude toward death? How does she express her attitude?
The Roof was scarcely visible — The Cornice — in the Ground —
我们停在一座房舍前 它好似土包隆起在地上——
屋顶几乎模糊难辨—— 檐 口—— 也 隐 没 在 地 中央——
英美文学欣赏(第四版)
Since then — 'tis Centuries — and yet Feels shorter than the Day
英美文学赏析

Highlights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英美文学精品选读》Part I An Appreciation of English Literature 上篇:英国文学Chapter 1 Medieval Literature 中世纪英国文学Jeffery Chaucer 杰弗里•乔叟The Canterbury Tales (General Prologue)Chapter 2 The Renaissance Period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William Shakespeare 威廉•莎士比亚Sonnet 18Sonnet 29Romeo and Juliet: Part of Scene IIChapter 3 English Romantic Poetry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1. Robert Burns 罗伯特•彭斯A Red, Red RoseMy Heart’s in the Highlands2. William Wordsworth 威廉•华兹华斯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September 3, 18023. Percy Bysshe Shelley 波西•比西•雪莱To---Ode to the West Wind4. Jane Austen 简•奥斯汀Pride and Prejudice (Chapter I)Chapter 4 The Victorian Age 维多利亚文学时期1. Charles Dickens 查尔斯•狄更斯A Tale of Two Cities ( Chapter I)2. Bronte Sisters 布朗特姐妹Charlotte Bronte 夏洛特•布朗特Jane Eyre (Chapter XXXVIII)Emily Bronte 艾米莉•布朗特Wuthering Heights (Chapter XV)3. Robert Browning 罗伯特•布朗宁My Last Duchess FerraraMeeting At NightParting at Morning4.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Sonnets from the Portuguese: 14Sonnets from the Portuguese: 43Chapter 5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 二十世纪文学时期1. Thomas Hardy 托马斯•哈代Tess of the D’Urberbilles (Chapter XXXV)2. Virginia woolf 维吉尼亚•沃尔夫Mrs. Dalloway (The beginning part)Part II An Appreciation of American Literature 下篇:美国文学Chapter 1: The Romantic Period 浪漫主义时期文学1. Washington Irving 华盛顿•欧文Rip Van Winkle (The beginning part)2. Ralph Waldo Emerson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Nature (Chapter I)3. Edgar Allan Poe 埃德加•艾伦•坡The Raven4. 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 纳撒尼尔•霍桑The Scarlet Letter (Chapter I, II)Chapter 2: The Literature of Realism 现实主义文学时期1.Walt Whitman 惠特曼Leaves of Grass: O Captain! My Captain!Leaves of Grass: I Hear America singing2. Emily Dickinson 艾米丽•狄金森HopeI’m NobodyI heard a Fly buzz—when I died—3. Mark Twain 马克•吐温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Chapter I)Chapter 3: Twentieth-century Literature 二十世纪文学时期1. Ezra Pound 埃兹拉•庞德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The River-Merchant’s Wife: A Let ter2. Robert Frost 罗伯特•弗洛斯特The Road Not Taken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3. Thomas Stearns Eliot 托马斯•斯特尔纳斯•艾略特The Waste Land (Subtitles: The Burial of the Dead)4. 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兹杰拉德The Great Gatsby (Chapter III)5. Ernest Hemingway 厄尼斯特•海明威The Old Man and the Sea (Chapter XXVII, XXVIII, XXXVIIII)6. William Faulkner 威廉•福克纳A Rose for Emily (Chapter I, II, III, IV)《英美文学精华选读》将简要介绍英美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文化思潮,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美文学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40342001
课程英文名称:Appreciation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2.9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英美文学欣赏是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课程,课程主要介绍英美文学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化思潮,文学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本课程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培养计划中,起到完善知识结构的作用。
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介绍和欣赏主要文学作品外,通过课堂讨论等灵活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的鉴赏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英美文学的发展脉络。
2.了解代表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所属流派、语言风格及写作技巧等。
3.具备初步的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了解英美文学不同时期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
2.了解英美社会文化与习俗。
3.具备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本课程鼓励采用启发式、交互式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鼓励学生自行观看英美文学名著影片,增加实践性教学活动,如表演人物对话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教学。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大学英语、外贸英文契约、外贸英文函电和国际商务等。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习题内容及测试方向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而突出重点。
实践环节可以采用让学生观看经典影片、撰写文学述评以及表演人物对话等形式加强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其中,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出勤等情况,课堂表现主要考核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团队协作精神等相关表现,课后作业形式可采用准备课前presentation、翻译、读后感、观后感和小论文等;期末考核采用开卷考试、论文和口头答辩(采用英语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的比例占30%,期末考核的比例占70%。
(七)参考书目
《英美文学》,张佩、方映、范成功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英美文学欣赏》,刁克利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I,II册)》,吴伟仁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美国文学史及选读(I,II册)》,吴伟仁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英美文学选读》,吴翔林主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英美名著欣赏与英语视听教程》,梁焕强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英美文学阅读与欣赏》,黄家修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二、中文摘要
《英美文学作品赏析》是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语言文化”类课程,本课程以介绍英美文学的发展概况和阅读名家名作精彩片段为主,以欣赏相关作品影视片段为辅,通过讲授、阅读、讨论等教学形式的融合,使学生了解英美两国文学简史,理解经典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文学鉴赏品位,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学、文化的兴趣与感悟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学涵养。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部分文学导论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 文学的定义
2) 文学作品的分类、构成
重点:
文学的定义
难点:
文学作品的分类
习题:
将给定的文学作品进行分类
第2部分英国文学
总学时(单位:学时):18 讲课:18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 英国早期、中期文学:主要了解英国早期、中期文学史简况。
2)英国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文学: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简况和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3)英国启蒙运动时期文学:了解英国启蒙文学概况,赏析《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琼斯》等文学作品。
4)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文学:了解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概况,赏析《傲慢与偏见》等文学作品。
5)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文学:了解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文学的特色及成就,赏析《呼啸山庄》等文学作品。
6)二十世纪英国文学:了解英国20世纪文学概况,赏析《德伯家的苔丝》等文学作品。
重点:
英国文学的发展脉络
难点:
英国不同时期主要文学代表人物的文学贡献和艺术风格等
习题:
撰写英国不同时期的文学评论(用英文完成)
第3部分美国文学
总学时(单位:学时):12 讲课:1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文学:了解19世纪初期至中叶美国文学概况,赏析《见闻札记》、《草叶集》等文学作品。
2)美国现实主义时期文学:了解美国现实主义时期的文学概况,赏析《我为美而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文学作品。
3)美国现代主义时期文学:了解现代主义时期美国文学概况,赏析《未选择的路》、《老人与海》等文学作品。
重点:
美国文学的发展脉络
难点:
美国不同时期主要文学代表人物的文学贡献和艺术风格等
习题:
撰写美国不同时期的文学评论(用英文完成)
编写人:任靓
张悦
吴琼
审核人:彭徽
批准人:杨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