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期末试题__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中)一、名词术语解释1、大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2、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V0与理论空气量之比V0a.3、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4、能见度: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用m或km。
5、理论空气量: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6、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氟氯碳、水蒸气等,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二、简答题1、简要分析SO2排入大气环境后造成的不良影响。
主要的不良影响有a)本身对人体、动植物等具有毒害作用;b)导致酸沉降;c)是形成二次颗粒物的前体物质。
2、高斯扩散模式立足于哪种湍流扩散理论?它的主要假设是什么?3、空气/燃料比对燃烧过程形成的污染物种类和总量有什么影响?低空燃比时,燃料燃烧不完全,易形成CO和HC,NOx排放很少;高空燃比时,燃料燃烧充分,火焰温度高,CO和HC排放很少,NOx生成量较高;存在一个最佳点,CO、HC和NOx的排放总量最低。
4、简要分析NOx的排放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NOx对环境的主要影响:1。
酸沉降;2。
形成O3;3。
形成二次颗粒物。
5、简要分析旋风除尘器结构对其除尘效率的影响。
a)排放管直径越小,d c越小,除尘效率越高;b)筒体直径D越小,粒子所受的离心力越大,其效率越高;但D过小,粒子容易出现二次逃逸,效率反而下降;c)锥体适当加长,可以提高效率;d)除尘器下部的严密性不好,会引起除尘效率的下降。
三、计算题1已知煤炭的重量组成为:C 77.2%,H 5.2%,N 1.2%,S 1.6%,O 5.9%,灰分8.9%。
期末试题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期末试题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大气污染是指()A. 空气中各种有害物质浓度超过一定标准B. 空气中有害物质排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C. 空气中含有臭氧等有害气体D. 空气中含有大量灰尘和颗粒物2. 煤烟中主要有以下哪种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一氧化碳C. 氮氧化物D. 悬浮颗粒物3.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A. 土壤酸化B. 水体污染C. 植物凋落D. 可见光照射减弱4.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形式主要有()A. 移动源排放B. 非道路机械排放C. 工业废气排放D. 生活排放5. 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A. 管理措施B. 机械除尘C. 燃烧改进D. 电除尘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1. 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和()两大类。
2.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的颗粒物。
3. 大气污染控制中常用的燃烧改进技术有()和()。
4. 酸雨主要是由于大气中()和()的排放导致的。
5. 大气污染防治中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和()两方面。
6. 大气污染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和()两种途径。
7. 脱硫技术主要有()和()两种方法。
8. 大气污染的治理需要()和()两个方面的努力。
9. 燃煤锅炉中常用的除尘设备有()和()。
10. 大气污染治理的目标是实现()。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解释大气污染的形成和传输机理。
2. 介绍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危害。
3. 分析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典型技术。
4. 阐述大气污染的管理措施和作用。
5. 论述大气污染治理面临的挑战和解决途径。
四、综合应用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 某煤矿周边大气中PM2.5和二氧化硫浓度分别为120μg/m³和60μg/m³,超过了国家标准,需要进行治理措施。
请结合燃煤锅炉和燃煤电厂两个场景,分别设计相应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解析(5份卷)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解析(5份卷)一、名词解释大气污染系: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大气稳定度: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
气压梯度力:单位质量的空气在气压场中受到的作用力。
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二、填空题1、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主要的途径:表明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物质和水、吸收被污染的空气。
2、湿法脱硫技术包括: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海水烟气脱硫技术、湿式氨法烟气脱硫。
3、目前,常用的除尘器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四种。
4、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是气体扩散、气体吸收、气体吸附、气体催化转化5、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是: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
三、简答题1、简述双模理论模型的基本要点?答:(1)当气液两相接触时,两相之间有一个相界面在相界面两侧分别存在着呈层流流动的气膜和液膜。
溶质必须以分子扩散形式从气流主体连续通过这两个膜层而进入液相主体。
(2)在相界面上,气液两相的浓度总是相互平衡,即界面上不存在吸收阻力。
(3)在层膜以外的气相和液相主体内,由于流体的充分湍动,溶质的浓度基本上是均匀的,即认为主体内没有浓度梯度存在,也就是说,浓度梯度全部集中在两层膜内。
2、大气分为哪几层?分别有么特点?答:(1)对流层:a虽然薄,但却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蒸气,主要的大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中,天气变化最复杂。
b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c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主要是由于下垫面受热不均匀及其本身特性不同造成的。
D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
(2)平流层:气温虽高度增高而增高,集中了大部分臭氧,吸收紫外光,保护地球。
(3)中间层:气温虽高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4)暖层:分子被高度电离,存在大量的粒子和电子。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3套

15.在吸收过程中,关于吸收操作线和平衡线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A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B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C 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上方D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下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少选、多选、选错均不得分)1.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控制酸雨和致酸前体物A 采用烟气脱硫装置;B 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装置C 使用低硫煤,改进燃烧技术D 寻找氟利昂的替代工质。
2.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是A 适用各种粉尘,且均具有很高的除尘效率B 压力损失小C 适合高温烟气净化D 处理烟气量大3.下列关于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A 滤袋越新,除尘效率越高B 清灰越干净,除尘效率越高C 提高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D 降低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4.提高重力沉降室的除尘效率,下列哪些途径是正确的A 降低沉降室高度B 降低沉降室内的气体流速C 增加沉降室高度D 增加沉降室长度5.两台不同型号的风机并联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际风压与单台风机额定风压一样B 实际风压较额定风压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C 实际风量是两台风机额定风量之和D 实际风量可能增加,也可能比其中的一台额定风量小。
三.某车间拟用活性碳吸附净化含苯废气,共采用计2个固定床组成一连续吸附流程,工况如下:☐废气:常温常压条件下,废气排放量为4.5 m3/s,进口苯浓度1800 mg/m3,出口苯浓度10 mg/m3;☐活性碳:吸附容量为0.18 kg(苯)/kg(活性炭),密度580 kg/m3☐吸附床:操作周期8 h,吸附4 h,再生3 h,备用1 h问:该工艺共需要活性碳多少立方米?(12分)四.有一串联除尘系统,第一级采用重力沉降除尘器,第二级采用电除尘器。
除尘系统设计风量为300000 m3/h,烟气温度为140℃(除尘系统设计中不考虑降温),当地大气压力为84.6 kPa,重力除尘器入口含尘浓度为30 g/m3,电除尘粉尘排放浓度为50 mg/Nm3。
2020-202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课程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专业:环境工程 闭卷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的代码填入题后的( )中(本大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了( )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A 、6B 、8C 、9D 、112、从地面连续点源扩散公式可以发现,地面连续点源造成的污染物浓度恰是无界空间连续点源所造成的浓度的( )倍。
A 、2B 、3C 、3.5D 、4 3、下列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 、N 2OB 、CO 2C 、CH 4D 、SO 2 4、关于袋式除尘器叙述正确的是:( )A 、除尘效率低于旋风除尘器;B 、随着烟流速度的增加,除尘效率显著提高;C 、属于湿式除尘器;D 、颗粒层增厚,使得滤料两侧压力差增加。
5、采用电除尘器除尘,烟气中粉尘的比电阻最佳范围是( )。
A 、小于104Ω·cmB 、104~1010Ω·cmC 、104~1012Ω·cmD 、大于1012Ω·cm6、若已知理论空气量为10.47m N 3/kg 重油,理论烟气量为11.01m N 3/kg 重油,空气过剩系数为1.2,实际烟气量为( ) m N 3/kg 重油。
A 、13.21B 、13.52C 、13.10D 、12.567、若除尘器进口和出口气体流量分别为6500 m N 3/h 和5500 m N 3/h,该除尘器的设计处理气体流量为( )m N 3/h 。
A 、1000B 、2000C 、12000D 、60008、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 )把尘粒甩向筒壁,使得尘粒和气流分离的装置。
A 、重力B 、离心力C 、惯性力D 、电场力 9、除尘过程中,分离力直接作用在尘粒上而非作用在整个气流上的除尘装置是( )。
A 、旋风除尘器B 、惯性除尘器C 、电除尘器D 、袋式除尘器 10、下列哪个条件会造成烟气抬升高度的增加( ) A 、风速增加,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降低; B 、风速增加,排气速率降低,烟气温度增加; C 、风速降低,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降低; D 、风速降低,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增加;11、根据公式计算出某城市五项空气分指数分别为 50.2、40.0、80.1、70.9、50.3,则该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为( );污染等级为(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3套

15.在吸收过程中,关于吸收操作线和平衡线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A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B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C 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上方D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下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少选、多选、选错均不得分)1.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控制酸雨和致酸前体物A 采用烟气脱硫装置;B 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装置C 使用低硫煤,改进燃烧技术D 寻找氟利昂的替代工质。
2.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是A 适用各种粉尘,且均具有很高的除尘效率B 压力损失小C 适合高温烟气净化D 处理烟气量大3.下列关于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A 滤袋越新,除尘效率越高B 清灰越干净,除尘效率越高C 提高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D 降低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4.提高重力沉降室的除尘效率,下列哪些途径是正确的A 降低沉降室高度B 降低沉降室内的气体流速C 增加沉降室高度D 增加沉降室长度5.两台不同型号的风机并联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际风压与单台风机额定风压一样B 实际风压较额定风压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C 实际风量是两台风机额定风量之和D 实际风量可能增加,也可能比其中的一台额定风量小。
三.某车间拟用活性碳吸附净化含苯废气,共采用计2个固定床组成一连续吸附流程,工况如下:☐废气:常温常压条件下,废气排放量为4.5 m3/s,进口苯浓度1800 mg/m3,出口苯浓度10 mg/m3;☐活性碳:吸附容量为0.18 kg(苯)/kg(活性炭),密度580 kg/m3☐吸附床:操作周期8 h,吸附4 h,再生3 h,备用1 h问:该工艺共需要活性碳多少立方米?(12分)四.有一串联除尘系统,第一级采用重力沉降除尘器,第二级采用电除尘器。
除尘系统设计风量为300000 m3/h,烟气温度为140℃(除尘系统设计中不考虑降温),当地大气压力为84.6 kPa,重力除尘器入口含尘浓度为30 g/m3,电除尘粉尘排放浓度为50 mg/Nm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A卷附标答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A卷( A卷 共 2 页)课程名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任课教师 专业年级: 班号: 层次: 姓名: 学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分值 13 25 10 32 20 100得分一. 选择题(前4题每题2分,第5题连对一个给1分,2’×4+5=13分)1.燃烧过程中的”3T”是指( )A.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B.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湍流度C.温度条件,时间条件,湍流度D.温度条件,时间条件,湍流度2.下图中的哪条温度层结属于逆温( )其中B(γ=γd)3.根据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均风速,下列数据表明工厂应该设在居民区的( )方位 N NE E SE S SW W NW风向频率 平均风速 1438373124145176156136A.EB.NC.NWD.SW4.臭氧层位于( )A.平流层B.中间层C.暖层D.散逸层5.根据温度层结连线对应的烟型勿 答 题二.名词解释(5’×5=25分) 1.大气稳定度2.海陆风3.理论空气量4.粉尘的安息角5.烟囱的有效高度三.填空题(1’×10=10分)1.自然状况下大气是由 , 和 组成。
2.逆温的形式有 ,下沉逆温, ,湍流逆温, 。
3.风速随高度增加而 ,在北半球风向随高度增加而向 偏转。
4.除尘器四大类主要是机械除尘器, ,湿式除尘器, 。
四.问答题(4×8’)1.山谷风是如何形成的?2.列举燃料的主要元素成分。
其中哪些是可燃的?哪些是不可燃的?各成分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第 二3.影响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的因素有哪些?气布比的含义是什么?4.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原理是什么?分析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中影响系统结垢的因素,给出防止系统结垢的途径。
五.计算题(10’×2=20分)(注意:本科班第1,2题中任选一题,第3题必做;3+1班任选两题做)1.利用湿式石灰石法进行烟气同时除尘脱硫,烟气流量为3000 m 3/h ,经测定得到进气总含尘量为350g/m 3,SO 2含量为2300mg/m 3,出气口总含尘量为65g/m 3,SO 2含量为750mg/m 3,求此方法的除尘效率和脱硫效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B卷附标答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B卷( B卷共2 页)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任课教师专业年级:班号:层次:姓名:学号:题号一二总分分值70 30 100得分1.大气和空气的意义有何区别?大气污染的定义是什么?2. 列举燃料完全燃烧需要的条件,解释“3T”的含义。
3.煤的成分分析的基准有哪些?解释它们的含义和换算关系.4.燃烧设备的热损失主要有哪些?它们与空燃比有什么样的关系?5.什么是逆温?逆温有哪几种形成方式?6.什么是热岛效应?7. 什么是烟囱的有效高度?烟气抬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列出与除尘相关的粉尘的物理性质并解释?9.粉尘净化装置的性能指标有哪些?10.电除尘主要优点有哪些?简述其主要工作原理?二.计算题(10’×3=30分)1.设人体肺中的气体含CO为1.5×10-4,平均含氧量为19.5%.如果这种浓度保持不变,求COHb浓度最终将达到饱和水平的百分率.(M取210)公式:COHb/O2Hb=M P co/P o2 ρco=COHb/(COHb +O2Hb)2. 求甲烷的空燃比AF.3.某污染源排放的SO2的量为100g/s,有效源高为80m,烟囱出口处平均风速为10m/s.在当时的气象条件下,正下风向500m处,σy=35.3m,σz=18.1m,试求正下风向500m处SO2地面浓度。
标答一.问答题(7’×10=70分)1.大气和空气的意义有何区别?大气污染的定义是什么?答:气的概念比空气的概念大。
除了地球之外,木星等行星也有大气。
大气成分较复杂。
其中生物生存所必备的成分就是空气,行星中只有地球拥有空气,从地面到1000km高度是大气层,其中最下部的对流圈(约地表到11km高处为止)和其上部的成层圈(从地表到48km 高处为止)是空气。
大气污染指有害物质排入大气,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活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核爆炸等)两种,且以后者为主,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环境空气:是指人类、植物、动物、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P1)2、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P3)3、粉尘: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能发生沉降,但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悬浮状态。
(P4)4、酸雨: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称为酸雨。
(P4)5、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P5)6、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P5)7、大气污染物控制标准:是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引申出来的一种辅助标准,如燃料、原料使用标准,净化装置选用标准,排气筒高度标准及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等。
(P22)8、理论水蒸气体积:是由燃料中氢燃烧后生成的水蒸气体积,燃料中所含的水蒸气体积和由供给的理论空气量带入的水蒸气体积。
(P45)9、干绝热直减少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P71)10、温度层结:用坐标图表示气温沿垂直高度的分布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为气温沿高度分布曲线或温度层结曲线,简称温度层结。
(P72)11、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空气中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ρP=1g/cm3)的圆球直径。
(P118)12、气体吸附:气体吸附是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种组分被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其它组分分离的过程。
13、气体吸收:溶质从气相传递到液相的相际间传质过程。
14、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等进行最优化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
15、收到基:以包括全部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即锅炉燃烧的实际成分。
16、理论烟气体积: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
以V 0fg表示。
P4517、大气稳定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温度,即是是否易于发生对流。
(P73)18、吸附剂活性:是吸附剂能力的标志,常以吸附剂上已吸附吸附质的量与所用吸附剂量之比的百分数来表示。
(267页)二、填空1、气溶胶态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雾P42、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五大类。
P53、大气污染源按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种。
其中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三类。
4、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
P305、逆温有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
(P74)6、吸附再生方法有加热解吸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置换再生、化学转化再生。
(267页)7、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带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P1618、煤中含有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CxHySz)和元素硫四种形态的硫。
P319、地方性风场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三种10、烟囱有效高度为烟囱几何高度H S与烟气抬升高度△H之和。
11、大气稳定度分类:不稳定、稳定、中性三种(书上)在我国分为极不稳定、较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六种(老师课堂讲的)P7312、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
P14113、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
(P132)14、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操作变量。
P17115、在除尘电晕电场中存在电场荷电(碰撞荷电)、扩散荷电两种粒子荷电机理。
三、简答1、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P20)①实施清洁生产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③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2、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只要回答种类和作用即可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②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进行净化装置设计的而依据。
③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是为保证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从某一方面做出具体技术规定,目的是使生产、设计和管理人员容易掌握和执行。
④警报标准:警报标准的规定,主要建立在对人体健康的影影响和生物城市限度的综合研究基础之上。
3、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①空气条件②温度条件③时间条件④燃料与空气混合条件4、高斯扩散模式四点假设(P37)①污染物在Y,Z轴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②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③源强是连续均匀的;④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的质量是守恒的。
5、烟囱高度计算方法(P109)自己看书,精简地回答6、简述亨利定律(P242)答: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与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成正比。
7、物理吸附的特征(P262)答:①吸附质与吸附剂间不发生化学反应;②吸附过程极快,参与吸附的各相间常常瞬间即达平衡;③吸附为放热反应;④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的吸附不强,当气体中吸附质分压降低或温度升高时,被吸附的气体易于从固体表面逸出,而不改变气体原来的性质。
8、化学吸附的特征(P262)①吸附有很强的选择性;②吸附速率较慢,达到吸附平衡需相当长的时间;③升高温度可提高吸附速率。
9、吸附再生的方法:(P267)(1)加热解析再生(2)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3)置换再生(4)溶剂萃取再生(5)化学转化再生四、问答1、论述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P19)答:(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环境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以预防为主的最重要、最高层次的手段。
环境规划的主要任务,一是综合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将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和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提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环境质量不断得以改善的最佳规划方案;二是对工作失误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问题,提出对改善和控制环境污染具有指令性的最佳实施方案。
(2)严格环境管理:完整的环境管理体制是由环境立法、环境监测和换进保护管理机构三部分组成的。
环境管理的方法是运用法律、经济、技术、教育和行政等手段对人类的社会和经济活动实施管理,从而协调社会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3)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实施清洁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清洁战略;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
(4)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保证必要的环境保护投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实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
(5)绿化造林:绿色植物是区域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造林不仅能美化环境,调节空气温湿度或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防治风沙,而且在净化空气和降低噪声方面皆会起到显著作用。
(6)安装废弃净化装置:安装废气净化装置,是控制环境空气质量的基础,也是实行环境规划与治理等项综合防治措施的前提。
2、论述烟流形状与大气稳定度关系(P76)大气污染状况与大气稳定度有密切关系。
大气稳定度不同,高架点源排放烟流扩散形状和特点不同,造成的污染状况差别很大。
典型的烟流形状有五种类型。
①波浪型:烟流呈波浪状,污染物扩散良好,发生在全层不稳定大气中,即ץ>ץd。
多发生在晴朗的白天地面最大浓度落地点距烟囱较近,浓度较高。
②锥型:烟流呈圆周形,发生在中性条件,即ץ=ץd。
③扇型:烟流垂直方向扩散很小,像一条带子飘向远方。
从上面看,烟流呈扇形展开。
它发生在烟囱出口处于逆温层中,即该层大气ץ—ץd<-1。
污染情况随高度的不同而异。
当烟囱很高时,近处地面上不会造成污染,在远方会造成污染,烟囱很低时,会造成近处地面上严重的污染。
④爬升型(屋脊型):烟流的下部是稳定的大气,上部是不稳定的大气,一般在日落后出现,由于地面辐射冷却,底层形成逆温,而高空仍保持递减层结。
它持续时间较短,对地面污染较小。
⑤漫烟型(熏烟型):对于辐射逆温,日出后逆温从地面向上逐渐消失,即不稳定大气从地面向上逐渐扩展,当扩展到烟流的下边缘或更高一点时,烟流便发生了向下的强烈扩散,而上边缘仍处于逆温层中,漫烟型便发生了。
这时烟流下部ץ—ץd>0,上部ץ—ץd<1。
这种烟流多发生在上午8~10点钟,持续时间很短。
3、混合层高度确定(P112)确定混合层高度的简单做法是,在温度层结曲线图上,从下午最大地面温度点作干绝热线,与早晨温度层结曲线的交点的高度,即为代表全天的混合层高度。
4、化学反应对吸收的影响(P252)①溶质进入溶剂后因化学反应而消耗掉,单位体积溶剂能够容纳的溶质量增多,表现在平衡关系上为溶液的平衡分压降低,甚至可以降到零,从而使吸收推动力增加。
②如果反应进行得很快,以致气体刚进入气液界面就被消耗殆尽,则溶质在液膜中的扩散阻力大为降低,甚至降为零。
这就使总吸收系数增大,吸收速率提高。
③填料表面有一部分液体停滞不动或流动很慢,在物理吸收中这部分液体往往被溶质所饱和而不能再进行吸收,但在化学吸收中则要吸收多得多的溶质才能达到饱和。
五、计算:1、例题2-4(考试的难度)书中有错P47:对于例2-3给定的重油,若燃料中硫全部转化为SO2(其中SO2占97%)试计算空气过剩系数a=1.20时烟气中SO2及SO3的浓度,以10-6表示:并计算此时烟气中CO2的含量,以体积百分数表示。
解:由例2-3知理论空气量条件下烟气组成(mol)为CO2:73.58,H2O:47.5+0.0278SO x:0.5 N2:97.83×3.78理论烟气量为73.58+(47.5+0.0278)+0.5+97.83×3.78=491.4mol/kg重油即491.4×22.4/1000=11.01m n3/kg重油空气过剩系数a=1.20时,实际烟气量为3/kg重油11.01+10.47×0.2=13.10 mn其中10.47为 1kg重油完全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见例2-3)烟气中SO2的体积为3/kg0.5×0.97×22.4/1000=0.0109 mnSO3的体积为0.5×0.03×22.4/1000=3.36×10-4m n3/kg所以烟气中SO2及SO3的浓度分别为:=0.0109/13.10=832×10-6PSO2P SO2=3.36×10^-4/13.10=25.65×10-6当a=1.2时,干烟气量为:[491.4-(47.5+0.0278)]×22.4/1000+10.47×0.2=10.04 m n3 CO2的体积为:3/kg重油73.58×22.4/1000=1.648 mn所以干烟气中CO2的含量以体积计为:1.648/12.04×100%=13.69%(96P2、例题4-2)某石油精炼厂自平均有效源高60m处排放的SO2量为80g/s,有效源高处的平均风速为6m/s,试估算冬季阴天正下风向距离烟囱500m处地面上的SO2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