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血糖管理人群及控制目标
2023ada标准-院内血糖管理:住院成人血糖目标和血糖监测

2023ada标准-院内血糖管理:住院成人血糖目标和血糖监测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2023年ADA(美国糖尿病协会)标准中关于住院成人血糖管理的最新指南。
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增加和血糖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针对住院期间患者的血糖管理目标和监测方法成为临床工作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
通过详细介绍ADA标准背景、住院成人血糖目标确定方法以及血糖监测方法和频率要点,本文旨在提供给医护人员一份实用的参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标准背景、住院成人血糖目标确定方法、血糖监测方法和频率要点以及结论与展望。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单介绍全文内容,并提供每个章节的概览。
接下来的章节将逐一详细探讨相关话题。
1.3 目的住院期间对于患有高血糖或已经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成人患者,及时和有效地管理血糖水平非常重要。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旨在帮助医护人员了解ADA标准,并掌握住院成人血糖目标的确定方法和血糖监测要点,以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血糖控制水平,并为未来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与建议。
2. 标准背景:2.1 ADA标准简介ADA(美国糖尿病协会)是一个致力于糖尿病领域的专业组织,其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指南以帮助医务人员有效管理和治疗糖尿病患者。
ADA的标准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2.2 血糖管理重要性在住院期间,稳定控制血糖水平对成人患者非常重要。
优良的血糖管理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住院时间,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适当的血糖控制有助于预防术后感染、延迟伤口愈合以及心脑血管事件等住院期间常见的并发症。
2.3 院内血糖监测的必要性在住院期间,精确监测血糖水平是有效进行血糖管理的基础。
不同于门诊情况下单一时间点检测,通过连续监测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血糖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糖异常。
通过监测,医务人员能够调整治疗方案,并确保患者血糖处于合理目标范围内。
院内血糖管理及糖尿病护理新进展1

妊娠期间的管理
分娩后的管理
1-2周就诊一次,抽查 糖尿病合并妊娠者
血糖
——注意血糖监测,
适时减少胰岛素用
量,避免低血糖
血糖控制目标:
空腹、餐前或睡前血 糖3.3-5.3mmol/L
餐后1h≤7.8mmol/L
餐后2h≤6.7mmol/L
HbA1c<6.0% 血压控制在 130/80mmHg以下 尽量按预产期采用阴 道分娩
或老年患者的家属要进行相关培训
持续静脉滴注5%或者10%的葡萄糖或加用糖皮质激素 注意长效磺脲类药物或中长效胰岛素所致低血糖不
易纠正持续时间较长,可能需要长时间葡萄糖输注 意识恢复后至少监测血糖24-48小时
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讨论稿
15克碳水化合物来源
半杯橘子汁
2-5片葡萄糖片
拨打120急救中心 电话
不要口服任何东西
尝试从口腔给予蜂 蜜或葡萄糖凝胶使 其在颊粘膜吸收
危机过后,患者提醒医 生自己发生过一次低血 糖,并且严重到了抢救 的地步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 2009年版 潘长玉主译. 《Joslin糖尿病学》, 第14版, 2007年5月
低血糖症与低血糖反应
表现
低血糖
交感神经兴奋 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等
中枢神经症状 神经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
夜间低血糖 不易及时发现和处理
老年患者 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 屡发者 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的诱因与对策
对策
小剂量开始, 逐渐加量, 谨慎调整剂 量
胰岛素或胰 岛素促泌剂
低血糖反复 发生者
糖代谢分类
空腹血糖 FPG
糖负荷2小时血糖 PPG
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院内高血糖是指血糖水平〉7.8mmol/L,若血糖水平持续而明显地高于此水平则提示患者有可能需要接受治疗。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联合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组共同制定了《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以下主要为该专家共识中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部分内容。
表1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分层表1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分层严格一般宽松空腹或餐前血糖(mmnl/L) 4.4-6.1 6.1~7.87.8-10.0餐后2h或随机血糖(mmol/L)&1-7,87.8-10.07.873.9表2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目标表2住院患者粗糖控制目标内分泌科新诊断、非老年、无并发症及伴发疾病,降糖治 或疗无低血糖风险其他内科低血糖高危人群且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同时伴行稳定心脑机 管疾病 因心脑血管疾病入院注:低血糖高危人群:糖尿病病程〉15年、存在无感知性低血糖病史、有严重伴发病如肝肾功能不全或全天血糖波动大并反复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具有高危心脑血管疾病风险(10年心血管风险>10%)者,包括大部分〉50岁的男性或〉60岁的女性合并一项危险因素者(即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亲乱或蛋白尿)血糖控 制目严格 宽松 一般宽松外科手术 特殊群体 择期手术(术前、术中%术后)急诊手术(术中、术糖皮质激素治疗中重度肝肾功能不全75岁以上老年人 顼期寿命<5年(如癌症等)精神或智力障碍大、中,小手术器官移植手术 精细手术(如整形) 大、中、小手术 器官移植手术 重症监护胃肠内或外营养(ICU )外科ICU内科ICU一般宽松宽松宽松宽松一般一般严格宽松一般严格宽松一^般宽图1住院成人糖尿病或高血糖患者管理流程图评批出点情况井刷金由胧控制H,必装同用h 阍或尿赭.屿、rti岫,ti 鼻.由乩❸,胴行功能.to.喝叁而堆♦独更m据、井发蜡和伴发疾场,降相方案及沾疗依4性葬下•小U:的用忖阵怔(总括生命体位.意比状君."无脱水隼、旺拄检我说忖过渡到设外方案:L小叨段球即为血军祸的患者也睫任就扑防W时明周是有学有祎比置2.哮看收掂―福疗1♦■曲浏用本用控制目后4.源电管理♦生诂方苴冲到H划声的回和呐界■目■标状•阳性林亚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1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标准糖尿病患者在其长期的治疗过程中涉及到"家一医院一家"的一体化管理,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时间需要在家和门诊进行调整和管理血糖,但许多情况下可能需要住院进行短期血糖管理和优化治疗、并发症筛查和应激状态的控制等,尤其在要起始胰岛素治疗的情况下。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作者:————————————————————————————————日期:1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专家共识》建议: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即根据病情分层和社会因素的差异设定相对合理、因人而异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强调不要因为HbA1c达标或正常化而增加患者低血糖风险,或使超重和肥胖患者体重增加,或患者死亡等风险增加[1]。
虽然对住院患者的高血糖管理不可能以HbA1c 为目标,而是以血糖为目标值,此共识病情分层及个体化原则仍十分适用。
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改变,住院患者越来越多,且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成人住院患者中高血糖较常见,他们的高血糖管理目标制定问题亟待解决。
2009年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联合发布了《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共识》,针对重症患者和非重症患者提出了相应的血糖控制目标[2]。
2011年美国内科医师协会(ACP)发表了《住院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管理指南》[3]。
这些权威指南与我国住院患者情况不太符合,如我国住院患者病情轻者比例高,甚至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也被收入院治疗,住院期间新发现的糖尿病较多,常常住院作术前准备等,因此患者病情差异很大。
不论高血糖还是低血糖,都可影响住院患者的预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为了较合理地解决临床工作者的实际问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专家对我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制定了个体化的血糖管理目标。
一.共识要点(一)证据等级参照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的证据等级分级标准[4],标注于相应推荐后的括号中。
(二)住院高血糖诊断标准患者住院期间任意点的血浆葡萄糖水平 > 7.8 mmol/L(E级)。
糖尿病防治行动三年实施方案2023-2025年

糖尿病防治行动三年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建设,结合我市糖尿病防治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方针,依托医共体建设,深入推进医防融合,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推动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有效降低糖尿病带来的危害,增进群众健康福祉,为共建共享健康普陀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部门合作、社会支持、个人参与的糖尿病防控机制,形成医疗机构负责糖尿病防治及健康管理、疾控机构负责流行状况研判及危险因素控制的工作格部门,分工协助,共同开展糖尿病防控工作;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人群糖尿病防控知识技能水平,控制糖尿病主要危险因素,遏制糖尿病快速上升趋势,提供全人群生命全周期的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
(二)具体目标。
到2025年,18岁及以上糖尿病知晓率达到57%;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人数达到140万;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68%,血糖控制率达到60%,血糖血压血脂控制综合达标率、糖尿病治疗率、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率持续提高。
三、主要任务(一)实施糖尿病监测行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血糖检测能力,规范居民健康档案动态使用,将血糖检测纳入各类常规体检项目,规范设置自助式健康监测点,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血糖检测服务。
倡导35岁及以上健康人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提高人群血糖年度检测率和血糖知晓率。
加强对35岁及以上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血脂异常等重点人群进行主动监测和健康咨询,识别糖尿病高危人群和患者。
研判糖尿病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糖尿病危险因素。
(二)实施危险因素控制行动1.积极开展危险因素干预。
针对肥胖/中心性肥胖、不健康饮食、运动不足等为重点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关注血压、血脂异常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并予以重点干预,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利用中医中药进行辩证论治,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中医调理。
血糖控制目标PPT课件

• ——《成人自发性脑出血处理指南2007年更新版》
.
27
急性心梗
• ——《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07》
.
28
稳定型冠心病患者
• 控制目标:餐前血糖5.0-7.2mmol/L(90130mg/dl),餐后小于10mmol/L(180mg/dl )
• Do not use HbA1croutinely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trimesters.
•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E)英国国家卫生医疗质量标准署
.
21
5、围手术期病人血糖控制目标
• Offer monthly HbA1c • Advise women to aim for an HbA1c below 6.1%, if
safe. • Inform women that any reduction in HbA1c may
reduce risks. • Advise women with HbA1c above 10% to avoid
• 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与一般成人糖尿病
相似,但应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尽管血
糖控制是重要的,但减少其心脑血管风险
和事件的治疗,如控制血脂,血压以及阿司
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所获得的益处甚至大于
严格控制血糖。
•
——《2010中国糖尿病指南讨论版》
.
10
• 因老年人对低血糖耐受差,特别在病程长
,已有高危心脑血管风险的老年患者,低
Blood glucose targets and monitoring
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17)

• 制订并实施饮食、运动治疗方案。
• 全程糖尿病健康指导,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技术 、预防低血糖和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足保护、 体重管理等
出院前准备
• 制订院外降糖及综合治疗方案。院外降糖方案在住院期间 逐步形成,或胰岛素强化治疗转为院外非胰岛素强化治疗 方案时需要至少监测 1 天的 7 次血糖,以评估治疗方案的 有效性和安全性。 • 告知血糖监测频率和控制目标。 • 制订体重管理与生活方式计划。 榆告知随访时间和内容
空腹血糖<11.1mmol/L,或随 机血糖<13.9mmol/L,或HbA1C <9% 伴严重并发症或伴发病,或低血 糖风险,或长病程,或2种以上口 服降糖药或已使用胰岛素
• 非内分泌科非急危重症患者 • 糖尿病计划妊娠或已经妊娠者 • 妊娠糖尿病患者
• 胰岛素皮下注射(优选基础餐时胰岛素) • 血糖监测 • 治疗伴发病或并发症 • 对症治疗
• 病史( 病程、已诊断的并发症和伴发疾病,目前降糖方案及治疗依从 性等)
• 目前症状
• 阳性体征
• 重要的阴性体征(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有无脱水体征等)、既往 检查的病历资料
入院时病情分类
• 合并急危重症者 合并严重急性并发症:DKA、HHS、乳酸酸中毒伴高血糖 非内分泌科的急危重症患者 低血糖昏迷 合并感染 • 血糖控制差且非急危重症者
常三餐
• 静脉输注胰岛素过渡到基础餐时胰岛素皮下注射或胰岛 素泵
低血糖昏迷
• 静脉推注50%葡萄糖60ml, 继而5%~10%葡萄糖静脉滴 注 • 停止降糖治疗 • 意识恢复 • 至少连续监测血糖3天 • 根据血糖水平决定是否给予 降糖治疗
• 监测血糖
合并感染:包括糖尿病足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解读摘要:住院患者中高血糖可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及医疗费用开支,并延长住院时间。
为安全、有效地控制住院患者的高血糖,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关于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的共识原则:强调个体化原则,根据不同患者和不同病情制定分层血糖控制目标;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血糖不一定要求达标;一般不应该快速降糖;降糖治疗应尽量避免低血糖及超重和肥胖者体重增加;避免宽松血糖管理增加感染和高血糖危象的风险。
关键词:高血糖;住院患者;共识在我国,随着医疗保险体系的健全,住院患者越来越多,住院人群的高血糖已是常见的临床问题。
成人住院患者病情跨度较大,各种疾病都可能伴发或者合并高血糖或糖尿病。
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正逐年升高,201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显示,全球糖尿患者数为3.66亿,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2008年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我国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9.7%,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
如此庞大的糖尿患者群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是沉重的负担。
为合理有效地管理住院高血糖患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的专家共识,为各科临床医师提供重要指导。
1编写背景如何合理控制患者的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安全有效的血糖控制可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多年来,随着许多大型临床研究结果的不断发布,血糖控制的目标也不断发生变化。
血糖的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一个公认的较好评价指标。
2010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曾颁布了《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专家共识》,该共识所提出的病情分层和个体化原则的理念仍适用于成人住院患者。
住院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可能以HbA1c为标准,目前行之有效的指标仍然是血糖,因此临床急需以不同病情人群为标准的分层血糖管理指导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血糖控制不佳可增加住院患者并发症、感染、死亡、出院后残疾风险,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1
并发症
• 入院患者血糖每增加1 mmol/L,院内并发症*风险增加3%1
• 发生低血糖的患者,6个月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发生低 血糖的患者(45.0% vs. 3.8%)2
感染
• 对于手术患者,术后第一天血糖水平>12.2mmol/L的患者感染风险是血 糖<12.2 mmol/L患者的2.7倍1,3
ICU 普通病房30ຫໍສະໝຸດ 020.010.0
1.9 1.8
0.0
高血糖
低血糖
不同病房糖代谢异常发生率2
研究纳入美国575家医院2009年1月-12月 ICU的 3,484,795个和非ICU住院患者的 49,191,313个床旁快速血糖监测数据,旨 在了解美国医院的血糖控制情况1
一项研究纳入了3,002例2012年4月-6 月入院患者的70,303个床边快速血糖 监测数据2
2017年,中国糖尿病死亡人数84万 约占全球死亡人数(400万)的21%
4
国际糖尿病联盟.糖尿病概览第8版. 2017:1-147
住院患者糖尿病患病率
中国院内血糖控制现状不佳
17.8%
住院患者糖尿病患病率
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14.1%
研究涉及南京市内3家三甲综合医院(开放床位数>700),分别选择2014.11、12,2015.1月中的1天8:0020:00的5,398例住院患者数据进行调查,以评估住院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和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情况
注:*指任意时间点血糖<3.9 mmol/L; PDWMBG:平均每日加权平均血糖
1. /endocrinology_diabetes_metabolism/patient_care/specialty_centers/inpatient_diabetes_management.html
增加58%4
*院内并发症:研究定义为非代谢性并发症,不包含血糖异常5 ** 心血管事件: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靶血管血运重建、猝死等心血管事件2
1.Smiley D, et al. Ann N Y Acad Sci 2010,1212(1):1-11 2.张杰, 等. 低血糖对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7,15(4):321-324 3. Pomposelli JJ,
1.Swanson CM, et al. Endocr Pract 2011,17(6):853-861
6
2.Lin SD, et al. Am J Med Qual 2014,29(5):457-458
注:高血糖:血糖值>10 mmol/L;低血糖:血糖<3.9 mmol/L
血糖控制不佳易引发不良住院结局
5
程玉凤. 南京市区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多中心调查.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48
糖代谢异常在住院患者中较为常见
美国1
2
中国
35 32.2 32.0 30 25 20 15 10 5
0
ICU 非ICU 6.3 5.7
高血糖
低血糖
不同病房糖代谢异常发生率1
50.0 47.0 46.4
40.0
2 1.51 1.94
1
0 2000 2003 2006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 2045
3
国际糖尿病联盟. 糖尿病概览第8版. 2017:1-147
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居世界之首
患病人数
2017年中国有糖尿病患者1.144亿 约占全球患病人数(4.249亿)的27%
死亡人数
7
et al. 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1998,22(2):77-81 4.Curkendall SM, et al. Endocr Pract 2009,15(4):302-312 5.McAlister FA, et al. Diabetes Care 2005,28(4):810-815
• 非重症患者中,相比血糖为6.0 mmol/L的患者,血糖介于7-8.9 mmol/L
死亡
或>9.0 mmol/L的患者,死亡的相对风险分别增加2.1和3.4倍1 • 发生低血糖的患者院内死亡率增加7%4
卫生
• 院内高血糖可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1
经济学
• 院内低血糖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出院后进入专业护理机构的可能性
护士教育工作者或“超级 用户”提供有效的护理指导
根据患者体重、糖尿病类型、 每日总胰岛素剂量和营养状 况等,智能生成个体化方案
项目实施成果2
• 糖尿病或高血糖患者PDWMBG控制在8.3mmol/L~9.2mmol/L,属目标范围内(<10 mmol/L)
• 糖尿病患者PDWMBG降低0.07mmol/L;高血糖患者的PDWMBG显著降低0.43 mmol/L(vs. 基线,P≤0.001) • 干预期间,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介于3%~10%之间);总体来看,糖尿病 或高血糖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下降18.8%
优化血糖管理可保障患者安全、降低医疗费用
降低死亡风险
降低感染风险
良好的 血糖控制
减少住院时间、 降低医疗费用
降低并发症风险
8
Buehler L, et al. J Diabetes Complications 2015,29(8):1177-1182
院内血糖管理获益已获得证明
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糖尿病管理服务项目(IDMS)1-2
开展血糖 管理项目
低血糖政策
糖尿病护理 指导项目
高血糖 处方&政策
高血糖 智能处方
质量改善 (QI)
阶段1 2006.01-2006.06
阶段2 2006.07-2006.12
发生低血糖后 调整降糖药剂量
阶段3
阶段4
阶段5
项目后续行动
2007.01-2007.11 2007.12-2008.09 2008.10-2009.12 2011.08~
院内血糖管理人群及控制目标
目录
1 院内血糖管理现状与优化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2 院内血糖管理目标人群及控制目标
2
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持续增长
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攀升,预计将从2011年的3.66亿人增长至2045年的6.29亿人
7
6.29
6
5 4
3.66 3.82 4.15 4.25
3
2.46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