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诸葛亮殿

合集下载

诸葛亮殿导游词

诸葛亮殿导游词

诸葛亮殿导游词第一篇:诸葛亮殿导游词各位游客:刚才我们游览了武侯祠中的刘备殿以及文臣武将廊,现在我们来到了诸葛亮殿,这里才是真正纪念诸葛亮丞相的武侯祠。

请大家注意,现在我们要下一级台阶。

为什么要下这级台阶呢?原来这是古代君尊臣卑观念的体现。

武侯祠是君臣合庙,刘备庙在前,诸葛亮武侯祠在后,于礼制不合,所以人们在建造武侯祠时,就有意将诸葛亮殿建低一个台阶,以突出刘备作为一国之君的崇高地位。

现在我们将穿过过厅。

请注意过厅两侧悬挂的匾额、对联和绘画,它们大多出自董必武、郭沫若、徐悲鸿、沙孟海、张爱萍等名人名家之手。

请看这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就是闻名全国的“攻心”对,也是武侯祠对联中的精品。

我们知道,自古以来“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

如何才能治理好四川呢?“攻心”和“审势”就是最好的答案。

对联的作者是清末云南剑川县人赵藩。

上联是说诸葛亮出兵平定南中叛乱时,采用马谡建议,实行攻心战术,对夷帅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从此不再反叛。

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的人,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

下联称赞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宽严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醒后人从中吸取教益。

这副对联对诸葛亮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了“攻心”和“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古代治国方略的精髓所在。

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诸葛亮殿。

请看,坐在龛台正中的塑像就是被誉为智慧化身的蜀汉丞相诸葛亮。

他头戴纶(guan)巾,身披金袍(古称鹤氅),手执羽扇,凝目沉思,一副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

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诸葛亮年轻时隐居于荆州襄阳(今襄樊)“隆中”,因胸怀大志,刻苦好学,才智出众,得到“卧龙”的美称。

公元207年刘备在荆州访贤,刘备三顾茅庐,感动了诸葛亮。

成都武侯祠汉昭烈庙介绍

成都武侯祠汉昭烈庙介绍

成都武侯祠汉昭烈庙介绍
武侯祠汉昭烈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是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庙,初名相国祠,始建于三国时期。

此后历代均有扩建和重修。

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所建。

现存建筑中,殿宇、楼台、亭阁、碑碣、画像石等各类古建筑共计220间。

其中,汉昭烈庙是全国唯一的一座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专祠。

武侯祠的主要建筑有山门、照壁、碑廊、拜殿、正殿和配殿等。

山门前有石坊,上书“汉昭烈庙”四字,由清代著名书法家胡文焕所书,坊下是一方汉白玉石碑,上刻“汉昭烈庙”三个大字,为清乾隆帝御笔亲书。

过山门是一座二层的重檐建筑,二层为回廊,三层为重檐歇山顶。

整座建筑金碧辉煌、巍峨壮观。

进入山门是一个宽大的院落,前院的右侧有一座高大的石坊,上书“汉昭烈庙”四个大字。

过了石坊便是正殿,也是武侯祠内最主要的建筑之一。

大殿内供奉着蜀汉丞相诸葛亮神像,左右分别是他的儿子和孙子庙内有诸葛亮手书“德配天地”和“道贯古今”石碑各一方。

—— 1 —1 —。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解说词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解说词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解说词
哎呀,各位老表、姊妹些,今儿个咱们一块儿去南阳卧龙岗的武侯祠
逛逛,感受一下那股子历史的厚重,还有诸葛丞相的智慧光芒。

我是你们
的导游,咱们就像摆龙门阵一样,边走边聊,轻松愉快哈!
一走进这武侯祠,哎哟,那股子古朴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你们看这座“千古人龙”石坊,高得很,气派得很,上面雕的图案活灵活现的,就像
在说:“诸葛亮啊,那可是人中龙凤,卧龙岗这块地儿,那就是藏龙卧虎
的风水宝地!”咱们边走我边给你们讲,这武侯祠啊,不光是纪念诸葛亮的,还是当年刘皇叔三顾茅庐的地方,想想都觉得激动人心!
来到大拜殿,哎哟喂,这殿内供奉的诸葛亮像,那叫一个庄严!他头
戴纶巾,手拿羽扇,就像还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一样。

左边是
他儿子诸葛瞻,右边是孙子诸葛尚,一家子都是英雄豪杰。

殿里的对联、
碑额,多得数不清,每一幅都写满了后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怀念。

咱们啊,得细细品味,感受那份历史的沉淀。

再往里头走,就是诸葛亮殿了。

殿门上的对联,我得给你们好好说道
说道,“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
治蜀要深思。

”这联子写得好啊,夸诸葛亮用兵如神,还提醒后人治国要
审时度势。

诸葛亮啊,不仅是个军事家,还是个治国能手,咱们得好好学
学他的智慧。

还有啊,你们看这武侯祠里的一草一木,都好像在诉说着故事。

咱们
逛的时候,不妨多留意这些细节,说不定能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

好了,
话不多说,咱们继续往里头逛,边走边聊,就像和老朋友一样,轻松愉快。

记得啊,有啥问题随时问我,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武侯祠的简介介绍

武侯祠的简介介绍

武侯祠的简介介绍
武侯祠(即诸葛亮庙)是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专祠,位于成都武侯祠大街。

武侯祠原是纪念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的专祠,明万历年间改为知府衙门,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知
府杨慎在此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

诸葛亮生前曾在此隐居,死后
也安葬于此。

祠内古柏苍郁,碑石林立,环境幽静。

原有建筑分
前后两院,前院有飞虹阁、昭烈庙、拜将台等。

后殿内诸葛亮塑像,高约7米,身着战袍,手持羽扇,神态安详。

祠院东南有
“三顾堂”,堂中祭祀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塑像。

东配殿内
祭祀关公。

西配殿为诸葛亮故居。

武侯祠始建于唐代中期,历代
均有修葺,现仅存祠院部分建筑。

祠内现存殿宇13间,建筑面
积1005平方米。

其中拜将台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建的一座三层木
结构建筑,高6米多;另有两座碑亭和一座望月亭。

武侯祠前原
有一座六角形古亭——昭烈亭。

《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刘备
“三顾茅庐”之地就在此处。

—— 1 —1 —。

讲解参考武侯祠

讲解参考武侯祠

武侯祠中国文明史有五千多年,而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却又很精彩的一段。

历史学家认为,三国时代仅45年,是从曹魏取代汉朝到司马氏取代魏建立晋朝,即公元220—265年。

一般人则认为应从汉末黄巾农民起义至三家归晋(公元184—280年),前后近百年。

三国时代的得名,是因当时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三个地方政权。

这三个政权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建立的魏国,占据黄河流域大片土地,建都洛阳;孙权建立的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建都成都。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

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武侯祠始建于何时,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

但从杜甫《蜀相》诗的描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武侯祠了。

在唐、宋时代,这里分别有武侯祠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明末,祠庙毁于战乱。

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大门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

汉,是刘备政权的称号,史称“蜀汉”。

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号。

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

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武侯祠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

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

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平面示意图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

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

因此,确切地讲,武侯祠应该称作蜀国君臣纪念堂。

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三绝碑"大门到二门道路的两侧,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

武侯祠诸葛亮殿介绍

武侯祠诸葛亮殿介绍

武侯祠诸葛亮殿介绍
武侯祠诸葛亮殿座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内,是祭祀三国
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庙。

诸葛亮是蜀汉丞相,字孔明,号卧龙(或伏龙),汉族,南阳人(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早年曾任汉中郎将,与刘备桃园结义。

刘备入蜀后,诸葛亮辅佐
刘禅,并屡出奇计,于刘备死后主持“蜀汉大业”。

其一生为蜀
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

诸葛亮殿内有“三绝”:对联、碑刻和壁画。

一绝:
隆中对(联)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二绝:
定军山与七擒七纵,刘备称帝后“六出祁山”北伐曹魏。

三绝:
木牛流马,诸葛连弩。

诸葛亮一生所使用的军事发明创造数
不胜数。

其中最为杰出的有木牛流马、八阵图、孔明灯等。

木牛
流马是诸葛亮在魏将钟会伐蜀之时发明的运输工具;八阵图是诸
— 1 —
葛亮在曹魏将领张郃攻打祁山时发明的防御工事;孔明灯是诸葛亮在蜀国灭亡后设计制作的一种大型燃火照明工具。

— 2 —。

诸葛亮殿讲解词

诸葛亮殿讲解词

诸葛亮殿讲解词各位游客朋友们,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诸葛亮殿了,大家请看大门口正上方的匾额:“名垂宇宙”,这是清朝的果亲王,允礼撰书。

名垂就是名声永留的意思,宇宙就是上下四方,天地之间。

注解就是诸葛亮的名声永留天地间。

大家把目光汇聚到我们的大门的两侧,这就是武侯祠最具盛名的“攻心联”。

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攻心联是四川盐茶使赵藩撰书。

其中“攻心”二字出自《三国志·马X传》。

诸葛亮南征前,马X曾献策说道:“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如果能做到兵不血刃,不动一兵一卒就能使对方臣服自己,这才是用兵作战的上上策。

这个与《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意思相机。

这个策略为诸葛亮所赞赏。

“反侧”则是指怀有二心,疑惑不安的人。

上联就是说“攻心”策略使对方诚服,则心怀二心,疑虑不安的对立面就会自然消除。

从古自今,真正懂得用兵的人并不好战。

当年诸葛亮南征时“七擒七纵”孟获,就是攻心战术的一个典范,并且在平定了南中后,他继续采取“和抚”政策,从根本上缓和了南方少数民族的矛盾,为后来的出事北伐奠定来了基础。

下联中“审势”就是对形式的准确把握。

下联的意思就是如果不懂得审时度势实施政策货款眼都会出差错。

大家顺着我的手的方向看去,这就是诸葛亮的塑像了,他被誉为民族智慧的化身,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手持羽扇,头戴纶巾,神态儒雅,颇有一带名相风度。

诸葛亮,生与公元181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今山东沂南人,《三国志》有记载他:“身材八尺,容貌甚伟”。

三国时一尺就是今天的24CM,八尺就是今天的192CM,形象非常高大。

公元207年,刘备以左将军的身份三顾茅庐,拜访年仅27岁的诸葛亮,向他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

诸葛亮非常的感动,于是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式,提出了首先夺取荆州和益州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再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导游词 武侯祠-诸葛亮殿(诸葛亮形象)

导游词 武侯祠-诸葛亮殿(诸葛亮形象)

诸葛亮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抽到的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我自选的景点是武侯祠的诸葛亮殿,请问我可以开始了吗?“扬子墨池春草遍,武侯祠庙晓莺啼”。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位于成都南郊武侯区武侯祠大街。

在游览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安全,文明旅游。

成都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惠陵之时,其中,武侯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形成了君臣合祀,祠堂与陵园合一的格局,除惠陵以外,现存祠庙主体建筑为1672年清康熙年间复建。

武侯祠就是纪念诸葛亮的祠堂,不光我们成都有武侯祠,在诸葛亮的老家山东有武侯祠;在他过去躬耕的南阳郡,南阳有武侯祠、襄阳有武侯祠;在他南征的路上途中也有武侯祠,比如云南有保山武侯祠;在他北伐的前线也有武侯祠,有五丈原武侯祠,现在他后裔居住的地方浙江兰溪市还有诸葛亮镇也有武侯祠,包括诸葛亮没有去过的中国台湾省也有武侯祠,这些武侯祠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中心突出,人物突出,是诸葛亮的专人专祠。

而我们成都的武侯祠却是这众多武侯祠里面与众不同的,是纪念刘备和诸葛亮的祠庙,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的祠堂。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现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西区、锦里民俗区三大板块,面积15万平方米,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武侯祠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各位游客,咱们现在看到的就是诸葛亮殿,请大家抬头往上看,匾额上的“名垂宇宙”四个大字映入我们的眼帘,这是由清朝康熙帝第十七子果亲王所写。

出自杜甫诗句“诸葛大名垂宇宙”。

这意思就是说要论赢得后世人们的普遍赞赏和衷心景仰,要论生平事迹在后世广大民众当中的熟知程度,历数中国古代的历史人物,能与诸葛亮并肩媲美者实在不多。

这不仅在中国本土是如此,而且在境外的日本、韩国等国也大体是如此。

诸葛亮的形象为什么会这样的深入人心,流芳千载而光辉不减呢?简要说来其原因有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侯祠博物馆-诸葛亮殿牌匾
评委老师好,我抽到的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重点讲解的是诸葛亮殿牌匾,我准备好了,请问我可以开始了吗?
“扬子墨池春草遍,武侯祠庙晓莺啼”。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成都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成都武侯祠大街231 号,今天我们将依次游览大门、二门、刘备殿、文丞武将廊、诸葛亮殿、三义庙、惠陵,最后从侧门出。

在游览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安全,紧跟团队;同时也请大家爱护景区环境卫生,文明旅游。

成都武侯祠始建于公元 223 年修建惠陵(刘备陵寝) 之时,其中,武侯祠(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最初与祭祀刘备(汉昭烈帝)的汉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二者合并,形成了君臣合祀、祠堂与陵园合一的格局。

除惠陵以外,现存祠庙主体建筑大多是清康熙年间复建的。

其实不光我们成都有武侯祠,全国各地很多地方也修建有武侯祠。

比如在诸葛亮的老家山东,他过去躬耕的南阳和襄阳,他南征的途径地云南,他北伐的前线五丈原等等。

成都的武侯祠是在众多武侯祠里面最与众不同的,其他武侯祠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中心突出,人物突出,是诸葛亮的专人专祠,而我们成都武侯祠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的祠堂。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现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西区、锦里民
俗区三部分,面积 15 万平方米,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于 2006 年被评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2008 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各位游客,咱们现在看到的就是诸葛亮殿了,请大家抬头往上看,匾额上的“名垂宇宙”四个大字映入我们眼帘,这是由清朝康熙皇帝的十七子果亲王所写。

这四个字出自杜甫诗句中的“诸葛大名垂宇宙”。

意思是说历数中国古代的历史人物,能赢得后世人们的普遍赞赏、且他的生平事迹在广大民众中的熟知程度,能与诸葛亮并肩媲(pì)美的实在不多。

不仅在中国本土是如此,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是如此。

诸葛亮的形象为什么会这么深入人心,流芳千载而光辉不减呢?我这里大体总结了四个原因。

第一,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是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年纪轻轻就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阴阳八卦、五行学说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后人评价他是将中国智慧浓缩于一身之智人。

比如赤壁之战,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孙权”、“智说周瑜”,使东吴下决心建立孙刘联盟,共同抗曹;又巧调鲁肃,使他为其所用,避过了周瑜一次又一次的谋害。

蜀汉政权建立后,他更是南征北讨,每一次战斗,都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即使是在失街亭这样的大败之后,“空城计”又使诸葛亮的智慧在这失误之中更显得超乎寻常。

“草船借箭”、“借东风”、“安居平五路”
以及制造“木牛流马”、死前布置的锦囊妙计等等,都充分地表现出了他的智慧。

第二,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忠臣的代表。

只因刘备的知遇之恩,他将自己的后半生都献给了刘备复兴汉室的理想。

从“白帝托孤”到“秋风五丈原”,这十二年里,诸葛亮独力支撑蜀汉政局,日理万机,尽心竭力,为实现复兴汉室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平定南方之后,他又亲率大军北伐,临行时呈上著名的《出师表》,对后主谆(zhūn)谆告诫,并慨然表示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在外有强敌,内有弱主的艰难形势下,他以极大的智慧和毅力,做出了非凡的业绩。

直到最后一次北伐,他因积劳成疾,吐血不止,自知生命垂危,首先想到的仍然是蜀军的安危和蜀汉的存亡,在最后一次巡视军营时,他怀着无限的遗憾长叹道: “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hé)其有极!”以上种种事迹都尽显了诸葛亮忠心的光辉形象。

第三,诸葛亮立身严谨,处事公正,是严正的典范。

诸葛亮待人处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

其中,挥泪斩马谡(s ù)的故事,被人们一再传诵。

诸葛亮喜爱马谡,让马谡守街亭。

马谡却自作主张,终丢失街亭,蜀军不得不迅速撤退,第一次北伐取得的成果毁于一旦。

事后,诸葛亮不仅坚持原则,严守军令,挥泪斩马谡;而且勇于承担责任,上表自贬三等。

诸葛亮如此勇于承担责任,处事公正的精神值得
我们学习。

第四,诸葛亮两袖清风,清正廉洁,是清官的楷模。

一直以来,诸葛亮都告诉子女要淡泊明志,在《诫子书》中,他告诫儿子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在弥留之际,他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山中,丧葬力求节俭,墓穴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就可以了,入殓(li àn)时,只穿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能有此心胸,在人的最后阶段仍坚持原则,力行俭朴风气,其高风亮节实为可贵,其俭约之风着实令人敬仰。

游客朋友们,诸葛亮足智多谋、忠效祖国、清正廉洁、为人公正,对待自己的工作更是一丝不苟。

他忠于自己的事业,为实现统一大业,他呕心沥血,兢(j īng)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个形象不仅影响至今,千百年后,他仍然是那个智慧的化身、正义的代表、忠于职守的模范,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深刻体现,是一个让人们万世景仰以及学习的英雄人物。

好了,游客朋友们,现在请大家跟随我一起进殿去瞻仰这位赫(hè)赫有名的蜀汉名臣吧!
谢谢评委老师,我的讲解完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