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乘法的估算(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乘法估算》教案设计

《乘法估算》教案设计

《乘法的估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并且能够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4、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增强学生学好估算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在没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一起做一个热身运动,复习一下旧知识,好吗一起来看看谁最快(口算乘法)其他同学要判断对错再来一个找邻居,找到最接近的数看来咱班同学对这些知识掌握的很好!二、激趣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同学——小华,同学们,和小华打个招呼吧!小华也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这是她带给我们的一个小资料(课件出示),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

小资料内容:我要去海林林小读书了,我每天都要背着大约2000克的书包,步行将近500米到达学校,据了解,这个学校大概有1000名学生,有100名左右的教师,数学老师快40岁了,但看起来很年轻,我很喜欢这个学校。

师:请你仔细观察资料中的这些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这些数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生2:我发现这些都是大概的数,不是准确数。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在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了解一个大概的数值来指导我们的行为,而这个大概的数值就是人们估算出来的,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估算,估算(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探究新知1、体会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实用性。

师:小华第一次认识大家,很高兴,她决定给咱班同学每人送一个小礼物,所以她昨天和妈妈去了趟超市,老师的问题是: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使用估算比精确计算更有意义A、当小华准备应该带多少钱时。

【B、当售货员算一共要多少钱或算每一样东西的价钱时。

C、当小华被告诉应付多少钱时。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乘法的估算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乘法的估算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2.笔算乘法第8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材第71页例8。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分析“归一问题”各数量间的关系。

2.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归一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

难点:建立“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教学过程】一、教学铺垫,引入课题1.过渡:我们已经能解决生活中一步计算的问题,下面有两个问题,你会解决吗?(口答算式及结果)(1)妈妈买了8个碗,每个6元,共用多少钱?(2)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每个碗多少钱?2.引出:如果我们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应用题,就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出示例8。

引出课题:解决问题二、教学新课1.阅读与理解:读题,你从题中获知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办法表示题意更直观?(画图)一起画一画:2.分析与解答:(1)仔细看图示,要求买8个碗用多少钱,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交流,全班交流)①板书:先算一个碗多少钱。

②再求什么?板书:再算8个碗要用多少钱。

(2)谁能完整说说这题的解题思路?第一步、第二步分别求什么?(3)根据解题思路,尝试解答例8。

18÷3=6(元)……一个碗多少钱6×8=48(元)……8个碗多少钱用综合算式怎么列式解答?(小组交流,全班交流)18÷3×8=6×8=48(元)3.回顾与反思:现在已算出买8个碗要48元,这个结果是否正确,需要验证,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看看书上是怎么验证的?翻开教材第71页看“回顾与反思”。

4.巩固练习:想一想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先尝试后交流。

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③能用综合算式解答吗?三、巩固拓展1.教材第71页做一做。

(1)尝试解答;(2)交流解题思路;(3)综合算式分别怎么列出;(4)如何检验结果是否正确?2.练习十五第7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教学案例重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教学案例重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6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加强变式与比较,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3、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

1、引课:老师知道同学们在每个假期中都安排了许多丰富多采的活动。

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了首都北京的一座公园。

在公园售票处,小明遇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29人,每张门票8元,他们带了250元钱,够吗?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例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2、分析问题。

(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

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

“带250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

(3)理解了题意,我们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①谁来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名说,学生可能说出用乘法,先算29×8。

板书课题:乘法并板书29×8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250元钱够吗?为什么要先算29×8?②选择算法。

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请你选择。

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

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

3、引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估算。

4、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怎么知道29×8大约得多少?先静静地想一想。

乘法的估算教案范文

乘法的估算教案范文

乘法的估算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能够应用乘法的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乘法的估算方法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乘法的估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2.学生准备好教材、笔记本和铅笔。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让学生复习一下乘法的知识。

2.新知引入(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在计算乘法时,如果两个数较大,我们如何进行运算呢?3.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乘法的估算方法。

首先,由于乘法与加法的分配律相同,我们可以将较大的数按位分拆,分别与较小的数进行相乘,然后再将结果相加。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近似数进行乘法的估算。

4.实例演练(25分钟)教师通过实例演练来让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首先,教师给出一道题目:32×27=?,并向学生解释我们可以将32拆成30和2,27拆成20和7,然后将拆分的结果与10的倍数进行相乘,再将结果相加,最终得到答案。

然后,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练习乘法的估算方法,并互相讲解。

5.拓展应用(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李华每天走路上学需要20分钟,现在计划乘坐公交车,要走到公交站还需要10分钟,那么乘坐公交车上学需要多长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答案。

6.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乘法的估算方法,强调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快速解决问题。

7.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乘法的估算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然后检查答案,让学生互相讲解。

六、板书设计:__________________1.分拆乘法2.近似估算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并掌握了乘法的估算方法。

《乘法估算》教案设计

《乘法估算》教案设计

《乘法的估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并且能够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4、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增强学生学好估算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在没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一起做一个热身运动,复习一下旧知识,好吗?一起来看看谁最快?(口算乘法)其他同学要判断对错?再来一个找邻居,找到最接近的数?看来咱班同学对这些知识掌握的很好!二、激趣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同学——小华,同学们,和小华打个招呼吧!小华也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这是她带给我们的一个小资料(课件出示),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

小资料内容:我要去海林林小读书了,我每天都要背着大约2000克的书包,步行将近500米到达学校,据了解,这个学校大概有1000名学生,有100名左右的教师,数学老师快40岁了,但看起来很年轻,我很喜欢这个学校。

师:请你仔细观察资料中的这些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这些数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生2:我发现这些都是大概的数,不是准确数。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在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了解一个大概的数值来指导我们的行为,而这个大概的数值就是人们估算出来的,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估算,估算(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探究新知1、体会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实用性。

师:小华第一次认识大家,很高兴,她决定给咱班同学每人送一个小礼物,所以她昨天和妈妈去了趟超市,老师的问题是: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使用估算比精确计算更有意义?A、当小华准备应该带多少钱时。

B、当售货员算一共要多少钱或算每一样东西的价钱时。

C、当小华被告诉应付多少钱时。

乘法的估算例7(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乘法的估算例7(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乘法的估算例7(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乘法估算的意义,掌握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并能准确进行估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内容1. 乘法估算的概念:介绍乘法估算的定义,解释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乘法估算的方法:教授乘法估算的步骤和方法,包括四舍五入法、取整法等。

3. 乘法估算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练习使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乘法估算的原理,提高估算的准确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乘法估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详细讲解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步骤,通过例题进行示范。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加深对乘法估算的理解。

4. 巩固:通过PPT展示更多的实例,让学生独立完成估算。

板书设计1. 乘法的估算2. 提纲:概念、方法、应用3. 例题:展示23个典型例题,附解答过程。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有关乘法估算的题目。

2. 实践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用乘法估算解决。

课后反思1.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效果,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乘法估算的理解程度。

3.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制定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生活实例:例如,询问学生如果去超市买水果,看到苹果每斤5元,想要买4斤,大概需要多少钱。

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估算的必要性和便捷性。

提问与讨论: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估算的经历,讨论估算的好处。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6单元 7乘法估算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6单元 7乘法估算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6单元 7乘法估算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7乘法估算”的教学内容。

主要围绕乘法的基本概念,通过估算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估算技巧,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 如何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乘法来解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乘法估算。

2. 新课导入:介绍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通过教学视频和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估算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共同完成练习题。

4. 小结: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总结估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进行解答。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乘法估算2. 估算方法: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3. 实际问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布置一些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估算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

2. 家长签字:让学生将作业拿给家长签字,以便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新课导入、实践操作、课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简洁明了地讲解估算方法,避免复杂化。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估算方法。

乘法的估算例7(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

乘法的估算例7(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标题:乘法的估算例7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学年:2023-2024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1. 乘法估算的方法。

2. 乘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乘法估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乘法的计算方法。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乘法估算吗?它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乘法估算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将乘数分解成10的倍数,然后进行计算。

3. 通过例7,演示乘法估算的具体步骤。

例7:估算32×47的结果。

步骤1:将32分解成30和2,将47分解成40和7。

步骤2:计算30×40=1200,30×7=210,2×40=80,2×7=14。

步骤3:将步骤2的结果相加,得到1200 210 80 14=1504。

步骤4:比较估算结果1504和准确结果32×47=1504,说明估算方法正确。

4. 总结乘法估算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乘数分解方法,避免出现较大误差。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乘法估算的方法。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强调乘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乘法估算的方法。

2. 鼓励学生将乘法估算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乘法估算的定义、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了乘法估算的基本技巧。

通过例7的演示,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乘法估算的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2.笔算乘法
第7课时乘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页例7。

【教学目标】
1.体验估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基本方法,能说出估算的简单思路。

2.培养估算意识和习惯,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估算过程,掌握估算方法。

难点:理解估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
老师:秋天来了,同学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秋游)现在我们一起来到秋游的现场。

出示例7情境图。

1.阅读与理解:仔细看图读题,你从题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知道门票价格和参观人数,要求250元买门票够不够。


2.分析与解答:
(1)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为什么这样列式?(一人8元,共有29人,就是求29个8元是多少,所以根据乘法意义列式为29×8。

板书:29×8)(2)选择算法:要解决这个问题呢?是用笔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算出大约是多少就可以?(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得出:在解决够不够的问题时,我们只需要估算出大约数就能比较出结果,估算在这时能更简便地比出结果。

(3)引出课题:乘法的估算。

(4)研究估算方法:怎么知道29×8大约得多少?(同桌交流,全班反馈)
把29估成接近的整十数30,30×8=240,29×8<240,所以250元够了。

3.回顾与反思:我们刚估算后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需要我们验证,谁来说说:29人买门票,250元为什么够了?(有30人买门票只需240元,所以29人买门票250元肯定够了。


验证正确后,我们要做什么?(写答)。

一起答……
4.加强巩固:想一想,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800元够吗?(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估算方法,说明700元不够,800元够的道理)
92×8≈720(元)

接近90
(把92少估成90都需要720元,那92人700元更不够)
92×8≈800(元)

多估成100
(把92多估成100都够了,那么92人800元就更够了)
5.整理估算思路与方法:通过刚才对乘法估算的研究,你认为我们在什么地方需要重点注意?
≈和=有什么不同之处?(≈表示估算的数,=表示准确的数)
二、深化巩固,应用拓展
1.教材第70页做一做。

尝试完成,全班交流估算方法。

32×6≈180(千克)

少估成30
把一个箱子装32千克,估成装30千克估少了都够了,现在能装32千克就更够了。

2.练习十五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逐题反馈估算方法及结果。

3.练习十五第2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说出估算思路。

4.练习十五第3、4题(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全班反馈)。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对乘法估算的研究,你有什么所得需要和同学们分享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认识估算的意义,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体验估算的价值,在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要根据具体情况,把握好估算的两个原则:“接近实际数”及“便于口算”的原则,同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