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固定搬运考核评分表

合集下载

右前臂中段骨折固定评分表

右前臂中段骨折固定评分表
5分
安置
体位
将伤肢屈曲于胸前,用健肢托住患肢
5分
固定
肢体
木质夹板托在伤肢下方,左右位置适中(5分)
肘关节与腕关节骨凸部分加棉垫,毛边朝外(5分)
一条三角巾折叠成合适宽度(四指宽)(5分)
固定桡骨上下端,在下方分别打活结(10分)
最后在手腕外侧打结,松紧度适结(5分)
右前臂中段骨折固定评分表
二级学院:班级:姓名: 选手编号:
项目
评分标准
标准分
实得分
操作
准备
着装整洁、动作迅速(2分)
用物准备:2条三角巾,木质夹板,小棉垫2块(3分)
5分
环境
评估
检查环境安全,做好自身防护
5分
判断
意识
判断伤员意识,与伤员交流,做好人文关怀(5分)
表明身份,检查伤情(5分)
10分
呼救
检查伤情后,选手呼唤旁人拨打“120”急救电话
遮住整个肘关节与腕关节(10分)
在颈一侧打结(5分)
20分
检查
安慰
检查伤肢末梢血液循环、运动及感觉(5分)
安慰伤员,感谢伤员配合(5分)
10分
整体
评价
操作熟练、规范、与伤员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包扎松紧适度、整齐、美观、动作轻柔
10分
总得分
100分
评委签名: 时间:

急救技能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操作评分标准

急救技能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操作评分标准

肢前臂掌侧有一8×10cm大小软组织创面,广泛渗血,中央喷射性出血
3
”,按颈椎骨折、右上肢外伤处理
操作者对右上肢进行指压止血:右手抬高患肢,左手四指压迫上臂中部肱 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
3
指压止血
基础固定 指示1号助手头锁固定患者颈椎:1号助手位于患者头部,采用头锁手法固 (7分) 定患者颈部,手型正确,手指不遮盖双耳,固定后口述“稳定”
1
他伤情
(12分) 双下肢:包括活动情况、双侧足背动脉、末梢循环
2
左上肢:包括左侧桡动脉及末梢循环,检查完后将患者双手放于胸部
2
期间,2号助手至患者左侧,将固定带连接脊柱板
1
口述准备搬运病人
1
操作者采用胸锁手法固定患者头部
2
指导1号助手采用右侧头肩锁手法固定患者头部
2
操作者及2号助手两人双左右手交叉,与1号助手配合将伤者轴位翻动于右 侧卧位;操作者统一口令,三人动作协调、平稳
3
操作者检查患者背部,口述背部无异常
2
操作者及2号助手将脊柱板安置于伤员背部适当的位置
2
颈椎损伤 操作者指挥,将伤者轴位翻动于仰卧位
2
固定及搬 操作者采用胸锁手法固定头颈
2

(30分) 指导1号助手采用双肩锁手法固定伤员头颈部
2
1号助手指挥,操作者与2号助手配合两人双手交叉,将伤员用双前臂推至 脊柱板适当位置
2
颈部
(8分) 选择大小合适的颈托,塑形
2
颈托使用方法正确,安置得当
2
头面部:头部、前额、颧骨、鼻骨、下颌骨、双侧瞳孔、口腔、双耳
2
胸部:锁骨、胸骨、肋骨
2
全面检查 患者身体

病人的止血、固定、搬运流程评分表

病人的止血、固定、搬运流程评分表
病人的止血、固定、搬运流程评分表
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
项目
操作技术要求
分值
得分
备注
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无菌敷料或者比较干净的毛巾、手帕、衣物等进行加压, 达到止血的目的, 此法适用于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出血。
2.5
绷带包扎法
环形法 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肢体数圈后即成。适用于头部、颈部、腕部、胸部、腹部等处。
螺旋形 先做环形缠绕开头的一端, 再斜向上绕, 每圈盖住前圈的1/2-1/3即成。适用于四肢、胸背、腰部等处的包扎。
3
固定
上臂骨折 于患侧腋窝内垫以棉垫或毛巾在上臂外侧安放垫好的夹板或其它代用品,绑好后, 使肘关节屈曲90度, 将患肢捆于胸前, 再用三角巾或绷带将其悬吊于胸前。
前臂骨折 用衬好的两块夹板或代用物, 分别置于患侧前臂及手的掌侧及背侧,以布带或绷带绑好, 再以三角巾或绷带将臂悬吊于胸前。
3
自评
自我评价实践成绩。
0.5
互评
被评价实践成绩。1合计10学生签名: 教师签名:
考核日期:

骨折固定搬运考核评分表

骨折固定搬运考核评分表

灾难环境中骨折固定搬运操作考核评分表(100)单位得分项目考核内容标分缺陷及扣分现场个人防护和风险评估10物品准备齐全 5防护评估表明身份,安慰患者,告知伤者不能随意活动 5和准备全身体格检查,顺序(头、颈、胸、腹、会阴、骨盆、四肢、背部),判断伤情5牵引伤肢手法正确,手法稳定(5)固定带、软垫摆放位置正确(8)夹板选择、放置正确(3)足踝8 字固定手法正确(3)包扎固固定带绑紧顺序:捆绑3-4 道,先中间、后两头(3)35定打结方法正确:打结在夹板缝隙处,打活结(3)调节扎带松紧度:上下活动以不超过1cm 为宜(2)修剪扎带长度,尾端留出2cm 为宜(2)包扎后足部血液循环、足趾活动能力检查(4)下肢骨折患肢置于功能位(2)助手将铲式担架分解成两片,调整长度(4)术者指挥,共同将伤者轴位翻动,从身体两侧放入铲式担架合拢锁定( 不能夹伤患者) (8)搬运急救员动作正确,协调、平稳(3)按头部、胸部、髋部、下肢的顺序规范固定(5)25 固定带松紧度适当(2)术者指挥,急救员平稳抬起伤者,足先行(2)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伤者情况(1)指挥及报告口令简洁、流利,逻辑性强;5评价操作规范,动作流畅,配合默契,过程紧凑;5 操作时间10 分钟5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1.本制度规定了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及检查与考核。

2.此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办公室卫生的管理二、定义1.公共区域:包括办公室走道、会议室、卫生间,每天由行政文员进行清扫;2.个人区域:包括个人办公桌及办公区域由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自行清扫。

1. 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公共区域及个人区域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2)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

4)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5)保持卫生间、洗手池内无污垢,经常保持清洁,毛巾放在固定(或隐蔽)的地方。

四肢固定与搬运的考核表

四肢固定与搬运的考核表

四肢固定与搬运的考核表1. 考核目的四肢固定与搬运是医疗行业中常见的操作技能,用于固定患者四肢或搬运患者。

本考核表旨在评估医护人员在四肢固定与搬运方面的技能水平,以确保他们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这些操作。

2. 考核内容本考核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了解四肢固定与搬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固定和搬运工具;•能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身体特点制定合理的固定和搬运方案;•能够与团队成员配合,协调完成固定和搬运工作;•能够在固定和搬运过程中注意患者的舒适和安全;•能够有效应对突发情况和意外事件。

3. 考核步骤本考核分为理论部分和实际操作部分,具体步骤如下:3.1 理论部分1.请考核人员简要介绍四肢固定与搬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请考核人员选择一种常见的固定或搬运工具,并说明其用途和使用方法。

3.请考核人员根据以下场景,制定合理的固定和搬运方案:–患者双腿骨折,需要将其转移至担架上进行进一步治疗。

–患者手臂骨折,需要固定手臂以减轻疼痛并避免进一步损伤。

–患者全身麻醉后,需要将其从手术床上转移到病床上。

4.请考核人员描述在固定和搬运过程中应注意的患者舒适和安全问题。

5.请考核人员描述在固定和搬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和意外事件,并说明应急处理措施。

3.2 实际操作部分1.请考核人员根据实际场景,进行四肢固定与搬运操作演练。

2.考核人员需要与团队成员配合,协调完成固定和搬运工作。

3.考核人员需要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4.考核人员需要有效应对突发情况和意外事件,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4. 考核评分标准本考核采用综合评分的方式进行评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理论部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实际操作部分的操作技巧和效果;•与团队成员的配合和协调能力;•对患者舒适和安全的关注程度;•应对突发情况和意外事件的能力。

5. 考核结果和反馈根据考核评分,将考核人员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等级,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建议。

四肢骨折考核评分表

四肢骨折考核评分表

四肢骨折考核评分表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需要进行固定和康复治疗来促进愈合和恢复功能。

上臂骨折是四肢骨折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在治疗过程中,评分表的使用可以帮助医生和治疗师监测患者的康复进展和评估治疗效果。

以下是一份上臂骨折固定的考核评分表,旨在帮助医务人员进行评分和记录,以便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年龄:______________住院号:______________入院日期:______________出院日期:______________评分项目:一、疼痛评分(10分)使用疼痛评分工具,根据患者自述疼痛程度给予分数。

例如:VAS(视觉模拟评分法),0分为无疼痛,10分为最剧烈疼痛。

疼痛评分:___________分二、肿胀评分(10分)使用目测或手指压迫的方法对上臂进行肿胀评估。

根据肿胀程度给予分数,0分为无肿胀,10分为严重肿胀。

肿胀评分:___________分三、活动度评分(20分)1.肘关节活动度(10分)使用度量工具进行测量,评估患者肘关节的活动范围。

将测得的角度转化为分数,0分为无活动,10分为正常活动范围。

肘关节活动度评分:___________分2.手腕关节活动度(10分)使用度量工具进行测量,评估患者手腕关节的活动范围。

将测得的角度转化为分数,0分为无活动,10分为正常活动范围。

手腕关节活动度评分:___________分四、力量评分(20分)使用手持测力仪 (dynanometer) 对患侧上肢肌群进行测量,评估患者肌力。

将测得的力量转化为分数,0分为无力量,10分为正常力量。

肱二头肌力量评分:___________分三角肌力量评分:___________分五、功能评分(40分)使用功能评估工具,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功能能力。

洗脸和刷牙评分:___________分穿衣评分:___________分吃饭评分:___________分洗澡评分:___________分上下楼梯评分:___________分总评分:___________分以上是一份简略的上臂骨折固定考核评分表,旨在帮助医务人员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和治疗效果。

固定操作评分表

固定操作评分表
5分
2分
3分
5分
操作中
(70分)
1.向伤员解释操作目的及方法,取得配合。
2.骨折复位后,根据不同部位,将伤肢摆放于合适位置,先从患肢远端向近端包扎内衬绷带1~2层。
3.选择大小合适的棉垫,放到加压点,并用胶布固定,以防移动。
4.选择与患肢相适应的夹板,放置到肢体前、后、内、外的适当位置,由助手扶托稳固,在夹板外再用绷带包扎覆盖,使其能维持各块夹板的位置。
5.先捆扎中间的一条横带,然后向两端等距离捆扎3~4根,每根横带缠绕夹板2周后结扎。
6.注意观察伤肢末端血循环及感觉情况。
7.颈椎损伤的伤员
(1)告知伤者不能随意活动。
(2)测量颈部长度手形正确。
(3)调整颈托。
(4)颈托使用方法正确,安置得当。
5分
5分
10分
10分
10分
10分
5分
5分
5分
5分
结果与评价
《急救护理学》实验技能考核记分单
年级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固定技术
评分项目
考核内容
分值
扣分
操作前
(15分)
1.评估
(1)伤员意识情况,创伤的部位、伤口情况,初步判断伤情(截瘫)。
(2)环境:有无再次损伤的危险因素。
2.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3.物品准备:木质、铁质、塑料制作的夹板或固定架,绷带,棉垫、担架、平车。
(15分)
1.终末处理:清理周围环境及用物
2.操作过程中体现急救意识。
3.操作过程中注贯熟练,动作准确到位。
5.能正确回答理论知识
6.态度认真,总体印象好
2分
3分
2分
3分
2分
3分

骨折固定操作考核评分参考

骨折固定操作考核评分参考

德清县红十字会现场救护骨折外固定操作考核评分参考(边口述边操作 100分)(1)肱骨(上臂)骨折固定法(40分)1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内外两侧(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上臂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等将上下两端固定。

肘关节屈曲90 度,前臂用小悬臂带悬吊。

2 .无夹板固定法将三角巾折叠成10~15cm 宽的条带,其中央正对骨折处,将上臂固定在躯干上,于对侧腋下打结。

屈肘90 度,再用小悬臂带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2)尺、挠骨(前臂)骨折固定法(40分)1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长度超过肘关节至手心的夹板分别放在前臂的内外侧(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前臂外侧)并在手心放好衬垫,让伤员握好,以使腕关节稍向背屈,再固定夹板上下两端。

屈肘90 度,用大悬臂带悬吊,手略高于肘。

2 .无夹板固定法采用大悬臂带、三角巾固定法。

用大悬臂带将骨折的前臂悬吊于胸-前,手略高于肘。

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上臂带一起固定于胸部,在健侧腋下打结。

(3)现场提问:(20分)1、问题:骨折临时固定注意事项有哪些?(8分:每小点2分)答:骨折临时固定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①.如为开放性骨折,必须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再进行骨折固定。

②.下肢或脊柱骨折,应就地固定,尽量不要移动伤员。

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固定骨折的近端,后固定骨折的远端。

夹板必须托扶整个伤肢,骨折上下两端的关节均必须固定。

绷带、三角巾切忌绑扎在骨折处。

③.夹板等固定材料不要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棉垫、衣物等柔软物垫好,尤其是骨突部位及夹板两端。

④.固定四肢骨折时应露出指(趾)端,以便随时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如有苍白、发维、发冷、麻木等表现,应立服松开重新固定,以免造成肢体缺血、坏死。

2、问题:用夹板固定,绷带捆绑位置?(4分)答:近关节处各捆绑一绷带,二者之间再捆绑一绷带,绷带活动度以上下活动1cm为宜3、问题:无夹板时应如何固定上肢或下肢骨折?(4分)答:下肢可与健肢一起固定,上肢与肢体一起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难环境中骨折固定搬运操作考核评分表(100)
单位得分
项目考核内容标分缺陷及扣分
防护评估和准备
现场个人防护和风险评估10 物品准备齐全 5
表明身份,安慰患者,告知伤者不能随意活动 5
全身体格检查,顺序(头、颈、胸、腹、会阴、骨盆、四肢、
背部),判断伤情
5
包扎固定牵引伤肢手法正确,手法稳定(5)
固定带、软垫摆放位置正确(8)
夹板选择、放置正确(3)
足踝8字固定手法正确(3)
固定带绑紧顺序:捆绑 3-4 道,先中间、后两头(3)
打结方法正确:打结在夹板缝隙处,打活结(3)
调节扎带松紧度:上下活动以不超过 1cm 为宜(2)
修剪扎带长度,尾端留出 2cm 为宜(2)
包扎后足部血液循环、足趾活动能力检查(4)
下肢骨折患肢置于功能位(2)
35
搬运助手将铲式担架分解成两片,调整长度(4)
术者指挥,共同将伤者轴位翻动,从身体两侧放入铲式担架合
拢锁定(不能夹伤患者)(8)
急救员动作正确,协调、平稳(3)
按头部、胸部、髋部、下肢的顺序规范固定(5)
固定带松紧度适当(2)
术者指挥,急救员平稳抬起伤者,足先行(2)
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伤者情况(1)
25
评价指挥及报告口令简洁、流利,逻辑性强;
操作规范,动作流畅,配合默契,过程紧凑;
操作时间10分钟
5
5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