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经典题

合集下载

福州市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经典题

福州市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经典题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态HCl 、固态NaCl 均不导电,所以HCl 、NaCl 均是非电解质B .NH 3、CO 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 3、CO 2均是电解质C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D .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 .AB .BC .CD .D3.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1mol·L -1KI 溶液:Na +、K +、ClO -、OH - B .0.1mol·L -1Fe 2(SO 4)3溶液:Cu 2+、+4NH 、-3NO 、2-4SO C .lmol·L -1HCl 溶液:Ba 2+、K +、2-3CO 、-3NO D .0.1mol·L -1NaOH 溶液:Mg 2+、Na +、2-4SO 、-3HCO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84”消毒液是纯净物,在“新冠战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②明矾溶于水可水解生成Al(OH)3胶体,因此可用明矾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③分解、电解、潮解、裂解都是化学变化④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⑤胆矾、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氨水、王水、双氧水都是混合物 ⑥元素处在最高价态时只有强氧化性,最低价态时只有强还原性 ⑦固态NaCl 不导电,熔融态的HCl 可以导电⑧H ++OH -=H 2O 仅代表强酸、强碱生成可溶性盐的离子方程式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aHSO 4溶液与过量Ba(OH)2溶液反应时,发生中和的OH -与未反应的OH -之比为1:1B .PbO 2+4HCl=PbCl 2+Cl 2↑+2H 2O 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3S+6KOHΔK 2SO 3+2K 2S+3H 2O 中,被氧化的S 和被还原的S 质量比为2:1D .3(NH 4)2SO 4Δ3SO 2↑+N 2↑+6H 2O+4NH 3↑中,发生氧化反应和未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2:16.200mL 某水溶液中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 +、Cl -、Ca 2+、Ba 2+、CO 2-3、SO 2-4,现将其分成两等份进行下列实验:(1)第一份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的BaCl 2溶液后,得到6.27g 沉淀,经足量的稀硝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变为2.33g ;在所得滤液中继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沉淀产生。

河南省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经典大题例题

河南省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经典大题例题

河南省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的是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生石灰 ⑤澄清石灰水 A .③④⑤B .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④⑤D .④⑤ 答案:B①中的浓盐酸会挥发,溶液质量减小;②中的浓硫酸会吸水,质量变大;③烧碱会吸水,质量变大;④中的生石灰会与水反应而吸水,质量变大;⑤中澄清石灰水会吸收空气中的CO 2,质量变大。

综上,②③④⑤质量变大,故选B 。

2、NaNO 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能致癌。

酸性KMnO 4溶液与NaN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MnO 4-+NO 2-+____→Mn 2++NO 3-+H 2O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NO 2-被还原 B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 减小C .生成1molNaNO 3需消耗0 .4molKMnO 4D .横线中的粒子是OH - 答案:C根据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推出化学方程式左边缺正电荷和H 元素,所以内应填H +,配平化学方程式:2MnO 4-+5NO 2-+6H +=2Mn 2++5NO 3-+3H 2O ;A .反应过程中N 元素化合价升高,NO 2-被氧化,选项A 错误; B .反应过程中H +被消耗,pH 增大,选项B 错误;C .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NaNO 3需消耗0 .4molKMnO 4,选项C 正确;D .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知,横线中的粒子是H +,选项D 错误; 答案选C 。

3、下列与化学有关的文献,理解不正确的是A .《咏石灰》(明·于谦)中“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清白”是指氢氧化钙B.《咏煤炭》(明·于谦)中“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C.《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一般指时是金属硫酸盐D.《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答案:AA.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清白”是指碳酸钙,A错误;B.“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B正确;C.矾一般指的是金属硫酸盐,C正确;D.“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正确;故选A。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集锦(带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集锦(带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集锦单选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aNO3在通电的条件下电离出NO3-和Na+B.稀硝酸溶液中存在的微粒主要有H+、NO3-和HNO3C.Na2SO4溶于水后,主要以Na+和SO42-形式存在D.BaSO4难溶于水,不属于电解质答案:CA.电离不需要通电,NaNO3在熔融状态或者水溶液的条件下电离出NO3-和Na+,A选项错误;B.稀硝酸是强电解质,其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H+、NO3-,不存在HNO3分子,B选项错误;C.Na2SO4为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完全电离,主要以Na+和SO42-形式存在,C选项正确;D.BaSO4难溶于水,但其微弱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D选项错误;答案选C。

2、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答案:CA. 氢氧化镁为不溶性弱碱,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Mg2++2H2O,则不能用H++OH-=H2O来表示,A错误;B. 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2H++2OH-=BaSO4↓+2H2O,不能用H++OH-=H2O来表示,B错误;C. 澄清石灰水与稀硝酸反应,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盐和水,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C正确;D. 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32-+H2O,不能用H++OH-=H2O来表示,D错误;所以答案是:C。

3、下列物质的转化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 .Cl 2→HClOB .H 2S →SO 2C .N 2O 5→HNO 3D .HNO 3→NO 答案:D分析:必须加入适当还原剂才能实现,则选项中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剂中某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以此解答该题。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经典习题(课后培优)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经典习题(课后培优)

一、选择题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2CO 气体:2223CaCO H O=CaCO 2H ++++↓+B .醋酸除水垢离子方程式:2333222CH COOH CaCO 2CH COO Ca H O CO -++++=+↑C .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223323=2HCO Ca 2OH CaCO H O CO -+--++↓++D .制备3Fe(OH)胶体:3++23ΔFe +3H O Fe(OH)(胶体)+3H 2.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3C1O -+4OH -=2RO n-4+3Cl -+5H 2O 。

则RO n-4中n 的数值是A .1B .2C .3D .4 3.做实验时不小心粘了一些高锰酸钾,皮肤上的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的稀溶液洗涤马上可以复原,其离子方程式为:MnO 4-+C 2O 24-+H +→CO 2↑+Mn 2++□,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 2O 24-B .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OH -C .该反应中生成1molCO 2电子转移总数是5N AD .配平该反应式后,H +的系数是16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 23-+2H +=H 2O+CO 2↑B .稀H 2SO 4与铁粉反应:2Fe+6H +=2Fe 3++3H 2↑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 2SO 4反应:Ba 2++24SO -=BaSO 4↓D .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 2++Fe=Fe 2++Cu5.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K +、Ag +、Ba 2+、Cu 2+、Cl -、OH -、23CO -、24SO -中的一种或几种,对其进行如下实验操作:(1)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变红;(2)另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3)向(2)所得混合物中加足量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生成;(4)将(3)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高一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高一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满分:100分时间:7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纯净物混合物酸碱盐A超级钢铁红H2S C2H5OH食盐B液氯碱石灰CH3COOH KOH NaHCO3C陨铁冰水碳酸Al(OH)3CuSO4•5H2O D硬铝云雾盐酸NH3氯化铜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直径为1.3×10-9m的“钴钛菁”分子分散在水中能形成胶体,该分子直径比Na 的直径大B.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C.可以用滤纸分离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3.下列变化中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A.Fe2O3→Fe(OH)3B.FeCl2→Fe(OH)2C.Fe→Fe3O4D.Fe(OH)2→Fe(OH)34.下列表格中各项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A生理盐水明矾液态KNO3蔗糖B生石灰海水铜乙醇C胆矾生铁CaCO3CO2D氢氧化钠空气Na2SO4溶液食醋5.下列各组中两稀溶液间的反应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将K2CO3溶液滴入H2SO4溶液中;将CaCO3加入HNO3溶液中B.CH3COOH溶液与KOH溶液;盐酸与NaOH溶液C.Ba(OH)2溶液与MgSO4溶液;NaOH溶液与MgSO4溶液D.Ca(HCO3)2溶液(足量)与Ca(OH)2溶液;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足量)6.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A.在无色溶液中:Na+、Fe3+、Cl-、SO42-B.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Mg2+、K+、NO3-、OH-C.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K+、Fe2+、Cl-、CO32-D.在烧碱溶液中:Na+、K+、NO3-、CO32-7.某溶液的溶质离子可能含有K+、Mg2+、Ba2+、CO32-、Cl-、SO42-中的几种。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总结例题(带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总结例题(带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钛(Ti)被称为“生物金属”,由TiO 2制取Ti 的主要反应为:①TiO 2 + 2Cl 2 + 2C 高温TiCl 4 + 2CO ,②TiCl 4 + 2Mg 高温2MgCl 2 + Ti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①②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 .反应②是置换反应C .反应①中TiO 2是氧化剂D .反应②中每生成1 mol Ti 转移4 mol 电子 答案:CA .分析题干反应①②可知,两反应中均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都是氧化还原反应,A 正确;B .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反应②是置换反应,B 正确;C .经分析可知,反应①中TiO 2中Ti 和O 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改变,故TiO 2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C 错误;D .反应②中Ti 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故每生成1 mol Ti 转移4 mol 电子,D 正确; 所以答案是:C 。

2、M 是一种可溶性结晶水合物,为了确定M 的组成,取少量M 溶于水配成容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有关M 的推断正确的是A.由实验(1)(2)的现象知,M含Fe2+B.由实验(3)(4)的现象知,该气体显碱性C.由实验(6)的现象知,白色沉淀可能是BaCO3D.由上述实验推知,M可能是(NH4)2Fe(SO4)2⋅6H2O答案:A分析:实验(1)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说明无Fe3+,实验(2)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色,说明亚铁离子被氧化生成Fe3+,可推知M溶液含Fe2+;由实验(4)现象可知气体为NH3,说明M中含NH4+,由实验(5)和(6)现象说明M中含SO42-;A.实验(1)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说明无Fe3+,实验(2)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色,说明亚铁离子被氧化生成Fe3+,可推知M溶液含Fe2+,A正确;B.由实验(4)现象可知气体为NH3,氨气无碱性,是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呈碱性,B错误;C.由实验(5)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可排除M中不存在CO32−,根据(6)现象说明M中含SO42-,白色沉淀是BaSO4,C错误;D.由上述实验推知,M含有Fe2+、NH4+、SO42-,但无法确定结晶水的数目,D错误;故选:A。

兰州市师大附中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兰州市师大附中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硫酸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各个方面。

硫酸的生产工艺几经改进,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接触法制备硫酸。

接触室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 + O2催化剂Δ2SO3。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是氧化剂B.O2发生氧化反应C.O2失去电子D.SO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A B.B C.C D.D3.已知:①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②6FeCl2+3Br2=4FeCl3+2FeBr3③Cl2+2KBr=Br2+2KCl。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溶液中可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B.少量KMnO4溶液加入HBr和HCl的混合溶液中:HBr先被氧化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FeCl3>Br2D.反应①中,MnCl2是KMnO4的还原产物4.某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K+、Ag+、Na+、Mg2+、SO24-、Cl-、NO3-、HCO3-等离子。

经检测废水呈明显的碱性,则可确定该厂废水中可能含有的离子组合是A.Ag+、K+、NO3-、HCO3-B.K+、Mg2+、SO24-、Cl-C.Ag+、Na+、Mg2+、Cl-D.K+、Na+、NO3-、SO24-5.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大爆炸造成巨量危险化学品NaCN(氰化钠,其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的部分泄露。

泄露的NaCN可用双氧水处理,其反应为:NaCN+H2O2+H2O=NaHCO3+NH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NaCN中碳元素化合价为+2价,在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B.当有0.5 mol NaCN发生反应时生成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为11.2 LC.NaHCO3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D.H2O2在该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6.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7.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K +、Ag +、Ba 2+、Cu 2+、Cl -、OH -、23CO -、24SO -中的一种或几种,对其进行如下实验操作:(1)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变红; (2)另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3)向(2)所得混合物中加足量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生成;(4)将(3)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经典练习题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经典练习题

一、选择题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2CO 气体:2223Ca CO H O=CaCO 2H ++++↓+B .醋酸除水垢离子方程式:2333222CH COOH CaCO 2CH COO Ca H O CO -++++=+↑C .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223323=2HCO Ca 2OH CaCO H O CO -+--++↓++D .制备3Fe(OH)胶体:3++23ΔFe +3H O Fe(OH)(胶体)+3H 答案:A 【详解】A .氯化钙为强酸强碱盐,盐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所以氯化钙溶液与2CO 气体不反应,故A 不正确;B .醋酸为弱酸,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两者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则2333222CH COOH CaCO 2CH COO Ca H O CO -++++=+↑,故B 正确;C .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可溶性的碳酸钠和水:223323=2HCO Ca 2OH CaCO H O CO -+--++↓++,故C 正确;D .FeCl 3加热水解制备3Fe(OH)胶体:3++23ΔFe +3H O Fe(OH)(胶体)+3H ,故D 正确; 答案选A 。

2.Na 2Sx 在碱性条件下可被NaClO 氧化为Na 2SO 4,而NaClO 被还原为NaCl ,若反应中Na 2S x 与NaClO 的个数比为1:16,则x 值为 A .2 B .3C .4D .5答案:D 【详解】S 元素化合价反应前为-2x ,反应后为+6价,化合价升高,1 mol Na 2Sx 失去电子x×(6+2x) mol=(6x+2) mol ,Cl 元素化合价反应前为+1价,反应后为-1价,化合价降低2价,1 mol NaClO 得到电子2 mol ,反应中Na 2S x 与NaClO 的个数比为1:16,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可得6x+2=2×16,解得x=5,故合理选项是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OH‾+H +=H 2OB .氧化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O 2-+H 2O=2OH‾C .稀盐酸滴入到NaOH 溶液中:H ++OH‾=H 2OD .铁和稀盐酸反应制氢气:Fe+3H +=Fe 3++H 2↑2.离子方程式23222H =CO BaC H O O Ba +++↑++中的H +不能代表的物质是①HCl ②H 2SO 4 ③HNO 3 ④NaHSO 4 ⑤CH 3COOHA .①③B .①④⑤C .②④⑤D .①⑤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0.1 mol·L -1H 2SO 4溶液中: Na +、Fe 2+、Cl - B .0.1 mol·L -1 Ba(OH)2 溶液中: K +、Cu 2+、NO 3- C .0.1 mol·L -1 AgNO 3溶液中: NH 4+、CO 23-、SO 24- D .0.1 mol·L -1 NaCl 溶液中:Mg 2+、OH -、NO 3- 4.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 .在酸性溶液中:4NH +、K +、23CO -、Cl −B .有24SO -存在的溶液中:Na +、Mg 2+、Ba 2+、Br −C .透明溶液中:K +、Na +、Cl −、24SO -D .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中:Na +、Cl −、24SO -、3HCO -5.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SO 2、NO 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属于酸性氧化物,Fe 2O 3、Al 2O 3属于碱性氧化物 ②SO 3溶于水可导电,SO 3属于电解质③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④醋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⑤碘晶体分散到酒精中、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形成的均一、透明的分散系分别为:溶液、胶体⑥盐酸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A .①③⑤B .④⑤⑥C .②③④D .②④⑥ 6.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作氧化剂的是 A .SO 3+H 2O=H 2SO 4B .2Na 2O 2+2H 2O=4NaOH+O 2↑C .2F 2+2H 2O=4KF+O 2D .2Na+2H 2O=2NaOH+H 2↑ 7.下列物质溶解到水中,其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H 2S :H 2S=2H ++S 2-B .NaHSO 4:NaHSO 4=Na ++H ++24SO -C .Al 2(SO 4)3:Al 2(SO 4)3=Al 3++24SO -D .NaHCO 3:NaHCO 3=Na ++H ++23CO - 8.下列各组离子在选项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无色溶液:Na +、Cu 2+、Cl -、-3NOB .酸性溶液:+4NH 、Al 3+、2-3CO 、2-4SOC .遇酚酞变红的溶液:Na +、K +、2-4SO 、-3NOD .碱性溶液:K +、Fe 3+、2-4SO 、-3NO 9.在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 .0.1 mol∙L -1 KI 溶液:Na +、K +、ClO -、OH -B .0.1 mol∙L -1 Fe 2(SO 4)3溶液:Cu 2+、4NH +、-3NO 、24SO -C .水电离产生的c(H +)=10-13 mol∙L -1的溶液中:K +、Ca 2+、-3NO 、-3HCOD .与Al 反应能放出H 2的溶液中:Fe 2+、K +、-3NO 、24SO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向NaHSO 4溶液中滴入Ba(OH)2:H ++OH -=H 2OB .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 3+2H +=Ca 2++H 2O+CO 2↑C .向少量的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2Fe 2++4Br -+3Cl 2=2Fe 3++2Br 2+6Cl -D .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混合出现白色沉淀:-3HCO +Ca 2++OH -=CaCO 3↓+H 2O 二、填空题11.比较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的大小关系。

(1)S(s)+O 2(g)= SO 2(g) ΔH 1 S(g)+O 2(g)=SO 2(g) ΔH 2 ΔH 1______ΔH 2(2)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1 CH 4(g)+2O 2(g)=CO 2(g)+2H 2O(g) ΔH 2ΔH 1______ΔH 2(3)煤作为燃料有两种途径:途径1-直接燃烧C(s)+O 2(g)=CO 2(g) ΔH 1<0途径2-先制水煤气C(s)+H 2O(g)=CO(g)+H 2(g) ΔH 2>0再燃烧水煤气:2CO(g)+O 2(g)= 2CO 2(g) ΔH 3<02H 2(g)+O 2(g)= 2H 2O(g) ΔH 4<0ΔH 1、ΔH 2、ΔH 3、ΔH 4的关系式是_______。

12.今社会,能源的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乙烷、二甲醚的燃烧热较大,可用作燃料。

如图表示乙烷、二甲醚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1)a=___。

(2)乙烷的燃烧热为___。

(3)等物质的量的C2H6(l)比C2H6(g)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___ (填“多”或“少”)。

(4)根据题图写出二甲醚完全燃烧时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5)从环保角度分析,放出相同的热量时选择___(填“乙烷”或“二甲醚”)作为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少。

(6)写出由乙烷和O2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___。

13.(1)如图是碳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CO、H2的途径和三个状态的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比较E1、E2、E3的大小:_____。

(2)已知2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2kJ的热量,反应方程式是2H2(g)+O2(g)═2H2O(l)。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反应的生成物能量总和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

②若2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72kJ。

(3)已知拆开1molN﹣N键、1molN﹣H键、1molN≡N键、O=O键需要的能量分别是3akJ、2.5akJ、8akJ、4akJ,完全燃烧1mol火箭燃料肼(N2H4)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能量为5akJ,则1molH2O(g)完全断键时共吸收____kJ的能量。

(4)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反应物的总键能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14.(1)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化学计量数相同)分别为△H1、△H2,△H1_____△H2(填“>”“<”或“=”,下同)。

(2)相同条件下,1 mol P4所具有的能量_______4 mol P原子所具有的能量。

(3)已知P4(白磷,s)4P(红磷,s)△H=-17 kJ· mol-1,比较下列反应中△H的大小:△H1_____△H2。

①P4(白磷,s)+5O2(g)=P4O10(s)△H1,②4P(红磷,s)+5O2(g)=P4O10(s)△H2。

(4)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 mol-1,则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2 mol水,放出的热量______114.6kJ。

(5)已知:28gFe(s)与CO2(g)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FeO(s)和CO(g),吸收了a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水煤气法制取甲醇(CH3OH)的反应及其反应的焓变、平衡常数如下:① CH4(g) +1/2O2(g)CO(g) + 2H2(g) △H1 =-35.4kJ·mol-1 平衡常数K1② CO(g) + 2H2(g) CH3OH (g) △H2 =-90.1 kJ·mol-1 平衡常数K2③ 2CH4(g) + O2(g) 2CH3OH(g) △H3平衡常数K3(1)在25℃、101kPa下,1g液态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

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盖斯定律求出反应③ 2CH4(g) + O2(g) 2CH3OH(g) △H3 =_____kJ·mol-1,相同温度下K3=______(用含K1、K2代数式表示)。

(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及变化理解错误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

a.反应中活化能的作用是使反应物活化,从而启动反应或改变反应速率b.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一定伴随着电子的转移和能量变化c.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即焓变(△H)决定d.氯化钠晶体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吸收能量,发生化学变化e.200℃、101kPa时,1 mol H2和碘蒸气作用生成HI的反应,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H2(g)+I2(g) = 2HI(g) △H= -14.9 kJ·mol-1f.燃烧热定义中“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意味着这些氧化物不能再燃烧了16.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 H2(g) + 12O2(g) = H2O(l);△H = -285kJ/mol② H2O(g) = H2(g) + 12O2(g);△H = + 241.8kJ/mol③ C(s) + 12O2(g) = CO(g);△H = -110.4kJ/mol④ C(s) + O2(g) = CO2(g);△H = -393.5kJ/mol回答下列各问:(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

(用序号填写)(2)燃烧10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

(3)CO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常温下拆开1mol 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17.CH4、H2、C都是优质的能源物质,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①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kJ·mol-1②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1③C(s)+O2(g)=CO2(g) ΔH=-393.5kJ·mol-1④ 2CO(g)+O2(g)=2CO2(g) △H =-566.0 kJ·mol-1(1)在深海中存在一种甲烷细菌,它们依靠酶使甲烷与O2作用产生的能量存活,甲烷细菌使1mol甲烷生成CO2气体与液态水,放出的能量________(填“>”“<”或“=”)890.3k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