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综合复习题
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复习(含答案)

初中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1.《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敌情紧急,战事迫在眉睫的诗句是:。
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3.《别云间》表达英雄失路之悲的句子是:4.《夜雨寄北》中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5.贪污受贿者常常这样为自己的罪恶行为辩护:“常站河边难免跌于水中。
”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的一句名言“”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6.《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深刻的哲理的诗句是:。
8.《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9..夏天,满湖的荷花亭亭玉立,清香淡雅,令人心生敬重之感。
请你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句子形容一下:。
10.默写《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院中月光月影的语句11.《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
12.《观沧海》一诗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千古名句是:。
13.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来形容。
(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14.最能体现莲花洁身自好的名句是。
(《爱莲说》)15.《论语十则》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16.《游山西村》中,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的诗句是:。
这两句话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在《桃花源记》中,与以上两句诗意境相似的成语是17.《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
1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的诗句是:。
19.《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
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 。
21.《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写居室环境的句子是:;写与人交往的语句是:;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初中语文34首古诗词鉴赏复习题汇总

初中语文34首古诗词鉴赏复习题汇总1《观沧海》曹操(汉末)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更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生”和“入”将“海日”和“江春”拟人化,夜将近未尽,太阳已经升起;旧年还没过完,江上的春天已经到来。
“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哲理;也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对偶,潮水涨满时,两岸间江面开阔;风平浪静,一片白帆高高悬挂。
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早”和“新”从动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
“争”和“啄”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
莺歌燕舞的场景富有活力和生机。
表现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运用想象从植物角度写出了早春的花逐渐繁茂的景象。
“没”写出了草刚刚遮盖马蹄的情景,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直抒胸臆,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中考语文诗词默写冲刺复习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中考语文诗词默写冲刺复习题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中考语文诗词默写冲刺复习题一1、根据提示在横线上默写出诗歌的原句①,断肠人在天涯。
②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③一点点黄晕的光,。
(朱自清《春》)④,,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柳宗元《小石潭记》)⑤宫中府中,,陟罚臧否,。
(诸葛亮《出师表》)2.(1)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2)从今若许闲乘月,。
(《游山西村》)(3)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
(《水调歌头》)(4)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5),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8)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3.根据提示在横线上默写出诗歌的原句。
(1),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2),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4)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5),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4.(1)树叶儿却绿得发亮,。
(朱自清《春》)(2)潭西南而望,,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3)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4)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我们能够联想到《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5)诗言志。
杜甫在《望岳》中抒发了“会当凌绝顶,”的壮志豪情;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发出了“持节云中,”的浩然长叹;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达了“僵卧孤村不自哀,”的爱国情怀。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冲刺二5.(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王维《使至塞上》)(2)后值倾覆,,,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登飞来峰》)(4)曹刿阻止鲁庄公乘胜追击的原因是:,,。
初中中考古诗词默写116道题

初中中考古诗词默写116道题一、古诗词默写题目(20题)二、解析。
1.- 答案:江春入旧年。
解析:这句诗描绘了海上日出残夜将尽,新春已到的景象,蕴含着新旧交替的哲理。
- 答案:了却君王天下事。
解析:表达了词人渴望为君主完成收复失地等大事,从而赢得生前身后的美名。
- 答案:大渡桥横铁索寒。
解析:写出了红军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壮举。
2.- 答案:造化钟神秀。
解析:“造化”指大自然,这句诗说大自然把神奇和秀丽都集中于泰山。
- 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表达了诗人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乘风破浪,扬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
- 答案:忽如一夜春风来。
解析:以春花喻冬雪,意境壮美,富有浪漫色彩。
3.- 答案: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啄春泥”写出了燕子忙碌地衔泥筑巢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 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
解析: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
- 答案:千里共婵娟。
解析: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4.- 答案:采菊东篱下。
解析:诗人在东篱下采菊时,不经意间看到南山,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 答案: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燕然未勒”表示战事未平,没有建立功勋,所以不能归家。
5.- 答案:不畏浮云遮望眼。
解析:诗人借景抒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所阻挡。
- 答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描绘了乡村景色的多变,也蕴含着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的哲理。
- 答案:八百里分麾下炙。
解析:描写了军营里分食牛肉的场景,展现了军队生活的一个侧面。
6.- 答案:苔痕上阶绿。
解析:写出了陋室台阶上青苔碧绿的景象,从侧面表现出陋室的清幽。
-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
解析:强调了学习中思考的重要性,如果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茫。
7.- 答案:入则无法家拂士。
解析:这是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阐述国家兴亡的条件,与下句“国恒亡”相呼应。
- 答案:家书抵万金。
中学生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中学生古诗词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一句诗出自《咏柳》?A.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答案:A2. 以下哪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A. 《静夜思》B. 《春望》C. 《登鹳雀楼》D. 《江南春》答案:A3. 《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谁?A. 杜甫B. 白居易C. 王维D. 苏轼答案:D二、填空题4. 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_________。
”答案:城春草木深5.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_________。
”答案:枯荣6. 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_________。
”答案:流三、名词解释7. 请简述“对仗”在古诗词中的应用。
答案:对仗,是指在古诗词中,通过字数、词性、意义等方面的对应,使句子呈现出对称、平衡的美感。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两句诗通过对仗,呈现出一种和谐、优美的意境。
8. 请解释“平仄”在古诗词中的作用。
答案:平仄,是指古诗词中音节的平声和仄声。
在古诗词中,通过平仄的搭配,可以使诗句更加抑扬顿挫,富有音乐感。
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两句诗通过平仄的搭配,使诗句更加优美、生动。
四、简答题9. 请简述《咏柳》这首诗的基本内容。
答案:《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一首写景诗。
诗中描绘了春天柳树的美景,通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等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之情。
10. 请简要分析《静夜思》这首诗的意境。
答案:《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抒情诗。
诗中通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
整首诗意境宁静、淡雅,给人以深沉的思考和感受。
五、论述题11. 请论述古诗词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答案: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初中古诗词常考知识练习(含答案)

初中古诗词常考知识练习(含答案)
一、九年级课本中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作品,请根据语境,将以下缺漏的古诗文补充出来。
自强不息,是李白面对“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顿仍能高歌“(1)_______(2)_______”(《行路难(其一)》)的坚定信念;是韩愈面对“西贬潮州路八千”的贬谪仍能发出“(3)_______,(4)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报国之志;是苏轼面对政治失意、兄弟别离的现实仍能给出“(5)_____,(6)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美好祝福;是范仲淹面对革新失败、贬谪他乡的境遇仍能表达“(7)_____,(8)_____”(《岳阳楼记》)的“先忧后乐”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二、《湖心亭看雪》中,张岱用寥寥数笔十余字描绘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的句子是(9)_____,(10)______。
答案:(1)长风破浪会有时(2)直挂云帆济沧海
(3)欲为圣明除弊事(4)肯将衰朽惜残年
(4)但愿人长久(6)千里共婵娟
(7)先天下之忧而忧(8)后天下之忧而忧
(9)天与云与山与水(10)上下一白。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班级_考号姓名——总分L【2022年北京】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二诗的结尾,诗人已得“”, 却“欲辨已忘言”。
(2)“心远地自偏” 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
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
(不得抄写原文)2.【2022年天津】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缺乏,绿杨阴里白沙堤。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
诗人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以西,远眺西湖,见到了春水初涨,云脚与湖面相接的开阔景象。
B.中间两联抓住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种景物,描绘了暮春时节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C.尾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D.全诗准确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
3.12022年河北】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以下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新制布裘白居易桂①布白似雪,吴②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袭有馀③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④忽有念,抚袭起逡巡⑤。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袭,盖裹周四垠⑥。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①桂:地名。
②吴:地名。
③馀:同“余二④中夕:半夜。
⑤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
⑥垠:边际。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因一事,产生联想,表达内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白居易因新制布裘这件事,产生联想,表达自己的愿望。
初中语文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古诗词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2.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城春草木深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黄河入海流二、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望岳》?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答案:A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王维C. 孟浩然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述《静夜思》的主要内容。
答案:《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深切情感。
诗中通过明月、床前、地上霜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凄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无尽思念。
2. 请简要分析《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的含义。
答案:这两句诗出自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比“国破”与“山河在”,“城春”与“草木深”,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战乱后景象的沉痛感受。
尽管国家遭受了战乱,但自然景观依旧存在,春天的草木依旧茂盛,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四、翻译题1. 请将《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翻译成英文。
答案:To enjoy a view of a thousand miles, ascend one more floor.五、默写题1. 请默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答案: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六、鉴赏题1. 请对《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进行鉴赏。
答案:这两句诗出自杜甫的《望岳》,通过“会当凌绝顶”表达了诗人立志攀登至高峰的决心,而“一览众山小”则描绘了站在高峰之上俯瞰众山的景象,寓意着诗人对人生目标的远大抱负和对困难的无畏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古诗词综合复习题
姓名:班级: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2、秋风萧瑟,。
《观沧海》
3、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4、,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诗经》
6、,。
山河表里潼关路。
《山坡羊》
7、,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妇姑荷箪食,。
《观刈麦》
9、,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10、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无题》)
11、莫笑农家腊酒浑,。
《游山西村》
12、最是一年春好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4、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1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
1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
17、子曰:,可以为师矣。
18、,思而不学则殆。
19、三人行,。
,其不善者而改之。
20、士不可以不弘毅,。
,不亦重乎?,不亦远乎?
2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
乎?,”
二根据题意填出诗句
1、《观沧海》中抒发作者远大抱负的句子
是,。
,。
2、在元代戏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描绘秋景的句子
是:,。
表达作品主旨的句子是:,。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表现离别之情的诗
句:,。
4、唐诗人杜牧常常感叹国事衰败,他在《泊秦淮》中,含蓄的批评了统治阶层只知享乐不顾国难之句是:,。
5、《诗经》中描写男子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的诗句
是,。
6、《游山西村》中表现困境中蕴含希望的诗句
是,。
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很有哲理并表达作者豁达胸襟的句子
是:,,。
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8、《赤壁》中抒发历史感慨,以小见大的句子
是:,。
9、《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手法暗示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变化的句子
是:,。
表现作者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的语句是:,。
11、《饮酒》中描写傍晚山间美丽景色的句子
是:,。
反映作者志趣与爱好的句子是:,。
13、《登飞来峰》中表现作者抱负,蕴含站得高、看得远之意的句子
是:,。
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采用比喻手法表现早春景物特点的句
子:,。
15、古人擅长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离愁别绪。
如李商隐的《无题》中的
“,。
”又如李煜《相见欢》中的“,,。
”
17、《蒹葭》写清秋萧瑟景象的诗句是:,。
18、透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我们脑海里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手拄拐杖,仰天长叹曰:“呜
呼!,。
”
19、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20、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勤劳动的诗句
是,。
表达自己对重赋下的农民深切同情和关怀的诗句是,。
21、《河中石兽》的主旨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