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汇率变化的影响的易错题汇编含答案解析(1)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商品消费影响的基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1)

故选:C。
3.C
解析:C
【详解】
A不符合题意,图示表示需求不会因为价格的变动而变化。
B不符合题意,图示表示需求随着价格的下降而有大幅的增长。
D不符合题意,图示表示无论需求怎样变化,价格不变。
故选C。
【点睛】
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
B.
C.
D.
23.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与需求、价格与供给可以用图1和图2表示。则图中需求曲线对生产者的启示是
A.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B.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高质量的商品
C.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
D.企业要减少商品生产,控制需求,从而获得高额价格
24.在我国古代,每逢丰年谷贱,官府就出钱收购粮食储存起来,每逢灾年谷贵,官府就开仓平价卖粮,做到“物价常平,公私两利。”这里面所蕴含的经济学道理是
A.
B.
C.
D.
19.价格影响需求,看下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商品A和B互为替代品,商品A的价格与商品B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曲线c来表示
②若商品A和B互为替代品,商品A的价格与商品B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曲线a来表示
③若曲线a、b用来表示高档耐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则能够表示生活必需品的是曲线b
④若曲线a、b用来表示高档耐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则能够表示生活必需品的是曲线a
②:从A点到B点,甲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不能够说明供给量会减少,②排除。
③:从B点到C点时,甲商品的价格下降,对甲的需求量会增加,对甲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从C点到D点,说明甲商品的价格走高,对甲的需求量减少,对甲商品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也会减少,③错误。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汇率变化的影响的易错题汇编及解析(1)

一、选择题1.2019年10月3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7.0533元人民币,2018年1月30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6.7090元人民币。
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①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数量会增加②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可能会扩大③中国公民到美国旅游人数会减少④美国公民到中国旅游人数会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人民币基本稳定,对于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12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是7.0385,较上一交易日提高了15个基点,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不利于我国居民海外消费②出国旅游、留学的人数有可能会增加③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下降④我国的外汇安全性将会增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9年8月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696.83(注:人民币外汇牌价的标价方法为人民币/100外币),2019年11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为702.79.与8月6日相比,这一变化①说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升②说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③能减少我国居民赴美旅游的费用④有利于我国商品对美国的出口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4.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截至2018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31亿美元,较2017年同比下降1.1%。
有专家指出,这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加息和美元升值有关。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符合该专家观点的是( )①美联储加息→美国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增强→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增加→外汇储备可能减少②美联储加息→美国股票价格下降→我国持有美国股票资产贬值→外汇储备缩水③美元升值→我国企业进口美国商品增加→美元对外支付增加→外汇储备相应减少④美元升值→我国企业对美国的出口减少→对美国贸易顺差减少→外汇储备相应减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8年10月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9019元,而去年同期1美元兑人民币6.6493元。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价值规律的易错题汇编含解析(1)

一、选择题1.据央视新闻报道,某地盛产红肉火龙果。
由于雨水充足,亩产相比去年翻了一倍,收成超过25万斤。
却因市场饱和,上市遭遇严重滞销,加上火龙果保存期短,果农无奈将火龙果直接扔掉,损失惨重。
该现象说明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可能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安全②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③商品生产者需要按照市场规律组织生产④商品价值不能用货币表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如果W公司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生产该商品相关的判断如下所述。
其中正确的是()①M商品的单位价值量没有变化,因为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②M离品的单位价值量有所下降,因为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③同一时间内生产的M商品的价值总量增加,因为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④同时间内生产的M商品的价值总量增加,因为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假设2018年某国H商品的总量为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2元。
2019年该国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且该国2019年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8次,央行实际发行纸币5000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9年每件H商品的价格是A.24元B.10元C.40元D.12元4.近年来,市场上电脑、汽车等商品不断降价。
这些商品降价的根本原因是A.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B.商品质量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D.供求关系变化5.2020年10月1日,既是国庆节又是中秋节。
某款普通月饼“双节”期间每个价格约5元,“双节”之后,价格跌至每个约2元。
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供给量减少B.需求量减少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D.使用价值降低6.以下关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②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③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④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对经济生活产生不同影响。
最新时事政治—汇率变化的影响的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2017年4月2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89 6元。
下列主体中,最有可能希望人民币升值的是A.辽宁省某出口企业B.一家准备到中国投资办厂的美国公司C.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D.一位即将赴美留学的中国大学生2.2018年2月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2885元,2018年10月29日为1美元兑人民币6.9377元。
这一变化表明A.人民币汇率下降,美元贬值B.美元汇率下降,人民币升值C.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D.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3.人民币基本稳定,对于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12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是7.0385,较上一交易日提高了15个基点,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不利于我国居民海外消费②出国旅游、留学的人数有可能会增加③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下降④我国的外汇安全性将会增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据美国财政部2019年6月17日更新的数据显示,中国在3月减持美债104亿美元,4月减持75亿美元,持仓规模降至11130亿美元,创两年以来新低。
中国减持美债的原因可能有:①美债信誉度差且收益率持续走低②外汇储备多元化,降低投资风险③促进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需要④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渐增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19年8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835,自2018年4月下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有利于优化我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②有利于增强中国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③有利于美国居民来中国旅游观光④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6.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下表为2018年4月3日和5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情况,若不考虑其他因素。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汇率变化的影响的基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6年12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报价6.8996,较上一交易日(该报价为6.8958)下跌38个基点,创6年来新低。
如果这一趋势得以持续,则()①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家用电器更有竞争力②中国某企业到美国投资成本降低③美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建厂的热情高涨④张先生一家到美国旅游更加划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19年10月6日,100日元兑换人民币6.69元,11月27日100日元兑换人民币6.49元,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人民币升值,中国商品在日本市场的价格优势上升②人民币升值,我国居民赴日旅游的游客数量增加③日元贬值,中国企业对日本市场的投资数量增加④日元贬值,日本企业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数量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2019年1月至7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月平均价变化如下图所示。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注:柱形图表示100美元可兑换多少元人民币①有利于美国企业对中国商品的出口②不利于中国公民到美国购物消费③有利于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④美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的意愿增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19年1月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182元;2019年11月20日,1美元对人民币7.0321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此变化有利于①我国企业海外并购②我国商品出口③美国学生来华留学④减轻我国外债还本付息的压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受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及对中国加征关税预期等影响,2019年8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降229个点至6.9225元,与2019年5月12日的6.7912元相比,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这一汇率变化对我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有①有利于提高出口型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②可以大幅降低赴美国留学旅游的成本③会对我国的股市行情带来不利的影响④有助于我国企业增强对外投资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下图为2019年6月到11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图。
最新时事政治—汇率变化的影响的真题汇编含答案(2)

一、选择题1.2017年,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压力依然存在。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对人民币汇率贬值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有利于我国对外投资B.出国留学和旅游的成本将下降C.我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竞争力上升D.有利于我国进口外国商品2.人民币外汇牌价表:对表中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币值上升,不利于我国出口B.美元汇率升高,美元币值上升,不利于我国进口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币值上升,有利于我国进口D.美元汇率跌落,美元币值上升,有利于我国进口3.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截至2018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31亿美元,较2017年同比下降1.1%。
有专家指出,这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加息和美元升值有关。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符合该专家观点的是( )①美联储加息→美国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增强→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增加→外汇储备可能减少②美联储加息→美国股票价格下降→我国持有美国股票资产贬值→外汇储备缩水③美元升值→我国企业进口美国商品增加→美元对外支付增加→外汇储备相应减少④美元升值→我国企业对美国的出口减少→对美国贸易顺差减少→外汇储备相应减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我国面临部分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将会()A.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B.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C.扩大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D.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5.2019年12月6日,1英镑兑换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8.8782元,而2018年同期1英镑兑换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8.8531元。
这表明①英镑汇率上升,有利于我国商品出口②我国企业对英国投资成本下降③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④赴英旅游线路团费报价下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官方外汇储备币种构成调查报送国持有的人民币储备规模为2196.2亿美元,较2018年末增加165.4亿美元,在整体已分配外汇储备中占比2.01%,创IMF自2016年10月报告人民币储备资产以来最高水平。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难题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1.M国2016年生产某商品10万件,价值总额240万元,如果M国2017年从事此商品生产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劳动者数量增加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7年M国该商品的单位价值量和价值总额分别是A.20元和220万元 B.19.2元和220万元C.20元和264万元 D.19.2元和264万元2.假设某国2014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l8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3万亿元。
若2015年该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0%,货币流通速度下降20%,若要使价格水平不变,2015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A.3.6万亿元B.3.75万亿元C.4.5万亿元D.3万亿元3.2013年某企业生产商品A,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60元,产量为1万件,如果2014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4年生产的A商品价值总量为A.55万B.60万C.45万D.22万4.假设A国2014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0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2015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15万亿元,而此时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也比2014年提高20%。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2015年用A国货币表示的单位M商品的价格与2014年相比,变化情况是A.提高了1/24 B.提高了1/6C.降低了1/6 D.降低了1/245."机器换人"是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利用机器手、自动化控制设备或流水线自动化对企业进行智能技术改造,实现"减员、增效、提质、保安全"的目的。
实施“机器换人”A.有利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量B.是现代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C.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D.有利于缓解我国现阶段劳动者的就业压力6.假设某出口企业2015年出口A商品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5小时,国际市场售价5美元。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商品消费影响的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进入2019年,猪肉价格持续上涨。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8月16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8.27元/公斤,比一星期前每公斤上涨9.66%,比7月31日每公斤上涨15.11%。
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有()①猪肉的消费量会大幅度下降②生猪养殖户会扩大生产规模③鸡肉等肉产品需求量会增加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受我国生猪生产进入新一轮去产能周期和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2019年3月以来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居高不下。
不考虑其他因素,猪肉价格上涨可能带来的影响有①猪肉消费量会大幅减少②生猪养殖企业会扩大养殖规模③牛肉、羊肉需求量会有所增加④猪肉制成品的价格会降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油价涨跌不仅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心理,也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油价上涨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企业不再生产汽车B.人们的购车欲望降低C.促进大排量汽车的生产D.企业更多地生产节能型汽车4.2019年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8%,涨幅连续六个月处于“2时代”。
从环比看,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7%,其中猪肉供应偏紧,价格上涨23.1%,涨幅比上月扩大15.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62个百分点。
对此,消费者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做出相应反应,面对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国家可能采取最高限价政策(图中P1为最高限价)。
消费者的反应和国家可能采取的政策对应的图像分别是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5.下图是甲、乙两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走势关系图,据此猜测甲乙商品最有可能是A.甲是飞机票,乙是高铁票B.甲是汉堡,乙是果汁饮料C.甲是猪肉,乙是汽车D.乙是猪肉,甲是汽车6.生产者剩余是指由于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最低供给价格与当前市场价格之间存在差异而给生产者带来的额外收益,也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产品提供者在市场交易中实际获得的收益与其愿意接受的最小收益之间的差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2020年6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00美元)是708.69,2019年6月19日是690.32。
人民币汇率的这种波动对消费者的影响是()①我国居民在境外购买化妆品、名包、名表等,也不得不多掏腰包了②有利于企业出口,但将增加企业进口的成本③部分旅行社纷纷降低境外游的报价,尤其是前往美国的线路④赴美留学生群体的生活费、学杂费付出的成本会相应地增加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2019年1月至7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月平均价变化如下图所示。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注:柱形图表示100美元可兑换多少元人民币①有利于美国企业对中国商品的出口②不利于中国公民到美国购物消费③有利于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④美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的意愿增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8年10月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9019元,而去年同期1美元兑人民币6.6493元。
这意味着:①美元汇率升高②人民币升值③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④有利于吸引美国来华投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下图所反映的汇率总体变化将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考虑其他因素,以下推导正确的是①人民币升值②人民币汇率下降③出口商品价格上升④居民生活成本提高⑤进口商品价格上升⑥扩大产品供给A.②-③-⑥B.①-⑤-⑥C.①-③-④D.②-⑤-④5.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不考虑其他因素,对上述图表信息认识正确的是①人民币贬值,有孩子在美国读书的家庭支出增加②人民币贬值,海外代购和海淘成本明显降低③美元升值,我国原材料依赖进口的企业成本增加④美元贬值,我国出口型企业价格竞争优势增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2019年是第11个双十一购物狂欢节。
这一天许多网络商家进行大规模打折促销活动,天猫14秒成交额破10亿;1分36秒成交额破100亿全天成交额达2684亿元。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①商品价格整体比平时便宜②单个商品价值量增加③老百姓购买力增强④人民币汇率升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7.假设欧元兑换人民币由100欧元兑人民币780.05元,变动为100欧元兑人民币808.00元。
关于这次汇率变动产生的影响,下列正确的是①海关:欧元区国家对我国出口将增加②留学生:赴欧元区国家留学成本增加③旅行社:赴欧元区国家旅游团费报价下降④企业:赴欧元区国家投资设厂费用增多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8.近年来,我国出国旅游的人数几乎年年刷新,究其原因主要是A.居民收入不断增加B.人民币汇率在提高C.国外旅游市场完善D.居民消费观念变化9.2019年7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为6.8697;2019年12月6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为7.0383。
不考虑其他因素,其带来的影响可能有①美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的人数增加②中国进口美国商品的成本增加③中国赴美国留学的费用减少④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优势增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有()①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赴美留学费用一般会降低②供电公司供电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电量大幅减少③汽油价格上升,实行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居民增加对新能源汽车购买量④合肥至北京的高铁开通,合肥飞往北京的航班客流量可能上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2019年12月6日,1英镑兑换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8.8782元,而2018年同期1英镑兑换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8.8531元。
这表明①英镑汇率上升,有利于我国商品出口②我国企业对英国投资成本下降③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④赴英旅游线路团费报价下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2019年8月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696.83(注:人民币外汇牌价的标价方法为人民币/100外币),2019年11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为702.79.与8月6日相比,这一变化①说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升②说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③能减少我国居民赴美旅游的费用④有利于我国商品对美国的出口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13.2019年11月28日,人民币对日元(人民币元/100日元)汇率中间价为6.4245。
而去年同期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中间价为6.111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人民币的这一汇率变化带来的影响是()①赴日旅游开销降低②吸引更多日本企业来华投资③赴日留学成本增加④日本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更具竞争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今年5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弱,8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7”关口。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对这一变化及其影响描述正确的是序号币值汇率影响①人民币贬值美元汇率下降有利于我国商品对美国出口②美元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③人民币贬值美元汇率上升减弱贸易战对我国输美商品的影响④美元贬值人民币汇率上升有利于降低我国居民赴美旅游成本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5.根据以上人民币汇率变换表,下列图像(A为变化前,A’为变化后)表述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6.2020年发生新冠疫情后,中国政府迅速采取积极政策,中国经济复苏态势逐步显现,中国外汇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截至2020年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017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102亿美元,升幅为0.3%,人民币汇率2020年企稳向好。
这表明()①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为人民币汇率企稳向好提供稳固支撑②人民币汇率升高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积极性③外汇储备充足稳定,人民币汇率能够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④人民币企稳升值会导致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2019年8月12日,阿根廷比索对美元贬值将近3701。
阿根廷是世界最大的豆粕出口国和第三大玉米出口国,阿根廷比索大跌对美国豆粕和玉米期货价格造成压力。
不考虑其他因素,阿根廷比索大跌对美国豆粕和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路径是①阿根廷豆粕、玉米出口价格优势增强②国际市场上豆粕、玉米供应量增加③阿根廷豆粕、玉米出口量增加④国际市场上豆粕、玉米价格下跌⑤阿根廷豆粕、玉米生产成本下降A.①一③一②一④B.②一③一④一⑤C.④一②一①一③D.⑤一③一②一④18.2017年10月12日,1欧元兑换7.2109元人民币,2017年11月12日,1欧元则兑换6.8280元人民币。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一变化A.有利于我国进口欧元区国家商品B.有利于吸引欧元区国家对华投资C.不利于我国公民赴欧元区国家旅游D.不利于欧元区国家扩大对华出口19.甲、乙、丙、丁四人各用人民币10万元同时进行如下投资理财:甲以每股10元的价格买入M股票10 000股乙将10万元存入银行一年定期,年利率1.75%丙在汇率为8∶1时买入欧元,然后将欧元存入银行一年定期,年利率1.5%丁购买了一年期记账式国债,年利率3.34%假如一年后M股票的价格上涨了3%,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上涨2%,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对四人收益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丁>乙>甲>丙B.丙>丁>甲>乙C.丙>乙>丁>甲D.丁>甲>乙>丙20.2019年8月14日,1美元兑换7.0222元人民币; 10月29日,1美元兑换7.0617元人民币。
不考虑其他因素,这意味着①更多美国商品流向中国②吸引更多美元资本来华投资③更多中国商品流向美国④更多人民币资本到美国投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1.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兑换比率的变动,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假如“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条件下,下列认识正确的有()①旅行社:赴美旅游团费报价上涨②中国企业:对美投资能力减弱③留学生:赴美留学成本将减少④海关:美国对我国的出口将增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2017年4月2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89 6元。
下列主体中,最有可能希望人民币升值的是A.辽宁省某出口企业B.一家准备到中国投资办厂的美国公司C.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D.一位即将赴美留学的中国大学生23.由于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降低的影响,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①在中国旅游的汤姆提早结束了旅程②在中国的美国某公司投资成本减少③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经济压力加大④出口欧盟市场的中国玩具利润减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4.2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为683.89,3月10日为690.72,按这一趋势发展,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是()A.B.C.D.25.下图中P为价格,Q为数量,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面列举的经济现象中与对应图像中变化相一致的是()①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进对社区分类垃圾桶销量的影响—图1②美元升值对美国输中产品(人民币计价)销量的影响—图I③5G建设的全面铺开对4G手机市场生产产生的影响—图II④国家取消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对其产品销量的影响—图II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详解】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00美元)由2019年6月19日的690.32,变化为2020年6月19日的708.69,说明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
①:人民币贬值,我国居民在境外购买商品需要付出更多的人民币。
①正确。
②: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中国出口企业的出口,增加进口企业的成本,但是题干强调的是汇率波动对消费者的影响,并未强调对企业的影响。
②不符合题意。
③: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赴美旅游成本上升,旅行社的旅游报价将会上升,而不是降低。
③错误。
④:人民币贬值,赴美留学生群体的生活费、学费付出的成本会增加。
④正确。
故本题选C。
2.C解析:C【详解】①②③:根据图示可以判断100美元可兑的人民币数量增加,说明从1月到7月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引进外资,不利于对外投资,②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
④:人民币贬值,美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的成本降低,美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的意愿增强,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汇率变动的影响:(1)当外汇汇率上升时,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不利于本币对外投资,有利于引进外币资本。
(2)当外汇汇率下降时,外币贬值,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有利于本币对外投资,不利于引进外币资本。
注意:一国公民出国旅游、留学是属于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