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考研考试科目参考书介绍以及就业状况分析

合集下载

北京大学624历史学基础(世界史)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

北京大学624历史学基础(世界史)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
早期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思潮影响,是先开始对各地区而不是整体的世界历史发生了 兴趣,而启蒙运动促成西方真正对于全世界的历史发展产生兴趣,到十九世纪史学更进一步 发展,并形成许多解释世界历史的理论,虽然当时对于世界史的了解,常是西方中心而进化 史观式的,但是已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这种世界史的概念也在西方向外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到世界各地,如日本在 19 世纪末开 始发展世界史的研究,中国知识分子也开始对世界历史感到兴趣。但在西方,一直到 20 世 纪晚期,西洋史仍然一直是学术主流,直到 1980 年代以来,在打破西方中心的努力下,欧 洲以及美国的历史课程主流,才开始由西洋史转向世界史。
北大-新加坡国 立大学汉语言 文字学双硕士 班为 340。
(2)、联考: 考试科目
专业学位 应用统计 025200 金融硕士 025100 税务硕士 025300 保险硕士 025500
法律(法学、非法学)
社会工作 035200 汉语国际教育 045300 应用心理学 045400 翻 英语 055101 译 日语 新闻与传播 055200 文物与博物馆 065100
“世界史”的概念和对其研究的演变
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一书,虽然实际只记述地中海、西亚等地中心的地 区,但其目标是写一部世界的历史,是所知较早的具有世界史观念的著作。在东方中国历史 著作如司马迁的《史记》,以中国为中心,旁及四夷,也可大致代表当时中国人所知的世界。
中世纪以后,西方史学受到基督教影响,开始有将全世界视为统一的,将世界历史作为 走向天国历程的观念出现,最明显受此影响的艾克哈德的《世界编年史》,可以说是最早的 一本“世界史”著作。
备注
深圳研究生院总 分为 340。
口、笔译两专业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历史学考研考哪些科目内容

历史学考研考哪些科目内容

历史学考研考哪些科目内容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广泛的研究领域,其考研科目内容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下面我们将介绍历史学考研中常见的科目内容。

1.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考研的重点科目之一,主要考察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中国古代历史的整体发展脉络,了解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状况、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掌握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流派等知识。

2.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历史学考研的另一大科目,重点考察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演变过程。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掌握晚清时期的社会动荡、近代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事件,并能对相关历史人物和思潮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3. 世界史世界史是历史学考研中的通识科目,要求考生了解世界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和影响有一定的把握。

考生需要掌握不同文明的兴衰史、政治制度的变化、文化交流与传播等内容,还需要了解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交织关系,掌握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的异同。

4. 史学理论史学理论是历史学考研中的重要科目,要求考生掌握史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考生需要了解史学研究的科学性与历史性的辩证关系,掌握不同史学流派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了解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5. 史学研究方法史学研究方法是历史学考研中的实践性科目,要求考生掌握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考生需要熟悉历史文献的鉴别、整理和分析方法,了解历史资料的搜集与利用技巧,掌握研究报告的写作和学术论文的撰写规范。

6. 中国史地与历史地理中国史地与历史地理是历史学考研的交叉科目,要求考生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的演变过程,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中国的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的关系,了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点,理解地理对历史的影响,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地图阅读技巧。

北师大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

北师大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

北师大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近年来,历史学的研究和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随着北师大历史学考研的兴起,学生们对于适合自己的参考书目有着更高的需求。

以下是一份北师大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中国古代史1.《中国历史纲要》(郭沫若):这本书是中国历史的经典教材之一,以纵览全局的方式介绍中国古代史,内容概括全面,是理解中国古代历史脉络的重要工具书。

2.《中国古代史稿》(陈寅恪):陈寅恪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他的这本书是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深入研究,对于理解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观点和解读。

3.《中国古代社会史》(陈寅恪):这本著作是陈寅恪对中国古代社会史的系统总结与阐述,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人文风貌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二、中国近代史1.《中国近代史纲要》(董晓明):这本教材是对中国近代史的简明概述,内容涵盖了清末民初、抗战时期、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立等时期,适合初学者整体理解中国近代历史。

2.《近代中国的民主主义》(陈明):本书作者是北师大历史学教授,详细研究了中国近代的民主主义思潮和运动,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史的政治思潮和社会变革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中国革命史》(罗寿星):这本书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总结,内容详实,适合对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感兴趣的研究生和学者。

三、世界史1.《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这本书全面而客观地梳理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探讨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等重要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适合拓宽思维、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

2.《世界史纲要》(王德安):这是一本系统介绍世界历史概况的书籍,涵盖了古代文明、中世纪、近代历史等重要时期,内容清晰明了,适合初学者整体了解全球历史演进。

3.《世界通史》(J.M.罗伯茨):这是一本关于世界历史的经典参考书,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事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与变迁。

历史类专业在职研究生就业情况分析

历史类专业在职研究生就业情况分析

历史类专业在职研究生就业情况分析不少考生对于历史学院毕业后的就业去向有所疑惑,下面为各位介绍,希望给准备报历史类专业在职研究生的考生一些帮助。

从用人单位情况看一、对学历层次要求越来越高。

若在大中城市的高等教学科研单位就业,均要求毕业生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且大多需求优秀博士毕业生。

而大中城市的中等教学单位,待遇较好者均要求毕业生具有硕士以上学位,部分重点中学甚至需求博士毕业生。

二、特别看重毕业生的专业,必须是用人单位所需的专业。

由于该专业就业市场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形势,故用人单位除了要求毕业生拥有良好的名校教育背景和高学历之外,对专业对口程度要求十分严格。

三、看重复合型人才,既注意考察毕业生学习成绩、在校表现,还要求英语四级且现基本倾向于英语六级,计算机能力国家二级以上,取得双学位相对更受欢迎。

四、用人单位多要求相关工作经验丰富的求职者,这是应届本科毕业生所不具备的绝对劣势。

当然历史系也具有自身的优势,历史学涉及面广,包含文史哲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不仅在考研时能较轻松地进入其他领域,也能够胜任一些其他文科性专业的工作。

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免试入学,大专以上学历者即可报名参加学习。

研修班课程结束后符合申硕条件的考生可提出申硕申请,申硕考试和论文答辩都通过后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历史类专业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思想政治表现好,优秀业务骨干,身体健康,并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2.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者,均可报名参加学习。

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考古文博等专业课程研修班目前正在招生,有意向报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各专业课程研修班的考生可联系招生老师咨询具体报名等相关事项。

总结: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历史类专业在职研究生就业情况”这个问题有一定了解,更多问题,欢迎在线咨询中国在职教育网。

附: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表在职研究生信息查询入口。

历史学考研学科及专业就业前景

历史学考研学科及专业就业前景

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从历史学研究生整体就业范围来看,毕业生的择业面不是很广。

但本学科研究生毕业后有着较为宽阔的就业门径,既能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也能进入各级党政机关、教育单位、新闻出版和文化事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和专业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学的每一个专业都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长时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该专业毕业生多数都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或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等单位任职。

而这些单位对应聘者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还是很高的。

就业方向:该专业研究生去向主要为政府、企业、教学、科研等部门中负责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近年来,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各地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出版社等。

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就业前景: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文物、考古、博物馆系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目前全国范围内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就业势态。

只是前些年的毕业生大都留在北京等中心城市,许多省市文博系统长期得不到相关的毕业生。

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中小城市或地区毕业生的需求始终供不应求。

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范围主要集中在全国省、市、区各级文物考古研究和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各系统的博物馆文化部门,国家及省市机关(公务员),全国各高校(任教),出版部门(编辑、记者)。

同时,部分毕业生出国深造,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在相关领域工作。

060103 历史地理学就业方向专业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胜任区域规划、环境保护、新闻出版、方志地名、水利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以及为政府决策部门作专题研究等。

就业前景历史地理学是一个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专业,具有跨文、理两大学科的特点,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由中国学者引领世界潮流,长期以来国外学者们难以企及。

它是一门理论性强、宏观用途广泛的实证性学科,五十多年以来为国家建设贡献巨大,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历史考研参考书目

历史考研参考书目

历史考研参考书目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需求的增加,历史学科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历史考研成为众多历史爱好者和学术研究者的选择,对于历史考研的准备,选择适合的参考书目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考研学子推荐一些历史考研参考书目,供大家参考选择。

1. 《中国通史》(从秦汉到清末) - 简·赵本夫《中国通史》是历史学家赵本夫先生的经典力作,该书分为清史、明史、元史、宋史、南北朝史、隋史、唐史、三国史、汉史、秦史十册,涵盖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脉络,是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参考书目。

2. 《中国近代史纲要》 - 陶行知《中国近代史纲要》是陶行知先生编写的一本综合近代史教材,该书内容系统地概括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社会变革,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是准备历史考研的学子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一本必备书目。

3. 《中国古代史纲要》 - 程敬光《中国古代史纲要》是程敬光先生编写的中国古代史教材,该书对中国古代历史进行了全面梳理,包括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等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制度,为考研学子提供了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参考资料。

4. 《世界历史纲要》 - 陈景润《世界历史纲要》是陈景润先生编写的一部综合世界历史教材,该书全面介绍了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包括古代文明、中世纪、近代现代等各个时期的历史内容,为考研学子提供了广阔的世界历史知识。

5. 《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探秘》 - 王希宪《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探秘》是王希宪先生的著作,该书以历史城市为线索,介绍了中国众多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沿革和人文特色,对于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地理有很大帮助,适合考研学子提升对历史人文的综合认识。

6.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刘瑜《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刘瑜先生的作品,该书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演变的分析,全面展示了中国政治的发展脉络,对考研学子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变革非常有帮助。

北京大学623历史学基础(中国史)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

北京大学623历史学基础(中国史)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

北京大学623历史学基础(中国史)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一、课程介绍《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备考指南历史学基础(2010最新版)》内容简介: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原历史学科中的两门专业课考试科目合并为一门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并取消以往各研招单位自主命题、自主阅卷的方式,改行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方法。

同时,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印了《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考试性质与目的、考核目标、考查形式与试卷结构、考查范围作了详细的说明。

《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一书,是专门指导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词解释的辅导书。

自2007年历史学实行全国统考以来,名词解释成为必考题型,而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数据,名词解释又是历年考生得分率最低的题型。

本书是作者在研究19所重点高校近二十年历史学考研真题和2007-2010年历史学统考真题的基础上,以“三段论”格式编写而成。

本书严格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编写,同时根据名词解释的自身特点做了一些调整。

二、北京大学623历史学基础(中国史)考研复试分数线根据教育部有关制订分数线的要求,我校按照统考生、联考生等不同类型分别确定复试基本分数线。

考生能否进入复试以各院系所规定的各项单科成绩和总成绩确定的复试名单为准。

我校将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精神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复试与录取工作。

一、复试基本分数线:(1)、统考:考试科目政治外语数学专业课总分备注学科门类哲学(01)50509090360经济学(02)55559090370法学(03)50509090345教育学(04)5050180360文学(05)505090345北大-新加坡国立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双硕士班为340。

历史学(06)5050180345理学(07)50509090320工学(08)50509090320管理学(12)50509090350艺术学(13)505090350(2)、联考:考试科目专业学位政治外语数学专业或综合课总分备注应用统计02520050509090340金融硕士02510050509090340税务硕士02530050509090340保险硕士02550050509090340法律(法学、非法学)505090360深圳研究生院总分为340。

313历史学考研大纲2024

313历史学考研大纲2024

313历史学考研大纲2024
2024年历史学考研大纲(313统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考试性质:历史学专业基础科目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历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考试,其目的是公平、科学、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历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础研究方法,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历史学学科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考查目标:
1. 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2. 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 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

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4. 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以上是2024年历史学考研大纲(313统考)的简要介绍,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相关院校官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历史学考试科目介绍
其考试科目如下: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俄语、日语任一门
③历史学专业课基础综合
二、历史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全国版参考书)历史学全国统考,统一命题,没有指定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

一套是北师大版的教材:
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作为全国师范类教育内的排头兵,其编订的教材一直受到各本科院校的推崇,体系编排合理,严密,适合日常教学,学生易于学习,清晰明白。

但是,有些问题涉及不深,点到为止。

学术性不够。

但是足以应付考研。

因为历史学考研考得就是基础。

另外一套是:
1.朱绍候《中国古代史》(上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
2.李侃《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第四版
3.王绘林《中国现代史》北师大版(高教版)
4.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高教版
5.齐世荣《世界史》六卷本,高教出版社
这套教材,也就是网上通常所说的历史学考研11本书。

其中,《中国古代史》是一部比较经典的教材,但缺点是内容庞杂,分量很重,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是个不小的负担。

不过还是一部很经典的教材。

李侃的《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历史很悠久的教材,但是这部教材已经多年未版,许多观点比较陈旧。

齐世荣六卷本《世界史》是一部多次获奖的教材,是名家领衔编写,其特点是学术性很强,各家观点都有,是国内学术界关于《世界史》研究的较为全的观点。

但是,在体力编排上面,有所欠缺,稍显凌乱。

三、历史学就业怎么样
历史学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分别为:
1、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该专业研究生去向主要为政府、企业、教学、科研等部门中负责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近年来,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各地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出版社等。

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文物、考古、博物馆系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目前全国范围内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就业势态。

只是前些年的毕业生大都留在北京等城市,许多省市文博系统长期得不到相关的毕业生。

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百分之90以上,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中小城市或地区毕业生的需求始终供不应求。

毕业生就业范围主要集中在全国省、市、区各级文物考古研究和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各系统的博物馆文化部门,国家及省市机关(公务员),全国各高校(任教),出版部门(编辑、记者)。

同时,部分毕业生出国深造,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在相关领域工作。

3、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是一个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专业,具有跨文、理两大学科的特点,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由中国学者引领世界潮流,长期以来国外学者们难以企及。

它是一门理论性强、宏观用途广泛的实证性学科,五十多年以来为国家建设贡献巨大,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几年该专业就业情况都比较理想,毕业生去向以从事文职为主的企事业单位。

专业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胜任区域规划、环境保护、新闻出版、方志地名、水利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以及为政府决策部门作专题研究等。

4、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这三个专业的毕业生的择业面看似狭窄,但凭借该专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厚重感,完全可以在媒体的文案策划、企业的企划部门、图书出版界、旅游等岗位或领域闯出一番天地,而不一定限制在研究或教学领域。

主要的就业去向有:
(1)大专院校、中小学历史与社会学教师历史教师;
(2)大专院校党校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师历史系教师
(3)博物馆:从事历史研究,博物馆管理其他
(4)旅游:导游主要是历史文化旅游
(5)档案管或单位公司档案工作。

(6)图书馆;从事图书相关工作
(7)编辑:文字编辑
(8)政府部门:教育局,政策研究,党史研究室,其他人文岗位包括革命纪念馆,历史文化遗址管理保护等文化有关工作,以及地方志工作,宗教民族相关工作
(9)各报纸新闻单位
(10)进社会科学院系统从事专职的历史研究
5、专门史
专门史专业的就业选择范围可能相对窄一些。

但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专门史专业研究工作,以及中等院校历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也可在行政、经济、文化等部门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

文笔好的可从事公关文秘,行政管理等
6、世界史
世界史专业毕业后能够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科技政策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管理工作以及有关咨询、宣传、编辑和出版工作;国家各类文化、宣传、出版、文博、涉外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能够在本学科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和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