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8.太阳钟(教学课件)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太阳钟》教案(2021新版)

8.太阳钟【教材分析】《太阳钟》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第四课时。
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人站在阳光下会有影子,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有影子的特征,因此影子对学生来讲是非常熟悉的。
本课带领学生认识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但学生对如何利用太阳的影子变化规律制作一个太阳钟是存在困扰的。
本课要帮助学生弄清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太阳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
本课属于技术设计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影子形成的条件以及影子的长短、方向的变化规律,利用手电筒做光源,探究光源、物体、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先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观察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发现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真实环境下的影子测量,研究阳光下小棒影子变化的规律,这是一个长时间的测量,连续测量需要一整天。
通过记录相关数据,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发现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有规律地变化。
第三部分,日晷的制作与使用。
通过观察了解日晷的构造,通过阅读了解日晷的种类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动手制作,实际体验日晷的作用。
人类发现太阳运行以及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运用这一规律发明了日晷和圭表,来记录时间,最终形成历法。
从探究影子变化的规律开始,到探究阳光下照射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都需要学生在阳光下实际测量,收集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数据。
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活动的本质:通过实作,收集相关信息;通过分析,发现信息的内在联系;通过模型和数字化,形成技术产品,进而影响人类生活。
【学情分析】[已有认知情况分析]通过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和第4单元《奇妙的光》以及本单元《太阳》的学习,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太阳的基本特征,会用“有光才能看见物体”表述光的作用,了解了认识光是看见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物体在光的照射下有影子,但是他们不会有意识地去研究影子与太阳的关系。
《太阳钟》课件

《太阳钟》课件一、引言太阳钟是一种古老的计时工具,利用太阳光的位置变化来表示时间。
它在我国古代就已经被广泛使用,如日晷、水钟等。
太阳钟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科学原理。
本课件旨在介绍太阳钟的原理、历史演变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二、太阳钟的原理太阳钟的原理基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地球自转使得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形成昼夜交替。
地球公转则使得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四季更替。
太阳钟就是利用这些规律来表示时间的。
太阳钟的主要部件是一个指针,通常是一个直杆或细线,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悬挂一个重物。
当太阳光照射到指针上时,指针在重力作用下保持竖直,其阴影投射在地面上。
根据阴影的位置和长度,可以判断出当前的时间。
三、太阳钟的历史演变1.日晷日晷是最早的太阳钟之一,起源于古代埃及。
它由一个直杆和一个刻度盘组成。
直杆垂直插入地面,刻度盘平放在地面上。
当太阳光照射到直杆上时,直杆在刻度盘上投下阴影。
根据阴影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当前的时间。
2.水钟水钟起源于古代中国,是一种利用水流动的规律来表示时间的太阳钟。
它由一个容器和一个标尺组成。
容器底部有一个小孔,水从孔中流出,流经标尺。
标尺上刻有表示时间的刻度。
当水从容器中流出时,根据水面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当前的时间。
3.现代太阳钟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太阳钟的形式更加多样,功能更加完善。
例如,太阳能手表、太阳能计时器等。
这些太阳钟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计时器提供动力。
同时,它们还具有防水、防震等功能,适应各种环境。
四、太阳钟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1.科普教育太阳钟作为一种古老的计时工具,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科普教育中,太阳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节能环保太阳钟利用太阳能作为动力来源,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在现代社会,太阳钟可以作为一种绿色能源的示范,引导人们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太阳钟》教案课件优秀教学设计

《太阳钟》教案课件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四册第五章第一节“太阳钟”。
详细内容包括:太阳钟的原理、制作和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日晷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太阳钟的原理,掌握日晷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太阳钟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难点:日晷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阳钟模型、多媒体课件、剪刀、胶水、直尺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太阳钟制作材料(包括纸板、针、线、指南针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日晷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古人是如何利用太阳来确定时间的。
2. 讲解太阳钟原理: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太阳钟的工作原理。
3. 制作太阳钟:a. 分组讨论制作方法。
b. 教师示范制作步骤。
c.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安装与调试:a. 学生按照制作方法安装太阳钟。
b. 教师检查并指导调试。
5. 观察与记录:a. 学生观察太阳钟指示的时间,记录数据。
b. 分析数据,讨论误差原因。
b. 教师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太阳钟原理2. 制作步骤3. 安装与调试4. 观察与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简易太阳钟,记录一天内不同时间太阳钟的指示时间,并与实际时间进行对比。
2. 答案:根据实际观察,记录太阳钟指示的时间,分析误差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太阳钟的制作方法,但部分学生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古代计时工具,如水钟、漏刻等,激发学生对古代科技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太阳钟原理的理解;2. 制作步骤的详细讲解与示范;3. 安装与调试的准确性;4. 观察与记录的数据处理;5. 作业设计与实际操作的结合。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8.太阳钟

的变化。
(√ )
√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 )
3、只有在阳光下物体才有影子。
(× )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 ) √ 5、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响影子的变化。 ( )
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怎 么不一样长?
猜一猜:现在可能是什么时候?
我们可以利用太阳来估计时间:
太阳在头顶上时是中午12点左右。在春秋季节,特 别是在春分秋分左右时,太阳升起的时间大约是早上6点, 太阳下山的时间大约是晚上6点,而太阳在半空的位置, 分别是上午9时与下午3时。但是因为季节不同太阳升起 和落下的时间也会不同,同时太阳高度受地球纬度的影 响,时区由纬度决定,因此这个判断方法并不是很准确, 只能知道大概的时间。
制作太阳钟
利用锤子,将钉子垂直钉于圆心处(如图所示)。
制作太阳钟
确定、绘制刻度
1、利用指南针找到正北方向; 2、将太阳钟平方于桌面,钟面上的“北”正对北方, 3、将影子与圆心画上一条直线,并在直线处记录下此 时的准确时刻。
利用相同的方法,确定一天中每个整点时钉子影子 的位置。
判断题
1、太阳自西向东的位置移动造成了一天中物体影子
日晷
晷面
晷针
底座
Hale Waihona Puke 赤道式日晷日晷晷针
晷面
水平式日晷
日晷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 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古人把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 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8.太阳钟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8.太阳钟教案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8太阳钟1.教学内容本课属于技术设计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影子形成的条件以及影子的长短、方向的变化规律,利用手电筒做光源,探究光源、物体、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先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观察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发现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真实环境下的影子测量, 研究阳光下小棒影子变化的规律,这是一个长时间的测量,连续测量需要一整天。
通过记录相关数据,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发现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有规律地变化。
第三部分,日屈的制作与使用。
通过观察了解日畧的构造,通过阅读了解日屈的种类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动手制作,实际体验日屈的作用。
人类发现太阳运行以及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运用这一规律发明了日畧和圭表,来记录时间,最终形成历法。
从探究影子变化的规律开始,到探究阳光下照射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都需要学生在阳光下实际测量,收集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数据。
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活动的本质:通过实作,收集相关信息;通过分析,发现信息的内在联系;通过模型和数字化,形成技术产品,进而影响人类生活。
2.教学目标知道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与方向的变化规律。
知道日屈是古代人根据日影变化规律发明的讣时工具。
会制作简易日屈,并了解日昏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3.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与方向的变化规律。
难点:制作简易日屈,并了解日畧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相关视频和图片。
学生分组材料:铅笔、手电筒、灯、影子模拟器、影子观察器、橡皮、指南针、影子观察记录纸、硬卡纸。
5.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儿点?”学生说出时间,教师追问:"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的?”(手表,上课的时间表)“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乂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8太阳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