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淀粉比色法测定淀粉酶

合集下载

淀粉酶含量测定

淀粉酶含量测定

淀粉酶(AMS)测定试剂盒说明书(碘-淀粉比色法)一、 原理:淀粉酶能水解淀粉生成葡萄糖、麦芽糖及糊精,在底物浓度已知并且过量的情况下,家人碘液与未水解的淀粉结合生成蓝色复合物,根据蓝色的深浅可推算出水解的淀粉量,从而计算出AMS 的活力。

二、 试剂组成与配制:(100T )1、0.4mg/ml 底物缓冲液:60ml ×1瓶,4℃冰箱保存6个月。

2、0.1mol/L 碘贮备液:7ml ×1瓶,4℃避光保存6个月。

0.01mol/L 碘应用液的配制:将碘贮备液:蒸馏水=1:9稀释,现用现配4℃避光保存。

三、 操作表: 测定管(u 管) 空白管(0管)底物缓冲液(ml )37℃预温5分钟0.5 0.5 待测样本(ml ) 0.1混匀,37℃水浴,准确反应7.5分钟 碘应用液(ml ) 0.5 0.5蒸馏水(ml )3.0 3.1 混匀,660nm 波长,1cm 光径,蒸馏水调零,测各管吸光度。

*注:不同样本批量测试前需要做预实验,确定最佳取样浓度,将 (空白OD-测定OD 控制在0.05~0.150之间) 四、 计算:1、 单位定义:100ml 血清(浆)中的AMS ,在37℃与底物作用30分钟,水解10mg 淀粉为1个单位。

2、公式:样本测试前稀释倍数空白管吸光度测定管吸光度空白管吸光度样本测试前稀释倍数分钟分钟空白管吸光度测定管吸光度空白管吸光度⨯⨯-=⨯⨯⨯⨯⨯-=801.01005.730105.04.0dl AMSu(此公式适用于测定血清中淀粉酶)血清淀粉酶的含量测定一、实验准备:1、实验器材:移液枪(100~1000ul、10~100ul、1000~5000ul、2~20ul)、5mlEP管、0.5mlEP管、比色皿、100ml烧杯、漩涡仪、水浴箱,分光光度计、计时器。

2、实验药品:NaCl、蒸馏水、0.4mg/ml底物缓冲液、0.1mol/L碘贮备液。

二、实验步骤:1、0.01mol/L碘应用液的配制:将碘贮备液:蒸馏水=1:9稀释,现用现配4℃避光保存。

血清淀粉酶两种测定方法医学决定水平值测定

血清淀粉酶两种测定方法医学决定水平值测定

响 其 他 治 疗 , 补 液 抗 休 克治 疗 以及 复 合 伤 的处 理 无 影 响 。 简 对
单清创后如不满意 , 以后 可 再 次 清 创 , 清 创 过 程 中对 创 面 的 在 大 小 、 度 再 次 作 出较 准 确 的 评 估 , 便 后 期 的 手 术 安 排 。成 深 以 批 烧 伤 宜 采 用 暴 露 疗 法 , 节 省 大 量 的 人 力 和物 力 。 可 3 4 4 早 期 营养 治 疗 .. 早 期 营养 治疗 对 提 高患 者 机 体 的抵 抗
[ . 京 : 学 技 术 文 献 出 版社 ,0 4 3 —7 M] 北 科 2 0 :63 .
( 稿 日期 : 0 10 — 7 收 2 】 — 52 )
血 清 淀 粉 酶 两 种 测 定 方 法 医学 决 定 水 平 值 测 定
张 正 飞 ( 苏省 射 阳 县 中 医院 检 验 科 江
声嘶 、 咽疼 、 吸 道 梗 阻 等 症 状 , 伤 后 2 ( 院 后 1 ) 呼 在 Oh 入 8h 于夜
间 睡 觉 时 因喉 头 水 肿 突 发 窒 息 死 亡 的惨 痛 教 训 。
34 3 早 期 创 面处 理 ..
早 期 创 面 处 理 是 减 轻 创 面感 染 促 进 创
面 愈 合 的 重 要 手 段 。对 于 成 批 烧 伤 的 早 期 创 面 处 理 , 以快 速 简 单清创为主 , 因患 者 较 多 , 单 清 创 所 需 时 间 短 、 力 少 , 影 简 人 不
x一 19 r . 5 , 1 2 X一 9 。结 论 6 ;一0 9 2y— .4 2
通过计算 ,P G E S 7法和 C G3法 、 应 碘一 粉 比 色法 测 定 的 血 清 淀 粉 NP 对 淀

酶的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酶的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酶活性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酶活性测定的操作步骤。

3. 学会分析实验结果,了解酶活性受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酶活性是指酶催化特定反应的能力,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来表示。

本实验采用比色法测定酶活性,通过测定酶催化反应产物的生成量来间接反映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电子天平、移液器、试管等。

2. 试剂:淀粉酶、淀粉溶液、碘液、NaOH溶液、HCl溶液等。

3. 材料:新鲜土豆、苹果、黄瓜等。

四、实验步骤1. 淀粉酶的提取- 称取新鲜土豆或苹果,切碎后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研磨成匀浆。

- 将匀浆过滤,取滤液备用。

2. 淀粉溶液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可溶性淀粉,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

- 将淀粉溶液煮沸,使其糊化,冷却后备用。

3. 酶活性测定- 取适量淀粉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酶液,混合均匀。

- 将混合液放入恒温水浴中,保持一定温度。

- 定时取样,用碘液滴定,计算淀粉的剩余量。

- 根据淀粉的剩余量,计算酶活性。

4. 不同温度、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将淀粉溶液和酶液在不同温度、pH值下进行混合,观察酶活性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活性测定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酶活性单位。

2. 不同温度、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在不同温度、pH值下,酶活性变化如下:- 温度: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酶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超过适宜温度后,酶活性逐渐降低。

- pH值:在适宜的pH值范围内,酶活性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加,超过适宜pH值后,酶活性逐渐降低。

六、实验结论1. 酶活性是指酶催化特定反应的能力,可以通过比色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2. 酶活性受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适宜的温度和pH值可以提高酶活性。

3. 本实验成功测定了淀粉酶的活性,并探讨了温度、pH值等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淀粉酶温氏测定法

淀粉酶温氏测定法

关于淘汰血、尿淀粉酶温氏测定法淘汰血、尿淀粉酶(AMS)温氏测定法的理由及替代方法淘汰的理由淀粉酶是一类能将淀粉分子水解的酶。

人类的淀粉酶属于。

淀粉酶,或称内切淀粉酶,有任意.切割α-1,4糖苷键的能力,作用于多糖后可产生葡聚糖、麦芽糖和葡萄糖分子。

测定淀粉酶的方法很多,有粘度法,浊度法,糖化法,淀粉——碘量法,染料释放法等。

前二者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缺乏特异性和灵敏度,已被淘汰。

糖化法虽然可直接测量酶活性,但操作复杂不适用于临床常规检查。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为碘量法,酶速率法和染料释放法等。

温氏法是基于碘量法原理的一种半定量方法。

做为一种测定淀粉酶活性的方法,目前认为最好具备下述几个条件,即:应用性质稳定的限定性底物;有好的限定性反应产物;在30℃反应时有足够的灵敏度;没有内源性葡萄糖干扰等。

从这些条件来看,温氏法是不符舍要求的。

它以测定剩余底物反映酶活性,对淀粉的要求没有限定性规格,用生理盐水稀释而非缓冲液亦不符合酶学测定要求,肉眼观察颜色来判断结果,只能属于半定量方法,不能准确与精确的反映酶活性。

此法不敏感,淀粉酶升高的阳性率低於酶法和染料衫,易给临床造成误诊。

因此,在有许多更为灵敏且特异方法的情况下,温氏法已失去其实用价值。

可替代的方法目前应用的有碘淀粉比色法,酶法与染料释放法等。

后二聿试剂配制困难,但已有商品试剂盒供应。

现将此三种方法介绍于下。

一、碘淀粉比色法(一)原理血清(或血浆)中α-粉酶催化淀粉分子中。

α-1,4葡萄糖苷链水解,产生葡萄糖,麦芽糖及含。

α-1,6糖苷键支链的糊精。

在已知底物浓度的条件下,反应后加入的碘液与未被水解而剩余的淀粉结合成蓝色复合物。

其蓝色灼深浅与未经酶促反应的对照管比较,即可推算出淀粉酶的活力单位。

(二)试剂1、4g/L缓冲淀粉溶液于约500ml蒸馏水中,溶解9g氯化钠,22.6g无水磷酸氢二钠(或56.94g Na2HPO4。

12H2O)和12.5g无水磷酸二氢钾。

淀粉的鉴定目的

淀粉的鉴定目的

淀粉的鉴定目的淀粉是一种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它在食品工业、医药领域以及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淀粉的鉴定是为了确认所研究的样品中是否存在淀粉,并确定其含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淀粉的鉴定方法和意义。

一、外观特征通过观察样品的外观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是否含有淀粉。

淀粉呈现白色或微黄色的颗粒状或粉末状,质地较为均匀。

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呈现不同的形态,如圆球形、椭圆形、多角形等。

这些特征可以用来初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二、碘滴定法碘滴定法是常用的淀粉鉴定方法之一。

淀粉与碘反应会形成紫蓝色复合物,根据其颜色的深浅可以判断淀粉的含量。

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样品与适量的水混合搅拌,加入几滴碘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如果溶液变为紫蓝色,说明样品中含有淀粉;如果颜色变化不明显或没有变化,则说明样品中不含淀粉。

三、糖酶法糖酶法是一种利用酶的作用将淀粉分解为糖的方法。

通过测定淀粉分解产生的糖的含量,可以间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常用的糖酶法包括淀粉酶法和淀粉酶-葡萄糖氧化酶法。

淀粉酶法是将样品与适量的淀粉酶反应,然后使用比色法或滴定法测定产生的糖的含量。

淀粉酶-葡萄糖氧化酶法在淀粉酶法的基础上加入了葡萄糖氧化酶,可以更准确地测定样品中的糖含量。

四、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一种无损的淀粉鉴定方法,通过测定样品在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吸收谱线,可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淀粉在红外光谱图上有明显的特征峰,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峰的出现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淀粉的鉴定目的是为了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淀粉,并确定其含量。

淀粉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和应用价值。

在食品工业中,淀粉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粘稠度、改善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在医药领域,淀粉被用作药丸、片剂等药物的主要成分,起到增加药物稳定性和容易服用的作用。

此外,淀粉还被用于纺织、造纸、胶粘剂等工业领域。

淀粉的鉴定是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淀粉的重要方法。

两种淀粉酶测定方法的比较

两种淀粉酶测定方法的比较
2008 年 05 月 96 第 3 卷 第 10 期
中国 医疗 前沿 C hina Healthcare Innovation
May, 2008 Vol , 3 No.10
两种淀粉酶测定方法的比较
田 麦 1 佟 凤芝 2 刘 明开 2 刘希 龙 2 ( 1 瓦房店市中医院检验科, 辽宁 大连 116300; 2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检验科, 辽宁 大连 116021)
氯化钠
50mmol/L
氯化镁
10mmol/L
α- 葡萄糖苷酶
≥23KU/L
叠氮钠
0.09%
R2:
PNPG7 (P- 硝 基苯 D- 麦芽 庚烷)
3mmol/L
1.2.2 GalG2CNP 法测定原理试剂组成
α- AMY
GalG2CNP + H2O - - - - - - - - - - - - - - - - - - GalG2 + CNP CNP 的摩尔消光系数为 17.17, 理论 F 值为 2388
组成
浓度
MES- 缓冲液
PH=6.0 100mmol/L
氯化 钙 氯化 镁
50mmol/L 10mmol/L
曲通 X- 100
0. 1%
叠氮 钠
0.09%
GalG2CNP 2 结果
3mmol/L
2.1 两 种淀 粉酶测 定方 法参 考值上 限: 参考人 群血 清测 得
[摘要] 目的 了解两种淀粉酶测定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 在确定其参考值上限的基础上, 同时用两种方法测定临床已确诊为急性胰
腺炎患者血、尿淀粉酶含量。方法 1、EPS 法; 2、GalG2CNP 法。结果 两种淀粉酶测定方法参考值上限: 参考人群血清测得 AMS 值(x±2s)分 别为 EPS 法( 60.7±36.0) U/ L, GalG2CNP 法( 58.0±31.2) U/ L。尿液中 AMS 值单侧 95%上限分别为: 300.0U/ L 和 180.0U/ L。18 例已经确

淀粉酶测定方法难以标准化原因探讨

淀粉酶测定方法难以标准化原因探讨

作者:耿素敏白忠荣袁家驰【摘要】淀粉酶测定在许多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急腹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中。

但其测定方法很多,难以标准化,也给临床资料的交换带来困难。

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应用的淀粉酶测定方法、试剂和仪器情况,认为染料释放法中的另一类以染料和可溶性限定底物结合的方法,其底物分子结构明确,稳定性显著提高,其为动力学法,随着生化分析仪的普及,此方法已成为淀粉酶测定的主流。

但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有不少贫困地区,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普及动力学法。

干化学法、湿化学法、比色法并存的现象还需持续一段时间。

【关键词】淀粉酶;标准化;动力学法α-淀粉酶(αms,ec3.2.2.1)的升高见于急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急性胰腺炎时,血和尿中的a-淀粉酶(ams)活性显著增高。

其测定方法很多,尚难以标准化,由于测定原理和底物性质的不同,淀粉酶的测定方法已超过200种以上 [1] 。

各实验室间α-淀粉酶测定值离散度较大,对室间和室内质评的开展极为不利,也给临床资料的交换和临床诊断带来困难,现分析如下。

1 α-淀粉酶测定的价值-淀粉酶来源于多种器官:胰淀粉酶由胰腺产生并释放到肠道中,唾液淀粉酶由唾液腺合成并分泌到唾液中。

血液中的淀粉酶由肾脏清除并经尿液排泄。

因此,尿液淀粉酶活性上升反映了血清淀粉酶活性的升高。

-淀粉酶是将淀粉降解为麦芽糖的水解酶类。

急性胰腺炎发作患者在腹痛开始后的几小时内,血液淀粉酶活力升高,约12 h后达到峰值;并至少在5 d后活力回复至参考范围内。

由于多种非胰腺疾病如腮腺炎、肾功能不全等也会引起检测血清、尿液中 -淀粉酶的升高。

其升高程度低于急性胰腺炎发作时。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急腹症,必须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929年elman等发现血清淀粉酶升高对诊断急性胰腺炎有价值,使诊断有了可靠的客观指标,淀粉酶的测定使成为急性胰腺炎最常用的比较准确的诊断方法,尿淀粉酶测定因标本易采集,而被作为急性胰腺炎首选的检查项目 [2] 。

测定淀粉酶活性的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测定淀粉酶活性的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测定淀粉酶活性的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一、简述淀粉酶是一种能够催化淀粉分解为糖类物质的生物催化剂,其在食品工业、生物塑料生产以及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评估淀粉酶的活性,本研究将比较分析两种常用的测定淀粉酶活性的方法:碘量法和比浊法。

该方法系通过加入碘与淀粉样液来测量淀粉的水解程度,但是它无法避免一些还原性物质的干扰。

比浊法是基于酶反应产生胶体体系的形成,据此原理可测定淀粉酶活力。

本实验旨在比较这两种方法在测定淀粉酶活性时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以期找到一种更为理想和高效的测定手段。

1. 淀粉酶的简介及重要性淀粉酶是一种能够催化淀粉分解为糖类物质的生物催化剂,它在食品工业、发酵工业以及生物塑料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淀粉酶的活性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催化效率越好。

研究淀粉酶活性的方法对于这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淀粉酶在食品工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制作面条、饼干等食品时,需要确保食品中的淀粉得到充分分解,从而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质。

淀粉酶能够有效分解淀粉,使其转化为糖类物质,为食品提供甜味和黏性,因此它是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酶制剂。

淀粉酶在发酵工业中也有重要应用。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糖化酶就是一种淀粉酶,它能够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为微生物提供能量和生长所需的碳源。

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淀粉酶,可以对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进行定向发酵,生产出各种有用的产品,如抗生素、酶制剂等。

淀粉酶在生物塑料工业中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生物可降解塑料是一种环保型的生物塑料,其降解过程需要淀粉酶的参与。

通过利用淀粉酶降解塑料中的淀粉成分,可以降低塑料对环境的污染,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淀粉酶在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淀粉酶活性的方法,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淀粉酶活性测定的方法和目的在淀粉酶活性的研究中,有多种方法可用于测定酶活力。

本部分将详细介绍两种常见的淀粉酶活性测定方法:碘量法和比色法,并阐述它们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