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皮肤病ppt

合集下载

真菌性皮肤病ppt课件

真菌性皮肤病ppt课件
皮肤真菌病
(dermatoses due to fungi )
2019 1
第一节
一、概 头癣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头皮和头发 述
(tinea capitis)
头 癣
感染,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儿童为 易感人群,传染源为患者及患癣的猫、狗 等动物,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染。
二、临床表
2019 2
3种头癣的特点与鉴别表 黄癣 白癣
1、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袜子。
2、家庭成员患病要同时治疗。
2019
-
27
第四节 甲真菌病
一、概述
(onychomycosis)
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指任何真 菌所致的甲感染。 甲癣(tinea unguium):特指皮肤癣菌 引起的甲感染。
2019 28
二、病因及临床表现
(一)、致病菌: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
轻痒 无荧光 发内成串孢子
3
(续上表) 黄癣
培养 预后 许兰氏黄癣菌
白癣
黑点癣
铁锈色小孢子菌、 紫色毛癣菌、断 羊毛小孢子菌 发毛癣菌 发展慢,多无自愈 发展快,可自愈 经久不愈,由断 倾向,可留疤形成 不留疤 发毛癣菌引起者 永久性秃发 可留疤
三、诊断
根据儿童头上有断发的鳞屑斑、“黄癣 痂”、“菌屑”发或“黑点”发,病发真菌检查 有发外、发内孢子菌丝或鹿角菌丝即可诊 断。
2019 25
(二)、内用药物:主要针对严重或顽固病
例而用如: (1)、伊曲康唑 0.2~0.4/日 连服1周 (2)、特比萘芬 0.25/日 连服1周 (3)、氟康唑 0.15/周 顿服 连续2-3周
(三)、湿疹样变继发感染者:先治疗继
发感染,待干燥脱屑后改用抗真菌霜 剂或软膏。

真菌性皮肤病头癣PPT课件

真菌性皮肤病头癣PPT课件
常州二院皮肤科 张春梅
俗称“灰指甲”

癣:特指皮肤癣菌所致的甲 感染
甲真菌病:各种真菌引起的甲板或 甲下组织的感染
病原菌
皮肤癣菌(主) 酵母菌 霉菌
临床表现
白色浅表型 远端侧位甲下型 近端甲下型 全甲毁损型
诊断
根据临床特点 真菌学检查
鉴别诊断
甲营养不良 银屑病 扁平苔藓 慢性湿疹
发病机制
直接接触传染 间接接触传染 自身感染
影响因素
多见于夏季及潮湿炎热环境 宠物—小孩体癣
股癣—青壮年,男性 交叉感染—手、足,体、股癣并存 糖尿病、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和长期 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患 者容易伴发体癣和股癣
临床表现
体癣
初起为红色丘疹或小水疱,继之形 成有鳞屑的红色斑块,再向周围逐 渐扩展成边界清楚的环形损害,边 缘丘疹、丘疱疹、小水疱,中央色 素沉着
实验室检查
真菌镜检:粗短菌丝和孢子 Wood氏灯照射皮损:黄色荧光
治疗
1.外用:5%-10%硫磺软膏
40%硫代硫酸钠(先搽)+ 4%稀盐酸(后搽)
2.内用:伊曲康唑 0.2/d,疗程2~3周
念珠菌病
(candidiasi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因与发病机制
1. 念珠菌: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正常人的 口腔、消化道、上呼吸道、阴道和 皮肤上有8种可能致病,白念珠菌最强
在药物性能方面选择具有杀菌或抑 菌、角质剥离作用的抗真菌药
在药物剂型方面根据不同类型的皮 损选择乳剂、霜剂、搽剂或软膏
外用疗法
复方苯甲酸、水杨酸、雷锁辛制剂和咪 唑类抗真菌药物
细菌感染、化脓时,首先要控制感染 水疱型应选择比较温和的溶液和霜剂

真菌性皮肤病诊断与治疗PPT

真菌性皮肤病诊断与治疗PPT

保护易感人群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 潮湿环境
避免接触真菌感染源,如 公共浴室、游泳池等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 洗澡、换洗衣物
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注意事项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清洁 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 避免长时间接触潮湿环境
避免接触真菌感染源,如宠物、公共设 施等
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
06
真菌性皮肤病的非药物 治疗
物理治疗
紫外线照射:通 过紫外线照射杀 死皮肤表面的真 菌
红外线照射:通 过红外线照射促 进皮肤血液循环, 加速皮肤修复
激光治疗:通过 激光治疗杀死皮 肤深层的真菌
冷冻治疗:通过 冷冻治疗杀死皮 肤表面的真菌, 减轻炎症反应
心理治疗
心理辅导:帮助患 者了解病情,减轻 心理压力
治疗方法: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咪康唑、克霉唑等
预防措施: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感染源
股癣
股癣是一种常 见的真菌性皮 肤病,主要发 生在大腿内侧
和臀部。
股癣的症状包 括红斑、瘙痒、
脱屑等。
股癣的治疗方 法包括外用抗 真菌药物和口 服抗真菌药物。
股癣的预防措 施包括保持皮 肤清洁干燥, 避免穿紧身衣 物,避免与他 人共用毛巾等
环境:潮湿、温暖、阴暗 的环境
接触:直接接触或间接接 触感染源
免疫力:免疫力低下的人 群更容易感染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与感染者直接接触, 如握手、拥抱等
间接接触:接触感染者使用过 的物品,如毛巾、餐具等
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孢子 传播
动物传播:通过宠物、家禽等 动物传播
易感因素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真菌 性皮肤病史
真菌性皮肤病诊断与 治疗

真菌性皮肤病体癣ppt课件

真菌性皮肤病体癣ppt课件

2019
-
24
五、鳞屑角化型,以外用各种抗真菌霜剂及含 角质剥脱剂的软膏为主。 六、抗真菌药物口服治疗。 伊曲康唑100mg 2/日,连服1~2周 , 特比萘芬250mg 1/日,连服1~2周 , 氟康唑 150mg 1/周,连服2~3周 。
2019
-
25
甲癣和甲真菌病
癣(tinea unguium)是指由皮肤癣菌侵犯 甲板所致病变。 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由所有的真菌 包括酵母菌等侵犯甲板所致病变。
深部真菌病
皮下组织真菌病 :侵及皮下组织 系统真菌病:侵及所有脏器
2019 2
头癣(tinea
capitis)
头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及毛发所致 的疾病。 一、病因:通过理发工具或接触动物而 感染 二、好发人群:儿童 三、分型:黄癣、白癣和黑点癣三种类 型头癣
2019 3
临床表现
(一)黄癣:致病菌为黄癣菌。典型损害为碟形硫 磺色黄癣痂,中心有毛发贯穿,发无光泽,参差 不齐。可形成萎缩性瘢痕。造成永久性秃发。 (二)白癣:致病菌为小孢子菌。常呈圆形或不规 则形之灰白色鳞屑性斑片。表面的病发多在距头 皮3~4mm处折断,病发根部有一白色菌鞘。皮损 常呈卫星状分布。一般青春期后可自愈,不留痕 迹。 (三)黑点癣:致病为毛癣菌。为多数散在点状鳞 屑斑,病发出头皮即折断,呈黑色小点状。 (四)脓癣:致病菌多为亲土性或亲动物性的真菌 。典型的损害是化脓性毛囊炎。形成暗红色境界 清楚的圆或椭圆形脓肿,表面柔软,有波动感, 可形成多个排脓小孔呈蜂窝状。
2019 27
甲 癣
2019 28
实验检查 刮取碎甲及甲下碎屑, 镜下可见真菌菌丝。真菌培养阳性 。 鉴别诊断 银屑病、湿疹、扁平苔 藓引起的甲改变以及甲营养不良的 厚甲症等。

真菌性皮肤病PPT课件(文库推荐)

真菌性皮肤病PPT课件(文库推荐)
• 多见于学龄及学龄前儿童 • 皮损:群集的红色小丘疹(鸡皮样)灰白色鳞屑斑,圆形或
椭圆形,卫星灶。 毛发:高出头皮2—4mm处断发, 残根部灰白色套状鳞屑( 菌鞘),易拔除。 自觉症状:不同程度的瘙痒。 • 病程预后:一般无炎症反应、半年后不再扩大,至青春期可 自愈。不破坏毛囊,不造成永久性秃发,愈后不留瘢痕。
其他菌如马拉色菌可引起花斑癣等。 浅部真菌病命名:按部位及皮损形态
深部真菌:
主要侵犯内脏器官、骨骼、中枢神经 系统,也可侵犯皮肤黏膜。
深部真菌病命名:按致病菌命名(如着 色芽生菌病、念珠菌病等)。
真菌感染的诊断
• 1. 真菌镜检:从皮损处刮取少量皮屑, 放在玻片上,滴上10%-20%氢氧化钾液, 上复盖玻片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然 后在显微锐下检查有否孢子或细长、粗 细一致、折光性强的菌丝。
• 2. 武德灯检查:在暗室以伍德灯(发出360nm 黑光)检查患处,有的真菌(致病菌)可发出 荧光,有助于诊断。
• 小孢子菌
兰绿或亮绿色荧光
• 许兰毛癣菌(黄癣)
绿色荧光
• 糠秕马拉色菌(花斑癣)
淡黄色荧光
• 红癣Δ
珊瑚红色
• Δ 并不是真菌
• 3.真菌培养:较镜检有二个优点,第一 可以鉴定菌种,第二阳性率较镜检要高。
yeast
mould
多数为条件性致病菌:正常情况下并不 致病,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引起真菌感 染,常见的酵母样真菌——念珠菌属— —白色念珠菌
• 近年来,由于广泛应用广谱抗生素,皮 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器管移植,化 疗,放疗等,真菌感染的发病也呈不断 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
浅部真菌:
主要指皮肤癣菌(毛癣菌属、小孢子 菌属、表皮癣菌属),亲角质蛋白,主 要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引 起皮肤癣菌病,简称癣。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课件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课件

头癣
总结词
头癣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通常 表现为头皮上的鳞屑和瘙痒。
详细描述
头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主要在头 皮出现。症状包括头皮上的鳞屑和瘙痒,有 时会有脓疱和脱发。治疗头癣的方法包括使 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氟康唑等。同时 ,保持头皮干燥、清洁也有助于预防头癣的 发生。
04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预防与控制
提高公众对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的认识,了解其传播途径和预 防措施。
定期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媒体 、宣传册、海报等形式向公众 传递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性皮 肤病的信息。
加强学校和社区的宣传教育, 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 护能力。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1
患者男,35岁,因足部瘙 痒、脱屑就诊,诊断为脚 气病。
脚气病
总结词
脚气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通常表现为脚部皮肤的水泡、糜烂和鳞屑。
详细描述
脚气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主要在脚部出现。症状包括脚部皮肤的水泡、糜烂和鳞屑,有时 会有瘙痒感。治疗脚气病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咪康唑、克霉唑等。同时,保持脚部干燥、 清洁也有助于预防脚气病的发生。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
01
02
03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特别是在接触可疑污染 物后。
保持个人物品清洁
定期清洗和更换衣物、床 上用品、毛巾等个人物品 ,并保持干燥。
避免共享个人物品
如剃须刀、牙刷等,以减 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清洁居住和工作场所
包括地面、墙壁、家具、卫生间等, 保持环境整洁。《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Nhomakorabeappt课件

真菌性皮肤病PPT课件

真菌性皮肤病PPT课件
特性 生长不受阳光影响,耐低温 临床 紫外线不能致死,干燥不利 生长;
皮损经冬不愈,煮沸灭菌
特性 碳、氮为生长必需 临床 糖尿病、长期用皮质激素及角质厚
处易感染
皮肤癣菌特性与临床关系
特性 亲人、亲土、亲动物性。 临床 不同感染来源,临床表现不同,
接触感染机会大。
体股癣
体癣:除掌、跖外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
特比柰芬:0.25g qd×1~2周 氟康唑:0.15g qw×1~2周
手癣和足癣
定义:指(趾)间及掌、跖部皮肤癣菌感 染称手癣或足癣。
掌、跖皮肤角质层厚
手掌易摩擦损伤
易诱发皮肤癣菌
足部潮湿、多汗、不通风
临床分型
鳞屑水疱型、浸渍糜烂型 、角化过度型。
鳞屑水疱型
角化过度型ຫໍສະໝຸດ 鉴别诊断:手足部湿疹、汗疱疹、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按感染部位不同分为:
头癣 体癣 股癣 手癣 足癣 甲癣 须癣
癣菌疹dermatophytids
皮肤癣菌及其代谢产物
血液 循环
病灶外皮肤过敏反应
病因
毛癣菌属

小孢子菌属 感染
表皮癣菌属
动物
癣病
我国主要的皮肤癣菌
皮肤癣菌 侵入
毛根、毛干 甲板 皮肤角质层 头癣、须癣 甲癣 体癣、手足癣
皮肤癣菌特性与临床关系
原发损害:丘疹、水疱 或丘疱疹。
股癣:外生殖器、肛门及其周围的体癣。
鉴别诊断:环行红班、玫瑰糠疹、神经性皮炎、湿疹
体 股 癣 治 疗:
局部 复方苯甲酸搽剂(体癣) Bid2-4周 复方雷锁辛搽剂(股癣) Bid 2-4周 3%咪康唑霜、特比柰芬霜、酮康唑 霜等(体股癣) Bid 2-4周
泛发性体癣 斯皮仁诺 200mg/d/成人 1~2周

真菌性皮肤病ppt课件

真菌性皮肤病ppt课件
㈤ 花斑癣 花斑癣俗称汗斑,是由
马拉色菌侵犯皮肤角质层所
致的浅部真菌病。
25
一、浅部真菌病
㈤ 花斑癣 1.致病菌
马拉色菌
26
一、浅部真菌病
㈤ 花斑癣 2.临床表现 ⑴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⑵褐色色素沉着和色素减淡斑;
⑶覆有糠状细屑。
27
花斑癣
28
一、浅部真菌病
㈤ 花斑癣 3.诊断
⑴典型的临床表现;
一、浅部真菌病 ㈣ 甲癣及甲真菌病 5.治疗 ⑴ 外用药治疗 ⑵ 拔甲:拔甲软膏(雷琐 辛 15g,水杨酸15g,乳 酸15g,凡士林加至 100g) ⑶内服药物
1
2
34ຫໍສະໝຸດ 567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一、浅部真菌病
⑵真菌直接镜检;
⑶真菌培养。
29
一、浅部真菌病
㈤ 花斑癣 4.治疗
⑴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
⑵可以口服。
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糠秕孢子菌在体外能产生二羧酸,该物质具有抑 制酪氨酸和黑素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从而可引起花 斑癣损害的色素减退。
临床表现
初起损害为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斑疹,以后逐 渐增大至甲盖大小,边缘清楚。临近损害可融合成 不规则大片形,而周围又有新的斑疹出现。表面附 有少量极易剥离的灰色或褐色糠样鳞屑。皮疹颜色 与患者肤色和日晒程度有关,可呈肤色、灰白色、 浅黄色、淡红色或褐色。有时多种颜色混杂共存, 状如花斑。皮疹无炎症反应,偶有轻痒。好发于胸 背部,也可累及颈、腋、腹部、四肢近心端和其他 部位,婴幼儿的面部也可发生。以青壮年男性多见。 病程慢性,冬季皮疹减轻或消失,遗留减色斑,夏 季可复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治疗
一、手癣、足癣的治疗:
1、擦烂型 擦烂型的足癣可先枯矾粉或脚癣粉。如渗出明显可 用3%硼酸溶液或1/8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待干燥脱屑后,改用 1%-2%益康唑、咪康唑、克霉唑、1%的联苯苄唑霜、1%奈替酮霜、 1%酮康唑霜或特比萘芬霜外擦。
2、水疱型 可用复方雷锁辛或半浓度的复方水杨酸醑,亦可外 用10%-30%冰醋酸液外擦。
3、洗头:每日用温肥皂水、2%酮康唑洗剂(采乐洗 剂)、硫化硒洗剂洗头1-2次,连续8周。
4、剃头:每周剃头1次,共8次,去除带菌的头发,剪 下的头发应包好烧掉。
5、消毒:对患者的生活用品,如衣、被、帽子、毛巾、 梳子、理发工具和玩具等应每周煮沸或用其他灭菌措施消 毒1次。
预防
1、对患者要早发现早治疗,并追查传染 源,以便同时治疗,发现有病动物要及时处 理。
从临床致病情况看,真菌可分为浅部真菌 和深部真菌两大类。浅部真菌只侵犯毛发、 表皮和甲板,常见的有头癣、体癣、股癣、 手足癣、花斑癣等。深部真菌主要侵犯内脏 器官、骨骼及中枢神经系统,也可侵犯皮肤、 粘膜,常见的有孢子丝菌病、着色真菌病、 放线菌病及隐球菌病等。念珠菌属则对皮肤、 粘膜、指(趾)甲和内脏器官均可侵犯。
临床表现
白癣和黑点癣有时可并发浓癣,主要由 亲动物性亲土性皮肤癣菌,如犬小孢子菌、 须菌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疣状毛癣 菌等引起。并由于机体对病原菌反应强烈 所致。表现为多数毛囊性脓疱融合而成的 痈状脓肿,破后可流出少量半透明脓液, 细菌培养阴性,愈后形成疤痕或永久性秃 发。
鉴别诊断
根据头皮及病发的典型表现,真菌直接镜检及滤过紫外线 灯检查,一般不难诊断。尚须与以下疾病鉴别:
本病系由接触传染。由于掌跖表皮细胞更替时间长,角 质层厚,汗腺多,又无皮脂腺,而且双足经常穿着鞋袜,密 不透风,汗液蒸发困难,使之局部温度高,湿度大,角质层 常被浸渍变软,表皮酸碱度改变,遂为真菌生长创造了良好 条件。手癣多由足癣感染而来,甲癣多由手癣、足癣蔓延而 来,但亦可通过另外途径单独被感染。
图片
石棉状糠疹
头部银屑病
脂溢性皮炎
治疗
头癣的治疗:
1、服药
1)首选灰黄霉素(每片0.1g),15-20mg/kg/日, 黄癣连服10天,白癣、黑点癣连服14天,多则25天。服药 期间多进食脂类食物并按每日15mg/日服用茵陈酮,或中 药茵陈每日30g煎服,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可明显提高疗 效。
2)特比萘芬 体重<20kg者,服用剂量为62.5mg/日, 体重20~40kg者,服用剂量为125mg/日,体重>40kg者, 服用剂量为250mg/日,共4周。
花斑癣
花斑癣俗称汗斑,是一种侵犯浅表角质层 的慢性皮肤真菌病。
病因
本病由嗜脂酵母菌)——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 菌引起。它是寄生于正常人体皮肤的常见菌群之一, 寄生于浅表角质层的细胞外和细胞内,头皮及胸背 部的检出率可达74%-100%,属条件致病菌,仅在 多因素的特殊条件下,如具有家庭易感性、表皮更 替时间延长、高温高湿、局部多脂多汗、不卫生、 营养不良、慢性感染等,糠秕孢子菌寄生密度增加 可由腐生性酵母型转化为致病行吧菌丝型而致病。
临床表现
1、足癣
多见于成年人,男女皆可发病。往往夏季加重,冬季减轻, 时轻时重,长期蔓延,以其皮损特征可以分为以下3型,但以 某一型为主。
1)水泡型 常于趾间、足跖及其侧缘反复出现深在性水泡, 疏散发布或成群发生,疱壁厚,不易破裂,伴有明显瘙痒,数 日后疱液干涸、脱屑、瘙痒随之缓解。
2)擦烂型 常见于4-5或3-4趾间,角质层浸渍、发白、 松离,剥脱后露出鲜红色的糜烂面或蜂网状基底。此时渗液多, 有异臭,瘙痒难忍。易继发感染,并发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或 蜂窝组织炎等。
1、石棉状糠疹 头顶部的白屑层层堆积如石棉状,将病 发近段粘着成块。白色毛发鞘粗糙松动,随毛干上下移动。 毛囊口有石棉状棘状隆起。无断发,无疤痕,真菌检查阴性。
2、头部银屑病 为边界清楚的鲜红色斑片上有多层银白 色鳞屑。皮损上的头发成束状,不折断。身体其他部位常有 同样损害。真菌检查阴性。
3、脂溢性皮炎 患者多为油性皮肤。为毛囊性炎性丘疹, 头皮有弥漫性灰白色油腻细屑,奇痒。真菌检查阴性。
真菌性皮肤病
主讲人:彭丹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四医院
真菌性皮肤病
真菌是真核生物,不分根、茎、叶,又无 叶绿素,也不进行光合作用,有细胞壁和细 胞核,其基本结构为菌丝及孢子,进行有性 或无性繁殖,以腐生或寄生方式生存。与动 物界、植物界并列,为真菌界。真菌在自然 界至少有10万种以上,但对人类致病的真菌 不过几十种。图片图片 Nhomakorabea 临床表现
体癣好发于颜面、颈、腰、腹、躯干及四肢等处。原 发损害为丘疹成小水泡,逐渐向周围扩展蔓延,中心炎症 减轻伴脱屑或色素沉着,边缘微高出皮面,由丘疹或水泡 连接融合在一起而呈环状。由红色毛癣菌所致的体癣常迁 延,皮损呈大片状,多限于腰、臀和躯干处。由石膏样毛 癣菌引起者则皮损多呈环状,炎症较显著,常见水泡或丘 疱疹且易侵犯颜面和小腿等部位。由羊毛状小孢子菌及石 膏样小孢子菌引起者,损害较小而数目多,较散发,炎症 显著,易侵犯面、颈、胸部及四肢。原发或继发性免疫缺 陷患者的皮损很广泛。儿童体癣常呈同心多环状或重叠的 花环状。体癣的损害数目为1个或多个,直径大小不一等。 自觉瘙痒,剧烈搔抓时可引起继发感染或局部苔藓化。本 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男性多见。多在夏季发 作或加重,冬季症状可减轻。
3、鳞屑角化型 可用复方水杨酸苯甲酸软膏、1%的联苯苄唑 霜、1%奈替酮霜、1%酮康唑霜或特比萘芬霜或水杨酸软膏厚涂,并 用塑料薄膜包扎,可以加强药物的渗透,使厚层角质剥脱,然后再 用30%冰醋酸或其他抗真菌的霜剂、软膏或酊剂外擦治疗。
对顽固病例选用口服治疗:伊曲康唑100mg/日,连服7天;特 比萘芬250mg/日,连服1-2周;氟康唑150mg/日,每周服药1次, 连用2-3周。
手癣、足癣及甲癣
手足甲癣是皮肤癣菌侵犯掌、跖、指(趾) 间表皮和指(趾)甲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性 疾病。俗称手癣为“鹅掌风”,足癣为“脚 气”,甲癣为“灰指甲”。三者常可彼此传染, 相继发病,也可仅侵犯一处单独发生。其中以 足癣最为常见,是真菌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
病因及发病机理
致病菌多系毛癣菌属与表皮癣菌属,主要菌种有红色毛 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毛癣菌。红色 毛癣菌因抵抗力强,不易控制,已成为我国当前手癣、足癣、 甲癣的主要病原菌。
临床表现
3、甲癣
因真菌侵入部位不同,临床上可分甲下型甲癣与浅表性 白色甲癣2种。前者真菌从甲侧缘或前缘侵入,沿甲板下向 后发展,形成松脆的角蛋白碎屑,堆积于甲下,使甲增厚、 翘起,甲板与甲床分离,前缘如虫蚀状,残缺不整,久之甲 板全部破坏;后者真菌从甲面侵入,形成不整形的白色混浊 区,日后范围扩大,甲面变软,久者亦常致甲板变形、增厚、 变脆。本病一般无主观感觉,罕见继发感染,有时可并发甲 沟炎。甲癣病程缓慢,如不医治,终身难愈。
3)鳞屑角化型 常见于足跟、足跖及其侧缘,角质层增 厚、粗糙、脱屑、干裂、无汗,如树皮状。
临床表现
2、手癣
临床表现与足癣大致相同,虽亦有鳞屑角化、水疱与擦 烂3型之分,但其分型不如足癣明显。临床上多呈鳞屑角化 型表现,损害多限于一侧,初期于掌心或2、3指的尖端,发 生小水疱,数目多少不一,疱液干涸后脱屑,范围日渐扩大, 久之脱屑处皮肤粗糙增厚,皮纹宽深 ,失去正常的光泽与柔 韧性,触之有粗涩感。有时初起损害即呈慢性,既无明显水 疱,亦无明显边缘,只见手掌自然皱纹加深,角化过度,出 现小片状脱屑,触之粗糙,久之整个手掌受累。自觉症状不 显著,但到冬季,干裂加剧,自觉疼痛。
临床表现
股癣可单侧或对称分布。基本损害同体癣,但由于该部 位多汗潮湿易受摩擦,故皮损炎症显著,瘙痒严重,发展 也较迅速。损害多呈环形向周围扩展、边界清楚。很少波 及阴囊,严重时可向向上向后蔓延,累及臀部、下腹部和 腰部。
诊断
根据季节发作,皮损向四周呈环形或多环形扩散,边缘 清楚,自觉瘙痒,真菌直接镜检可查到菌丝,一般诊断不 难。
近年,由于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 免疫抑制剂和放射疗法的普遍应用以及各种 器官移植手术、静脉营养、各种导管插入等 诊疗技术的日益开展,一些条件致病菌如念 珠菌、曲菌、毛霉菌等可乘机侵入人体,引 起疾病,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对此,目前 已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随着以灰黄霉素、酮康唑、伊曲康唑、特 比萘芬为代表的抗真菌药物以及其他新制剂 的临床应用,皮肤真菌病的治疗现已取得了 可喜的进展。
治疗
1、外用药物 原则上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 1)1%奈替芬霜、1%特比萘芬霜及唑类抗真菌霜剂或溶液 1%益康唑、1%联苯苄唑、1%-2%克霉唑、2%酮康唑等。 2)其他制剂 复方苯甲酸软膏、土槿皮酊等。 股部由于皮肤柔嫩,应避免外用有刺激性的癣物。 2、内服药物 对于皮损广泛,炎症显著及治疗抵抗的顽固 病例,或有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例,可选用系统抗真菌药内服,如: 1)伊曲康唑100mg/日,共15天。 2)特比萘芬250mg/日,7-14天。 3)氟康唑150mg周,连续2-3周。
头癣由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患癣的猫、 狗家畜而传染。如白癣可由动物传染给人, 引起强烈炎症反应。理发也是传染的主要途 径之一,也可由互戴帽子或共用枕巾及梳子 等传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