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班班通建设技术方案一
“班班通”使用工作计划

“班班通”使用工作计划“班班通”运用工作计划1为了大力推动素养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我校借“班班通”东风,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各门学科教学改革服务,努力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大力推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一、健全组织加强管理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工作。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班班通”管理制度》、《教学资源共享运用制度》、《教学设备运用状况登记制度》等制度,每项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活动有组织、有记录、有责任人;做到下载有记录,运用有记载,并仔细加以贯彻实施。
二、加大投入力争创优为了使我校“班班通”教育设备能正常运转,使老师们能正常开展课堂教学。
在运用前期,特地指派老师,每天巡察在每个教学楼层,发觉问题,实时解决。
三、加强培训提高技能学校制订了《老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结合新课改,对老师分批、分期、分基础、分班级、分年龄、分需求进行培训,采纳集中培训,分散练习,定期验收的方式进行。
发放老师信息技术调查问卷,了解老师的`状况,并依据老师的状况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
学校教育处和信息中心定期对老师的信息技术技能进行测评,重点是通过上机操作的形式考察老师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通过培训使全体老师都做到能上网查询资料,能电子备课,能利用资源整合课件。
“班班通”、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整合是一项以现代技术为支撑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探究和完善,加强管理、总结阅历,克服困难和不足,不断探究创新,使这项工作得以进一步推广和深化。
“班班通”运用工作计划2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班班通教学工作将以科学进展观为统领,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育同学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为重点,全面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和同学的基本素养。
围绕学校工作计划,有效、有序、有目的地开展班班通管理工作。
积极组织开展老师现代教育技术和班班通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老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老师的试验技能,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讨论,加大对老师现代教学技术的培训力度,积极推动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立足现有设备和资源,挖掘内在,着重阅历的积累,不断提高班班通工作管理水平。
班班通实施方案范文

班班通实施方案范文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班班通实施方案范文》的内容,具体内容:班班通有助于加强日常教学应用,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班班通实施方案,仅供参考。
班班通实施方案篇一"班班通以教师讲授为主,播放光盘为辅。
配备要求:学校不断补充、更新教学光盘,学校要大力倡导和开展各种光盘教学活动。
模式二:简易班班通(以已经配备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二的学校为重点)装备:每班配1台电视机(带VGA接口)、1台计算机及操作台。
配备对象:农牧区完全小学应用方式:实现模式一的所有应用;以地面卫星接收资源为中心,使每班能够连通该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能够满足基本的多媒体教学;教师备课。
配备要求:学校要及时下载和整理卫星远程教育教学资源,方便师生使用;学校要有一名经过省或州级培训的专职电教人员,业务必须要熟悉,能基本维护地面站和各教室多媒体的正常工作,并为教师提供基本的技术培训和服务;能够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研究和各种多媒体教学活动。
模式三:普及型班班通(以已经配备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的学校为重点)装备:每班计算机及操作台、数码投影仪、荧幕等一套。
配备对象:条件成熟的中学和完小。
应用方式:实现模式二的所用应用;开设和开足信息技术必修课;开展网络环境(局域网)下的教学;利用网络环境备课和开展教研及教师培训;以配备的远程教育资源库、卫星地面资源库为中心,连通各班、各教研组,实现简易校园网。
配备要求:具有一名以上有一定网络运行和维护能力的技术骨干;学校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基本技能,能够承担省、州、县多媒体教学观摩课、公开课;学校能够组织开展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和授课活动;学校能经常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
模式四:校园网(以已经配备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的学校为重点)装备:每班配备计算机及操作太、数码投影仪、荧幕1套;根据具体情况配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师备课室、电子阅览室等设备。
班班通技术方案

第一章项目概述2011年,许昌市魏都区将全面实施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班班通提升工程。
工程建成后,优质教育资源将直接传送到中小学课堂。
这对提升许昌市魏都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其目的一是要建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及服务网络平台,通过建设一个覆盖全市中小学的资源应用及服务平台体系,实现中央、省、地方班级资源通过网络到每一个班级,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二是要逐步改变教育信息化教育现状,结合许昌市魏都区班级多媒体设备的建设情况,根据市区和县区教学水平不同,为学校班级教学配备电子白板和教学终端等设备设施,实现由授导式向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转变;实现优质资源进入班级,开展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三是建立资源中心,搭建长期维护与服务平台。
成立许昌市魏都区教育资源中心,采用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机制,整合许昌市本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其中包括示范课、课件等资源,为全区的课堂教学、教师培训等工作服务。
今后还可以为全省中小学提供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为了做好此项工作,需要对现有许昌教育城域网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改造成为全新的“班班通”城域网和校园网,为“班班通”工程提供基础网络平台。
第二章基础网络方案设计2.1总体拓扑2.2设计原则2.2.1建设学校规模新建设的“班班通”校园网是一套新的网络系统,学校端网络根据教学班的数量分为三种不同的模式。
1.小型规模学校:教学班级规模在12个班以下(含12个班),学校不单配“班班通”服务器,由几个学校共享放置于区级中心的“班班通”服务器,学校网络需部署、更新一台小型三层交换设备和一台二层交换机,综合布线20条即可满足整个“班班通”网络的应用。
2.中型规模学校:教学班级规模在13-30个班规模的,每个学校部署一台学校的“班班通”服务器,学校网络部署一台综合安全网关设备用于进行路由转发、安全过滤、URL 过滤、应用识别与日志审计等功能,部署一台小型三层设备作为核心,接入根据需要部署3台以上二层交换机,综合布线60条以上即可满足整个“班班通”网络的应用。
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活动方案

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活动方案一、活动参加对象“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教师、“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学校教师、具备“班班通"教学设施的其他学校教师。
二、活动学科设置1。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教师:小学数学;2. “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学校教师:小学语文、初中地理;3. 具备“班班通”教学设施的其他学校教师:小学音乐、初中英语。
三、活动形式1。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教师:现场说课;2。
“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学校教师和具备“班班通”教学设施的其他学校教师:微课。
四、活动具体要求根据活动形式的不同制定具体的活动要求。
(一)现场说课1。
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在辖区内“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教师中进行选拔并推荐一名教师参加省级活动,要求所有“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均要组织教师参加.省电教馆将对教师的身份进行审查确认,没有通过审查的教师不能参加活动。
2。
参加活动的教师依据现行的课程标准和相应的教材选择一个课时内容现场向评委及观众展示。
现场说课时间为15分钟。
3。
其他⑴教师自带说课用教学资源及教案纸质稿(一式六份);⑵省级活动教师按抽签顺序依次现场说课,评委根据现场说课评分标准(见附表1)对教师进行评分。
(二)微课1. 报名参加活动的教师通过江西省电教馆网站“活动管理”平台报名,省电教馆根据教师在平台上的注册情况,对教师的身份进行审查确认,没有通过审查的教师不能参加。
2. 上传作品教师在报名的同时需上传一节5-10分钟的微课视频(格式为wmv或flv)及相关课件、教学设计等(课题自定),作品上传的同时进行公示,并接受网络投票,网上作品网络投票截止时间为9月10日.未按要求上报上述材料的教师取消参加省级活动资格,且不计入组织奖的评选。
3. 活动方式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根据活动所设各学段各学科可选拔推荐1名教师参加省级活动.参加活动的教师现场随机抽取一个课题(知识点),根据所抽取的课题(知识点)内容利用网上的资源在限定的时间内(3个小时)进行教学设计并完成微课教学课件制作,再依据制作好的微课教学课件和教学设计,利用“班班通”设备,在10分钟之内,向评委及观众现场进行展示.4. 其他⑴各学科教材版本指定使用人教课标版,教材自带。
班班通教学设备技术方案

一、技术方案、项目实施方案1、技术方案1.项目背景及意义1。
1项目背景随着国家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教育系统信息化水平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而校园多媒体及网络建设则是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2011年教育部的工作要点中针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明确要求:“全面部署教育信息化建设。
发布实施教育信息化规划。
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及管理体制、组织体系及建设运行机制。
启动建设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中心。
大力提高教育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建设统一的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平台。
以视频公开课为突破口,探索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新模式和新机制。
继续做好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
基于现代化教学需求的高速发展,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互动教学模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互动教学必将主导未来教学的新模式。
电子白板是无法独立进行互动教学的,要实现电子白板进行“校园信息化系统"建设,则必须要配套其他教学设备。
例如: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系统等,这些分离设备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也必须通过综合布线工程将其连接起来,这样,才能满足教学使用要求,校园网络建设为适应新的课程计划的实施,研究性课程的开设,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基于教师、学生对校园网的迫切需求,让师生教育教学理念和手段与国家的要求和时代的发展合拍,才能推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1。
2项目意义1、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形成学习型社会。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一系列的变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推进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知识的引导者角色转变.2、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
让教材资源、名师资源、校本资源、均衡资源进入每一个班级,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效促进教育公平.3、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育生命线。
建立鲜活丰富的教学备课资源库,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效率;多彩多样的知识题库,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新模式,培养学生知识构建、交流合作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根本上解决了“上好学"的问题。
中小学班班通建设技术方案一

7、质保期5年, 提供现场安装、调试、培训服务
8、产品须配有一整套完整针对软、硬件使用阐明旳FLASH文献培训教材
9、产品须通过IS09000、IS014001、FCC、ROHS认证;有关键软件专利证书和硬件专利证书;中国环境标志(Ⅱ型)产品认证书, 教育部质量检测汇报;教育部专家鉴定认证;产品列入23年中央政府采购协议目录;产品列入23年省部级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产品参与中央电教馆研究课题
(9)化学输入编排功能: 印刷体格式编排化学公式及试验器械功能(如: 印刷体格式绘制化学元素核外电子层, 可任意修改元素及电子层数值并自动生成新核外电子层, 可自动绘制化学试验容器, 并可调整容器内液面高度, 在旋转容器时保持容器内液面水平等);
(10)白板软件支持音频文献链接, 并且可以设定声音旳开始和结束时间;
*5、手触式智能物理按键,不需任何设置用手按键即能实现常用教学功能(有:鼠标双击,笔颜色转换及字迹粗细设置,关闭目前窗口程序等功能)以便教师课堂教学;
*5.手触式智能物理按键,不需任何设置用手按键即能实现常用教学功能(有:鼠标双击,笔颜色转换及字迹粗细设置,关闭目前窗口程序等功能)以便教师课堂教学;
(5)自动标注拼音功能: 具有在单个文字及整个段落文字上自动标注拼音功能;
(6)中文笔画演示: 具有自动对任意中文文字进行笔画书写次序演示;
(7)几何输入编排功能:印刷体格式编排几何功能, 自动绘制三角形旳外接圆, 可任意缩放三角形并保持外接圆状态不变等;
(8)代数输入编排功能: 印刷体格式编排代数公式功能(如: 数学公式中平方根和 n次根等功能、用印刷体格式编排创立多种类型旳求和体现式等);
学校班班通方案

学校班班通方案第1篇学校班班通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我国各地学校纷纷开展“班班通”建设项目。
班班通项目旨在搭建一个集教学、管理、互动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为学校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本方案旨在为我校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班班通建设方案,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师生发展。
二、项目目标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2. 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3. 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4. 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5. 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
三、项目内容1. 硬件设施建设(1)网络设施:为全校教室、办公室等区域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接入,确保班班通设备正常运行。
(2)班班通设备:为每个教室配备智能交互式一体机、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实现多媒体教学。
(3)移动教学设备:为教师提供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教学设备,方便教师开展移动教学。
2. 软件资源建设(1)教学资源库: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分类明确、更新及时的教学资源库。
(2)教育教学管理平台:搭建集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成绩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教育教学管理平台。
(3)互动交流平台:建立师生互动、家校互动的交流平台,促进教育教学信息的传递与共享。
3. 师资培训(1)开展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提高教师对班班通设备的使用能力。
(2)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3)鼓励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竞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4. 教育教学应用(1)开展常态化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实施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利用移动教学设备,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丰富教学手段。
(4)开展远程协作教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四、实施步骤1. 调查研究:了解我校教育教学现状,明确班班通建设需求。
小学班班通工程实施方案

小学班班通工程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育已成为学校管理和教学的必然趋势。
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中,班班通作为一款优秀的校园管理软件,极大地方便了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
本文将针对小学班班通工程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二、项目背景学校为了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加强家校沟通,决定采用班班通软件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
班班通是一套专门为学校管理而开发的软件,可帮助学校实现班级管理、教学管理、家校互动等功能。
因此,本项目旨在将班班通软件引入学校,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
三、项目目标1. 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系统,方便教师对学生信息、成绩等进行管理;2. 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3. 建立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渠道,增进师生家长之间的互信和合作。
四、项目内容和范围1. 硬件设备:为保证班班通软件的正常运行,必须购置稳定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2. 软件实施:安装、设置和调试班班通软件;3. 数据导入:将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等数据导入班班通软件;4. 使用培训:对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班班通软件的使用培训;5. 维护和保障:定期检查、维护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确保班班通软件正常运行。
五、项目实施步骤1. 硬件设备的采购和安装(1) 选购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根据学校规模和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
(2) 设备安装和调试委托专业人员对购买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工作,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2. 软件实施(1) 软件安装和设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班班通软件进行安装,并进行相关设置,确保软件能够正常运行。
(2) 软件调试对班班通软件进行系统调试,保证其功能正常,满足学校的管理需求。
3. 数据导入(1) 学生信息导入将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成绩等数据导入班班通软件,建立学生档案。
(2) 教师信息导入将教师的基本信息、任教科目等数据导入班班通软件,为教师管理提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班班通建设技术方案一
中小学班班通建设技术方案二
中小学班班通建设技术方案三
1、 具备PPT 操作功能,如在播放状态下进 行PPT 的上下翻页、幻灯片浏览、新建、保存 等相关操作;
2、 具备程序快捷启动功能, 可在播放和使用 PPT 的同时可启动和使用其 它常用程序(可自行配置、增减)。
3、 可
在浏览演示(非编辑状态)PPT 时可进行批注, 笔迹可以永久保留在 PPT 文档上。
4、
有拉
屏功能,可模拟深色的幕布, 可对屏幕内容进 行上下、左右拖动遮挡,可缩小幕布尺寸实现 移动遮挡。
5、 具备橡皮擦功能。
6、 提供 虚拟键盘进行文字、数字输入。
7、 具备清
屏功能,可清除当前屏幕所有笔迹。
& 具
备放大镜功能,提供传统放大镜和窗口放大两 种模
式。
传统手柄放大镜的功能, 选择放大屏 幕中的任意内容;固定窗口放大形式,放大多 媒体笔所在位置的内容, 放大倍数、窗口位置 以及窗口大小任意可调。
9、 具备聚光灯功
能,可模拟现实中舞台的追光灯, 对进行遮照, 屏幕上只留下一个圆形部分显示,
屏幕其余部
分被黑色遮挡,用户可以使用多媒体笔来移动 追光灯圆形的位置和大小。
10、 具备科普图 片资源及资源管理功能,开放式资源库支持用 户自行添加、删除和管理资源库中的资源。
11、 多媒体笔具有鼠标功能。
12、 实时录 制并压缩音频、视频以及计算机屏幕文件, 生 成三分屏标准流媒体课件, 用In ternet
Explorer
浏览器即可播放,
无须安装其它播放软件。
能够根 据 PowerPoi nt 讲稿自动生成文字索引
结构
标准配件
系统要求
书写面材质
结构强度 抗跌落能力 专用电子笔
连接线缆 驱动及软件 挂墙套件 操作系统 接口
功耗 工作温度
硬胶木材质/亚光表面(表面涂层处理) 小于1毫米(任意角度下两角支撑, 变形度小
于1毫米)
2米(水泥地或等硬度地面) 2支(内置7号1.5伏无汞碱性电池)
(计算机直联)1条(10米)
光盘1张
Windows 2000/xp ; Vista
至少1个USB 接口
w 1瓦
零下5-零上50摄氏度
应用功能
互动操作应 用功能
压缩算法:采用 H263、H264 MPEG-4等; 码流支持:MPEG-4 H263 H263+、H264等; 视频帧率:1〜30fps ;
视频分辨率:160X 120到1920X 1080;
视频路数:可同时显示 24路; 视频效果:支持16:9和4:3 ;
视频叠加:视频窗口可叠加横幅字幕等内容; 视频源:AV 、DV HDM 、高清分量复合端子; 压缩算法:系统需要支持 G.723.1、G.711、 CELP GIPS 、ILBC 、ISAC 音频编码技术; 音频属性:16位,16KHZ 采样率;
混音:系统需要支持 9路或以上的音频混音; 音
频优化:系统需支持回音抑制 (AEC )、噪音 抑制(ANS )、自动增益(AGC )、前端网络抗丢包 技术,网络抗丢包技术必须提供专利证明; 会议分组:支持会议室自由分组, 各小组间语
音交流互不干扰。
支持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文字交流, 文字聊天 的内容信息可以直接导出成 word 文档; 支持各种可打印文档的虚拟打印共享方式共 享文档;
支持动态PPT 和PPS 文档的非程序共享(屏幕 流技术)动态协同浏览;
支持数据区快速全屏显示切换按钮; 支持媒体文件的共享观看及多媒体文件的实 时转发播放功能;
支持同步浏览远程 WEE 网站;
支持共享文档的圈点标注功能, 并可以支持和 多人同时标注;
支持客户端布局同步功能;
支持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程序共享(包括桌面 共享)功能;
支持程序共享远程控制和控制权限的切换; 支持文档预上传功能及上传文档快速切换的 功能 支持多页虚拟电子白板, 并可以随意由会议控 制
人添加删除;
支持多人同时操作,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登录时 自动分配的颜色来进行辨认是谁的操作; 支持激光笔、指示手等多种虚拟白板工具。
视频处理要求
音频功能要求
文字交流功能
要求
文档共享功能
要求
虚拟电子白板 功能要求
音视频录制:能将音频、视频信息单独录制下 来,并且必须采用微软标准的多媒体格式进行 保
存;
混合录制:能将音频、视频、数据、文档、虚 拟白板等混合媒体数据录制下来,
并且保持回
放的同步性,能独立抽取某路视频,单独播放。
监控设备互通,系统必须支持主流网络摄像机 (IP Cameras )、硬盘录像机(DVR 会议室 视频调用;
监控应用:系统需要支持会议用户通过会议室 可
以直接调用网络监控设备的监控视频,
且可
以远程遥控监控摄像机转动、缩放、对焦等, 并且监控视频用户不占用交互用户数量; 权限管理:系统需要可以对系统注册用户限定 其查看监控设备,采用多级权限划分, 可以让 不同的用户拥有不同设备的查看权利。
支持会议室内参会用户的快捷查找, 要求支持 模拟查询参会用户功能;
支持用户目录平板显示、树状显示及级别显示 功能;
支持会议议程管理和编辑, 支持会议议程与已 上传文档绑定功能;
支持电子举手和举手统计功能;
支持电子投票功能,并支持投票内容的创建编 辑和结果的统计公布;
支持主席对文件传输、文字聊天、视频轮循、 横幅字幕等功能的管理;
支持会议室锁定功能; 支持视频轮循功能;
支持客户端模拟电视墙视频输出功能, 可以将 客户端的单独视频窗口独立成一路视频流输 出到显示设备上;
支持会议室使用信息查询,要求可以记录会议 使用者IP 地址;
支持H.323协议,可与323终端及MCI 设备实 现协议直连和桥接等互通方式; 支持电话接入会议功能,即通过 PSTN 语音模
块或VOIP 实现手机或固定电话接入会议室参
会,进行音频交流。
录制功能要求
监控结合功能
要求
辅助功能要求
系统需要支持TCP UDP Multicast 协议对数 据进行发送和接收;
系统需要支持直接上网、 网关、代理服务器等 多种网络接入模式;
系统需要支持NAT 防火墙、多网卡等模式;
系统需要支持 LAN In ternet 、城域网、卫星 网、VLAN VPN 等多种接入方式;
系统需要支持RTP RSVP 等 QOS 协议; 系统必须支持HTTP 隧道防火墙穿透机制; 系统必须支持组播协议及动态客户端动态 IP
地址。
系统必须支持基于 WEE 技术的远程服务器、会 议预约、会议管理会议登录机制并支持开放性 的数据库接口;
系统需要支持 My SQL SQL Server 、Oracle 等主流数据库结合应用;
系统必须支持系统后台多级管理模式,至少
4
级用户管理模式;
系统需要支持客户端网页登录、 自动下载、自 动升级;
系统需要支持客户端与服务器智能升级技术; 系统本身必须具备数据库的快速导入和导出; 系统需要支持会议室登录用户类型及时间的 记录及资料导入、导出功能; 系统需要支持邮件和短信会议通知功能。
0万U 豆体验卡
卡号:50D890668267e3349e33 密码:686d03401eefba96faba 奖品名称:500万U 豆体验卡 卡号:50De7a00c543af387fc0 密码:b26488ce65abc1787202 奖品名称:500万U 豆体验卡 卡号:50Dbac63885c802fd52e 密码:3d1c344384327b85efff 奖品名称:500万U 豆体验卡 卡号:50Dd97f0765bdf6998a3 密码:48db1c14e42a2b321fac 奖品名称:500万U 豆体验卡
网络协议要求
数据库及后台 管理要求
卡号:50D61
215eb41ae3cc919
密码:25bffae5346e7b7d2548 奖品名称:100万U 豆体验卡
卡号:10D1cab621456ab278ab
密709f65f32865af2559c2
奖品名称:100万U 豆体验卡卡
号:10D8f1d6a4b953f3474e 密
码:6e2e4017cce30dc7e055 奖
品名称:100万U 豆体验卡卡
号:10Dd1fc6d6dd529b6892 密
码:a5dbdd8338f91d2c0701
奖品名称:100万U 豆体验卡
卡号:10D08377b71d4374262b
密1d7a7c21ebd99b798a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