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案例学习: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设计!

案例学习: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设计!作品地点:上海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后滩公园是本届世博会真正的绿色成就之一。
这个位于上海浦东区黄铺江沿岸的景观项目被评为“2010中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综合设计类最高奖——杰出设计奖”评委会称其设计“有力而精致”世博后滩公园坐落于上海世博会铺东地块C片区西南端西起倪家浜,东至打浦桥隧道,与世博公园紧邻,它北靠黄铺江,南侧为园区浦明路。
划总面积约14.2ha、岸线长约1.7km,该区城是受黄浦江水流冲积和潮汐作用,自然形成的一片泥沙堆积区城。
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用地,场地边缘有较完好的广房、码头等工业遗存。
为此,土人针对设计面临的场地文脉延续、湿地恢复和重建、会时人流等候与疏散、防洪标准与湿地的高差、会时与会后场地的双重需求、现代理念和先进技术的运用等六大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如下六大对策:四种文明串写场地脉络、三带一区建构提地基底、三场九园、步道网络编织交通体系、梯地禾田梳理场地高差、弹性设计满足双重需求、生态理念引领技术航向。
本设计方案的主要特色是“一条蓝带串起的四种文明”,蓝带是指三带一区、三场九园步道网络形成的总体结构。
三带一区滨江芦获带:场地北侧是由芦苇和获草构成的生态滨河岸线,由布道穿越,自然而亲切。
内河净化湿地带:场地中部形成内河湿地,通过过滤渗透层与黄浦江相通,建立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将河水净化,为世博园区提供景观用水。
与经济作物,田埂为径,辟乔木林荫空间。
梯地禾田带:利用千年一遇防洪堤与湿地的5m高差,形成高差错落的梯田,植五谷原生湿地保护区:完整保留场地内滨江原生态滩涂湿地,建立湿地保护区,吸引鸟类栖息。
而四种文明分别是“滩”的回归、五谷禾田、工业遗存、后工业生态文化。
规划来用立体分层布局的方式,以场地发展的时间脉络、空间背景和场地察赋作为线索,将湿地公园分为湿地生态景观层、农耕文明景观层、工业文明遗存城和后工业文明体验层四个功能层,并由它们的叠加形成总平面的总体功能布局。
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开发典型案例分析

带 : 巴 ・ 尔 姆 (a n Ems 区 中 , 湿 地 公 园 共 占 地 4 . 艾 B r l ) 25 h ,是 世 界 上 第 一 个 建在 大都 市 中 心 的 湿 地 公 园 。原 来 是 m 4 废 弃 的混 凝 土 水 库 ,经 填 埋 土 壤 4 万 土 石 方 ,形 成 了湖 个 0 泊 、池 塘 、 水 塘 以 及 沼 泽 等 水 体 ,种 植 树 木 2 7 株 , 3 万 千 0
内容 。 以伦 敦 湿地 中 心 、 香港 城 市 湿地 公 园、杭 州 西 溪 湿地 公 园为 案 例 ,分 析城 市 湿 地 公 园在 基础 构成 要 素 不 同
的 背景 下 确 立 自身 的规 划 设计 和 理 念 、 开 发模 式 、游 憩 产 品 策划 。
关 键 词 :城 市 湿地 公 园 ;游 憩 价 值 ;开 发模 式 ;规 划 设 计 游 憩价 值 是 指 由 游 憩 资 源 提 供 的 ,集 经 济 、 生 态 、社
家房地产 商在湿地旁 边盖房 子 。项 目运 作 1年来 ,成 为物 0 种保护的胜 地 ,每年 吸引栖息鸟类超过 10 ,成 为业余乃 8种
至 职 业 观 鸟 者 的 课 堂 , 累计 吸 引全 世 界 参 观 者 接 近 千 万 人 次 。 不 仅 泰 晤 士 水 务 公 司 、水 禽 和 湿 地 信 托 基 金 因 此 项 目 而 获 得 同业 的 尊 敬 ,甚 至 连 伯 克 利 房 地 产 公 司 也 因 此 获 利
多 万 株 水 生 植 物 将 其 改 造 成 为现 今 欧 洲 最 大 的 城 市 人 工 。
规 划设 计结构 按照物种 栖息 特点和 水文特 点 ,湿地 公
园 被 划 分 为 6 清 晰 的 栖 息 地 和 水 文 区 域 , 其 中 包 括 3 开 个 个
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

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盐城黄海湿地是中国重要的湿地之一,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自然遗产。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盐城黄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自然遗产,盐城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生态修复。
1. 环境调查与监测为了全面了解盐城黄海湿地的环境状况和生态系统特征,盐城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进行环境调查和监测。
通过对水质、土壤、植被、动物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确定了湿地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2. 生态修复规划根据环境调查和监测结果,盐城市政府制定了详细的生态修复规划。
该规划包括三个阶段:恢复阶段、重建阶段和维护阶段。
在恢复阶段,主要采取植被恢复、水体净化、生物增殖等措施,以恢复湿地的生态系统;在重建阶段,主要采取人工干预措施,如人工造湖、人工种植等,以加强湿地的生态功能;在维护阶段,主要采取监测和管理措施,以保持湿地的生态平衡。
3. 植被恢复盐城黄海湿地是一个典型的潮间带沙质滩涂湿地。
为了恢复湿地的植被,盐城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在湿地内大面积种植了芦苇、香蒲等天然植被,并进行了定期修剪和管理。
其次,在原有自然植被基础上适当引进其他适应性强的水生植物,如荸荠、菖蒲等。
这些水生植物不仅可以增加湿地的植被覆盖率,还可以吸收水中营养物质和有害物质。
4. 水体净化盐城黄海湿地水体污染严重。
为了净化水体,盐城市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在湿地内建设了多个生态滤池,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微生物的分解,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其次,在湿地周边设立了多个污水处理站,对周边城市和农村的污水进行处理。
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湿地内水体的污染。
5. 生物增殖盐城黄海湿地是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
为了保护这些珍稀濒危物种,盐城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生物增殖。
首先,在湿地内建设了多个人工繁殖基地,对珍稀濒危动植物进行繁育和保护。
湿地保护与开发方面的几个成功案例

湿地保护与开发方面的几个成功案例
湿地保护与开发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涉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以下是一些湿地保护与开发的成功案例:
1. 浙江鉴洋湖湿地公园:AECOM团队借助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对废弃圩田湿地进行改造,打造了占地16hm²的鉴洋湖湿地公园首启区。
项目以“保留–打破–整合”为设计理念,建立起包含林–塘–田–湖–岛的复合生态系统,并通过后期的监测和维护保障湿地净化系统的有效运行,引导场地植物群落的自发性演替。
2. 海南红树林保护: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海南红树林遭遇严重损毁,但为有效遏制生态恶化状况,一系列湿地保护措施陆续出台。
《海南省红树林保护规定》、《海南省省级重点保护动植物名录》和《海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发布,明令禁止对红树林的砍伐及其他破坏行为。
同时,相关部门严打毁林挖塘行为,开展大规模退塘还林。
目前,海南红树林面积在以较快速度增加,科学保护修复理念得到逐步推广,珍稀濒危物种也得到了较大保护。
3. 国际湿地保护合作:中国深度参与《湿地公约》事务和规则制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例如,2017年成立国际湿地科学家学会中国分会,2020年中国科学院牵头的“国际湿地研究联盟”入选“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
在国家层面,2019年成立了“国家湿地研究中心”,这也标志着我国湿地研究国家级平台的成立。
4. 中国湿地保护的法律框架:中国的湿地保护经历了摸清家底和夯实基础、抢救性保护、全面保护3个阶段,并随着《湿地保护法》的施行,进入了法治化发展新阶段。
如今,中国湿地面积达到了5635万公顷,以占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种需求。
滨水景观,湿地案例解析

美国格林湾福克斯河滨水景观1、The City Deck是一项多期的改造项目,位于威斯康星州的格林湾,设计公司为StossLU。
场地原被用作停车场,附近的建筑都背着河岸建造,几乎没人愿意来。
2、这项重新规划的工程旨在城市街区与福克斯河之间创造一个富有活力、适合多样活动的城市开放空间,改善城市与河流之间的生态多样性。
3、改造后的福克斯沿岸已经成为该地区居民休闲、活动的好去处,沿河休息空间与街道有着良好的衔接,也适合大型集会。
4、本案设计的难点是如何重新将城市街道联系起来,创造新的富有活力的开放空间,所以必须考虑与现有街区入口的衔接,与建筑的关系及创造多样的活动空间。
5、翻折的木坐凳在该滨水空间中被大量使用,形成了一大特色,翻折的木坐凳好似木平台在竖直方向的延伸,巧妙的处理手法让木坐凳活了起来。
6、翻折的木坐凳既有往外倾斜的,也有向内倾斜,为不同的使用者提供各种可能性,宽阔的坐面还能满足两面就坐,一面看的河面风景,一面看行人的活动。
1、多边形挑出的木平台对应着该区域,该挑台造型与河岸、道路都有着很好的结合,所以整体看还是很和谐的。
2、设计师巧妙地将照明与翻折木坐凳结合,实现了见光不见灯的设计效果,而线性灯带也为夜间的行人提供很好的引导。
1、设计师在该地块设计中多次运用了翻折设计的手法,这种将地面和竖向结合的减法设计既赋予了设计元素以生命,看起来也极富雕塑感。
2、钢丝绳沿河护栏的好处就是远远看去它好似不存在,既起到了安全防护的作用,同时还能尽量减小对沿河观景视线的干扰。
3、木铺面的对缝处理,也能让水平与竖向的木铺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
1、不同的斜面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但都是在同一个场地,同样的材质。
翻折手法在该场地设计中运用得非常成功,简洁实用,前面的草地提供了很好的缓冲区。
2、这是盖天柯先生用翻折的木质平台设计的上海创智公园(Kic Park),利用翻折构成不同斜面的的手法成功地创造出有趣且很受欢迎的街角公园。
公园建设案例

公园建设案例公园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还对生态环境保护、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几个典型公园建设案例的分析,总结经验与启示,以期为我国公园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公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但在公园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规划不合理、建设质量不高、管理不善等。
为此,研究公园建设案例,总结经验与教训,对提高我国公园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园建设案例分析1.案例一:某城市中央公园某城市中央公园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占地面积约100公顷。
建设背景是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市中心区域绿化面积严重不足,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
为改善城市环境,政府决定在该地块建设中央公园。
设计理念与特色:在保持原有地貌和生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设计。
公园内设有大型绿地、湖泊、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既满足市民休闲娱乐需求,又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
项目成效:中央公园的建设有效提升了城市中心的绿化率,改善了空气质量,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同时,公园内的文化活动中心也成为举办各类展览、演出的重要场所,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
2.案例二:某城市湿地公园某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城市边缘,占地面积约60公顷。
建设背景是由于城市扩张,原有湿地生态系统受到威胁。
为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政府决定建设湿地公园。
设计理念与特色:充分利用湿地自然景观,注重生态保护与恢复。
公园内设有观鸟区、休闲区、科普教育区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了解湿地的平台。
项目成效:湿地公园的建设有效保护了湿地生态系统,吸引了大量鸟类栖息繁衍。
同时,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提升了城市生态品质。
3.案例三:某城市社区公园某城市社区公园位于城市住宅区,占地面积约30公顷。
建设背景是由于城市居民对就近休闲娱乐场所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满足市民需求,政府决定在该地块建设社区公园。
设计理念与特色: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注重公园功能多样性。
生态环境工程案例

生态环境工程案例生态环境工程案例很多,以下提供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案例名称: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工程项目概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该项目旨在保护和恢复湿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促进湿地的可持续利用。
工程内容:1. 水环境治理:通过建设生态湿地、水生植物净化等措施,改善湿地水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2. 植被恢复:通过植被种植、土壤改良等措施,恢复湿地的植被覆盖,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动物保护: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改善动物栖息地等措施,保护湿地的动物种群,维护生物多样性。
4. 科普教育:建设湿地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湿地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技术应用:该项目采用了多种生态工程技术,包括生态湿地技术、水生植物净化技术、植被恢复技术等。
同时,还采用了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环境效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水质得到显著改善,植被覆盖率得到提高,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该项目还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效益: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已经成为杭州市的重要生态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同时,该项目的实施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效益:虽然该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但通过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环境,避免了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带来的经济损失。
同时,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已经成为杭州市的旅游热点,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总结: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工程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环境工程案例。
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生态工程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项目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公园设计案例分析

周边环境
总体效果
露天音乐厅 Jay Pritzker Music Pavilion
千禧公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建的露天音乐厅, 敞开式的富有张力的设计成为公园中的点睛之笔。 音乐厅高约40m,敞开式的舞台是由形状似“波 浪卷发”的不锈钢带状物构筑而成的。
露天音乐厅 Jay Pritzker Music Pavilion
蛇形天桥 BP Bridge
需要学习和借鉴的是千禧公园规划 的资源共享和因地制宜的规划创意 理念。千禧公园与建有儿童游乐场、资 源 共 享 , 从 而 多处运动场的格兰特公园仅一道之 弥 补 自 身 因 场 地 隔,千禧公园巧妙的利用 BP 桥与 所 限 而 无 法 实 现 之连接,既为公园增添了一处艺术 更 多 的 运 动 功 能 景观桥,同时又与格兰特公园实现 的遗憾。
设计改造
场地的文化历史与其现在 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照 。 曾经这里是密集的工厂区 , 现在成为为哈德逊河谷创 造财富和活力的好性能景 观区。
曾经杂乱无章的柳树、刺槐、桤木构成的 森林以及滩涂边的草原已经被倾斜的扶垛 巧妙地加以改造。
在平缓和退化的地区我们建造植被茂盛 的湿地来过滤暴雨的降水,抵抗侵蚀。
Case Analysis案例分析公园设计 Nhomakorabea1
芝加哥千禧公园
设计理念
千禧公园是一座大型地下停车场,为城市提供了停车功能。 如果了解千禧公园的历史,我们就不得不为千禧公园的规 划创意折服。千禧公园最初的规划方案,就是建一座“带 点绿意的停车场”,但随着工程的不断实施,戴利市长与 一群伟大的设计师团队智慧的激烈碰撞,将一个带点绿意 的停车场建成了世界瞩目的千禧公园。简而言之,千禧公 园的最初规划目的就是一处城市停车场,而建成后的公园 就是一座位于停车场之上的大型屋顶公园。 公园在实现城市公共空间一般功能的同时,又为城市提供 了 9000 个车位,极大地满足了城市中心的停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