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姜黄-神奇药理特效

姜黄-神奇药理特效姜黄-神奇药理特效(摘自网络医学文章)姜黄,它不是我们食用的姜,姜黄是一种俗称郁金的地下根茎植物,嗜吃咖哩的人都知道,如果没有姜黄根茎粉的黄色调味料,就没有咖哩。
姜黄它拥有大量的抗氧化剂,姜黄素可预防老年痴呆症,还有相当于消炎作用的成份,能够抵抗紫外线产生的自由基,进而达到皮肤抗老的作用,因此可称之为:口服的皮肤保养品。
经研究证明姜黄具有以下药效:1.对肝脏疾病有效(以肝病为首的):姜黄的主要成分姜黄(姜黄稀姜黄酮)等,有促进胆汁泌的作用,胆汁有帮助营养吸收,处理有害物质的作用,因此,胆汁分泌旺盛,则会很好地调节肝脏整体功能,从而改善肝脏疾患,并且对宿醉具有很好的解除功效,建议饮酒者使用。
2. 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消化器官疾病有疗效。
姜黄的主要成份桉油精可以促进胃液及唾液的分泌,因此适量服用姜黄可以刺激胃分泌黏蛋白,保护胃黏膜免于受损,对慢性胃溃疡具有相当功效。
3. 抗癌10年计划中选用的天然抗癌剂姜黄的主要成份姜黄素所具有的抗癌作用引人瞩目。
据报告称姜黄素对成为癌症等疾病病因的活性氧有抑制作用。
现在厚生省、文部省、科学技术厅己开始联合对姜黄进行研究。
另外,据美国最新实验报告表明,姜黄素亦可预防肾癌、皮肤癌、肠癌、胃癌、十二脂肠癌及口腔癌。
4. 姜黄是矿物质的宝库,对贫血有特别功效。
姜黄是富含钙、钾等矿物质,并大量含有现在人们普遍缺乏铁元素。
因缺铁而产生贫血的人如每天服用5-10克姜黄,使可摄入一天所需要的铁元素的四分之一以上。
5. 对风湿病、关节痛等炎症有效。
在姜黄的主要成分中具有抑制炎症的作用。
可促进风湿病,神经痛产生部位的局部荷尔蒙的分泌,以抑制炎症,但姜黄并无抗发炎药所衍生的副作用6. 可解除便秘,减少胆固醇。
便秘除了出现皮肤粗糙等美容问题外,还可使血压上升,动脉硬。
姜黄中含有有效解除便秘的食物纤维,这种食物纤维可吸附胆固醇从肠中通过。
并且姜黄中含有毡烯系精油成份及苦味成份可以吸收血液中的胆固醇,可以充分肯定富含食物纤维精油成份的姜黄对便秘及大肠癌,动脉癌,动脉硬化等疾病的预防和改善作用。
药用植物姜黄的研究进展

666100;3.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云南景洪 666100;4.浙江大学,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 姜黄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也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目前其市售原材料主要来源于人工栽培。 姜黄中主要含有姜黄素类和
挥发油等有效成分,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现代临床常用于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菌、神经保护等,可用作药物、天然抗氧化
聚酮化合物,其母核是二苯基庚烃,目前从姜黄中发现的天
然姜黄色素类化合物有 30 种以上[13-17] ,其中主要包括姜黄
素、脱甲 氧 基 姜 黄 素 和 去 二 甲 氧 基 姜 黄 素, 分 别 占 70%、
10% ~ 20%和 10% [18] 。 姜黄挥发油成分的结构类型主要有
吉马烷型、蒈烷型、愈创木烷型、榄香烷型、没药烷型、桉烷
15
50 卷 16 期 郭 芳等 药用植物姜黄的研究进展
(6.0%);张兴国等[10] 提出,种植姜黄应选择微酸性至中性的
疏松肥沃的轻壤土至重壤土。 播种期不同,姜黄的产量、挥
发油和姜黄素含量差异显著。 李隆云等
[11]
型、苍耳烷型等,这些化合物主要是倍半萜类和单萜类[23] 。
姜黄的化学成分研究见表 1。
3 药理作用研究
姜黄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有姜黄素和挥发油,其中姜黄素
的药理作用有抗肿瘤、抗炎、抗纤维化、抗氧化、神经保护等;
姜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姜黄素类、挥发油、黄酮类、糖
类、生物碱、有机酸、无机元素等。 其中姜黄素类和挥发油成
[1]
为重要药食两用品种的姜黄使用范围广,遍及医润的气候条
件,主要分布在印度、缅甸、泰国、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
亚等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我国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
姜黄素的药理研究进展 - 药学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姜黄素的药理研究进展学校:徐州医学院院部:药学院专业:药学学号:09XXXXXXXX姓名:XXX指导教师:刘毅实习单位:徐州医学院论文工作时间:2012年09月至2012年10月目录摘要 (3)ABSTRACT (3)正文 (5)致谢 (97)姜黄素的药理研究进展实习生:荣礼(0916111009)药学院药学专业指导教师:刘毅徐州医学院药学院摘要目的:探究姜黄素的药理研究进展。
方法:本文对姜黄素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姜黄素的抗氧化、降血脂、杭凝血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概况。
结果:本文对姜黄素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姜黄素的抗氧化、降血脂、杭凝血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概况。
结论:本文对姜黄素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姜黄素的抗氧化、降血脂、杭凝血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姜黄素;抗氧化;降血脂;抗凝;抗肿瘤Jiang Huangsu's progress i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Student: Rong Li(0916111009) Pharmacy Speciality, Xuzhou Medical CollegeTutor: Liu Yi School of Pharmacy,Xuzhou Medical CollegeABSTRACTObjective: Research progress i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of Curcumin. Methods: This article on Jiang Huangsu's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done deep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access to Jiang Huangsu's antioxidant, hypolipidemic, hang coagulation and anti tumor effects of. Results: This article on Jiang Huangsu's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done deep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access to Jiang Huangsu's antioxidant, hypolipidemic, hang coagulation and anti tumor effects of. Conclusion: This article on Jiang Huangsu's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done deep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access to Jiang Huangsu's antioxidant, hypolipidemic, hang coagulation and anti tumor effects of.KEY WORDS: Antioxidant; blood lipid; anticoagulation; anti tumor姜黄为传统常用中药,姜黄素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对机体各系统作用广泛。
【推荐下载】浅谈姜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浅谈姜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编者按】:医药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医药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医药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浅谈姜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吴宏伟,李洪梅,唐仕欢,唐力英,杨洪军,黄璐琦 【关键词】姜黄;化学成分;药效;物质基础;综述 姜黄始载于《新修本草》, 叶根都似郁金,花春生于根,与苗并出,夏花烂,无子,根有黄、青、白三色。
其做之方法与郁金同尔。
西戎人谓之蒁药。
此段记载说明当时姜黄应为姜黄属多种植物。
《植物名实图考》载:姜黄,《唐本草》始录其形状全似美人蕉而根如姜,色及黄,气微辛。
所述与今之姜黄(Curcuma Longa L.)相符,说明清代姜黄即为Curcuma Longa L.的根茎[1]。
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规定,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洗净,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
中医认为,姜黄性温,味辛、苦,归脾、肝经,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作用;临床用于胸胁剌痛,闭经,癥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主要产于我国四川、广东、福建、江西、广西等地,传统认为四川犍为、双流,广东佛山为道地产区[2]。
除我国外,在东南亚国家(如印度、印尼、尼泊尔等)及南美国家(如牙买加、秘鲁等)也作为天然药物或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
在印度的传统医学(Ayurveda)中,姜黄(Haldi)被认为具有健胃、滋补、净化血液之功,具有治疗皮肤病、调节肝胆等方面的作用[3],与中医对姜黄的认识有许多共同之处。
迄今,国内外对姜黄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均具有广泛研究。
自19世纪发现姜黄素类成分以来,对姜黄的研究从未中断,尤其是随着高分辨液质、气质分析技术的应用,分析鉴定了姜黄中许多微量成分。
笔者现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姜黄的研究提供参考。
中药姜黄的研究进展_张洪英

第 13 卷
第4 期
2001 年
菏泽医专学报
JOURNAL OF HEZE MEDICAL COLLEGE
VOL. 13 NO. 4 2001
TG 比值 增高, 且 对肝 肾功 能 均无 毒性 作用。Babu 等[ 27] 研究提示, 高的胆固醇代谢率是姜黄素降胆固 醇的作用机制。此外, 姜黄素还有抗血小板聚集、抗 血栓 形 成 和 提 高 纤 溶 活 性 的 功 能。 最 新 研 究 证 明[ 28] , 姜黄素对大鼠心肌缺血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给予姜黄素后, 可见 ECG 的 J 点压低程度减轻, 恢复 时间缩短, 血清 肌酸 磷酸 激酶 ( CPK) 、乳 酸 脱氢 酶 ( LDH) 、谷草转氨酶( GOT ) 的活性升高程度亦降低, 基本接近正常水平, 同时血清中游离脂肪酸( FFA) 的 含量降低, 且这种保护作用呈现一定的剂量 依赖关 系。
前治疗 CAU 的唯一有效药物, 而姜黄素的治疗效果 毒酶, 加快致癌物的排泄、阻止 DNA 加合物的形成,
和低复发率都可以和 皮质类固醇相比拟, 特 别是姜 黄素几乎没有副作用, 是其最大的优点。近 年发现
其中增加组织谷胱甘肽- 硫- 转移酶( GST ) 活性具 有重要意义。最近研究发现[ 13] , 姜黄素能引起啮齿
为类风湿性 关节 炎病人 做短期、双盲、交 叉临床 研
种乳腺肿瘤细胞株的增殖作用, 结果是所有的细胞 株包括多态耐药性( MDR) 肿瘤细胞株都对姜黄素很 敏感, 且其抗癌作用呈时间和剂量 依赖性。最新研 究还发现[ 11] , 姜黄素能加强常用抗癌药顺铂的抗肿
究, 结果表明, 姜黄素口服能改善患者症状, 减轻关 瘤作用。给予顺铂后, 肿瘤标志酶如氨基转移酶、乳
中药姜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体内代谢研究进展

姜 黄是 我 国传 统 中药之 一 , 作为“ 药食 同源 ” 的 代表 药物在 我 国具 有 悠 久 的 临床 与 日常应 用 历史 。 《 中国药典 》 收载 了源 自植物 姜 黄 的 2个 中药 品种 , 即: 姜黄 和郁金 。其 中植物 姜 黄 ( C .1 o n g a L . ) 的干
Ab s t r a c t : C u r c u m a l o n g a L .i s a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i n C h i n a ,i t b e c o me s t h e h o t s p o t o f n a t u r a l p r o d u c t r e s e a r c h d u e t o
n e w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C u r c u ma l o n g a L .i n c h e mi c a l c o n s t i t u t i o n ,b i o l o g i c a l a c t i v i t y a n d i n — v i v o me t a b o l i s m wa s s u mma r i z e d ,t h e c h a l l e n g e a n d o p p o r t u n i t y o f c l i n i c a l u s i n g w a s a l s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t o p r o v i d e n e w i d e a s f o r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C a mu ma
姜黄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癌 MGC803 和 SGC7902、人 肝 癌 Bel7402 、人 白 血 病 K562 、小 鼠 S180 肉瘤及艾氏 实 体 瘤 等 多 种 肿 瘤 细 胞 具 有 明 显 的 杀 伤 作 用[3] 。姜黄素主要作用于肿瘤形成的早期 。 21111 对非肝脏肿瘤的作用 Bhide[4] 报道 ,食物中的姜黄素 可预防病毒和化学致癌剂诱导小鼠和大鼠的乳房肿瘤 。Mem2 on[5]报道 ,口服姜黄素 200 nmol/ kg ,可抑制接种 B16F10 黑色素 瘤细胞所致的肺肿瘤转移并延长寿命 。Huang 等[6] 的研究表 明 ,在小鼠饲料中加 2 %姜黄素 ,可明显抑制由 7 ,122二甲基苯 并蒽 (DMBA) 诱发的小鼠淋巴瘤和白血病 ,使两者的发生率降低 53 %。Limtrakul 等[7]用 DMBA 诱导 ,用 TPA 促进小鼠皮肤癌生 成 ,后喂饲含 1 %姜黄素饲料 ,结果明显减少肿瘤数量 ,缩小瘤 体积 ,且实验组小鼠在生长上与对照组没有区别 ,证明姜黄素对 小鼠具有安全的抗癌作用 。Azuine[8] 以 2 %或 5 %的姜黄素灌 胃 ,显著抑制了 BP ( benzo [α]pyrene) 诱发的小鼠早期胃癌 ,也可 抑制 DMBA(7 ,122dimethylbenz[α] anthracene) 诱发的皮肤癌 ,并使 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增强 32 % ,间接起到了非癌变 细胞 的 保 护 作 用 。陈 瑞 川 等[9] 研 究 发 现 , 体 外 培 养 的 胃 癌 MGC803 细胞加入姜黄素后光照处理 ,光敏化姜黄素具有显著诱 导 MGC803 细胞凋亡的作用 。Pareira 等[10]报道在对氧化偶氮甲 烷 (ACM) 诱导的结肠癌实验中 ,用 8 、16 g/ (kg·d) 姜黄素对大鼠 结肠癌的发生和腺体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有明显的剂量 反应关系 。Ushida 等[11]报道 ,食用姜黄素对 N2亚硝基甲基苯甲 基胺 (NMBA) 诱导的大鼠食管癌在促发和发展阶段有抑制作用 , 姜黄素处理组大鼠的食管癌及癌前损伤的发生率和多形性均显 著低于对照组 ( P < 0105) 。Shih 等[12] 发现 ,在由佛波醇2122肉豆 寇酯2132乙酸 (phorbol2122myristate2132acetate , PMA) 诱发肿瘤的发 展过程中 ,姜黄素可抑制成纤维细胞 NIH3T3 中 8 羟基脱氧鸟苷 (82OH2dG) 的生成 ,阻止癌前病变 。Kuo 等[13] 发现低浓度 (315 μg/ ml) 的姜黄素能诱导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 HL260 的凋亡 ,呈 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Inano 等[14] 研究发现喂饲含 1 %姜黄素的 饲料可明显抑制由放射诱导的雌性妊娠大鼠乳腺癌的发生 ,且 大鼠的发育和分化 、血清激素水平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别 ,新生 大鼠的体积和重量亦无差别 。 21112 对肝脏肿瘤的作用 Soni 等[15] 报道 ,姜黄及姜黄素 (2
姜黄素的化学成分分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特产研究Special Wild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Research169DOI:10.16720/ki.tcyj.2023.055姜黄素的化学成分分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聂思垚1,聂会军2,程兰3,姜威1※(1.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2. 黑龙江省银川乡卫生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6433; 3.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摘要:姜黄素是一种从姜黄根茎中提取的多酚类物质,常用作食品着色剂。
姜黄素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药物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国内外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例如抗菌、抗氧化、抗凋亡、抗肿瘤和抗转移活性等。
相关研究证明,姜黄素可能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中起到保护胃损伤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体外早期细胞培养、动物研究和几项临床前试验的研究发现,姜黄素对包括癌症、胃部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在内的各种疾病有治疗作用。
本文阐述了姜黄素的抗菌作用,抗癌和抗氧化作用并详细介绍了一些关键的信号和效应分子。
姜黄素在多种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将为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对多种疾病的诊断及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姜黄素;幽门螺杆菌;抗菌作用;抗氧化;抗癌作用中图分类号:R2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721(2023)02-0169-06NIE Siyao1, NIE Huijun2, CHENG Lan3, JIANG Wei1※(1.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154000, China; 2. Yinchuan Township Health Center,Jiamusi156433, China; 3.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154000, China)Absrtact: Curcumin is a polyphenol substance extracted from the rhizome of Curcuma longa, commonly used as the food colorant. Curcumin is one of the hot drugs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and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at home and abroad.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urcumin has a wide range of beneficial effects, such as antibacterial, antioxidant, anti apoptosis, anti-tumor and anti metastasis activities. These pleiotropic elucidations have led many studies to prove that curcumin may play a protective role in gastric injury i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ed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curcumin.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early cell culture in vitro, animal research and several preclinical trials, curcumin has potential therapeutic value for various diseases, including cancer, gastric diseases, cardio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n this paper,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curcumin is described, and the anticancer, antioxidant effects of curcumin, as well as some key signaling and effector molecules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Finally, we conclude that the role and mechanism of curcumin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ny diseases will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any diseases, and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many diseases. Keywords: curcumin; Helicobacter pylori; antibacterial effect; anti oxidation; anticancer effect姜黄素,是姜黄根茎的天然酚类活性成分,是从姜 黄根茎中提取的主要酚类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8-9926(2001)02-0095-03 中图分类号:R962 文献标识码:A姜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韩 婷①,宓鹤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 上海 200433)摘 要:姜黄为常用中药,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为姜黄素类和挥发油。
前者具有降血脂、抗凝、抗氧化、利胆、抗癌等作用;而后者主要起抗炎、抗菌以及止咳作用。
姜黄素类通过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分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对肿瘤生长各期的抑制效应来发挥其抗癌作用,目前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本文就姜黄中主要成分姜黄素及其抗肿瘤药理实验和作用机理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对姜黄作进一步的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姜黄;姜黄素;药理活性;细胞凋亡 姜黄为常用传统中药,收载于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本品来源于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能,传统中医用于胸胁刺痛,闭经,■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打肿痛[1]。
姜科姜黄属植物约60余种,分布较广,盛产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
我国有16种,主要分布在东南至西南部。
“姜黄”之名,始载于《唐本草》,后在宋代唐慎微的《本草图经》、明代李时珍的著作及清代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等中国古代医药学著作中都有记载。
姜黄属植物主要包含挥发油和姜黄素类,后者为二苯基庚烃类,有酚性与非酚性之分。
其中,姜黄素(Curcumin )是中药姜黄的主要成分,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等。
近年来,研究发现姜黄素能抑制HI V —1整合酶活性而用于艾滋病的临床试验[2]。
此外,抗癌是姜黄素的主要药理活性之一,其抑制肿瘤的作用已在许多动物实验中得到反复证实,其具体抗癌机制已成为近期研究热点。
1 姜黄的化学成分姜黄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姜黄素类及挥发油两大类,此外尚有糖类、甾醇等[3],分述如下:1.1 姜黄素类 主要有姜黄素(Curcumin )、去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 )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 -min )。
此外尚有二氢姜黄素(dihydrocurcumin )等。
姜黄素的化学结构式为[4]:姜黄素的存在分布及含量情况:姜黄属不同种类植物的总姜黄素和姜黄素含量差异悬殊,可达上百倍,同一种类的不同产地之间差异较小。
总姜黄素最高为姜黄( C.longa )根茎,含量均在2%以上;其次为印尼莪术( C.xanthorrhiza )、川姜黄( C.sichuanensis )和川郁金( C.chuanyujin ),其含量为0.2%~0.5%;其余种类低于0.1%。
同一种类不同部位总姜黄素含量差异十分显著,姜黄( C.longa )的根茎均在2%以上,须根为0.488%,块根仅0.023%。
产地及贮存期不同,姜黄素含量亦不同,且姜黄素遇光易分解,药材贮存期长则姜黄素含量明显下降。
此外,不同种类的姜黄素含量与挥发油含量存在较明显的相关性[5]。
1.2 挥发油类 从姜黄根茎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出的成分有α,β-姜黄酮(α,β-tumerone )、姜烯(Z ingiberene )、芳姜黄烯(artumerene )、芳姜酮(arz -ingberone )及1种没药烷骨架的倍半萜(Curtone );从温郁金( C.wenyujin Y.H.Chen et C.Ling )根茎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出的成分有莪术醇(Curcunol )及莪二酮(Curdione )等。
1.3 其他类成分 姜黄尚含糖类(阿拉伯糖1.1%、果糖12%、葡萄糖28%);含豆甾醇、β-谷甾醇、脂肪酸、单烯酸及二烯酸等;微量元素(Mn 、Cu 、Zn 、Mg 、Fe 等)。
2 姜黄的药理活性2.1 姜黄素的抗肿瘤活性与抗癌机制2.1.1 抗肿瘤活性 姜黄素能抑制实验动物皮肤癌、胃癌、十二指肠癌、结肠癌及乳腺癌的发生,显著减少肿瘤数目,缩小瘤体大小,降低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肺转移及淋巴细胞生长[1]。
对永生性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ZH 3T 3erbB 2原癌基因转化的NFH 3T 3细胞株S 180,人结肠癌细胞株HT -29,人肾癌细胞株293及人肝细胞癌Hep G 2细胞株,姜黄素的作用可使这些细胞出现皱缩、染色体凝集及DNA 碎裂,且作用强度与给药浓度及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6]。
与此同时,一定浓度姜黄素可明显抑制氧化偶氮甲烷(AOM )诱导的小鼠结肠癌发生,影响肿瘤类型并抑制瘤体大小。
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显著增加小鼠结肠癌结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7]。
在体外姜黄素对MG C803,Bel7402,Bf16,K 562/ADM 均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并诱导细胞凋亡[8]。
同时,姜黄素不论腹腔注射还是口服给药,对小鼠黑色素瘤B16以及艾氏腹水瘤等移植瘤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均达到或超过抗癌药筛选规·59· 解放军药学学报 第17卷第2期 姜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韩 婷 ①作者简介:韩婷(1978-),女,山东济南市人。
程规定的药效指标[6]。
姜黄素5mg·L-1可引起癌细胞凋亡,可见姜黄素超过一定的浓度除了抑制细胞增殖外,还有细胞毒作用;而低浓度姜黄素预处理B16细胞,可使其成瘤能力明显下降,侵袭转移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表明姜黄素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癌细胞的恶性表型。
姜黄素还具有抗白血病作用,运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仪和末端TdT酶标记技术系统研究姜黄素对白血病细胞的杀灭能力和作用方式。
结果发现,姜黄素能选择性抑制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H L-60的增殖,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曲线,其体外抑制H L-60细胞24h达到最大峰值。
亚G1凋亡峰出现在12h后,并随时间延长而逐步增加,24h可达34.4%。
用末端TdT酶标记法进一步证实凋亡的细胞数在同一时相可达到41%。
结果表明姜黄素有明确的抗白血病细胞增殖的能力,其作用机理是诱导细胞凋亡,体外浓度和作用时间可作为进一步临床应用研究时参考[9]。
姜黄素与抗癌药顺铂合用能显著提高其抗肿瘤效果,尤其是二者协同治疗纤维肉瘤[10]。
单用顺铂治疗,能降低实验动物体内一些促肿瘤生成酶,如转氨酶、乳酸脱氢酶、γ-谷氨酰胺转肽酶、碱性磷酸脂酶及5’-核蛋白质分解酵素的水平,但不能达到正常指标。
而当姜黄素与顺铂合用时能将这些酶的水平恢复到正常。
由此,姜黄素与顺铂的复合制剂在治疗诸如纤维肉瘤等肿瘤中,必将显示其实际应用价值。
2.1.2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的机制 (1)姜黄素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分化 姜黄素本身诱导分化作用较弱,但当同时存在全反式维甲酸,1,2-25(OH)维生素D3等分化剂时,则表现较强的协同诱导细胞分化作用[11]。
联合运用全反式维甲酸和姜黄素刺激细胞主要朝粒系分化,而联用维生素D3及姜黄素则刺激细胞向单核系分化。
同时,细胞周期动力学显示,与单用全反式维甲酸或姜黄素相比,合用两者处理HT-60细胞48h或96h,能减少S期细胞数,增加G0/G1期细胞数,有效阻断细胞周期进程[2]。
正常细胞通过各种细胞间隙连接装置相互传递胚胎发育、细胞分化等生长调控信息,而相邻表面的接触抑制,限制了细胞无休止繁殖,使其由增殖态转向分化态,故间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通讯在细胞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姜黄素能够增强细胞间通讯传递,使细胞协调生长,防止继续增殖,诱使其进入分化,由此发挥抗癌效应。
(2)姜黄素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前普遍认为:体内肿瘤生长有赖于机体正常调控机制的逃逸,而这一调控过程通过促发凋亡,诱导细胞死亡来实现。
在小鼠肉瘤细胞株S180,人结肠癌细胞株HF29,人肾癌细胞株293及人肝细胞癌Hep G2细胞株等细胞中,姜黄素呈现阻断蛋白激酶C、酪氨酸激酶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的生化特点,而分别应用以上三种物质的特异性代谢抑制剂可诱导细胞凋亡。
另外,姜黄素能诱使肝胚胎瘤细胞出现包括DNA梯带、染色质浓缩与断裂及特异性18s、28s核糖体碎片在内的特征性凋亡检测标志[2]。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姜黄素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12]。
(3)姜黄素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姜黄素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既可始于肿瘤初始形成阶段,又可发生在肿瘤进展期。
姜黄素对进展期肿瘤的抑制效应与其抗炎、抗氧化特性有关。
它既可降低脂质过氧化酶LOX、环过氧化酶C OX及抑制花生四烯酸AA代谢,又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AA代谢生成的活性氧自由基,由此发挥抑瘤作用[6]。
此外,姜黄素对原癌基因表达的抑制在十四烷大戟二萜醇13-醋酸盐(TPA)诱导的肿瘤进展阶段也有一定作用。
它可能通过对c-fos、c-jun及c-myc原癌基因表达的调控来实现对TPA引发的肿瘤进展期的抑制。
对肿瘤初始形成阶段的抑制效应可能与姜黄素的抗诱变作用有关。
姜黄素本身为非诱变剂,具有抗间接致突变物———二氨基芴的致突变作用,且此作用与姜黄素结构中的p-OH基因的抗氧化性密不可分。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姜黄素通过改变间接致突变物的代谢活性来抑制致突变物的诱变作用[13]。
姜黄素能提高肝细胞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 ST水平及活性,增强肝脏对诱变剂的解毒能力。
姜黄素能抑制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 NF等诱导的NF-kappaB激活剂在内的多种转录因子活性,通过对细胞转录水平的调控,发挥抗肿瘤细胞效应[2]。
2.2 姜黄的其他药理活性 姜黄中起降血脂、抗凝、抗氧化、利胆、抗癌作用的主要为姜黄素类,而起抗炎、抗菌作用的主要为挥发油[2]。
2.2.1 降血脂作用 姜黄醇提取物、挥发油及姜黄素都有降血浆总胆固醇、β-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并能使主动脉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降低,其中姜黄醇提取物及姜黄素的作用最强[2]。
姜黄醇提取物对实验性动物的动脉粥样硬化症有效[14]。
2.2.2 抗凝作用 姜黄醇提取物及姜黄素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有抑制作用,姜黄素还有增加纤溶活性的作用。
还有实验表明,去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也是抗凝有效成分[2]。
且姜黄素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可能与调节二十烷类的生物合成有关[15]。
2.2.3 抗氧化作用 姜黄素类为抗氧化有效成分,能清除氧自由基而发挥抗氧化活性。
姜黄的抗氧化活性与其中含有的一种热稳定蛋白———抗氧化蛋白(T AP)有关[16]。
姜黄素可提高大鼠心肌耐缺氧能力,对大鼠心肌的缺血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推测该作用可能主要与抗自由基的活性有关,此外,其稳定细胞膜,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 OD)活性等可能起也一定作用[17]。
2.2.4 对呼吸道的作用 姜黄挥发油具有明显的祛痰、止咳及预防哮喘发作的作用,提示姜黄挥发油气雾剂吸入对痰多咳嗽可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