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公共区域照明系统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
公共区域照明系统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

公共区域照明系统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一、前言公共区域照明系统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是为了保证公共区域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照明质量、延长照明设备使用寿命而制定的。
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公共场所的照明系统管理与维护保养。
二、管理要求1. 照明系统管理责任a) 设立照明系统管理责任人,负责照明系统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并组织制定相关管理制度;b) 定期对公共区域照明设施进行检查和巡视,并落实整改措施。
2. 照明系统维护保养a) 定期对照明设备进行检修,更换损坏的照明灯具;b) 定期清洁灯具、反光镜和灯罩,并保持照明设备的良好状态;c) 定期检查照明线路和电源设备,及时处理线路故障和设备损坏。
3. 照明系统运行监控a) 安装照明系统运行监控设备,对照明系统的运行电流、电压、功率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b) 定期统计照明设施运行状况,分析照明系统效能和能耗。
4. 节能管理a) 优化照明系统设计,合理选用节能灯具,使用高效电源设备;b) 开展照明系统能耗评估,并制定能源管理措施;c) 定期推广和宣传节能照明知识,提高员工和管理人员的节能意识。
5. 安全管理a) 照明系统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测;b) 定期进行照明系统的使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c) 配备灭火器材和紧急照明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6. 记录与档案管理a) 建立照明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购置、维修和更新情况;b) 定期检查和归档维修记录,及时更新照明设备档案。
三、维护保养流程1. 定期巡视检查a) 每天由责任人派员进行巡视,记录发现的照明设备状况;b) 每周组织全面巡视,清洁灯具和灯罩。
2. 定期维护保养a) 月度对照明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更换灯具、清洁设备、检查线路电压等;b) 季度对照明设备进行全面检修,检修包括更换老化零件、检查电线接头等。
3. 异常处理a) 发现照明设备损坏或故障时,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b) 对于无法立即修复的故障,采取临时应急措施,确保照明系统运行。
公共照明管理制度

公共照明管理制度
为规范大厦(小区)公共场所照明的管理,做到既满足服务需要,又节约能源,特制定本制度。
(1)大厦(小区)公共地方照明由楼宇自控系统控制,公共照明开关时间表由保安部拟制,报总经理批准后由工程部执行。
(2)因季节变化或其他原因需要调整公共照明开关时间时,由保安部重新拟制,报总经理批准后交工程部执行。
(3)遇异常天气,保安部主管认为有需要时,可以作出决定并通知工程部对走火楼梯照明开关时间作临时性调整(时间不超过两天)。
(4)大厦(小区)外墙射灯及外围屋檐灯的开关,须经总经理批准后,书面通知工程部执行。
(5)大厦(小区)公共照明由工程部负责维修,维修时间不得超过一天。
公共照明检查表
楼层:
责任人:领班员:工程师:。
公共照明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公共照明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共照明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提高城市照明质量,保障市民夜间生活和交通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城市公共照明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包括路灯、广场灯、景观灯等各类室外照明设施。
第三条公共照明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保、节能、安全标准,保证城市照明设施的正常使用。
第二章运行管理第四条公共照明设施的运行管理应当按照城市规划、交通需求和市民生活等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方案,并进行合理布局和配置。
第五条公共照明设施的运行管理应当做到合理亮度、统一风格、美观实用,确保城市景观照明的整体效果和市容市貌的统一。
第六条公共照明设施的运行管理应当建立完善的运行巡检制度,定期开展设施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设施运行中的故障和安全隐患。
第七条公共照明设施的运行管理应当做到开机及时、关机安全,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第八条公共照明设施的运行管理需要与城市其他基础设施和环境配套,协调优化城市夜间照明效果,提高城市夜景品质。
第三章维护管理第九条公共照明设施的维护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维护保养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第十条公共照明设施的维护管理应当对设施的日常维护、定期检修、应急抢修等各项工作进行周密安排。
第十一条公共照明设施的维护管理应当加强对设施的保洁工作,保持设施的清洁和良好的使用状态。
第十二条公共照明设施的维护管理应当建立设施档案和维护记录,便于及时了解设施的运行情况和维护保养历史。
第十三条公共照明设施的维护管理应当做好设施设备的保险保修和质量追溯工作,确保设备质量和运行安全。
第十四条公共照明设施的维护管理应当建立设备寿命评估和更新改造计划,及时更新设备,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第四章监管保障第十五条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共照明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确保本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十六条地方市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公共照明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对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绩效考核。
公共区域照明系统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

公共区域照明系统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一、管理制度1.照明系统管理责任划分明确相关部门、单位及人员的职责,明确照明系统的管理责任。
2.照明系统管理方案根据照明系统的规模、性质和需要,制定照明系统的管理方案,包括照明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维护等各个环节。
3.照明系统运行记录建立照明系统的运行记录,对照明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4.照明系统故障处理建立照明系统故障处理的流程和机制,对故障进行分类、登记、处理并跟踪。
5.照明系统改进措施定期对照明系统进行评估和改进,及时采用新的照明技术和设备,提高照明系统的效果和能耗。
6.照明系统设备管理对照明系统的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照明设备的故障和老化。
7.人员培训和管理对从事照明系统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照明系统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定期检查对照明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包括灯具、电缆、开关等设备的检查,以及系统控制器、电源等部分的检查,确保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
2.灯光清洁定期对外部灯具进行清洁,清除积尘和污渍,保持灯具的亮度和照明效果。
3.灯泡更换定期检查灯泡的使用寿命,及时更换老化的灯泡,确保照明效果。
4.电线维护定期检查电线的接头和连接器,对松动和老化的部分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电缆的正常运行。
5.性能监测建立照明系统的性能监测机制,对照明系统的亮度、颜色温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6.紧急故障处理建立紧急故障处理机制,对突发的照明系统故障进行及时处理,保证公共区域的正常照明和市民的安全。
7.系统维护记录对每次维护保养的工作进行记录,包括维护的内容、时间、人员等信息,确保维护保养工作的跟踪和总结。
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共区域照明系统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能够保证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照明效果,增强公共区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科学的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还能减少故障发生,延长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能耗和维修成本,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城市公共照明设施维护保养标准教程

城市公共照明设施维护保养标准教程第一章城市公共照明设施维护保养概述 (3)1.1 维护保养的意义 (3)1.2 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 (3)第二章照明设施维护保养准备工作 (4)2.1 维护保养计划的制定 (4)2.2 维护保养工具与设备准备 (4)2.3 维护保养人员培训 (4)第三章照明设施的日常检查与维护 (5)3.1 日常检查的基本内容 (5)3.1.1 检查频率 (5)3.1.2 检查内容 (5)3.2 日常维护保养方法 (5)3.2.1 清洁保养 (5)3.2.2 检查与维修 (5)3.2.3 更新与更换 (6)3.3 故障排除与处理 (6)3.3.1 灯具故障 (6)3.3.2 电缆故障 (6)3.3.3 配电箱故障 (6)第四章照明设施的安全防护 (6)4.1 安全防护措施 (6)4.2 安全防护设备的维护保养 (7)4.3 安全的处理 (7)第五章照明设施的季节性维护保养 (7)5.1 春季维护保养 (7)5.2 夏季维护保养 (8)5.3 秋季维护保养 (8)5.4 冬季维护保养 (8)第六章照明设施的节能管理 (8)6.1 节能措施的制定 (8)6.1.1 节能目标的确立 (8)6.1.2 节能措施的制定原则 (8)6.1.3 节能措施的具体内容 (9)6.2 节能设备的维护保养 (9)6.2.1 节能设备的检查与维护 (9)6.2.2 节能设备的更新与改造 (9)6.3 节能效果的评估 (9)6.3.1 节能效果评估指标 (9)6.3.2 节能效果评估方法 (9)6.3.3 节能效果评估周期 (10)第七章照明设施的环境保护 (10)7.1 环境保护措施 (10)7.1.1 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 (10)7.1.2 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 (10)7.1.3 运营维护阶段的环境保护 (10)7.2 环保设备的维护保养 (10)7.2.1 环保设备的分类 (10)7.2.2 环保设备的维护保养措施 (10)7.3 环保效果的评估 (10)7.3.1 评估指标 (10)7.3.2 评估方法 (11)第八章照明设施的大修与更新 (11)8.1 大修计划的制定 (11)8.1.1 概述 (11)8.1.2 计划编制依据 (11)8.1.3 计划编制内容 (11)8.2 大修工程实施 (11)8.2.1 工程准备 (11)8.2.2 工程实施 (12)8.2.3 工程验收 (12)8.3 更新改造方案 (12)8.3.1 更新改造依据 (12)8.3.2 更新改造内容 (12)8.3.3 更新改造方案制定 (12)第九章照明设施的运行监测与数据分析 (12)9.1 运行监测系统的建立 (12)9.1.1 监测系统的构成 (12)9.1.2 监测系统的建立流程 (13)9.2 数据分析与应用 (13)9.2.1 数据分析方法 (13)9.2.2 数据应用 (13)9.3 运行监测报告的编制 (14)9.3.1 报告编制内容 (14)9.3.2 报告编制要求 (14)第十章照明设施维护保养的管理与监督 (14)10.1 维护保养管理的制度 (14)10.1.1 管理体系构建 (14)10.1.2 制度制定与实施 (14)10.1.3 人员培训与考核 (14)10.2 维护保养工作的监督与考核 (14)10.2.1 监督机制 (15)10.2.2 考核机制 (15)10.3 维护保养质量的评价与改进 (15)10.3.1 评价体系 (15)10.3.2 改进措施 (15)第一章城市公共照明设施维护保养概述城市公共照明设施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运行对于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照明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照明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保养管理制度1. 应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办公场所和生产场所的照明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
2. 负责人和职责- 负责人:照明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负责。
- 职责:- 确保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监控照明设备的状态。
- 按照维护保养计划对照明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
- 及时处理照明设备故障,并记录故障处理情况。
- 对照明设备进行定期的性能测试和能耗评估。
- 提出照明系统的优化建议,如更换节能灯具等。
3. 运行管理要求- 照明系统的运行时间应根据场所使用情况合理安排。
- 室外照明设备应在天黑后自动开启,并在天亮时自动关闭。
- 定期检查照明设备的电源线路和开关,确保正常供电和开关操作。
- 对照明设备的光源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照明效果良好。
- 对照明设备进行定期的清洁维护,避免灰尘积累影响照明效果。
4. 维护保养管理要求- 制定照明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确保按时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 定期检查照明设备的电气连接情况,修复松动接触和断路等问题。
- 清洁照明设备的灯具和灯罩,保持光线通畅。
- 检查并更换照明设备的熔断器、灯泡等易损件。
- 定期对照明设备进行性能测试,评估能耗情况,并提出节能建议。
5. 记录和报告- 运行管理记录:记录照明设备的开启时间、关闭时间、异常情况等,以备查阅。
- 维护保养记录:记录维护保养工作的内容、时间和维护保养人员,以备审查。
- 故障处理记录:记录照明设备的故障情况、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以备追溯。
- 运行管理报告:定期向上级报告照明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维护保养工作的进展。
6. 执法和违规处理- 针对未按规定进行照明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保养的单位或个人,设备管理部门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给予口头警告,并要求立即整改。
- 进行书面警告,要求限期改正。
- 约谈相关人员,追究责任。
- 若情节严重,可向公司高层报告并提出处罚建议。
以上为照明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保养管理制度的内容,请各相关部门和人员遵守执行,确保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保养工作的有效进行。
新版照明系统保养及维护方案(照明系统管理方案)

照明电气维护计划照明电气检修维护内容主要包括高杆灯照明、路灯照明、隧道内照明、隧道内应急照明。
维护方案整理和保管维护所需的图纸、设备说明书等基础资料,建立和健全电气设备档案,对照明电气部分进行日常巡检、定期维护和试验、有效处理意外发生的故障,降低系统运行的总成本,保证设备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日常维护1、每日1次进行巡检,记录设备完好情况及运行状态,如实填写设备巡检记录表,注意运行状态的变化,对于新发现的情况及时更新。
2、建立工作日志制度,与设备相关的维护工作在日志中详细记录维护情况。
3、建立交接班制度并严格执行。
2、定期维护和试验一、高杆灯照明高杆灯的巡查检修为每月1次。
1、每月对杆灯配电箱检查一次,检查箱体、箱门有无受损,检查箱内各开关接头、交流接触器、时钟控制器是否完好有无杂音,各电缆连接是否良好,对每路有2处不亮的灯泡要更换处理。
2、每6个月检查内部减速机构、电缆、插头、钢丝绳等设备是否良好,消除杂物,对升降机构进行升降操作和保养,清洁机构积污,加润滑油,保持加速机构和传动机构灵活及牵引钢丝绳的良好状态。
更换不亮灯泡,清扫灯罩。
3、每年对灯杆和地脚螺丝的金属防腐蚀情况作二次评估,对有锈蚀的地方,根据锈蚀情况,进行有效的防锈处理,对接地电阻进行一次测试,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 欧姆,确保高杆灯的可靠强度和安全运行。
4、每年更换一次时钟控制器电池。
二、路灯照明路灯的巡查检修为每月1次。
1、每月对路灯开关柜配检查一次,检查交流接触器吸合是否正常有无杂音,机械时钟控制器运行是否正常,指示灯旋钮是否正常切换运转。
2、每6个月或每次修灯对灯具清扫一次。
3、每6个月对接线端子紧固一次。
4、每6个月对时间控制器进行校验一次。
5、每年对低压电缆绝缘电阻用500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值必须在0.5M欧以上。
6、每年对金属电杆的接地电阻测试一次接地电阻不大于4 欧姆。
三、隧道内照明隧道内照明的巡查检修为每周1次。
1、每周进行一次隧道内照明巡检,查看LED灯具有无损坏、灯珠发暗、灯具灯珠损坏。
照明设施管护制度范本

照明设施管护制度范本一、总则为确保城市照明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城市照明效果,保障市民夜间出行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城市道路、公共场所、建筑物及附属设施的照明设施管护工作。
二、管理职责1. 城市照明设施管护工作由城市照明管理部门负责,履行以下职责:(1)制定城市照明设施管护计划和应急预案;(2)组织对城市照明设施进行巡查、养护、维修和改造;(3)监督照明设施的运行状况,确保照明设施安全、可靠、高效运行;(4)负责照明设施的能耗监测和节能改造;(5)处理照明设施运行中的突发事件和市民投诉。
2. 各相关单位应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照明设施管护工作。
三、巡查与养护1. 城市照明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照明设施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照明设施巡查内容主要包括:(1)照明设施的外观、结构、电气设备等完好情况;(2)照明设施的运行状态,包括亮度、照度、色温等;(3)照明设施的接地、防雷、防火等安全设施状况;(4)照明设施的能耗情况。
3. 照明设施养护主要包括:(1)清洁照明设施表面,保持设施整洁;(2)检查照明设施的电气连接,确保连接可靠;(3)更换损坏的灯具、电线、电缆等部件;(4)对照明设施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改造。
四、维修与更换1. 照明设施出现故障时,城市照明管理部门应立即组织维修,确保照明设施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2. 照明设施维修应按照相关规程和标准进行,确保维修质量。
3. 照明设施达到使用寿命或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更换。
五、节能与环保1. 城市照明管理部门应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和技术,提高照明设施的能源利用效率。
2. 照明设施的节能改造应按照相关政策和标准进行,确保改造效果。
3. 照明设施运行过程中,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避免光污染。
六、安全与应急1. 城市照明管理部门应制定照明设施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2. 照明设施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突发事件分类和应急响应级别;(2)应急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3)应急资源配置和应急措施;(4)应急演练和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区域照明系统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
1、所有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灯由各层应急柜集中控制,为常明灯,不得随意关断。
2、地下室车库照明分回路由BA控制,按大楼管理要求分时段控制开启照明回路。
3、大堂照明、标准层电梯厅照明分回路由BA控制,按大楼管理要求分时段控制开启。
4、泛光照明由BA控制,根据公司要求和节假日规定分时段开启。
5、卫生间照明由普通开关控制,根据大楼管理规定就地控制开启。
6、每月对开启的照明灯具进行巡检,发现不亮照明灯具,及时更换。
7、检查出口疏散指示灯、玻璃面板有无划伤、破裂现象,发现故障及时修复,若所连回路均不亮,及时检查集中应急柜和相应回路。
8、每月检查灯具是否安装牢固可靠,灯头接线端是否松头。
9、每季度排出计划对所有照明进行一次表面清洁、除尘、保持灯具光源照度。
10、每月照明配电箱作一次检查,清扫除尘。
(应急照明按应急照明设备保养管理规定执行)
(1)检查箱内开关、接触器与电线的接触情况,螺丝有无松动,标识是否脱落。
所有开关进出线进行一次紧固、检查。
(2)检查防火漏电报警:进行“自检试验,分析及漏电等功能。
(3)测试箱内线间对地绝缘电阻值。
(必须大于0.5MΩ)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