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教案》

合集下载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拉丁美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了解拉丁美洲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

3.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和乐器演奏技巧。

4.培养学生对于拉丁美洲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拉丁美洲音乐的概述2.拉丁美洲音乐的种类和风格3.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演奏技巧4.拉丁美洲音乐的欣赏和分析三、教学过程1.拉丁美洲音乐的概述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拉丁美洲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

2.拉丁美洲音乐的种类和风格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种类和风格,如萨尔萨、探戈、巴西音乐等。

播放不同种类的拉丁美洲音乐,让学生体验不同的音乐风格。

3.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演奏技巧介绍拉丁美洲音乐中常见的乐器和演奏技巧,如古巴鼓、马拉卡斯、阿根廷手风琴等。

带领学生模仿演奏这些乐器,体验拉丁美洲音乐的独特之处。

4.拉丁美洲音乐的欣赏和分析选择几首经典的拉丁美洲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这些音乐的特点。

可以从节奏感、旋律特点和舞蹈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魅力。

四、教学方法1.讲述法:使用多媒体资料和图片,以讲述的形式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概述和发展历程。

2.示范法:通过演奏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向学生展示乐器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

3.情感法:通过欣赏和分析拉丁美洲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产生对音乐的情感和兴趣。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2.听取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欣赏和分析意见。

3.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水平,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资料:音乐欣赏和示范演奏的视频、图片等。

2.乐器:古巴鼓、马拉卡斯、阿根廷手风琴等。

七、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形成小乐队,进行拉丁美洲音乐的合奏演奏。

2.带领学生学习一首经典的拉丁美洲舞蹈,如探戈、桑巴等。

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二地理世界区域教案:第节《拉丁美洲》

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二地理世界区域教案:第节《拉丁美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古巴岛、火地岛、麦哲伦海峡的位置。

(2)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的位置。

(3)拉丁美洲东西地形的差异。

(4)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5)拉丁美洲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6)巴西农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2。

能力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拉丁美洲的地形区、河流的位置。

(2)能够利用地图说明巴拿马运河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重要作用。

(3)能够运用气候和地形图说明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4)能够以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为例,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拉丁美洲的地形特点、气候分布及成因、巴西人
口和城市分布特点和成因
【教学方法、手段】读图、填图训练,多媒体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拉丁美洲教案

拉丁美洲教案

拉丁美洲教案拉丁美洲是一个多元文化、多民族的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在教育领域,拉丁美洲国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拉丁美洲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并提出一些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拉丁美洲相关课程。

拉丁美洲教育现状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国家的教育水平较高,如智利、乌拉圭等,而一些国家的教育水平较低,如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等。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平均教育水平低于其他地区,其中有大约30%的人口没有完成小学教育。

此外,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较大。

在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公立学校是主要的教育机构,私立学校数量较少。

然而,由于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家庭会选择将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就读。

此外,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一些家庭无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这也是拉丁美洲国家教育发展的一个难题。

拉丁美洲教育问题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资源不足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较大。

一些地区的学校缺乏基本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等。

此外,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一些学校的教师数量和教学质量都无法得到保障。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学校的教学质量较低,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此外,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一些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都比较简陋,无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育体系不完善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体系不完善,一些地区的学校缺乏基本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等。

此外,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一些学校的教师数量和教学质量都无法得到保障。

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和创新性。

一些学校的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

此外,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一些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材都比较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第二章第七节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教案

第二章第七节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1.欧洲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条件;海地独立;西属拉丁美洲的独立;葡属巴西独立。

2.通过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既是一次民族独立运动,同时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比较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美国独立运动,使学生认识到: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没有完全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拉美各国人民仍然面临着艰巨的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同时,外国资本趁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而大肆入侵,使拉美各国无法摆脱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控制。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拉丁美洲经历了海地革命、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和巴西独立运动,有将近2000万人口卷入其中,这一场近代史上反对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和种植园奴隶制度的大规模殖民地独立战争,除古巴、波多黎各、圭亚那等地外,绝大部分地区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的殖民统治,先后建立了墨西哥、危地马拉等17个独立国家,除巴西外,都建立了共和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拉丁美洲的历史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但是独立战争的领导权掌握在土生白人的地主和官吏手里,因此独立后大土地所有制保留下来了,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很缓慢,外国资本趁机入侵,使拉美各国无法摆脱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控制。

从这个意义说,拉丁美洲独立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完全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拉美各国人民仍然面临着艰巨的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重点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

1810~1826年的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是拉丁美洲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要想把握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特点和影响,了解运动的历史背景至关重要。

难点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美国独立战争的不同。

同一时期、同种矛盾引发、同样任务、同样性质的两场运动为何有不同的结局,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挖掘教材,从经济、殖民国家等方面入手,采取对比的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相反的走向,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即北美资本主义发展,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一个新的民族也在形成之中。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的音乐特点和风格,包括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

2. 通过欣赏和分析拉丁美洲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拓宽音乐视野。

二、教学内容:1. 拉丁美洲音乐概述: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2. 拉丁美洲音乐形式:探讨桑巴、恰恰、伦巴等拉丁舞蹈音乐的形式和节奏特点。

3. 拉丁美洲著名作曲家及作品:介绍阿瓜多、皮亚佐拉等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4. 拉丁美洲乐器:讲解拉丁美洲特有的乐器,如吉他、班多铃、康加鼓等。

5. 拉丁美洲音乐欣赏:欣赏《巴西之风》、《探戈的历史》等经典音乐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特点、形式、著名作曲家及作品等。

2. 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拉丁美洲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风格和节奏特点。

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拉丁美洲音乐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演奏拉丁美洲乐器,或进行拉丁舞蹈练习。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拉丁美洲音乐相关的教材、乐谱、音响资料等。

2. 乐器:准备拉丁美洲特有的乐器,如吉他、班多铃、康加鼓等。

3. 音响设备:确保音响设备正常运行,以便播放音乐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讨论等。

2. 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评价其音乐欣赏能力。

3. 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学生在演奏拉丁美洲乐器、进行拉丁舞蹈练习等方面的表现。

4. 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其在课后进行相关音乐的学习和欣赏。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单元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2课时: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第3-4课时:探讨桑巴、恰恰、伦巴等拉丁舞蹈音乐的形式和节奏特点。

历史教案-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历史教案-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历史教案-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教案名称: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原因;2. 掌握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3. 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对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影响;4. 培养学生对于独立运动的历史事件和其影响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原因;2.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

教学难点:1.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对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影响;2.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介绍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概念和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原因;2. 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

三、学生讨论(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对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影响以及其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和意义。

四、学生展示(15分钟)请学生轮流展示自己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认识和分析,并与其他同学互动。

五、小结(5分钟)总结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重要内容和影响,激发学生的思考。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总结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反思: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一场民族解放运动,通过教学,学生可以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掌握其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分析其对殖民统治的影响以及其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和意义。

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展示,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理解和记忆。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学习拉丁美洲音乐的基本节奏和乐器;3.学习拉丁美洲音乐的基本舞蹈步伐;4.能够演奏一首拉丁美洲音乐,并配合舞蹈表演。

二、教学内容1. 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拉丁美洲音乐是指源自拉丁美洲地区的音乐,包括了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音乐。

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时期,当时欧洲音乐和非洲音乐与当地的印第安音乐和民间音乐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拉丁美洲音乐风格。

拉丁美洲音乐的文化背景也非常丰富多彩,包括了西班牙、葡萄牙、印第安、非洲等多种文化的影响。

这些文化的融合使得拉丁美洲音乐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和风格。

2. 拉丁美洲音乐的基本节奏和乐器拉丁美洲音乐的基本节奏是“三连音”,也称为“三拍子”。

这种节奏非常有节奏感和动感,是拉丁美洲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

拉丁美洲音乐中常用的乐器包括了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等。

其中,打击乐器是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包括了鼓、铃鼓、木鱼、铃铛等。

3. 拉丁美洲音乐的基本舞蹈步伐拉丁美洲音乐的舞蹈非常热情和动感,常常需要配合特定的舞蹈步伐才能更好地表现出音乐的魅力。

常见的拉丁美洲舞蹈包括了桑巴、探戈、恰恰、伦巴等。

4. 演奏一首拉丁美洲音乐,并配合舞蹈表演在学习了拉丁美洲音乐的基本节奏、乐器和舞蹈步伐之后,学生们可以尝试演奏一首拉丁美洲音乐,并配合舞蹈表演。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们对拉丁美洲音乐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音乐和舞蹈表演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基本节奏、乐器和舞蹈步伐等知识,让学生们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和魅力;2.演示法:老师可以演奏一段拉丁美洲音乐,并配合舞蹈表演,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拉丁美洲音乐的魅力;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们分组合作,共同学习和演奏一首拉丁美洲音乐,并进行舞蹈表演,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拉丁美洲的民间歌曲、乐曲及舞蹈,学生能够感受体验到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拍击舞蹈节奏、学跳探戈等音乐活动,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并能对这种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获得丰富的体验与审美的享受。

3、通过对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欣赏与体验,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多元文化观。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总结拉丁美洲的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用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分析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歌曲:《生命之杯》,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设问: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师总结:《生命之杯》这首歌曲是由拉丁美洲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是98年世界杯的主题曲,他的风格热情奔放、富有动感,是属于拉丁美洲的音乐,所以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入美丽的拉丁美洲,去领略拉丁美洲音乐的无穷魅力。

二、拉丁美洲的介绍:设问:(1)你知道拉丁美洲的具体地理位置吗它包括哪些国家(2)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你所了解的拉丁美洲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及历史等)(1)人们通常将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统称为拉丁美洲。

我们所熟悉的拉丁美洲国家有巴西、古巴、阿根廷,墨西哥等。

(2)16世纪前,古代的美洲印第安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玛雅文化、阿兹台克文化、印加文化,音乐是这些文化的组成部分。

这三大文化区域的音乐各具特点:玛雅人的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常使用敲击乐器:木鼓、竹笛和海螺与葫芦制成的摇铃,是阿兹台克人的创造;印加人则以善于演奏排箫和竖笛着称。

(3)但是从16世纪初开始,拉丁美洲各地先后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大批欧洲移民带来欧洲的音乐,非洲的黑人奴隶也带来了非洲的音乐。

于是拉丁美洲音乐融合了印第安本土音乐、欧洲音乐、以及非洲黑人音乐风格。

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属于拉丁语系,所以这个地方叫拉丁美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丁美洲教案》篇一:拉丁美洲教案拉丁美洲考纲 1、掌握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理解拉丁美洲气候类型的成因,能够运用气候和地形图说明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3、了解拉丁美洲矿产资源分布状况,通过热带雨林开发,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考向分析 1运用气候和地形图说明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2结合亚马孙流域的开发,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 3结合拉丁美洲区域图考察该地区的地形气候洋流等知识第一课时重点难点气候的分布和地形质检单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学生对气候特点的掌握和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这部分是第一课时重点学习目标 1、根据地图册P37.38,描述拉丁美洲的组成、位置和地形,并能画出沿主要经纬线地形剖面图。

2、结合拉丁美洲地形和气候分布特征,举例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通过讨论,分析出拉丁美洲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

3、通过拉丁美洲人文地理的学习,比较分析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异同点,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评价设计 1、通过作图检测学生对目标一的完成情况,方式是同桌互查的方式,使一半以上同学准确作图。

2、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完成对学生目标二检测情况。

3、通过完成表格及做《导与练》P196页习题1,完成对学生目标三的检测。

教学过程导入:这里是古老而又神秘的大陆,这里气候特点是湿热,这里有热情奔放的舞蹈,有令人狂热的足球,是生物的世界,是探险家梦寐以求的地方,这里是——拉丁美洲拉丁美洲和我们说的南美洲有什么联系呢?展示材料拉丁美洲名称的由来拉丁美洲就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包括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因长期曾沦为拉丁语组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现有国家中绝大多数通行的语言属拉丁语族,故被称为拉丁美洲,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洲通过材料找到拉丁美洲的组成和纬度范围,理解拉丁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关系,拉丁美洲包括南美洲下面,我们就跟随地理的视角走近这片神秘而又古老的大陆展示学习目标 1、根据地图册P37.38,描述拉丁美洲的组成、位置和地形,并能画出沿主要经纬线地形剖面图。

2、结合拉丁美洲地形和气候分布特征,举例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通过讨论,分析出拉丁美洲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

3、通过拉丁美洲人文地理的学习,比较分析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异同点,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分层展示教学目标1、根据地图册P37.38,描述拉丁美洲的组成、位置和地形,并能画出沿主要经纬线地形剖面图。

展示拉丁美洲的组成、位置和地形PPT,展示巴拿马运河教学视频资料,学生自主学习。

地形是本节课一个重点讲解部分,引导学生读图识图,画出沿主要经纬线地形剖面简图。

加深对地形的印象。

补充内容:学生对板块构造掌握的不好,这次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所以在地形的学习中穿插思考题:为什么南美大陆西岸会形成搞大山系?答: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分层展示学习目标 2、结合拉丁美洲地形和气候分布特征,举例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通过讨论,分析出拉丁美洲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

地形是影响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拉丁美洲表现尤为突出,你能举例说明吗?学生结合地形和气候分布图回答 PPT展示本区主要分布有哪些气候类型?成因分别是什么?小组讨论作答。

重点讲解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

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纬度、地势地形、洋流) 1、从纬度位置看,赤道横贯亚马孙河流域,热量条件优越,属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沛 2、从地势地形看,亚马孙河流域南、北、西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由东北、东南从大西洋吹送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在西部山地形成地形雨 3、同时东岸南赤道暖流经过,增加了该地区的湿润程度 4、亚马孙河处于拉丁美洲大陆最为宽广的部位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分布:安第斯山以西,赤道与30S之间的狭长地带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的影响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受东南信风影响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对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起促进作用达标检测:课堂提问。

分层展示学习目标 3 通过拉丁美洲人文地理的学习,比较分析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异同点,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达标检测:《导与练》P196页习题1 课堂小结结合学习目标回顾篇二:拉丁美洲音乐拉丁美洲民间音乐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三部分中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与亚洲民间音乐一样,都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本节的学习内容依然是要引导学生尊重多元文化,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感受了解拉丁美洲歌舞音乐文化和民族风情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拉丁美洲民间器乐、歌舞等音乐的基本特征。

(知识与技能)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一些有代表性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 3、(情感目标)了解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相融合的的特点以及多姿多彩的音乐风格。

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共享不同民族的民间音乐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了解拉丁美洲歌舞音乐文化和民族风情。

2、难点:(1)、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中音乐要素的特点;(2)、结合地理、历史背景等对“拉丁美洲音乐三种音乐的融合”加以理解。

五、说教法:根据学生情况和本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音乐本身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所以要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开发创新思维。

2、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音乐,促进对音乐的理解。

3、情景式教学;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一些符合本课意境的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一、(设问与回答方式导入): 1、播放拉丁舞蹈视频,看完后同学们请讨论回答:这种舞蹈叫什么舞蹈?这种舞蹈起源于什么地方?节奏有何特点?(学生根据录象舞蹈动作归纳:这是拉丁舞;选择亚洲、欧洲、拉丁美洲;采用连续的切分音节奏。

链接:拉丁舞以其节奏鲜明,个性奔放的风格征服了全世界,它是拉丁美洲的艺术奇葩,但拉美土地上除了这动感十足的舞蹈外,更有许多风格独特的音乐作品。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领略拉美音乐的独特、魅力。

二、讲授新课(引出课题:拉丁美洲音乐)(一)、拉丁美洲及拉美音乐介绍要想真正理解拉美音乐,首先要了解拉丁美洲,拉丁美洲是一个什么样地方呢,课前我己经把这个任务交给同学了,各组把准备好的材料和大家分享一下。

下面我们请每组的代表就课前准备的资料到台前与同学交流。

(交流讨论的主要内容: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环境、历史、社会文化等)。

我再补充一下:拉丁美洲是指以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南美洲四个部分。

在广阔的拉丁美洲,风土、人种极其多样,因此,在音乐方面也表 1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式,从地球上各个地方迁移过来的人种都在这里互相混和,所以说多元混合型文化是这一地区文化的最大特点。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1492年以前,印第安人是拉丁美洲原住居民,因此,印第安音乐文化成为当时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主流;15世纪末,随着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殖民着的入侵,欧洲的音乐文化逐渐融入;I6世纪初,非洲的黑人被作为农奴大量输入美洲,又带来了他们的非洲黑人传统音乐。

这就是拉丁美洲这种混合性音乐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当代拉美音乐形式多样、种类繁多,但又有其独特的特点。

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印第安人音乐,拉丁美洲民间音乐和黑人音乐。

那么他们的音乐文化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拉丁美洲,感受他们混合性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音乐作品欣赏: A我们先欣赏《拉丁美洲排萧三重奏》: 1、排箫介绍:(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排箫,是距今3000多年的中国西周初期的骨排箫。

排箫是把若干支同种材质的音管,用粘接、捆绑、或框架固定的方式把它们结合成一个整体乐器,音管都是按由长到短或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在音管的内部用蜂蜡或软木塞堵住,吹奏时,气流从吹口上方滑过,撞击对侧的内管壁,气流在音管的内腔震动,产生了乐音,由于蜂蜡、软木塞的位置不同,气流在音管内的震动周期不同,所以气流的震动频率不同,因而就产生了不同的乐音。

排箫在世界各地民间都有,但这种合奏形式只有在拉丁美洲有。

) 2、播放排箫独奏视频:《回忆》;大家感受排箫独特的音色魅力; 3、播放《拉丁美洲排萧三重奏》大家体会拉丁美洲排箫合奏的音乐风格特点。

B 接下来欣赏到的是《多巴哥钢鼓合奏》 1、欣赏全曲,听完后大家谈谈感受、音乐特点:(热烈、欢快) 2、简介该乐器及有关资料:多巴哥人民热情豪放性格的再现。

钢鼓不仅仅是多巴哥的民族乐器,还体现了这个双岛国家的发展历史。

250多年前,鼓曾被用作通信工具,后来法国殖民者来到这里,带来了他们的文化传统,鼓的用途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因此钢鼓作为一种乐器的演变也是对历史变迁的回应。

钢鼓乐器同时也是许多城市工人阶级斗争的产物,它的发展与许多国家的不断发展齐头并进。

现在,钢鼓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级乐器,并成为许多民族身份的象征。

) 3、欣赏用钢鼓演奏的《多巴哥国歌》今年5月31日 4、同学们我们一起观看乐器图片来加深印象。

C接着欣赏的是墨西哥民间歌曲《美丽的小天使》 1、听完后大家分组讨论回答:歌曲是怎样的情绪?(旋律优美抒情,略带淡淡的乡愁,使用西班牙语演唱。

) 2、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手拍节奏,感受这首歌的节奏特点?(采用3/4拍子,节奏平稳一致,连续采用切分节奏使音乐更具特色、更加富有动感) 3\4 ×××︱×××︱×××︱×××| 3、再听这首歌,大家跟音乐哼唱,再次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

4、我们一起讨论并总结演唱者的演唱特点:歌手的演唱不是严格的按照乐谱来演唱,有些随意,歌唱的状态很放松。

5、简介歌曲的特点:这首歌曲具有浓郁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沿用欧洲音乐体系,采用七声大调式音阶,前部分是领唱,后部分为合唱,歌词用西班牙语。

但节奏独特 2富有动感,音乐略带有淡淡的愁绪,体现了欧洲音乐与当地民间音乐风格的融合。

墨西哥民族歌曲被称为“松”,与西班牙民间音乐有着不可分的关系,“松”通常是大调式,节奏明快,旋律动听,气氛欢乐。

西班牙曾对墨西哥进行了统治,因此,墨西哥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关系深深地带有西班牙文化的影响,这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种文化是具有十分典型的相互交融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