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陶吧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4课 欢乐陶吧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4课 欢乐陶吧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4课欢乐陶吧一、教学内容1.学习使用陶土进行创意造型;2.学习采用手工制作的方法制作陶瓶。

二、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陶土进行创意造型;2.能够采用手工制作的方法制作陶瓶;3.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0分钟)1.通过课件或者黑板简单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

2.讲解本节课要学习的两个知识点:空间造型和陶瓷制作的基础知识。

步骤二:进行陶土造型活动(40分钟)1.给学生发放陶土材料和陶瓷工具,并简单讲解陶土的使用方法(包括捏、揉、敲、拉、压等方法)。

2.介绍陶艺家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3.让学生自由创意造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在一旁引导和帮助。

4.给学生时间评估自己的作品,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和完善。

步骤三:陶瓷制作活动(40分钟)1.教师现场演示如何制作陶瓶,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和步骤。

2.分配工具和陶土,让学生自行进行陶瓷制作。

教师可在一旁引导和帮助。

3.给学生时间评估自己的作品,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和完善。

步骤四:作品展示和点评(10分钟)1.教师安排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课室中,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评价。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点评,评价学生的创意、造型、色彩和技艺。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创意造型技巧的培养;2.制作陶瓶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意造型;2.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陶瓷制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分为两个方面:1.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表现度和创新度等方面的表现。

2.作品评估:对学生制作的陶瓶和陶土造型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掌握程度。

欢乐陶吧教案

欢乐陶吧教案

欢乐陶吧教案教案标题:欢乐陶吧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参与陶艺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提供学习陶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手工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共同完成陶艺作品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1. 了解陶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学习陶艺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3. 掌握陶艺的基本技法,如捏、拉、压、刻、挖等。

4. 创作一件个人陶艺作品,并进行艺术鉴赏和分享。

教学重点:1. 陶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创作陶艺作品的过程和方法。

3. 陶艺作品的艺术鉴赏和分享。

教学准备:1. 陶艺工具和材料,如陶土、陶轮、刀具、刷子等。

2. 陶艺作品的展示和范例。

3. 有关陶艺历史和文化的资料和图片。

4. 学生的创作记录本和艺术鉴赏笔记本。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一些陶艺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陶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陶艺的重要性和意义。

探究:1. 分享陶艺的基本工具和材料,让学生触摸和感受。

2. 演示陶艺的基本技法,如捏、拉、压、刻、挖等,让学生模仿和练习。

3.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陶艺作品的特点和风格,培养艺术鉴赏能力。

实践:1.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创作一件陶艺作品,每个学生负责一部分工作。

2.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陶艺技法和创意,完成个人陶艺作品。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分享创作心得和困惑。

展示:1. 学生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灵感来源。

2.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和意见。

总结:1. 回顾陶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2. 引导学生总结陶艺创作的经验和收获,展望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方向。

拓展:1. 组织参观当地的陶艺工坊或陶艺展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陶艺的发展和应用。

2.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陶艺,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完成的陶艺作品和艺术鉴赏笔记。

欢乐陶吧小学美术教案

欢乐陶吧小学美术教案

欢乐陶吧小学美术教案篇一:第四课欢乐陶吧第四课欢乐陶吧第四课欢乐陶吧教案说课一、教材欢乐陶吧分析本课欢乐陶吧通过对古今陶文化的欣赏、认识,加深学生对中国陶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动手制作欢乐陶吧陶艺作品,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意识,提高学生造型表现的能力。

欢乐陶吧本课欢乐陶吧教学的欣赏活动是通过对我国古代陶艺作品的欣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不同时期陶文化的特征和陶艺作品的风格特点。

本课欢乐陶吧前半部分展现了不同时期创作的各种类型、不同风格形式、用不同方法制作的陶艺作品,有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鱼纹盆,有大汶口文化的白陶瓷,还有现代的人物、建筑、动物等。

它们的造型是那样的别致有趣,极具丰富的想像力,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前人对生活的认识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这一部分同时还介绍了手工制陶的流程和步骤,能使学生对制陶的全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欢乐陶吧本课的后半部分是学生陶艺作品的展现,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制作的人物——《二泉映月》、动物——《羊》、器皿——《壶》、日用品——《提包》、物体——《船》,他们运用了泥板、盘条、卷折、拼接、切挖、手捏等多种不同方法综合造型,并通过刻划、粘贴、肌理压印等手法来进行装饰美化物体,使这些不同类型的物体形状各异,各有特点,生动有趣,充分展现了学生们丰富的表现力和动手造型的能力。

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时期的陶艺作品进行认真地比较、认识、分析,发现这些作品之间的不同之处,从它们的造型特点、装饰手法来谈个人的认识、感受和看法。

另一方面,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陶艺创作时,要引导学生大胆进行思维想像,要想像得与别人不一样,有个人的特点和个性。

同时要鼓励学生运用学习过的多种方法来综合表现造型。

本课的内容是对小学阶段陶艺教学的一个小结,通过对陶艺作品的欣赏,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古今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也是让学生对陶艺制作的方法进一步熟悉和掌握。

五年级 欢乐陶吧

五年级 欢乐陶吧

《欢乐陶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陶艺作品进行欣赏与分析,让学生了解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2、通过课堂制作体验,学生能够制作出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想像表现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陶艺制作的各种方法;课前准备:各种陶艺作品、陶泥、陶艺制作工具等一、设置情境,欣赏导入猜猜看:老师这节课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个神秘的纸箱,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纸箱里面有什么秘密呢?(调动学生的求知探究的好奇心)让我们请同学取出纸箱里老师的作品,大家来看看纸箱里到底藏着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呢?每个小组一件陶泥制作作品,学生观看讨论并回答:陶艺作品有用手捏的,还有搓成条状做成的花瓶等。

二、 感受与探究1、课件展示陶艺作品图片,考考同学们的眼力,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学生观看图片作品,小组讨论交流后回答/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CC%D5%D2%D5%D7%F7%C6%B7%CD%BC%C6% AC、/show/1/24/7254553ka8e4a7ce.html教师总结:陶艺作品制作方法有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拉胚机制作等方法。

2、动动脑动动手提出问题: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泥条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泥板的拼接有什么困难,怎样才能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教师将手捏陶艺作品、泥条陶艺作品、泥板陶艺作品分发到小组中,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小组探究其制作步骤和制作要领,同时也可以拿泥巴搓制试试,然后请一名同学发言,说说自己研究到的小窍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泥条应注意粗细基本一致长度适中,搓制时主要用手掌部分均匀用力。

泥板厚度要均匀适宜,粘接成形时粘接部位要捏牢固;装饰方法应灵活多样。

欢乐陶吧(教案)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欢乐陶吧(教案)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欢乐陶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基本知识,感受陶瓷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增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陶瓷的基本知识:陶瓷的定义、分类、制作工艺等。

2. 陶瓷文化:中国陶瓷的历史、著名陶瓷产区、陶瓷艺术等。

3. 陶艺实践:陶艺工具的使用、陶艺基本技法、作品创作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基本知识,掌握陶艺基本技法,创作出自己的陶艺作品。

2. 教学难点:陶艺技法的掌握和作品的创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陶瓷的基本知识和陶瓷文化。

2. 演示法:示范陶艺技法和作品创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陶艺创作。

4.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互相学习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陶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陶瓷的基本知识和陶瓷文化,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历史、分类、制作工艺等。

3. 陶艺实践:示范陶艺技法和作品创作过程,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陶艺创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陶瓷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六、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陶瓷作品、陶艺工具、陶土等。

2. 教学场地:陶艺教室或手工教室。

七、教学时间- 1课时八、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陶艺作品,包括创意、技巧和美观程度。

3. 反馈评价: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之处。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陶瓷博物馆或陶瓷艺术展览,深入了解陶瓷文化。

五年级美术下册 欢乐陶吧1教案 湘美

五年级美术下册 欢乐陶吧1教案 湘美

欢乐陶吧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说陶1.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2.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

媒体展示。

二、赏陶1.欣赏彩陶文化。

(1)半坡型(2)庙底沟型(3)马家窑型(4)半山型、马厂型2.欣赏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

3.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4.欣赏现当代陶文化。

三、玩陶1.欣赏认识。

出示教材范作,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2.尝试练习。

学生动手试做一个造型。

3.反馈小结(1)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2)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3)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泥条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4)泥板的拼接有什么困难,怎样才能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5)都有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4.学生修整展示作品四、用陶老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对比导入1.出示陶艺作品,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2.制作方法归纳: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

二、探究方法1.将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在学生间传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制作特点。

2.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3.小组间交流,归纳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拍泥板——泥板厚度适宜;(2)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3)装饰——方法不限;(4)烧制。

三、验证方法1.观察教材步骤图例,进一步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

2.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

四、作业展评1.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2.教师小结全课。

【Ealybird】最新小学美术快乐陶吧教案

【Ealybird】最新小学美术快乐陶吧教案

小学美术快乐陶吧教案【篇一:小学五年级下美术第 4 课《欢乐陶吧》教案】课目第4课欢乐陶吧璧山县六塘小学龚太全年级 5 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媒体运用说陶1.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媒体展示陶文化(3) 马家窑2.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

赏陶(1)半坡型(2)庙底沟型型 (4) 半山型、马厂型1.欣赏彩陶文化:2.欣赏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

3.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4.欣赏现当代陶文化。

媒体出示黑陶图片媒体展示各种式样的彩陶作品媒体展示现当代陶艺作品。

玩陶1.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 媒体出示彩陶图片,介绍认识各时期彩陶的特点和风格。

2.这一件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 ? 你感觉怎样。

3. 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 b 、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 ? c 、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 ? 4 .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5.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 6 .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 7 .以下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 ? 8.欣赏学生作品。

媒体出示捏制法、盘条法、泥板拼接法制作的作品及相应文字。

媒体出示作品及相对应的文字媒体出示手捏法步骤图及文字媒体提问(大泥团掏空 ) 媒体展示盘条步骤及文字媒体提问 (用力均匀 ) 媒体展示提示制作方法及文字媒体提问 (厚薄均匀 ) 媒体出示各种陶艺作品及装饰方法,任意拖动文字放在作品下媒体展示学生作品。

老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

媒体展示第二课时1.出示陶艺作品,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用各种方法做成的陶艺作品。

2.制作方法归纳: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

探究方法1.将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在学生间传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制作特点。

2.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 ? 3 .同桌或小组间交流。

作品验证方法 1.师生合作完成一件简单的泥板拼接作品。

欢乐陶吧教案

欢乐陶吧教案

欢乐陶吧教案【篇一: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4课欢乐陶吧】第4课:欢乐陶吧【篇二:湘教版美术五下《欢乐陶吧》表格式教案】教学反思:通过对陶艺作品的赏析,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个人文化素养。

【篇三:湘教版美术五下《欢乐陶吧》互联网搜索教案】五年级下册《欢乐陶吧》青州市朱良小学徐春梅一、教材分析:《欢乐陶吧》通过对古今陶文化的欣赏、认识,加深学生对中国陶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动手制作欢乐陶吧陶艺作品,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意识,提高学生造型表现的能力。

二、教学背景:五年级的学生对陶瓷的有关知识知道得不多,但求知欲强的学生对这课《欢乐陶吧》却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他们的感情;与此同时,网络让学生扩展延伸到课本外的一些陶瓷知识并让他们自己交流,并下载资料,扩展、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知识。

既培养了语言能力,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通过对陶艺作品的赏析,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个人文化素养。

2、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

3、增强学生的想像表现能力和动手造型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相关知识,学习制作方法。

难点:造型的设计与制作。

五、教学过程:(一)说陶1、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

2、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二)赏陶1、欣赏彩陶文化。

(出示彩陶图片,介绍认识各时期彩陶的特点和风格。

)(1)半坡型:以鱼纹为装饰花纹,多与卷唇圆底盆内壁,分为单体鱼纹、复体鱼纹。

(3)马家窑型:以螺旋纹为特色,具有强烈动感,有丰满繁缛之感。

(4)半山型:造型以直颈广肩鼓腹罐为特色,以旋涡纹和葫芦纹为装饰。

(5)马厂型:装饰花纹有四大圈纹、回纹,以人形纹最为流行。

2、(媒体出示黑陶图片)欣赏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乐陶吧教学设计
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四课
《欢乐陶吧》教学设计
昆明高新一小施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对古今陶文化的欣赏、认识,加深学生对中国陶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动手制作陶艺作品,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意识,提高学生造型表现的能力。

本课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一方面采取欣赏认识——观察了解——分析评议的形式引导学生欣赏、比较古今陶艺作品,对中国的陶文化进行简单的介绍。

另一方面,在组织学生进行陶艺创造表现的动手实践活动时,教师充分调动和引导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大胆进行思维想像,让学生尝试制作有个性特征和特色的作品,强调表现形式、内容的多样化,让学生发挥巧思进行创作表现,同时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教学,初步掌握泥条盘筑法、随手捏制法、泥板拼接
法。

2、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运用泥条盘筑法、随手捏制法、泥板拼接法制作作品。

教学难点:通过对陶品的观察,猜想其制作手法和程序。

四、课型:
☆五角星标识课(美术与自我、社会)
五、教学准备
课件、景德镇高龄土(陶泥)、教师作品、水、小桶、生白布
六、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学生在陶吧玩陶的图片,猜场景。

引出并板书课题。

2、说陶:
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有关陶的知识。

(1) 仰韶文化(半坡型)
(2) 大汶口文化陶器
(3) 龙山文化的陶器
三、赏陶:
1、小组学生观察老师制作的陶艺作品。

思考: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
2、学生分析、猜想,师生分析步骤。

(课件出示制陶过程)
3、教师归纳制陶的方法,板书要点。

四、玩陶:
1、学生初步感知陶泥的特点。

2、出示作业要求:运用教师归纳的制陶方法,以个人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指出共性问题。

五、展示评价
小组评价——推荐作品——创作者谈构想
板书设计:
欢乐陶吧
泥条盘筑
随手捏制粘接成形装饰——方法不限
泥板拼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