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及骨折的处理流程

合集下载

医院创伤手册

医院创伤手册

医院创伤手册摘要本手册是为了提供医院工作人员在处理创伤患者时的指导和操作流程。

医院创伤手册涵盖了创伤分类、急救措施、鉴别诊断、治疗方案以及后续护理等内容。

通过遵循本手册中的指引,医务人员能够更加高效地处理创伤患者,并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1. 创伤分类1.1 外伤性创伤:包括挫伤、割伤、烧伤、冻伤等。

1.2 骨折:骨骼断裂,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两种。

1.3 脑部创伤:包括头部撞击、颅内出血等。

2. 急救措施2.1 持续护理:保持患者体温恒定,保护受伤部位,减轻患者疼痛。

2.2 血管复苏:如有大出血,应及时进行止血处理。

2.3 呼吸道管理: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3. 鉴别诊断3.1 严格观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3.2 相关检查: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验。

3.3 诊断确定:依据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确定创伤的具体类型。

4. 治疗方案4.1 外科手术:对于严重的骨折和脑部创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2 药物治疗: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止痛药、抗生素等。

4.3 康复护理:对于需要长期康复的患者,提供相应的康复护理方案。

5. 后续护理5.1 伤口护理: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

5.2 康复训练: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其功能恢复能力。

5.3 家庭护理指导:向患者家属提供相关护理知识,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护理。

本手册将持续更新,以反映最新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

医院工作人员应定期阅读并熟悉本手册内容,以保证在处理创伤患者时能够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常见外伤的及处理方法

常见外伤的及处理方法

常见外伤的及处理方法
常见的外伤包括割伤、撞伤、擦伤、烧伤、扭伤、骨折等,处理方法如下:
1. 割伤: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清洁伤口周围,用少量抗菌药膏涂抹在伤口上,然后用消毒的绷带或创可贴进行包扎。

2. 撞伤:用冷敷袋或冰袋敷在受伤部位,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休息并避免过度活动,如果需要,可以使用止痛药。

3. 擦伤: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擦伤处,避免使用酒精和碘酒等刺激物。

涂抹抗菌药膏,然后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

4. 烧伤:将受烧部位立即放在冷水中冲洗数分钟,以减轻烧伤程度。

用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尽快就医。

5. 扭伤:冷敷受伤部位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并且尽量保持患处高于心脏位置。

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同时避免使用受伤部位,以免进一步伤害。

6. 骨折:不要移动患者,固定骨折处,如用木板或者绷带进行固定,并立即送医院就诊。

在处理任何外伤时,如果伤势严重或无法处理,请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外伤骨折处置方案模板

外伤骨折处置方案模板

外伤骨折处置方案模板
背景
外伤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创伤性骨病,需要针对不同病情制定不同的处置方案。

本模板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方案模板,便于医务人员对外伤骨折进行高效、安全和规范的处置。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外伤性骨折的初步处置,即在急诊或现场通过简单的处置缓解病情,稳定骨折部位,为之后的手术治疗或进一步的诊治做好准备。

处置步骤
第一步:评估病情
进行病史询问,检查患者身体状况,确定是否有其他伴随损伤,并评估骨折的程度和类型。

第二步:局部止痛
将受伤的肢体放置在合理位置,并使用挂带或绷带固定局部,如果需要,可进行冰敷和止痛。

第三步:固定骨折部位
根据骨折的类型、程度和部位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如夹板、石膏固定或外固定器等,保持骨折部位稳定,防止损伤加重。

第四步:观察疗效
对患者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固定位移或远端肢体肿胀等并发症。

第五步:做好随访
及时安排复查,进行继续诊治或转诊治疗,做好患者随访工作,了解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病情发展。

注意事项
1.对于开放性骨折需要做好消毒和清创工作。

2.在固定骨折部位时要注意避免压迫周围血管和神经。

3.对于大量出血或血管神经损伤的患者需及时就医。

结论
本外伤骨折处置方案模板为医务人员提供了一套简明易懂的处置方案,便于医
务人员在处理外伤骨折时作出合理的临床决策和规范化的治疗流程。

需要在实践操作时充分考虑患者具体情况和医院的治疗流程,以确保患者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骨折患者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骨折患者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骨折患者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性损伤,患者的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对于恢复和治疗过程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骨折患者的护理操作流程,并列举一些评分标准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一步:事故发生后的急救措施在骨折发生后,首先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保护患者,确保其安全,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评估呼吸和血液循环状况,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保持患者的体位稳定,避免任何可能导致疼痛或损伤加重的动作。

-避免移动骨折部位,以免引起骨骼移位或神经损伤。

第二步:就医和诊断在骨折发生后,患者应尽快得到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

医生将根据现场情况和患者的临床表现来进行以下步骤:-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方式以及可能导致骨折的原因。

-进行体格检查,仔细观察骨折部位的肿胀、疼痛和变形情况。

-必要时进行X射线等辅助检查,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第三步:骨折部位固定和疼痛管理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医生将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和疼痛管理策略:-简单骨折可以通过应急固定和石膏绷带来固定。

-复杂骨折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如内固定或外固定器械的安装。

-为了控制疼痛,可以使用镇痛药物,如非处方的止痛药或必要时静脉输液给药。

第四步:骨折部位护理在固定骨折部位后,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以确保伤口洁净并加速愈合:-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纱布或敷料。

-注意伤口感染迹象,如红肿、渗液或发热等。

-遵循医生或护士的指示,进行适当的伤口清洗和消毒。

评分标准:为了评估骨折患者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分标准:1. 疼痛评分:通过患者的自述来评估疼痛的强度,使用0-10分的标尺,0表示无疼痛,10表示十分剧烈的疼痛。

2. 伤口愈合评估: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包括愈合的时间和程度。

根据愈合程度分为优、良、中等和差四个等级。

3. 功能恢复评估:通过测试患者的肌肉力量、活动范围和关节稳定性等来评估功能恢复程度。

骨折急救方法

骨折急救方法

骨折急救方法
骨折是指骨头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的一种损伤,常见于运动
和意外伤害。

骨折的处理方法对于受伤者来说至关重要,正确的急
救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疼痛,防止伤势恶化,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
些骨折急救方法。

第一,切勿移动受伤部位。

一旦怀疑骨折,受伤者应立即停止
活动,并且不要随意移动受伤的部位,以免加重伤势。

应该尽快找
到固定的方法,比如使用绷带、木板等将伤处固定住,以减轻疼痛
和防止骨折部位移位。

第二,冷敷伤处。

在急救的过程中,可以用冰袋或者冰块等物
品进行冷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但是要注意,冰袋不要直接接触
皮肤,应该用毛巾等物品包裹后再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隔1-2小时进行一次。

第三,及时就医。

骨折是一种严重的伤势,需要得到专业医生
的诊断和治疗。

在进行急救后,应该尽快将受伤者送往医院,接受
X光检查,以明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然后进行正确的复位和固定
处理。

第四,保持受伤者安静。

在等待救护车或者前往医院的路上,应该尽量让受伤者保持安静,避免剧烈晃动和激动情绪,以免加重伤势。

第五,避免自行处理。

在遇到骨折情况时,不要轻易进行自行处理,比如试图进行复位或者用绳子等物品进行固定,这样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伤势恶化,应该尽快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总之,对于骨折的急救处理,正确的方法和及时的就医是至关重要的。

在平时,大家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避免发生意外伤害,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希望大家都能够远离骨折的困扰,健康快乐地生活着。

骨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骨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骨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医疗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骨科在诊疗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1. 骨折、脱位等外伤;2. 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3. 针刺伤等职业暴露;4. 医疗设备故障;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骨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骨科应急预案的实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 骨科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骨科应急预案,包括现场救援、伤员转运、信息报告等。

3.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针刺伤等职业暴露事件的防控和监测。

四、应急预案及流程1. 骨折、脱位等外伤(1)医护人员立即对伤员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意识、呼吸、心跳、出血等。

(2)迅速为伤员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3)根据伤情给予相应治疗,如固定、止痛、制动等。

(4)如需手术,做好术前准备,常规采集血液标本,协助做各种辅助检查。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准备抢救。

2. 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1)医护人员立即对伤员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意识、呼吸、心跳、出血等。

(2)迅速为伤员提供安全的环境,防止二次伤害。

(3)根据伤情给予相应治疗,如固定、止痛、制动等。

(4)如需转运,确保伤员安全,避免加重伤情。

3. 针刺伤等职业暴露(1)医护人员立即对伤员进行伤口处理,包括挤出伤口血液、清洗、消毒等。

(2)及时报告护士长及值班医生,帮忙调取患者血液检查报告。

(3)通过OA系统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4)根据患者血液检测结果,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4. 医疗设备故障(1)立即通知设备维修人员,尽快修复故障。

(2)根据设备故障情况,采取备用设备或临时措施,确保医疗工作正常进行。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参与救援。

(2)根据事件性质,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如隔离、消毒等。

(3)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情况,接受指导和协调。

骨折救治流程

骨折救治流程

骨折现场急救四步骤顺序可以简单记忆为脱离环境、止血包扎、肢体固定、搬运病人。

1.如果伤员肢体被重物压住,应设法去除重物;手被机器打伤者,因立刻关闭机器。

手被夹者甚至要拆开机器,解除压迫。

2.包扎是最常见的外科治疗手段,可起到保护创面、止血、止痛、减少污染的作用,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包扎时注意充分暴露伤口,伤口上加盖干净敷料,较深的伤口要填塞止血,松紧要适当,结不要打在伤口上。

3.患肢夹板固定前,必须先止血、包扎伤口。

包扎时,暴露的骨折端不能送回伤口内以免损伤血管、神经及加重污染。

夹板的长度要超过上下关节,宽度适宜。

夹板与皮肤之间及夹板两端要加以纱布、棉花等物作垫子,以防局部组织压迫坏死。

结打在夹板一侧,松紧适当,指(趾)要露出,以便观察肢体血循环。

4.搬运要有明确的目的,伤员应头在后,脚在前,上下坡/梯时要保持伤员的水平状态,一般采用卧位。

突发外伤患者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突发外伤患者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突发外伤患者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txt本文档旨在制定突发外伤患者的应急预案,明确处理流程,以提供有效的紧急救援措施。

突发外伤是指不可预见或突然发生的急性伤害,包括但不限于创伤、骨折、烧伤、中毒等紧急情况。

1.首先确保自己的安全。

在处理突发外伤患者之前,确保周围环境没有危险因素,如火灾、化学品泄漏等。

2.立即拨打紧急电话。

向相关急救机构报告事件,并提供准确的位置和伤患情况。

3.给予初步急救。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固定骨折、清洁伤口等。

注意不要进一步加重伤情。

4.安抚伤患情绪。

维护伤患的情绪稳定,提供必要的安慰和支持。

1.评估伤势严重程度。

根据突发外伤患者的症状和情况,快速评估伤势的紧急性和严重程度。

2.分类伤患优先级。

根据伤势的严重程度和处理紧急性,将伤患分为优先级别,以决定处理顺序。

3.快速联系急救人员。

尽快与急救人员建立联系,报告伤患情况,并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4.进行急救措施。

根据突发外伤患者的伤势情况,执行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止血、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

5.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在执行初步急救措施之后,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进行进一步救治。

6.协助急救人员。

在急救人员到达后,积极协助他们进行救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协助。

不要冒险行动。

如果环境或伤势情况过于危险,不要冒险进行救援,而是等待专业人员的到来。

不要移动严重受伤患者。

如果伤势严重,特别是颈椎和脊柱受伤,不要轻易移动患者,以免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保持稳定和安抚。

与伤患及其家属保持稳定的沟通,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抚。

以上是突发外伤患者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在实施前,应进行适当的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并定期审查和修订该预案,确保其持续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伤及骨折的处理流程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外伤及骨折的处理流程
注意要点:
1、止血:包括敷料加压包扎压迫止血法、指压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法等,需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止血带法应用时需注意计时并定时松开止血带(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以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2、骨折发生后,固定是创伤救护的一项基本任务。

正确良好的固定能迅速减轻病人的疼痛,减少出血。

如上肢受伤,则将伤肢固定于胸部;前臂受伤可用书本等托起悬吊于颈部,起临时保护作用。

下肢骨折时不要试着站立,将受伤肢体与健侧肢体并拢,用宽带绑扎在一起;脊柱骨折应将病人放于担架上,平卧搬运,不要让病人在弯腰姿势下搬动,以免损伤脊髓。

防止损伤脊髓、血管、神经等重
要组织,也是搬运的基础。

有利于转运后的进一步治疗。

如不固定,在搬运过程中骨折端容易刺破血管、神经甚至造成脊髓损伤、截瘫等严重后果。

3、固定方法:可以用木板附在患肢一侧,在木板和肢体之间垫上棉花或毛巾等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

松紧要适度。

木板要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做超过关节固定,这样才能彻底固定患肢。

如果家中没有木板,可用树枝、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4、皮肤有破口的开放性骨折,由于出血严重,可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在纱布外面再用夹板。

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并在止血带上标明止血的时间。

完成包扎后,如伤者出现伤肢麻痹或脉搏消失等情况,应立即松解绷带。

如伤口中已有脏物,不要用水冲洗,不要使用药物,也不要试图将裸露在伤口外的断骨复位。

应在伤口上覆盖灭菌纱布,然后适度包扎固定。

如伤口中已嵌入异物,不要拔除。

可在异物两旁加上敷料,直接压迫止血,并将受伤部位抬高,在异物周围用绷带包扎。

千万注意不要将异物压入伤口,造成更大伤害。

注意事项:大腿骨折时,内出血可达1000毫升(人体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

包扎固定过紧也能引起神经麻痹,铸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当用夹板、绷带固定后,每隔30分钟用手指插进去查看一下以确认是否松紧适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