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考研有几个专业

合集下载

汉语言专业考研科目有哪些

汉语言专业考研科目有哪些

汉语言专业考研科目有哪些汉语言专业考研科目有哪些汉语言文学考研的专业研究方向有:01汉语语法史; 02词汇学(含训诂学); 03文字学初试考试科目: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 635语言学理论④ 840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复试笔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学基础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报考的方向不同考试内容也不同。

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

与汉语言文学相对应的专科专业为语文教育,其培养对象是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等。

本专业是培养具有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外,还可以考取教师资格证成为教师。

汉语言专业就业方向1、新闻传媒行业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新闻传媒行业需要很高的文学素养,能写*,知识面广,文字功底强,新闻传媒行业又包括新闻出版、新媒体运营、文案策划、编辑等等。

像新媒体运营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也是现在非常热门的职业,只要你有能力,想拿高薪很容易,而且这一职业不像新闻行业那样严肃,更自由一些,可以做更多自己想法的事情。

入职基本都在6000以上。

2、文秘这一职业是很考验一个人的能力的,也很锻炼人,基本上做这一工作的未来都是全能型人才,想必大家也能明白我为什么这么说了,因为秘书就要随时接受上司的指令,上传下达,和各部门沟通,拟定文件等等。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含相关专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含相关专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我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一、学科概述我国语言文学是研究我国语言和文学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我国语言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

我国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该学科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拥有重要地位,培养出许多优秀的语言文学学者和专业人才。

二、专业设置我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专业设置较为丰富,涵盖了语言学、文学、古代文献学、比较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多个方向。

各个专业方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视野和研究空间。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1. 硕士研究生我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文献学、诗学、修辞学、文体学、文化研究、史学、音韵学、文字学以及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具有熟练的语言表达和文字加工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独立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胜任文学类相关的研究、教学、编辑、文化传媒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 博士研究生我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旨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文献学、诗学、修辞学、文体学、文化研究、史学、音韵学、文字学以及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等文学类理论构建能力;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和系统、专业的研究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高等学校文学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文化管理等高层次、复杂性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就业方向我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从事学术、教育、编辑出版、文化传媒等相关领域的工作,也可以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

另外,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进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五、发展前景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我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所涵盖的内容和专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我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将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等领域也为我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发展机会。

汉语言文学考研的方向

汉语言文学考研的方向

汉语言文学考研的方向,具体的考研科目文学包括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

古代学科通常下辖三个小方向:先唐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

但不同学校划分也不尽相同,如北大分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近代文学四段招生;中山大学设中国戏曲史、古代小说等方向,则是按照文学体裁分类的;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则把古代文学批评方向设在古代文学方向下。

古代文学全国有三个国家级重点,分别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

学习古代文学,需要重视古代文学史、古代汉语、中国文学批评史、文献学等课程。

现当代文学:包括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两段,目前此学科研究范围延伸至整个20世纪的文学。

目前此学科开设方向比较杂,根据各学校的导师自身研究领域与兴趣各有不同。

此学科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分别是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

学习现当代文学,需要重视现当代文学、文学批评学等课程。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此方向通常包括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全国同样有两个国家级重点,为北京大学和四川大学。

学习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需要重视外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及文学概论等课程。

文艺学:研究文学理论的学科。

通常包括文学理论与批评、文艺美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方向。

全国有三个国家级重点,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学习文艺学需要重视文学概论、美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课程。

语言包括: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汉语言与文字的学科,它比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得更加具体。

它通常包括汉语史、文字学、现代汉语三个方向。

国家级重点学科有五个,分别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及华中师范大学。

学习此学科,需要重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小学等课程。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内容也比较杂,相对于汉语言文字学,它研究的内容更为概括和宏观。

它通常包括方言、计算机语言学、对外汉语等方向。

国家级重点有两个,为北京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

学习此学科,需要重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有哪些方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有哪些方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有哪些方向很多汉语言文学的同学想通过考研提升学历,那这个专业有哪些考研方向呢?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有哪些方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有哪些方向1、中国古代文学这个专业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典籍、文论、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为研究对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熟悉某一段历史阶段的文学发展情况。

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

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重新焕发活力,此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文化宣传、学术科研、新闻出版采编等方面的工作。

2、汉语言文字学“汉语言文字学”是研究汉民族语言文字的历史、现状及其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

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它的起源,它的兴盛与发展,也就是研究汉民族和汉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未来。

3、学科教学(语文)此专业为专业硕士。

专业硕士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方向各有侧重。

专业硕士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

4、中国现当代文学本专业要求学生在政治上要求能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牢固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思想。

在专业方面具备本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成果。

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本硕士点的培养方式,决定了学生有较广泛较强的适应性,就业方向也随之拓展。

毕业生适于教学、科研、出版、传播媒体、文化机构、公共事务、企业文化等部门的复合型高级人才需求,也有从事创作、评论、策划等创造性工作的自由空间。

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表

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表

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表1. 前言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语言学、古代汉语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对于研究和了解中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的主要内容及其学习方法。

2.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的重要部分之一。

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文学创作理论等。

学习者需要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关键人物和作品,并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点和主题。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学习相关的文学史书籍和文学理论,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和认识。

3. 近现代文学近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文学流派等。

学习者需要掌握近现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关键人物和作品,并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主题和风格。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近现代文学作品、学习相关的文学史书籍和评论,加深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了解和鉴赏能力。

4. 语言学语言学是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语言的结构和变化、语言规律等。

学习者需要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并能够分析和解释语言现象。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学习语言学的经典著作、参加语言学研讨会等方式,提高对语言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词汇和翻译技巧等。

学习者需要学习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掌握古代汉语的阅读和翻译技巧。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学习古代汉语的语法书籍、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等方式,提高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6. 学习方法在备考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时,学习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考试的要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北大中文系考研要求

北大中文系考研要求

北大中文系考研要求
1.学历要求:申请人必须具有本科学士学位,学位证明必须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高等教育机构颁发。

2.专业要求:北大中文系考研主要招收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中文古代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外汉语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3.语言要求:申请人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需要参加北大中文系考研的英语口语和写作测试,以验证申请人的英语水平。

4.学业要求:申请人需要具备相应的学科基础和研究能力,需要参加北大中文系考研的学科综合测试,以验证申请人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5.成绩要求:申请人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成绩,在学科综合测试中获得一定的分数。

具体的分数要求可能会根据每年招生情况而有所调整。

6.推荐信要求:申请人需要提交两封推荐信,推荐人应为有关学科的专家或教授,推荐信内容应对申请人的学术能力、研究潜力等进行评价。

7.自述要求:申请人需要提交一份自述,自述内容应包括个人的学术背景、研究兴趣、求学动机等。

自述应尽量准确、简明、清晰地阐述申请人的学术发展规划。

以上就是北大中文系考研要求的内容。

申请人如果想成功进入北大中文系考研,需要满足以上要求,同时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尽量达到和超过要求。

只有在满足要求的基础上,申请人才有机会获得北大中文系考研的录取资格。

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表

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表

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表
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表是学界考研的重要参考,它涵盖了汉语言文学的完整内容。

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表包括下列几个条目:
第一,汉语言文学分析。

汉语言文学分析包括普通语言学、话语分析、文体语义、社会交际分析、跨文化文本分析、历史文本分析、传统文化文本分析、实用文体学等。

这些知识对培养考生的汉语言文学鉴赏力和汉语言文学解译能力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汉语史。

汉语史主要以《中华书局古籍全集》为主,涵盖了汉语历史发展的各个层面,包括古代汉语拼音、语法,唐宋古典文学,汉书古籍,清代文学文本等。

考生必须对汉语历史发展做出深入的研究,以便深入理解汉语知识,为文学鉴赏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汉语文本鉴赏和分析。

考生必须掌握汉语文本的特点和主要内容,能够有效地应用文本分析方法去分析文本,如条件结构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文学传统学,历史分析法等。

同时,对不同文本中不同文学手法、文学元素、语言特点,以及文本艺术特点等,要有特别的观察。

第四,汉语名人及其作品解读。

研究汉语文学必不可少的一环,衡量考生对名家作品及其创作背景,及其文学特点的理解程度。

总而言之,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表的展示对学生应试考试、深入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全面了解汉语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考生应充分利用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表,以便能够深入研究汉语言文学,深入了解汉语文化,取得优异的成绩。

汉语言文学考研学校参考及考试方向介绍

汉语言文学考研学校参考及考试方向介绍

汉语言文学考研学校参考及考试方向介绍汉语言文学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

分布院校:【北京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天津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省】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建筑科技学院、燕山大学、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山西省】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雁北师范学院太原师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大学、沈阳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学院、鞍山师范学院、锦州师范学院【吉林省】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大学、北华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四平师范学院、通化师范学院【黑龙江省】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学院【上海市】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苏省】苏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淮海工学院、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江南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嘉兴学院【浙江省】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杭州师范学院、温州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安徽省】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阜阳师范学院、皖西学院、淮南师范学院【福建省】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漳州师范学院【江西省】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山东省】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师范学院、聊城师范学院、淄博学院【河南省】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湖北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三峡大学、襄樊学院【湖南省】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吉首大学、长沙电力学院、湘潭师范学院【广东省】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五邑大学、广州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湛江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茂名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师范学院【海南省】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学院【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学院、渝州大学重庆三峡学院【四川省】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学院四川师范学院【贵州省】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学院【云南省】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学院【西藏自治区】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安工业学院、汉中师范学院【甘肃省】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学院【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喀什师范学院、伊犁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文艺学01文学理论02文艺美学03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语言获得研究02理论语言学03语言测试汉语言文字学01现代汉语语法02古文字学03音韵学04训诂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01先秦两汉文学02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03唐宋文学04元明清文学05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现当代文学01当代文学思潮02鲁迅研究03女性文学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1比较文学与中西文论02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0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化思潮戏剧戏曲学01中国戏曲史02戏剧戏曲学03戏曲批评04戏曲音韵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以中国境内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生学关系和内在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系考研有几个专业——文艺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献学等,不知道你想报考什么专业(传播学不是中文系,但是在文学院内所以我也列出了)。

想将2007年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考研目录和参考书目列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是我国大学中建系较早、较有影响的科系之一,著名学者吴伯萧、张毕来、学者、诗人张松如(公木),词学专家唐圭璋、诗人、翻译家穆木天教授和彭慧教授,古代文论学家王达津教授等先后在文学院任教。

文学院现有9个教研室,一个中国文学研究中心。

2006年1月获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现有博士点4个(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

硕士点8个(课程与教学论、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传播学)。

1995年被确定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被批准建立“中文学科全国博士后流动站”。

现有专职教授1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19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17人。

中文学科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

近5年来,中文学科教师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项,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荣获国家、省部级科研奖20余项。

近年来,中文学科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有较大的发展,同国内外许多高等院校中文学科建立了学术联系,聘请了国内外一些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派教师出国学习和任教,接收外国留学生来院深造。

指导教师中国古代文学:李立、周奇文、陈向春、黄季鸿、高长山、曹胜高中国现当代文学:*逄增玉、黄凡中、张文东汉语言文字学:*付亚庶、*张世超、李勉东、俞咏梅文艺学:*王确、*刘雨、程革、何明、王红箫课程与教学论:宋祥、刘莉萱、李晓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孟庆枢、*刘建军、*赵沛林、高玉秋、柳东林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吴长安、胡晓研、彭爽传播学:张恩普、金振邦、杨卓、石晓峰、张树武注:姓名前标“*”者为博士生导师专业目录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04文学院68040102课程与教学论4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现代汉语②文学概论复试科目:①语文教育学②写作01中学语文教学论050101文艺学11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7文学理论④418美学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写作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试科目: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01文艺美学02文艺批评03西方文论04文学创作理论05文学文体论06文艺传播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5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语言学理论④422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②中国古代文学史复试科目:语言学基础01理论语言学业02应用语言学03对外汉语教学研究050103汉语言文字学9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8现代汉语(含语言学概论)④419古代汉语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②中国古代文学史复试科目:古代文献阅读01汉字学02汉语史03现代汉语050105中国古代文学12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9中国古代文学史④419古代汉语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外国文学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试科目:文学理论01先秦两汉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9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7文学理论④420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古代文学史②外国文学复试科目: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01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02中国现代文学流派研究03中国现代各体文学研究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0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0比较文学理论④421外国文学史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②西方文论复试科目:当前比较文学理论探讨01比较文学理论02欧美文学研究03日本文学、中日比较文学04中俄比较文学研究050302传播学8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2传播理论④423新闻理论与实务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新闻学②新闻写作与作品分析复试科目:传播史与传播实务01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02新媒体传播03传媒与舆论04编辑出版05广告传播参考书目专业名称科目名称参考书目名称编著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备注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三种文学史可以任选其一《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中国文学史》章培恒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李道英、刘孝严东北师大出版社1998年古代汉语同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古代汉语汉语言文字学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1999年《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1980年《汉语音韵》王力中华书局1980年《古代汉语语法新编》于富章东北师大出版社现代汉语(含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新编现代汉语》张斌复旦大学出版2002年《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文艺学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育出版社2002年《文学理论》韦勒克三联书店1988年美学《美学》朱立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美学原理》朱立元华东师大出版社1998年《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学《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高等教育出版社《当代语文教育学》刘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教学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理论《比较文学简明教程》乐黛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中国比较文学十论》孟庆枢、王宗杰、刘研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9月版《文学理论》勒内·韦勒克,奥·沃论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名著鉴赏》孟庆枢、李毓榛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5月《西方文论》孟庆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03年版《世界文学历程》张良村等主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外国文学史》赵沛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语言与应用语言学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上下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增订三版《古代汉语》(1-4)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第三版传播学传播理论《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新闻理论与实务《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当代新闻写作(第二版)》周胜林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吉林大学~~~102文学院(学制2年)(联系电话:5166024联系人:陈武军)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大学语文综合素质课程与教学(含影视艺术)02大学语言文学课程与教学03中外语文课程与教学比较研究04对外汉语课程与教学050101文艺学01文艺理论02中国文学批评史03文艺阐释学04文艺美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语言学理论02对外汉语教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01汉语史02汉字学03汉外对比研究04现代汉语语法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1隋唐五代文学02宋代文学03辽金文学04明清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1鲁迅研究02近现代中日文学关系研究03中国现代文学转型研究04中国新文学思潮研究06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