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指导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计划教学设计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计划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册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复习方法,如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提高复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复习:重点复习本册语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语法复习:回顾本册语文中的重要语法知识点,如句子结构、词语搭配、修辞手法等。
3. 阅读理解复习:通过练习本册语文中的阅读理解题目,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力。
5. 文化常识复习:了解本册语文中所涉及的文化常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本册语文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2. 生字词复习: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巩固生字词。
3. 语法复习:通过例句分析、练习题等方式,巩固语法知识点。
4. 阅读理解复习:组织学生讨论答案,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
5. 作文复习:分享优秀作文案例,分析写作技巧。
6. 文化常识复习:采用故事、图片等形式,讲解文化常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布置课后练习题,检查学生的复习效果。
3. 作文:批改学生的作文,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 课件:生字词、语法、阅读理解、作文等复习内容的课件。
3. 练习题:针对生字词、语法、阅读理解、作文等方面的练习题。
4. 优秀作文案例:用于讲解作文复习内容。
5. 文化常识资料:相关图片、故事等资料。
六、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的复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实践等,提高复习效果。
2.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复习。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4. 组织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
语文六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语文六年级上册复习教案语文六年级上册复习教案(12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六年级上册复习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六年级上册复习教案1复习目的:1、为完成小语第十一册教学任务,了解学生对本册书的掌握情况,特组织本次复习。
2、系统的整理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弥补缺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迎接期终全市质量调研考。
3、通过复习,教会学生复习的方法。
复习方法:讲解与检测同步复习内容:小语第11册复习安排:1、词语部分2课时练习题请在站内搜索2、要求背诵、默写的部分3课时3、汉语拼音部分2课时4、句子部分3课时5、课内阅读部分3课时6、课外阅读部分3课时7、作文部分3课时8、模拟考试4课时两份第一、二课时复习内容:词语部分一、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汉字,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二、能正确区分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并能组词。
三、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辨析近义词、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会词语搭配、选词填空等各种词语训练。
五、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六、完成词语部分练习。
(练习题请在站内搜索)第三、四、五课时复习内容:本册书要求背诵、默写的课文及有关章节一、复习诵读。
二、强记、消化。
三、默写过关。
第六、七课时复习内容:汉语拼音部分一、巩固已学过的汉语拼音知识,能够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学习普通话。
二、熟练掌握大小写字母。
三、会看拼音写汉字、词语和句子。
四、完成汉语拼音部分练习。
(练习题请在站内搜索)第八、九、十课时复习内容:句子部分一、懂得一个完整的句子必须由两个部分组成,能运用常用的词和关联词语造句。
二、会修改病句。
三、能认识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方法的作用,能缩写句子,扩写句子。
四、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五、完成句子部分练习。
(练习题请在站内搜索)第十一、十二、十三课时复习内容:课内阅读部分一、能把一段话的顺序整理清楚。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分类复习、集中训练的方法,引导学生系统地回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复习:回顾本册所学生字词,加强重点字词的认读、书写训练。
2. 语法知识复习:梳理本册所学语法知识,如句子结构、词性、短语、修辞手法等。
3. 篇章复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课文进行篇章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4. 阅读理解复习:运用多样的阅读材料,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
5. 作文复习:回顾本册所学作文技巧,进行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字词的认读、书写;语法知识的掌握;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作文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复习过程中得到提高。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生字词复习、语法知识复习。
2. 第二周:篇章复习、阅读理解复习。
3. 第三周:作文复习、综合训练。
4. 第四周:期末模拟测试、查漏补缺。
5. 第五周:总结复习、期末考试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检查,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 同伴评价: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水平及情感态度变化,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2.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语法知识、篇章分析、阅读理解、作文指导等课件。
六语上期末复习计划以及教案

六语上期末复习计划以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册书中的重点字词,并能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其中的情感、道理等。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复习方法,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等,提高复习效果。
二、复习范围:1. 生字词:本册书中出现的重点字词。
2. 课文:本册书中的重点课文。
3. 语法:本册书中的重点语法知识。
4. 阅读理解:本册书中的重点阅读理解文章。
5. 作文:本册书中的重点作文要求及技巧。
三、复习策略:1. 生字词:采用默写、听写、讲解等方式进行复习。
2. 课文:让学生朗读、复述、分析课文内容,深入理解其中的情感、道理等。
3. 语法:通过练习题、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语法知识。
4. 阅读理解:让学生练习本册书中的阅读理解文章,学会抓住文章的主旨,分析其中的信息。
5. 作文:让学生练习写作,注重作文的思路、结构、语言等方面的指导。
四、复习安排:1. 第一周:生字词复习。
2. 第二周:课文复习。
3. 第三周:语法复习。
4. 第四周:阅读理解复习。
5. 第五周:作文复习。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复习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如听写、测验等。
2. 关注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
3. 结合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
六、复习方法指导:1. 生字词复习:采用联想记忆法、构词法等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词。
2. 课文复习: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语法复习:运用实例解析、对比分析等方法,使学生掌握语法知识。
4. 阅读理解复习:引导学生运用skimming、scanning 等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作文复习:通过例文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七、复习资源整合:1. 利用教材、辅导书、网络资源等,丰富复习内容。
2. 结合学校图书馆资源,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视野。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模板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册语文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复习:回顾本册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课文内容复习:梳理本册课文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语文园地复习:总文园地中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复习本册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和语文园地的知识点。
2.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复习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本册课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复习: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巩固生字词。
3. 课文内容复习: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 语文园地复习:总文园地中的知识点,进行实践演练。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加强巩固。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复习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复习测试评价:组织课堂复习测试,评估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策略1. 个性化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 激励机制:设立奖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计划教学设计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计划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样的复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增强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教学内容:一、词语复习1. 重点词语解释:一词多义、难懂词语的意思。
2. 词语辨析:近义词、反义词、词语搭配。
二、句子复习1. 句子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3. 句式变换:长短句、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
三、语法复习1. 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
2. 句子结构:主谓宾结构、定状补结构。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四、阅读理解复习1. 文章体裁: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等。
2. 答题技巧:理解题、分析题、概括题、推理题等。
3. 快速阅读:提高阅读速度,获取文章主旨。
五、写作复习1. 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2. 写作技巧:选材、构思、表达、修改。
3. 写作训练:日记、作文、看图写话等。
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复习。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5. 个人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学习经验。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课后作业:教师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
4. 期末考试:进行期末考试,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 辅导资料:相关语文复习资料、练习题。
3. 互联网资源:查找相关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联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2、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3、感受花潮的美和无限的生命力,领悟作者爱花、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花潮的美和无限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体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让我们齐读课题。
你们是怎么理解课题的?你们见过潮水吗?你印象中的潮水是怎样的?(一望无际的,气势磅礴的,翻滚的,有潮声的......)那么课题为什么能把海棠花比作潮水呢?二、品读第四自然段。
(一)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描写中感觉到这的确是一片花潮?(二)交流、讨论并整理。
1、指名说,相机板书:多有动感有声音2、过渡语:这究竟是怎样的花潮呢?(三)再默读第四自然段,想想你在读的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把它概括成一个词来说说是怎样的花潮。
在课题前加()1、交流并板书:迷人的美丽的气势磅礴的有生命力的有声有色的......2、教师小结:迷人、美丽、是因为海棠花旺盛的生命力,气势磅礴、有声有色也是因为海棠花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旺盛的生命力是作者把海棠花比作潮水的最重要的原因。
3、再次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海棠花磅礴生命力的语句,用--划出来,并想办法把它读好,想想你是从哪些字眼中体会到花潮的生命力的。
着重点拨理解以下句子:句1每棵树都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枝头上显示着自己的喜悦。
A、指名有感情地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B、理解"鼎盛时代"、"炫耀",请你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或一朵花,你会如何炫耀自己的鼎盛时代,如何显示自己的喜悦呢?C、打开课件,出示海棠花图片。
D、交流想象。
E、小结过渡:这么多同学的想象给我们一种争奇斗艳、喜气洋洋的感觉。
我们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F、齐读。
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精选5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精选5篇)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把握*脉络,理解*主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3、感悟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对人生的思考4、自我反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挫折,热爱生命,珍惜时光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的层次结构和中心思想,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教学难点1、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以及其主旨的显现2、理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采用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方法教学教学准备1、让学生先自行预习,了解*大意和写作背景2、准备几幅紫藤萝花的挂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展示大挂图紫藤萝,让学生具体感知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傲雪的青松,斗霜的秋菊,迎风的翠竹,石缝间不屈的小草,草丛里无名的野花……这些自然界植物无不蕴涵深刻的哲理,那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同样具有深刻含义的紫藤萝,打开课文《紫藤萝瀑布》,我们来学习新课,看看作者在看看盛开的紫藤萝形成的瀑布流有怎样的感悟?紫藤萝又带给了作者怎么样的人生启迪,给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启迪?2、快速默读课文,给各自然段标上段号,把握课文大意,理解课文主旨,给课文分段,看看各段的主要内容?讨论并归纳*共十一自然段分成三大段:第一段:第一至第六自然段写作者偶见一树茂盛的紫藤萝第二段:第七至第九自然段写作者睹物释怀,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第三段:第十至第十一自然段写作者由此感悟到生命的永恒3、听课文录音,引导学生边听边体验作品情感,并思考问题: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让学生回答思考题作者是从三个方面来写:(1) 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再提问学生如何理解“迸溅”一词?(2) 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指导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for the final review of the six th grade Chinese volume I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指导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本学期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
2、搜集资料的途径有:看报刊、采访、上网、参观有关展览。
3、搜集资料常用的方法有:做摘抄笔记、拍照片、编辑剪报、制作资料卡片。
1、我们爱你啊,中国
1、《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墨赞美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
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全诗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
2、全诗分为三部分,开头歌颂祖国的(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部分从从五个方面赞美了祖国,即(山河无比壮丽,物产闻名世界,民族风物迷人,文化古老灿烂,民族精神伟大)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学了课文,我想用这些成语来赞美祖国:地大物博、气壮山河、山清水秀、锦绣中华、万里河山。
2、郑成功
1、《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2、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民族英雄:文天祥、岳飞、郑成功、林则徐、张自忠、戚继光、霍去病、郑和
当代民族英雄:鲁迅、钱学森、邓稼先、许海峰
3、郑成功是中国明清之际军事家、民族英雄。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讲了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对祖国强烈的爱。
2、肖邦: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
“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作品有
《革命练习曲》、《悲伤》。
3、中外爱国音乐家有: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冼星海、聂耳。
4、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5、课后第4题:
a、埃斯内尔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为的是让
肖邦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b、“弥留之际”指病重快要死的时候,肖邦对姐姐说的话,
表达了他至死不忘祖国强烈的爱国情感。
6、悲愤欲绝:欲,将要。
绝,死亡。
与世长辞:辞,告别。
4、古诗两首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
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惊喜欲狂的
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一句准确地表达
了诗人的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2)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3)全诗体现了一个“喜”字,从“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却看妻子愁何在”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听到大唐军队收复失地而欣喜。
2、《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
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
比渴望。
(1)爱国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我自横刃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2)爱国诗篇: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汀洋》
3、背诵全诗及诗意。
4、带点字:△妻子:妻子和孩子。
△漫:随意,胡乱。
△
漫卷:随意地卷起来。
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
△青春:明丽的春
天◇示:告诉◇元:同“原”,本来。
◇万事空:什么事情都没
有了。
◇但:只。
◇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
◇九州:指中原。
◇同:全国统一。
◇定:平定,收复。
◇:家祭:祭祀祖先。
◇:无:同“勿”,不要。
◇乃:你的。
◇翁:父亲。
5、诗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
眼泪就洒满了我的衣裳。
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
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稿
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在大晴天放声高歌,畅饮
美酒,趁着这美好的春光,我
也好回我的故乡。
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一
路顺流之下,一过襄阳,便直
奔洛阳。
《示儿》:
我本来就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只是为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
悲伤。
等到宋朝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在祭祀祖宗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
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6、这两首诗的相同点:
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不同点:第一首是通过“喜”来表达
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后极度喜悦和急还乡的心情;而《示儿》是通过“悲”来
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
练习1
1、《爱我中华》这首诗是著名词作家乔羽为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所写的会歌,这支歌真切地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爱我中华”的思想感情及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如蒙古族(那达慕)、回族(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经节)、藏族(沐浴节)、维吾尔族(内孜节、库尔班
节)、苗族(龙船节)、彝族(火把节)、壮族(三月三)、傣族(泼水节)、满族、朝鲜族侗族(斗牛节)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