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NE题库官网最新完整第篇传输层协议原理(附答案详解)
华为HCNE考试试题

华为HCNE考试试题数据分段是OSI七层模型中的(c )完成的A. 物理层B. 网络层C. 传输层D. 接入层E. 分发层F .数据链路层在OSI协议模型中,可以完成加密功能的是(d )A. 物理层B. 传输层C. 会话层D. 表示层在传输层采用了以下哪个方法来保证接收缓冲区不溢出(c)A. 数据分段B. 确认机制C. 滑动窗口D. 数据包分片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c )A. 提供可靠的信息传送机制B. 负责错误检测和信息的重发机制C. 负责用户设备和网络端设备之间的物理和电气接口D. 建立和清除两个传输协议实体之间网络范围的连接本地网络上的主机通过下列所述的那种方式查找其它的网络设备?(b )A. 端口号B. 硬件地址C. 默认网关D. 逻辑网络地址帧中继协议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b )A. 物理层和应用层B.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C. 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D. 数据链路层和表示层当数据在网络层时,我们称之为(b)A. 段B. 包C. 位能正确描述了数据封装的过程的是(d)A. 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数据流->数据B. 数据流->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数据C. 数据->数据包->数据段->数据帧->数据流D. 数据->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数据流子网掩码255.255.192.0 的二进制表示为(c)A. 11111111 11110000 00000000 00000000B. 11111111 11111111 00001111 00000000C. 11111111 11111111 11000000 00000000D.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当数据接受者不能处理更多数据时,哪一层发出停止信息给发送者(b )A. 物理层B. 传输层C. 会话层D. 表示层RFC文档是下面哪一个标准化组织的工作文件(c)A. ISOC. IETFD. IEEE物理层实现的主要功能在于提出了物理层的(abcd )A. 电气特性B. 功能特性C. 机械特性D. 接口特性属于物理层的设备(cd )A. 交换机B. 路由器C. 中继器D. 集线器TCP,UDP,SPX属于OSI的(b)A. 网络层B. 传输层C. 会话层D. 表示层提供端到端可靠数据传输,流控的是0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cA. 链路层B. 网络层C. 传输层D. 会话层E. 表示层在数据链路层哪个子层用于管理在一条链路上设备间的通信(a )A. LLCB. MACC. BIG MAC哪些是会话层的功能(d)A. 提供加密/解密B. 提供数据转换及格式C. 在不同主机间建立连接D. 建立、维护和终止会话下面关于CSMA/CD网络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ad )A. 数据都是以广播方式发送的B. 一个节点的数据发往最近的路由器,路由器将数据直接发到目的地C. 如果源节点知道目的地的IP和MAC地址的话,信号是直接送往目的地D. 任何一个节点的通信数据要通过整个网络,并且每一个节点都接收并检验该数据网桥属于OSI模型中的第(b )层A. 1B. 2C. 3D. 4(d)是一个有效的MAC地址A. 19-22-01-63-23B. 192.201.63.252C. 0000.1234.ADFGD. 00-00-11-11-11-AAISO提出OSI的关键是(a )A. 系统互联B. 经济利益C. 提高网络速度D. 为计算机制定标准DNS工作于(e )A. 网络层C. 会话层D. 表示层E. 应用层TELNET工作于(e )A. 网络层B. 传输层C. 会话层D. 表示层E. 应用层SMTP工作于(e )A. 网络层B. 传输层C. 会话层D. 表示层E. 应用层FTP工作于(e )A. 网络层B. 传输层C. 会话层E. 应用层SNMP工作于(e )A. 网络层B. 传输层C. 会话层D. 表示层E. 应用层SNMP依赖于(d)工作A. IPB. ARPC. TCPD. UDP以下属于传输层协议的是(bcd)A. X25B. SPXC. TCPD. UDPE. OSPF可路由网络协议的网络层地址由哪两部分组成(a)A. 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B. 主机地址和网络掩码C. 网络地址和网络掩码IP地址190.233.27.13是(b)类地址A. AB. BC. CD. DIP地址190.233.27.13/16所在的网段的网络地址是(b )A. 190.0.0.0B. 190.233.0.0C. 190.233.27.0D. 190.233.27.1(c )命令用来检查应用层工作正常A. PINGB. TRACERTC. TELNETD. IPCONFIG用来检查到一台主机的网络层是否连通的命令(ab )A. PINGB. TRACERTC. TELNETD. IPCONFIG关于IP主机地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IP地址主机部分可以全1也可以全0B. IP地址网段部分可以全1也可以全0C. IP地址网段部分不可以全1也不可以全0D. IP地址可以全1也可以全0以下属于分组交换的是(b )A. EHTERNETB. X.25C. PSTND. CATVDNS的作用是(c )A. 为客户机分配IP地址B. 访问HTTP的应用程序C. 将域名翻译为IP地址D. 将MAC地址翻译为IP地址FTP数据连接端口号(a )A. 20B. 21C. 23D. 25FTP控制连接端口号(b )A. 20B. 21C. 23D. 25与10.110.12.29 mask 255.255.255.224属于同一网段的主机IP地址是(b )A. 10.110.12.0B. 10.110.12.30C. 10.110.12.31D. 10.110.12.32TFTP服务端口号(d )A. 23B. 48C. 53D. 69DHCP客户端是使用地址(d )来申请一个新的IP地址的A. 0.0.0.0B. 10.0.0.1C. 127.0.0.1D. 255.255.255.255OSI参考模型按顺序有哪些层(c )A.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物理层B. 应用层、会话层、传输层、物理层C.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D.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网络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下列哪种地址类型用来支持多播(d )A. A类B. B类C. E类D. 以上都不是TELNET的端口号是(c )A. 6B. 17C. 23D. 69在无盘工作站向服务器申请IP地址时,使用的是(b )协议A. ARPB. RARPC. ICMPD. IGMP(a )协议是一种基于广播的协议,主机通过它可以动态的发现对应于一个IP 地址的MAC地址A. ARPB. DNSC. ICMPD. RARP在OSI 7层模型中,网络层的功能主要是(c )A. 在信道上传输原始的比特流B. 确保到达对方的各段信息正确无误C. 确定数据包从源端到目的端如何选择路由D. 加强物理层数据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并且进行流量调控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TCP/IP协议的层次并不是按OSI参考模型来划分的,相对应于OSI 的七层网络模型,没有定义(d )A. 链路层与网络层B. 网络层与传输层C. 传输层与会话层D. 会话层与表示层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c)A. 网桥B. 网关C. 中继器D. 以太网交换机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中没有定义(d )A. 电平B. 位传输C. 物理接口D. 硬件地址;)Joseph_2004 2005-1-18 14:59HCNE模拟试题(续)以下属于正确的主机的IP地址的是(d )A. 224.0.0.5B. 127.32.5.62C. 202.112.5.0D. 162.111.111.111七十至八十年代由于认识到商业计算的复杂性,产生了(a )A. 局域网B. 广域网C. InternetD. 基于主机架构的低速串行联接IEEE802.5标准是指(c )A. 以太网B. FDDI网C. 令牌环网D. 令牌总线网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MAC子层的功能?bA. 提供逻辑地址B. 提供硬件地址C. 提供流控功能D. 对上层屏蔽下层传输介质高层的协议将数据传递到网络层后,形成(c ),而后传送到数据链路层A. 数据帧B. 信元C. 数据包D. 比特流IP地址与它的掩码取反相与,所得的非零点分十进制数,是此IP地址的(b )A. A类地址B. 主机地址C. 网络地址D. 解析地址二进制11001011的十进制值是(c )A. 171B. 193C. 203D. 207数据链路层可提供的功能有(c )A. 对数据分段B. 提供逻辑地址C. 提供流控功能及差错控制D. 多路复用应用程序PING发出的是(c )报文A. TCP请求报文B. TCP应答报文C. ICMP请求报文D. ICMP应答报文关于Hu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d)A. Hub可以用来构建局域网B. 一般Hub都具有路由功能C. Hub通常也叫集线器,一般可以作为地址翻译设备D. 一台共享式以太网Hub下的所有PC属于同一个冲突域下面哪一个不是LAN的主要特性(d )A. 提供全时的局部服务B. 连接物理相邻的设备C. 提供多用户高带宽介质访问D. 运行在一个宽广的地域范围内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物理网络移到另一个物理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 MAC地址、IP地址都不需改动B. 改变它的IP地址和MAC地址C. 改变它的IP地址,但不需改动MAC地址D. 改变它的MAC地址,但不需改动IP地址Tracert命令的功能是(b)A. 用于检查网管是否工作正常B. 用于检查网络连接是否可达C. 用于分析物理接口是否发生故障D. 用于分析虚连接是否成功建立如下所述的哪一项是OSI参考模型数据链路层的功能?(c)A. 在信道上传输原始的比特流,实现传输数据所需要的机械、电气、功能性及过程等手段B. 检查网络拓扑,以决定传输报文的最佳路由C. 检测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使之对网络层显现一条无错线路,并且进行流量调控D. 为应用软件提供套接字接口ATM是一种面向连接的技术,为在交换式WAN或LAN骨干网高速传输数据提供了通用的通信机制(t)T. TrueF. False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哪一项不是表示层的功能?(c)A. 数据加密B. 数据压缩C. 会话控制D. 数据格式转换。
HCNA考题

1. IP 地址199.32.59.64,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网段地址为A. 199.32.59.64B. 199.32.59.65C. 199.32.59.192D. 199.32.59.2243. 按网络拓扑结构划分,网络可分为A. 总线型B. 星型C. 树形D. 环形E. 网型7. 下面哪些协议是属于传输层的A. IPB. TCPC. UDPD. SNMP8. 在OSI 模型中,传输层为第()层A. 3B. 4C. 6D. 711. TCP 会为应用程序分配一个源端口号。
TCP 报文头中的源端口号占用()个字节。
A. 1B. 2C. 4D. 815. VLSM 的含义是A. 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ingB. Variable Length Shortest MaskingC. Very Long/Shortest MaskingD. Variable Long Subnet Masking16. IP 地址192.168.1.7/28 的子网掩码为()A. 255.255.255.240B. 255.255.255.248C. 255.255.255.224D. 255.255.255.25217. D 类IP 地址的缺省子网掩码有()位A. 8B. 16C. 24D. 没有子网掩码18. 下列()是合法的IP 主机地址A. 127.2.3.5B. 1.255.255.2/24C. 225.23.200.9D. 192.240.150.255/2422. 一个MAC 地址有()比特A. 6B. 12C. 24D. 4826. 二层网络中的路径环路容易引起网络的以下问题()。
A. 链路带宽增加B. 广播风暴C. MAC 地址表不稳定D. 端口无法聚合27. 起用了STP 的二层交换网络中,交换机的端口可能会经历下面哪些状态A. DisabledB. BlockingC. ListeningD. LearningE. Forwarding33. 三层交换机连接三个主机用户,分别为A,B,C,其中要求A 与B 用户能够二层互通,AB 与C 二层隔离,AB 与C 可以实现三层互通,请问交换机必须要做以下哪些配置A. A 与B 用户划到同一个VLANB. C 用户划到与AB 不同的另一个VLANC. A,B 用户主机地址必须在同一网段D. 交换机上配置两个VLAN 虚接口,并配置IP 地址,该地址作为用户的默认网关34. 一个完整的数据通信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A. 发送方B. 接收方C. 介质D. 报文E. 协议37. 局域网最主要的特点是: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
传输层复习题答案

第五章:传输层习题集1.传输层的基本概念:1.90在OSI模型中,提供端到端传输功能的层次是C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D.应用层2.90TCP的主要功能是BA.进行数据分组B.保证可靠传输C.确定数据传输路径D.提高传输速度3.90TCP/IP模型分为四层,最高两层是应用层、运输层;4.90传输层使高层用户看到的就是好像在两个运输层实体之间有一条端到端、可靠的、全双工通信通路;5.90运输层位于数据链路层上方F6.90传输层是属于网络功能部分,而不是用户功能部分F2.端口的概念:7.90应用层的各种进程通过B实现与传输实体的交互A程序B端口C进程D调用8.60传输层与应用层的接口上所设置的端口是一个多少位的地址BA8位B16位C32位D64位9.90熟知端口的范围是CA0~100B20~199 C0~255D1024~4915110.90以下端口为熟知端口的是CA8080B4000 C161D25611.90TCP/IP网络中,物理地址与网络接口层有关,逻辑地址与网际层有关,端口地址和运输层有关;12.90UDP和TCP都使用了与应用层接口处的端口与上层的应用进程进行通信;13.90在TCP连接中,主动发起连接建立的进程是客户14.90在TCP连接中,被动等待连接的进程是服务器;15.90一些专门分配给最常用的端口叫熟知端口;16.60TCP使用连接,而不仅仅是端口来标识一个通信抽象;17.20一个连接由两个端点来标识,这样的端点叫插口或套接字;18.20现在常使用应用编程接口作为传输层与应用层19.60主机中的进程发起一个TCP连接,其源端口可以重复F20.60传输层上的连接为了避免通信混乱,所有的端口都不能重复使用F21.60解释socket的含义22.答在传输层的连接中,由两个进程的IP地址和端口组成一个端点,这样的端点叫socket;23.20运输层中,现在较为流行的API有两类,一类是Berkeleysocket,另一类是运输层接口TLI;3.UDP的特点:24.90传输层上实现不可靠传输的协议是BATCPBUDPCIPDARP25.90欲传输一个短报文,TCP和UDP哪个更快B两个都快D.不能比较26.90TCP和UDP哪个效率高BA.TCP B.UDP C.两个一样D.不能比较27.90下述的哪一种协议是不属于TCP/IP模型的协议DA.TCP B.UDP C.ICMP D.HDLC28.90TCP/IP的运输层定义了两个协议,一个是面向连接的协议,称为TCP协议;另一个是无连接的协议,称为UDP协议29.90在TCP/IP层次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第四层运输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__TCP__和_UDP___,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服务;30.60UDP协议在IP协议的数据报服务的之上增加了端口功能和差错检测功能31.90UDP是一种可靠、高效的传输协议F32.60简要说明TCP与UDP之间的相同与不同点答相同点:同处运输层,基于接口;不同点:连接方式,确认重传机制33.60TCP协议与UDP协议各有什么特点各用在什么情况下34.答TCP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在传送数据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数据传送结束后要释放连接,提供可靠的连接;用于对数据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情况;UDP在传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先建立连接,提供不可靠交付;用于实时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下4.UDP的数据格式:35.60UDP协议校验的数据是AA首部+伪首部B首部C首部+数据D伪首部+数据36.60UDP中伪首部的传递方向CA向下传递B向上传递C既不向下也不向上传递D上下两个方向都传递37.60UDP中伪首部中的IP地址内容和编排顺序是CA源IP地址B目的IP地址C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D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38.90UDP首部字段有8个字节39.20UDP首部字段由源端口字段、目的端口字段、长度字段、校验和字段四部分组成40.90UDP数据报校验时要在前面增加一个伪首部字段41.60UDP校验增加的伪首部长度为12字节42.20UDP在IP数据报中的协议字段值为1743.60UDP伪首部的前两个字段为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44.60UDP伪首部的最后一个字段为UDP长度45.60UDP伪首部的第三个字段为046.90UDP协议是一个可靠传输协议F47.90UDP报文首部中包含了源和目的IP地址F48.90UDP报文的伪首部中包含了端口号F49.90UDP报文计算校验和时需增加一个伪首部T5.TCP的数据格式:50.90TCP的主要功能是BA.进行数据分组B.保证可靠传输C.确定数据传输路径D.提高传输速度51.90在TCP/IP参考模型中TCP协议工作在:BA.应用层B.传输层C.互连层D.主机-网络层52.60TCP报文段中序号字段指的是AA数据部分第一个字节B数据部分最后一个字节C报文首部第一个字节D报文最后一个字节53.60TCP报文中确认序号指的是BA已经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序号B期望收到的第一个字节序号C出现错误的数据序号D请求重传的数据序号54.20英特网上所有计算机都应能接受的TCP报文长度为DA65535字节B1500字节C255字节D556字节55.60TCP报文的首部最小长度是20字节56.60TCP有效荷载的最大长度是65535字节57.20TCP报文首部可以扩展的字节长度需满足的规律是4的整数倍58.60TCP报文段中给源端口分配了2字节的长度59.60TCP报文段中序号字段为4字节60.60TCP报文段中的数据偏移实际指明的是首部长度61.60TCP报文段中的,如果要使当前数据报传送到接收方后,立即被上传应用层,可将急迫比特PSH置162.20TCP报文中选项字段只规定了一种功能,即最长报文段MSS63.90TCP报文段中的确认序号只有在ACK=1时才有效T64.90TCP报文段中的PSH字段置1时,表明该报文段需要尽快传输F65.90TCP报文段中窗口字段的含义是要求接收方预留的缓冲区大小F66.90TCP报文段校验时也需要象UDP协议那样增加一个伪首部T6.TCP协议的数据编号与确认方式:67.90TCP的确认是对接收到的数据中A表示确认A最高序号B第一个序号C第二个序号D倒数第二个序号68.90TCP确认的方式是BA专门的确认B专门的确认和捎带确认C捎带确认D稍等确认和否定确认69.60TCP发送一段数据报,其序号是35~150,如果正确到达,接收方对其确认的序号为DA36B150 C35D15170.60TCP的确认是对接收到的数据中是以最高序号+1表示确认71.90TCP协议对每一个要发送字节编了一个号72.90TCP协议中接收方一旦有空的缓冲区则通告发送方,这一策略可能会带来糊涂窗口综合症问题73.60Nagle算法规定,当发送方数据达到窗口的一半以上,就立即发送一个报文段;74.90TCP协议是按报文段进行编号的F75.20Nagle算法可以适用于网络上控制远程鼠标或键盘F76.90TCP协议工作时,为了提高效率,有时候并不会对收到的数据报立刻确认T77.90TCP规定接收数据时必须按顺序接收F78.20请简要描述Nagle算法的实现过程79.答:算法的思想是:若数据是逐个字节地到达发送端,那么发送端就将第一个字符先发送出去,将后面到达的字符都缓存起来,当收到对第一个字符的确认后,再将缓冲区中所有的字符装成一个报文段发送出去,同时继续对到达的字符进行缓存;80.20请描述糊涂窗口综合症所指的网络现象81.答:糊涂窗口综合症是指TCP传输时,当接收端的缓冲区已满,而交互的应用进程一次只从缓冲区中读取一个字符,此时缓冲区产生了一个字节的空位置,然后向发送端发送确认,并通知窗口为1字节,但发送的数据报仍为40字节长;接着,发送端又发来一个字符,接收端发回确认,仍然通知窗口为1字节,这样进行下去,使网络效率很低;82.20简要介绍糊涂窗口综合症解决的方法答:主要有两个:发送方不要发送太小的报文段和接收方不通知很小的窗口给发送方;7.TCP的差错控制方法:83.90TCP重传计时器设置的重传时间CA.等于往返时延B.等于平均往返时延C.大于平均往返时延D.小于平均往返时延84.60TCP对超时定时器的设定采用的是自适应算法85.60TCP对超时区间的确定是由报文段的往返时延决定86.20TCP对计算平均往返时延计算公式中a的典型值是7/887.60Karn算法修正时,新的重发时间为旧的重发时间r倍,r比较典型的取值为288.60在TCP标准中,重发时间一般取为平均往返时间的2倍89.60TCP每发送一个报文段,就启动一个定时器T90.90TCP传输的重发时延应略大于平均往返时延T91.90Karn算法在计算往返时延时,需要考虑重传的往返延时F92.90使用TCP传输数据时,如果有一个报文丢失了,也不一定会引起与该报文段对应的数据的重传;F93.20简要描述TCP协议中,为了计算超时区间,其平均往返时延的计算公式答:平均往返时延=a旧的往返时延T+1-a新的往返时延样本94.60简要描述Karn算法思想答:在计算平均往返时延时,只要报文段重发了,就不采用其往返时延样本;95.20简述Karn算法的不足和改进的方法答:当网络上,报文段的时延突然增大了很多,因此在原来的重发时间内,不会收到确认报文段,于是重发报文段;但根据Karn算法,不考虑重发的报文段的往返时延样本,这样,重发时间无法更新;修正的方法是报文段每重发一次,将重发时间增大些;96.20为什么TCP的重传时延确定时,在发生重发报文时,不好计算97.答:当报文发生重传时,发送方收到确认后,无法分辨这个确认是对原来的第一个报文进行的确认还是对重传的报文进行的确认;如果实际是第一个报文的确认,而误认为是重传的,则会导致重传时延设定偏小,反之会导致偏大;98.60简述在数据传输中,防止阻塞产生的办法答:流量控制,拥塞控制8.TCP流量控制的基本方法:99.90TCP流量控制中通知窗口的的功能是AA指明接收端的接收能力B指明接收端已经接收的数据C指明发送方的发送能力D 指明发送方已经发送的数据100.90TCP流量控制中拥塞窗口的是BA接收方根据网络状况得到的数值B发送方根据网络状况得到的数值C接收方根据接收能力得到的数值D发送方根据发送能力得到的数值101.60TCP采用可变发送窗口的方式进行流量控制102.90TCP流量控制窗口大小的单位是字节103.90TCP流量控制中是取通知窗口和拥塞窗口中较小的一个104.60TCP的发送窗口中的数据可以分为两类已发送未被确认和待发送数据105.60TCP发送报文时,发送窗口是固定不变的F106.60流量控制的基本思想是保证接收方有足够多窗口接收即可F107.90流量控制是TCP有效工作的一个重要保证T108.20TCP中确认的丢失并不一定导致重传,请解释原因答:若在定时器未超时前收到下一个报文段的确认,则不必重传9.TCP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109.90TCP拥塞避免时,拥塞窗口增加的方式是BA随机增加B线性增加C指数增加D不增加110.90TCP拥塞控制中,接收端将通知窗口值放在报文首部发给对方;111.60在未发生拥塞的稳定工作状态下,接收端通知的窗口和拥塞窗口是一致的112.60TCP拥塞控制中的慢启动是指发送的数据报每次增加一个F113.20当拥塞窗口增加到门限窗口时,拥塞窗口增长速度降为线形增长,此为拥塞避免T114.90进入拥塞避免时,拥塞窗口不再增加F115.60门限窗口比拥塞窗口更小T116.20简要描述加速递减的含义答:TCP每次出现超时后,将门限窗口值减半,若超时频繁出现,则门限窗口减少很慢;117.20在TCP的拥塞控制中,什么是慢开启和拥塞避免起什么作用118.答:慢启动是指TCP发生拥塞超时后,将拥塞窗口将为1,使报文段慢慢注入到网络中;拥塞避免算法使发送端的拥塞窗口cwnd每经过一个往返时延RTT就增加一个MSS的大小;拥塞避免指在拥塞避免阶段将拥塞窗口控制为按线性规律增长,使网络比较不容易出现拥塞119. 60设TCP 门限窗口初始值为8个报文段;当拥塞窗口上升到10时网络发生了超时,TCP 采用慢启动、加速递减和拥塞避免,求出第1~10次传输的各拥塞窗口大小;解:传输次数:拥塞窗口大小:10.TCP 协议连接建立的基本原理:120.90TCP 协议中,连接管理的方法为B A .重传机制B.三次握手机制C.慢速启动算法 121.90TCP 连接建立时,会协商哪些参数D 122.A 确认序号BIP 地址C 端口号D 最大窗口 123.60TCP 连接建立时,发起连接一方序号为x,则接收方确认的序号为B AyBxCx +1Dx-1 124.90TCP 建立连接的方式是三次握手 125.60TCP 建立连接时,服务器端发出被动打开命令,客户端发出主动打开命令 126.60TCP 发起连接时,同步比特应置1 127.90TCP 是面向连接的协议 128.90在TCP/IP 网络中,两个应用进程之间的连接实际上是由4个数字确定的包括双方的IP 地址和端口号; 129.90一个TCP 连接由一对插口确定,插口包括端口号和IP 地址; 130.60TCP 建立连接时,还需要互相协商一些通信参数T 131.60TCP 建立连接时,三次握手的机制可以防止超时失效报文的干扰T 132.90三次握手的方式可以保证连接建立的绝对可靠F 133.90不采用三次握手的方式,两个传输实体无法建立连接F 134.TCP 建立连接时需要解决的问题135. 6011.TCP 连接释放方法:136.90TCP 释放连接由哪一方发起A A 收发任何一方均可B 服务器端C 客户端D 连接建立一方137. 90TCP 连接释放时,需要将下面哪个比特置位C ASYNBENDCFINDSTOP138.60TCP已经建立起来的一个连接,当其中一方提出释放连接后,此时进入半关闭状态139.90TCP释放连接的过程是三次握手T140.90TCP通信进程一方提出释放连接时,双方同时中止通信F综合:141.90属于用户功能的层次是;D142.A.物理层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运输层143.90对于IP层的功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144.A.差错检测B.差错报告C.流量控制D.拥塞控制145.60网络互联时,运输层及以上层常采用的设备是;C146.A.中继器B.路由器C.网关D.网桥147.90在Internet上,真正能识别一台主机的地址是;D148.A.主机IP地址B.主机所在网络IP地址C.域名地址D.主机物理地址149.90intranet技术主要由一系列的组件和技术构成,intranet的网络协议核心是 C150. A.151.isp/152.153.90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DA.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B.网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C.运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D.运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154.60下面哪些应用在运输层不采用TCP协议AA.IP电话B;万维网C;电子邮件D;软件下载155.90能够使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是下列那种协议的功能;C156.90从通信的角度看,网络体系结构中各层所提供的服务可分为两大类,即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157.90目前常用的网络连接器主要中继器,网桥,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和网关.158.60网络在运输层上互连的设备名称是网关;159.60IP网关进行路由选择是基于目标网络,而不是基于目标主机160.60安装TCP/IP协议的步骤如下:打开“控制面板”中的“网络”图标,进入“网络”对话框,在__协议____选项卡中点击“添加”按钮,进入“请选择网络组件类型”对话框,选择______,点击“添加”按钮,再在“选择网络协议”对话框中的______栏内选“Microsoft”,在“网络协议”中选__TCP/IP____;参照WIN2000操作系统161.90网络层与运输层最大区别在于:运输层为进程提供逻辑通信,而网络层为主机提供逻辑通信162.90IP协议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服务,TCP协议提供面向连接可靠服务; 163.90因特网中,IP向IP用户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数据传送服务;F164.60数据报的分片和重组由IP控制,对TCP不可见,TCP不必担心到达数据的失序问题;T165.90Internet的网络协议核心是TCP/IP ;T166.90实现数据压缩与OSI模型中传输层层密切相关;F167.20简述原理体系结构中传输层与应用层的功能答:传输层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168.60解释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WAN 、IMAP、HTTP、SMTP、IGMP WAN广域网IMAPInternetMessageAccessProtocol因特网报文存取协议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IGMP因特网组管理协议169.60简述TCP协议如何实现端到端可靠的通信服务;答三次握手建立连接,确认重传机制,拥塞控制170.20TCP使用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在下列情况下,画出工作示意图,并对参数进行说明:正常建立连接;某主机收到延迟的重复的连接请求和连接确认;解:正常建立连接:某主机收到延迟的重复的连接请求和连接确认:171. 20A 用TCP 传送512字节的数据给B,B 用TCP 传送640字节的数据给A;设A 、B 的窗口都为200字节,而TCP 报文段每次也是传送200字节的数据,再设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起始序号分别为100和200,由A 发起建立连接,画出从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到释放连接的示意图解:。
HCNE题库~官方权威

选择题:(每题5 分,共300 分)1、在OSI 7 层模型中,网络层的功能有(B)A、确保数据的传送正确无误B、确定数据包如何转发与路由C、在信道上传送比特流D、纠错与流控2、下面那种LAN 是应用CSMA/CD协议的(C)A、令牌环B、FDDIC、ETHERNETD、NOVELL3. 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A)A. 中继器B. 以太网交换机C. 桥D. 网关4. 以下为传输层协议的是(多) (CD)A. IPB. ICMPC. UDPD. SPX5. 以下对MAC地址描述正确的是(多) (BC)A. 由32位2进制数组成B. 由48位2进制数组成C. 前6位16进制由IEEE负责分配D. 后6位16进制由IEEE负责分配6. 以下属于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多) (BCD)A. 定义数据传输速率B. 定义物理地址C. 描述网络拓扑结构D. 流控制7. IEEE802.3u标准是指(B)A. 以太网B. 快速以太网C. 令牌环网D. FDDI网8. 在以太网中,是根据___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B)A. LLC地址B. MAC地址C. IP地址D. IPX地址9. IPX地址网络地址有__个字节(C)A. 10B. 8C. 4D. 610: OSI代表(D)(A)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 Institute(B) Organization for Internet Standards(C) Open Standards Institute(D)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11: 以下属于数据链路层的设备是(多) (BC)(A)中继器(B)以太网交换机(C)网桥 (D)网关12. 在七十年代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协议分层大大简化了网络协议的复杂性,在OSI 7层模型中,网络层的功能主要是(C)(A)在信道上传输原始的比特流(B)加强物理层数据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并且进行流量调控(C)确定数据包从源端到目的端如何选择路由(D)确保到达对方的各段信息正确无误13. 支持 IPX 的链路层协议除以太网外,还有(多) (ABC)A、 PPPB、X25C、FRD、 DDN14、关于MAC地址表示正确的是(B)A、00-e0-fe-01-23-45B、00e0.fe01.2345C、00e.0fe.-012.345D、00e0.fe11234515.数据分段是OSI七层模型中的_____完成的(C)A、物理层B、网络层C、传输层D、接入层E、分发层F、数据链路层16.下面选项中哪些是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多) (ABC)A、提供对物理层的控制B、差错控制C、流量控制D、决定传输报文的最佳路由17.OSI参考模型是由下列选项中哪个组织提出:(E)A、IEEEB、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C、EIA/TIAD、IABE、ISO18.下面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C)A、网桥B、网关C、中继器D、以太网交换机19、快速以太网是由_____标准定义的(B)A、IEEE802.4 (令牌总线)B、IEEE802.3UC、IEEE802.1qD、IEEE802.3iE、IEEE802.1d20、下列所述的哪一项发送GNS请示数据包来决定为本地最近的服务器?(A)A、ipx SAPB、ipx DNSC、Routing updateD、服务器E、以上说法都不对21、在NetWare网络中,客户需要访问某个类型的服务器,首先发送(C)A、RipB、SapC、GnsD、Arp22、关于HU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多) (AD)A、HUB可以用来构建局域网B、一般HUB都具有路由功能C、 HUB通常也叫集线器,一般可以作为地址翻译设备D、一台共享式以太网HUB下的所有PC属于同一个冲突域23、能保证数据端到端可靠传输能力的是相应OSI的(B)A、网络层B、传输层C、会话层D、表示层24、在数据链路层哪个子层用于管理在一条链路上设备间的通信(A)A、LLCB、MACC、BIG MAC25.数据在网络层时,我们称之为(B)A、段B、包C、位D、帧26.下列所描述的协议哪些属于OSI参考模型表示层协议(多选) (ADF)A. ASCII、EBCDICB、IP、ARP(网络层)C、MAC、LLC(数据链路层)D、MPEG、MIDIE、RPC,NFS、SQL(会话层)F、PICT、MPEG27.下面哪些协议属于OSI参考模型第七层?(多选) (AC)A、FTPB、SPXC、TelnetD、PPPE、TCPF、IGMP28. ISO提出OSI的关键是(D)A、网络互联B、网络分层C、七层模型D、制定标准29.RFC文档是下面哪一个标准的工作文件(C)A、ISOB、ITUC、IETFD、IEEE30.可路由协议的网络地址由哪两部分组成(A)A、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B、主机地址和网络掩码C、网络地址和网络掩码31.下面哪一些选项是物理层的基本功能:(多选) (AC)A、在终端设备之间传送比特流B、建立、维护虚电路,进行差错校验和流量控制C、定义电压、接口、线缆标准、传输距离等特性32.TCP、UDP、SPX属于OSI的(B)A、网络层B、传输层C、会话层D、表示层33.您在Quidway路由器上配置IPX/SPX网络时,必须配置的命令有哪些?(多选) (CD)A、接口封装类型B、路径负载均衡C、接口网络号D、启动IPX进程34.OSI中,哪些不是表示层功能?(多) (BC)A、数据加密B、数据压缩C、密码控制D、数据格式转换35.Telnet工作于哪一层?(A)A、应用层B、表示层C、会话层D、传输层E、网络层F、链路层G、物理层36. 路由器中,IPX 地址0XFFFFFFFE表示(A)A、本地地址B、网内广播地址C、网间广播地址37.OSI中,链路层和传输层都是面向连接的,但链路层建立的是点到点的连接,传输层建立的是端到端的连接(A)A、trueB、false38.ISO规定的网络管理的五部分的功能是(多) (ABCEF)A、性能管理B、配置管理C、安全管理D、协议管理E、记账管理F、故障管理39.华为路由器中,IPX协议支持____封装格式(多) (ABDE)A、Ethernet-IIB、Ethernet-snapC、Ethernet-sapD、Ethernet-802.2 (定义LLC子层)E、Ethernet—802.3F、Ethernet—802.5参见/ServerIndex/77131870298439680/20031202/1749836_8.shtml 表640 以下属于数据链路层的设备是(多) (BC)(A) 中继器(B) 以太网交换机(C) 网桥(D) 网关41、数据链路层添加链路层的控制信息到数据包中,形成___,再传递到物理层,在物理层网络传送了原始的比特流。
H3CNE题库官网最新完整附答案详解

H3CNE题库官⽹最新完整附答案详解第1篇计算机⽹络基础第1章计算机⽹络概述1. 以下关于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选择⼀项或多项)A. 电路交换延迟⼩,传输实时性强B. 电路交换⽹络资源利⽤率⾼(低)C. 分组交换延迟⼤,传输实时性差D. 分组交换⽹络资源利⽤率低(⾼)Answer: ACP92. 以下关于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选择⼀项或多项)A. 分组交换⽹络资源利⽤率低B. 分组交换延迟⼤,传输实时性差C. 电路交换⽹络资源利⽤率⾼D. 电路交换延迟⼩,传输实时性强Answer: BDP93. ⽹络的延迟(delay)定义了⽹络把数据从⼀个⽹络节点传送到另⼀个⽹络节点所需要的时间。
⽹络延迟包括______。
A. 传播延迟(propagation delay)B.交换延迟(switching delay)C. 介质访问延迟(access delay)D. 队列延迟(queuing delay)Answer: ABCDP104. 对于分组交换⽅式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选择⼀项或多项)A. 分组交换是⼀种基于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的交换⽅式B. 传输的信息被划分为⼀定长度的分组,以分组为单位进⾏转发C. 每个分组都载有接收⽅和发送⽅的地址标识,分组可以不需要任何操作⽽直接转发,从⽽提⾼了效率D. 分组交换包括基于帧的分组交换和基于信元的分组交换Answer: ABDP95. 对于分组交换⽅式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选择⼀项或多项)A. 分组交换是⼀种基于直通转发(cut-through switching )的交换⽅式B. 传输的信息被划分为⼀定长度的分组,以分组为单位进⾏转发C. 分组交换包括基于帧的分组交换和基于信元的分组交换D. 每个分组都载有接收⽅和发送⽅的地址标识,分组可以不需要任何操作⽽直接转发,从⽽提⾼了效率Answer: BCP9第2章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1. TCP/IP 协议栈包括以下哪些层次?A. ⽹络层B. 传输层C. 会话层D. 应⽤层E. ⽹络接⼝层F. 表⽰层Answer: ABDE* TCP/IP协议栈包括:应⽤层(ISO/OSI:应⽤层、表⽰层、会话层)、传输层、⽹络层、⽹络接⼝层(ISO/OSI: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材料带答案全套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材料带答案全套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它支持了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比如使用电子邮件发送电子邮件,通过手机上网浏览网页等等。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计算机网络技术,本文将提供一份带答案的全套复习材料。
一. 传输层传输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它负责在网络中的两个主机之间建立可靠的数据传输连接。
在传输层中,有两个重要的协议,分别是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1. 传输控制协议(TCP)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它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TCP连接的建立需要经过三次握手,握手过程是通过交换TCP包进行的。
当TCP连接建立后,数据的传输是通过数据包的流进行的,接收端会确认已收到的数据包,并发送ACK包进行确认。
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DP是一种不可靠的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它提供了简单的数据传输服务。
UDP不需要建立连接,数据包的传输是不可靠的,发送端发送后不会收到确认。
UDP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比如视频直播、互联网电话等。
二. 网络层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它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
在网络层中,有一个重要的协议,即Internet协议(IP)。
1. Internet协议(IP)I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协议,它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送到目标主机。
IP协议使用IP地址来标识每个主机和路由器的位置,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
三.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它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节点传输到相邻节点。
在数据链路层中,有一个重要的协议,即以太网协议。
1. 以太网协议以太网协议是一种常用的局域网协议,它规定了数据包在局域网中的传输方式。
以太网协议使用MAC地址来标识每个网络节点,MAC 地址由48位二进制数表示。
网工传输层(带答案和分析)

试题(68)
● 以下协议中属于传输层的是(68) 。
(68)A. UCP 试题(68)分析
B. UDP
C. TDP
D. TDC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 ISO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 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UDP 协议基本上是 IP 协议与上层协议的接口。 UDP 协
(23)A. SYN
B.FIN,ACK
C. SYN,ACK
D.RST
试题(22)、(23)分析 TCP 使用可变大小的滑动窗口协议来进行流量控制。这种流控方案把肯定应答信号与
控制窗口滑动的信号分开处理,在控制数据流动速率方面给接收方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在 基础网络可靠的情况下,这种控制策略能产生平滑的数据流动,在基础网络不可靠时,它还
B.2
C.3
D.4
(24)A. 出现半连接
B.无法连接
C.产生错误的连接
D.连接失效
试题(23)、(24)分析
TCP 协议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连接。首先是发起方发送一个 SYN
置位的段,其中的发送顺序号为某个值 X,称为初始顺序号 ISN(Initial Sequence Number)。
答案:(21)B
2012 上 TCP 协议使用(26)次握手机制建立连接,当请求方发出 SYN 连接请求后,等待对方回答(27), 这样可以防止建立错误的连接。
(26) A.1
B.2
C.3
D.4
(27) A. SYN,ACK B. FIN,ACK
C. PSH,ACK
D. RST,ACK
答案:C,A
2012 下
议适用端口分辨运行在同一台设备上的多个应用程序。
华为认证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笔试)及答案

华为认证网络工程师--认证考试试题(笔试)及答案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1、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A )A、中继器B、以太网交换机C、桥D、网关2、在以太网中,是根据(B )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A、LLC地址B、MAC地址C、IP地址D、IPX地址3、以下为传输层协议的是(CD )A、IPB、ICMPC、UDPD、SPX4、以下对MAC地址描述正确的是(BC )A、由32位2进制数组成B、由48位2进制数组成C、前6位16进制由IEEE负责分配D、后6位16进制由IEEE负责分配5、以下属于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 CD )A、定义数据传输速率B、定义物理地址C、描述网络拓扑结构D、流控制6、IEEE802.3u标准是指( B )A、以太网B、快速以太网C、令牌环网D、FDDI网7、如果要将两计算机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正确的线序是(C )A、1—-1、2——2、3--3、4-—4、5—-5、6--6、7—-7、8——8B、1-—2、2—-1、3—-6、4--4、5--5、6——3、7—-7、8-—8C、1--3、2——6、3-—1、4--4、5——5、6--2、7—-7、8--8D、两计算机不能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8、在V.35和V.24规程中,控制信号RTS表示(D)A、数据终端准备好;B、数据准备好;C、数据载体检测;D、请求发送;E、清除发送。
9、路由器作为网络互连设备,必须具备以下哪些特点。
( ABE )A、至少支持两个网络接口C、至少支持两种以上的子网协议D、至少具备一个备份口E、具有存储、转发和寻径功能F、一组路由协议G、必须有较高的协议处理能力10、路由器的作用有(ABDG)A、异种网络互连B、子网间的速率适配C、连接局域网内两台以上的计算机D、隔离网络,防止网络风暴,指定访问规则(防火墙)E、子网协议转换F、加快网络报文的传递速度G、路由(寻径):路由表建立、刷新、查找H、报文的分片与重组11、调用上一条历史命令的快捷键是(A )A、CTRL—PB、CTRL—OC、ALT—PD、ALT-O12、交换机工作在OSI七层的哪一层?(B)A、一层B、二层C、三层D、三层以上13、以下对CSMA/CD描述正确的是(A D?? )A、在数据发送前对网络是否空闲进行检测B、在数据发送时对网络是否空闲进行检测C、在数据发送时对发送数据进行冲突检测D、发生碰撞后MAC地址小的主机拥有发送优先权14、以下对STORE AND FORW ARD描述正确的是(CE )A、收到数据后不进行任何处理,立即发送B、收到数据帧头后检测到目标MAC地址,立即发送C、收到整个数据后进行CRC校验,确认数据正确性后再发送D、发送延时较小E、发送延时较大15、以下对交换机工作方式描述正确的是(ABD )A、可以使用半双工方式工作B、可以使用全双工方式工作C、使用全双工方式工作时要进行回路和冲突检测D、使用半双工方式工作时要进行回路和冲突检测16、VLAN的主要作用有(ACD )A、保证网络安全B、抑制广播风暴C、简化网络管理D、提高网络设计灵活性17、在交换机中用户权限分为几个级别(D )D、418、在路由器的配置过程中查询以S开头所有命令的方法是(B)A、直接使用?B、S?C、S ?D、DIR S*19、第一次配置路由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为(A )A、使用CON口本地配置B、使用CON口远程配置C、使用AUX口远程配置D、使用TELNET远程配置20、在何种状态下可以为路由器改名(B?)A、普通模式B、超级模式C、全局模式D、接口模式21、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类IP地址,但要连接6个的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台计算机,每个子公司在一个网段中,则子网掩码应设为(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篇传输层协议原理
第23章 TCP基本原理
1. 在如图所示的TCP 连接的建立过程中,SYN 中的Z 部分应该填入________。
A. a
B. b
C. a+1
D. b+1
Answer: D
* TCP的三次握手中,ack(确认)总是在seq(序列号)的基础上加1。
2.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的参数可以唯一确定一条TCP 连接?
A. 源端口号,源IP 地址
B. 目的端口号,目的IP 地址
C. 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
D. 源MAC 地址,目的MAC 地址
E. 以上都不对
Answer: E
* TCP是传输层的协议,它是建立可靠地端到端的连接,它的确定通常情况下是没法确定的,因为应用层会发送什么数据,TCP就会根据其运行的协议来建立连接而还没有确定到某一个参数可以看出它是一条TCP连接。
因此选E。
3. TCP 协议通过______来区分不同的连接。
A. 端口号
B. 端口号和IP 地址
C. 端口号和MAC 地址
D. IP 地址和MAC 地址
Answer: B
* TCP协议是通过端口号和IP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连接的,你应用层发什么数据,TCP来检查你运行的是什么协议,根据协议的端口号和IP地址来区分,最后发送出去。
4. UDP 协议和TCP 协议头部的共同字段有______。
A. 源IP 地址
B. 流量控制
C. 校验和
D. 序列号
E. 目的端口
F. 源端口
Answer: CEF
TCP和UDP共有字段是校验和、源端口、目的端口。
5. UDP 协议和TCP 协议头部的共同字段有______。
A. 源端口
B. 目的端口
C. 流量控制
D. 源IP 地址
E. 校验和
F. 序列号
Answer: ABE
TCP和UDP共有字段是校验和、源端口、目的端口。
6. 在如图所示的TCP 连接的建立过程中,SYN 中的X 部分应该填入________。
A. a
B. b
C. a+1
D. b+1
Answer: C
ack=seq+1.
7. 在如图所示的TCP 连接的建立过程中,SYN 中的Y 部分应该填入________。
A. a
B. b
C. a+1
D. b+1
Answer: C
ack=seq+1. Y=X Z=b+1
8. 在如图所示的TCP 连接的拆除过程中,ACK 中的X 部分应该填入______。
A. p
B. q
C. p+1
D. q+1
Answer: C
9. 在如图所示的TCP 连接的拆除过程中,FIN 中的Y 部分应该填入______。
A. p
B. q
C. p+1
D. q+1
Answer: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