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天气、大气层 ppt课件
《大气层》PPT【优秀课件】

小试牛刀
4.根据如下所示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 ABC 三 层 中 , A 为 __对__流____层,B为__平__流___层。
(2)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天 气现象发生在_A____层,空气垂 直 运 动 强 烈 的 是 在 ___A___ 层 , 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B__层, 臭氧层主要集中在__B____ 层。
大气层
对照月球表面的环境特点,如果没有大气 层,地球会变成怎样。
大气层
(1)没有天气变化 (2)易受陨石侵袭 (3)听不到声音 (4)昼夜温差大 (5)地球上将无生命
。。。。。。
大气层
高度
下降
随着高度地不断升高,温度会一直下降吗?
大气的温度
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 在-84~2500℃之间
(1)图中横坐标和纵坐标 分别代表什么?
大气的分层
第四层 暖 层 第三层 中间层 第二层 平流层
第一层 对流层
对流层的最显著特点 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小试牛刀
1.炎热的夏天,空调的最佳安装位置是___D____;寒冷
的冬天,北方的居民家中都要安装暖气片,暖气片应该
安装在___B_____。
A.任何地方都可以 B.靠近地面的墙上 C.房间的中间 D.靠近天花板的墙上
2.1大气层
大气层
月球上有下雪这样的天气现象吗?
大气层 大气
地球
大气的存在
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 度内。
与地球的半径相比,大气显得很薄。
大气层
1.是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大气层(PPT课件(初中科学)26张)

空气受热时,是否也会和烧杯中的水一样流动起来?
会
2.点燃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把一只大号烧杯 倒扣在桌面上,线香置于中间,线香的
烟 会形成对流 。
新课讲授
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__上__升___,冷的 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__下__沉___。
新课讲授
请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新课讲授
对流层
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对流层中天气复杂多变了吗?
(1)对流层对流运动强烈 (2)对流层聚集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3)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运输,上升遇冷形成云和雨等天 气变化
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
1、探空气球可以从地面上升到约30千米的高空,气球D 在上升过
程中--路遇到的情况是(C )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强烈的对流运动。
新课讲授
思考
冰箱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面?
冷空气下沉,易形成对流,到达制冷效果
新课讲授
想一想对流层的温度特点,对形成对流有利吗?
它的温度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有利于对流的形成。
新课讲授
对流层
1.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变小。 2.对流层聚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 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3.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强烈的对流运动。 4.各种天气现象都产生在对流层。 5.对流层与人类最密切。
0 ~ 8/17千米 (赤道厚两极薄) 17 ~ 55千米
55 ~ 85千米
85 ~ 500千米
500 ~ 1000千米
温度散布特点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新课讲授
大气与海洋PPT课件

干空气:通常把除水汽以外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简称干空气。
湿空气:含有水汽的空气。.
2
第一节 地球大气的平均状态
由于大气运动和分子扩散的结果,干洁 大气中各成分的比例得以维持常定,85km 以下的干空气可当作平均摩尔质量为 28.9g/mol的单一气体。
高层大气主要为氮和氧,其他气体含量减 少。臭氧主要分布在10~40km高处,极大 值在20~25km附近,可强烈吸收太阳紫外 线辐射。CO2占整个大气容积的万分之三。 升高趋势。
.
28
第二节 海洋上的天气系统
三、副热带高压
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存在着副热带高压 带,它是由若干高压单体组成的,这些单体统 称为副热带高压。
1、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结构
•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常年存在,是一个深厚的 暖性高压系统。其范围和强度,夏季远超过冬 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呈东西向扁平状,其长 轴多呈西西南-东东北走向。
大尺度的大气运动受到科氏力的影响。
.
10
大气运动分类及特征量
特征量 系统量
L/m
大尺度系统 106
中尺度系统 105
小尺度系统 104
微尺度系统 103
H/m 104 104 102~104 103
U/(m·s-1) 101 101
101~102 100~101
W/( m·s-1) τ/s
10-2
.
3
第一节 地球大气的平均状态
2、地球大气的铅直分层
按大气的温度结构分层,即根据铅直温度梯度 的方向,把大气分成:
1)对流层:大气的最低层,下界是地球表面, 上界是对流层顶。15-20km(赤道),812km(极地和温带)
主要特点:温度随高度降低;大气的铅直混合 强;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第1节大气层(PPT课件(初中科学))

4、大气的温度
大气的温度是垂直变化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近地面,大 气温度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降落,但到了高空有时是随高度的上升而上升,有 时是随高度上升而降低,85km以上,大气温度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而升高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生活在0-12千米的区域内,大气温 度只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登 山时,人登得越高,大气温度越 2低、。为什么哈勃望远镜约600千米高空 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
高层温度高,太阳辐射强,这层外 壳主要可以反射热辐射,避免高温 下,外壳融化。
二、大气的分层
1、大气分层的主要根据: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 化; 2、大气分层:根据大气的 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 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 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 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5、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平流层上冷下热,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 B、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 C、在平流层中存在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 波 D、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的关系最为 密切
6、如图:(1)各字母所代表 的大气层名称是A 平流层 、 B 中间层、C 对流层、D 暖层 。 (2)大气中随高度上升温度 逐渐降落的是 C 和 B , 随高度上升大气温度逐渐上升
课本P48活动:
根据大气温度垂直散布特点,可以把大气分成几层?把讨论 结果填入下表。
层序
高度
温度散布特点
第一层(对流层) 第二层(平流层) 第三层(中间层) 第四层(暖层) 第五层(外层)
0~17千米 17~50千米 50~80千米 80~500千米 > 50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大气层(PPT课件(初中科学)27张)

平流层
中间层
暖层
外层
(2) 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大气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流层
暖层
外层
知识点3 对流层 难点
1.对流层的概况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17~18千米。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题型4 空气的对流运动
典例8 在对流层中,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使得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1) 请在“空气对流运动”模型(如右图)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的运动方向。
(2) 根据对流原理,室内的取暖装置应安装在房间的_______(选填“上部”或“下部”)效果更好。
下部
(1)(2)下部思路点拨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降温收缩下沉。室内的取暖装置是给空气加热的,空气受热会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所以为了能更好增温,使整个房间的空气都变暖,应该将取暖装置安装在房间的下部。
C
[解析] 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蓝天白云、春暖花开都与大气有关;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岩浆活动的结果,与大气无关;昼夜温差一定存在,大气只是减小了昼夜温差。
题型2 大气的分层
角度1 大气各层的气温变化特点
典例5 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2.教材第49页活动:空气对流运动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的一端
点燃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把一只大号烧杯或其他玻璃器皿倒扣在桌面上,线香置于中间
实验现象
水会由酒精灯加热的地方向上流动,然后对流管内另一端的水会流过来补充,形成水的对流
2.教材第48页活动:大气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具体如下:
第1节大气层(PPT课件(初中科学)17张)(全)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从_冷__的地方流向_热__的地方。
密度大
密度小
总之:大气层对人类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
3776米高的日本富士山
思考:地球上不同高度的大气温度一样吗?
高度/千米
85 55
你能说说大气温度的垂 直散布的规律吗?
提示:(1)图中纵轴和 横轴分别代表什么?
(2)随着高度的升高,温度
12
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温度/摄氏度
0 -100 -80 -60 -20 0 20 50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层序
高度
温度散布特点
(对流层) 0—12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平流层) 12—5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 50—8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暖层) 80—50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外层) > 50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1、大气的最底层 2、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变小
大气温度的垂直散布图
高度/千米
大气温度的垂直散布的规律: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85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55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12 温度/摄氏度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0 -100 -80 -60 -20 0 20 50
大气温度的垂直散布图
二、大气的分层
根你据能:根大据气书中温图度2的-1和垂大直气变温化度(垂直大散气布分特 层点的,主对要大根气进据行)分、层密吗度?把和结物果质填组入下成表。
赤道对流层最厚: 17~18千米; 两极对流层最薄: 8千米
3、对流层聚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 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课件第八章大气与海洋

第八章大气与海洋§8.1地球大气的平均状态一、大气的垂直结构如上图所示,大气从低往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成层和逸散层。
1、对流层:高度北半球中、高纬度12到15公里;南半球中、高纬度8到9公里,赤道附近18到19公里;由于地面辐射,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每100米降低0.65k,层顶温度为-60度,主要现象为日常天气;2、平流层:平均高度50km,因在20到25公里高处有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增温,温度随高度升高,层顶温度大约0度,无天气现象;3、中层:高度为80到90公里,温度随高度降低很快,最冷层,层顶温度可达-90度,水气极少,空气稀薄,可见夜光云;4、热成层,又叫暖层、电离层,温度可升高到1000k,高纬极光多发生在这一层;5、逸散层:过渡二、大气成分1、定常成分:氮气、氧气、氩气和微量惰性气体;2、可变成分:水蒸气;二氧化碳;臭氧,C、S、N化合物;主要造成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三、三大全球问题1、臭氧空洞:2、温室效应:3、酸雨:PH小于5.6,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
§8.2 大气环流一、准备知识1、气温: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表现,表征大气的冷热程度;全球气温基本呈纬向分布。
2、气压: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的垂直空气柱的质量。
海压为0表示气压为1013.25hPa;气压场:等压线越密,风速越大。
3、风:空气相对于地面作水平运动;4、湿度:表征空气中水汽含量的物理量;5、尺度:大气大、中尺度运动受科氏力影响,满足地转平衡关系,近似为地转风,沿水平面上等压线吹。
(分类见P242表8-1)二、气压带和风带1、没有转动地球上的风场分布:热力环流(Hadley环流):无旋转地球上的Hadley环流2、转动地球上的风场分布:哈德雷环流、费瑞尔环流、极地环流;其近地面部分分别形成:赤道信风带(贸易风);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而在南北纬高、中、低纬度由于气流辐合辐散形成了地面气压场,对海洋最重要的为副热带高压:三、季风1、定义:大范围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2、特点:随季节反向;源起气团性质迥异;造成明显的旱、雨季;3、全球三大季风区:印度季风区,东亚季风区,西非季风区主要季风区印度夏季风印度冬季风4、成因a、海陆热机:(小型形成海陆风)海陆风b、行星风系移动c、青藏高原大地形的影响(小型形成山谷风,焚风)§8.2海洋上的天气系统一、锋面1、气团:低层大气中存在的物理属性相对均匀的大规模空气集团。
大气层(PPT课件(初中科学)21张)

平流层12-55千米,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
中间层55--85千米温度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暖层 85-500千米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 外层大于500千米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
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 到17~18千米。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 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①③ D.①④
2.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A 层占了大气质量的 3/4 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B.B 层的下方有臭氧层,能吸取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C.C 层风平浪静,合适飞机飞行 D.D 层叫暖层,其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3.苏轼《水调歌头·几时有》有言:我欲乘风归去,又 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1)苏东坡说的是大气的 哪一层?______,这一层的特点是______。(2)“高 处不胜寒”是否一定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__。
我们在爬山时,常会感到越爬到高处,气温越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大
气
温
度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
的 垂
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 层的主要根据。
直
散
布
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 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 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大气的分层
对流层 0--12千米,温度随高度上升而降落
太阳光中有红外线、可见光、紫外 线等。长期暴露在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下, 会影响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甚至会导 致动物患上皮肤癌。臭氧层吸取了太阳 光中大部分紫外线,因此地球上的生物 才能健康苗壮地生长。
巩固练习
1.如果没有大气层 ,下列哪些现象可能在地球上产生( D ) ①地球上到处都是陨石坑 ②地球上的重力明显减小 ③天空仍 然是蔚蓝色 ④ 生命都从地球上消失A.①② B.②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拥有的水量 非常巨大,为 13.86亿立方千米。 其中,96.5%在海 洋里。
PPT课件
1
在阳光的照射下,海洋中的水不断地被加热、
蒸发到大气中。海洋蒸发的水蒸气变成降水,
为陆地补充大量的纯净PPT的课件 淡水。
2
由于海水的流动,海洋能够调节不同海域水
• 大气层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其中包括生物呼吸所 需要的氧气。
• 大气层越高空气越稀薄,含氧量低,温度也很低。 • 大气层中还包括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一氧化
碳、臭氧等。
PPT课件
9
外层
电离层 中间层 平流层
10
对流层
电话信息和电视图象通 过卫星来传送
又称暖层,完成远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无线电通讯
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
PPT课件
电离层 中间层 平流层 对流层
15
练一练:
3、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__D___仍然存在
A、彩虹
B、流星
C、下雪
D、地震
4、有复杂的天气现象的是___B____层。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PPT课件
16
你知道大气层保护 地球的例子吗?
PPT课件
17
大气层如何保护地球?
• 阻挡紫外线,没有大气层,生物早被辐射得灭绝了 • ,调节全球的
气候。
地球上的生物能够生活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
与海洋的调节作用有很大的关系。
PPT课件
3
PPT课件
4
•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人们常把异常的天气归咎于 这两种海水温度的异常现象。
PPT课件
5
「厄尔尼诺」 现象
「厄尔尼诺」是指热带太平洋的海温异常持续地变暖。在1997年到 1998年当「厄尔尼诺」达到成熟期時,此海区的海溫比正常高了 约4至5度(见下图)。
生物都得冻死 • 防止地球被太空小星体袭击,不然就会被成像月球
那样好多环形山 • 为生物提供必要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PPT课件
18
我们如何保护大气层?
• 从自我做起,热爱环境,维护生态的平衡; • 尽量减少有害废气的排放,保护好臭氧层,防止温室效应.
PPT课件
19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PPT课件
13
对流层 1、对流层聚集地球3/4的大气和几乎全部的
水汽和固体杂质。
2、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强烈的对流运动
3、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PPT课件
14
练一练:
1、写出各字母所代表的大 气层名称。 2、大气中随高度上升温度 逐渐下降的是__C__和_B__, 随高度上升大气温度逐渐上 升的是___A__和_D____.
「厄尔尼诺」出现的周期并不规则,但平均來說,每四年一次。
PPT课件
6
「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相反,是指热帶太平洋的海溫异常持续 地变冷。
1998年6月到11月,此海区的海溫比正常低了约1至2度(见下图)。
PPT课件
7
说说你对大气层的认识
PPT课件
8
• 地球表面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这层空气叫做 大气层。
下部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 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
雨、雪、暴雨和大部分
云等天气现象
PPT课件
10
• 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 氧气占20.9%;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臭氧、稀有气体(氦气、 氩气、氪气等)和水蒸气。
• 大气层中的臭氧可以抵挡有害的紫外 线辐射。
PPT课件
11
为什么登山时越高越感觉冷?
生活在0-12千米的区域内, 大气温度只是随高度增加而 降低,在登山时,人登得越
高,大气温度越低。
PPT课件
12
大气的分层
层序
高度
你知道各层 的名称吗?
温度分布特点
第一层 (对流层) 第二层 (平流层) 第三层 (中间层) 第四层 (电离层)
0--20千米 20---50千米 50---80千米 80--5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