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物理1 1 1【精选】

合集下载

【与名师对话】高考物理总复习本章整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与名师对话】高考物理总复习本章整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解析] 由图乙的振动图象可知该简谐横波的周期为 T=2 s,在 t =1 s 时,质点 a 处于平衡位置沿 y 轴的负向运动,结合图甲可知简谐 横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 v=Tλ =0.5 m/s,A 选项错误、B 选项正确; 在 t=0 到 t=1 s 这段时间内,质点 b 的位移先增加后减小,C 选项错误; t=4 s 时,c 质点由负向位移向上振动,D 选项错误.
例1 一列简谐横波在t=1 s时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该波 中质点a的振动图象,则( )
A.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v=0.02 m/s B.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v=0.5 m/s C.t=0至t=1 s的时间内,质点b的位移始终在增大 D.t=4 s时刻,质点c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动
例 4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个半径为 r 的圆形木板,在圆心的
正上方 h 处有一个点光源,光线射入水中后,在水底平面上形成了半径
为 R 的圆形阴影. 水深为 H,水的折射率为 n. 当 h 发生变化时,求证
阴影的最大半径 Rmax=r+
H n2-1.
[证明] 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由折射定律知折射角随入射角的
[解析] 两块直角三棱镜中间的部分为未知名的介质,可等效为A C两面平行的介质砖,虽不知其折射率与玻璃折射率大小的关系,但经 过该介质砖后的折射光线一定与入射光线O平行,则只能是4、5、6中的 任意一条,B选项正确.
[答案] B
3.临界法 一种物理现象变化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物体从某种特性变化为另 一种特性,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状态称为临界状态,有临界状态的问题 称为临界问题. 由临界状态入手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示叫临界法.
2.等效法 等效思维是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把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问 题变换成理想的、熟悉的、简单的问题来研究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 例3 如图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两者的AC面 平行放置,在它们之间是均匀的未知名透明介质. 一单色细光束O垂直 于AB面入射,在图示的出射光线中( ) A.1、2、3(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B.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C.7、8、9(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D.只能是4、6中的某条

1010101010010高考综合物理名师访_考前经典技巧大点拨

1010101010010高考综合物理名师访_考前经典技巧大点拨

1 1高考物理名师访:考前经典技巧大点拨一、今年物理高考哪些知识点比较重要?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网易高考聊天室参加网易教育频道和中学生报合作举办的高考名师面对面系列活动。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广州天河中学刘济宽老师,就高考物理复习冲刺等问题进行指导。

主持人:刘老师,首先请您给各位网友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刘济宽: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网易提供这样的平台,跟大家见面,我是天河中学的物理老师.我今年是教育工作以来的第17年,之前是在湖南株洲工作。

99年的时候调到广州市天河中学。

主持人:刘老师对高考物理经验丰富的老师,现在离高考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您认为这段时间内,物理学科考生要注意哪些知识点?刘济宽:高考的知识点是很多的,所有的要考的知识点都在考试大纲中有说明,哪些是一级的要求,哪些是二级的要求,所以建议考生将认真看看考试大纲,哪些知识点是比较重要的,还有哪些知识点自己掌握得不够好,或者还有哪些知识点自己平常还重视得不够。

往往是一级的知识点是比较基础的要求,二级知识点是高考的要求要更高一些。

主持人:二级知识点是高考的重点吗?刘济宽:也不完全是这样的,物理学科包括了几个大的板块,一个是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

这几个板块,力学和电学是最重要的。

从表面上来看,力学和电学高考的占分比例都是38%,其他的三个板块占分比例都是8%,这样合起来就是100%。

二、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主持人:您认为单选题和多选题什么解题办法和答题技巧?刘济宽:选择题一般是10道题,物理没有分单选和多选的,都是不定向的。

根据这几年的高考,通常选择题里面的单选题和多选题,大概都是50%左右的。

而且多选题往往是以双选的形式出现的,这样对备考和参加考试的考生来讲,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些题目应该可以从题目表露的信息判断这道题是单选,因为题目中问的答案只能是唯一的,这样就可以断定是单选的,用我们的分析方法找出正确的答案。

如果是判断不出来,估计双选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与名师对话》2015年秋高中物理必修一练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与名师对话》2015年秋高中物理必修一练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分册装订!)1.在以下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B.对某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解析:研究学生的骑车速度或探测器的飞行轨迹时,其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故其可以看成质点,A、C正确;但当研究学生的骑车姿势时,学生的身躯和四肢就构成了研究的对象,故不能把学生看成质点,B错;当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探测时,探测器的动作直接影响探测的效果,所以探测器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答案:A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就是绝对不动的物体B.只有选好参考系以后,物体的运动性质才能确定C.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D.我们平常所说的楼房是静止的,是以地面为参考系解析: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故A错误;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要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参考系,故B正确;描述同一运动时,若以不同物体作为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不同,C正确;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问题中应以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D正确.答案:BCD3.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解析:坐标系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是用来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的,A、B正确,C错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描述需要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做平面曲线运动时需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D正确.答案:ABD4.下列说法中与人们的日常习惯相吻合的是()A.测量三楼楼道内日光灯的高度,选择三楼地板为参考系B.测量井的深度,以井底为参考系,井“深”为0C.以卡车司机为参考系,卡车总是静止的D.以路边的房屋为参考系判断自己是否运动解析:在解本题时,很多同学受生活习惯的影响,往往错误地认为参考系只能选地面.其实不然,如A选项,可以选择与地面相对静止的三楼地板为参考系.参考系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别,只要有利于问题的研究,选择哪个物体为参考系都可以.B、C与日常习惯不吻合,故选A、D.答案:AD5.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发现“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时取的参考系是() A.月亮B.云C.地面D.观察者解析:人抬头望月时,月亮短时间内相对于地面并没有动,只是云在动,但若以云为参考系,这时我们就感觉月亮在运动.答案: B6.下列情况下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轨道上正在与“神舟”十号对接的“天宫一号”飞船时B.研究“八一”飞行表演队飞行表演的飞机时C.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时D.研究“蛟龙号”下潜到7 000 m深度过程中的速度时答案: D7.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作为参考系的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作为参考系的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作为参考系的解析:选项A中的研究对象是“水”,水流下三千尺,故是以地面为参考系,该选项错误;选项B中的研究对象是“潮水”,潮水扑面而来,是以观察者为参考系,该选项错误;选项C中的研究对象是“轻舟”,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该选项正确;选项D中的研究对象是“国旗”,是以地面或旗杆为参考系的,该选项错误.答案: C8.为了实现全球快速、简捷的通信,人类发射了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同步通信卫星位于距地面大约36 000 km的高空,则()A.以地面为参考系,同步卫星静止B.以太阳为参考系,同步卫星静止C.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D.同步卫星相对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是运动的解析: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A正确,D错误;若以太阳为参考系,地球同步卫星则是运动的,B错误;C选项没有选定参考系,不能确定其运动情况.答案: A9.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当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根据上述观察到的现象可说明()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解析:物体的运动是相对参考系而言的,同一物体参考系不同,其运动情况一般不同.本题中,树木和地面是连在一起的,相对地面静止.乙车内的同学发现窗外树木在向西移动,说明乙车在向东运动,甲车内的同学发现乙车仍没有动,说明甲车相对乙车静止,乙车相对地面向东运动,因此甲车也是相对地面向东运动且与乙车速度相同.答案: D10.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但在某些条件下,在纬度较高地区上空飞行的飞机上,旅客可以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这些条件是()A.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B.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C.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D.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我们以地球为参考系,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即以地球为参考,太阳绕着地球自东向西转.若飞机以太阳相对地球转动的速度飞行,即飞机也自东向西飞,则飞机上的人看到的太阳是静止的,不升也不降;若飞机的速度比太阳自东向西转的速度大,则飞机上的人(以飞机为参考系)看到太阳相对于飞机自西向东运动,即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若要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效果,则需要飞机傍晚时以较快的速度自东向西飞.答案: C11.从高出地面3 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 m后回落,最后小球到达地面,如图所示,分别以地面和抛出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方向均以向上为正,填写以下表格:解析:本题中的物体沿直线运动,可以在该直线上建立直线坐标系,来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若以地面为原点,则出发点、最高点、落地点的坐标分别为x1=3 m,x2=8 m,x3=0;若以抛出点为原点,则x1′=0,x2′=5 m,x3′=-3 m.答案: 3 m8 m00 5 m-3 m12.下图为A、B、C三列火车在一个车站的情形,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B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站台上的人看A、B、C三列火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解析:由B车上的乘客看到站台向东运动,可判断B车向西运动;由A车上的乘客看到B 车向东运动,说明A车也向西运动且速度大于B车速度;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则C车有三种运动情况,C车可能静止,可能向东运动,也可能向西运动但速度比A、B的速度都小.答案:A车向西运动B车向西运动C车可能静止,可能向东运动,也可能向西运动但速度比A、B的速度都小.。

高中物理名师对话精选教案

高中物理名师对话精选教案

高中物理名师对话精选教案主题:力的作用与运动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和种类;2. 掌握力的作用规律以及力的计算方法;3. 能够解决相关的力的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1. 动力学的基本概念;2. 力的作用规律;3. 力的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名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课程将学习关于力的作用与运动的知识。

首先,你们知道力是什么吗?学生: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现象。

名师:很好,那么力可以分为哪些种类呢?学生:有重力、摩擦力、弹力等。

Step 2:讲解力的种类和作用规律名师:对的,力包括很多种类,它们对物体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的。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力的作用规律。

学生:力的作用规律是?名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力成正比,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同。

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力的作用决定。

Step 3:举例和练习名师:现在,我们通过一些实例来加深对力的理解和应用。

请看下面这道题目: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10N的水平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学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等于合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

所以加速度为5m/s²。

名师:非常好,你们已经掌握了力的计算方法。

接下来,我们继续进行一些练习吧。

Step 4:总结与拓展名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力的作用规律和计算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牢记并灵活运用。

在课下,可以多做一些相关的习题来加深理解。

学生:我们会的,谢谢老师!名师:不客气,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来找我。

下节课再见!以上是本次高中物理名师对话精选教案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感谢阅读!。

与名师对话高考物理课标一轮课件:1重力和弹力

与名师对话高考物理课标一轮课件:1重力和弹力

基 础 知 识 导 学
考 点
考点




名 师 讲 坛
第18页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互动探究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必修1 第二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考向一 弹力有无及方向判断







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训 练
点 互
(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知 识
(1)有形变才有弹力,只接触不发生形变不产生弹力.
导 学
(2)几种典型接触弹力的方向确认
随 堂


弹力
弹力的方向



面与面接触的弹力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探 究
点与面接触的弹力
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的切面)而 指向受力物体
课 时 跟 踪
必修1 第二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知 识
轻杆弹力的确定方法



杆的弹力与绳的弹力不同,绳的弹力始终沿绳指向绳收缩的
堂 训
考 点
方向,但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其大小和方向的判断


动 探
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确定,可以理解为“按需提供”,即为



了维持物体的状态,由受力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得到所需弹

《与名师对话》2015届课件-第一章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与名师对话》2015届课件-第一章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础知识回顾
考点互动探究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x4-x1 x5-x2 x6-x3 2 + 2 + g1+g2+g3 3T 3T 3 T2 方法 B: g = = 3 3 x4+x5+x6-x1+x2+x3 = 9 T2 所以方法 B 中 x1、x2、x3、x4、x5、x6 均起作用,因此选择 方法 B 更合理,更易减小偶然误差. 本实验中误差来源较多,例如:阻力不恒定、交流电频率不 稳定,长度测量不准确、数据处理方法等. 【答案】 x1、x6 x1、x2、x3、x4、x5、x6 B 偶然 阻
基础知识回顾
考点互动探究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七、实验改进 钩码带动小车做加速运动时,因受轨道等各方面的影响, 致使小车加速度不恒定,即小车不能真正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因此可用阻力小的气垫导轨替代长木板,用频闪照相或光电计 时的办法替代打点计时器,可避免由于电源频率不稳定,造成 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不完全相等,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基础知识回顾
考点互动探究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3)纸带上各点的意义 ①表示和纸带相连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 位置 . ②通过研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间隔,可以判断物体 的 运动 情况.
基础知识回顾
考点互动探究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2.利用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不同时刻的速度分 别为v1、v2、v3、v4、„,若v2-v1=v3-v2=v4-v3=„,则 说明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由此说明物体在 Δv Δv1 Δv2 匀变速 做 直线运动,即a= = = =„. Δt Δt1 Δt2 (2)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x1、

与名师对话. 高一物理

与名师对话. 高一物理

与名师对话. 高一物理高一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按照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①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②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_x=V_o2.竖直方向速度V_y=gt3.水平方向位移S_x=V_ot4.竖直方向位移S_y=gt2/25.运动时间t=(2S_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_t=(V_x2+V_y2)1/2=[V_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_y/V_x=gt/V_o7.合位移S=(S_x2+S_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S_y/S_x=gt/(2V_o)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_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

(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与名师对话》2015届课件:第一章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与名师对话》2015届课件:第一章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基础知识回顾
考点互动探究
课时作业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四、加速度 1.定义:在变速运动中,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跟所用时间的 比值. Δv 2.定义式:a= . Δt 3.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 快慢 的物理量. 4.方向:a的方向与△v的方向 相同 .(从加速度的产生上 来说,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 相同 .)
m/s
基础知识回顾 考点互动探究
m/s2
课时作业
与名师对话 比较项目 速度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 Δv由v与v0进行 a不是由v、 v的大小由 矢量运算,由 Δt、Δv来决 决定因素 v0、a、t决定 Δv=a·Δt知Δv 定的 由a与Δt决定 与Δv的方向 与位移x同 由Δv=v-v0或 一致,而与 方向 向,即物体运 v0、v的方向 a的方向决定 动的方向 无关 大小 位移与时间的 Δv=v-v0 比值 速度变化量 与所用时间 的比值
基础知识回顾
考点互动探究
课时作业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3.参考系的四性 (1)标准性,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 都以参考系为标准. (2)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 (3)统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应选择同一参考系. (4)差异性,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结果一般不 同.
基础知识回顾
考点互动探究
课时作业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三、位移、速度 1.
定义 位移表示质点 位置 的变化, 可用由初位置 指 向 末位置 的有 向线段表示 区别 联系 单向直线 (1)在 运 动中,位移的 大小等于路程 (2)一般情况下 ,位移的大小 小于 路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础
2.参考系的选取

识 回
(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

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

(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时 跟
考 点 互

(3)选参考系的原则是观测运动方便和描述运动尽可能
训 练

探 简单.


回 顾
2.定义式
a=ΔΔvt ,单位: m/s2 .
课 时 跟
考 点
3.方向

踪 训 练
动 探
与速度 变化量 的方向相同.

4.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 速度变化 快慢的物理量.
第9页
必修1 第1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础
1.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 )

识 回
时 跟
考 点 互
速度变化率
2 个模型:质点、匀速直线运动
2 种思想:极
踪 训 练

探 究
限法、转换法—参考系的转换
第14页
必修1 第1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础
考点一
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

识 回
1.对质点的两点说明




考 点 互
踪 训 练



第15页
必修1 第1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回 顾
必考部分
必修 1


考 点 互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跟 踪





第1页
必修1 第1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考纲要求
复习指导
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直线运动图象两

条主线去学习
础 知 识 回 顾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象中的截距、斜率、拐点、交点、面积等的
物理意义,是解决图象问题的关键.
第2页
必修1 第1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课 时

考 点 互
踪 训 练



第3页
必修1 第1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参考系、质点Ⅰ
位移、速度和加速 度Ⅱ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 其公式、图象Ⅱ
实验:研究匀变速 直线运动
说明:匀变速直线 运动图象只限于v-t 图象.
1.熟练掌握五个运动规律:即速度规律、位 移规律、平均速度规律、速度平方差规律、 逆向思维规律,而平均速度规律往往是考查 的重点. 2.必须记住一个“思路”和一个“陷阱”, “思路”是指:位移x、时间t→平均速度→ 中间时刻瞬时速度v;“陷阱”是指“刹车 陷阱”. 3.在分析物理图象问题时,应注意数形结合 ,注意图象和实际运动情境的相互迁移,要 学会识图、辨图、用图和作图,正确理解图
基 小( )

知 识
[答案] ×


6.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
[答案] √
课 时

考 点 互

7.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该时刻(或该位置)物体运动的
训 练
动 探
方向(
)

[答案] √
第11页
必修1 第1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8.根据加速度公式a=
Δv Δt
度,是矢量.ຫໍສະໝຸດ 时 跟考 点3.速率和平均速率
互 动 探
(1)速率: 瞬时速度 的大小,是标量.
踪 训 练

(2)平均速率: 路程 与 时间 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
度的大小.
第8页
必修1 第1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知识点三 加速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1.定义
基 础
速度的 变化量 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 时间 的比值.
知a的大小与Δv成正比,与Δt

知 识
成反比(
)


[答案] ×
9.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
课 时


[答案] √

互 动
10.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
踪 训 练


[答案] ×
第12页
必修1 第1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识 回 顾
考点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第13页

第16页
必修1 第1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跟踪训练]
1.在下面研究的各个问题中可以被看作质点的是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互动探究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必修1 第1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础
[核心提示]

识 回
9 个概念:质点、参考系、位移、路程、平均速度、瞬

时速度、速率、平均速率、加速度 4 个区别:位移和路程、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速度变化量和
[答案] ×

2.不特别指明时,通常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
[答案] √
课 时


3.质点是一种理想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

互 动
[答案] √
踪 训 练


4.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
[答案] ×
第10页
必修1 第1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5.一个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路程不会大于位移的大


识 回 顾
基础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第4页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知识回顾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必修1 第1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知识点一 质点、参考系

知 识
1.质点


忽略物体的 大小 和 形状 ,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
物质点,叫质点.
课 时

考 点
2.参考系

踪 训 练
动 探
(1)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
究 他物体做 参考 ,这个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第5页
必修1 第1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2)选取: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
参考系不同,运动的描述可能会 不同 ,通常以 地面 为参考
课 时

考 系.
点 互
踪 训 练



第6页
必修1 第1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础
知识点二 位移、速度

识 回
1.位移和路程

(1)位移:描述物体 位置 的变化,用从 初位置
向 末位置 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点 互
(2)路程:是物体运动 轨迹 的长度,是标量.



指课 时 跟 踪 训 练
第7页
必修1 第1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2.速度
(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基 础 知
与 发生这段位移 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ΔΔxt ,是矢量.方向

回 顾
与 位移 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 某一时刻 (或某一位置)的速 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