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师综合能力重点知识点整理
注册测绘师之测绘综合能力考试全部重要知识点

注册测绘师之测绘综合能力考试全部重要知识点1、对于山区公路的之字形弯曲,为了保持其特征又不过多地使道路移位,常采用()方法。
A.删除B.夸大具有特征意义的弯曲C.采用共线或局部缩小符号D.移位正确答案:C2、(2012 年)根据影像特征的差异可以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地物,能够达到识别和区分地物目的的性质、类型或状况,这些典型的影像特征称为()。
A.判读特征B.解译区域C.判读标志D.解译标志正确答案:D3、私募投资基金与公募基金在( )有较大区别。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正确答案:B4、水准测量时,应使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其目的是削弱()的误差影响。
A.十字丝横丝不垂直于仪器竖轴B.仪器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C.圆水准器轴不平行于仪器竖轴D.仪器视准轴不垂直于水准管轴正确答案:B5、“提醒客户及时核对交易确认”属于基金客户服务步骤中的( )。
A.售前服务B.售中服务C.售后服务D.流程服务正确答案:C6、胸段脊髓受损在脊休克过去之后,排尿功能障碍的表现为A.尿失禁B.尿频C.尿急D.尿多E.排尿困难正确答案:A7、工程高程控制测量过程中,精度最高的是()。
A.目估法B.三角高程测量C.水准测量D.GPS水准正确答案:C8、三角高程测量时,距离大于()m时,要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A.150B.300C.400D.500正确答案:B9、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采用( )位十进制码。
A.10B.8C.6D.4正确答案:C10、通常所说的某山峰海拔高是指山峰最高点的()。
A.高度B.高差C.相对高程D.绝对高程正确答案:D11、摄影测量共线方程是按照摄影中心,像点和对应的()三点位于一条直线上的几何条件构建的。
A.像控点B.模型点C.地面点D.定向点正确答案:C12、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地下隧道在施工和运营初期,还应对受影响的地面建筑物、地表、地下管线等进行同步变形测量,并符合下列规定:新奥法隧道施工时,地表沉陷变形观测点,应沿隧道地面中线呈横断面布设,断面间距宜为10~50m,两侧的布点范围宜为隧道深度的(),每个横断面不少于5个变形观测点。
注册测绘师 知识点 总结

注册测绘师知识点总结一、测绘师基础知识1. 测量基础知识测绘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测量基础知识,包括测量原理、测量技术、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等。
这些知识对于测绘师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测绘师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测量来获取地理信息数据。
2. 地图学基础知识地图学是测绘师必备的基础学科,它包括地图的制图原理、投影变换、坐标系统等内容。
测绘师需要掌握地图学的基础知识,以便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各种地图数据。
3.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地理信息系统是当今测绘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测绘师需要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设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等内容。
4. 空间数据处理基础知识空间数据处理是测绘师的主要工作之一,测绘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包括对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二、测绘师专业知识1. 测绘仪器与设备知识测绘师需要了解多种测绘仪器和设备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包括测距仪、全站仪、GPS接收机等,以便能够熟练操作这些设备。
2. 测量数据处理知识测绘师需要掌握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和传输等内容。
3. 测绘成果表达知识测绘师需要能够准确、清晰地将测绘成果表达出来,包括地图、图表、报告等形式。
4. 地籍调查与测量知识地籍调查与测量是测绘师的主要工作之一,测绘师需要掌握地籍调查与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5. 国土空间规划知识测绘师需要了解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便能够参与规划工作。
6. 土地资源管理知识测绘师需要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实施办法,以便能够开展土地资源管理工作。
7. 测绘法律法规知识测绘师需要熟悉测绘法律法规,以便能够做到依法测绘。
三、测绘师技能1. 测绘学科领域的创新能力测绘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创新方法和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测绘师需要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2023年注册测绘师之测绘综合能力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3年注册测绘师之测绘综合能力知识点总结归纳1、空中三角测量相对定向中,每个像对连接点应分布均匀,自动像对定向时,每个像对连接点数目一般不少于( )个。
A.10B.15C.20D.30正确答案:D2、一个好的控制网,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应大于()A.0.1~0.2B.0. 2~0.3C.0.3~0.5D.0.5~0.8正确答案:C3、GPS卫星采用两个频率LA.削弱电离层影响B.削弱对流层影响C.消除接收机钟差D.消除卫星钟差正确答案:A4、球面坐标与平面坐标间的转换,我国统一采用()。
A.正射投影B.高斯投影C.等边投影D.等积投影正确答案:B5、“4D”产品指的是()。
A.DEM、DOM、DRG、DLGB.DEM、DTM、DSM、DLMC.DEM、DOM、DSM、DLMD.DSM、DSM、DRG、DLG正确答案:A6、用水尺进行水位观测时,应每隔()观测一次,整点时必须观测。
A.20minB.30minC.15minD.10min正确答案:B7、系统在某一瞬间能处理的请求数量被称为并发能力,下列软件测试类别中,包含并发能力测试的是( )。
A.功能测试B.集成测试C.可用性测试D.性能测试正确答案:D8、已知某点横轴坐标Y=19123456.789,则该点横轴坐标y是( )。
A.19123456.789B.123456.789C.-376543.211D.-576543.211正确答案:C9、地块内如有几个土地利用类别时,以()符号标出分界线,分别标注利用类别。
A.地类界B.注记C.地物D.地形正确答案:A10、数百米至数千米的精密距离测量宜使用()。
A.精密钢尺B.精密经纬仪C.精密水准仪D.精密全站仪正确答案:D11、某宗地内有甲、乙两幢房屋,建筑面积分别为100m2、200m2,建筑占地面积均为100m2。
其中,甲房屋拥有独立使用院落面积100m2,乙房屋拥有分摊院落面积200m2,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宗地面积为( )m2。
2023年注册测绘师考试重点复习

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综合能力复习重点(1)注册测绘师考试复习之遥感1广义遥感: 泛指一切无接触旳远距离探测, 包括对点磁场, 力场, 机械波等旳探测。
2狭义遥感: 应用探测仪器, 不与探测目旳相接触, 从远处把目旳旳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 通过度析, 揭示出物体旳特性性质及其变化旳综合性探测技术。
3遥感系统包括信息源, 信息获取, 信息记录和传播, 信息处理, 信息应用。
4按遥感平台分: 地面, 航空, 航天, 航宇遥感。
按传感器探测波段分: 紫外(0.05-0.38um)可见光(0.38-0.76)红外(0.76-1000)微波(1mm-10m)多波段遥感。
按工作方式分积极遥感和被动遥感。
1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旳波长, 递增或递减排列2 电磁波辐射: 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 变化旳磁场激发了涡旋电场变化旳电场又激发了涡旋磁场, 使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
3绝对黑体: 假如一种物体旳任何波长旳电磁波辐射都所有吸取, 则这个物体时绝对黑体。
4黑体辐射规律: 普朗克公式mλ(λ, t) =2πh(c^2)(λ^-5)*1/[e^(hc/λkt)-1], 规律: (1)m伴随波长旳持续变化只有一种最大值。
(2)伴随温度旳升高, m旳最大值升高, 不一样温度旳曲线不相交。
(3)伴随温度旳升高, m旳最大值向短波向短波方向移动。
维恩位移定律: λmaxt=b, 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波长λmax与温度t成反比。
玻尔兹曼定律: m=σt^4, 绝对黑体旳辐射出射度与其温度旳4次方程反比。
5实际物体旳辐射: 基尔霍夫定律: 实际物体旳辐射出度mi与同意温度, 同一波长绝对黑体辐射出射度旳关系, φi是此条件下旳吸取系数, 或称发射率。
m=εm.6太阳光谱旳特性: (1)靠近温度为5800k旳黑体辐射, (2)短波辐射, 太阳辐射旳总能量旳40%集中于可见光范围, 51%在红外线部分。
7大气散射旳类型: (1)瑞利散射: 当大气粒子直径比波长小旳多时发生旳散射。
2017年注册测绘师考试知识点整理:测绘综合能力--大地测量

2017年注册测绘师考试知识点整理:测绘综合能力--大地测量测绘综合能力--大地测量第1节1.1 大地测量概论知识点一、大地测量的任务和特点[熟悉]:大地测量的任务和特点(一)任务大地测量是为建立和维持测绘基准与测绘系统而进行的确定位置、地球形状、重力场及其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测绘活动。
其任务是建立与维持大地基准、高程基准、深度基准和重力基准;确定与精化似大地水准面和地球重力场模型。
(二)特点①高精度;②长距离、大范围;③实时、快速;④“四维”:能提供在合理复测周期内有时间序列的、高于10-7相对精度的大地测量数据;⑤地心;⑥学科融合知识点二、大地测量系统与参考框架[熟悉]:大地测量系统与参考框架大地测量系统(规定了大地测量的起算基准、尺度标准及其实现方式,包括理论、模型和方法)是总体概念,大地测量参考框架是大地测量系统的具体应用形式。
大地测量系统包括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深度基准和重力参考系统。
与大地测量系统相对应大地参考框架有坐标(参考)框架、高程(参考)框架和重力测量(参考)框架三种。
(一)大地测量坐标系统和大地测量坐标框架1. 参心坐标框架以参考椭球的几何中心为基准的大地坐标系,通常分为:参心空间直角坐标系(以x,y,z为其坐标元素)和参心大地坐标系(以b,l,h 为其坐标元素)。
80西安坐标系和54北京坐标系,都是参心坐标系2. 地心坐标框架以地球质心为原点的大地坐标系,通常分为地心直角坐标系(以x,y,z为其坐标元素)和地心大地坐标系(以b,l,h为其坐标元素)。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wgs-84坐标系、glonass是采用pz-90坐标,都是属于地心坐标系(二)高程系统和高程框架1. 高程基准高程基准定义了陆地上高程测量的起算点。
1985国家高程基准是我国现采用的高程基准,青岛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4m。
2. 高程系统高程系统是相对于不同性质的起算面(如大地水准面、似大地水准面、椭球面等)所定义的高程体系。
2024注册测绘师《综合能力》讲义_第1章 大地测量(1)

2024年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测绘综合能力》讲义第一篇大地测量与海洋测绘-第1章大地测量[大纲要求](1)根据测绘基准建设的要求,确定国家和区域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卫星定位控制网、高程控制网、重力控制网以及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方案,进行技术设计。
【各级别控制网的要求】(2)根据技术设计,优化作业组织,控制作业进度,确定安全生产、成果保密和质量控制描施。
【观测周期,作业时间计算】(3)根据作业区域的地质、环境、交通、地形和气象等条件,选择满足技术设计要求的点(站)址,建造合适的测量标志,并提交相应的资料。
【选点、埋石】(4)根据技术设计,选择经检验合格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外业观测,对观测数据进行检核;选择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软件,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处理。
【观测数据检核、处理】(5)根据项目要求,建立并运行大地测量数据库和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系统。
【CORS、数据库】(6)根据作业区域的坐标系统现状,分析确定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方法,建立不同等级、不同年代控制网间的相互转换关系。
【坐标转换】(7)根据大地测量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对项目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并对项目成果进行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
【成果检查、验收、归档】§1.1大地测量概论知识点一、大地测量的任务和特点1.大地测量的定义大地测量是为建立和维持测绘基准与测绘系统而进行的确定位置、地球形状、重力场及其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测绘活动。
知识点一、大地测量的任务和特点2.大地测量的任务建立与维持大地基准、高程基准、深度基准和重力基准;确定与精化似大地水准面和地球重力场模型。
3.大地测量的特点①高精度;②长距离、大范围;③实时、快速;④“四维”:能提供在合理复测周期内有时间序列的、高于10-7相对精度的大地测量数据;⑤地心;⑥学科融合。
下列不属于大地测量任务的是()。
A. 精化似大地水准面B. 维持深度基准C. 建立重力基准D. 首级控制测量下列不属于大地测量任务的是()。
注册测绘师之测绘综合能力考试重点知识归纳

注册测绘师之测绘综合能力考试重点知识归纳1、施工控制网通常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其投影面一般采用( )。
A.国家坐标系参考椭球面B.任意假定水平面C.施工区域的平均高程面D.大地水准面正确答案:C2、使用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时,需要向全站仪输入测站数据,下列不属于测站数据的是()A.三维坐标B.测点坐标C.仪器高D.目标高正确答案:B3、地籍测绘成果档案的编号,以省为单位,由市、县代号、类目代号和案卷顺序号()组成。
A.四部分B.三部分C.五部分D.六部分正确答案:B4、关于全国天文大地网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椭球参数采用的是IAG—75椭球参数B.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结果是建立一套大地坐标系: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C.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椭球短轴应平行于由地球质心指向1968.0地极原点方向D.椭球定位参数以我国范围内高程异常值平方和最小为条件求定正确答案:B5、(2011 年)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中, A、 B 级 GPS 观测应采用()定位模式。
A.静态相对B.快速静态相对C.准动态相对D.绝对正确答案:A6、下列建筑部位中,层高达到2.20m以上不应计算建筑面积的是( )。
A.无顶盖室外楼梯B.未封闭的阳台C.可通屋内的有柱走廊D.以高架路为顶盖的房屋正确答案:D7、使用扫描仪扫描生成的数据文件格式是()数据。
A.数据库B.文本C.栅格D.矢量正确答案:C8、与数字城市相比,最具智慧城市特色的新一代技术是( )。
A.数据库B.三维可视化C.互联网D.物联网正确答案:D9、多波束参数校正不包括( )。
A.横摇校正B.水位校正C.纵摇校正D.艏偏校正正确答案:B10、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利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测站对中误差和反光镜对中误差不应大于()。
A.1mmB.2mmC.3mmD.4mm正确答案:B11、下列要素对象中,属于二维对象的是()。
最新整理注册测绘师《综合能力》必考点解析

注册测绘师《综合能力》必考点解析数字航摄仪数字航摄仪可分为框幅式(面阵C C D)和推扫式(线阵C C D)两种。
现有的商业化大像幅框幅式数字航摄仪主要有D M C、U l t r a C a m-D和S W D C系列航摄仪等,而推扫式数字航摄仪主要有A D S40。
1D M C数字航摄仪D M C数字航摄仪由Z/I I m a g i n g公司研制开发,它是基于面阵C C D技术的大像幅测量型数字航摄仪。
D M C的镜头系统由8个镜头组合而成。
4个全色镜头为7K×4K 像素的C C D传感器,4个多光谱镜头为3K×2K像素的C C D 传感器。
在航摄飞行中,D M C数字航摄仪的8个镜头同步曝光,一次飞行可同步获取黑白、真彩色和彩红外像片数据。
镜头的设计和安装使得4个全色镜头所获得的数字影像有部分的重叠,然后可以将所获得的4幅中心投影影像拼接成一幅具有虚拟投影中心、固定虚拟焦距(120m r n)的虚拟中心投影”合成”影像,影像大小为7680×13 824像素。
同样,4个多光谱镜头能获得覆盖4个全色镜头所获得影像范围的影像,通过影像匹配和融合技术,可将4个多光谱镜头所获得的影像与全色的”合成”影像进行融合,进而获得高分辨率的真彩色影像数据或彩红外影像数据。
2U l t r a C a m-D数字航摄仪U l t r a C a m-D(简称U C D)数字航摄仪由奥地利V e x c e l 公司开发生产,也是属于多镜头组成的框幅式数字航摄仪,一次摄影可同时获取黑白、彩色和彩红外影像。
与D M C数字航摄仪一样,U l t r a C a m-D也采用了由8个小型镜头组成的镜头组,共有13块大小为4008×2 672像素的C C D面阵传感器担负感光的责任,其中9个为全色波段,另外4个为R、G、B和近红外波段。
执行航摄任务时,全色波段相机镜头的安置方向与航线方向保持一致,当相机拍摄时,由计算机控制4个镜头的快门在同一地点上方依次开启曝光,最后利用9个C C D面阵影像之间的同名点,利用内插法生成11500×7500像素的全色波段影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能力重点知识点整理
1、 现代大地测量的特点:
答:1、长距离、大范围。2、高精度3、实时、快速4、四维5、地心6、学科融合
2、 描述一个时间系统框架通常需要涉及的内容:1、采用的时间频率基准2、守时系统
3、授时系统4、覆盖范围
3、 传统大地控制网的建立的方法:三角测量法(我国)、导线测量法(**)、三边测量
法和边角同测法。
4、 国家三角网布设的原则:
1. 分级布网、逐级控制2.具有足够的精度3.具有足够的密度4.要有统一的规格
5、 水平角观测方法: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分组方向观测法和全组合测角法。其中方
向观测法一般广泛用于三、四等三角观测,或在地面点、低觇标点和方向较少的二等三角观
测;当观测方向多于6个时采用分组方向观测法;在一等三角观测,或在高标上的二等三角
观测采用全组合测角法。
6、 减弱大气垂直折光影响的措施:选择有利观测时间、对向观测、提高观测视线的高
度、利用短边传算高程等。
7、 导线测量的外业:包括选点、造标、埋石,边长测量,水平角观测,高程测量和野
外验算等工作。
8、 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cors)可依据管理形式、任务要求和应用范围,划分为
国家基准站网、区域基准站网、专业应用站网。
9、 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cors)数据中心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基础,用于数据
存储、处理分析和产品服务。建设时应考虑:安全性、可靠性、保密性、可恢复性。数据中
心主要由基准站网管理系统、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和产品服务系统组成。其产品可分为位置服
务、时间服务、气象服务、源数据服务等类型。
10、 GPS RTK测量过程一般包括:基准站选择和设置、流动站设置、中继站的设立等。
11、 网络rtk根据其解算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种:1.单基站rtk技术2.虚拟基站技术
(vrs) 3.主副站技术(mac)
12、 使用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gps网平差,首先提取基线向量;其次进行三维无约束
平差;再次进行约束平差和联合平差;最后进行质量分析与控制。
13、 GPS观测时段数计算公式1、【C=n*m/N 】(式中:C为观测时段数;n为网点数;m
为每点平均设站次数;N为接收机数) 2、在gps网中:【总基线数J总=C*N*(N-1)/2】
【必要基线数J必=n-1】;【独立基线数J独=C*(N-1)】;【多余基线数J多=C*(N-1)-n+1】
14、 水准标石分为基岩水准标石、基本水准标石和普通水准标石三种。
15、 确定大地水准面的方法可归纳为:几何法(如天文水准、卫星测高及gps水准等)、
重力学法及几何与重力联合法(或称组合法)。
16、 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设计原则:1.与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测绘基准相结合2.全面规
划和建设地方基础测绘控制网3.充分利用已有数据4.与全国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目标一致
17、 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主要综合利用重力资料、地形资料、重力场模型与gps水准
成果,采用物理大地测量理论与方法,应用移去--恢复技术确定区域性精密似大地水准面。
案例分析
1、简述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的布设目的和技术要求。
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布测目的是实现对国家一、二等水准网的大尺度稳定性监测;结合
精密水准测量、重力测量等技术,精化我国似大地水准面;为三、四等大地控制网和地方大
地控制网的建立提供起始数据。
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相邻点间基线水平分量的中误差不应大于±5 mm,垂直分量
的中误差不应大于土10 mm;各控制点的相对精度应不低于l×l0-7,其点间平均距离
不应超过50 km。
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点应在均匀布设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应用服务和对国家一、二等水
准网的大尺度稳定性监测等因素。 图家二等大地控制网复测周期为5年,每次复测执行时间
应不超过2年。
2、简述b级、c级gps网观测的基本技术规定。
gps b级网观测要求:①卫星截止高度角为l00;②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颗;③有
效观测卫星总数≥20颗;④观测时段数≥3;⑤时段长度≥23 h;⑥采用间隔为30 s。
gps c级网观测要求:①卫星截止高度角为150;②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颗;③有
效观测:卫星总数≥6颗;④观测时段数≥2;⑤时段长度≥4 h;⑥采样间隔为10~
30 s。
3、影**准测.量成果的因素有哪些误差?如何减弱其影响?
影**准测量精度的因素有:①仪器误差,如i角误差、水准标尺每米真长误差、一对水
准标尺零点不等差等;②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差,如温度变化对i角的影响、大气垂直折光的
影响、仪器及尺承沉降的影响所引起的误差等;③观测误差,指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④客
观因素的误差,如日月引力产生的误差、重力产生的误差、温度变化产生的误差等。
为了减弱这些误差的影响,作业中应注意:严格控制观测时间,选择最佳观测条件;作
业前把仪器放在阴凉处半小时,设站时用测伞遮阳;每测段设为偶数站,奇数站和偶数站采
用相反的观测程序;每站前后视距尽量相等,视线离开地面足够高度,坡度较大的地段应适
当缩短视线;往返测应沿同一路线进行,并使用同一仪器和尺承;对于客观因素产生的误差
只能通过改正数的办法予以减弱。
4、简述似大地水准面精度检验原则和精度评定方法。
检验点布设原则:
检验点的点位应分布均匀,在平原、丘陵和山区等不同的地形类别以及有效区域边缘 地
区均应布设检验点;应采用未参加似大地水准面计算的实测高程异常点作为检验点。
国家似大地水准面相邻检验点的间距不宜超过300 km,检验点总数不应少于200 个;省
级似大地水准面相邻检验点的间距不宜超过100 km,检验点总数不应少于50个;城市 似大
地水准面相邻检验点的间距不宜超过30 km,检验点总数不应少于20个。
检验点与用于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高程异常控制点间的距离应不小于似大地水准面
格网间距。
检验点应满足gps观测与水准联测条件。
在利用旧点作为检验点时,应检查旧点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完好性,以及是否满足 gps
观测与水准观测,符合要求方可利用。
检验点数据处理:
gps数据处理按照gb/t 183142009的要求执行;
水准数据处理按照gb/t 128972006和gb/t 128982009的要求执行;
按公式计算检验点的实测高程异常;
利用检验点的大地坐标和拟合后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各检验点的高程异常。
似大地水准面精度评定:
由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的各检验点高程异常与其实测高程异常不符值计算的中误差,
作为似大地水准面精度。
5、简述不同坐标系坐标转换计算流程。
(1)收集、整理转换区域内重合点成果;
(2)分析、选取用于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的重合点;
(3)确定坐标转换参数计算方法与坐标转换模型;
(4)根据确定的转换方法与转换模型计算坐标转换参数;
(5)分析重合点坐标转换残差,根据转换残差剔除粗差点;
(6)坐标转换残差满足精度要求(合格)时,计算最终的坐标转换参数并估计坐标转换参数
精度;
(7)根据计算的转换参数计算待转换点的目标坐标系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