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2.了解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相关图表,并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了这一节,使学生树立一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思想观点。

【教学重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描述图1.9两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差异【教学方法】运用导学法、课本插图和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用相关资料、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具准备】有关课本插图和图象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宇宙中的各种天体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大家知道,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地球上的许多现象与太阳有关,如昼夜的形成与更替、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等。

没有太阳就没有光明,我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也就没有地球上的一切。

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板书)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导入讲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为地球提供能量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两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学习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

[板书]一、为地球提供能量(阅读思考)请同学们阅读P8第一段、图1.7“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和P9“太阳能量的来源”。

回答:(1)太阳是一个什么样的天体?其主要成分是什么?其表面温度多高?(2)什么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是如何产生的?(3)太阳辐射(能)对地球和人类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略(归纳讲解)[板书]1、太阳概况: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2、太阳辐射:(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

(2)能量来源:太阳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H→1He+热量)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直接影响: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高中高三地理复习教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篇

高中高三地理复习教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篇

高中高三地理复习教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中高三地理复习教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重要性;2. 了解太阳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如光照、热量、水循环等;3. 掌握太阳对地球造成的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1. 太阳系和地球的模型或图片;2. 相关教学资料和多媒体课件;3. 活动材料,如绘图纸、色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引入:(10分钟)1. 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播放一段拍摄自国际空间站的太阳照片与地球影像的视频;2. 跟学生分享一些太阳对地球的事实,如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来源、光亮、热量等。

知识讲解:(15分钟)1. 使用太阳系和地球的模型或图片来让学生理解太阳与地球的位置关系;2. 讲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光照、热量、水循环等;3. 强调太阳能量对地球上所有生物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练习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或个人完成一项绘图任务,绘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图;2. 学生根据自己的绘图,用文字描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并与同伴分享。

概念检测:(10分钟)1. 提问学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相关概念问题,如太阳是什么,它对地球有什么影响等;2. 学生回答问题并解释他们的答案,确保他们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延伸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地球造成的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原因,并与他们分享一些相关知识;2.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如日食、地球自转等。

总结回顾:(10分钟)1.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概括和回顾本课所学的内容;2. 强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复习和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和影响,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情况,适时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高中高三地理复习教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精选3篇(二)教案题目:宇宙中的地球教案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特点;2.认识地球的结构和地球的运动;3.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对宇宙的影响;4.培养学生对地球宇宙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教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掌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3.能够描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主要内容;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准备:1.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2.准备相关课件,以供学生学习。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太阳的图片,向学生引出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话题,利用学生的日常经验和背景知识,让他们猜测太阳可能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Step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内容,向学生介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主要内容。

包括:太阳光的照射、太阳能的利用、太阳对气候和季节的影响等。

要素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以引发学生的兴趣。

Step 3:讨论(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重要作用。

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太阳光的照射对地球有哪些影响?2.太阳能的利用有哪些好处?3.太阳对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就问题展开讨论。

鼓励学生提供充分的理由和支持自己的观点。

Step 4:小组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整理出一份研究报告或小册子。

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影响的具体表现;2.影响的原理和机制;3.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意义。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展示,让其他小组了解并了解不同的影响,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广度和深度。

Step 5:总结(10分钟)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太阳对地球有哪些影响?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什么重要作用?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作用。

并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

五、板书设计:1.太阳光的照射2.太阳能的利用3.太阳对气候和季节的影响六、课后作业:1.小组研究报告或小册子的撰写和整理;2.复习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写一篇关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文章。

初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的构成和运动规律。

2.认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掌握太阳对地球的辐射、光、能的基本概念。

4.理解生物对太阳的依存性。

二、教学内容1.太阳的构成和运动规律。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对地球的辐射、光、能的基本概念。

4.生物对太阳的依存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太阳的构成和运动规律,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辐射、光、能的基本概念。

2.互动教学法:通过演示、实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对太阳的依存性,使知识更有趣,更具体化。

四、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的课堂活动导入,如询问学生对太阳的认识,让学生谈谈对太阳的看法。

2.讲授太阳的构成和运动规律(20分钟)介绍太阳的组成、运动方式和影响,让学生了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大小、性质等关键因素。

3.掌握太阳对地球的辐射、光、能的基本概念(30分钟)掌握太阳对地球的辐射、光、能的基本概念,如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光照、光合作用等。

4.探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0分钟)学生可以使用实验或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如太阳产生磁场和日食的影响等。

5.案例教学法(25分钟)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对太阳的依存性,如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日夜节律。

6.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任务,如研究的报告或小组表现评估。

五、教学评估方法1.口头答辩:根据小组讨论和实验结果等方面来进行口头评估。

2.书面评估:通过作业写作和报告评估。

3.实践评估: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检验其学习和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教师课件2.实验器材3.电子文本和多媒体资料4.智能教育设备七、教学记录1.进行教学评估,并在下次课堂讨论中提出更改意见。

2.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关的指导。

3.记录下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基本影响。

2. 让学生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3. 让学生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概述。

2. 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3. 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具体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案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概述。

3. 案例分析: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相关章节。

2. 案例资料: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案例。

3. 网络资源:太阳科学研究成果,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的相关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概述。

2. 第二课时: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3. 第三课时: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九、教学建议:1. 结合现实例子,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 分组讨论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课堂参与度。

3. 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地球环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十、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复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相关内容。

2. 收集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案例,进行分析。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并提出保护地球环境的建议。

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优秀范文

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优秀范文

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理解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与地球自然环境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教学难点: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与地球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为什么能在太阳系中存在?(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太阳相关知识,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讲解太阳辐射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2)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如:维持地表温度、促进水循环、影响生物生长等。

(3)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讲解太阳活动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2)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太阳黑子、耀斑、太阳风等。

(3)引导学生探讨太阳活动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

4.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与地球自然环境的关系(1)分析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与地球自然环境的关系。

(2)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

5.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为人类服务?四、课后作业1.列举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思考:如何利用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为人类服务?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了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举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课堂小结环节,可能有些学生对于如何利用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为人类服务的问题思考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六、教学拓展1.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2.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3.太阳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光照、热能、太阳辐射等。

2. 使学生掌握太阳活动(如黑子、耀斑)对地球的影响,如气候变化、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和电离层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太阳活动图像,增强学生对太阳影响的直观认识。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如光照、热能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太阳活动(黑子、耀斑)对地球的影响,如气候变化、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等。

4. 小组讨论:探讨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和电离层的影响。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 收集有关太阳活动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3.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本教案根据新人教版必修地理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和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内容6. 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1. 理解太阳辐射在大气层中的传播过程。

2. 掌握太阳辐射在不同纬度和季节的分布特点。

3. 探讨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7. 太阳活动周期及影响1. 学习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性。

2. 了解太阳耀斑和其他太阳活动类型的周期。

3. 分析太阳活动周期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8. 太阳风暴及地球磁场的关系1. 解释太阳风暴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2. 探讨太阳风暴如何影响地球磁场。

3. 分析太阳风暴对地球电离层和通信系统的影响。

9. 太阳能量与地球生态系统1. 探讨太阳能量如何驱动地球生态系统。

2. 分析太阳能量对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

最新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优秀范文3篇

最新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优秀范文3篇

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优秀范文3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辐射的概念及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掌握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主要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地理图表,让学生学会多从身边事物开始探讨,把学习与生活融于一体,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并养成搜索资料的习惯和筛选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具体生活、生产实例的讨论入手,分析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正确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发展观;正确认识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过程【活动】【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查阅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相关资料,交流讨论,引起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2)指导学生准备相关材料,收集学生课前搜索资料遇到的问题,通过设置问题解决。

【导入】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引入)在宇宙中,太阳是地球相依的非常重要的一颗恒星,它的光和热是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即为地球提供能量,我们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孕育了地球上的生物。

那么,太阳对地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本节课我们主要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两方面的影响来学习。

(过渡)首先我们先来学习太阳的概况,请各小组选代表从组成成分,表面温度,体积,质量等角度给我们简述一下太阳的概况。

【讲授】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概况老师补充太阳概况的资料:(过渡)自然界中的物体,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能量,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我们称为太阳辐射,太阳电磁波包括x 射线、γ射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它们的波长不同,特性和作用也有很大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

2.分析图片形成直观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1.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具准备书本插图和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知道宇宙中有各种天体,那么什么叫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论述太阳系的概括。

这节课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板书)师:太阳在宇宙中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 K,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生存的地球。

我们把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据计算,每分钟太阳辐射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

“万物生长靠太阳”,靠的就是太阳能够为地球提供能量,这是太阳对地球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贡献。

下面请大家看教材P8的四幅图,根据你自己的亲身体会,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太阳辐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

(合作探究)师:刚才几个同学回答的比较全面,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虽然太阳辐射能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即太阳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板书)1.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投影照片)(简单介绍水循环、洋流、大气环流、生物活动等知识)例如,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了地面不同纬度获得热量的差异。

对于整个地球表层来说,热量应该是平衡的,因而热量多余和热量不足的地方,要发生热输送。

地球上的热量,主要依靠大气和水体运动来传递。

大气和水体的运动形成大气环流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师:其次,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

(板书)2.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一是人们可直接利用太阳能,例如,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发电,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二是可利用地质历史时期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即由太阳能转化形成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我国是世界上利用太阳能较早的国家之一。

在一些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农牧区,人们用太阳灶做饭,用太阳能干燥器加工农副产品,还用太阳能发电,看上了电视。

师:太阳这么巨大的能量又是从哪儿来的呢?请大家看书P9“阅读”部分——太阳能量的来源。

师:哪一位同学能讲一讲太阳能量是从哪儿来的?生: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连串的聚变,变成1个氦原子核。

在核聚变过程中,原子核质量出现了亏损,其亏损的质量转化成了能量。

太阳每秒钟由于核聚变而损耗的质量,大约为400万吨。

按照这样的消耗速度,太阳在50亿年的漫长时间中,只消耗了0.03%的质量。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教材P9的“活动”要求,并思考课本中的问题师:(总结讲解)1.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热带雨林的生物量多,亚寒带森林的生物量少。

3.问题1和2的结论有相关性。

因为低纬度的太阳辐射量大,所以热带雨林植物生长旺盛,生物量多。

中高纬度的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植物生长比较缓慢,生物量相对较少。

由此可以看出,太阳辐射量的大小,在一定情况下决定了植被的生长情况,植被的生长情况又是对不同地理环境的反映。

师:(过渡)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太阳给我们送来了光明,带来了温暖,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但有时太阳的一些异常变化,也会给地球带来麻烦。

例如,20XX年10月23~11月5日,太阳风暴连续多次袭击地球,亚洲、欧洲、美洲的许多国家的短波通信受到干扰,通信设施受损,日本的一颗通信卫星信号中断,一颗环境监测卫星已经无法恢复使用。

那么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

(板书)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投影)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示意图师:同学们看太阳大气结构图。

太阳外部结构分为哪几层?生:分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师: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分别位于太阳大气层的什么位置呢?请3位同学看图回答。

生:(3位学生分别回答)光球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色球位于光球之上,呈玫瑰色;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师:很好。

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就称为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的类型(板书)有哪些呢?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耀斑、谱斑、日珥、射电等的变化,我们这里主要介绍黑子和耀斑。

(投影)太阳黑子太阳光球常出现一些暗黑的斑点,叫做黑子。

黑子实际上并不黑,只是因为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

根据长期的观察和记录,太阳黑子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其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

(投影)太阳耀斑太阳色球有时会出现一块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叫作耀斑。

耀斑爆发从开始到高潮,大约只需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

然而,就在这段时间内,释放出相当于100亿颗百万吨级氢弹的能量,其中包括很强的无线电波,大量的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及高能带电粒子。

耀斑活动的周期大约也是11年。

通常,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出现频繁的地方和时期。

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第二课时:[新课导入]复习上节内容:太阳活动的类型。

(过渡)太阳活动改变了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大小,因此,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就了解这些影响。

(板书)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师:大家看教材P11第2、3段内容,看看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生:扰动地球电离层;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

师:很好!主要是这三大影响:(1)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

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

此时在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从而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例如,1989年3月发生的几十个强烈耀斑活动,引起短波通讯15次突然中断,24次全部中断。

(2)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地球上存在着磁场。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3)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美丽的极光。

另外,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等。

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以便有关部门及早作好准备,把太阳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太阳辐射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板书设计补充内容:有关地球仪的知识1.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在一定时期内可看作是不变的)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

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经线与纬线的特点比较(投影展示)经线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也叫子午线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与赤道平行的线)特点形状半个圆,且都不平行一个圆,且都平行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 都不等,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4.纬度与经度的划分(投影展示)东西经度区分:(很重要)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经度递增的是东经,递减的是西经。

5 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在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相互方位时,应注意的问题是:①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②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③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则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差值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

6 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及判断所示范围大小①同一经线上,跨纬度10的弧长约是111km。

②赤道上,跨经度10的弧长约是111km;任一纬线上,跨经度10的弧长约是111km×cos该地纬度讲解习题。

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