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气中的颗粒物污染与来源分析
大气环境中微颗粒物来源成因分析以及净化措施

大气环境中微颗粒物来源成因分析以及净化措施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微颗粒物(PM2.5)的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微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其来源成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主要角度对大气环境中微颗粒物的来源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净化措施。
一、工业排放工业排放是大气中微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工业活动中燃煤、炼化等过程产生的废气中会生成大量的微颗粒物。
这些微颗粒物一旦排放到大气中,会通过大气的传输和扩散,进入人们的呼吸系统并对健康产生危害。
为了减少工业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应加强对工业排放的管理和控制。
建立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监测机制,对排放高浓度的工业企业进行罚款和停产整顿,以减少工业污染对大气中微颗粒物的贡献。
二、交通排放交通排放是大气中微颗粒物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等,都会对大气环境中微颗粒物的浓度产生显著的影响。
为了减少交通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微颗粒物污染,应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如电动车、氢燃料车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交通组织、提高公共交通覆盖率和鼓励共享出行等方式,减少私家车辆的数量和行驶里程,降低交通排放对大气环境的负荷。
三、生物质燃烧生物质燃烧是农村地区微颗粒物的重要来源。
农村地区普遍采用生物质燃料如木柴、秸秆等进行烹饪和取暖,这些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微颗粒物。
为了净化农村地区大气中的微颗粒物,可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生物质燃料。
例如,使用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既减少了微颗粒物的排放,又提高了烹饪和取暖效果。
四、建筑施工建筑施工活动中产生的粉尘也是大气中微颗粒物的来源之一。
建筑工地和道路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颗粒,这些颗粒物一旦进入大气中,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少建筑施工对大气中微颗粒物的贡献,可以采取一些净化措施。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粉尘管控,使用洒水车或覆盖物等措施来减少粉尘的扩散。
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与分布特征

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与分布特征大气颗粒物污染是指大气中存在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它是空气污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气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在国内外的城市中,大气颗粒物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主要有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
自然来源包括火山爆发、大风扬尘、森林火灾、海盐气溶胶等,这些自然因素的活动会释放大量的颗粒物质。
人为来源则是由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燃煤和石油的燃烧等人类活动产生的颗粒物。
工业生产是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许多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例如水泥厂的石灰石的粉尘、冶炼厂的排放物等。
这些颗粒物质在排放过程中经过扬尘、气流传输等活动,进入大气中扩散。
交通运输也是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轮胎磨损、刹车摩擦、尾气排放等都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质。
尤其是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质含量较高,对大气污染贡献不可忽视。
燃煤和石油的燃烧是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这主要是因为燃煤和石油中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硫酸和硝酸颗粒物。
此外,燃煤和石油中的有机溶剂和挥发性有机物在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颗粒物质。
二、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分布特征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分布特征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大气环流、降水、气象条件、地理位置等。
大气环流是影响大气颗粒物污染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风向以及风速的变化会影响颗粒物质的扩散和输送。
风速较大的时候,颗粒物质更容易被风吹散,降低了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
降水是另一个影响大气颗粒物污染分布的因素。
降水能够清洗大气中的颗粒物质,使其沉降到地面上,减少了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
因此,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的程度相对较低。
气象条件对大气颗粒物污染分布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天气干燥、高温和逆辐射等条件会促使颗粒物质在大气中停留时间较长,进一步加剧大气颗粒物污染的程度。
大气颗粒物物源解析及影响因素分析

大气颗粒物物源解析及影响因素分析大气颗粒物,即PM2.5和PM10,是指直径小于2.5微米和10微米的空气中的颗粒物。
它们由许多不同的物质组成,包括灰尘、烟雾、花粉、细菌、病毒等。
这些颗粒物来自于各种不同的源头,包括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
它们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人类活动源头1. 工业排放:工厂和能源生产设施排放的烟尘、废气和废水是大气中颗粒物的常见来源之一。
这些排放物包含了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碳尘。
2. 交通尾气:汽车尾气是城市大气中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汽车燃烧燃料时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尤其是柴油车。
3. 燃煤和燃油燃烧:燃煤发电厂和家庭采暖使用的燃煤和燃油燃烧也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
这些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
4. 建筑工地: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会产生颗粒物,如石屑、水泥粉尘和砂石粒子。
这些颗粒物由于施工过程的机械振动和风吹等原因容易进入大气。
二、自然源头1. 地壳活动:火山爆发、地震和风蚀等地壳活动会产生大量的尘埃和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到其他地区。
2. 植物花粉:花粉是自然界中的颗粒物源之一。
花粉季节时,大量的花粉会被风吹散到空气中,对过敏体质的人群造成影响。
三、影响因素分析1. 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是大气颗粒物浓度的重要因素。
高温和低湿度条件下,颗粒物更容易悬浮在空气中,从而增加了浓度。
2. 风速和风向:风速和风向对颗粒物的传输和扩散起着重要的作用。
强风会将颗粒物迅速吹散,降低颗粒物的浓度,而逆风条件下,颗粒物会积聚在一定的地区。
3. 降水:降水是清洁大气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雨水可以沉淀颗粒物,降低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
4. 地形和城市化程度:地形和城市化程度对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山区通常会有较高的颗粒物浓度,而城市中心通常会有较高的颗粒物浓度由于建筑物和交通的集中排放。
综上所述,大气颗粒物的物源是多样的,包括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
颗粒物污染物的来源和变化特征分析

颗粒物污染物的来源和变化特征分析近年来,空气污染开始成为全球性的难题,其中最常见、也是最具害处的污染物之一就是颗粒物。
颗粒物污染物主要指空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或2.5微米的固体和液体颗粒,其来源繁多,污染物的成分、来源和变化特征对于推动环保工作和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颗粒物污染物的来源与变化特征。
一、颗粒物污染物的来源颗粒物污染物的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源和人为源两个方面。
(一)天然源天然源主要是指在大气中自然产生的颗粒物,例如树木、土壤、灰尘、海水的飞沫或者海浪激荡都会产生大量的海盐粒子。
此外,火山喷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也会造成大量的颗粒物污染,许多地中海地区的空气质量受到沙尘暴影响极大。
(二)人为源人为源的正常活动会排放多种污染物,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为活动对大气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
1、交通运输影响大气污染的交通运输主要为机动车,它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如碳黑、二氧化硫等,其中颗粒物是交通运输中排放最多的一种污染物。
2、工业生产许多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包括雾霾、沉降性颗粒物、粉尘等,它们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可忽视。
3、建筑施工建筑施工会引起大量的扬尘,当扬尘落在建筑物、道路及植被上时,很难清除干净,特别是施工现场附近的居民或工厂环保是不可避免的。
4、家庭生活在家庭中用火做饭、采暖冬季时烧煤等都会排放大量的酸雾颗粒物和二氧化碳,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二、颗粒物污染物的变化特征(一)粒径分布及其影响颗粒物数量较多,尺寸分布也非常广泛,其中大部分仍保持在0.1-1微米范围内,但浓度较低,对人体影响较小。
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毒性高的二次颗粒物,其中的直径在0.1-2.5微米的颗粒物容易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
(二)季节性变化不同的季节对颗粒物的生成和消失有着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冬季的空气污染比其他季节更为严重,因为冬季空气稳定,风速较小,排放源污染物停滞时间较长,更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与控制

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与控制大气颗粒物污染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固体和液体微小颗粒物质,其直径一般小于10微米。
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
了解颗粒物的来源和控制对于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至关重要。
一、大气颗粒物的来源1. 自然源自然源是指生物、地质和大气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
其中,土壤扬尘是自然源中最主要的来源之一。
在干旱和风沙频发的地区,由于地表水分不足和风能强劲,土壤颗粒易被风起带走,成为环境颗粒物的污染源。
此外,火山爆发、植物花粉和海洋飞沫也会释放大量的颗粒物。
2. 人为源人为源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颗粒物。
其中,工业活动是主要的来源之一。
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物,如煤炭燃烧产生的烟尘和工业废气中的颗粒物。
此外,交通尾气中的颗粒物也是重要的污染来源。
汽车和火力发电厂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例如排放的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
二、大气颗粒物的控制1. 改善能源结构改善能源结构是减少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使用煤炭是主要的能源之一,而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
因此,减少煤炭的使用,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如天然气和风能,可以有效降低颗粒物的排放。
2. 加强工业排放治理加强工业排放治理是减少颗粒物污染的关键。
通过加强对工业废气的治理,如采用高效的过滤器和净化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颗粒物的排放。
此外,对于高污染工业企业,应该加强监管,推动其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以减少颗粒物的排放。
3. 强化交通管控交通尾气是城市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交通尾气中颗粒物的排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推广清洁能源汽车,提升燃油质量标准,加强车辆排放检测和监管,提高公共交通的比重等。
4. 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农业活动也是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和农作物的燃烧都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
因此,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减少农药的使用和禁止农作物的开放式燃烧,是降低农业颗粒物排放的有效途径。
大气环境中颗粒物来源解析与排放控制

大气环境中颗粒物来源解析与排放控制近年来,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中,颗粒物是大气污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对于大气环境中颗粒物来源的解析以及排放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来分析大气环境中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颗粒物的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两大类。
自然源包括火山喷发、沙尘暴、植物花粉等;而人为源则主要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燃烧排放等。
工业生产是造成颗粒物排放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颗粒物,如矿石破碎、炼钢过程、水泥生产等。
此外,交通运输也是颗粒物排放的重要来源,尤其是柴油车辆的排放,含有大量细颗粒物和污染物,并且在城市交通拥堵时排放更为严重。
其次,解析大气环境中颗粒物的排放机理十分重要。
颗粒物的排放主要与燃烧过程、挥发蒸发过程、机械处理等因素有关。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有机物及其氧化产物在高温下转化为气态物质,并且会经过气相反应生成颗粒物。
挥发蒸发过程则是指有机物在大气中蒸发形成气态物质,然后与气相组分反应生成颗粒物,如汽油挥发时产生的挥发有机物。
机械处理也会产生颗粒物,比如建筑施工中产生的扬尘。
这些排放源在大气中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颗粒物组成。
针对大气环境中颗粒物的来源和排放机理,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排放控制。
首先,对于工业排放,应加强企业排污许可制度,对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监管和管理,推行精细化管理,强化企业责任。
对于交通排放,应推广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限制柴油车辆的排放,提倡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私家车辆的数量。
此外,要严格执行油品质量标准,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的颗粒物含量。
除了从源头控制颗粒物的排放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治理空气污染源和改善大气环境来减少颗粒物的浓度。
例如,可以建立更多的大气环境监测站,及时了解大气环境状况,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应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大气颗粒物的监测与分析,掌握其时空分布规律,为制定对策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大气中颗粒污染物的来源解析

大气中颗粒污染物的来源解析近年来,大气颗粒污染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它们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那么,这些颗粒污染物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首先,工业生产是颗粒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工业发展过程中,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颗粒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这些颗粒物释放到大气中后,会随着空气流动扩散,并与其他气体混合,形成大气中的颗粒污染。
其次,交通运输也是大气颗粒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汽车和摩托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颗粒物,如颗粒物的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
这些细小的颗粒物不仅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危害,还会影响到大气的透明度,导致雾霾的形成。
第三,能源消耗也是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
燃煤、燃油等能源的燃烧释放大量的颗粒物,特别是细颗粒物。
根据研究,中国的燃煤发电是大气中颗粒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燃煤电厂中,尾气排放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颗粒物,这些颗粒物会造成空气污染和酸雨的形成。
此外,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也是颗粒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
城市的建设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以及建筑材料颗粒物。
尤其是在施工期间,建筑工地会产生大量的尘埃,这些颗粒物会被风吹散到大气中。
同样,地下矿山开发和采石场也会产生大量的颗粒污染物,并且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最后,农业活动也会释放颗粒污染物。
农业颗粒物的来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的种植、畜禽养殖、农药以及农作物的收割和燃烧等。
农作物的残余物和家禽粪便等有机物在露天存放、堆肥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同时农药的使用也会加剧颗粒物污染。
综上所述,大气中颗粒污染物的来源非常多样化,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以及农业活动等。
这些颗粒物的来源广泛而且复杂,要解决大气颗粒污染问题,需要跨部门合作和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环保法规的执行和监管,同时推动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调整,以减少大气颗粒污染物的排放。
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减少食用农药残留的蔬菜水果,并选择低污染的交通方式,共同努力保护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大气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和液滴,它们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对于制定有效的空气污染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农业活动和自然因素等方面解析大气颗粒物的来源。
工业排放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燃煤、石油化工、钢铁冶炼等行业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工业废气中的颗粒物主要包括烟尘、二氧化硫和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颗粒物不仅直接影响空气质量,还可能通过沉降到土壤中,对农作物和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因此,控制工业废气排放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关键之一。
机动车尾气也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
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主要包括颗粒物物质(PM2.5和PM10)和有机污染物。
这些颗粒物主要来自燃烧过程中的不完全燃烧和摩擦产生的颗粒物。
机动车尾气排放中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巨大,长期接触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为了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的颗粒物,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推广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交通方式。
农业活动也会产生大气颗粒物。
农作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都会伴随着农业机械的使用和农药的施用,这些活动都会产生颗粒物。
此外,农作物秸杆的焚烧也是一种常见的农业活动,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农业活动产生的颗粒物对农作物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不能忽视,科学合理地使用农业机械和农药,同时妥善处理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是降低农业活动产生的颗粒物的重要举措。
除了人类活动,自然因素也是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之一。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火山喷发、沙尘暴等。
火山喷发会释放出大量的灰尘和气溶胶,对大气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沙尘暴主要由干燥地区的风吹起,将地表颗粒物卷起形成飞沙。
沙尘暴不仅对当地的空气质量造成影响,还会随着大气环流传播到其他地区,对区域空气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理解自然因素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有助于预测和防范相关灾害。
综上所述,大气颗粒物的来源涉及到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农业活动以及自然因素等多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大气中的颗粒物污染与来源分析
作者:逯有泉
来源:《北方环境》2011年第11期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大气中的颗粒物污染的种类以及具体成分,并对其来源进行了调查分析,最后由此提出针对源头的污染防治措施。
关键词:大气颗粒污染;来源分析;源头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X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370(2011)11-0081-01
前言
大气污染是如今城市面临的主要污染之一,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
而颗粒物是大气污染中组成复杂、危害较大的污染物之一。
颗粒物质本身含有许多有害的物质, 也可能成为其他污染物的载体, 所以对这类颗粒物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1 大气颗粒污染物的来源分析
颗粒物的来源分为天然来源和人为来源两大类。
1.1 颗粒污染的天然来源
一次颗粒物的天然来源主要有地面的扬尘,火山爆发时的迸出物,森林火灾燃烧物,来源于宇宙的陨星尘土以及生物界生成的颗粒物,例如花粉、孢子等等。
而二次颗粒物的天然来源主要有森林排出的碳氢化合物,进入大气中后经过光化学反应产生的细小颗粒,以及与自然界中硫、氮、碳循环有关的转化产物。
1.2 颗粒污染的人为来源
大气颗粒物的人为污染源可概括为四大方面: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和农业活动排放。
(1)燃料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重要源头。
其中煤是主要的工业和民用燃料,主要成分是碳,同时含有氢、氧、氮、硫和金属化合
物,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尘。
(2)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出的固体微粒数量大、种类也多,工业锅炉及其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烟尘、粉尘等是城市和工业区大气的重要污染来源。
(3)交通运输过程排放:机动车的发展速度迅速,汽车尾气排气已成为大气污染主要的污染源。
汽车尾气排放出的四乙基铅聚成的颗粒物和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的硫酸盐粒子等二次颗粒物都是大气颗粒污染的重要来源。
(4)农业活动排放:农作中使用农药时,一部分农药会以粉尘等颗粒物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残留在作物上以及黏附在作物表面上的仍然可挥发到大气当中,进入大气的农药可被悬浮颗粒物所吸收并随着气流向各处运输,形成大气农药污染。
2 大气颗粒污染的治理与预防措施
2.1 大气颗粒污染的治理
大气烟尘主要是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
颗粒污染物的治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干法除去颗粒污染物。
利用颗粒自身的重力和离心力,让气体中的颗粒污染物沉降,从气体中去除的方法有比如重力除尘、惯性除尘等。
常用的设备包括重力沉降室、旋风除尘器和惯性除尘器。
(2)湿法除去颗粒污染物。
利用水和其他液体让颗粒湿润,加以捕集的方法,如气体洗涤、泡沫除尘等等。
常用的设备包括喷雾塔、泡沫除尘器、填料塔、文丘里洗涤器等等。
(3)过滤法除去颗粒污染物。
让含有颗粒污染物的气体经过有许多毛细孔的滤料,使得颗粒污染物滞留下来的方法,比如布袋过滤、填充层过滤等等。
常用的设备包括颗粒层过滤器、袋式过滤器等。
(4)静电法除去颗粒污染物。
将含有颗粒污染物的气体经过高压电场,在电场力作用下将其除去的过程。
常用的设备包括干式的静电除尘器和湿式的静电除尘器。
2.2 大气污染的防治
预防大气颗粒污染应从污染源入手,从源头抓起,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利用新能源技术。
这对于预防大气污染有着巨大作用。
如以氢气作为新能源而代替燃煤;用洁净燃料让汽车发动机工作;充分地利用天然气及液化石油气代替燃煤,燃煤锅炉也改用清洁能源。
(2)注重城市的功能和工业的合理布局,充分运用气象学知识。
在城市布局规划中,把重污染的单位都布在城市风向范围外的郊区;城市内的工业区应该建在主导风下风区,同时在工业区和居住区间建立绿化的隔离带;在城市中心则严格控制机动车数量,鼓励市民们乘坐地铁。
时刻关注大气的变化情况,让气象部门和工业企业保持联系,及时报告风向、风速和降雨量情况,便于企业做出相应的调整,防止污染进入市民居住区。
(3)努力扩大绿化面积,最大程度减少地表裸露面积。
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环境方面管理,要求工地的周边必须设围挡,利用洒水、遮盖等措施。
如遇到四级以上的大风天气,停止施工和拆迁,并做好遮
掩,防止扬尘污染。
(4)进一步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治理。
施行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政策,实现排污许可证和限期治理制度推进,对排放超标的工业企业进行停产治理。
3 结论
大气颗粒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形成大气颗粒污染的原理及表现形式也是错综复杂的。
防治大气颗粒污染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
根据我国大气颗粒污染的现状,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地应对,把污染程度降低到最低,以期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晓明,董育新,王一函.大气污染物的综合防治[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2).
[2] 韩应建,等.大连市冬季不同粒径中大气污染颗粒物的来源.环境科学研究,1988,1(6).
[3] 戴树桂,等.受体摸型在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中国环境科学,1995,15(4):253-257.
[4] 席胜伟.大气污染危害性分析及治理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2).
[5] 朱亦仁.环境污染治理技术[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6] 彭定义,林少宁.大气污染及其控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收稿日期:2011-09-07
作者简介:逯有泉(1969-),男,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