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胆囊肿瘤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胆囊肿瘤的科普知识PPT

胆囊肿瘤的科普知识PPT
胆囊肿瘤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胆囊肿瘤? 2. 谁会得胆囊肿瘤? 3. 何时就医? 4. 如何治疗胆囊肿瘤? 5. 如何预防胆囊肿瘤?
什么是胆囊肿瘤?
什么是胆囊肿瘤?
定义
胆囊肿瘤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肿瘤,可以是良性 或恶性。
胆囊是负责储存胆汁的器官,位于肝脏下方。
什么囊肿瘤?
保持适当体重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以降低胆囊肿瘤风险。
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
如何预防胆囊肿瘤?
定期体检
特别是高风险人群,定期检查胆囊健康至关重要 。
早期发现有助于及时干预。
谢谢观看
胆结石患者的胆囊肿瘤风险是普通人的4-5倍。
谁会得胆囊肿瘤? 家族史
有家族史的人群更易发生胆囊肿瘤。
遗传因素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起到重要作用。
谁会得胆囊肿瘤? 生活方式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等也 是风险因素。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风险。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消化不 良等。
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
如何治疗胆囊肿瘤? 辅助治疗
对于晚期患者,可能需要化疗或放疗等辅助治疗 。
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如何治疗胆囊肿瘤? 定期随访
治疗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复发风险。
早期发现复发有助于及时处理。
如何预防胆囊肿瘤?
如何预防胆囊肿瘤?
健康饮食
多摄入水果、蔬菜,减少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 。
主要分为胆囊腺癌、胆囊良性肿瘤和胆囊转移性 癌。
其中,胆囊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
什么是胆囊肿瘤?
发病率

胆囊肿瘤PPT医学课件

胆囊肿瘤PPT医学课件

临床表现
胆囊良性肿瘤病人多无特殊的临床表现最常见 的症状为右上腹疼痛或不适一般症状不重可耐 受如果病变位于胆囊颈部可影响胆囊的排空, 常于餐后发生右上腹的疼痛或绞痛尤其在脂餐 后。其他症状包括消化不良偶有恶心呕吐等均 缺乏特异性部分病人可无症状在健康检查或人 群普查时才被发现。 患者多无明显体征部分病人可以有右上腹 深压痛如果存在胆囊管梗阻时,可扪及肿大的 胆囊。 并发症: 伴有胆囊结石者可有胆囊结石的症状偶见 胆囊乳头状腺瘤部分脱落导致梗阻性黄疸。
(2)胆囊增生性病变:包括腺肌瘤样增生和腺瘤样增生。
①腺肌瘤样增生:是一种由于胆囊的增殖表现为胆囊壁肥厚性病变有胆囊上皮和平滑肌增 生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和弥漫型3种局限型的腺肌瘤样增生绝大多数发生在胆囊的底部又常被称为 腺肌瘤。 腺肌瘤样增生有许多命名,但是以本病名最为合适Christensen认为该病不是肿瘤没有任何 恶变倾向;然而,1987年Paraf报道了2例发生于腺肌瘤样增生的癌症,1例为腺癌伴有胆固醇沉 积症另1例为鳞状细胞癌。文献中还有4例相似的报道因此认为本病是一种良性病变但是可发生 癌变。 肉眼所见局限型病变呈半月形隆起的结节直径5~25mm大小,伴有中心部脐样凹陷。节段型 和弥漫型病变主要是受累的范围不同。病变的断面呈灰白色有多数小囊样腔隙
①乳头状腺瘤:又可再分为有蒂和无蒂两种前者多见镜下显 示呈分支状或树枝结构带有较细的血管结缔组织蒂与胆囊壁 相连有单层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覆盖与周围正常的胆囊黏膜 上皮移行较好。
• ②非乳头状腺瘤:又称为腺管腺瘤大部分有蒂, 镜下可见多数增生的腺体被中等量的结缔组织间 质包绕。偶尔腺体显示囊样扩张。覆盖的单层柱 状上皮与胆囊黏膜上皮相连续该型腺瘤以腺体的 管状增殖为主体故称为腺管腺瘤。有时可见杯状 细胞或基底颗粒细胞的肠上皮化生改变。

胆囊良性肿瘤诊断与治疗PPT

胆囊良性肿瘤诊断与治疗PPT

PART 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分析
胆囊炎:胆囊良性 肿瘤可能导致胆囊 炎,因为肿瘤压迫 胆囊,导致胆汁淤 积,从而引发炎症。
胆道梗阻:胆囊良 性肿瘤可能导致胆 道梗阻,因为肿瘤 压迫胆道,导致胆 汁排泄受阻,从而 引发梗阻。
胆囊穿孔:胆囊良 性肿瘤可能导致胆 囊穿孔,因为肿瘤 压迫胆囊,导致胆 囊壁变薄,从而引 发穿孔。
合适的药物
药物剂量:根 据患者体重、 年龄等因素确
定药物剂量
药物疗程:根 据肿瘤大小、 生长速度等因 素确定药物疗

药物副作用: 注意药物的副 作用,及时调 整药物剂量或
更换药物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等 手术适应症:胆囊良性肿瘤、胆囊结石、胆囊炎等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胆漏等 术后护理:饮食、活动、药物等注意事项
康复期锻炼指导建议
遵循医生建 议,逐步恢 复日常活动
避免剧烈运 动,如跑步、
举重等
适当进行有 氧运动,如 散步、瑜伽

保持良好的 饮食习惯, 避免油腻、
辛辣食物
保持良好的 作息习惯, 保证充足的
睡眠
定期进行随 访检查,监 测病情变化
随访计划及复查时间安排
随访时间: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 复查项目:腹部B超、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 随访目的: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
手术方式:腹腔 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效果评估:术后 症状缓解,肿瘤 消失,生活质量 提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手术方式选择
腹腔镜胆囊切 除术:微创手 术,创伤小,
恢复快
开腹胆囊切除 术:传统手术 方式,创伤较 大,恢复较慢

胆囊癌疾病PPT演示课件

胆囊癌疾病PPT演示课件

姑息性手术
对于晚期胆囊癌,无法进行根治 性手术时,可采用姑息性手术如
胆汁引流等,以缓解症状。
非手术治疗
化疗
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常 用药物包括氟尿嘧啶、顺铂等。
放疗
利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部位,破坏癌细胞DNA结 构,达到治疗目的。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如PD1抑制剂等。
胆囊癌
汇报人:XXX 2024-01-16
目录
• 胆囊癌概述 • 胆囊癌的病理生理 • 胆囊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胆囊癌的治疗与预后 • 胆囊癌的并发症与风险 • 胆囊癌的研究与展望
01
胆囊癌概述
定义与发病率
胆囊癌定义
胆囊癌是起源于胆囊黏膜上皮细 胞的恶性肿瘤,是胆道系统最常 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胆囊 壁向腔内突起的乳头状高回声结节 ,无血流信号。
04
胆囊癌的治疗与预后
手术治疗
胆囊切除术
对于早期胆囊癌,胆囊切除术是 首选治疗方法,通过完全切除胆 囊及部分周围组织,以达到根治
目的。
扩大切除术
对于已侵犯周围组织的胆囊癌, 需进行扩大切除术,包括切除部
分肝脏、淋巴结清扫等。
预后评估
肿瘤分期
早期胆囊癌预后较好, 5年生存率可达80%以 上;而晚期胆囊癌预后 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 10%。
治疗方式
根治性手术患者预后较 好,而非手术治疗患者 预后相对较差。
患者身体状况
年龄、合并症等因素也 会影响预后评估。一般 来说,年轻、身体状况 良好的患者预后相对较 好。
05
胆囊癌的并发症与风险
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志物

胆囊癌ppt课件

胆囊癌ppt课件

16
1、厚壁型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的鉴别
+ 胆囊癌常呈局限性结节状或不规则增厚,粘 膜常有中断、破坏,伴有胆囊壁僵硬、形 态失常征象;增强时明显强化。
+ 慢性胆囊炎多呈均匀一致性增厚,内壁较
光整,胆囊粘膜线多连续完整,囊壁柔软、 形态多正常;增厚程度多不及胆囊癌,增 强时显分层状强化。
17
18
慢性胆囊炎
胆囊癌
1
2
+ 胆囊癌为胆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原因不
明,但可能与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的长 期刺激有关。早期无症状,很难获得诊断。 患者出现症状多属进展期,影像学诊断比 较容易,但预后不良。
3
胆囊癌的危险因素
+ female多见,男女之比为1:3
+ 发病年龄多数在forth岁以上
+ fat
4
胆囊癌的病理分型
肿块密度不均匀强化明显肿块与肝周边分界不清呈低密度影块与肝周边分界不清呈低密度影增强时肿瘤及其周围的胆囊壁明显强化增强时肿瘤及其周围的胆囊壁明显强化胆囊癌的ct表现直接征象间接征象mri检查对胆囊癌原发灶的显示类似于ct但间接征象优于ct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的实质性肿块t2wi上肿块周围的肝实质可出现不规则高信号带提示肿瘤侵犯肝脏
19
2、结节型胆囊癌与胆囊息肉的鉴别
20
21
胆囊息肉
22
3、胆囊癌侵犯肝脏与肝癌侵犯胆囊的鉴别
• 原发性胆囊癌多伴有结石,胆管扩 张的机率高于肝癌;胆囊癌肝侵犯 增强时侵犯部位显示较好,特别是 三期增强扫描时,受侵肝脏动脉期 强化不明显,门脉期明显强化,延 迟期持续强化。
+ 原发性肝癌常有病程较长的肝硬化病史,发生门

胆囊癌影像ppt课件

胆囊癌影像ppt课件

讨 论
胆囊癌多发于50~70岁间,女性多见,一般好发 于胆囊底部和颈部。该病的病理学特征和生物学 行为决定了其具有恶性程度高、生长快、转移早 的特点,总体疗效很差,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5% ~12%。近年分子生物学诊断有所进展,如测定 胆汁或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EA、 MG7Ag,肿瘤基因标志物c-myc、c-erbB-2、k-ras 等,但总体缺乏特异性和理想的检出率。影像学 检查仍是胆囊癌术前诊断的主要依据,而在所有 影像检查中,CT因其拥有良好的密度分辨力和装 机普及率,已成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胆囊癌一例分享
影像中心
病例
患者,女,67岁,上腹胀、乏力1月。 肝功能提示转氨酶及黄疸指数升高。 癌胚抗原:15.80ng/ml、糖类抗原
ca199:>1000.000U/ml。
病理:(肝脏、胆囊)中分化腺癌,伴粘 液分泌,肿瘤浸透胆囊壁全层。
手术记录:术中见肝右叶第IV段可见一大小 约1cm灰白色结节。胆囊周边网膜粘连包裹 ,胆囊体脏面处一5×4cm的菜花状肿块。 胆囊内数枚结石。分离大网膜包裹,少量 脓液流出,吸引脓液后见十二指肠球部前 壁约1cm穿孔。
胆囊癌CT表现:
直接征象:胆囊腔软组织占位征和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 不规则增厚,增强呈不同程度持续性或进行性、均匀或 不均匀强化,胆囊粘膜中断破坏(癌细胞侵犯囊壁,导 致固有层内丰富的毛细血管遭侵蚀破坏所致),囊壁僵 硬和胆囊轮廓模糊、形态失常。
间接征象:①合并结石;②邻近侵犯:尤以侵犯肝脏为 主,表现为邻近胆囊窝的受侵肝实质斑片状不规则低密 度模糊阴影,增强后呈点片状不均匀轻度强化。③肝脏 转移。④淋巴结转移:其中肝门区受累最常见。⑤胆道 梗阻:由于肿大的淋巴结压迫肝门区胆管或肝总管以及 癌肿(尤其颈部胆囊癌)沿胆囊管浸润生长至胆囊管与肝 总管汇合处。⑥由于胆囊癌所致的门静脉回流受阻(腔 外受压或癌栓形成),门脉高压征象。

肝胆胰肿瘤CT诊断讲义PPT课件-PPT精选文档

肝胆胰肿瘤CT诊断讲义PPT课件-PPT精选文档




双期或多期扫描,病灶有多次机会被检出
动态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有利于定性
动脉期对SHCC检出的意义
49例53个SHCC的检出统计 门脉期: 71.70% (38/53) 动脉期: 88.68% (47/53) 双期: 90.57% (48/53) (严福华,周康荣,曾蒙苏。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30:829) 另一组 MHCC 41个病灶统计结果 门脉期: 29.3% (12/41) 动脉期: 68.3% (28/41) (严福华,周康荣,曾蒙苏等。实用放射学杂志,2019,13:199) 病灶愈小,AP与PVP两期之间的差异愈大
肝胆胰肿瘤的CT诊断
CT检查技术
平扫:发现病灶,确定增强方案
增强:单期扫描-门脉期
双期扫描-动脉期+门脉期
★双动脉期扫描-动脉早期+动脉晚期 多期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
螺旋CT扫描的优势:

一次屏气完成全肝扫描,无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并 可避免小病灶漏检 容积扫描,回顾性重建进一步提高病灶的检出率
AP:有强化表现,均匀或不均匀 A-V-F 供血A 少血供病灶无强化表现
AP对小病灶的检出最有价值
PVP: 低密度 等密度 高密度…血供丰富,PV参与供血 延迟时间的选择 肝硬化背景 包膜强化
血管受侵:

血管不规则变细或中断 PV主干或分支充盈缺损
PV管壁有强化
PV海绵样变
肝癌的肝内外扩散和转移


多为体检偶尔发现
其重要性在于和恶性肿瘤鉴别
病理

多为单发,9%~22%为多发性 90%为海绵状血管瘤,切面呈蜂窝状 大的病灶中央见疤痕组织,偶见钙化 分厚壁和薄壁

胆囊癌PPT演示课件

胆囊癌PPT演示课件

度及是否伴有恶病质表现。对于较大的息肉或生长迅速的息肉,应警惕
恶变的可能性。
04
胆囊癌的治疗策略
手术治疗原则及术式选择
01
02
03
根治性手术
对于早期胆囊癌患者,推 荐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 包括胆囊切除、肝部分切 除和淋巴结清扫。
姑息性手术
对于晚期胆囊癌患者,可 行姑息性手术以减轻症状 ,如胆囊造瘘术、胆总管 空肠吻合术等。
早期诊断困难
胆囊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导致 病情延误。
治疗方案有限
目前胆囊癌的治疗手段相 对单一,主要以手术切除 为主,缺乏有效的辅助治 疗措施。
预后较差
胆囊癌的恶性程度较高, 易发生转移和复发,患者 预后较差,生存率较低。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早期诊断技术的提高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 出现更加敏感、特异的早期诊断方法 ,提高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
定期随访和复查计划安排
定期随访
胆囊癌患者应定期到医院接受随访,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 理复发或转移等问题。
复查计划安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制定相应的复查计划,包括复查时间、复查项目等。患者应按时参加复 查,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预后因素
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等是影响胆囊癌预后的主要 因素。
转移途径及预后因素
转移途径
胆囊癌的转移途径主要包括淋巴道转移和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是其主要转移方式,可沿胆囊淋巴管引流至肝门 淋巴结、胰头后淋巴结等处。血道转移则可经门静脉系统至肝脏,再经肝静脉进入下腔静脉,从而转移至全身各 器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与鉴别诊断】
PTC、ERCP对本病最有效,显示扩张的部位、 范围和程度。
CT、USG为首选。 与肝囊肿、脓肿鉴别。
编辑版ppt
23
胆道梗阻(obstruction of biliary tract)
胆管腔狭窄或阻塞所致。 病因:胆管或胰头肿瘤、胆结石和炎性狭窄。 阻塞性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 主要应用检查:USG、CT、MRI。 最可靠的检查:PTC、ERCP。 检查目的:有无梗阻、梗阻部位、梗阻原因。
编辑版ppt
3
胆囊癌(结节型)
编辑版ppt
4
编辑版ppt
5
编辑版ppt
6
编辑版ppt
7
胆囊癌(厚壁型)
胆囊癌(肿块型)
编辑版ppt
8
编辑版ppt
9
胆囊癌
编辑版ppt
10
胆囊癌影像学表现
【MRI】 特异性不高。 与CT表现相似(壁厚及肿块)。
【诊断及鉴别诊断】 胆囊癌侵犯肝脏与肝癌鉴别。 与胆囊炎鉴别
编辑版ppt
25
编辑版ppt
26
编辑版ppt
27
【梗阻部位及梗阻端形态】
· PTC、ERCP、胆囊造影螺旋CT三维重建胆道、
MRCP直观性好。
分四段—肝门段、胰上段、胰腺段和壶腹段。
部位越高,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越大。
肝门部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胰上段结石多见, 胰腺段和壶腹段恶性肿瘤和结石均可能。
良性—狭窄范围长,鼠尾巴状;边缘光滑的杯 口状缺损,CT上“靶征”、“半月征”为结 石。
编辑版ppt
18
胆总管囊肿
编辑版ppt
19
肝内胆管囊状扩张
为先天性染色体缺陷引起。 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单纯性胆管扩张合并胆管 炎和胆管结石,无肝硬化;另一种胆管扩张合 并肝硬化和门脉高压。 腹痛、肝大为常见症状。 囊与囊或囊与胆管相通,内为胆汁。
编辑版ppt
20
肝内胆管囊状扩张影像学表现
X线PTC、ERCP
影像学观察的内容:胆管扩张的形态及程度、 梗阻部位、梗阻端形态、邻近及远处改变。
编辑版ppt
24
胆道梗阻的影像学表现
【胆管扩张】
发现肝、内外胆管扩张即可认为有胆道梗阻。
CT显示扩张准确率达98%~100%。 正常肝内胆管一般不显示,直径3mm以下。直 径达5mm诊断之。 肝总管和胆总管扩张,直径大于1cm以上。 炎性狭窄—胆管扩张程度轻,呈枯枝状或残根 状;恶性肿瘤—胆管中、重度扩张,呈软藤状。
临床分类:肝外胆管囊状扩张:Ⅰ、Ⅱ、Ⅲ型。
肝内胆管囊状扩张:Ⅴ型。
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Ⅳ型。
编辑版ppt
17
肝外胆管囊状扩张
女性儿童多见。 三大典型症状:右上腹块、腹痛、间歇黄疸。 【X线】PTC、ERCP 【CT及MRI】 肝外胆管呈水样密度囊性肿块; 边缘光滑,壁薄而均匀; 胆囊造影CT造影剂进入囊内。 胆囊正常,肝内胆管不扩张或轻度扩张。 MRCP可显示PTC所见,有望取代之。
胆囊肿瘤及胆管病变
编辑版ppt
1
胆囊癌(carcinoma of gallbladder)
胆系肿瘤包括胆囊、胆管的良性和恶性肿瘤。
良性少见,恶性相对多见。常见为胆囊癌和胆 管癌。
与胆系慢性炎症和结石的长期刺激有关。
胆囊癌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多发生于胆囊颈或 底部。
绝大部分为腺癌;80%呈浸润性生长,20%呈 乳头状生长。
CT 肝内多发囊肿,大小不等,无强化。
胆囊造影CT有特征性(对比剂进入囊内)。
“中心点”征:增强见囊肿包饶邻来自门静脉小 分支。单纯性者,囊肿位于肝周围,可见结石;合并 肝纤维化者,囊肿主要在肝门附近,有肝硬化 征象。
编辑版ppt
21
编辑版ppt
22
肝内胆管囊状扩张影像学表现
【MRI】 与CT表现相似,无明显优势。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生长方式:结节型、乳头型、浸润型。
编辑版ppt
12
胆管癌影像学表现
【X线】PTC、ERCP 【CT】
胆管壁增厚、肿块 胆道扩张 梗阻端形态 周围浸润、远处转移征象 【MRI】 MRCP显示胆管扩张及肿块。
编辑版ppt
13
胆管癌
编辑版ppt
14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
编辑版ppt
恶性—软组织肿块,梗阻端边缘不规则,偏心
或向心充缺,胆管“截断”。肝、胆等部位有
恶性肿瘤存在。 编辑版ppt
28
编辑版ppt
29
编辑版ppt
30
胆管结石 胰头癌
编辑版ppt
31
编辑版ppt
32
编辑版ppt
33
编辑版ppt
11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
指左、右肝管以下的肝外胆管癌。80%为腺癌。
上段胆管癌(肝门部癌):源于左右肝管及汇 合部、肝总管。占肝外胆管癌50%。
中段胆管癌:源于肝总管胆囊管汇合部以下至 胆总管中段。
下段胆管癌:源于胆总管下段、胰腺段和十二 指肠壁内段的肿瘤。
右上腹痛、进行性黄疸,陶土样大便。
早期限于胆囊,晚期侵犯邻近器官及远处转移。
编辑版ppt
2
胆囊癌影像学表现
【X线】
PTC、动脉造影
【CT】分三种类型
胆囊壁增厚型:壁呈不规则或结节状增厚。 腔内型:呈单发或多发乳头状肿块。 肿块型:囊腔全被肿块占据形成软组织块。 增强后肿瘤及局部胆囊壁明显强化。 邻近器官侵犯及远处转移征象。 有时伴胆囊结石。
15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
编辑版ppt
16
胆管囊状扩张症
由于先天性胆管壁发育不良、胆道不同程度阻 塞引起管内压增高,胆管增大形成囊状扩张。
按部位和形态分五型:胆总管囊肿(Ⅰ)、胆 总管憩室(Ⅱ)、壁内段胆总管囊状膨出 (Ⅲ)、多发性肝内、外囊肿(Ⅳ)和肝内多 发性囊肿(caroli’s病)(Ⅴ)。Ⅰ型最常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