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火法冶金原理基础知识
铜冶金

一、生产方法1.火法炼铜现今火法炼铜占铜生产量的90%,主要是处理硫化矿。
在火法炼铜队部是将韧精矿熔炼成冰铜然后将冰铜吹炼成粗铜。
采用这种方法酌优点是得到酌粗铜比较纯,损失于炉渣中的铜比较火热能消托少,而铜的生产率和回收率比较高。
火法炼铜的流程如图2—I所示。
2.湿法炼铜占铜生产显的10%,要用以处四氧化矿,也有的处理硫比矿。
其流模如图2—2所月;。
它包括两个主要过程,铜的涅出和从溶液中电积或置换提取铜。
3.1炼铜的基本原理3.1.1的目的:1,使炉料中的铜尽可能全部进入冰铜,同时使炉料中的氧化物和氧化产生的铁氧化物形成炉渣2,试冰铜与炉渣分离。
为打到这两个目的,必须遵循两个原则1,必须使炉料有足够的硫来形成冰铜,2使炉渣含二氧化硅接近饱和,以便冰铜和炉渣不至于混溶。
FeS(液)+Cu2O (液)=FeO(液)+Cu2S (液)反应△G0=-35000+4.6T3.2.2铜熔炼的冰铜1. 冰铜的成分冰铜:是由Cu2S和FeS组成的合金,其中可能还有少量其他硫化物如Ni3S2、Co3S2、PbS和ZnS等,但铜铁硫的含量占总量的85~95%。
2. 冰铜的性质熔点:900~1050℃。
比重:4.8~5.3冰铜是贵金属的良好捕集剂。
液体冰铜遇水容易发生爆炸3.2.3熔炼的炉渣1. 炉渣的成分炉渣是由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的硅酸盐组成的合金。
主要组成:SiO2、FeO和CaO(三者总量85~90%)硅酸度是指炉渣中酸性氧化物SiO2的含氧量与碱性氧化物含氧星展和的比值,用K表示。
2. 炉渣的性质(1)炉渣的熔点(1050-1100℃),影响炉料的溶化速度和燃料消耗;(2)粘度,影响炉渣与冰铜的分离和流动性,影响炉渣的排放性质、化学反应速度和传热效果;(3)炉渣的比重(3.3-3.6 ), 炉渣和冰铜的沉清分离,冰铜与炉渣比重差应大于1;(4)炉渣的导电率(电炉)。
3. 渣含铜损失①化学损失,指铜以Cu20形态造渣引起的损失。
铜火法冶金原理基础知识全解

铜火法冶金原理基础知识全解1.铜矿的种类铜矿主要分为硫化铜矿和氧化铜矿两大类。
硫化铜矿包括黄铜矿、黄铜铁矿、黄铁矿等,氧化铜矿包括赤铁矿、绿矾石等。
不同的铜矿含有不同的铜含量和矿石结构,会影响到冶炼的方法和工艺流程的选择。
2.铜的提取方法铜的提取主要有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两种方法。
火法冶金是指利用高温将铜矿石还原成金属铜的过程,而湿法冶金是指通过水溶液处理将铜离子沉积成金属铜的过程。
3.铜的火法冶金方法熔炼是将铜矿石与一定数量的焙烧助剂一起加入炉中,在高温下进行还原反应,将矿石中的铜鼓出来。
熔炼过程中,会采用不同的炉型,如隧道炉、转炉等,具体选择根据矿石种类和产量来决定。
焙烧是在熔炼之前将铜矿石进行预处理,使其中的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提高熔炼效果。
焙烧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需要进行捕集和处理,以减少环境污染。
浸出是将焙烧后的矿石进行浸出,从中提取出铜。
浸出过程可以采用硫酸浸出法或氨浸出法,具体选择取决于矿石和工艺条件。
4.铜的提纯方法通过火法冶炼得到的铜中还存在一些杂质,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提纯。
铜的提纯主要有电解法和火法法两种。
电解法是将铜放入电解槽中,通过电解的方式将其中的杂质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铜。
电解法可以用于提纯高纯度铜,但成本较高。
火法法是指将铜通过高温蒸发和凝结的方式进行提纯。
火法法包括铸造法、蒸馏法和氧化冶炼法等。
不同的火法方法可以去除不同的杂质,从而得到高纯度的铜。
5.铜矿资源的循环利用铜矿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铜矿资源的循环利用。
目前,已经有一些技术用于回收和利用废铜,如冶金渣的综合利用和废电线的回收等。
总结:铜火法冶金是利用火法冶炼技术从铜矿中提取铜金属的过程。
它包括熔炼、焙烧和浸出三个步骤,以及提纯的方法。
铜矿资源的循环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我们能更好地了解铜火法冶金的原理和应用。
火法炼铜的原理

火法炼铜的原理
火法炼铜是一种常见的冶炼工艺,通过高温加热铜矿石,使其中的铜化合物发
生化学反应,从而得到纯铜。
这种工艺在铜冶炼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火法炼铜的原理。
首先,火法炼铜的原理基于铜矿石中的铜化合物在高温下的热分解。
铜矿石中
主要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等铜化合物,而这些铜化合物在高温下会发生热分解反应,释放出纯铜。
在炼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铜矿石进行破碎和磨矿,使其颗粒度适当,然后进行煅烧,将铜矿石中的硫化铜转化为氧化铜。
其次,煅烧后的铜矿石经过浸出,将氧化铜溶解出来。
浸出是通过化学反应将
固体中的有用成分转化为溶液中的物质,这一步骤是火法炼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浸出后得到的含铜溶液经过净化和电解,最终得到纯铜。
在火法炼铜的过程中,炉温、煅烧时间、浸出剂的选择等因素都会影响炼铜的
效果。
控制好这些参数,可以提高炼铜的产率和纯度,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的来说,火法炼铜的原理是利用高温使铜矿石中的铜化合物发生热分解反应,从而得到纯铜。
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步骤,包括破碎磨矿、煅烧、浸出、净化和电解,最终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纯铜。
这种工艺在现代工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为我们生活中的铜制品提供了重要的原料。
通过以上对火法炼铜原理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这一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
实际生产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控制工艺参数,以确保炼铜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环保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第二章铜火法精炼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铜火法精炼的基本原理第一节铜火法精炼的化学基础粗铜的火法精炼,是在精炼炉中将固体粗铜熔化(或熔体装料),然后向熔体铜中通入空气,使其中对氧亲和力较大的杂质如锌、铁,铅、锡,砷、锑、镍等发生氧化,以氧化物的形态浮于铜液表面形成炉渣,或挥发进入炉气而除去的过程。
残留在铜液中的氧,经还原脱去后,即可浇铸成为电解精炼用的阳极板或火法精炼的精钢锭。
通入铜熔体中的空气,首先与占熔体中绝大多数的铜发生氧化作用,其反应式如下;4Cu +O2 =2Cu2O所生成的氧化亚铜(Cu2O)立即溶解于铜熔体中。
氧化亚铜在铜熔体种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如.温度(℃) 1100 1150 1200溶解度(%) 5 8.3 12,4溶解在铜熔体中的氧化亚铜与铜中呈杂质形态存在的其他金属接触时,出于铜对氧的亲和力比许多金属杂质对氧亲和力小,所以氧化亚铜中的氧,便被这些金属杂质夺去.Cu2O+Me=MeO十2Cu式中Me代表金属杂质.从上式可以看出:当铜熔体中的氧化亚铜浓度愈高时,则与杂质碰撞的机会就愈多,从而使杂质发生氧化而除去的可能件也愈大。
铜精炼作业也就愈完全。
实践证明,为了更迅速彻底地除去铜中杂质,应力求氧化亚铜在铜熔体中的溶解达到饱和程度,并提高炉温。
以增加氧化亚铜在铜熔体中的溶解度。
但铜熔体在高温时饱和氧化亚铜愈多,虽对杂质的除去有利,却在脱氧还原时需要消耗更多的还原剂,延长还原时间,所以对整个作业来说仍然是不利的。
因此,为了避免铜液的过度氧化,要求氧化期铜熔体的温度,以控制在1150~1170℃为宜。
显然,铜熔体表面上的杂质,以及少部分在熔体内的杂质能被炉气或鼓入熔体中的空气泡所直接氧化。
但这种直接的氧化作用,对含量较少的杂质或较难氧化的杂质,毕竟由于反应物质的接触机会少而只有次要的意义。
所以,在粗铜的氧化精炼过程中,杂质的氧化,主要是与溶解在铜中的氧化亚铜的相互反应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氧化亚铜起着将空气中的氧输送给杂质的传递作用。
火法炼铜原理

火法炼铜原理
火法炼铜是一种常见的冶炼工艺,通过高温将含铜的矿石中的铜分离出来,是铜的重要生产方式之一。
在火法炼铜的过程中,主要包括矿石的选矿、熔炼和精炼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火法炼铜的原理。
首先,矿石的选矿是火法炼铜的第一步。
选矿的目的是将含铜的矿石从其他杂质中分离出来。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浮选或重选的方式,利用矿石中铜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将铜矿和非铜矿进行分离。
经过选矿之后,得到的铜矿就可以用于后续的熔炼过程。
接下来是矿石的熔炼过程。
熔炼是将铜矿中的铜化合物转化为纯铜的过程。
首先,将铜矿石放入高温熔炼炉中,加入适量的煤焦或焦炭作为还原剂,产生高温的炉内气氛。
在高温下,铜矿中的铜化合物被还原成金属铜,与炉渣分离。
经过熔炼之后,得到的是含有较高纯度的铜的铜锭。
最后是精炼过程。
熔炼得到的铜锭中仍然含有少量的杂质,需要进行精炼才能得到纯度更高的铜。
精炼通常采用火法精炼或电解精炼的方法。
在火法精炼中,将铜锭放入火法精炼炉中,加入氧化剂,使杂质氧化并与炉渣分离。
而电解精炼则是利用电解的原理,通过电流将铜锭中的杂质转移到阴极上,得到纯度更高的铜。
总的来说,火法炼铜是一种将含铜矿石转化为纯铜的重要工艺。
通过选矿、熔炼和精炼等步骤,可以将含铜矿石中的铜分离出来,得到高纯度的铜产品。
这种工艺在铜的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为其他金属的冶炼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火法炼铜的原理

火法炼铜的原理
火法炼铜是一种传统的冶炼方法,通过高温将含铜矿石中的铜分离出来。
在这
个过程中,矿石经过多次处理,最终得到纯铜。
首先,矿石的选矿是火法炼铜的第一步。
选矿是指将含铜矿石中的杂质和非铜
矿物分离出来,以便后续的炼铜过程。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重选、浮选、磁选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矿石中的杂质去除,得到较为纯净的含铜矿石。
接下来是矿石的破碎和磨矿。
矿石经过选矿之后,需要进行破碎和磨矿的处理,将矿石破碎成适合进一步处理的颗粒度,然后通过磨矿的方式将矿石细化,以便后续的冶炼过程。
然后是矿石的烧结。
烧结是将矿石在高温下进行加热,使其结合成块状,以便
后续的冶炼处理。
通过烧结,可以提高矿石的反应性,减少冶炼过程中的能耗,并且有利于矿石中的有害元素的排除。
接着是矿石的熔炼。
熔炼是将矿石在高温下熔化,使其中的金属成分分离出来。
在熔炼过程中,矿石中的铜成分会被熔化并聚集在熔体中,而其他非铜金属和杂质则会形成渣滓,从而实现铜的分离。
最后是熔炼产物的精炼。
熔炼产物中仍然含有一定的杂质和非铜金属,需要进
行精炼处理,将其中的杂质和非铜金属去除,得到纯铜。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火法精炼、电解精炼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熔炼产物中的杂质和非铜金属去除,得到高纯度的铜。
综上所述,火法炼铜的原理是通过选矿、破碎和磨矿、烧结、熔炼和精炼等步骤,将含铜矿石中的铜分离出来,得到纯铜。
这种冶炼方法在铜冶炼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铜火法冶金原理基础知识全解共66页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火法炼铜的原理

火法炼铜的原理火法炼铜是一种古老而又经典的冶炼技术,它利用高温将含铜矿石中的铜分离出来,是铜的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火法炼铜的过程中,主要包括矿石的破碎、烧结、还原和精炼等步骤。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火法炼铜的原理及其各个步骤。
首先,矿石的破碎是火法炼铜的第一步。
矿石经过采集后,需要经过粉碎机的破碎,将矿石破碎成适当的颗粒大小,以便后续的烧结处理。
破碎后的矿石颗粒将被送入烧结炉中进行烧结处理。
烧结是将矿石颗粒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加热,使其结合成固体块状的过程,这有利于后续的还原处理。
接下来是烧结后的还原过程。
还原是将矿石中的氧化铜还原成金属铜的过程。
在烧结后,将矿石块放入还原炉中,通过高温和还原剂的作用,使氧化铜还原成金属铜,而其他杂质则被氧化剂氧化或挥发出去。
这一步骤是火法炼铜中最关键的一步,直接影响到铜的产率和纯度。
最后是精炼过程。
精炼是将还原后的金属铜进行精炼和提纯的过程。
通过电解、火法或其他方法,去除金属铜中的杂质,提高铜的纯度。
精炼后的铜可以直接用于制造各种铜制品,如电线、管材等。
总的来说,火法炼铜的原理是通过破碎、烧结、还原和精炼等步骤,将含铜矿石中的铜分离出来,并最终得到纯度较高的金属铜。
这种冶炼技术虽然历史悠久,但在现代工业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进步,火法炼铜的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得铜的生产更加高效、环保和节能。
在实际生产中,火法炼铜的原理需要结合具体的矿石特点和工艺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铜的产率和降低能耗。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废气、废水等环境污染的治理,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对火法炼铜原理的深入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推动铜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Fe+O2=2FeO
CaO+CO2=CaCO3 2Fe+S2=2FeS 2C+O2=2CO
对于绝大多数的离解-生成反应可以用以下通式表
示:
A(S)+B(g)=AB (S)
2 氧化物的离解和金属的氧化
1)离解压Po2 对氧化物的离解-生成反应,可用下述通式表示: 2Me+O2=2MeO ㏒ PO2= △G0/4.576T
Po2仅取决于温度,与其它因素无关。 Po2为反应
处于平衡时气相O2的平衡压,称为氧化物的离解 压。
2)铁氧化物的离解-生成反应
Fe氧化为Fe3O4或由Fe2O3理解为Fe的过程都是逐步
进行的。
当温度高于570 ℃时,Fe⇆FeO⇆Fe3O4⇆Fe2O3
O2含量增加到22.28% O2含量增加到27.64% O2含量增加到30.06% 2Fe+O2=2FeO 6FeO+O2= 2Fe3O4 4Fe3O4 +O2 = 6Fe2O3
时,C完全燃烧成CO2 ; O2不足时将生成一部分
CO;而C过剩时将生成CO。 对于煤气燃烧反应,温度高时,CO不易反应完 全。 对于碳的气化反应,只有温度高时才能进行。
2)H-O系和C-H-O系燃烧反应,主要有以下四个反 应:
氢的燃烧
水煤气反应 水蒸气与碳反应
2H2+ O2 =2H2O
CO+H2O=H2+C O2 2H2O+C=2H2+C O2 H2O+C=2H2+CO
甲烷的离解和燃烧
CH4=C+2H2
氢的燃烧反应与煤气燃烧反应相同,即温度高时, H2不易反应完全。 。
水煤气反应只能在温度低于800 ℃时进行。
水蒸气与碳反应需在高温下才能进行。 甲烷的离解和燃烧反应在低温下速度较慢,一般 要对其进行加热。
3 氧化物用气体还原剂CO、H2还原
氧化物用CO还原,可用通式进行表示: MeO+CO=Me+CO2 氧化物用H2还原,可用通式进行表示: MeO+H2=Me+H2O
Fe3O4的熔点为1597 ℃ 。
与铁氧化物一样逐级离解的氧化物还有
CuO → Cu2O → 2Cu
三 氧化物的还原
1 概述
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还原为金属是火法冶金中较
为重要的一个冶炼过程。
按所用还原剂的种类来划分,还原过程可分为气
体还原剂还原、固体碳还原和金属热还原等。
由于火法冶金过程需要用燃料燃烧来得到高温,
低价硫化物在高温下是稳定的,因此在火法冶金 过程中实际参与反应的是金属的低价硫化物。
2)金属硫化物的离解-生成反应。二价金属硫化物 的离解-生成反应可以用下列通式表示:
2Me S 2 2MeS
3 造锍熔炼
1)造锍熔炼的目的。用硫化铜精矿生产金属铜是重 要的硫化物氧化的工业过程。由于硫化铜矿一般 都是含硫化铁的矿物,如CuFeS2(黄铜矿),其矿石 铜品位,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变得愈来愈 低,其精矿品位有的低到含铜只有10%左右,而含 铁量可高达30%以上。如果采用只经过一次熔炼提 取金属铜的方法,必然会产生大量含铜高的炉渣 ,造成铜的大量损失。因此,为了尽量避免铜的 损失,提高铜的回收率,工业实践先要经过富集 熔炼 —— 造硫熔炼,使铜与一部分铁及其它脉石 等分离。
参与燃烧的助燃剂为O2,因而燃烧反应是与C-O系
和C-H-O系有关的反应
1)C-O系燃烧反应,主要有以下四个反应: 碳的气化反应 煤气燃烧反应 碳的完全燃烧反应 碳的不完全燃烧反应 C+CO2=2CO 2CO+O2=2CO2 C+O2=CO2 2C+O2=2CO
碳的完全燃烧反应和不完全燃烧反应在任何温度 下都可以进行,在高温下能完全反应。在O2充足
当温度低于570 ℃时,Fe⇆Fe3O4⇆ Fe2O3
3/2Fe+ O2 =1/2Fe3O4
4Fe3O4 +O2 = 6Fe2O3
在室温下, Fe2O3是稳定的,金属铁将逐渐氧化为
Fe2O3 。
实际上并不存在FeO化合物,存在的仅是Fe-O熔
体。
Fe2O3在1452 ℃时分解为Fe3O4和O2 ;
铜火法冶金原理基础知识
熔炼车间
刘飞
2016年1月
一 铜冶金炉渣基础知识 二 化合物的离解-生成反应 三 氧化物的还原
1 2 3 4 1 2 3 4 1 概述 2 炉渣的组成 3 炉渣的物理化学性质
1 概述 2 氧化物的离解和金属的氧化
四 硫化铜矿的火法冶金
概述 燃烧反应 氧化物用气体还原剂CO、H2还原 氧化物用固体还原剂C还原 概述 金属硫化物的热力学性质 造锍熔炼 铜锍吹炼
中的全部脉石成分、灰分以及大部分杂质,从而
使其与铜锍或粗铜分离。
2)精炼渣:是粗铜火法精炼过程的产物,其主要
作用是捕集粗铜中杂质元素的氧化产物,使之与 粗铜分离。
2 炉渣的组成
冶金炉渣是极为复杂的体系,常由五、六种或更 多的氧化物组成,并含有如硫化物等其化合物。 炼铜炉渣中含量最多的氧化物通常只有三个,即
通常情况下将氧化物用C还原称为直接还原,而用 CO和H2还原称为间接还原。 对于用C还原MeO:
当温度高于1000时,还原反应可由下述两步相加
而成(生成的CO2瞬间被气化为CO): MeO+CO=Me+CO2 CO2+C=2CO 相加后可表示为 MeO+C=Me+CO
当温度低于1000时,碳的气化反应产物中CO、 CO2共存,这时MeO的还原将取决于以下两个反应 的同时平衡:
MeO+CO=Me+CO2
CO2+C=2CO
四 硫化矿的火法冶金
1 概述
大多数的有色金属矿物都是以硫化物形态存在于 自然界中。一般的硫化矿都是多金属复杂矿,具
有综合利用的价值。
与含铜硫化物共生的稀(贵)散金属有金、银、铂、
钯、硒、锑、铼等。
现代硫化矿的处理主要依靠火法冶金。 根据硫化矿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及成分来选择其冶 炼途径。 针对硫化铜矿一般是在提取铜金属之前先改变矿 物的化学成分或化合物的形态。 硫化铜矿:采用焙烧,熔炼及吹炼的方法获得粗 铜。
2)炉渣的粘度
粘度是炉渣的重要性质,关系到冶炼过程能否顺
利进行,也关系到金属铜或铜锍能否充分地通过渣
层沉降分离。冶炼过程要求炉渣具有小而适当的粘 度。 决定粘度大小的炉渣成分是其中酸性氧化物和碱 性氧化物的含量。
在相同温度下,酸性渣的粘度比碱性渣要高。
无论是酸性渣还是碱性渣,当熔体温度提高时粘
而燃料与还原剂又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将首先介
绍燃烧反应。
2 燃烧反应
火法冶金常用的燃料: 固体燃料有煤和焦炭,其可燃成分为C。 气体燃料有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其可燃 成分主要为CO和H2。 液体燃料主要为重油、柴油等,其可燃成分主要 为CO和H2。
还原剂有时是燃料本身,如煤和焦炭;有时是燃 料燃烧产物,如CO和H2。
3 炉渣的物理化学性质
炉渣的物理化学性质直接关系到冶炼过程的顺利进行及 能耗和金属回收率等技术经济指标。
1)炉渣的电导
L=k ·S/l
导电度L与面积S成正比,与距离l成反比,比率系数k为
比电导(通常称为电导,单位为欧姆-1· 厘米-1)。
炉渣的导电机理包括两个方面,即炉渣内电子流动引起
的电子导电和离子迁移而引起的离子导电。
FeO、CaO和SiO2,其总含量可达80%以上。
组成炉渣的各种氧化物可分为三类: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1)碱性氧化物:能供给氧离子的氧化物O2- ,如 CaO、FeO、MgO等。 CaO=Ca2+ +O2-
2)酸性氧化物:能吸收氧离子而形成配合阴离子的 氧化物,如SiO2。
SiO2+2O2-=SiO44-
3)两性氧化物:在酸性氧化物过剩时可供给氧离子
而呈碱性,而在碱性氧化物过剩时则又会吸收氧离
子形成配合阴离子而呈酸性的氧化物,如 Al2O3、 ZnO、Fe2O3、PbO等 Al2O3=2Al3++3O2Al2O3+O2-=2AlO2-
表1-3 铜的合金种类
炉渣的酸性或碱性取决于其中占优势的氧化物是酸
2)造锍熔炼原理。利用MeS与含SiO2的炉渣不互溶 及密度差别的特性而使其分离。
冰铜(锍):一般工业上对MeS的共熔体的称法。
主体为Cu2S,其余为FeS及其它MeS。
3)造锍熔炼理论基础。Fe与氧的亲和力大于Cu与氧 的亲和力,Fe优先被氧化,熔炼反应为:
2Cu 2 S O2 2Cu 2 O S 2
硫化铜矿的处理过程虽然比较复杂,但从硫化矿 物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来考虑,大致可归纳为三
种类型:
1)硫化矿氧化焙烧 2)造锍熔炼
2 MeS 3O2 2 MeO 2 SO2
MeS MeO MeO MeS
FeS中的铁对氧的亲和力比较大,能使铜以及其它 金属的氧化物发生硫化,形成硫化物的共熔体硫
度都是下降的。
3)炉渣的比重 炉渣的比重大小影响到金属铜或铜锍与炉渣的澄
清分离效果。
氧化物 SiO2 CaO FeO
比 重
0.5g/cm3
2.6
2.33Βιβλιοθήκη 5液体炉渣的比重比固态炉渣的比重约低0.4-
冶炼过程中耐火材料的腐蚀,金属铜或铜锍的汇 集,金属铜或铜锍与炉渣的分离以及多液体炉渣的
比重比固态炉渣的比重约低0.4-0.5g/cm3
4)炉渣的表面性质
冶炼过程中耐火材料的腐蚀,金属铜或铜锍的汇
集,金属铜或铜锍与炉渣的分离以及多相反应界面
上进行的反应等,皆受到炉渣和金属铜或铜锍表面 性质的影响。 对冶炼过程有直接意义的表面性质是炉渣与熔融 冰铜间的界面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