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州情简介
黔西南州

基本州情索引号:QXN20120802-053134 发布时间:2012/8/2 11:08:21 作者:不详来源:不详点击:7687 【字体:大中小】【打印内容】[概况]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贵州省西南隅、云贵高原东南端。
现辖兴义市、兴仁县、安龙县、贞丰县、普安县、晴隆县、册亨县、望谟县和顶效开发区。
全州国土面积16804平方公里。
截至2010年底,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全州总人口339.81万人。
州境内居住着汉、布依、苗、同、彝、仡佬、瑶、黎等3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42.47%,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州。
[建制沿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初设立贵州省兴仁专署,辖兴仁、兴义、普安、晴隆、关岭、盘县、安龙、贞丰、册亨、望谟等10个县,专署驻兴仁县城。
1952年12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兴仁专署为兴义专署,专署移驻兴义县城。
1956年4月13日设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册亨、望谟、贞丰等4县划归黔南州。
1956年7月18日,撤销兴义专署,所辖兴义、兴仁、盘县、普安、关岭、晴隆等6个县划归安顺专署。
1965年8月17日恢复兴义专署,辖兴义、兴仁、盘县、普安、晴隆、安龙、贞丰、册亨、望谟等9个县,专署驻兴义县城。
1965年1月13日,经国务院枇准,撤销贞丰、望谟、安龙、册亨县,分别成立贞丰、望谟、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册亨布依族自治县。
1971年1月1日,盘县改为特区,归六盘水市。
1981年9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兴义地区,设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原行政区划未变更。
同时撤销贞丰、望谟、安龙、册亨4个自治县,设贞丰、望谟、安龙、册亨4个县。
1982年5月1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州府驻兴义县城。
1987年11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兴义县,建立兴义市。
[土地面积]全州土地面积16804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7%,在全国30个自治州中排列第26位。
黔西南州州情简介2

黔西南州州情简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于1982年5月1日。
全州国土面积16804平方公里,辖兴义、兴仁、安龙、贞丰、普安、晴隆、册亨、望谟8个县(市)和顶效开发区,共124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1097个村。
州内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等35个民族,总人口320余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42.47%。
黔西南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州境地处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是三省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
州府所在地兴义市位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和贵阳、昆明、南宁三个省会城市的三重辐射圈内,区位优势突出。
黔西南有便捷的交通条件。
南昆铁路、324和320国道、镇(宁)胜(境关)高速公路、关(岭)兴(义)公路横贯州境,汕(头)昆(明)高速公路黔西南段全线开工建设,晴(隆)兴(义)高速公路、惠(水)兴(仁)高速公路黔西南段开工建设。
兴义机场建成通航,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起步工程、西南成品油管道工程已经建成,初步形成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为一体的综合运输网络。
黔西南有丰富的水能矿产资源。
全州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发电量1000万千瓦以上,是全国三大水电基地之一的红水河水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建成的天生桥一级和二级电站、鲁布革电站、平班电站、光照电站、董箐电站和正在建设的兴义电厂等总装机700多万千瓦,是中国“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基地、电力枢纽和通道;全州矿产资源40多种,其中已探明资源储量的有21种,煤炭远景储量196亿吨以上,是贵州省的重化工、煤化工基地;黄金远景储量1000吨以上,全州8县(市)都有黄金,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州”。
黔西南有神奇的旅游资源。
境内山川秀美、景色迷人、旅游资源富集、组合良好,是西部一个开发前景喜人的黄金旅游区。
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国家地质公园万峰林,国家级森林公园仙鹤坪,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贞丰三岔河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安龙招堤、兴义云湖山等奇特的自然风光,是世界锥状喀斯特地质地貌的典型代表。
黔西南州概况

黔西南州概况一、地理位置黔西南州(___)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部,东经104°21′-108°28′,北纬25°29′-27°30′之间。
东临贵阳市和六盘水市,西南接留坝、思南两县,西北连关岭、普定两县,南界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二、州情概述黔西南州是贵州省内面积较大的地级州,总面积为4,4760平方公里,辖10个县(市、区),总人口超过400万。
该地区以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多样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理景观而闻名。
三、气候与自然条件黔西南州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年气温适宜,四季分明。
该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森林、山脉、河流、丹霞地貌等。
三江并流是黔西南州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以其奇特的地质构造和迷人的自然风光而吸引着大量游客。
四、经济发展黔西南州地处贵州省的西南部,交通相对较为落后,但在近年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该地区的经济也逐步得到提升。
农业是该地区的主要支柱产业,主要包括水稻、玉米、蔬菜和烟草等农产品的种植。
此外,黔西南州还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有着大量的铅、锌、铜等矿藏。
旅游业也逐渐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五、民族文化黔西南州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该地区有布依、苗族、瑶族、黎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他们保留着独特的传统俗、民族服饰和艺术表达方式。
每年的苗族新年、布依族泼水节等传统节日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六、教育和医疗黔西南州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一批优质的学校,提供全方位的教育资源。
医疗方面,该地区建立了完善的医疗网络,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七、未来发展黔西南州在贵州省的整体发展规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致力于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加大产业发展力度,并鼓励旅游业的发展。
未来,黔西南州将继续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对黔西南州的概括性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黔西南州基本介绍

黔西南州基本介绍一、地理位置黔西南州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部,坐落在云贵高原南端的山区地带。
经度103°→109°,纬度24°→29°,总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
黔西南州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山峦连绵起伏,河流纵横交错,气候较为湿润。
二、人文历史黔西南州是贵州省著名的多民族聚居地,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
州境内有苗族、侗族、土家族、彝族、布依族等多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这里的人们守望相助,世世代代传承着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精神。
三、经济发展近年来,黔西南州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实施了一系列的产业项目。
农业是该州的主导产业,以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柑橘、油茶等经济作物为主。
此外,该州还发展了林业、畜牧业等产业,形成了农牧结合、多元化经济格局。
旅游业也是黔西南州的重要产业之一,州内风景秀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四、旅游资源黔西南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以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为主。
州内有众多的山水风光,如黄果树大瀑布、荔波小七孔、镇远古镇等。
这些景点以其原始、独特的风貌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关注;而苗族文化、侗族水文化等民族文化也成为了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黔西南州还有丰富的天然温泉资源,具有疗养、养生等多重功能。
五、教育与文化教育和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黔西南州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
州内有一些高等教育学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华、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州内还保护和传承着各民族的文化遗产,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
六、交通与通讯黔西南州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和通讯条件。
州内有完善的公路网络,连接了各个城市和乡村。
除此之外,还有铁路和航空交通,方便人们出行。
通信网络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州内有电信、移动和联通等手机运营商覆盖。
七、未来发展展望黔西南州将继续加大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推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关于贵州黔西南州的简要介绍

关于贵州黔西南州的简要介绍1. 基本概况贵州黔西南州位于中国贵州省的西南部,是该省的一个州级行政区。
黔西南州总面积约为4.3万平方公里,下辖10个县(市、区),人口约为360万人。
黔西南州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山川秀美,气候宜人。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以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为主,其中有许多珍贵的植物、动物和矿石等。
此外,该地区还拥有众多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人文历史,给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2. 文化遗产黔西南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这里有苗族、侗族、瑶族等多个民族群体,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语言、传统服饰、宗教和节日等。
苗族文化是黔西南州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
苗族是土著民族,传统的苗族服饰十分鲜艳独特,苗族的舞蹈和歌曲也非常有特色。
黔西南州的苗族村寨是游客们探索苗族文化的绝佳去处。
此外,黔西南州还有一些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如黄果树瀑布、镇远古镇等。
这些地方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历史遗迹,见证了黔西南州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3. 自然景观黔西南州地处山区,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是黄果树瀑布,这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高达77.8米,宽达101米。
水流如银河般从悬崖上垂下,营造出宏伟壮观的景象。
此外,黔西南州还有众多的山峰、溪流和湖泊等自然景观,如赤水河、兴义市神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这些地方景色优美,空气清新,是休闲旅游和户外运动的绝佳场所。
4. 旅游资源开发黔西南州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得到了积极开发和推广。
政府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建设了许多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使得游客可以更加便利地游览黔西南州的美景。
黔西南州已经成为贵州省乃至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
旅游业的发展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 总结贵州黔西南州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多样的民族文化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黔西南概况

一、概况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于1956年8月8日。
首府设在都匀市。
简称黔南州。
黔南州位于贵州省南部,东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接壤,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河池地区毗连,西与安顺地区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相邻,北和西北是遵义地区和贵阳市;地处东经106度12分至108度18分,北纬25度4分至27度29分之间。
全州总面积为26197平方公里。
占全省面积的14.87%。
二、自然条件1、地质、地貌黔南州处于我国二级阶地云贵高原斜坡过渡带,平均海拔1000米。
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向南坡降陡峻。
北部与黔中高原相毗邻,南与广西丘陵接壤。
境内山里有山,山外有山,峰峦迭嶂,山系连绵,背斜成山,向斜成川。
1> 地质概况黔南属凹陷沉祈断带,北邻黔中隆起,东接江南古陆,南与南华广西相通。
地质构造主要由南北向(经向)隔槽式和东西向窿祈构造交汇,联合融为一体,交有次级新华夏祈断带构造形迹叠加改造,经强烈的燕山期造山运动后构成今日的格局。
经向构造从东到西有雷公山复式向斜,三都复式向斜,白崖——江肘复式背斜,贵定——平里河复式向斜,公里——雅水复式背斜,贵阳——惠水向斜。
长顺背斜。
这组经向祈皱长约150公里背斜,平缓而宽广,多为箱状祈皱,背斜宽30——40公里。
向斜则比较狭窄而紧凑,宽公5——10公里,常有走向断层伴生。
轴部地层均为三叠纪碳酸盐岩石。
背斜轴部由板溪群,震旦、寒武、奥陶。
志留、泥盆纪地层组成。
轴部常有铅、锌、汞锑、砷等低温热液矿产产出,翼部地层陡立时,有倒转,有含煤矿地层产出,水源丰富,河谷发育。
纬向构造形迹不太明显。
自北向南有老坟嘴——白崖——翁昭黔中窿祈带;重安江+乌当凹祈带。
它横跨经向构造从中时隐时现,但地貌特征明显,地下水位,当北向南依次向下跌落。
黔南是一个沉积岩的王国。
震旦、寒武、奥陶。
志留、泥盆、二叠、三叠各时代地层发育完好,化石门类繁多,不少典型剖面是研究沉积岩相不可多得之地,。
除泥盆系、石炭系有部份碎屑岩(砂页岩)外,30%均为晚溶碳酸盐岩石,故岩溶特别发育,地貌千姿百态,甚这壮观。
贵州黔西南州情概览

贵州黔西南州情概览简介贵州黔西南州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部,是贵州省辖地级行政单位。
黔西南州下辖9个县,面积约为万平方公里。
该地区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闻名。
地理环境黔西南州地处川黔滇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交汇区,横跨贵州、云南和四川三省。
地势较为复杂,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
该地区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珍稀的生物种类。
气候黔西南州气候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降水量充沛,四季分明,夏季多雨,冬季相对干燥。
夏季气温适宜,冬季较为寒冷。
人文风情黔西南州是多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当地的彝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的传统服饰、民俗惯、音乐舞蹈等文化表达形式独特而鲜明。
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
旅游资源黔西南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着风光秀丽的草海、神奇的小七孔、雄伟的旗山等自然景观,还有古老的松坎古城、浪漫的三宝盆等历史文化遗址。
无论是追寻自然风光还是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黔西南州都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经济发展近年来,黔西南州经济快速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和资源开发成为支撑当地经济的重要产业。
该地区的电力、矿产、旅游等产业也逐渐壮大,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结语贵州黔西南州以其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多元文化而备受关注。
在探索黔西南州时,游客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体验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并了解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动态。
黔西南州无疑是一个令人期待的旅游目的地。
贵州黔西南州的彝族风情如何

贵州黔西南州的彝族风情如何贵州黔西南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彝族风情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彝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民族。
在黔西南州,他们的传统习俗、服饰、音乐舞蹈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格,都展现出了这个民族的深厚底蕴。
彝族的服饰,色彩斑斓,图案精美。
女子的服饰通常以鲜艳的颜色为主,如红、黄、绿等,配上精美的刺绣和银饰,显得华丽而庄重。
男子的服饰则相对简洁,但也有着独特的装饰,展现出彝族男子的英勇与豪爽。
这些服饰不仅是美的体现,更承载着彝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说到彝族的美食,那更是让人垂涎欲滴。
坨坨肉,选用猪肉或牛肉,炖煮得鲜嫩多汁,咬上一口,肉香四溢。
烤小猪,外皮金黄酥脆,内部肉质鲜嫩,独特的烤制方法让其风味十足。
还有荞麦饼,用荞麦面制作而成,口感香脆,营养丰富。
在重要的节日或庆典上,这些美食更是不可或缺,人们围坐在一起,共享美食,欢乐的氛围弥漫在空气中。
彝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别具特色。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点燃火把,手持火把在田间地头奔跑,寓意驱除害虫,祈求丰收。
夜晚,人们聚集在一起,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彝族年,如同汉族的春节,是家人团聚、欢庆的时刻。
人们杀猪宰羊,祭祀祖先,互赠礼物,共同迎接新的一年。
彝族的音乐舞蹈更是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月琴,是彝族常见的乐器之一,弹奏出的旋律优美动听,如泣如诉。
口弦,小巧而精致,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
在舞蹈方面,“阿细跳月”热情奔放,舞者们步伐轻快,身姿矫健,展现出彝族人民的豪迈与乐观。
“达体舞”则节奏明快,动作整齐,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彝族的建筑也有着独特的风格。
土掌房,以泥土为主要建筑材料,冬暖夏凉。
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这些建筑不仅是居住的场所,更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彝族的婚姻习俗也有着严格的传统。
一般来说,婚姻需要经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在婚礼上,有着丰富的仪式和活动,充满了喜庆和祝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西南州州情简介
黔西南州是全国30个自治州中最年轻的自治州之一。
1982年5月1日建州。
全州辖兴义、安龙、兴仁、贞丰、普安、晴隆、册亨、望谟等8个县市和顶效开发区、13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081个村。
居住着布依、苗、彝、回、汉等33个民族,2004年末全州总人口30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42.47%。
1、自然环境
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东西长210公里,南北宽177公里,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
我州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最低海拔275米,最高海拔2207.2米,国土面积16804平方公里。
全州气候宜人,热量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36-1648.6小时,常年年均气温13.6-19.1℃),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253.1-1577.2毫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281-348天),终年温暖湿润,州府所在地兴义市素有“小春城”之称。
南北盘江及红水的低热河谷地带终年无霜雪,被誉为贵州省的“天然温室”,适宜于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木的生长。
2、资源环境
一是矿产资源储量大,矿种多。
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黄金、锑、铊、铅、锌、铁、钼、莹石、大理石等。
全州黄金远景储量在500吨以上,已探明储量达208吨,烂泥沟、水银洞、紫木凼、戈塘等达到特大型矿床规模,2004年全州黄金产量12.5万两。
由于州境内有丰富的金矿,被地质学家誉为中国的第二个“金三角”。
煤炭远景储量190亿吨以上,煤种多、质量好,平均发热量为7000-8000千卡/千克,2004年产量达到1020万吨。
大理石储量1亿立方米以上。
此外,天然气资源丰富,仅册亨县就已探明储量近600亿立方米。
二是生物种类繁多。
全州树种资源有250科1420种,森林面积4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5.2%,有野生动植100余种,特别是中草药种类繁多,是贵州省中中草药药源宝库之一。
现有药业企业七家,全国著名的中草药业已有四家公司落户州内,投资开发中草药业。
现在全州已着手金银花、石斛等中药材基地建设,目前尚有灵芝、天麻、杜仲、银杏、黄柏等中药材尚待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三是水能资源丰富。
全州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水电总装机达1000万千瓦以上,是全国三大水电基地之一红水河水电基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已建的有国家重点水电工程鲁布格、天生桥一级、天生桥二级3座界河大型水电站。
在建的有南盘江、红水河流域平班、龙滩电站和北盘江流域光照、大田河等大中型水电站。
正在筹建的有北盘江流域董箐、马马崖电站,马岭河流域赵家渡电站,黄泥河流域老江底电站等。
四是旅游资源神奇独特。
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区马岭河大峡谷、万峰湖和兴义万峰林,省级风景名胜安龙招堤、鲁布革云湖山、贞丰三岔河等奇特的自然风光,有南明历史遗迹"明十八先生墓"和顶效绿荫村"贵州龙"化石、兴义猫猫洞(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万屯汉墓群、兴仁交乐汉墓等神秘的历史文化。
有前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国民党军事领袖之一何应钦先生故居。
有多姿多彩、浓郁淳朴、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和人文景观。
而且与毗邻地区的旅游景点组合良好,处在贵州黄果树瀑布、云南石林、广西桂林三大景区主轴线的结合部,是中国西南部一个颇具潜力和开发前景的黄金旅游区。
3、交通环境
州府所在地兴义市距贵阳、昆明300多公里,距南宁500公里,处在贵阳、昆明、南宁三个开放城市的三重辐射圈内。
兴义至贵阳、昆明高等级公路建成。
兴义至南宁高等级公路即将建设。
兴义至贵阳、昆明、南宁等地的国道主干线基本上是高等级公路并与州内各县市公路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公路运输网,地理区位优势已经显示出来。
1997年随着南昆铁路的建成通车,已成为兴义至昆明到南宁的便捷大通道,使黔西南州成为贵州南下开放的前沿、大西南腹地便捷的出海通道。
兴义市东可通南宁、湛江、广州,南可达凭祥、北海、防城、钦州诸港口,西边昆明沿成昆铁路可进入四川腹地,北接贵昆铁路可往贵阳、重庆。
兴义飞机场2004年7月18日正式通航。
可与东南亚国家和国内昆明、贵阳、南宁、深圳、广州等主要城市及旅游景区通航;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线长336公里,州内约500公里的县乡公路新建、改造工程已完工。
一个以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主体交通网络在我州形成,黔西南州将成为东西贯通、南北畅游的交通枢纽。
4、市场环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州市场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首先是市场区位优势。
我州地处黔、滇、桂三省区交界,历来是三省区交界地区集贸中心,具有周边地区商贸往来的集散、批发、中转等主要功能,兴义被周边地区称为商家必争之地。
其次是市场潜力优势。
由于我州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经济总量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目前全州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自给率很低,大量物资还需从州外、省外购进,市场正处于培育和发展阶段,这将给企业和商家提供较好的发展空间。
第三是市场价格优势。
由于我州劳动力、资源、电力等价格优势,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政策环境
为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政策环境,黔西南州正在着手研究制订出台一些有利于抓住机遇,有利于增加地方经济实力,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法规政策,坚决取消那些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政策。
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全州正竭尽全力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优惠的政策、公正的司法,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投资者。
6、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我州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一是国民经济稳定增长,2004年全州生产总值102`04亿元,同比增长13.3%;财政总收入完成12.64亿元,同比增长22.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86亿元,同比增长2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55元,同比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1646元,同比增长6.7%。
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综合经济实力由全省第9位提升到第6位。
二是改革继续深化,开放不断扩大。
农业税的减免,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农业生产化经营示范取得成效;全州落实工业企业各项措施取得成效;积极推进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极分流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全面实施再就业工程;招商引资工作有新的发展。
巩固和发展了与友好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经济联合与协作,实际利用州外资金有新的成效。
三是科技兴州迈出新步伐,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推进。
进一步抓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大力推广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力度。
加强了与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的联系,“星火计划,科技扶贫”和智力支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积极推进小学实施素质教育。
加大了计划生育工作力度,人口出生率控制在省下达的计划指标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87‰以内;依法加强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全面推进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积极推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