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液监测与诊断技术
润滑油取样分析诊断

油液的诊断与监测润滑油变质及携带的外来污染物均会造成设备的故障,设备有故障时产生的颗粒及泄漏物也会落在润滑油中,因此我们检测润滑油的各指标及污染物的含量,即可推测设备状况和作出故障预测。
1 润滑油常规指标变化指标变化到一定程度后,继续使用该润滑油就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或使设备磨损加剧而发生故障,措施就是更换新油。
为了保护设备,润滑油生产厂和设备生产厂都推荐一些换油指标值,提供给设备使用者或管理者作为换油的指导。
反过来,可把这些值作为设备将可能发生故障的警告值,并从设备运行过程中这些值的异常变化推测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如某设备在运行中润滑油粘度突然快速上升,酸值也随之快速上升,数值己高于换油的警告值,就可肯定润滑油在这阶段在高温下工作而剧烈氧化,应从造成油温高的原因去跟踪,检查影响温度升高的有关部位如冷却系统等的故障。
又如某柴油机油使用中粘度下降较大,其闪点也随之下降,可以肯定原因是润滑油被柴油稀释,就应去检查柴油雾化系统有何问题。
内燃机润滑油在运行中几个常规指标的变化原因如表1所示。
表1 润滑油在运行中几个常规指标的变化与设备故障在用润滑油测试出某一指标达到规定值时,表明此油已不胜任其工作而需更换新油,若继续使用,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或对设备有损害,但与设备将发生故障并无直接关系,只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凭以上的几个常规指标对润滑油及设备状态监测已很足够,并不一定要动用很多复杂的仪器。
例如在很多情况下设备会因进水而发生不正常磨损,我们只要从油中含水量即可得到警告,而不必从润滑油中颗粒分析得知异常磨损,再去进行油的常规分析,从含水量超标得知异常磨损的原因,才去寻找水的来源,这种因果倒置的思路大大增加了工作量,贻误了处理故障的时间。
又如从润滑油的闪点和粘度大幅下降肯定润滑油被汽柴油稀释,必然表明此发动机燃烧不良及可能磨损大,应及时检查燃料供给系统。
润滑油在降解后,除了各常规理化指标发生变化外,润滑性能也随之变坏,如抗氧性、抗磨性、抗泡性、抗乳化、空气释放值等与新油比也越来越差,也预示故障的发生,因而也要定时测定。
柴油机的润滑管理与油液监测诊断

1 .减 少磨 损
润滑 油 在 摩擦 副 接 触 表 面 之 间 形 成 的 润 滑 油 膜 能有 效地 减 少 柴 油 机 部 件 的磨 损 和 摩擦 引起 的 功 率 损 失 。润 滑 油 膜 的强 度 及 抗 磨 性 能 主 要 取 决 于 油 品 的 粘 度 、 温 性 能 和 抗 磨 添 加 剂 性 粘 能 ( 别 是 对 边 界 润 滑 状 态 ) 另 外 还 受 柴 油 机 负 荷 和 转 速 的 影 特 .
—
结 构 应 考 虑 靠 近 叶 轮 端 的 一 组 密 封 端 面 要 选 用 “ 对 硬 ” 料 硬 材 ( Y 6一Y 6 ; 靠 近 机 械 密 封 压 盖 的 一 组 密 封 端 面 可 采 用 如 G G )而
“ 对 硬 ” 料 , 可采 用 浸 铜 或 锑 的碳 一石 墨 对 碳 化 钨 或 碳 化 硬 材 也 硅 。对 于 高 温 油 泵 选 用 的 隔 离 介 质 必 须 要 具 有 热 分 解 温 度 、 自 燃 点 、 点 较 高 ( 般 在 2 0 C以 上 ) 热 氧 化 稳 定 性 好 , 温 蒸 闪 一 6 ̄ , 高 发 损 失 小 的特 点 。 3 在 液态 烃 泵 上 的 应 用 .
_・・
● ・_
¨
_・
●・ ・
__・ ・
●・ 一 _
・_ ・ -
..・ ・
‘_ _I… _● ._ ・_ _ _ _●_ ・ - _ ・・ .・ ・. ● . ・・ ・ ● ・ ・ .
械 密 封 的 使 用 寿 命 , 般 可 达 到 60 一 0 0~8 0 h以 上 。 采 用 这 种 00
因润 滑 不 良所 导致 的设 备 故 障 占 总 故 障 率 的 4 % 以上 , 润 滑 o 而 不 良 引起 的最 大 问 题 则 是 柴 油 机 各 主 要 运 动 摩 擦 副 的 异 常 磨 损 , 以 加 强 润 滑 管 理 对 于 保 证 柴 油 机 的 安 全 运 行 显 得 格 外 重 所
应用油液监测技术诊断船舶柴油机、旋回机故障

正常磨粒 的尺寸 一般 小 于 1 0~1 m, 铸 铁 5 以 成分为主 , 许有 少量 的低 碳钢 , 粒 表 面发亮 , 允 磨 按
磁 力 线 排 列 整 齐 , 量 不 多 。 柴 油 机 在 正 常 运 转 情 数
况 下 , 片 上 以此 类 磨 粒 为 主 。 谱
2 1 2 异 常 磨 粒 ..
双 分 析 铁 谱 议 : O.0 8—3型 , 国 Peit N 75 美 rdc 公
司:
异常磨粒包括 以下几种 。
铸铁大磨粒
磨粒 尺 寸通常 在 2 m 以上 , 0 表
直 读 铁 谱 仪 : RI 型 , 国 P e it 司 ; D I 1 美 rdc 公
磨 损 信 息 , 用 于铁 谱 分 析 , 为设 备 状 态 监 测 的 主 可 作
要依 据 。
2 1 柴 油机 中 的 悬 浮微 粒 . 2 1 1 正 常 磨 粒 . .
油 品 的质 量 。 对 于 公 司 现 有 的 1 拖 轮 , 规 定 对 8条 按 工 作 船 的 主机 、 回 机 每 20 h进 行 铁 谱 分 析 和 理 旋 5 化 分 析 , 回机 每 1 0 旋 0 h进 行 水 分 检 验 , 油 液 监 0 使
器厂;
数 字 酸 度 计 :H P S一3 C型 , 海 石 油 仪 器 厂 ; 上 石 油 产 品 机 械 杂 质 测 定 器 :Y 1 2 S P 0 4型 , 海 石 上
维普资讯
董 海虹 : 应用 油液监 测技 术诊 断船舶 柴 油机 、 回机 故 障 旋
41
应 用 油 液 监 测 技 术 诊 断 船 舶 柴 油 机 、 回 机 故 障 旋
润滑油液监测与诊断技术(四)第三讲 铁谱技术与仪器(续二)

一 监一 液一
2 严 重 滑 动 磨 损 散 粒 。 当 滑 动 表 面 由于 载 荷 或 速 度 过 大 ) 时 , 成磨 损 表 面 接触 应 力 迅 速 增 大 , 将 进 人严 重 滑 动 的磨 损 造 就
过程 。这 时 剪 切 混 台 层 失 去 “ 态 平衡 , 得很 不 稳 定 . 现 大 动 变 出
维普资讯
一 润
口张 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凤
第 三 讲 铁 谱 技 术 与 仪 器 ( 二 1 续
1u , 至 更 小 , 度 在 0 1 5r 甚 n 厚 .5~1m 之 间 较 大 的磨 屑 。 长 轴 p 其 尺 寸 与厚 度 之 比 约 为 1 ; 轴 仅 为 0 5 的 小 磨 屑 , 0 1长 I 姗 长轴 R
寸 与 厚度 之 比约 为 3 I ::
一 滑一
一 一 油
四 、 谱 技 术 中 的定 性 分 析 方 法 铁 铁 潜技 _ 的 特 在 于 它 币但 能 定 量 测 量 润 滑 油 系统 内 大 、 术 小席 托 的柑 埘 浓 度 , 且能 直 接 考 察 磨 桩 的形 态 、 小 和 成 分 . 而 大
颗 粒 脱 落 。 如果 表 面应 力 继 续 增 加 , 会 造 成 整 个 表 面 发 生 剥 就 落, 出现 破 坏 性 磨 屑 . 损 速 度将 迅 速 加 快 大磨 屑 与 小 磨 屑 的 磨 效 量 比 , 定 于 表 面 应 力 超 过 极 限 值 的 程 度 , 力 值 越 高 。 磨 决 应 大 屑 的 比值 就越 高 。 严重 滑动 磨 损 磨 屑 尺 寸 在 2, “ 上 , 轴 尺 0r u n 长 寸与 厚度 之 比 约 为 1 : , 粒 表 面 有 划 痕 , 直 的 棱 边 . 着 磨 0 1微 有 随 损 程 度 的 加 重 。 面 的划 痕 和 棱 边 也 更 显 著 。 表 正 常 磨 损 进 ^ 严 重柑 动 磨 损 的 主 要 标 志 是 大 干 2 的磨 0m 损微 粒 , 至 增 大可 达 5 ~2o m 的 严 重 滑 动 磨 损 微 粒 愈 来 愈 0 0u 多. 还有 表 面 形 貌 从 光滑 变 得 有 划痕 和 出现 直 角 边 缘 。 3切 削磨 损微 粒 。切 削磨 损 微 粒 类 似 车床 切 削 加 工 产 生 的 ) 切屑 . 种磨粒形态一般 有环状 、 旋 状 、 这 螺 曲线 状 等 。产 生 切 削 磨 粒 的原 因 大 约 有 两种 : 摩 擦 尉 中 较 硬 的一 方 由于 安 装 不 良 ① 或 出现 裂 纹 , 成 硬 的刃 边 . ^ 较 软 的 一 方 产 生磨 屑 这 种 磨 造 穿
润滑油液监测与诊断技术(一)

况下监蔫 设备 工作 状况 , 断设 备 的异常 部位 、 诊 异常程 度及 原
因, 从而预报设 备可 能发生 的故 障 . 有针对性 地 进行维 护 和修 理 , 保证设备正 常运 转 , 是 为企业 提 高经济 效益 的有效 手段 之
一
期) 产生的磨粒有不 同的特征 ( 形状 、 尺寸 、 面形貌 、 表 数量和粒
口高 中 汉
在使 用 U -E IS全 闭 环 数 控 系统 时 , 行 中 经 常 发 C0SRE 运
位是 0时为开环系统。 () 2 把报警轴 的伺 眼设定的齿轮柔性 比 H: M改 为 ll0 :0 。
( ) 报 警 轴 的前 、 ( 、 ) 3在 后 上 下 各架 一 块 百 分 表 , 该 轴 前 后 使
滑惜有关 。
信息 , 铁谱技术从油样 中可获取磨损微粒成分、 形态、 大小及数量
等信息 , 颗粒计数技术从油样 中可获取磨损微粒大小和数量等信 息, 薯塞技术从油样中获取磨损铁磁微粒大 小、 态及数量等 信 形 息 。图 1 给出了各种技术对磨损微粒尺寸的敏感 范围。 5 油液监 测与诊 断技术 的理论基 础是 机械故 障诊 断学 和
态监洲与故障诊 断的重要 手段之一 , 井越 来越 多地被采用 。为使读 者 了解有关技术 , 皋期起 从
刊 由广 州天学张翠风老 师撰 写的“ 润滑油襄监谢与诊断技术” 讲座 。 主要 内客有 : 油液监洧 与诊 断技 术基皋特一 实施程序”; “ I 巨厦
螺 母 问的 同 隙 , 者 是 丝 杠 的预 紧 力太 小 而引 起 的 弹 性 变 形 , 或 导
作 者 通 联 : 国一 拖 桌 目 有 限 公 司 第三 蓑 配厂 河 南 洛 阳 中 市建 设 路 14号 5 410 7 04 【 # 蝻 武 恶 晴)
油液监测——日臻成熟的设备工程诊断技术

工程技术 人员 于2 0 年将原全 国铁谱技 术委员会 正式更名 04
为油液监 测技术委 员会 。包 括全 国著名 高校和各行 业大型
国有企业在 内约 10 成员单位 参加活动 。2 多年来 ,委员 5个 O 会 召开 了六 次 全国性 学术会 议 ,出版 了六册会 议论 文集 ,
发表 了近40 0 篇学 术论 文 ,开展了企业调查 、技术标准 、专
题研究 等多种学术 和技术活 动 ,特别受 到厂矿企 业的关注
和支持 ,突出了紧密结合生产实践的特色。 三 、油液监测在设 备工 程诊断技术 领域有 着广泛发展 前景
州 、上海 、天津等地 已成立 了多家通过 国家 或地方技 术监
“ 向性 ”和 “ 闭式 ”地开发 和应 用 。如今 ,在北京 、广 内 封
鳓囊 翻
术发展 的特点 。由全 国油液 监测技术委员会 ( 原全 国铁谱
技术委员会 )主持 ,曾对我 国9 个 以铁谱技 术为 主 、应用 8 油液监 测 技术 的单位进 行 了调查 。根据所 提供 财务 报表 , 其 中4 个 工矿企 业在 5 期 间 ,因应 用油 液监测 技术 增产 8 年 385 1万元 ,节支8 5 万元 ,这样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约 1 2 1 4 6 2
诊断出轴承的早期异常磨损 。油液监测在经济上可 以得 到6
倍 于投入 的 回报 。我国数 l 年的生产实践也 表 明 ,油液监 0
测在设备 工程诊 断技术领域 中 已经扮演 了独特和 重要 的角
色。
四、油液 监测沿着技 术创新 和工程应 用两个 方向继续
不 断发 展
展 望我 国油 液监测 的发展前 景 ,仍然 是在技术创 新和 工程应 用两条战线上不断发展 。技术创新项 目以高等 院校 、
油液监测技术的发展及在油田大型设备中的应用

、
盛 抽 惴
1
典型实例
20 0 3年 , 对 油 田石 化 总厂 的 1台气 压机 进行 在
声
、
取 样 时 间
例行 的光谱 监 测 时 ,发 现 润滑 油 中 C 、 lS u A 、n等 主 要元 素 和 N 等 污染 元 素 的含量 急剧 上升 ,如 图 2 a 、
社 .0 0 20.
【] 其 明. 粒 分 析 — — 磨 粒 图 谱 与 铁 谱 技 术 【 . 京 : 国铁 道 出 3杨 磨 M] 北 中
取 样 时 『 司
版 社 .0 2 20.
图 2 主 要磨 损 金 属 元 素 含量 变 化 趋 势 图
润滑 油 中元 素浓 度 的变化特 别是磨 损金 属元 素 含 量 的急 剧变 化 是设 备故 障 的前 期 征 兆 , 明设 备 表
相关 机械 子 系统 以及 外来 污染 物和 系统 自身结 构 等
诸 多因素 的影 响 , 不但 在数 量上 会有所 损 耗 , 且在 而 成分 和结构 上也 会发 生变 化 , 导致 品质下 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至丧 直 失应 有 的润 滑效 能 。利用 油液分 析技 术 即时检 测设 备在 用润 滑 剂 的品质 和 污 染物 指 标 的变 化 。 时掌 适
握 设 备 润 滑 剂 的 劣 化 、 染 程 度 以 及 关 键 摩 擦 副 的 污
国 内大型企 业设 备状 态监 测使 用较 多 。可在 短 时 间内对 油样 作 出多 种元 素分 析,充分 反 映添 加剂 和水 分 的变化 以及 环 境污 染灰 尘 的影 响 ,同时 及 时
油样分析

• (二)油液监测与诊断技术的实施步骤 二 油液监测与诊断技术的实施步骤 • 1)选择对生产、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影响 选择对生产、产品质量、 选择对生产 较大的设备为监测对象, 较大的设备为监测对象,在深入了解该设备 • 有关情况 功能、结构、运转现状、润滑材 有关情况(功能 结构、运转现状、 功能、 料及润滑系统现状等)的基础上 的基础上, 料及润滑系统现状等 的基础上,选择并制 订合理的油液监测方案及技术。 订合理的油液监测方案及技术。 •
• 常见系统取样间隔推荐如下: , 常见系统取样间隔推荐如下: • 飞机燃汽轮机: 50h 飞机燃汽轮机: • 航空液压系统: 50h 航空液压系统: • 柴油机: 200h 柴油机: • 大型传动齿轮: 200h 大型传动齿轮: • 地面液压系统: 200h 地面液压系统: • 重型燃汽轮机: 250h。500h 重型燃汽轮机: 。 • 大型往复式发动机: 250—500h 大型往复式发动机:
•
•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的变质和油品质量 劣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氧化、 劣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氧化、凝 水解、分解作用使油品产生永久性变质。 聚、水解、分解作用使油品产生永久性变质。 可采用测量润滑油油样粘度水分、机械杂质、 可采用测量润滑油油样粘度水分、机械杂质、 酸值及闪点等理化指标来分析判断。 酸值及闪点等理化指标来分析判断。如果油 品劣化程度超过一定限度(按照换油标准 按照换油标准), 品劣化程度超过一定限度 按照换油标准 , 则及时换油。 则及时换油。
• 铁谱技术的特点 • 多年来的工业应用表明,铁谱技术具有以下基本 多年来的工业应用表明, 特点。 特点。 • (1)具有较宽的磨粒尺寸检测范围和较高的检 ) 测效率
• (2)能同时进行磨粒的定性检测和定量分 ) 析 • 与润滑油磨粒其他分析技术相比,铁谱技术 与润滑油磨粒其他分析技术相比, 较光谱方法、 较光谱方法、磁塞方法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 能够同时实现对磨粒的定性观测( 能够同时实现对磨粒的定性观测(观察磨粒 的形态、尺寸、颜色、表面特征等) 的形态、尺寸、颜色、表面特征等)和定量 分析(测量磨粒量、磨损烈度、 分析(测量磨粒量、磨损烈度、磨粒材质成 分等),这不仅给分析机械设备磨损状态、 ),这不仅给分析机械设备磨损状态 分等),这不仅给分析机械设备磨损状态、 故障原因和研究设备失效机理等提供了更全 面而宝贵的信息, 面而宝贵的信息,而且大大提高了机械设备 状态监测的可靠性。 状态监测的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液监测与诊断技术油液监测与诊断技术是近十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用于机械设备状态监测的新技术,尤其在发动机、齿轮传动、轴承系统、液压系统等诸方面,该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表所示。
油液监测与诊断技术通常包括油液理化性能分析技术、铁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颗粒计数技术等,实现对油样中所含磨粒的数量、大小、形态、成分等及其变化,油品的劣化变质程度等的分析。
油液分析技术涉及的机理、分析内容及使用的仪器见表。
油液分析技术及仪器一、润滑剂及其质量指标(一)润滑剂的分类润滑剂可分为液体润滑剂、半固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和气体润滑剂四大类。
l.液体润滑剂例如润滑油、水、液态金属等。
2.半固体润滑剂例如润滑脂,它是用稠化剂和润滑油制成,是一种介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润滑材料,在一定意义上兼有二者的优点。
3.固休润滑剂例如石墨、二硫化铝等,依靠这些物质在摩擦表面形成低剪切强度,并与摩擦表面有较强附着力的固体润滑膜达到润滑目的。
4.气体润滑剂例如空气、氮气等,多用于高温、高速、轻载场合,例如高速磨头的空气轴承。
(二)润滑油性能指标1.粘度粘度是润滑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是反映润滑油流动的粘性大小,决定润滑油油膜厚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润滑油的作用就在于使润滑油在机器作功运动的摩擦表面形成油膜,该油膜起到润滑、减震、冲洗、冷却等作用。
2.油性和极压性油性和极压性是表示润滑油抵抗磨损能力的指标,油性表示油膜的吸附能力,极压性则表示在冲击载荷或高温重载荷作用时油膜不破裂的能力。
3.酸值酸值是指中和每1克润滑油中的有机酸所消耗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单位是KOHmg/g。
当所用油品的酸值超过标准时应换用新油。
4.水分润滑油的水分是指润滑油中含水量的重量百分比数。
润滑油中水分的存在,破坏润滑油形成油膜、使润滑效果变差,并加速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锈蚀设备,而且使添加剂分解沉淀。
5.水溶性酸和碱水溶性酸和碱是指溶于油品中的无机酸和碱,以及低分子有机酸和碱性氧化物,它们将强烈腐蚀设备,加速油品变质,降低油品的绝缘性能。
6.机械杂质机械杂质是指润滑油中各种沉淀物、胶状悬浮物、砂土、金属粒等杂质的重量百分比,它是反映油品纯洁度的指标。
油品中机械杂质的存在会加剧机器零件的磨损,加速油品老化,严重时还会堵塞油路及滤清器。
7.闪点闪点是表示润滑油蒸发性的指标。
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油品,当油蒸气与周围空气形成的一定浓度的混合气体时,同火焰接触时产生短暂闪火时的最低油温即为闪点。
闪点是油品的安全性指标,油品的工作温度一般低于闪点20~30℃为宜。
8.凝点在规定条件下使油品冷却到不流动时的最高温度即为凝点。
凝点是反映油品低温流动性的重要指标。
通常,油品工作温度一般应比凝点高15℃~30℃为宜。
此外,还有灰分、残炭、腐蚀、抗氧化安定性、抗乳化度、抗泡沫性等性能指标。
(三)润滑脂性能指标润滑脂是由基础油加稠化剂制成的半液体润滑剂,它适用于下面几种情况:①某些开放式润滑部位,起到润滑作用而又不会流失和滴落;②在有尘埃、水分或有害气体侵蚀的情况下,要求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护性和防腐蚀性的场合;③由于工作条件限制,而要求长期不换润滑剂的摩擦部位的润滑部位;④摩擦部位的温度和速度变化范围较大的机械的润滑以及满足某些机械设备的封存、防腐、防锈上的需要。
润滑脂的性能指标有1.外观良好的润滑脂,其颜色和稠度都应是均匀的,没有硬块颗粒,没有析油现象,表面没有干硬的皮层和稀软糊层。
2.针入度针入度是表示油脂稠度的指标。
3.滴点它是决定润滑脂使用温度的指标。
4.抗腐蚀性主要反映润滑脂对金属的腐蚀程度。
除此之外,润滑脂还有胶体安定性、机械杂质、氧化安定性等性能指标。
(四)液压油液压油的主要作用是传递液压能,其次是润滑、冷却、防锈、减震等作用,它的状态直接关系到液压机械运转的可靠性。
反映液压油性能的主要指标及其测试方法与润滑油类似,不再重复。
(五)添加剂在很多情况下,基础油很难满足摩擦副对润滑剂提出的苛刻要求。
因此,为了提高油品质量和满足使用性能还必须在润滑油品中加人少量一种或几种物质,以改善油品的某些性能,所添加的物质称为添加剂。
一般极少量添加剂,就能显著改变油品的质量,这样就可避免润滑油复杂加工过程,又可解决一些加工精制仍不能满足的特殊要求,从而扩大优质润滑油产品的来源。
二、油液性能分析对机械设备的润滑系统进行定期的油样理化性能测试分析,可以动态监测使用过程中润滑油质量变化情况,从而保证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
同时也可以随机监测润滑油的质量指标变化情况,从而确定最合理的最经济有效的换油周期。
三、油液监测与诊断技术运用油液监测与诊断技术,在设备不停机、不解体的情况下监测工况,诊断设备的异常、异常部位、异常程度及原因,从而预报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是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改善维护保养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创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该技术还可用于研究设备中摩擦副磨损机理和润滑机理,磨损失效过程和失效类型,用于进行润滑油品性能分析,新油品性能分析,确定油液污染程度以及油品合适的使用期限,用来确定合理的磨合工艺规范等。
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时,特别是利用振动和噪声监测诊断低速回转机械及往复机械的故障较为困难时,运用油液监测与诊断技术则较有效。
油液监测与诊断采用的具体技术包括光谱技术、铁谱技术、颗粒计数技术、磁塞技术等,它们在技术原理、仪器工作原理及结构、检测油样的制备、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各具特点,选用时应予以注意。
(一)油液监测与诊断技术的实施步骤1.选择对生产、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影响较大的设备为监测对象,在深入了解该设备有关情况(功能、结构、运转现状、润滑材料及润滑系统现状等)的基础上,选择并制订合理的油液监测方案及技术。
油液分析技术的性能比较2.选取油样,这是实施技术的重要环节。
3.制备检测油样,按照所选用的油液监测技术及仪器所规定的制备方法和步骤,认真制备。
4.将检测油样送入监测仪器,定性、定量测定有关参数。
5.进行检测数据处理与分析,视所选用的监测技术的不同,可以采用趋势法、类比法等处理数据和结果分析,进一步可应用数理统计、模糊数学等知识建立相应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
6.根据数据处理分析的结果,判断设备的异常、异常部位、异常程度及原因,预报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发生异常的时间、范围和后果。
7.提出改进设备异常状况的措施(包括处理异常的时间、内容、费用,具体修理方案和实施)。
(二)铁谱技术及仪器根据分离、检测磨粒的不同方法,铁谱仪主要分为分析式铁谱仪、直读式铁谱仪、旋转式铁谱仪等。
1.铁谱技术的特点铁谱技术与其它技术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是(1).应用铁谱技术能分离出润滑油中所含较宽尺寸范围的磨屑,故应用范围广。
(2).铁谱技术利用铁谱仪将磨屑重叠地沉积在基片或沉淀管中,进而对磨屑进行定性观察分析和定量测量,综合判断机械的磨损程度,同时还可对磨屑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以判断磨屑产生地,即磨损发生的部位。
铁谱技术的缺点在于:对润滑油中非铁系颗粒的检测能力较低,例如在对含有多种材质摩擦副的机器(例如发动机)进行监测诊断时,往往感到不力;分析结果较多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不能理想地适应大规模设备群的故障诊断。
2.分析式铁谱仪分析式铁谱是种常用的、重要的铁谱仪器,主要由铁谱制谱仪、铁谱显微镜和铁谱读数器组成。
铁谱制谱仪主要用途是分离油样中磨损微粒并制成铁谱谱片,它由微量泵、磁铁装置、玻璃基片、特种胶管及支架等部件组成。
3.直读式铁谱仪直读式铁谱仪主要用来直接测定油样中磨粒的浓度和尺寸分布,只能作定量分析,能够方便、迅速而较准确地测定油样内大小磨粒的相对数量,因而能对设备状态作出初步的诊断,是目前设备监测和故障诊断的较好手段之一。
如果不仅要了解磨损微粒的数量及分布情况,而且要观察分析磨粒的形态、表面形貌和成分等因素,作出较准确的诊断,就需使用分析式铁谱仪。
4.旋转式铁谱仪分析式铁谱仪、直读武铁谱仪应用较广泛,分析技术较成熟,尤其是分析式铁谱仪同时具有定量和定性分析双重功能。
但是这些铁谱仪对污染严重的油样(例如煤矿机械或工程机械内的润滑油等)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效果不好,主要是制谱过程中,润滑油中的污染物会滞留在铁谱片上,如果滞留数量较多,将影响对磨粒的观测。
5.磨粒分析运转中的设备的液压系统、润滑系统的油液必然受到污染,其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机械零部件在磨损过程中生成的磨损微粒;外界灰尘或水等物质侵人油液中;油液中添加剂反应后的余物。
实践证明,磨损微粒是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污染物。
一方面,这些磨损微粒由各种金属、非金属材料组成,对油液起氧化、催化作用,加速油液劣化;另方面,材质较硬。
又随油液流人各磨擦表面,划伤、研伤零件表面,造成间隙增大、精度下降、振动和噪声产生。
在液压系统中,甚至堵塞油路、研伤高精度问芯配合面,造成更大事故。
磨损颗粒的数量、尺寸大小、尺寸分布、成分和形貌特征都直接与机械零件的磨损状态密切相关,它们是机械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以及初期预报的重要依据。
铁谱技术的特点在于它不但能定量测量润滑油系统内大、小磨粒的相对浓度,而且能直接考察磨粒的形态、大小和成分,后者更是它的独到之处。
(1)钢铁磨损微粒的识别1)正常磨损微粒正常磨损微粒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由于滑动磨损所产生的磨损微粒。
2)严重滑动磨损微粒当滑动表面由于载荷或速度过大时,造成磨损表面接触应力迅速增大,这时开始发生严重滑动磨损。
这时剪切混合层变得很不稳定,出现大颗粒脱落。
如果表面应力继续增加,就会造成整个表面发生剥落,出现破坏性磨屑,磨损速度将迅速加快。
大磨屑与小磨屑间数量比,决定于表面应力超过极限值的程度,应力值越高,大磨屑物比例就越高。
3)切削磨损微粒切削磨损微粒类似车床切削加工产生的切屑,这种磨粒形态一般有环状、螺旋状、曲线状等。
产生切削磨损微粒的原因大约有两种:一是摩擦副中较硬的一方由于安装不良或出现裂纹,造成硬的刃边,穿入较软的一方产生磨屑。
4)滚动疲劳磨损微粒这种微粒通常产生于滚动轴承的疲劳过程中,它包括三种不同形态:疲劳剥离磨屑,球状磨屑和层状磨屑。
a.疲劳剥离磨屑是在点蚀时从摩擦副表面以鳞片形式分离出的扁平形微粒,表面光治,有不规则的周边。
b球状磨屑是在轴承疲劳裂纹中产生的,它的出现,表示轴承已经出现故障,所以球状微粒是滚动轴承疲劳磨损的重要标志。
c.层状磨屑是第三种滚动疲劳磨屑。
层状磨屑在轴承的整个使用期内都会产生,特别是当疲劳剥落发生时,这种层状磨屑会大大增加,同时伴有大量球状磨屑产生。
因此,如果系统中发现有大量层状磨属和球状磨屑存在,而且数量还在增加,就应当预报滚动轴承已存在导致疲劳剥离的显微疲劳裂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