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同步达标测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测试: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达标精品检测试卷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A. B. C. D.【答案】B.【解析】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透镜是指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符合这个特点的透镜是B.2.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甲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上面的图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甲透镜的光路图,下面的四幅图中哪副图可能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乙透镜的光路图()A. B.C D.【答案】A【解析】由图11可知,甲透镜的焦距为20cm,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甲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所以物距小于甲的焦距20cm,大于乙的2倍焦距,可以得出乙的焦距小于10cm,结合四个选项,故选A。
3.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答案】A【解析】甲是近视眼成因原理图;乙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图;丙是远视眼成因原理图;丁是远视眼矫正原理图。
4.下列关于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显微镜和各种形式的望远镜,目镜都成虚像D.无论什么形式的望远镜,其物镜直径越大越好【答案】 A【解析】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错;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确;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放大镜,成的都是虚像,C正确;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成的像更加明亮,D正确。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2.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点光源发光经凸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D.点光源发光经凹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3.下图中各图分别表示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4.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D.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5.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图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
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6.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7.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8.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位置对调一下,则 ( )A.光屏上仍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 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C.光屏上不能成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 D. 以上说法都不对9.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5.6人教版《透镜及其应用》单元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第五章5.6《透镜及其应用》单元同步测试题一、填空题1、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
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________镜,“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_________位置,这是利用了该透镜对光有_________作用。
2、开封火车站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的传播,安装了自动红外热成像测温告警系统(如图所示),摄像头的镜头是_________镜,拍摄进站的旅客时成___________的实像,当旅客远离镜头时,所成的像会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访者经摄像头成的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则图甲中,书本上的字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要使图乙中看到的字变小一些,他应该________.4、如图为商场中经常看到的广告投影灯及其内部结构示意图,镜头焦距为20 cm,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u的调节范围是_______。
为了在地面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广告图标,应将镜头适当调_______(选填“高”或“低”)。
5、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
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
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填“正着"或“倒着")插入架上。
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
6、如图所示,在圆形鱼缸里养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其原因是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_______,所看到的“鱼”是鱼的________像。
如果从鱼缸上方,想用一支手电筒把鱼照亮,则应________照射。
(选填“对着鱼的上方”、“对着鱼的下方”或“正对着鱼”)7、请你补全关于“像”的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凹透镜是()A.B.C.D.2.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的作用B.凸透镜只有一个焦点C.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缩小的D.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3.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此时在光屏上能看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潜望镜4.如图所示,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镜。
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像B.电影影片经投影仪成正立等大的像C.通过照相机看远处的树是倒立放大的像D.透过鱼缸看见的鱼是正立缩小的像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的是放大的实像B.该透镜的焦距是30.0cmC.若蜡烛、光屏不动,将透镜向左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可以再一次成像D.若透镜不动,将蜡烛移到5.0cm刻度处,光屏需要适当左移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6.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如图是市民用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查看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摄像头是一个凹透镜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7.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预防近视从我做起。
如图是眼睛视物成像光路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B.甲图为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C.乙图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D.乙图为远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8.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显微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B.图乙中,望远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C.图甲中,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D.图乙中,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二、多选题9.小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4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4cm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7cm10.如图所示是“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图甲中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0.0cmB.如图乙所示,向左适当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放大的实像C.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30cm处,光屏上可得到等大的实像D.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45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放大的实像三、填空题11.富川县很多学校都安装了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1

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35分)1.如图,一塑料薄膜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容易引发火灾。
水和塑料薄膜对光的作用相当于()A.凹透镜B.凸透镜C.平面镜D.凹面镜2.如图所示的光学元件中,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是()A.丙和丁B.甲和丁C.甲和乙D.乙和丁3.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C.甲、乙都是凸透镜D.甲、乙都是凹透镜4.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如图所示,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
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5cmB.一定等于5cmC.一定大于5cmD.可能小于5cm,也可能大于5cm5.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A.a B.b、d C.c D.d6.小宇同学的奶奶年龄大了,看不清手机屏幕,需要把手机拿远才能看清。
细心的小宇在网上帮奶奶购买了一个手机屏幕放大器,如图甲。
将手机放在支架处,透过屏幕放大器即可看到手机屏幕放大的像,图乙为其观看效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小宇通过屏幕放大器看到手机屏幕放大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B.屏幕放大器类似放大镜,手机应放置在放大器一倍焦距之内C.通过屏幕放大器看到手机屏幕的像是放大的虚像D.小宇的奶奶要矫正视力应该戴凸透镜7.下列关于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B.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在2倍焦距以外C.幻灯片必须放在2倍焦距以外D.用放大镜看书,书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倍焦距8.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工作原理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投影仪的镜头对光有会聚作用B.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C.镜头到投影片之间的距离小于二倍镜头的焦距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镜头远离投影片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D.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10.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A.呈现放大倒立的像B.呈现缩小倒立的像C.呈现放大正立的像D.无法呈现清晰的像11.如图所示,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且AO<(OB)。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应用》单元同步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应用》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每个2分;共24分)1. 如图所示,中的4个透镜,属于凹透镜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1题图 3题图 7题图2. 下列有关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都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B.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C.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D.薄透镜就是凹透镜3. 如图所示,把一个透明的圆柱形的小玻璃瓶装上水,但不要装满,使得塞上瓶塞后瓶内留有一个空气泡,这就形成了一个既能放大又能缩小的两用透镜,如果把它放在书上,则( )A.当眼睛对着空气泡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缩小的,当眼睛从其他位置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放大的B.当眼睛对着空气泡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放大的,当眼睛从其他位置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缩小的C.不管从哪个位置看都是放大的D.不管从哪个位置看都是缩小的4.下列仪器中不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是( )2f 2fA. 平面镜B. 照相机C. 投影仪 D. 放大镜5,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剖析、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6,把高为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7.5cm B,12.5cmC,4.5cm D,10cm7,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
下图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8,有三个焦距都是20cm的凸透镜,小明利用它们和辅助材料制作了三个简易的光学器材。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复习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有发散作用。
二、3条特殊光路图1.凸透镜:2.凹透镜:三、凸透镜成像规律1.图示:2.成像规律: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凹透镜是()A.B.C.D.2.如图,《淮南万毕术》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此现象中取火原理应用了()A.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3.如图所示,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镜。
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像B.电影影片经投影仪成正立等大的像C.通过照相机看远处的树是倒立放大的像D.透过鱼缸看见的鱼是正立缩小的像4.如图是初二年级某同学在光学特色实践作业中用手机、凸透镜、鞋盒自制的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影到白墙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正立、放大的实像C.要使墙上的像变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应减小D.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用于制作近视眼镜5.实验操作考试临近,同学们上实验室动手实验,通过训练提高操作技能。
如图,小明正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蜡烛移到34cm刻度处时,在光屏上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像B.该透镜的焦距是30cmC.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D.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右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6.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乙B.甲丁C.丙乙D.丙丁7.如图所示的望远镜,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用它来观察很远的物体,看到的是()A.正立的虚像B.正立的实像C.倒立的虚像D.倒立的实像二、多选题8.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手摸镜片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B.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远视镜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比镜片小光斑的是近视镜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比镜片大光斑的是近视镜9.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6cm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2cm10.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8cmB.当 u=12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C.当 u=20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2cm 处移动到 24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三、填空题11.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综合训练达标检测试题(一)及其参考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综合训练达标检测试题(一)一.选择题(本题有15道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30分)1.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到硬币.人位置不变,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看到硬币了,这主要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凸透镜成像2.下列关于显徽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再调焦B.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C.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D.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3.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为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直径为D,且f<D<2f,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像S()4.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
其中凸透镜是()5.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Ocm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5题图6题图6.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
则()A.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B.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C.蜡烛在a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D.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7.如图所示,蜡烛置于凸透镜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成清析的像。
下列光学器件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是()A.照像机 B.放大镜C.平面镜 D.投影仪7题图 8题图8.5月12日上午,央视5台直播了“中国万达”2013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
此次比赛首次启用航拍,向国内外全方位展示赛事盛况,展现了东营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发展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同步达标测试物理试卷及答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以下给出的光学器件中,不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是(
2•传统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凹面镜,它能将灯泡发出的光线接近于平行光射出.
前有一种新型的笔形手电筒,如图所示,它没用反光装置同样能使手电筒发出的光线集
中射出,这是因为它使用的灯泡尖端玻璃很厚、呈半圆形,其作用相当于(
4 •眼球内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
6.—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
7.小华用焦距为5cm放大镜看邮票上的字,则放大镜与邮票之间的距离(
A •照相机
B •近视眼镜C.潜望镜 D .放大镜
A .平面镜B. 凸透镜
A. a, d C. a, c D. a,
A .晶状体
B •房水C玻璃体 D •瞳孔
5•如图所示,小兵用放大镜看指纹,看到的是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 .倒立放大的虚像
A .小于6cm
B .大于6cm,小于12cm
C.大于12cm,小于24cm D .大于24cm
C.凹透镜凹面镜
D.
3 •以下各图中成虚像的是
(
用字内:出焕丄逼塢
A
A .大于5cm
C.小于5cm
&下列光学仪器中,不能改变像的大小的是()
9 .在放投影片时,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钥匙的像,像的形状如图,则投影片的形状应是图中
A BCD
10. 夏天的中午,如果往太阳曝晒下的花木上洒水,待水蒸发后会发现,原来叶片上附着水珠的地方,会出现枯黄色的烫伤斑点,其原因是()
A .水滴蒸发,带走了叶片的热量
B .水滴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升得很高,使叶片上有水滴的地方被烧焦
C.透明的水滴更容易让阳光透射到叶片上
D .水滴好似凸透镜使阳光会聚,使叶片上有水滴的地方被烧焦
11. 下列影与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
A .手影 ------- 光的直线传播
B .摄影 ----------- 光的反射
C.电影-------- 凸透镜成像 D .倒影----------- 平面镜成像
12. 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禾U用凸透镜能成正
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 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 为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3 .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中使光线发生反射的是_____________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是 _________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___________ .
B .等于5cm
D.无法确定
A .照相机
B .放大镜
C .显微镜
D .平面镜
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
他应该选择()
A .焦距为4cm的凸透镜B. 焦距为8cm的凸透镜
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D
.
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
14•小明同学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他先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
放一张白纸,当白纸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10cm时,白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则小明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 cm,然后他将凸透镜调到距烛焰25cm的地方,则他观察到的像应是___________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_ 像.
15.在使用显微镜时,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折射后成一个放大的 ____________ 像(选填“实”或
“虚”),
道理就像______ 一样;目镜相当于_________ ,将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成放大的_ 像(选填“实”或“虚”).
16•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小明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他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他是_________________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当他靠近黑板时距减小,_______ 距增大(为分析方便,不考虑他眼睛的调节能力)。
如果小明仍坐在原位,为了使
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明的视网膜上,他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___________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17•清晨,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__________ ,这是露珠产生_______ 作用的结果,形成了________ 像.
三、作图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8•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
19. (1)如图所示,这只眼睛存在什么视力问题?
(2)要想使这只眼睛得到矫正,应该配戴什么透镜?画图说明。
三、探究与实验题(共18分)
20. (8分)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
律。
(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
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 的光斑,测得凸透镜
的焦距是__________ c m。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____ 移动。
21. (4分)在学习光学时,物理老师使用了一种叫做平行光源的仪器•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光打
开了平行光源,知道了它的构造.原来平行光源的构造很简单,在一个金
属圆筒前面安有_________________ 镜,后面安装有可以前后移
动的灯泡.调节灯泡位置,当灯泡灯丝处在的___________ 位置时,
细缝中就会发出平行光.
22. (6分)小军从市场买了两条小鱼放到了装水的塑料袋里,
回家后正要把小鱼放入鱼缸时,他发现窗外一束光线通过他手中的水袋
在窗台上形成了一个光斑,原来水袋”能会聚光线,于是他想到另一个问
题:把水和鱼倒入鱼缸中,把塑料袋里吹上气再放入水中,不知还能否会
聚太阳光?(如图所示)
(i)你对上述问题的猜想是什么?
(2)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简述实验步骤.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 B A A B B C D C D B D
、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3. 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
14. 10、倒立、实
15. 实、投影仪(或“幻灯机”)、放大镜、虚
16. 近视、物、像、凹
17. 大、会聚、虚
三、作图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8. 如下图所示。
、探究与实验题(共18分)
20.(8分)最小最亮、10、成虚像、上
21 .(4分)凸透镜、焦点
22.(6分)(1)不会会聚太阳光了.(2)用一束平行光照射水中的气袋,看光线是否会聚成一点.
19.(1)远视
(2)如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