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MSDS

合集下载

过氧化氢(双氧水)

过氧化氢(双氧水)

过氧化氢(双氧水)过氧化氢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过氧化氢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n peroxide技术说明书编码:559CAS No.:2014分子式:H2O2分子量:50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11(氧化剂),20(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

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

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

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接触性皮炎。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过氧化氢50% 2014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爆炸性强氧化剂。

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

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

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

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有害燃烧产物:氧气、水。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水、雾状水、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过氧化氢MSDS

过氧化氢MSDS
c)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c):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c):
无意义
引燃温度(c):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溶于水、醇、醚,不溶于苯、石油醚。
主要用途:
用于漂白,用于医药,也用作分析试剂。
其它理化性质:
时最稳定, 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 在遇强光, 特别是短波 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100C以上时,开始急
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 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 成爆炸性混合物, 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 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 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 大多数重金属(如 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 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 尘土、香烟灰、 碳粉、铁锈等也能 加速分解。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 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 氧气、水。
其它有害作用:
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经水稀释后, 发生分解放出氧气, 待充分分解后, 把废液排
入废水系统。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51001
UN编号:
2015
包装标志: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1ppm,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四氯化钛分光光度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过氧化氢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过氧化氢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易发生分解
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发生气相爆炸
健康危害
●职业接触限值:PC-TWA 1.5mg/m3
●IDLH:75ppm
●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376mg/kg(H20290%);大鼠经皮LD504060mg/kg(H20290%)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就医
过氧化氢
别名:双氧水

别警Leabharlann 示★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
★与可燃物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在限制性空间中加热有爆炸危险



分子式H202结构式HO--OH
危险性类别
过氧化氢(含量≥8%):5.1类氧化剂



燃烧爆炸危险性
本品不燃,可助燃
浓过氧化氢溶液受撞击、高温、光照,易发生爆炸
●蒸气或雾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灼伤。误服可发生胃扩张,腐蚀性胃炎




理化特性
●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工业品分为27.5%.35.O%和50.0%三种规格。溶于水
●熔点:-0.43℃
●沸点:150.2℃
●相对密度:l.46


过氧化氢MSDS

过氧化氢MSDS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过氧化氢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过氧化氢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n peroxide中文别称:双氧水CAS No.:7722-84-1分子式:H2O2分子量:34.0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

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

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

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接触性皮炎。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爆炸性强氧化剂。

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

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

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

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

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

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

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氧气、水。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过氧化氢-MSDS

过氧化氢-MSDS

过氧化氢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过氧化氢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n peroxide中文名称2:双氧水技术说明书编码:559CAS No.:7722-84-1分子式:H2O2分子量:34.0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过氧化氢35% 7722-84-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

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

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

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接触性皮炎。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爆炸性强氧化剂。

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

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

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

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

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

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有害燃烧产物:氧气、水。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过氧化氢MSDS

过氧化氢MSDS

过氧化氢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过氧化氢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n peroxide中文别称:双氧水CAS No.:7722-84-1分子式:H2O2分子量:34.0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

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

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

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接触性皮炎。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爆炸性强氧化剂。

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

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

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

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

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

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

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氧气、水。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过氧化氢MSDS

过氧化氢MSDS

过氧化氢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过氧化氢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n peroxide中文别称:双氧水CAS No.:7722-84-1分子式:H2O2分子量:34.0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

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

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

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接触性皮炎。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爆炸性强氧化剂。

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

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

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

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

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

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

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氧气、水。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51001--过氧化氢、双氧水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51001--过氧化氢、双氧水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过氧化氢;双氧水化学品英文名:hydrogen peroxide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过氧化氢7722-84-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5.1类氧化剂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一次大量吸入可引起肺炎或肺水肿。

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

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

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

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接触性皮炎。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助燃。

与可燃物混合会发生爆炸。

在限制性空间中加热有爆炸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爆炸性强氧化剂。

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

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

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

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

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

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

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halation:
Get medical aid immediately. Remove from exposure and move to fresh air immediately. If breathing is difficult, give oxygen. Do NOT use mouth-to-mouth resuscitation. If breathing has ceased appl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using oxygen and a suitable mechanical device such as a bag and a mask.
Section 3 - HAZARDS IDENTIFICATION
EMERGENCY OVERVIEW
Causes burns. Contact with combustible material may cause fire.Corrosive.Light sensitive.
Potential Health Effects
Synonym:
Carbamide peroxide; Hydrogen dioxide; Peroxide; Hydroperoxide; Urea peroxide; Hydrogen peroxide 100 volumes
CAS:
7722-84-1
Section 1 - Chemical Product
过氧化氢HS ;2847000000
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俗称双氧水,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是一种强氧化剂,适用于伤口消毒及环境、食品消毒。
中文名:
过氧化氢
外文名:
Hydrogen peroxide
别名:
双氧水
化学式:
H2O2
相对分子质量:
34.01
化学品类别:
无机物--过氧化物
管制类型:
过氧化氢(*)(易制爆)
Eye:
Contact with liquid is corrosive to the eyes and causes severe burns. Contact with the eyes may cause corneal damage.
Skin:
Causes severe skin irritation and possible burns. May cause discoloration, erythema (redness), swell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papules and vesicles (blisters).
MSDS Name:Hydrogen Peroxide 35 wt.% Solution in Water Stabilized P.A.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Synonym:Carbamide peroxide; Hydrogen dioxide; Peroxide; Hydroperoxide; Urea peroxide;s
Ingestion:
Causes gastrointestinal irritation with nausea, vomiting and diarrhea. Causes gastrointestinal tract burns. May cause vascular collapse and damage. May cause damage to the red blood cells. May cause difficulty in swallowing, stomach distension, possible cerebral swelling and death. Ingestion may result in irritation of the esophagus, bleeding of the stomach and ulcer formation.
SUPEROXOL;60%solution;60%solutioninwater;Albone 35
毒害物质数据:7722-84-1(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职业标准:TWA 1.4毫克/立方米; STEL 4.2毫克/立方米[2]
编辑本段物理性质
CAS号
7722-84-1[2]
Notes to Physician:
Treat symptomatically and supportively. Attempts at evacuating the stomach via emesis induction or gastric lavage should be avoided. In the event of severe distension of the stomach or esophagus due to gas formation, insertion of a gastric tube may be required. To treat corneal damage, careful ophthalmologic evaluation is recommended and the possibility of local corticosteroid therapy should be considered.
熔点(℃)
-33°C[2]
沸点(℃)
108°C[2]
折射率
1.3350[2]
EINECS登录号
231-765-0[2]
密度
1.13 g/mL at 20°C[2]
闪点
107°C
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醇、乙醚,不溶于石油醚。[3]纯的过氧化氢是一种淡蓝色粘稠状液体。[4]
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粘稠液体,熔点-0.43°C,沸点150.2°C。凝固点时固体密度为1.71g/cm3,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它的缔合程度比H2O大,所以它的介电常数和沸点比水高。纯过氧化氢比较稳定,若加热到153°C便猛烈的分解为水和氧气。
Skin:
Get medical aid immediately. Immediately flush skin with plenty of water for at least 15 minutes while removing contaminated clothing and shoes. Wash clothing before reuse. Destroy contaminated shoes.
Ingestion:
Do not induce vomiting. If victim is conscious and alert, give 2-4 cupfuls of milk or water. Never give anything by mouth to an unconscious person. Get medical aid immediately. Wash mouth out with water. Vomiting may occur spontaneously. If vomiting occurs and the victim is conscious, give water to further dilute the chemical.
Section 2 - COMPOSITION, 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CAS#
Chemical Name
content
EINECS#
7722-84-1
Hydrogen peroxide
35
231-765-0
Hazard Symbols: O C
Risk Phrases: 34 8
Use water spray to keep fire-exposed containers cool. Substance is noncombustible. Use water with caution and in flooding amounts.
Vapors may be heavier than air. They can spread along the ground and collect in low or confined areas. Some oxidizers may react explosively with hydrocarbons(fuel). May decompose explosively when heated or involved in a fire. May accelerate burning if involved in a fire.
Section 4 - FIRST AID MEASURES
Eyes: Get medical aid immediately. Do NOT allow victim to rub eyes or keep eyes closed. Extensive irrigation with water is required (at least 30 minutes).
Chronic:
Prolonged or repeated skin contact may cause dermatitis. Laboratory experiments have resulted in mutagenic effects. Repeated contact may cause corneal damage.
Section 5 - FIRE FIGHTING MEASURES
General Information:
As in any fire, wear a 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in pressure-demand, MSHA/NIOSH (approved or equivalent), and full protective gear. Water runoff can cause environmental damage. Dike and collect water used to fight fire. Strong oxidizer. Contact with other material may cause fire. During a fire, irritating and highly toxic gases may be generated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r combus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