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竞赛动物结构试题解析共36页

合集下载

2003—2013全国生物学联赛真题1(动物分类及生理部分有答案)

2003—2013全国生物学联赛真题1(动物分类及生理部分有答案)

2008~2013年全国联赛试题(动物分类学、动物生理学部分)2008年1.对于脊椎动物形态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侧线器官是水生鱼类所特有的 B.内鼻孔出现于鱼类C.跗间关节始见于爬行动物 D.槽生齿是哺乳类特有的此题有争议,内鼻孔在肺鱼中已经出现,答案应不唯一,侧线在两栖类中依然存在,而高等爬行类出现槽生齿。

原答案C2.通过消化道小肠吸收的营养,输送到肝脏的血管是:()A.肝静脉 B.肝动脉 C.肝门静脉 D.肾门静脉门静脉将血液输送到肝脏中进行解毒,正确。

肝静脉和肝动脉不输送经过小肠的血液,而是给肝供给养料和氧气,D显然错误,其在哺乳类中已退化。

答案C3.哪组动物不可以都在淡水湖泊中生存 ( )A.水螅纲动物、鞭毛纲动物、头索动物、双壳纲动物B.甲壳动物、纤毛纲动物、蛭纲动物、两栖动物C.腹足纲动物、寡毛纲动物、蛛形纲动物、海绵动物D.线虫动物、轮虫动物、肉足虫纲动物、涡虫纲动物头索动物为全部生活在海洋中的类型,其余选项中的动物均有在淡水中生活的种类。

答案A4.羊膜动物的脑神经有()A.10对 B.11对 C.12对 D.13对羊膜动物中除少数爬行动物(如蛇、蜥蜴)为11对脑神经外,其余均为12对脑神经。

答案C5.高等动物的周围神经系统包括()A.脊髓、脑神经、自主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C.脑、脊神经、交感神经 D.脑、脊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记忆性内容,中枢神经系统为脑和脊髓,周围(自主)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及其传出神经纤维所演化的交感、副交感神经。

答案B6.鸟类的特化特征为()A.多具有龙骨突、具气囊与肺相通 B.体温高而恒定、无皮肤腺C.具气囊与肺相通、无皮肤腺 D.多具有龙骨突、体温高而恒定特化特征指鸟类特有而其他种类没有的特征,哺乳类的体温高而恒定,爬行类大多无皮脂腺。

答案A 7.哺乳动物中肠的基本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A.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B.浆膜、粘膜下层、肌肉层、粘膜层C.肌肉层、粘膜层、粘膜下层、浆膜 D.浆膜、肌肉层、粘膜下层、粘膜层此题属于记忆性内容,应了解各部分构成情况。

生物竞赛试题解析及答案

生物竞赛试题解析及答案

生物竞赛试题解析及答案试题一:细胞结构与功能题目:请描述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并列举出三种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解析: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结构,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首先,细胞膜能够保护细胞内部的结构,防止外界有害物质侵入。

其次,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最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参与信号传递,调节细胞内外的交流。

常见的细胞膜蛋白质包括载体蛋白、通道蛋白和受体蛋白。

答案: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包括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和参与信号传递。

细胞膜上的三种蛋白质分别是载体蛋白、通道蛋白和受体蛋白。

试题二:遗传与进化题目: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并解释其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是生物进化的核心概念之一。

该理论认为,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之间存在遗传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个体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在环境压力下,适应性强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而适应性差的个体则逐渐被淘汰。

这个过程被称为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促进了生物种群的适应性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和复杂性形成的基础。

答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认为,生物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会导致适应性上的差异,适应性强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并繁衍后代。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促进了生物种群的适应性进化。

试题三:生态学基础题目:什么是生态系统?请列举出生态系统中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生态系统中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和能量。

答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和能量。

结束语:通过本次生物竞赛试题的解析与答案,我们不仅复习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还加深了对生物结构、遗传进化和生态系统等概念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生物竞赛测试题——动物学部分

生物竞赛测试题——动物学部分

生物竞赛测试题——动物学部分生物竞赛测试题——动物学部分一、选择题(共85题,每题1分,共85分)1、在草履虫的结构中,伸缩泡的作用是(C )A、呼吸B、运动C、排泄D、感受外界刺激2、疟原虫的中间宿主是(B)A、库蚊B、按蚊C、伊蚊D、白蛉3、水螅在秋末冬初,环境条件不利时,生殖方式主要是(C )A、出芽生殖B、孢子生殖C、卵式生殖D、分裂生殖4、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门的动物是(B )A、海蜇B、海绵C、珊瑚D、海葵5、涡虫的梯状神经系统较水螅网状系统高等进化,主要表现在(C )A、传导速度快B、传导冲动的速度慢,且不集中C、冲动的传导速度较快,并且更趋向于集中D、梯状神经系统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6、蚯蚓的受精囊是:( D )A.卵子受精的场所;B.贮存自体卵子的场所;C.贮存自体精子的场所;D.贮存异体精子的场所。

7、蚯蚓的运动器官是(C )A、纤毛B、鞭毛C、刚毛D、疣足8、蚯蚓的排泄器官是(B )A、原肾管B、后肾管C、马氏管D、收集管9、在蚯蚓的循环系统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A )A、背血管→心脏→腹血管B、腹血管→心脏→背血管C、心脏→背血管→腹血管D、背血管→腹血管→心脏10、珍珠中的珍珠质是由珍珠蚌的什么结构分泌的(B)A、外胚层B、外套膜C、珍珠腺D、贝壳11、乌贼的循环系统属于(B)A、开管式循环B、闭管式循环C、开管式和闭管式的混合形式D、没有12、蜗牛的呼吸器官是(D )A、鳃B、肺C、皮鳃D、由密布血管的外套膜当作肺进行呼吸13、同种昆虫之间的信息联系是通过释放信息激素来实现的,那么,在昆虫身上感受信息激素的化学感受器位于(C )A、头部B、鼻孔C、触角D、单眼14、蝗虫的听器位于(C )A、头部两侧B、复眼后侧C、第一腹节的两侧D、尾部15、节肢动物血液的颜色是无色、或淡兰色,为什么(B )A、血液中无血细胞B、血液中血浆和血细胞中无血红蛋白,血清只有血清蛋白,能携带O2C、血细胞中有血红蛋白,但不是红色的D、节肢动物没有血液,只有体腔液16、蝗虫和对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B )A、鳃、鳃B、气管、鳃C、气管、气管D、鳃、气管17、下列属于后口动物的是(C )A、昆虫B、蚯蚓C、棘皮动物D、软体动物18、下列不属于脊索动物门三个主要特征的是(D )A、背神经管B、脊索C、鳃裂D、闭管式循环系统19、下列哪一种鱼的鳔没有鳔管(C )A、鲤鱼B、草鱼C、鲈鱼D、鲫鱼20、下列不具有鳔的鱼是(A )A、鲨鱼和比目鱼B、青鱼和带鱼C、鳊鱼和鲳鱼D、肺鱼和鲐鱼21、乌鱼又称黑鱼,是一种以小鱼为食的凶猛的淡水鱼,那么,下列哪些结构特点与黑鱼的这种习性无关(D)A、黑鱼的体色暗黑,有黑色斑纹B、体内无鳔,尾部发达C、口大,上下颌边缘有尖锐的牙齿D、用鳃呼吸并有鳃盖22、下列脊椎动物中,不具有内鼻孔的动物是(A )A、鱼B、蛙C、蛇D、鸟23、青蛙的身体分为(B )A、头、颈、躯干、四肢B、头、躯干、四肢C、头、躯干、尾、四肢D、头、颈、躯干、尾、四肢24、青蛙的舌根着生在口腔的(B )A、后端B、前端C、中间D、两侧25、在下列动物中,不具眼睑的动物是(A )A、带鱼B、蟾蜍C、蜥蜴D、麻雀26、下列不属于羊膜类动物的是(A )A、青蛙B、蛇C、鸭D、牛27、下列动物中不具有肋骨的是(A )A、娃娃鱼B、蜥蜴C、丹顶鹤D、虎28、下列哪一些不是鸟类骨骼的特征(D )A、头骨很薄B、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骨腔里充有空气C、具有愈合荐椎D、前指的中指特别发达29、下列哪一类动物的口腔中没有牙齿(A )A、鸟类B、爬行类C、哺乳类D、鱼类30、下列哪一类动物的肺中,既没有肺泡也没有弹性(A )A、鹰B、猪C、人D、鳄鱼31、家鸡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时间是(B )A、18天B、21天C、28天D、31天32、家燕在我们这个地区春末、夏天,在这里捕捉昆虫,到冬天就飞到南方去越冬,而大雁却来这里越冬,夏天到北方去繁殖、捕食,据此,这两种鸟分别称为(C )A、夏候鸟、留鸟B、留鸟、留鸟C、夏候鸟、冬候鸟D、冬候鸟、夏候鸟33、下列哪一项不是哺乳动物体毛的生理功能(D )A、保温B、感受外界刺激C、保护D、调节体温34、在哺乳动物的口腔结构中,能有效地解决呼吸与咀嚼之间矛盾的结构是(B )A、肌肉质的舌B、次生腭(硬腭)C、内鼻孔D、悬雍垂35、下列哪一种哺乳动物没有牙齿(A)A、鸭觜兽B、避役C、老牛D、海豚36、原兽亚纲(如鸭觜兽)是哺乳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下列有关原兽亚纲动物的特点中,不能说明其原始特性的是(D )A、卵生、产具壳的多黄卵B、有泄殖腔,成体无齿C、雄性缺乏交配器阴茎D、体外被毛37、牛的胃为复胃,其有四室,其中能分泌消化液的是(D )A、瘤胃B、蜂窠胃C、重瓣胃D、皱胃38、犀牛有几个负重的趾(C)A、1个B、2个C、3个D、4个39、下列哪一种动物的盲肠比较发达(A )A、兔子B、老虎C、海狮D、猴子40、下面是有关脊椎动物的骨骼系统的功能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D )A、支持躯体和保护内脏器官B、供肌肉附着,并作为肌肉运动的支点,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C、骨中的骨髓具有造血功能D、是唯一的运动器官和支持器官41、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从细胞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是(A )。

初二生物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关于关节和骨骼肌的说法错误的是()A.关节是一种器官B.一块骨骼肌能够独立完成人体的某个动作C.骨骼肌也是一种器官D.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组成【答案】B【解析】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A、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是一种器官,不符合题意。

B、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相互配合活动.例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因此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符合题意。

C、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例如人的脑、骨、肝脏等都是器官,器官一般由四种组织构成,但往往以某种组织为主。

每块骨骼肌都是由肌腱部分的结缔组织、肌腹部分的肌肉组织以及分布其中的神经、血管等多种组织按一定次序联合而成,并且具有收缩的功能,符合器官的概念,不符合题意。

D、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器官概念的理解。

2.人体的血液、肌腱、骨组织等都属于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神经组织D.结缔组织【答案】D【解析】构成人体的基本组织主要有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主要分布在体表和体内各管腔壁的内表面,另外还有一些具有分泌功能的腺上皮.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主要分布在神经系统里.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分布广泛,软骨、骨组织、血液、肌腱、韧带、淋巴、皮下脂肪组织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作用.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骨骼肌等.【考点】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及功能3.上皮组织都分布在体表。

生物学试题动物结构分类卷80题附答案

生物学试题动物结构分类卷80题附答案

1、动物开始出现循环系统a、纽型动物b、扁型动物c、环节动物d、腔肠动物2、开始出现胎生的脊椎动物是a、原兽亚纲b、后兽亚纲c、真兽亚纲d、恐龙3、人的食道上皮是a、复层扁平上皮b、感觉上皮c、腺上皮d、单层扁平上皮4、脂肪组织是一种储备中性脂肪的组织a、弹性结缔b、疏松结缔c、致密结缔d、网状结缔5、蚯蚓血液循环属于a、开管式b、闭管式c、混合式d、尚未出现循环系统6、精原细胞形成精母细胞过程属于生殖a、同配b、异配c、卵配d、abc全错7、鸟类胚胎发育时期具呼吸功能的器官是a、胎盘b、绒毛膜c、中肾d、后肾8、盲肠开始出现于动物a、两栖类b、爬行类c、鸟类d、哺乳类9、鼻腔的原始功能是——a、嗅觉b、呼吸通道c、加温空气d、湿润空气10、胰脏的功能有a、分泌激素b、分泌消化液c、a+bd、a b c全错11、胎盘是由胚胎的与母体的子宫壁紧密结合而成的。

a、羊膜 b 、绒毛膜 c、卵黄囊膜 d、尿囊膜12、肌肉起源于______a、内胚层b、外胚层c、中胚层d、a+b+c13、大脑起源于______a、内胚层b、外胚层c、中胚层d、a+b+c14、肺动脉血液是a、缺氧血b、富氧血c、混合血d、a、b、c全错15、哺乳动物唾液腺功能是a、消化食物b、冲洗口腔c、保持口腔湿润d、a+b+c16、分泌胆汁的器官是a、胆囊b、胰脏c、胃d、肝脏17、皮脂腺具有功能a、排泄b、调节体温c、保护皮肤d、a+b+c18、树突的机能是a、修复损伤组织b、接受刺激将冲动传向神经元c、连接作用d、将冲动传离神经元19、血管管腔内面的上皮组织属于上皮a被覆 b、腺 c、感觉 d、生殖20、催产素是在——释放的a、腺垂体b、神经垂体c、. 下丘脑d、卵巢21、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其靶细胞的受体——a、都在靶细胞表面b、前者在靶细胞表面,后者在靶细胞内部c、都在靶细胞内部d、前者在靶细胞内部,后者在靶细胞表面22、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是——a、心脏b、肾上腺c、胃d、a+ b + c23、加压素是在——合成的a、腺垂体b、神经垂体c、下丘脑d、子宫24、人类的大脑皮质中——功能区最发达a、运动区b、感觉区 c 、联络区 d 、 a + b25、形成尿的器官是a、膀胱b、输尿管c、尿道d、a b c全错26、下列动物的排泄物质为尿酸a、两栖类b、爬行类c、鱼类d、哺乳类27. 下列哪种物质的抗原性最强?a. 多糖b. 脂类c. 核糖d. 蛋白质28. 哺乳类的B细胞是在什么部位产生的?a. 腔上囊b. 脾脏c. 胸腺d. 骨髓29、红细胞上具有A和B凝集原的血液可以输给血型为——型的人a、Ab、 Bc、ABd、O30、尼氏体是――细胞内特有的结构a、神经细胞b、心肌细胞c、上皮细胞d、红细胞21、动物损伤组织再生过程是――生殖a、同配b、异配c、孤雌d、abc全错22、双重呼吸是――动物特有的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鸟类23、阻止血液从心室倒流进入心房的结构是a、二尖瓣和三尖瓣b、二尖瓣和半月瓣c、三尖瓣和半月瓣d、半月瓣24、最早出现细胞外消化的动物是――a、原生动物b、多孔动物c、腔肠动物d、扁型动物25、食物消化吸收位置主要在a、stomachb、intestinec、liverd、a、b、c全错26、血液凝集实质上是一种反应。

生物学试题动物结构分类卷80题附答案

生物学试题动物结构分类卷80题附答案

1、动物开始出现循环系统a、纽型动物b、扁型动物c、环节动物d、腔肠动物2、开始出现胎生的脊椎动物是a、原兽亚纲b、后兽亚纲c、真兽亚纲d、恐龙3、人的食道上皮是a、复层扁平上皮b、感觉上皮c、腺上皮d、单层扁平上皮4、脂肪组织是一种储备中性脂肪的组织a、弹性结缔b、疏松结缔c、致密结缔d、网状结缔5、蚯蚓血液循环属于a、开管式b、闭管式c、混合式d、尚未出现循环系统6、精原细胞形成精母细胞过程属于生殖a、同配b、异配c、卵配d、abc全错7、鸟类胚胎发育时期具呼吸功能的器官是a、胎盘b、绒毛膜c、中肾d、后肾8、盲肠开始出现于动物a、两栖类b、爬行类c、鸟类d、哺乳类9、鼻腔的原始功能是——a、嗅觉b、呼吸通道c、加温空气d、湿润空气10、胰脏的功能有a、分泌激素b、分泌消化液c、a+bd、a b c全错11、胎盘是由胚胎的与母体的子宫壁紧密结合而成的。

a、羊膜 b 、绒毛膜 c、卵黄囊膜 d、尿囊膜12、肌肉起源于______a、内胚层b、外胚层c、中胚层d、a+b+c13、大脑起源于______a、内胚层b、外胚层c、中胚层d、a+b+c14、肺动脉血液是a、缺氧血b、富氧血c、混合血d、a、b、c全错15、哺乳动物唾液腺功能是a、消化食物b、冲洗口腔c、保持口腔湿润d、a+b+c16、分泌胆汁的器官是a、胆囊b、胰脏c、胃d、肝脏17、皮脂腺具有功能a、排泄b、调节体温c、保护皮肤d、a+b+c18、树突的机能是a、修复损伤组织b、接受刺激将冲动传向神经元c、连接作用d、将冲动传离神经元19、血管管腔内面的上皮组织属于上皮a被覆 b、腺 c、感觉 d、生殖20、催产素是在——释放的a、腺垂体b、神经垂体c、. 下丘脑d、卵巢21、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其靶细胞的受体——a、都在靶细胞表面b、前者在靶细胞表面,后者在靶细胞内部c、都在靶细胞内部d、前者在靶细胞内部,后者在靶细胞表面22、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是——a、心脏b、肾上腺c、胃d、a+ b + c23、加压素是在——合成的a、腺垂体b、神经垂体c、下丘脑d、子宫24、人类的大脑皮质中——功能区最发达a、运动区b、感觉区 c 、联络区 d 、 a + b25、形成尿的器官是a、膀胱b、输尿管c、尿道d、a b c全错26、下列动物的排泄物质为尿酸a、两栖类b、爬行类c、鱼类d、哺乳类27. 下列哪种物质的抗原性最强?a. 多糖b. 脂类c. 核糖d. 蛋白质28. 哺乳类的B细胞是在什么部位产生的?a. 腔上囊b. 脾脏c. 胸腺d. 骨髓29、红细胞上具有A和B凝集原的血液可以输给血型为——型的人a、Ab、 Bc、ABd、O30、尼氏体是――细胞内特有的结构a、神经细胞b、心肌细胞c、上皮细胞d、红细胞21、动物损伤组织再生过程是――生殖a、同配b、异配c、孤雌d、abc全错22、双重呼吸是――动物特有的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鸟类23、阻止血液从心室倒流进入心房的结构是a、二尖瓣和三尖瓣b、二尖瓣和半月瓣c、三尖瓣和半月瓣d、半月瓣24、最早出现细胞外消化的动物是――a、原生动物b、多孔动物c、腔肠动物d、扁型动物25、食物消化吸收位置主要在a、stomachb、intestinec、liverd、a、b、c全错26、血液凝集实质上是一种反应。

2020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解析(第二部分)

2020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解析(第二部分)
(2)有单枚枕髁,与第一枚颈椎关连。
(3)颅底由前颌骨和上颌骨的腭突、腭骨等的突 起共同合成雏型的次生腭(secondary pala-ta), 使口腔中的内鼻孔位置后移。次生腭的结构在鳄类 中尤为发达,是适应于水中捕食的特化现象。
2021/6/25
(4)颅骨两侧在眼眶后方出现1~2个颞孔(temporal fossa),颞孔是由于原来附生 咬肌的颞部向内低陷所形成的孔洞,当咬肌等收缩时,可使膨大的肌腹部向颞孔凸出而纳 入其间。通常,颞孔位于眶后骨、颧骨、鳞骨、方轭骨和顶骨之间,颞孔上、下的骨弓分 别称为上颞弓和下颞弓。根据颅骨上颞孔的有无及孔的位置,可将爬行动物分为无颞孔类 (anapsida)、上颞孔类(parapsida)、合颞孔类(synap-sida)和双颞孔类(diapsida) 等4个类型。无颞孔类的颅骨无颞孔及颞弓,是古爬行动物的原始颅骨类型;现存海龟类 也缺乏颞孔,次生性的变化,上颞孔类、合颞孔类和双颞孔类均由无颞孔类演变而来。上 颞孔类的颅骨只有单个上颞孔,上颞弓由眶后骨和鳞骨构成,具有这种类型颅骨的爬行动 物是鱼龙类(Ichthyosauria)和合颞孔类的颅骨一侧各有单个颞孔,被眶后骨、鳞骨和颧 骨所围,以眶后骨和鳞骨构成上颞弓,古爬行动物中的兽齿类(Theriodontia)属之,现 代哺乳纲动物即由此演进而来。双颞孔类的颅骨两侧具有上、下2个颞孔,现存的鳄、蜥 蜴、蛇等爬行动物的颅骨均属本类,然而在进化过程中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特化,只有楔 齿蜥(Sphenodon)和鳄类还保留着典型的双颞孔类的颅骨。蜥蜴类因方轭骨萎缩或退化, 不能构成下颞孔的下颞弓,颅侧仅留下单个上颞孔;蛇类在蜥蜴退化方轭骨的基础上,又 进一步失去眶后骨及颧骨,从而完全消失了作为眼和上、下颞孔分界的骨弓,使三者合成 一个大孔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训练题与解析:动物生理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训练题与解析:动物生理

A 极化
B 超极化
C 去极化
D 反极化
E 复极化
9.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下降相是指膜的
A 复极化过程
B 去极化过程
C 反极化过程
D 去极化和反极化过程
10.目前一般认为肌肉收缩是由于
A 骨骼肌粗肌丝长度变短
B 骨骼肌细肌丝长度缩短
C 粗肌丝向细肌丝之间滑行
D 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滑行
E 粗、细肌丝长度均缩短
A 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B 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C 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
D 直接兴奋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42.关于

H
对呼吸的影响,错误的是
A
动脉血中

H
增加,呼吸加强
B 血中 H+主要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强
C
血中

H
主要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强
D 胸膜腔负压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
33.平静呼气未肺内气量是
A 残气量
B 功能残气量
C 补呼气量
D 无效腔气量
34.某受试者,解剖无效腔 150ml ,平静呼吸时频率为 12 次 / 分,呼出气量为 500ml 。
最大吸气后用力呼气,呼出气量 4000ml ,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其潮气量为 500ml
A 血浆胶体渗透压
B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C 血浆晶体渗透压
D 组织液静水压
E 血浆白蛋白浓度
15.血液凝固过程是一种
A 免疫反应
B 物理反应
C 酶促反应
D 凝集反应
16.急性感染时,明显增多的白细胞是
A 淋巴细胞
B 单核细胞
C 嗜碱性粒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