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息技术相关概念

合集下载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6.信息技术的历史和今天:
2.信息技术的重要工具 ---计算机概 念综述
1.什么是计算机 2.计算机的诞生 3.发展阶段 4.发展趋势 5.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 6.计算机的分类 7.冯·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思想 8.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9.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什么是计算机:通常,计算机电子计算机中的个人电脑.
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输和应用等处理技术为主要 研究方向的技术系统的总称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具有 典型的时代特征.
单选:信息技术主要包扣:计算机技术,( ),微电子技术,视听 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A:电信技术 B:生物技术 C:通信技术 D:工程技术
5.信息技术的分类: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大类硬
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
2.数据和程序以二进制代码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 存放的位置由地址确定. 3.控制器根据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指令序列(程序)进 行工作,并由一个程序计数器控制指令的执行,控 制器具有判断能力,能以计算结果为基础,选择不 同的工作流程. 4.其核心思想是 “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 单选:目前大多数计算机以冯.诺伊曼提出的()设计 思想为理论基础.A:存储程序原理 B:布尔代数 C:超线程计数 D:二进制计数 8.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的重要工具 --计算机概念综述 3.信息表示
1.信息技术
1.信息的概念 2.信息的特征 3.信息的功能 4.信息技术 5.信息技术的分类 6.信息技术的历史和今天
1.信息的概念:所谓信息,通用是指对人有用的消息.信息是
事物运动的状态变换的方式;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表示的 事物运动及其变化的形式内容和效用.并实现世界事物的存在 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

高中必修一信息技术知识点

高中必修一信息技术知识点

高中必修一信息技术知识点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 信息的概念。

-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例如,交通信号灯的颜色(红、绿、黄)就是一种信息,它传达了车辆是否可以通行的意义。

- 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如文字、图像、声音等。

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 古代信息技术:包括语言的使用、文字的创造、印刷术的发明等。

语言是人类最早的信息交流方式,它使得信息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文字的出现则使信息可以被记录和保存;印刷术的发明提高了信息的复制效率,促进了知识的传播。

- 近代信息技术:以电信技术的发明为标志,如电报、电话等。

电报实现了远距离的文字信息传递,电话则让人们可以直接进行语音交流。

- 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

计算机具有高速运算、大容量存储等特点,网络技术则使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快速,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

3.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 多元化: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如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融合在一起。

- 网络化: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和共享更加方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在线交流、学习、工作等。

- 智能化: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应用不断涌现,使信息技术能够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

- 虚拟化:例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能够创建虚拟的环境或者将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相结合,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二、信息的获取。

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 定位信息需求:明确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例如,要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就需要获取与环境现状、污染治理措施、环保政策等相关的信息。

- 选择信息来源:信息来源有多种,包括文献型信息源(如书籍、报纸、杂志等)、口头型信息源(如与人交谈获取信息)、电子型信息源(如网站、数据库等)和实物型信息源(如产品样本、文物等)。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5章复习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5章复习

第1章学问要点1. 什么是信息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第三种基本形态,也是区分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信息可以用来消退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科学决策,指导人们的行动。

2. 信息的主要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3.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在信息的获得、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纳的技术和方法。

从本质上说,信息技术是人类在了解、把握和改善自身生存环境过程中实现获得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限制信息等的相关技术,其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长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限制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等,其中微电子技术是基础,计算机技术是核心。

4. 信息技术的历史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信息技术已经经验了五次革命。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产生。

(2)其次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独创。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独创。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独创和普及应用。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运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始于20世纪60年头,这是一次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手段的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使信息数字化成为可能,信息产业应运而生。

5.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略)第1章单元测试1.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普遍性(B)科学性(C)依附性(D)共享性2. 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人类不行缺少的三类资源。

(A)物质、学问、信息(B)能量、学问、信息(C)物质、能量、学问(D)物质、能量、信息3.信息技术已经经验了 次革命。

(A )2(B )3 (C )4 (D )5 4.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这是 提出的。

(A )香农(B )维纳 (C )钟义信 (D )比尔·盖茨 5.最近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标记是 的应用。

《信息技术》1.1.1 了解信息技术概念

《信息技术》1.1.1 了解信息技术概念
信息技术教育是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前提下,对教学资源 与学习资源信息化,实现教师教、学生学的优化过程。如 教学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后,学生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 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数字信息了解学习情况。
现代教育领域涉及的信息技术,一般特指与计算机、网络 和通信相关的技术。而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纯的技术教育, 也不单指以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为目标的教育。
硬件
电子管和继电器
1955—1964 1965—1974 1975—1991
晶体管和铁氧体磁芯
小规模或中规模集成电 路
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 电路和半导体存储器
1991年—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 工艺更完善
软件
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
有编译程序的高级语言 等 多道程序设计和分时操 作系统
并行多处理操作系统、 专用语言和编译器
计算机语言更加丰富
第1 章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代别
第一代4位机 第二代8位机 第三代16位机 第四代32位机 第五代64位机
年份
1971—1973 1974—1977 1978—1984 1985—1995
1995年—
微型计算机发展历程
集成度
时钟频率
典型产品
2000晶体管/片
1MHz
Intel 4004
第1 章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2.了解信息技术发展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了知道信息技术的演变过程,更重要的是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 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帮助人们理解信息技术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力,加深对信息技术融入人类社会的认识。
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语言
50000年前~35000年前
第1 章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1信息、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

1信息、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

1信息、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在当今这个高度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信息、信息科学以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们如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却又常常被我们忽视。

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呢?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区别呢?首先,我们来谈谈信息。

简单来说,信息就是能够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比如,当你听到明天会下雨的天气预报,这就是一个信息,它消除了你对于明天天气状况的不确定性。

信息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等。

它的价值在于能够帮助我们做出决策、解决问题或者获取知识。

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比如,当你和朋友聊天时,你说出的话就是信息的输出,朋友的倾听和理解就是信息的接收和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信息传递不准确或者不完整,就可能导致误解或者错误的决策。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信息科学。

信息科学是一门研究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利用的综合性学科。

它融合了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方法。

信息科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

它包括信息的度量和表示、信息的编码和压缩、信息的传输和通信、信息的处理和分析等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信息科学致力于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质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比如,在图像识别领域,信息科学的研究可以帮助计算机更准确地识别和理解图像中的内容。

在大数据分析中,信息科学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再来说说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它是信息科学的具体应用和实现手段。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早期的电话、电视,到如今的互联网、智能手机、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等,信息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互联网的出现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全球各地的信息,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共享。

高一新教材信息技术知识点

高一新教材信息技术知识点

高一新教材信息技术知识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高一的学习中,信息技术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系列与计算机和科技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一新教材中包含的一些主要的信息技术知识点。

1.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信息技术学习的基础。

它包括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以及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学生将对计算机的运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机和处理常见的计算机问题。

2. 网络与互联网互联网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了解网络和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这包括了网络的组成、网络的分类、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应用等内容。

学生还需要学会使用互联网,并了解在互联网上进行安全和有效的网络交流的方法。

3. 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软件等。

通过学习这些技能,学生将能够更加熟练地进行办公和学习。

4.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信息时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热门话题。

学生需要了解大数据的概念、特点和应用以及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和智能化的社会。

5. 程序设计与编程基础学生还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程序设计和编程的知识。

这包括了编程的基本概念、算法的设计和实现以及常见的编程语言的应用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

总之,高一新教材中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与互联网、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以及程序设计与编程基础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并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运用这些技能。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
电话、传真、还是电子邮件,都是人与人之间消息、思想、观 点、感情的交流。 ⑸ 娱乐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崭新的声像传 播方式,这些方式声像质量越来越高、表现手法越来越逼真, 使得可选择性、智能型的种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琳琅满目。
高或扩展人类信息能力的方法和手段的 总称。这些方法和手段主要是指完成信息产生、获取、检索、 识别、变换、处理、控制、分析、显示及利用的技术。
信息化是当代新技术革命所引发的一种新的社会 经济现象,也是实现工业化后的一个自然发展趋 势。
1. 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就是指在国家宏观信息政策指导下,通过信 息技术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人才的配置, 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以满足全社会的信息需求, 从而加速社会各个领域共同发展以推进到信息社会 的过程。信息化的结果,必将极大地增强综合国力 和国际竞争能力。
2. 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可以分 为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⑴ 以人工为主要特征的古代信息技术。 ⑵ 以电信为主要特征的近代信息技术。 ⑶ 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
3. 信息技术的体系
信息技术的体系包括三个互相区别又互相 联系的层次:主体层次、应用层次和外围 层次。
2. 相关概念
⑷ 数据:计算机处理的内容是数据,数据是为反 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的可以识别的符号。数据 是用来记录信息的,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3.信息的类型和特征
⑴ 信息的特征
信息主要具有六大特征:
① 社会性:信息直接联系于社会应用。信息离不开社会。
② 传载性:信息在空间中的传递被称之为通信。信息在时间 上的传递被称之为存储。
3. 我国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现状
⑴ 企业信息化:大中型企业纵深发展,中小型企 业快速起步

信息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信息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信息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 信息的概念。

-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例如,交通信号灯的颜色变化(红、黄、绿)是一种信息,它传达了交通通行或停止的状态。

2. 信息的特征。

- 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如自然界中的季节更替信息,社会生活中的新闻信息等。

- 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存在。

例如,文字信息依附于纸张、电子设备等载体;声音信息依附于空气、磁带等载体。

- 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其价值体现在可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

如股票市场的信息对投资者来说有决策价值。

- 时效性:信息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过了这个时期,信息的价值可能会降低甚至消失。

例如,天气预报信息在当天有价值,过后就失去了对当天天气预测的价值。

- 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用户同时共享而不会减少其本身的信息量。

例如,网络上的开源知识,多人可以同时查看和学习。

3. 信息技术的概念。

- 信息技术(IT)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等。

4.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 古代信息技术:如结绳记事、烽火传信等,这些方式简单且传递信息的能力有限。

- 近代信息技术:以印刷术的发明为标志,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存储和传播能力。

例如书籍的大量印刷,使得知识能够更广泛地传播。

- 现代信息技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标志。

计算机技术实现了信息的高速处理,通信技术实现了信息的快速远距离传输,如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5. 信息技术的影响。

- 积极影响。

- 对社会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球化、信息化进程,如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商业交易模式,使全球商业联系更加紧密。

- 对科技进步: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加速了科技创新的速度。

例如,超级计算机在气象模拟、基因测序等领域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0) I (1) log 2 1 log 2 2 1 (b) 1/ 2

2010南非世界杯-章鱼哥预测的信息量?
信息技术导论
2010
5
1.3 信息度量(2)

香农的狭义信息论没有解决信息的语义和有效性
Standard information theory considers each n bitstring in {0,1}n equal (all have probability 2–n). However, we feel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ring A=“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 有规律地 重复01串 17次,可压缩为 01#17 and the string (of equal length) B=“0101110101001010001110001100011011”. 比较复杂,几句化说不清的,信息量较大 直观感觉:长话短说 的 最短尺寸,可用来度量其信息量。 计算理论导引:P146 信息的最短描述的大小决定了信息量。
信息技术相关概念
吴涛 副教授 (2010 v1.0) 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
信息技术导论
2010
1
目录

1 信息和信息技术 2 计算机相关概念 3 软件工程


信息技术导论
2010
2
1.1 信息

什么是信息? (传字游戏)


信息是信息论中的一个术语its most restricted technical sense, is an ordered sequence of symbols.

微电子技术

IC(Integrated Circuit),是将多种电子元器件(晶 体管、电阻、电容)集成到一片小小的硅片上。 SOC (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 将一个系统集成 为一个芯片 纳米芯片
信息技术导论
2010
8
1.4 信息技术(3)

卫星通信

Google Earth是一款由Google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 软件,是Google公司提供的地图服务,包括局部详 细的卫星照片。
信息技术导论 2010 6
1.4 信息技术(1)

什么是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n the broadest sen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fers to both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at are used to store, retrieve, and manipulate information. 有关信息的采集、表示、识别、提取、处理、传输、 管理、组织、存储、检索、分析等技术的总称。

Hardware



Software


Computer software, or just software, is the collection of computer programs and related data that provide the instructions telling a computer what to do. 软件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电脑数据和指令的集合。

知识经济

OECD: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 和使用上的经济。

信息产业
信息技术导论 2010 11
2 计算机相关概念

Computer


A computer is a programmable machine that receives input, stores and manipulates data//information, and provides output in a useful format. 电子计算机(英语:Computer),又称计算机或电脑,是一 种利用电子学原理根据一系列指令来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机器。 Hardware is a general term for the physical artifacts of a technology. It may also mean the physical components of a computer system, in the form of computer hardware. 个人电脑的硬件,包括电脑中所有物理的零件,包括主机和外围 设备。
信息技术导论 2010 4

数据/消息/信息/信号(P7)
1.3 信息度量(1)

香农定义:

I
后验概率 1 log a log a P( x) 先验概率 P( x)
消息出现的概率越小,则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
[神农架出现野人]
若a = 2,信息量的单位称为比特(bit) ,可简记为b 举例:设一个二进制离散信源,以相等的概率发送数 字“0”或“1”,则信源每个输出的信息含量为:
信息技术导论 2010 13

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 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维基百科)
信息技术导论
2010
14
计算机技术: 信息处理的核心(计算机智能化) 微电子技术: 支持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IC,SOC,纳米芯片) 网络与通讯技术: 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讯。 传感技术: 发展到了应用高度敏感元件的时代。
信息技术导论 2010 7

信息技术的核心 (P12)



1.4 信息技术(2)

1.2 香农的狭义信息论

美国数学家香农(C.E.Shanon)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电子计算机理论的 重要奠基人之一。 1938 发表《继电器和开关电路的符号分 析》,首次用布尔代数进行开关电路分 析。在贝尔实验室工作证明,可以采用 能实现布尔代数运算的继电器或电子元 件来制造计算机。 1948年发表《通信的数学理论》,是信 息论正式诞生的里程碑。 信息是有秩序的量度,是对不确定性的 消除或减少。
()(维基百科:网络百科全书)


1928年哈特莱发表《信息传输》,首先提出信息是 包含在消息中的信息量,而代码、符号不是信息内 容本身,而是信息表现的具体方式。 香农:信息是有秩序的量度,是对不确定性的消除或 减少。
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信息技术导论 2010 3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技术导论 2010 12
3.1 软件工程 (1)

"The establishment and use of sound engineering principles (methods) in order to obtain economically software that is reliable and works on real machines" [Bauer 1972]. "Software engineering is that form of engineering that applies the principles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to achieving cost-effective solutions to software problems."[CMU/SEI-90-TR-003] "The application of a systematic, disciplined, quantifiable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oftware" [IEEE 1990].
信息技术导论
2010
10
1.5 信息技术其他

信息高速公路(P16) 信息社会

社会交往网络 (QQ,MSN,Gmail,Facebook,人人网) 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网上购书,旅游定票,Amzon,YahoMicrosoft, Oracle(SUN),Apple
信息技术导论
2010
9
1.4 信息技术(4)

嫦娥二号关键技术

一是配合运载火箭验证地月转移轨道直接发射技术; 二是搭载轻小型化X频段深空应答机,配合中国新建的X频段地 面测控站,试验X频段测控技术; 三是验证距月面100km近月制动的月球轨道捕获技术; 四是验证100km×15km轨道机动与飞行技术; 五是试验遥测信道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编码技术,月地高 速数据传输技术及降落相机技术; 六是对备选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