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及粉砂岩

合集下载

砂岩及粉砂岩

砂岩及粉砂岩
②砂屑岩(arenite,纯砂岩)
粘土基质含量小于10%的分选良好的纯净砂岩。
然后,再根据稳定和不稳定组分的相对含量划分一定 类型。
Ⅳ裴蒂庄的砂岩分类
1949年就把粘土基质作 为分类依据之一,1954 年再次把粘土基质明确 地由格架碎屑组分中区 分出来,并与之并列, 建立了四组分砂岩分类 体系。
沉积石英岩(正石英岩、 石英砂岩)
胶结物几乎全部为再生石英, 碎屑颗粒与胶结物界限不明 显,有次生加大现象。
Ⅱ.长石质石英砂岩
长石的含量多于岩屑, 一般为5-25%,常见 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 而岩屑<15%。重矿物 除稳定组分外,一般 尚含有稳定性差的组 分,如十字石、蓝晶 石等。
Ⅲ.岩屑质石英砂岩
岩屑可细分为沉积岩屑、火成岩屑及变质岩屑三端元,或燧石、 喷出岩屑及千枚岩+板岩三端元。
长石可细分为钾长石、钠长石和更长石三端元等。 按照岩屑成分或长石性质可将岩屑砂岩或长石砂岩进一步划分
和命名。
砂岩(杂砂岩)基本类型划分是根据主要的陆源碎屑组 分,没有考虑次要矿物和特殊矿物。当砂岩中含有这些 矿物时,可采用附加定名,如海绿石石英砂岩等。
⑴ 一般特征
①成分特征
碎屑颗粒成分
石英最多,长石、岩屑次之。 重矿物含量少。
杂基
粘土、碳酸盐泥、细粉砂, 含量变化大。
胶结物
多见硅质、钙质、铁质,结 构多样
②结构与构造
结构特征
内容极为丰富。最能体现砂岩成因的结构是 分选和磨圆。
构造特征
各种层理、波痕、生物成因构造
⑵ 砂岩的分类
长石是花岗质母岩的标志;岩屑是火山岩、沉积岩和浅变质 岩母岩的标志。
长石和岩屑的比值(即F/R,来源指数)以反映源区母岩组合 的基本特征。

砖瓦原料之页岩、砂岩、粉砂岩

砖瓦原料之页岩、砂岩、粉砂岩

砖瓦原料之页岩、砂岩、粉砂岩什么是页岩?*世界砖瓦网页岩是黏土岩的构造变种,它是具有页理构造(即岩石平行层理方面可分裂成层状或纸片状)的黏土岩。

页岩成分比较复杂,除黏土矿物外,常有很多碎屑矿物和次生矿物,如长石、石英、云母、绿泥石、角闪电、石榴石、电气石、锐钛矿和沸石等。

黏土矿物中常以水云母为主。

页岩化学成分的特点是氧化钾(K2O)含量较高,常达2%~3%,最高达7%~10%以上。

页岩一般为灰色、棕色、红色、绿色等各种颜色。

常常有清楚的层理。

根据页岩中砂和粉砂质点含量,页岩又可以分为泥质页岩、含粉砂质页岩、粉砂质页岩、含砂质页岩和砂质页岩。

页岩中如含碳酸钙(CaCO3)、硅质等较多,可相应地称为钙质页岩、硅质页岩等。

钙质页岩:含CaCO310%~30% 的页岩。

硅质页岩:是含隐晶或极细颗粒的硅质组分的页岩。

由于含硅质,硬度常常比一般页岩高。

成分比较纯的页岩SiO2 的平均含量约为58%,而硅质页岩SiO2 的含量可达85% 以上。

黑色页岩:是黑色的含有机质的页岩,这种页岩中化石一般很少,常含黄铁矿。

碳质页岩:这种页岩中含有肉眼能见到的粉末状碳质质点或碳质植物遗体,染手。

碳质页岩在煤系地层中特别多。

油页岩:油页岩是提炼石油的原料。

它主要有焦性沥青质页岩和碳质油页岩(腐泥质油页岩)两种。

泥岩与页岩的区别,主要在于泥岩不具页理构造而呈块状、层状。

颜色往往较浅,且较坚硬(因含硅质较多的缘故)。

什么是砂岩?碎屑物质被其他物质(黏土、碳酸盐等)胶结而成的岩石称为砂岩。

它属碎屑岩中的中碎屑岩。

砂岩的主要类型又分为:(1)单矿物砂岩单矿物砂岩组成成分简单,以一种矿物颗粒占绝对优势;通常所见的为石英砂岩(相当的疏松岩为石英砂)。

石英砂岩组成特征是石英颗粒占90% 以上,仅含少量的长石颗粒(<5%)及极少量的重矿物。

石英颗粒常为很好的浑圆体、大小均一、表面光泽较暗。

岩石粒度由粗粒到细粒的皆有。

其胶结物以硅质(SiO2)最常见。

砂岩及粉砂岩

砂岩及粉砂岩

二、建议的分类 (第四版教材)
砂岩的成因分类 (以粘土基质含量15%为界,分别命名为砂岩和杂砂岩)
第23页/共75页
第三节 石英砂岩类
一、主要类型 石英(Q)>50% ,长石(F)<25% ,岩屑(R)
<25% 石英砂岩 长石质石英砂岩 岩屑质石英砂岩 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
第24页/共75页
二、主要特征 1、成分
第35页/共75页
一、主要特征 2、结构:粒度较粗(中-粗砂),分选性和磨圆度变化较大
(分选差、棱角状→分选好、磨圆好),结构成熟度中等。 3、构造:各种大型交错层理、波痕、生物扰动构造等。 4、颜色:主要与长石的颜色有关,常呈淡黄色、灰白色或
红色, 如钾长石呈肉红色,风化成高岭土后呈灰白色、 土黄色,斜长石为灰白色。
云母+变质岩屑(M):变质来源
其优点是能反映母岩的类型,缺点是把云母都当成 变质成因,把岩屑分开,使分类复杂化,没有考虑杂基。
第10页/共75页
一、砂岩的分类现状 (2)福克的分类: 1968年做了进一步修改,三端元为:
石英(Q) 长石+火成岩屑(F) 其它岩屑+燧石(R)
第11页/共75页
一、砂岩的分类现状 2、四组分体系 (1)吉尔伯特(Gilbert)的分类
成分分类:Q、F、R、C /M ;
成因分类:河成砂岩、风成砂岩、滨岸砂岩;
综合分类:综合成分、结构特征进行分类,试图能反映
其成因。
第5页/共75页
一、砂岩的分类现状 目前国内外砂岩分类普遍采用三角形图解,也有
用表格形式的。就分类依据的组分而言,大致分为三 组分和四组分两种体系 。
第6页/共75页
一、砂岩的分类现状 1、三组分体系

5 砂岩和粉砂岩

5 砂岩和粉砂岩
20
有的长石砂岩直接覆盖在花岗质结晶 基底的侵蚀面上, 基底的侵蚀面上,它是古老花岗质岩石的崩 解产物, 解产物,在海侵过程中经过改造并在原地堆 积而成,称残余长石砂岩或基底长石砂岩. 积而成, 残余长石砂岩或基底长石砂岩. 地理位置:形成于山间拗陷、 地理位置:形成于山间拗陷、边缘拗陷地 区的河、湖泊环境中,海成少见。 区的河、湖泊环境中,海成少见。(?)
(4)典型岩石环境意义: 典型岩石环境意义:
不可能直接来源于花岗岩风化, 不可能直接来源于花岗岩风化,而是来自于先前存 在的砂岩 石英砂岩主要产于海洋环境: 石英砂岩主要产于海洋环境:海滩环境的强烈冲洗 与磨蚀导致砂粒净化的结果。 与磨蚀导致砂粒净化的结果。 稳定的大地构造环境、 稳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基准的夷平以及长期的风化 作用。 作用。
C/M比值可以直接反映砂泥混杂的程 值 ( C / M ) 。 C/M 比值可以直接反映砂泥混杂的程 度 , 即岩石分选的好坏。 如果C/M比值很小, 则砂泥 即岩石分选的好坏 。 如果C/M比值很小 , C/M 比值很小 混杂、分选性很差,说明簸选不彻底, 混杂、分选性很差,说明簸选不彻底,沉积物堆积速 度很快。 度很快。
9
2、本书的分类方案
( 1)四组分体系中首先按基质含量将砂岩分为砂岩 ) 和杂砂岩两大类: 和杂砂岩两大类: (净)砂岩:基质含量15%、分选性好; 砂岩 杂砂岩: 杂砂岩 基质含量>15%的、分选性差的混
杂砂岩。
当粘土杂基含量超过50% 则过渡为粘土岩。 当粘土杂基含量超过50%时,则过渡为粘土岩。 50
11
12
例1:石英 :石英53%,长石 ,长石10%,岩屑 ,岩屑13%, , 杂基14%,胶结物2%,孔隙度 ,胶结物 杂基 ,孔隙度8%。 。

粉砂岩特征描述

粉砂岩特征描述

粉砂岩特征描述
粉砂岩是一种由细粒状的砂粒和粉状物质组成的沉积岩。

它具有一系列特征,包括颜色、质地、成分和产地等方面的特点。

粉砂岩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白色、灰色、红色、黄色等。

这是由于其中含有不同颜色的矿物质,比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它们的颜色会影响整个岩石的色彩。

粉砂岩的质地通常比较细腻,砂粒粒度较小。

观察粉砂岩的断面可以看到,其砂粒之间有一定的胶结物质,使得整个岩石坚固而不易破碎。

这是因为粉砂岩是由砂粒在水中沉积后经过压实而形成的,而胶结物质则是由水中的溶解物质沉积在砂粒之间形成的。

粉砂岩的成分主要包括石英、长石、云母等。

其中石英是最常见的矿物质,占据了岩石的主要成分。

石英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久性,使得粉砂岩具有一定的抗风化和耐久性。

此外,长石和云母等矿物质的含量也会影响粉砂岩的特征,比如长石的存在会使岩石呈现出红色或黄色。

粉砂岩的产地广泛,可以在全球各地找到。

国内的典型产地有河北、山东、广西等地。

这些地方的粉砂岩具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河北的粉砂岩多为灰白色,质地较细腻;山东的粉砂岩常见的颜色有白色、红色和黄色等,质地较为坚硬;广西的粉砂岩以黄色为主,质地较细。

粉砂岩是一种由细粒状的砂粒和粉状物质组成的沉积岩,具有多样的颜色、细腻的质地、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质组成,并且产地广泛。

这些特征使得粉砂岩在建筑、雕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作为建筑材料还是艺术品,粉砂岩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三大岩石粒度划分--岩石学

三大岩石粒度划分--岩石学

一、沉积岩粒度划分1.砾(角砾)岩的一般特征:砾岩、角砾岩和沉积混杂岩合称为粗碎屑岩, 它是沉积岩中最粗的一类岩石,是母岩物理风化提供的最粗级碎屑而且一般搬运距离不远,故研究砾岩的成分可以有助于追溯物源。

由砾石(>2.0 mm)成分大于30%而组成的岩石称为粗碎屑岩。

按主要砾石大小划分巨砾岩(Boulder conglomerate ):主要砾石粒径超过250mm粗砾岩(Cobble conglomerate):主要砾石粒径250-50mm中砾岩(Pebble conglomerate):主要砾石粒径50-5mm细砾岩(Granule conglomerate):主要砾石粒径5-2mm2、砂岩陆源碎屑中, 0.05-2mm的碎屑颗粒含量达50%以上的岩石称为砂岩.砂岩类型主要砂粒粒径mm单位φ单位极粗砂岩 2.0—1.0 -1—0粗砂岩 1.0—0.5 0—1中砂岩0.5—0.25 1—2细砂岩0.25—0.10 2—3极细砂岩0.10—0.05 3—43、粉砂岩粉砂级陆源碎屑含量超过50%的沉积岩称粉砂岩粒度0.05-0.01 0.01-0.005岩石类型粗粉砂岩细粉砂岩主要粒级粗粉砂级细粉砂级岩石类型石英粉砂岩长石粉砂岩石英:长石100∶0---- 75∶25-----0∶100岩石类型粉砂岩云母粉砂岩云母含量<5% >5%岩石类型粉砂岩含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质含量0 5% 25% 50%4、泥级质点(主要指粘土矿物)含量超过50%的沉积岩称泥质岩。

二、变质岩粒度划分1、按主要变晶粒度,变晶结构分为绝对粒度:粗粒(coarse grained,>2mm)中粒(medium grained,2-1mm)细粒(fine grained,1-0.1mm)微粒(micrograined,<0.1mm2.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基本原则:变质岩岩相学分类是在Best(1982)和Raymond(1995)的分类基础上拟定的。

砂岩以及粉砂岩描述要点

砂岩以及粉砂岩描述要点

砂岩以及粉砂岩描述要点砂岩和粉砂岩是常见的沉积岩石,它们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本文将重点描述砂岩和粉砂岩的特征、形成条件和地质意义。

首先,我们会详细介绍砂岩和粉砂岩的定义和组成;然后,我们将讨论它们的颗粒大小和形成过程;最后,我们将探讨它们在地质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砂岩和粉砂岩的定义和组成砂岩是由石英颗粒构成的沉积岩石,其粒径在0.0625-2毫米之间。

而粉砂岩是由石英和铁锰泥颗粒构成的,其粒径小于0.0625毫米。

这两种岩石都属于碎屑岩,是由岩石风化和侵蚀所产生的碎石颗粒沉积而成。

二、砂岩和粉砂岩的颗粒大小和形成过程砂岩的颗粒大小介于粉砂岩和砾岩之间。

根据颗粒的大小排序,砂岩可以分为细砂岩、中砂岩和粗砂岩。

颗粒大小对砂岩的性质和用途具有重要影响。

与之相比,粉砂岩的颗粒更加微小,因此其孔隙度较低,密度较高。

砂岩和粉砂岩的形成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侵蚀、输运和沉积。

首先,岩石在风化和侵蚀的作用下,溶解或破碎成颗粒。

然后,这些颗粒会经过水流、风力或冰川等力量的作用而运输到其他地点。

最后,在沉积盆地中,这些颗粒逐渐沉积下来,形成砂岩或粉砂岩。

这个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并在地质学中起着重要的地质记录作用。

三、砂岩和粉砂岩在地质学中的重要作用砂岩和粉砂岩在地质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们是巨大的油气和地下水储集层,其中的孔隙和裂缝可以储存和传输液体和气体。

许多油田和水井都是在砂岩和粉砂岩中形成的。

其次,砂岩和粉砂岩可以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

它们通常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可塑性,可以用于建筑、修建道路和生产混凝土等方面。

另外,砂岩和粉砂岩也是古地理和古气候的重要指示物。

通过研究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砂岩和粉砂岩特征,地质学家可以了解到过去的地壳活动、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化过程。

总结起来,砂岩和粉砂岩是具有重要地质学意义的沉积岩石。

它们的特征和形成过程对于研究地质过程、储油和地下水资源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粉砂岩

粉砂岩

粉砂岩
[英文]:siltstone
[解释]:
主要由粉砂碎屑组成的沉积岩是粉砂岩[1]。

由粒径为0.062 5~0.0039毫米(mm)的粉砂的含量占50%以粉砂岩标本的一种碎屑沉积岩。

粉砂岩的碎屑组分一般比较简单,以石英为主,长石和岩屑少见,有时含较多的白云母。

除粉砂以外其它由砂、粘土或化学沉淀物组成。

按粒度划分为粗粉砂岩(0.0625~0.03 12mm)和细粉砂岩(0.0312~0.0039mm)。

粉砂岩中常具有薄的水平层理,沉积物含水时易受液化产生变形层理及其它滑动构造。

粉砂岩按粒度分为:粗粉砂岩(0.0625~0.0312mm)和细粉砂岩(0.0312~0.0039mm);按混入物成分分为:泥质粉砂岩、铁质粉砂岩、钙质粉砂岩等。

按碎屑成分划分为石英粉砂岩、长石粉砂岩、岩屑粉砂岩(少见)和它们间的过渡类型。

根据胶结物成分划分为粘土质粉砂岩、铁质粉砂岩、钙质粉砂岩和白云质粉砂岩。

黄土也是一种疏松的或半固结的粉砂质沉积物。

粉砂岩多形成于河漫滩、三角洲、潟湖和海洋的较深水部位。

粉砂岩的颜色多种多样,随混入物的成分不同而变。

粉砂岩是在经过了长距离搬运、水动力条件比较安静、沉积速度缓慢的环境下形成的。

在横向上和纵向上可渐变成砂岩或粘土岩,并构成韵律性层理。

粉砂岩形成于弱的水动力条件下,常堆积于潟湖、湖泊、沼泽、河漫滩、三角洲和海盆地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灰岩岩屑, 官检1井, 1855.98m, 铸体薄片, ×40, 单偏光
燧石岩屑, 官检1井, 1855.98m, 铸体薄 片, ×40, 正交光
石英岩岩屑, 官检1井, 1855.98m, 铸体 薄片, ×40, 正交光
一般特征:
1、成分:较复杂,石英、长石、岩屑、云母等 2、结构:多样,由碎屑颗粒、杂基和胶结物 三部分组成 3、构造:丰富,各种层理、波痕等 4、产状:席状、带状、透镜状 5、成因:多样,有海湖、河流、重力流等
15%(快速堆积) 杂砂岩: 15% (缓慢堆积) 砂屑岩:
④进一步以石英、长石、岩屑为三端元(Q,F,R)分类, 命名。
裴蒂庄的陆源砂岩分类(1975)
二、建议的分类 1.分类原则和依据
原则:应当反映岩石生成的三个主要问题:
(1)来源区的毋岩性质;
(2)搬运和磨蚀历史(岩石成熟度);
(3)水体能量。
依据:石英(Q)、长石(F)、岩屑(R)、 杂基(M) 来源指数(F/R):长石和岩屑的比值,可以 反映来源区母岩组合的基本特征。 矿物成熟度(Q/F+R):稳定组分(石英)和 不稳定组分(长石+岩屑)的比值 流动指数(C/M):碎屑与基质比值
2.分类(四组分体系) ①按杂基含量(15%)划分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砂岩及粉砂岩
砂岩的一般特征 砂岩的分类(重点) 石英砂岩类 长石砂岩类 岩屑砂岩类 杂砂岩类 粉砂岩类 砂岩油气储层及其研究方法 砂岩的研究方法及其意义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一、主要类型 岩屑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 二、特征 1、成分:岩屑>25%,长石<25%,石英<75% ①岩屑:成分复杂 ②长石:一般含量较少,但主要的长石为酸性斜长石。 ③云母:黑云母和白云母 2、结构:分选、磨圆差, 结构成熟度低。填隙物 为杂基或胶结物 3、构造:多种层理 4、颜色:多呈浅灰色、灰绿 色、灰黑色
杂砂岩:粘土杂基含量 10%,分选不好的混杂砂岩 砂屑岩:粘土杂基含量 10%,分选良好的纯净砂岩
②再根据稳定和不稳定组分的相对含量划分一定类 型。
4.裴蒂庄(PETIJHON)的分类(四组分体系)
①分类准则:把反映成因的来源区、矿物成熟度及水体能量 作为砂岩分类的准则。 ②四组分:石英、长石、岩屑、基质粘土 ③首先根据粘土含量划分:
三、成因
取决于母岩、古构造、古气候及古地形 ①母岩: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等 ②构造条件:构造活动强烈地区(活动大陆边缘) ③气候条件:干旱、寒冷 ④地形:高差较大
长石砂岩,方解石嵌晶式胶结,JZ14-2-1,1445m
白云质岩屑质长石砂岩,强烈交代作用,JZ14-2-1,2696m
第五节
岩屑砂岩类
杂砂岩,杂基绢云母化,强烈交代颗粒,北京西山,J
岩屑杂砂岩,泥质重结晶强,薄膜状胶结,辽东湾,第三系
第七节
粉砂岩
一、一般特征 1、成分 以石英为主,长石较少,岩屑极少或不存在,较多白云母。 2、结构 分选一般较好,磨圆差(悬浮搬运)。填隙物为杂基或胶结物 3、构造 交错层理较少,常见水平,波 状层理,同生变形构造发育, 重荷,变形层理(包卷层理), 潜穴等。 4、颜色 多样,灰色、红色等
第二节
一、砂岩的分类现状
砂岩的分类
1. 克里宁(KERYNIN)的分类 ①分类准则: 以来源区,构造变动为分类准则。 ②三个端元组分为:
熟度 石英 硅质岩屑:代表岩石成 质 长石 高岭石:代表母岩的性 云母 绿泥石:代表构造变动 强度
克里宁的砂岩分类(克里宁,1948)
钙质粉砂岩
粉砂岩,东濮凹陷,下第三系
第八节 砂岩和粉砂岩油气储层
1.砂岩和粉砂岩的储集性能 孔隙度:大多数储集岩——5-20% 渗透率:大多数储集岩——几-几百毫达西 2.良好的储集岩大多为中-细砂岩,其次粗砂岩、粗粉砂岩。 3.孔隙度决定于粒度、组分、排列方式、填隙物多少等。 4.渗透率取决于:成分、粒度、分选、格架颗粒的排列、层理、 填隙物等。 5.我国储集岩大多属长石砂岩。
三、成因
形成环境:构造稳定地区(地台区,海洋环境) 母岩:花岗岩、砂岩
铁质石英砂岩,石英加大及线-凹凸接触,河北庞家堡,Z1
第四节
一、主要类型 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 二、特征
长石砂岩类
1、成分:长石>25%,石英<75%,岩屑<25%;成分成熟度低 2、构造:多种层理。 3、结构:粒度较粗(中-粗砂),分选性和磨圆度变化较大,填隙 物为粘土杂基或胶结物(常为钙质,铁质,硅质较少)。 4、颜色:红色、灰白色
岩屑砂岩,方解石胶结,塔里木,羊屋1井
四、成因 构造条件:构造活动强烈地区(活动大陆边缘) 地形:高差较大
岩屑砂岩,塔里木,哈1井,6308m
岩屑砂岩,二连盆地,哈2-3井,947m
岩屑砂岩,泥晶方解石胶结(表鲕),XCG-48
第六节
杂砂岩类
一、主要类型 杂基>15%的砂岩,主要有:长石杂砂岩、岩屑杂砂岩、 岩屑质长石杂砂岩、长石质岩屑杂砂岩。 二、特征 1. 成分 石英、长石和岩屑,岩屑多样。成分成熟度低 ①石英:一般有棱角,常有显著的波状消光。 ②长石:主要是斜长石,钾长石少见。
3、岩屑质石英砂岩
4、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 5、长石砂岩 长石砂岩 6、岩屑质长石砂岩 7、岩屑砂90
50~70 <75 <65 <75 <65
<15
<25 >25 25~75 <25 10~50
5~25
<25 <25 10~50 >25 25~75
岩屑>长石
长石>岩屑
丝状伊利石,港深59井, 3593.07m,扫描电镜, ×1500
粉细砂岩孔隙中的绿泥石和自 生石英,B116
粉细砂岩孔隙中的绿泥石, B115
砂岩中的片状伊利石和球状菱铁矿,B185
含砾砂岩中的片状伊利石,B185
2.福克(FOLK)的分类
1954 年的分类
石英 硅质岩Q 沉积来源 长石 火成岩屑F 火成来源(母岩类型) 云母 变质岩屑 变质来源
石英 矿物成熟度) 长石 火成岩屑(母岩类型, 其它岩屑,燧石
3.吉尔伯持(GILBERT)(四组分体系) ①按照杂基含量把砂岩分为两大类:
③岩屑:泥页岩、粉砂岩、板岩、千 枚岩和云母片岩,隧石和细粒石英岩。 ④云母:白云母和黑云母(绿泥石化)
2. 结构 结构成熟度低,磨圆差、分选性差 填隙物粘土杂基,颗粒或杂基支撑。 3. 构造 常具递变层理,底面印模 4、颜色 暗灰色,黑色
三、成因 构造条件:构造活动强烈地区(火山岛弧) 地形:高差较大
二、分类和主要类型
1、按粒度划分
粗粉砂岩:0.1~0.05mm,有储集性,可作储集岩 细粉砂岩:0.05 ~ 0.01mm
2、按碎屑成分划分 石英质粉砂岩、长石质粉砂岩 3、按填隙物物划分 泥质粉砂岩、铁质粉砂岩、钙质粉砂岩等
三、成因
长距离搬运,在较安静的水动力条件下缓慢沉降 形成的,一般分选好,磨圆差。 分布广泛,在砂、泥过渡地带分布。
中砂岩的原生粒间孔(红色), 官检1井, 1801.57m, 铸体薄片,×40, 单偏光
自生粘土矿物
书页状高岭石集合体, 港深9井,3139.4m,扫描 电镜,×1000
伊蒙混层,港深2井, 3463.5m,扫描电镜, ×1500
菜花状绿泥石,港68, 2600.8m,扫描电镜, ×2000
砂岩及粉砂岩
砂岩的一般特征 砂岩的分类(重点) 石英砂岩类 长石砂岩类 岩屑砂岩类 杂砂岩类 粉砂岩类 砂岩油气储层及其研究方法 砂岩的研究方法及其意义
第一节
砂岩的一般特征
砂岩:主要由砂级(2-0.1mm)陆源碎屑颗粒) 组成的碎屑岩,砂的含量>50%。
斜长石的聚片双晶, 发生绢韵母化, 官检1井, 1855.98m, 铸体薄片, ×40, 正交光
东检1,2540.1m,中 孔中渗结构,×500, 扫描电镜
港深21,3862.9m,长石 溶解状,×1000,扫描电 镜
中砂岩中的粒间溶孔(红色), 同5,, 官检1井, 1802.26m, 铸体薄片, ×40, 单偏光
第九节
砂岩和粉砂岩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野外、室内 野外:宏观研究——颜色、构造、产状等 室内:成分、结构
岩屑>长石
说明:当基质含量>15%时,岩石名称相应改称为石英杂砂岩,长石杂砂岩和岩屑杂砂岩等
第三节
一、主要类型
石英砂岩类
石英砂岩:石英 90% 长石质石英砂岩 岩屑质石英砂岩 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
二、特征
1、成分:石英大于5O%(75%),长石和岩屑 的含量皆小于25%;成分成熟度高 2、结构:杂基含量少,结构成熟度高 3、构造:波痕、交错层理常见 4、颜色:大多为灰白色(取决于胶结物的颜色)
岩),杂基 15%,分选好 砂岩(纯净砂岩,净砂 杂基 15%,分选差 杂砂岩(混杂砂岩),
②三角图解三端元: 石英(Q)、长石(F)、岩屑(R) 岩屑中包括燧石、硅质岩屑、花岗岩屑、 云母等。
建议的砂岩的成分分类
(根据基质含量15%为界,分别命名为砂岩和杂砂岩
砂岩成分分类表
主要碎屑含量,% 岩类名称 岩石名称 石英 1、石英砂岩 2、长石质石英砂岩 石英砂岩 >90 75~90 长石 <10 5~25 岩屑 <10 <15 长石>岩屑 备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