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调研试卷(附答案)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调研试卷(附答案)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调研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1.(2分)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指定方格内。

我想起红布似的的高粱,红玉的脸páng_____斑斓_____的山雕……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原野上怪诞_____的狂风……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jiāng_____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

在那gèn_____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汉字 拼音 2.(5分)名著《骆驼祥子》。

(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2分)A.《骆驼祥子》着力刻画了一个为争取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走上自我毁灭道路的下层劳动者形象。

B.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有一辆自己的新车,他买的第一辆车因给虎妞办丧事而被卖掉。

C.祥子到曹家拉包月,不小心把曹先生摔伤了,但曹先生严厉地责备他,祥子很难受。

D.在胡同里恶言恶语顶撞了刘四爷,祥子感到万分痛快,他决心与过去告别,于是重新有了活力。

E.《骆驼祥子》的语言俗白、亲切、活泼,是从地道的北京口语中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

(2)《骆驼祥子》中有多处展现祥子命运突然发生起落转变的情节,试举一例解说。

(3分)3.(2分)请模仿甲漫画中的文字,也用一句富含哲理的话揭示乙幅漫画的寓意。

甲画寓意:不知道转弯的人走不远。

乙画寓意: 4.(2分)阅读下列文字,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①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②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③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④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战斗到底。

A.句①用排比句回忆我在故乡的美好往事,读来富有气势,“在那稻颗上”的“在”是介词。

B.句②中“欢喜的声音”赋予空气以人的情态,形象写出了故乡春天的焕然一新使作者无比喜悦欢喜。

八下语文智慧课堂试卷期末自主评价1答案

八下语文智慧课堂试卷期末自主评价1答案

八下语文智慧课堂试卷期末自主评价1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共4分)篆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直溯渊源,常通书画之理,兼具镌刻技艺,内含着作者的人品性格和文学修养,从里到外都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在方寸之间雕世间万物,以刀情笔趣载千秋讯息,zhāng显华夏民族的审美特质,诠释中华文化的审美内hán,是中国传统艺术瑰宝之一。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shuò sānB、sù sànC、sù sānD、shuò sàn(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Zhāng()显内hán()2、古诗默写。

(8分)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引“山”入诗,抒发情感。

见南山,陶渊明借“山气日夕佳,①”[《饮酒(其五)》]表现闲适恬淡的心境;望泰山,杜甫用“②,③”(《望岳》)表现登上高峰的决心;登飞来峰,王安石用“④,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表现无所畏惧的气概。

都写到巴山,刘禹锡用“⑤,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遭受贬谪的辛酸和悲凉;李商隐用“⑦,⑧”(《夜雨寄北》)想象未来重聚的期盼。

3、名著阅读。

(4分)阅读名著要有自已的思考和判断。

在“名著人物大家谈”活动中,下面两个问题是同学们的争论,请选一个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名著内容简述两点理由。

①(西游记)中的沙僧是一个才能平平的人吗?②(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一个性情急躁的人吗?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登封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

它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

(),();(),(),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

①石圭用来度量日影长短,又称“量天尺”,圭面上刻有水槽和刻度②它保存了我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③由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体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组成④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向中心内倾⑤台体呈方形覆斗状A、②③①⑤④B、②③⑤①④C、③⑤④①②D、③④①⑤②5、河南卫视传统文化创新节口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班级围绕此话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阅读答案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阅读答案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

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

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

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荞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

”诗中的东风,即春风。

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

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

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时情况。

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

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遮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

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

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

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0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0的武汉3月巧日春到,而北纬320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

可见春天的今步是有先后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

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

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山东省(枣庄、菏泽、临沂、聊城)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山东省(枣庄、菏泽、临沂、聊城)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中考真题】山东省(枣庄、菏泽、临沂、聊城)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6分)(2024·山东)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学校开展了“何谓中国”主题系列活动。

你和同学小鲁、小元在一个小组,参加下面的活动。

小鲁准备了一篇作品参加活动。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绚shuò 含xùB.炫sù 含chǔC.炫shuò 涵chǔD.绚sù 函xù2.请你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2024·山东)你们小组负责展馆布置。

3.小元在下面四块展板上分别写了主题词,其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唱念做打,技艺精湛;生旦净丑,精彩纷呈。

脸谱奇妙,唱腔婉转,人物表演惟.妙惟肖...,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尽显世间百态。

书有五体,摇曳多姿;墨分五色,摹绘风流。

舞文弄墨....,彰显书画艺术的高雅志趣,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追求。

丝竹有韵,五音多情。

曲如流水,悦耳动听;声若天籁,余.音绕梁...。

或蕴超然物外之趣.或表凛然傲骨之意,足以壮志抒怀。

一砖一瓦,筑精益求精之品;一榫一卯,显独.具匠心...之工。

飞檐斗拱,是凝固的音乐,是定格的舞蹈,寄托着浪漫的安身梦。

4.展馆出口处,小鲁在留言墙上写了一句感言:中国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至真至美不懈追求的结果。

这句话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5.(2024·山东)在名著阅读交流会上,小元展示了下面两幅图。

小元:《西游记》这本书中、孙悟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称谓,探讨他在不同阶段的称谓和具体表现,会让我们对“英雄”有更全面的理解。

你认为“美猴王”和“孙行者”哪个更具英雄气质?请结合名著内容简述理由。

图1 美猴王 图2 孙行者(2024·山东)为参加活动,小鲁读完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朝花夕拾》后,梳理了毛泽东主席和鲁迅先生青年时期的求学经历;小元查阅到一篇关于当代年轻人的新闻报道。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按要求填空(1)关关雎鸠,______。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2)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3)式微式微,胡不归?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4)复行数十步,______。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5)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二、填空题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 )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

(2)白羊肚( )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3)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 )裂的形象。

(4)它zhèn hàn( )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5)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sù( )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6)读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我们学到了丰富的农yàn( )和专业的物候学。

三、选择题3.下列对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B.《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写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表现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的自我调节,以及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记”是一种文体。

《核舟记》一文表现了明代“奇人”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

核舟表现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D.《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

四、综合性学习春,是四季之首,经过一个冬天的桎梏,我们迎来了春,更体悟到了春的美好。

为此,七年级(9)班的学生召开了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加入其中,一起来感受春天独特的魅力吧。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7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陪伴与远游,似乎是一组矛盾。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强调了纯朴的孝道思想,但是年轻人也不必忧心忡忡地完全放弃远游。

所谓“游必有方”,是教诲人们不盲目而行。

远游,可以是一场(diān)沛流离的旅途,也可以是一场海(kuò)天空的追寻;可登高眺望远方,亦可驻足凝望脚下……在远游的跋涉中建构自我,让人生不留遗(hàn),但同时是孝之两全。

1.下列各项中,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A.chōng huìB.chóng huǐC.chóng huìD.chōng huǐ2.下列各项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巅阔憾B.颠廓撼C.颠阔憾D.巅廓撼3.根据语境,在文中画线处填入合适的句子。

(2分)4.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山东跨境人民币收支合计超过38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12.6%。

B.这座集交通、美食、景观为一体的城市花园项目,正在开展最后的幕墙及造型收尾,预计将于本月底完工。

C.经过多年的使用,弘诚体育场外观陈旧,场地设施破损严重,无法进行群众公共体育需求。

D.黄河流域不仅拥有壮丽的山河景观,更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卿”是古代的一种爱称,仅限于君对臣使用。

B.《资治通鉴》是由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

C.“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登飞来峰》的作者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6.根据原文默写。

(6分)(1)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2)无丝竹之乱耳, 。

(《陋室铭》)(3)阅读古诗词,可以带给我们人生启迪。

不知有花的阅读及答案

不知有花的阅读及答案
2.谈谈你对文中“开花的季节”含义的理解。(3分)
3.题目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4.第③段中“你现在也要储蓄足够的能量”,其中“足够的能量”指的是什么?(用文中原句作答)(3分)
5.从艾金森的成长经历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自选一个角度作答)。(3分)
《四个字创造的奇迹》答案
1..腼腆:害羞,不自然。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等待让自己开花的季节小丑》答案
1.写的是英国少年艾金森成长的故事。长得憨头憨脑的艾金森,受到同学、教师和父亲的歧视,为找工作也四处碰壁。后来,他记住了母亲的话,没有气馁,终于等到了自己开花的季节,成为一名最优秀的演员。(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其中起因、经过、结果每项1分,共3分。如只答第一句,给l分。)
(三)雪后的阳光(五)三峡猿啼之谜
(四)白云深处(六)如果没有火山
(五)最后一束康乃馨(七)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六)母亲的事与儿子的事(八)纳米卫星
(七)最美的力量(九)母亲河的自述
(八)胡萝卜、鸡蛋和咖啡(十)喜马拉雅冰川消融
(九)美国新生上哈佛(十一)“平台”,书面语中新
(十)奔跑的母亲热点
(十一)最美的嫁衣(十二)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十二)松子茶痕迹(十三)永不受伤的飞翔【07年外省市中考题】(十四)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海底飞船
②泉是古诗文中极富韵致的意象。漫步在唐诗宋词明清小品里,耳畔不时传来泠泠的泉声,眼前晃动的是一溪鲜洁的清泉,以及观泉、听泉的身影。这身影夹杂着几枚青石、鸟影、梅枝,掺和些月光、清风、松色。
③我曾在旅途中邂逅泉。泉水像一些绿色的透明的藤蔓,不时地从脚下的石缝里爬出,从头顶的峭壁上挂下来,或滴珠,或一线,或几绺,或成瀑。它在大地上漫步行走时,随时随地会把不同形状的山体的不同情态,用水质的声音演奏出来。这些流动,像琴,像笛,像钟磬,发出的铮铮的泉水声是人间最美的乐音。立于澄澈的泉边,让泉水映照着身影,我掬泉浣面,饮泉入腹,以泉为镜,发现微涩的一张脸已“水色”丰足。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1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我们通过古诗文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

跟着柳宗元,我们隔着竹林,听到了“(1)______”的水声,看到了“青树翠蔓,(2)______,(3)______”的小石潭。

我们在《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4)______,(5)______”感受到诗歌中主人公不断追寻的过程。

在《式微》里充分感受劳役者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恨:“微君之躬,(6)______?”在《子衿》里体会独自徘徊城头女子对心上人“(7)______,(8)______”的思念,在两种时间的反差下显得如此深刻,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9)______,(10)______”中感受到“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深情。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11分)①民俗蕴yùn含乡情童趣。

听,宛转悠然的笛声,让人叹为观止;看,精彩纷呈的社戏,让人目不暇接;品,奋楫棹舟的夏夜,寻一脉幽悄.,乐趣无穷!②民俗蕴含淳朴民风。

听,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看,东山的糜.子西由的谷;尝,香香的米酒甜甜的馍。

③民俗蕴含力量之美。

听,刚健雄浑的安塞腰鼓,让人战栗震撼;看,粗犷豪放的安塞腰鼓,让人活跃亢奋;品,jiá然而止的安塞腰鼓,让人大彻大悟。

④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世代传承并创造的民间文化。

遥远的先民遗风,时下的人情世故,尽在民风民俗中。

或在元宵,家家户户同赏一盏花灯;或在清明,九州大地共寄绵绵情思;______,______。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①幽悄.()②糜.子()③jiá然而止()④yùn含()(2)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叹为观止 B.粗犷豪放 C.大彻大悟 D.人情世故(3)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化,是由民众世代传承并创造的习俗、风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

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

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

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荞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

”诗中的东风,即春风。

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

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

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时情况。

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

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遮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

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

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

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0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0的武汉3月巧日春到,而北纬320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

可见春天的今步是有先后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

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

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

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蛇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

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

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

“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

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

”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

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

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
(选自《中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华活页文选》,有改动)11.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个特点。

(3分)12.第二段中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2分)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句中的“脚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春天的到来,语言生动。

B.“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句中的“大约”表明西安每年进人春天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粉合客观事实,语言准确。

C.“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句中的“又”字说明了“倒春寒”的特点,强调了“倒”的意思。

D.“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句中的“而且”说明了古诗词的文学价值远远超过了科学价值。

14.第四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

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3分)15.我国的气候非常复杂。

除了本文的介绍外,你从下列诗句中还能发现我国春天其它的什么特点?请选择一首,写出你的发现。

(3分)(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参考答案:11. (3分)(1)赘国的春天来得急速;(2)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3)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

(意同即可)12. (2分)通过举例子,强调了“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的特点确实存在,让人信服。

(言之成理即可)13. (3分)D14. (3分)引用吴涛的《绝句》是为了说明“倒春寒”的现象,引用萧立的《春寒叹》是为了说明“倒春寒”造成的灾害。

先讲现象,再讲灾害,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意同即可)15.(3分)(1)我国西北的一些干旱地区,由于气候过于干燥,就没有春天的物候现象出现。

(意同即可)(2)由于地势高低的不同,春天到来的时间也不同。

(意同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