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导线电流密度及电阻率

合集下载

合金导体、铜导体、铝导体比较

合金导体、铜导体、铝导体比较

铝合金导体、铝导体、铜导体电缆的比较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电线电缆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特别是对导体良好的导电性能和优异的机械性能要求变得日益突出。

下面我们把铝合金导体、铝导体、铜导体做一下分析比较。

1)、铜、铝的性能比较:1.铜导体的熔点为1083°C,导体电阻率小于等于0.017241Ω·mm²/m。

,密度为8.89K g/dm3,铝导体熔点为658°C,导体电阻率小于等于0.028241Ω·mm²/m,密度为2.7 K g/dm3。

2.铜的导电性能仅次于银,而且铜的导电性能比铝要高35%-40%。

但是铝质较轻,价格低廉3.铜在大气中稳定性能较好,而铝较为活泼,但铝加入微量元素可提高其化学稳定性4. 铜的强度和硬度较好,纯铝较差。

5.纯铝的机械强度为70MPa左右,低于铜材,不能承受较大的拉力和扭力,6.铝的电缆熔融温度比较低,所以铝质电缆不能满足电缆阻燃、耐火的要求7.铝导体机械强度差,容易折断,特别在接头处易蠕变。

容易过载发热,存在安全隐患,易发生电化学和化学腐蚀。

2)、铜导体和铝合金导体的比较:1. 铜芯电缆延展性好:2. 铜芯电缆强度高:常温下的允许应力,铜可达到20,铝合金为15.6kgt/mm2。

3. 铝合金和铜导体的断裂伸长率基本相同铝合金导体和铜导体屈服强度基本相同,这就意味着合金导体与铜导体的蠕变性能基本一致由于电阻率不同,铜导体的导电率高于合金,合金导体导电率只能达到铜导体导电率的61.8%,4:铝合金比较有较高的性价比,合金的密度是铜导体的1/3,重量远低于铜导体,但是在同等载流量的情况下,铝合金的横切面比铜大5. 铜芯电缆稳定性好,耐腐蚀,铜芯抗氧化,而铝合金芯容易受氧化和腐蚀6. 铜芯电缆施工方便:由于铜芯柔性好,允许的弯度半径小,所以拐弯方便,穿管容易;由于铜芯抗疲劳、反复折弯不易断裂,所以接线方便;所以综上总结铜芯电缆具有较大优势:由于现在市场上多由铜芯电缆为主,铜芯电缆已经被广泛使用几十年,现在电力电缆的应用中,由于铝或铝合金芯电缆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都没铜导体优异,所以现在应用的主流还是铜导体。

铜导线电流密度及电阻率

铜导线电流密度及电阻率

铜导线电流密度及电阻率【含表】今天的主题是铜导线电流密度及电阻率。

铜导线电流密度的情况怎么样?铜导线电流密度计算公式是什么?铜导线电阻率是多少?铜导线电阻率计算公式有吗?铜导线电阻率的单位和符号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好了,废话不多说,在进入今天的主题铜导线电流密度及电阻率之前先来看看什么是铜导线电流密度。

铜导线电流密度是指铜导线某点电流强弱和流动方向的物理量。

它是矢量,其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单位面积的电量,方向向量为单位面积相应截面的法向量,指向由正电荷通过此截面的指向确定。

导线中不同点上与电流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上流过的电流不同,为了描写每点的电流情况,有必要引入一个矢量场——电流密度J,即面电流密度。

每点的J的方向定义为该点的正电荷运动方向,J 的大小则定义为过点并与J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电流·了解完什么是铜导线电流密度后的定义后,让我们来看看铜导线电流密度的其他信息。

铜导线电流密度及电阻率之铜导线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铜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定义就是10平方以下的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5就可以了,要是铜线呢,就升一个档,比如2.5平方的铜线,就按4平方计算.一百以上的都是截面积乘以2,二十五平方以下的乘以4,三十五平方以上的乘以3,柒拾和95平方都乘以2.5。

电机漆包铜线计算公式

电机漆包铜线计算公式

电机漆包铜线计算公式电机漆包铜线是电机制造中常用的一种导电材料,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电机中。

在电机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对电机漆包铜线的尺寸和电气性能进行计算和选择,以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良。

本文将介绍电机漆包铜线的计算公式及相关知识。

电机漆包铜线的计算公式主要涉及到导线的截面积、电阻、电流承受能力等参数。

在电机设计中,通常需要根据电机的功率、电压、频率等参数来计算电机漆包铜线的尺寸和性能。

下面将分别介绍电机漆包铜线的计算公式及相关知识。

1. 导线截面积的计算公式。

电机漆包铜线的导线截面积是根据电流承受能力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导线截面积越大,导线的电流承受能力越强。

导线截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截面积 = 电流 / 密度 / 电流密度系数。

其中,电流为导线所承受的电流,单位为安培(A);密度为铜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电流密度系数为导线的电流密度系数,一般为0.8-0.9。

2. 导线电阻的计算公式。

电机漆包铜线的电阻是导线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着导线的功率损耗和发热情况。

导线电阻的计算公式如下:电阻 = 导线长度电阻率 / 截面积。

其中,导线长度为导线的长度,单位为米;电阻率为铜的电阻率,单位为欧姆·米;截面积为导线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3. 导线的电流承受能力计算公式。

导线的电流承受能力是导线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它与导线的材料、截面积、散热条件等因素有关。

导线的电流承受能力计算公式如下:电流承受能力 = (导线截面积电流密度系数) / 标准电流密度。

其中,导线截面积为导线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电流密度系数为导线的电流密度系数;标准电流密度为导线的标准电流密度,一般为3-4A/mm²。

通过以上计算公式,可以对电机漆包铜线的尺寸和性能进行合理计算和选择,以满足电机设计和制造的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导线的散热条件、安全系数等因素,以确保电机的安全运行和性能稳定。

常用铜线线径安全电流表

常用铜线线径安全电流表

常用铜线线径安全电流表
铜线线径1mm2 1.5mm
22.5mm
2
4mm26mm28mm210mm216mm225mm2
允许电流10A15 A25A40 A50 A64A75 A100 A130 A 采用电流 6 A9 A15 A24 A36 A48A60 A100 A130 A
①表中的截流线芯的最高允许温度为60O C,环境温度为25O C。

②表中的允许电流系导线发热条件所容许的数值。

10平方毫米以下的导线,在长期连续负荷下使用允许电流时将引起较大的线损,故电流密度宜采用每平方毫米6安(即表中采用电流一项)。

此项数值实际上也便于记忆。

③另外记住室内电线6平方毫米以下的铜线,每平方电流不超过10A就是安全的。

10米内,导线电流密度6A/平方毫米比较合适;10-50米,3A/平方毫米;50-200米,2A/平方毫米;500米以上要小于1A/平方毫米。

④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⑤表中允许电流是空中露出敷设。

如果是高温(25o C)以上要打九折,暗敷再打八折。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铜导体电流密度

铜导体电流密度

铜导体电流密度铜导体电流密度的相关参考内容如下:1. 电流密度的定义与公式:电流密度是指单位横截面积内通过导体的电流量。

在直流电路中,电流密度可以用公式J = I/A计算,其中J表示电流密度,I表示通过横截面的电流量,A表示横截面的面积。

2. 电流密度的单位:电流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安培每平方米(A/m²)。

其他常用的单位还包括毫安每平方厘米(mA/cm²)和安培每平方毫米(A/mm²)。

3. 铜导体的电导率:铜是一种良好的导体,其电导率非常高,约为5.96×10^7(Ω·m)^-1。

由于铜导体的电导率较高,因此在许多电器设备和电路中被广泛应用。

4. 铜导体的电阻率:与电导率相对应的是电阻率,即电导率的倒数。

铜的电阻率为1.68×10^-8Ω·m,这意味着铜导体在单位长度内的电阻为1.68×10^-8Ω。

5. 铜导体的工作温度和电流容量:铜导体在不同的工作温度下,其电流承载能力也会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导体在升高温度时,其电阻会增加,电流密度也会相应减小。

因此,在设计导线、电缆和电路时,需要考虑导体的工作温度和电流容量。

6. 铜导体的选择和优势:铜导体由于其良好的电导性能和较低的电阻,被广泛用于电力输配、通信线路、电子设备等领域。

相比其他材料,铜导体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此外,铜导体还具有较高的抗疲劳性能,能够承受重复的电流负载而不容易出现断裂或烧蚀。

7. 电流密度的影响因素:电流密度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导体的几何形状、导线的材料和尺寸、环境温度等。

一般来说,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流密度越小。

此外,导线的材料也会影响电流密度,如铜导体的电阻较低,可以通过更大的电流而保持较低的电流密度。

8. 电流密度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 Joule 加热效应,导致导体发热。

当电流密度较大时,导体的发热量也会相应增加。

铜丝的电阻率

铜丝的电阻率

铜丝的电阻率电阻率是指一种材料在单位长度和单位截面积下,电阻的大小。

铜丝是一种常用的导电材料,其电阻率也是非常重要的物理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铜丝的电阻率及其相关知识。

一、铜丝的电阻率铜是一种优良的导电材料,其电阻率是非常小的。

根据国际单位制,铜的电阻率为1.68×10^-8Ω·m。

这个数值非常小,说明铜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导电材料。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使用的铜丝的直径不同,因此其电阻率也不同。

一般而言,铜丝越细,其电阻率越大。

二、影响铜丝电阻率的因素1.温度:温度是影响铜丝电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温度升高,铜丝的电阻率也会随之升高。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导致铜丝内部的电子受到更多的热运动,电子的碰撞频率增加,电阻也随之增加。

2.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电阻率。

铜是一种优良的导电材料,其电阻率非常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使用铜丝作为导线。

3.截面积:截面积也是影响铜丝电阻率的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铜丝的截面积越大,其电阻率也越小。

这是因为截面积增大会导致电子的运动更加自由,碰撞频率降低,电阻也随之降低。

4.长度:铜丝的长度也是影响其电阻率的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铜丝的长度越长,其电阻率也越大。

这是因为铜丝长度增加会导致电子的碰撞次数增加,电阻也随之增加。

三、铜丝电阻率的应用铜丝的电阻率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

在电路中,我们经常使用铜丝作为导线,其电阻率会影响电路的性能。

如果铜丝的电阻率过大,会导致电路中的电流减小,从而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因此,在设计电路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铜丝直径和长度,以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

此外,铜丝的电阻率还在电热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电热设备中,我们经常使用铜丝作为加热元件,其电阻率会影响加热效果。

如果铜丝的电阻率过小,会导致加热元件过热,从而影响设备的寿命。

因此,在设计电热设备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铜丝直径和长度,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结语铜丝是一种优良的导电材料,其电阻率是非常小的。

铜导线电阻计算方法

铜导线电阻计算方法

铜导线电阻计算方法以铜导线电阻计算方法为主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电阻。

电阻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它是电阻器的基本特性之一。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表示为R。

铜导线是电路中最常见的导线材料之一,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可塑性。

因此,我们将以铜导线为例介绍电阻的计算方法。

铜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长度、截面积和电阻率有关。

铜的电阻率在常温下为1.72×10^-8Ω·m。

因此,当我们知道铜导线的长度和截面积时,就可以计算出电阻。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R = ρL/A其中,R表示电阻,ρ表示铜的电阻率,L表示导线长度,A表示导线截面积。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根铜导线,长度为10米,截面积为1平方毫米,那么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它的电阻:R = 1.72×10^-8 × 10 / (1×10^-6) = 0.172Ω除了通过计算公式来计算电阻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电阻。

欧姆定律指出,电阻R等于电压U除以电流I,即:R = U/I因此,如果我们知道电压和电流的数值,就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电阻。

例如,当我们知道电压为12伏特,电流为2安培时,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出电阻:R = 12 / 2 = 6Ω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电路中,导线的长度和截面积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电阻的大小。

因此,在设计电路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导线尺寸和长度,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

除了计算电阻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电阻器。

电阻器是一种用于调节电路电阻的元器件,常见的电阻器有可变电阻器、电位器和固定电阻器等。

其中,固定电阻器是一种电阻值固定的电阻器,常用于电路中。

固定电阻器的电阻值可以通过电阻色环来判断,不同颜色的电阻色环对应不同的电阻值。

铜导线的电阻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计算公式来计算电阻,另一种是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电阻。

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需要根据导线的长度和截面积选择合适的导线尺寸和长度,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

铜铝材区别1

铜铝材区别1

1、铜、铝材质的性能对比①铜导体熔点为1083℃ ,导体电阻率≤0.017241 Ωmm2/m ,密度8.89g/cm3;铝导体熔点为658℃,导体电阻率≤0.0284Ωmm=/m ,密度2.7g/cm3. ②铜的导电性仅次于银,即铜的导电性约比铝高35%~40%.电感变化较大的原因不是材料问题,换材料只是改变了一点点。

对电感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是线圈的粗细和匝数。

有无铁心也是其中一个原因,电感大小不会因为材料改变而有较大变化。

铜、银的相对导磁率都小于1,分别为0.99990、0.999974。

都很接近于1,所以对于电感量的影响不会很大。

但是对电感的其它特性的影响就会很明显。

比如RDC,频率特性,品质因素,温度上升电流,SRF等。

铜线导电好,价格贵,铝线导电差于铜线,价格便宜。

用处就根据这两者来比较选择。

2、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

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

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口诀是: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这几句口诀反映的是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根据口诀,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与倍数关系排列如下:1、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五倍四倍三倍二倍半二倍例如,对于环境温度不大于25℃时的铝芯绝缘线的载流量为: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载流量为30安;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载流量为300安。

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计算后,再打八折;若环境温度超过25℃,计算后再打九折。

例如截面为10平方毫米的铝芯绝缘线在穿管并且高温条件下,载流量为10×5×0.8×0.9=36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导线电流密度及电阻率【含表】
今天的主题是铜导线电流密度及电阻率。

铜导线电流密度的情况怎么样?铜导线电流密度计算公式是什么?铜导线电阻率是多少?铜导线电阻率计算公式有吗?铜导线电阻率的单位和符号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好了,废话不多说,在进入今天的主题铜导线电流密度及电阻率之前先来看看什么是铜导线电流密度。

铜导线电流密度是指铜导线某点电流强弱和流动方向的物理量。

它是矢量,其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单位面积的电量,方向向量为单位面积相应截面的法向量,指向由正电荷通过此截面的指向确定。

导线中不同点上与电流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上流过的电流不同,为了描写每点的电流情况,有必要引入一个矢量场——电流密度J,即面电流密度。

每点的J的方向定义为该点的正电荷运动方向,J 的大小则定义为过点并与J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电流·
了解完什么是铜导线电流密度后的定义后,让我们来看看铜导线电流密度的其他信息。

铜导线电流密度及电阻率之铜导线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铜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
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
定义就是10平方以下的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5就可以了,要是铜线呢,就升一个档,比如2.5平方的铜线,就按4平方计算.一百以上的都是截面积乘以2,二十五平方以下的乘以4,三十五平方以上的乘以3,柒拾和95平方都乘以2.5。

说明:只能作为估算,不是很准确。

另外如果按室内记住电线6平方毫米以下的铜线,每平方电流不超过10A就是安全的,从这个角度讲,你可以选择1.5平方的铜线或2.5平方的铝线。

10米内,导线电流密度6A/平方毫米比较合适,10-50米,3A/平方毫米,50-200米,2A/平方毫米,500米以上要小于1A/平方毫米。

从这个角度,如果不是很远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4平方铜线或者6平方铝线。

如果真是距离150米供电(不说是不是高楼),一定采用4平方的铜线。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

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

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下面是铜导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和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表格。

注: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需特别注意
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径问题,以防止因电流太大引起过热,而造成意外,下列表格为导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与电流规格表。

铜导线电流密度及电阻率之最大承受电流表
导线线径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
铜线:S=IL/54.4*U`
铝线:S=IL/34*U`
式中: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
L——导线的长度(M)
U`——充许的电源降(V)
S——导线的截面积(MM2)
说明:
1、U`电压降可由整个系统中所用的设备(如探测器)范围分给系统供电用的电源电压额定值综合起来考虑选用。

2、计算出来的截面积往上靠.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
铝芯绝缘导线载流
根据绝缘导线所要求通过的总电流,当总电流为10A以下时,导线每平方毫米的截面面积可通过5A电流,100A以上则每平方毫米截面只可通过2A电流,10~50A之间每平方毫米可通过4A电流,50~100安之间每平方毫米可通过3A电流,按照这样计算后,若属于埋地或套管敷设时则可通过的电流值应乘于0.75。

铜导线电流密度及电阻率之铜导线电流密度我们已经全部讲完了,现在就来看看今天的第二块内容铜导线电流密度及电阻率之铜导线电阻率。

铜导线电流密度及电阻率之铜导线电阻率定义
所谓的铜导线电阻率就是指以铜线为载体,电流在导线内具有电阻的大小。

铜导线电阻率指的是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在常温下(20℃时)铜导线的电阻。

没有特殊说明,那么铜导线电阻率就是指在20℃时候的电阻率了。

铜导线电阻率的单位就是欧姆·米,就是Ω·m。

铜导线电阻率符号就是:ρ。

了解完铜导线电阻率的定义,就来看看铜导线电阻率的特点是什么。

铜导线电流密度及电阻率之铜导线电阻率特点
铜导线电阻率的特点:如下
1、铜导线电阻率ρ不仅和导体的材料有关,还和铜导线的温度有关。

在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几乎所有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作线性变化,即ρ=ρo(1+)。

式中t是摄氏温度,ρo是O℃时的电阻率,是电阻率温度系数。

2、由于铜导线电阻率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所以对于某些电器的电阻,必须说明它们所处的物理状态。

如一个220V-1OOW电灯灯丝的电阻,通电时是484欧姆,未通电时只有40欧姆左右。

铜导线电阻率和和铜导线电阻的比较:铜导线电阻率和铜导线电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铜导线电阻率是反映铜导线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铜导线电阻是反映铜导线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

铜导线电阻率和铜导线体积电阻率的关系:单位横截面积、单位长度铜导体的电阻值称为体积电阻率(简称电阻率),也称铜导线电阻系数,用符号ρ表示。

铜导线电流密度及电阻率之不同温度下铜导线电阻率:见下表
铜导线电流密度及电阻率之提高铜导线电阻率的方法:
1、增大电阻率必须加上杂质,比如其他的金属成分。

但这样的结果就不是铜了,只是铜合金。

2、另外,提高工作温度也会增大电阻率,但比较不实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