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位置和范围【教案】

七年级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位置和范围【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分析亚洲、北美洲所处的地理位置。

2.结合相关数据资料归纳总结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按照地理方位对亚洲进行分区、了解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

【教学重难点】1.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学会分析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亚洲的资料。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从半球位置看,亚洲主要位于____半球和____半球。

2.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东临______洋,北临______洋,南临______洋。

3.亚洲西北以______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______海峡与______洲为界。

4.亚洲西南以______运河与______洲为界,东南与______洲隔海相望,东北以______海峡与______洲为界。

5.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也是世界上______最广、______最长的大洲。

6.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地区。

答案:1.东北2.太平北冰印度3.乌拉尔土耳其欧4.苏伊士非大洋白令北美 5.跨纬度东西距离 6.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东南亚【导入新课】2017博鳌亚洲论坛发展峰会于11月6日在澳门举行,多位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地区和亚太地区国家的政、商、学界代表齐聚澳门,围绕“智慧城市建设与亚洲地区发展”的主题进行探讨交流。

作为亚洲的一员,你对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多少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学习一:雄踞东方的大洲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1.读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总结亚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_亚洲6.1位置和范围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_亚洲6.1位置和范围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大洲位置特点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的热爱之情及自豪感。

4.能够运用地图等资料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5.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

6.能够通过图片等资料,分析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

7.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亚洲的位置、濒临的大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明确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初步分析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展示电影《功夫瑜伽》拍摄国家图片,中国、冰岛、迪拜、印度。

请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中找到这些国家,并说出中国、印度属于哪个大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2.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于4月8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

播放新华社推出的唯美大片《东方之约》:这里,高山大川,交织纵横,大海扬波,浪涌潮奔。

作为亚洲的一员,你能说出亚洲的哪些高山大川?濒临哪些海洋?你对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多少呢?3.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地理的基础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地球上一共有几个大洲和几个大洋,哪位同学能说出这几个大洲和几个大洋?我们的祖国——中国,位于哪个大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讲授新课教师: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教师: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教师:现在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认识亚洲的地理位置。

1.下面请同学们读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和图6.2“亚洲的范围”图,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下面的知识梳理。

【教案】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教案】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学会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能结合地图描述其他大洲的位置及范围,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 理解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以及亚洲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3.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通过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等课堂活动,提高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地图建立亚洲的地理位置观念,形成分析区域的能力。

2. 利用地图图片分析和探究各个区域所处位置不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自豪感。

教学重点亚洲的位置特点。

教学难点各个区域所处位置不同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原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课件、投影仪、红蓝圆珠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亚洲六大地区的风景和人们生产生活环境的图片大约20幅,设计循环播放同时插入有关亚洲的歌曲,如《亚洲雄风》等。

169二、新课教学(一)地理位置认识教师过渡语: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教学措施:多媒体大屏幕展示1. 教师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太平洋在中间的世界海陆分布地形图,让学生齐答亚洲以及其他六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学生初步形成亚洲的海陆位置认识。

2. 教师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东西两半球图,让学生找出亚洲并说出它所在的东西半球位置。

3. 教师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南北两半球图,让学生找出亚洲并说出它所在南北半球位置。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半球位置(教师板书课题和亚洲的半球位置)。

4. 教师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东西、南北半球,同时让学生完成P3活动1。

教师过渡语: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

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5. 教师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太平洋在中间的世界海陆分布地形图,让学生齐读亚洲以及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1)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1)

《位置和范围》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读图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这三个方面,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

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能从亚洲的面积、分区、不同地理分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等方面,描述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析图的方法结合地图分析亚洲、北美洲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进而归纳总结出掌握一个大洲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大洲的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增强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重点】掌握一个大洲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举例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教学难点】掌握一个大洲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资料分析归纳、教师讲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身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地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那么应从哪里入手来认识一个大洲呢?其实认识一个大洲和参观别人的家一样,首先要知道“在哪里”,也就是地理位置,弄清楚范围、边界。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二、新课学习(一)雄踞东方的大洲1. 亚洲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你能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半球位置吗?(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2)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有哪些大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它们分别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北一北冰洋、东一太平洋、南一印度洋)亚洲主要位于什么大陆?(亚欧大陆)你能描述亚洲的海陆位置吗?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3)经纬度位置动手在图中标出亚洲领土的四端。

说一说最南、最北的纬度,最东、最西的经度。

最南—约11° S 最北—约81° N,最东—约170° W最西—约26° E。

你能描述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吗?纬度:约11° S〜81° N之间;经度:约26° E〜170° W之间,范围广大2. 亚洲的范围用“亚洲周围有哪些大洲?分别在亚洲的哪个方位?它们与亚洲的分界线在哪里”的提问方法,说一说亚洲的范围。

教学设计8:6.1 位置和范围

教学设计8:6.1 位置和范围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2.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能力目标:1.熟练使用大洲与大洋分布地图,说出亚洲的海陆位置与经纬度位置。

2.通过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推测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亚洲作为世界第一大洲依据和分区。

教学难点: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谈话法、讨论探究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青藏高原图片问同学们,这是哪里属于哪个大洲?学生回答:亚洲。

我们就生活在这个大洲--亚洲,那你们知道亚洲在哪里?亚洲有多大吗?看来有些同学略有了解,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详细探讨一下。

板书: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一、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师:我们知道认识一个区域,首先需要认识这个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那么,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这个区域,从地理位置来看,它主要在哪里呢?下面请同学们读图6.1和图6.2来告诉我一下。

课件:显示“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和“亚洲的位置”图师:亚洲大部分位于____半球,_____半球。

学生:亚洲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和北半球。

师:亚洲周围的大洲和大洋?学生: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师:亚洲的经纬度范围?学生:亚洲北部约达到北纬81°,南部达到南纬11°,经度位置约在东经26°至西经170°之间,范围广大。

教师小结:刚刚三位同学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个角度帮大家明确了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目标:1.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学会从面积、所跨纬度、东西距离三个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3.通过读图记住亚洲的地理分区教学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教学难点: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亚洲地理事物和亚洲之最)二、自主学习:快速浏览课本P2--P4的内容,并结合相关的图片独立完成以下问题:1、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三方面说出亚洲的地理位置。

2、请用几个词来概括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雄踞东方的大洲1.半球位置: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_。

3.海陆位置: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亚洲北临________洋;东临______洋,南临_______洋,西临_____洲。

2.经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北部约达_______,南部达_______;经度位置约在_______至________之间,范围广大。

世界第一大洲4.范围:亚洲包括___________的大部分及周边岛屿,面积约为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_________的大洲,也是跨______最广和___________最长的大洲。

5.分区: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个地区。

6.差异:亚洲地域辽阔,各地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各具特色。

如西亚沙特阿拉伯的_______人,居住_______,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教师点拨小结:认识一个大洲首先是掌握它的位置、范围,而认识一个大洲的位置可以从笼统的半球位置到具体的经纬度位置。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北美洲的地图简述北美洲的位置三、合作探究:运用分析亚洲位置和范围的方法,结合课本P3北美洲地图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范围。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亚洲的位置及范围优秀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亚洲的位置及范围优秀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基础目标)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基础目标)(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掌握使用地图等资料描述一个大洲的位置和范围;(提升目标)(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基础目标)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提升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亚洲的位置特点;教学准备幻灯片、投影片、自制教具等。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上主要侧重于探究或互动学习,灵活应用教具、地图、资料等。

锻炼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法指导: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动手实践活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复习导入师:请大家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儿?(展示有关亚洲的图片资料,如长城、泰国景观、蒙古人摔跤、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或读一段文字材料) 生:(发言积极)中国、亚洲、日本……师:这些景观都位于亚洲。

我们中国也是亚洲大家庭中的一员。

亚洲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亚洲人自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师:请指图说出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名称。

生:(上讲台,指图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讲述)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完成导学案之自主学习一亚洲的位置,然后请学生展示。

1.半球位置:亚洲位于东西半球的半球、南北半球的半球。

2.纬度位置:亚洲北部约达,南部达,亚洲跨带、带、带,大部分位于带;经度位置约在至,范围广大。

3.海陆位置:亚洲东临洋、北临洋、南临洋。

亚洲西南与洲以运河为界,西北与洲相邻,东北以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4.范围:亚洲是世界上跨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七年级地理 下册 第六单元 我们生活的大洲 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教案

七年级地理 下册 第六单元  我们生活的大洲  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教案

第六单元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过程与方法:1 初步掌握使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的能力。

2 初步感受地理位置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亚洲的位置和范围难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大洲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述]同学们好!新的学期开始了,从今天开始,我们的地理课又将学习什么内容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应从哪里入手来认识一个大洲或地区呢?[情景提问]比如,我想去某一个同学家拜访,可不认识路,你能为我描述一下你家的地址吗?[学生讨论]回答略。

[归纳]在这里,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描述:(1)你家的门牌号码是多少。

(2)你家周围有什么明显的地物标志(3)你家的房子有什么特征,如:是楼房还是瓦房。

其实,认识、学习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二)、讲课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一、雄踞东方的大洲[课件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提问]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观察一下亚洲主要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生]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小结并过渡]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半球位置。

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

[课件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围三洋,连两洲,两洲隔海望[师]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范围”图,看看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生]看图回答:亚洲三面临海洋,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能通过图片资料,尝试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

2.通过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位置和范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通过烟台、威海容易形成“雪窝子”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区域位置特点分析方法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烟台威海为什么是“雪窝”的问题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领悟到学习有用地理的思想。

【教学重点】
用学习亚洲位置、范围的方法分析其他大洲的位置和范围特点。

【教学难点】
用身边或生活中的地理学会分析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亚洲范围和居民生活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用知识链接的思路带领学生直接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亚洲的经纬度位置,你有没有觉得亚洲跨经纬度范围都很广呢?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亚洲的范围知识吧!
讲授新课──用学生活动和实践链接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探索新知,体现过程和方法教学的新思想
二、世界第一大洲(亚洲的范围)
情景四:创造学生活动,教给学生思考大洲范围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亚洲的范围广大
学生活动:作比较──认识世界第一大洲。

活动要求:
1.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张纸,上面有按同一比例尺绘制的七大洲轮廓图,并标有各大洲的面积以及最南、最北的大致纬度。

在图中分别找出(或量出)面积最大的、跨纬度最广的、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

2.讨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看哪组的发现准确而全面。

小组讨论后举手抢答,其他小组的同学点评、补充、纠正,教师归纳总结:1.跨纬度最大(跨寒、温、热带)。

2.东西距离最大。

3.面积最大(4400万平方千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思维的火花,让“做中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落到实处。

拓展延伸──用上节课学习亚洲位置和这节课学习亚洲范围过程中发现的学习方法,由此及彼发现其他大洲的位置和范围,体验学习方法的拓展运用教师:同学们已经发现了分析大洲位置和范围的方法,那我们用学到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好吗?
学生活动:拓展运用──分析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

1.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地图(教材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同样可以看出其他大洲在世界的位置;图6.3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图),简述北美洲的位置。

2.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完成表格。

比较项目亚洲北美洲
东、西半球中的位置
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濒临的大洋
面积
所跨纬度范围
所跨经度范围
小组讨论后举手抢答,教师明确答案。

设计意图:评价学生是否学会的依据不是对教材承载的知识量掌握了多少,而是学生是否学会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通过对北美洲与亚洲的对比这一环节,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是否还存在问题,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的环节和策略实现反思。

承转:与北美洲相比,亚洲的面积几乎是北美洲的两倍。

由于亚洲地域辽阔,为了便于认识,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

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并显示如下的思考问题: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中国位于哪一地区?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
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学生回答略。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带领学生进入新的探究领域: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亚洲各区的居民生活各具差异,猜一猜这些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亚洲哪个地区?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

学生回答,教师做简单分析。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不是让学生异想天开,而是在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基础之上,为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的学习打下基础,从而初步形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念,并通过分析环境差异,让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问题探究──用学习大洲获得的分析一个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体现学为所用的教学新思想
教师用准备的视频资料多媒体展示:新闻链接──山东半岛北部三面环海烟威容易形成“雪窝子”
视频资料简单呈现,体现了家乡和身边的地理知识:2013年11月28日,烟台威海两地下起了鹅毛大雪。

问题探究:烟台威海又下雪了,为什么这里每年冬天总是大雪频频光顾,被人们称为“雪窝子”呢?
参考答案:原来,烟台威海所在胶东半岛的降雪属于地方性降水,学名叫做冷流降雪。

什么叫冷流降雪呢?从地理位置看,山东半岛北部三面环海。

由于海水的水温在冬季里相对内陆的地表温度要高,所以海面上方的空气相对温暖而湿润,富含大量水汽。

当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到达海面时,海面上方的暖湿空气向上抬升,升至一定高度时,就会凝结成雪花,飘落下来,形成降雪。

这种降雪的形成需要特殊的条件,半岛内陆如胶东地区的莱阳等市,由于地表附近没有温暖而湿润的空气,所以即便遭遇从北方来的冷空气,也不会形成这么大的降雪。

设计意图: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增加探究“烟台威海是雪窝子”的教学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把所学习和探究过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体现了用知识链接生活、用知识深化学生探究成果的教学新理念。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掌握了分析一个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方法,认识到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各地区由于自然特征的差异,而导致居民的生活也存在着差异,这充分体现出研究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后作业:结合时政热点,选取一个你感兴趣的大洲、地区或者国家,比如说欧洲、中东或叙利亚,从不同角度分析它的范围,下节课一开始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交流。

记住要结合地图进行描述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