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中断号与定时器的工作方式
51单片机定时器工作方式

51单片机定时器工作方式51单片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单片机,它具有多个定时器用来实现各种定时任务。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51单片机的定时器工作方式。
首先,51单片机的定时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定时/计数器0(T0)和定时/计数器1(T1),它们分别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和控制寄存器。
一、定时/计数器0(T0)工作方式:定时/计数器0(T0)是一个8位的定时器/计数器,它可以进行定时或计数操作。
在定时模式下,它可以作为定时器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进行计时;在计数模式下,它可以根据外部信号的脉冲计数。
在定时模式下,T0可以通过设置控制寄存器TCON的位4(TR0)来启动或停止计时操作。
当TR0为1时,定时器开始计时;当TR0为0时,定时器停止计时。
定时器的工作频率可以通过控制寄存器TMOD的位1和位0来设置。
在计数模式下,T0可以通过设置TCON的位5(CT0)来选择定时器或计数器操作。
当CT0为0时,定时器工作,当CT0为1时,计数器工作。
同时,在计数模式下,还需要通过设置控制寄存器TMOD的位1和位0来设置计数器的工作频率。
定时/计数器0还可以使用中断功能,通过设置控制器IE的位4(ET0)来开启或关闭中断。
当ET0为1时,当定时器溢出时会产生中断请求,可以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处理相应的操作。
二、定时/计数器1(T1)工作方式:定时/计数器1(T1)也是一个8位的定时器/计数器,它可以进行定时或计数操作。
类似于T0,T1也可以在定时模式下作为定时器进行计时,或者在计数模式下根据外部信号的脉冲进行计数。
在定时模式下,T1可以通过设置TCON的位6(TR1)来启动或停止计时操作。
当TR1为1时,定时器开始计时;当TR1为0时,定时器停止计时。
定时器的工作频率可以通过设置TMOD的位3和位2来设置。
在计数模式下,T1可以通过设置TCON的位7(CT1)来选择定时器或计数器操作。
当CT1为0时,定时器工作;当CT1为1时,计数器工作。
51单片机中断号

51单片机中断号若51单片机使用C语言编程,51单片机中断号的排列顺序是按中断向量地址由低到高来排列中断号,不是按中断查询的优先级或者中断服务顺序的优先级来排列中断号的。
本内容简单介绍了C51单片机的中断号以及中断向量,方便大家了解和学习关键词:中断向量C51单片机一、中断号二、interrupt 和 using 在C51中断中的使用8051 系列 MCU 的基本结构包括:32 个 I/O 口(4 组8 bit 端口);两个16 位定时计数器;全双工串行通信;6 个中断源(2 个外部中断、2 个定时/计数器中断、1 个串口输入/输出中断),两级中断优先级;128 字节内置RAM;独立的 64K 字节可寻址数据和代码区。
中断发生后,MCU 转到 5 个中断入口处之一,然后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处理程序。
中断程序的入口地址被编译器放在中断向量中,中断向量位于程序代码段的最低地址处,注意这里的串口输入/输出中断共用一个中断向量。
8051的中断向量表如下:C51单片机的中断号以及中断向量C51单片机的中断号以及中断向量一、中断号外部中断0 0定时器T0 1外部中断1 2定时器T1 3串口中断 4二、interrupt 和 using 在C51中断中的使用8051 系列 MCU 的基本结构包括:32 个 I/O 口(4 组8 bit 端口);两个16 位定时计数器;全双工串行通信;6 个中断源(2 个外部中断、2 个定时/计数器中断、1 个串口输入/输出中断),两级中断优先级;128 字节内置RAM ;独立的 64K 字节可寻址数据和代码区。
中断发生后,MCU 转到 5 个中断入口处之一,然后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处理程序。
中断程序的入口地址被编译器放在中断向量中,中断向量位于程序代码段的最低地址处,注意这里的串口输入/输出中断共用一个中断向量。
8051的中断向量表如下:中断源 中断向量 上电复位 0000H 外部中断0 0003H 定时器0 溢出 000BH 外部中断1 0013H 定时器1 溢出 001BH 串行口中断 0023H 定时器2 溢出 002BH51单片机定时器中断号 [复制链接]admin849 主题 987 帖子 310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06 • 发消息 电梯直达楼主发表于 2013-11-10 23:37:34 | 只看该作者| | 有用的中断号知识void 表示函数类型interrupt 0 ←这里的0表示中断源编号using 1 ←这里的1表示选用的寄存器组别在MCS-51单片机中,单片机类型不同,中断源个数也有差别.例如8051有5个中断源,8052有6个中断源.现以8051为例中断源 中断服务入口地址 中断标志外部中断INT0 0003H IE0定时器T0 000BH TF0外部中断INT1 0013H IE1串行口TI/RI 00023H TI/RI中断优先级别从上到下依次降低interrupt 表示中断优先级,using表示所用工作寄存器组。
51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

151单片机定时器/计时器的使用步骤:1、 打开中断允许位:对IE 寄存器进行控制,IE 寄存器各位的信息如下图所示:EA : 为0时关所有中断;为1时开所有中断ET2:为0时关T2中断;为1时开T2中断,只有8032、8052、8752才有此中断 ES : 为0时关串口中断;为1时开串口中断 ET1:为0时关T1中断;为1时开T1中断 EX1:为0时关1时开 ET0:为0时关T0中断;为1时开T0中断 EX0:为0时关1时开2、 选择定时器/计时器的工作方式:定时器TMOD 格式CPU 在每个机器周期内对T0/T1检测一次,但只有在前一次检测为1和后一次检测为0时才会使计数器加1。
因此,计数器不是由外部时钟负边沿触发,而是在两次检测到负跳变存在时才进行计数的。
由于两次检测需要24个时钟脉冲,故T0/T1线上输入的0或1的持续时间不能少于一个机器周期。
通常,T0或T1输入线上的计数脉冲频率总小于100kHz 。
方式0:定时器/计时器按13位加1计数,这13位由TH 中的高8位和TL 中的低5位组成,其中TL 中的高3位弃之不用(与MCS-48兼容)。
13位计数器按加1计数器计数,计满为0时能自动向CPU 发出溢出中断请求,但要它再次计数,CPU 必须在其中断服务程序中为它重装初值。
方式1:16位加1计数器,由TH 和TL 组成,在方式1的工作情况和方式0的相同,只是计数器值是方式0的8倍。
2方式2:计数器被拆成一个8位寄存器TH 和一个8位计数器TL ,CPU 对它们初始化时必须送相同的定时初值。
当计数器启动后,TL 按8位加1计数,当它计满回零时,一方面向CPU 发送溢出中断请求,另一方面从TH 中重新获得初值并启动计数。
方式3:T0和T1工作方式不同,TH0和TL0按两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工作,T1只能按不需要中断的方式2工作。
在方式3下的TH0和TL0是有区别的:TL0可以设定为定时器/计时器或计数器模式工作,仍由TR0控制,并采用TF0作为溢出中断标志;TH0只能按定时器/计时器模式工作,它借用TR1和TF1来控制并存放溢出中断标志。
第05章 MCS-51单片机的中断与定时(1-4)

2
1
TH0
;P1.0输出“0” ;P1.0输出“1”
5.2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五、外中断应用举例
1. 中断初始化程序
设置外中断源的触发方式 设置中断允许寄存器IE 设置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
2. 中断服务程序
保护现场 中断处理 恢复现场
23/65
5.2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例5-3】 设外部中断0为下降沿触发方 式,高优先级,试编写中断初始化程序
5.2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例5-4】 将单脉冲接到外中断0(INT0)引脚,利 用P1.0作为输出,经反相器接发光二极管。编写程 序,每按动一次按钮,产生一个外中断信号,使发 光二极管的状态发生变化,由亮变暗,或反之
P1.0 单脉冲 发生器 INT0
1
+5V
8031
26/65
5.2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串口:0023H
20/65
5.2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四、中断请求的撤除
1.定时/计数器中断请求标志TF0/TF1会自动撤除 2.串行口中断请求标志TI/RI要用指令撤除
CLR TI ;清TI标志位 CLR RI ;清RI标志位
3.负脉冲触发的外中断请求标志IE0/IE1会自动撤除 4.低电平触发的外中断请求信号需要外加电路撤除
下次课前请预习5.3节
30/65
5.3 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
MCS-51单片机内部有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 T0和T1,简称定时器0和定时器1
在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和TCON的控制下, 它们既可以设定成定时器使用,也可以设定 成计数器使用
定时/计数器有4种工作方式,具有中断功能, 可以完成定时、计数、脉冲输出等任务
中断及定时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中断和定时器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
2. 掌握51单片机中断系统和定时器的配置方法。
3. 学会使用中断和定时器实现特定功能,如延时、计数等。
4.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原理中断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机制,允许CPU在执行程序过程中,暂停当前程序,转去执行另一个具有更高优先级的程序。
51单片机具有5个中断源,包括两个外部中断(INT0、INT1)、两个定时器中断(定时器0、定时器1)和一个串行口中断。
定时器是51单片机内部的一种计数器,可以用于产生定时中断或实现定时功能。
51单片机有两个定时器,即定时器0和定时器1。
定时器可以工作在模式0、模式1、模式2和模式3。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内容一:外部中断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外部中断的使用方法,实现按键控制LED灯的亮灭。
(2)实验步骤:- 使用Keil for 8051编译器创建项目。
- 根据电路原理图连接电路。
- 编写程序,配置外部中断,实现按键控制LED灯的亮灭。
2. 实验内容二:定时器中断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定时器中断的使用方法,实现LED灯闪烁。
(2)实验步骤:- 使用Keil for 8051编译器创建项目。
- 根据电路原理图连接电路。
- 编写程序,配置定时器中断,实现LED灯闪烁。
3. 实验内容三:定时器与外部中断结合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定时器与外部中断结合使用的方法,实现按键控制LED灯闪烁频率。
(2)实验步骤:- 使用Keil for 8051编译器创建项目。
- 根据电路原理图连接电路。
- 编写程序,配置定时器中断和外部中断,实现按键控制LED灯闪烁频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部中断实验:成功实现了按键控制LED灯的亮灭。
当按下按键时,LED灯亮;松开按键时,LED灯灭。
2. 定时器中断实验:成功实现了LED灯闪烁。
LED灯每隔一定时间闪烁一次,闪烁频率可调。
3. 定时器与外部中断结合实验:成功实现了按键控制LED灯闪烁频率。
51单片机的功能单元(中断定时器等)

1 1
D C Q Q
D0
1
端口锁存器应为“ 。 端口锁存器应为“1”。 3、替代功能 、
P3.0 TXD RXD INT0 INT1 P3.4 P3.5 P3.6 P3.7 T0 T1 WR RD P3.1 P3.2 P3.3
P3W P3R2
பைடு நூலகம்
变异输入 图3、P3口内部结构
10
5.1.5 P0~P3端口功能总结 P0~P3端口功能总结 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P0 ~ P3 口都是并行 I/O 口 , 但 P0 口和 P2 口 还可用来构建数 口都是并行I/O I/O口 口和P 电路中有一个MUX 据总线和地址总线,所以电路中有一个MUX,进行转换。 据总线和地址总线,所以电路中有一个MUX,进行转换。 而P1口和P3口无构建系统的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的功能, 口和P 无构建系统的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的功能, 因此,无需转接开关MUX MUX。 因此,无需转接开关MUX。 只有P 只有P0口是一个真正的双向口,P1~P3口都是准双向口。 是一个真正的双向口 双向口, 都是准双向口 准双向口。 原因: 口作数据总线使用时, 为保证数据正确传送, 原因 :P0 口作数据总线使用时 , 为保证数据正确传送 , 需 解决芯片内外的隔离问题, 解决芯片内外的隔离问题 , 即只有在数据传送时芯片内外 才接通; 否则应处于隔离状态。 为此, 才接通 ; 否则应处于隔离状态 。 为此 , P0 口的输出缓冲器 应为三态门。 应为三态门。 P3 口具有第二功能 。 因此在 P3 口电路增加了第二功能控制 口具有第二功能。因此在P 逻辑。这是P 口与其它各口的不同之处。 逻辑。这是P3口与其它各口的不同之处。
18
5.1.6
51单片机的定时器中断

51单⽚机的定时器中断⼀、中断的概念CPU在处理某⼀事件A时,发⽣了另⼀事件B请求CPU迅速去处理(中断产⽣);CPU暂时中断当前的⼯作,转去处理事件B(中断响应和中断服务);待CPU将事件B处理完毕后,再回到原来事件A中断的地⽅继续处理事件A(中断返回),这⼀过程称为中断。
⼆、中断的优先级51单⽚机⾥⼀共有5个中断源,分别是外部中断0,定时器0,外部中断1,定时器1,串⼝中断,中断优先级从⼤到⼩分别是0,1,2,3,4。
三、中断的优点1.分时操作。
CPU可以分时为多个I/O设备服务,提⾼了计算机的利⽤率;2.实时响应。
CPU能够及时处理应⽤系统的随机事件,系统的实时性⼤⼤增强;3.可靠性⾼。
CPU具有处理设备故障及掉电等突发性事件能⼒,从⽽使系统可靠性⾼。
四、定时器中断⼯作⽅式寄存器TMOD:GATE:门控位。
GATE=0时,只要⽤软件使TCON中的TR0或TR1为1,就可以启动定时/计数器⼯作;GATA=1时,要⽤软件使TR0或TR1为1,同时外部中断引脚或也为⾼电平时,才能启动定时/计数器⼯作。
即此时定时器的启动多了⼀个条件。
(默认情况下等于0不要设置)。
C/T:定时/计数模式选择位。
=0为定时模式;=1为计数模式。
M1M0:⼯作⽅式设置位。
定时/计数器有四种⼯作⽅式,由M1M0进⾏设置。
(正常情况旋⽅式1,即M1M0=01)。
中断寄存器:EA是总中断,ET0是定时器0中断,EX0是外部中断0,ET1是定时器1中断,EX1是外部中断1。
【参考资料】51单⽚机第⼆讲(定时器中断)。
51单片机定时器工作方式

51单片机定时器工作方式
51单片机的定时器有两种工作方式:。
1.定时计数器模式。
单片机定时器通过定时计数器模式实现定时功能,定时器会计数,当
计数到预设值时,定时器就会触发中断或者标志位,从而实现定时功能。
单片机的定时器可以通过外部晶振或者内部时钟源提供时钟信号进行计数,计数值可以根据不同的定时需求进行设置,比如毫秒级,微秒级等精度的
定时。
2.脉冲捕获模式。
单片机定时器通过脉冲捕获模式实现测量外部事件的时间,脉冲捕获
模式可以捕获外部脉冲的高低电平信号,并将捕获到的数值存入定时器计
数器中,从而实现对脉冲的测量功能。
脉冲捕获模式主要应用于测量高速
事件的脉冲信号,比如汽车发动机的转速测量,超声波传感器的距离测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单片机中断号与定时器的工作方式
中断号interrupt 0 外部中断0(EX0)interrupt 1 定时器/计时器器中断0(ET0)interrupt 2 外部中断1 (EX1)interrupt 3 定时器/计时器器中断1(ET1)interrupt 4 串口中断(ES)定时器工作方式1. 方式0 由TH0 的8 位和TL0 的低5 位组成一个13 位计时器。
当13 位计时器从0 或设定的处值,加1 到全1 以后,再加1 就产生溢出。
这时,置TCON 的TF0 位为1,同时把计时器初始化变为全02.方式1 方式1 和方式0 的工作相同,唯一的差别是TH0 和TL0 组成一个16 位计数器。
重置方式与方式0 相同3.方式2 把TL0 配置成一个可以自动恢复初值(初始常数自动重新装入)的8 位计时器,TH0 作为常数缓冲器,TH0 由软件预置值,当TL0 产生溢出时,一方面使溢出标志位置1,同时把TH0 中的8 位数据重新装入TL0 中。
方式2 常用于定时控制,例如希望每隔250us 产生一个定时控制脉冲,则可以采用12MHz 的振荡器,把TH0 预置为6,并使C/=0 就能实现,方式2 不用作串行口波特率发生器。
4.方式3 方式3 对定时器T0 和定时器T1 是不相同的若T1 设置为方式3 则停止工作(其效果与TR1=0 相同)所以方式3 只适用于T0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