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艺术设计概述
太原市综合高中美术教师李晓燕设计模块第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讲解法+讨论法+图片示范法+录象演示法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1、授课时要紧紧围绕着艺术设计的特点──科学与人文互为依存的紧密关系展开阐述,使学生们对此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主要环节的效果
板书并打开课件(结合图片与生活事例讲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导入:
引出课题:以设计获取智慧--艺术设计概论(同学们,当你孤身一人去异地旅游,在于对方无法拿语言沟通的前提下你怎样与对方交流感情?)
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设计课,那么到底什么是设计呢?设计和工艺有什么区别吗?教师讲述:设计有第一性,而工艺实在设计的基础上制作,所以设计更伟大,所以我们这节课共同来学习一下设计模块的第一课《以设计获取智慧--艺术设计概述》板书
不足之处:但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毫无基础的学生来说,相对容量较大,在一节课内完成所有的教学环节有一定难度。可以采取课前渗透、课后延伸、适当分解的方法来处理。
现代艺术设计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艺术发展的产物。它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门类,较之传统的美术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着很大的区别。艺术设计更强调科学与艺术、时尚与实用、功能与审美、理性与感性、动脑与动手的高度统一,它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
学生思考并回答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
对设计内容有关信息进行调查、了解、收集、整理、分析、归纳,明确设计目的。
2.表现:
《第1课 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造型艺术的基本观点和分类。
2. 理解并掌握造型艺术的基本因素,如线条、色彩、形状等。
3. 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 鼓励学生通过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各种造型艺术作品,理解基本因素在作品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类型的造型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
2. 准备彩色笔、画纸、橡皮泥等教学用品。
3. 制作PPT,用于展示各种造型艺术作品和基本观点。
4. 安排一个适合进行艺术创作的教室或场地。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创造力的造型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创造力和造型艺术之间的干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新课教学1. 基础知识讲解:介绍造型艺术的基本观点、分类、特点等基础知识。
2. 创造力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培养创造力,如何在造型艺术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3. 艺术技巧的学习:介绍一些基本的艺术技巧,如绘画、雕塑、拼贴等,并传授如何运用这些技巧。
4. 实践操作:给学生提供一些创作主题,如“我的一天”、“我的梦想故里”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教师进行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判: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教师进行总结和评判。
(三)教室互动1. 提问与回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和经验。
3. 互动游戏:通过一些互动游戏,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四)小结与作业1.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创造力和造型艺术之间的干系以及如何培养创造力。
2.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进行创作,并思考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实践插花艺术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插花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种类。
(2)掌握插花的基本技巧和工具使用方法。
(3)能够根据不同场合和需求设计出具有美感的插花作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插花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热爱传统文化的品质。
(3)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插花的基本技巧和工具使用。
(2)插花作品的设计和创作。
2. 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不同场合和需求设计出具有美感的插花作品。
(2)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插花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种类。
(2)播放插花艺术的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讲解插花的基本技巧,如花卉的选择、修剪、固定等。
(2)介绍插花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剪刀、插花针、花泥等。
(3)分析不同场合和需求下插花作品的设计原则。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套插花工具和花卉。
(2)教师示范插花过程,包括花卉的选择、修剪、固定等。
(3)学生按照示范步骤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完成插花作品后,进行展示和分享。
(2)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
(3)评选出最佳插花作品,颁发奖品。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插花艺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插花艺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3)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插花艺术,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2)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大纲

一、数字艺术设计方向专业必修课1、《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情况】一、课程代码:二、课程类别及性质:1.中外美术史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课。
2。
开设、教课时间及学分:第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本课程学习一学期。
总课时为36课时(每周2课时,18周),每学期学分2分。
其中理论课时36课时,外出考察0课时。
3.课程教材:《中外美术史》桑新任等主编,辽宁美术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4。
开设系(部):艺术系【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识中外美术的历史,认识美术史上的代表性作品,培养同学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本课程重视美术史上经典作品的分析,注意理论及实践的结合。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史前美术及先秦美术(2课时)第一节史前美术(1课时)基本要求:本节讲述原始陶器、原始绘画、原始雕塑。
其中原始陶器讲仰韶文化类型彩陶、马家窑文化彩陶、半山类型彩陶、龙山文化彩陶;原始绘画讲彩陶上的装饰性绘画、岩画;原始雕塑将原始时期的动物雕塑(难点)、人物雕塑以及玉石雕刻。
第二节先秦青铜器艺术(1课时)基本要求:青铜冶炼是我起源和发展;青铜工艺的制造技术;青铜器的种类及用途;青铜器的纹饰;先秦的雕塑艺术-—青铜雕塑(重点);玉石雕塑;陶塑和木雕;先秦的绘画艺术-—壁画;战国帛画;战国漆画.课后作业:1、简述新石器时代各类彩陶的装饰特点2、饕餮纹的含义学习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同学讨论为辅。
师生交流、同学交流的方式来展开。
征求学生的意见,体谅学生的难处,采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授课,学生应加强理解。
第二章秦汉美术(3课时)第一节秦汉绘画艺术(2课时)基本要求:宫殿壁画;墓室壁画——西汉墓室壁画;东汉墓室壁画;汉代帛画;秦汉雕塑艺术——秦汉陶俑;汉代石刻;青铜雕像;画像石及画像砖(难点)。
第二节秦汉工艺美术(1课时)基本要求:金属工艺;漆器;染织;陶艺。
课后作业:2、概括秦汉美术的整体特征学习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以观看视频为辅助.学生应在老师讲课的基础上,阅读相关的书籍.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美术(4课时)第一节绘画(2课时)基本要求:魏晋之际的绘画;顾恺之和戴逵;陆探微和张僧繇;北朝的画家;口语媒介;谢赫的“六法论”(重点)第二节石窟艺术(2课时)基本要求:莫高窟;莫高窟的壁画;第二节石窟艺术(1课时)基本要求:云冈石窟造像;龙门石窟造像;莫高窟造像;陵墓雕刻;陶俑(难点)。
陈设艺术设计第一课概要

1.室内陈设设计的发展进程
室内陈设艺术又被称为装饰派艺术,起源于现代欧洲。20世纪初欧
洲一些中产阶层的家庭主妇自发成立协会,探讨家居空间的陈设与装饰
从而开了室内陈设设计的先河。
1930年美国正式成立了室内设计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整个
社会审美意识的普遍觉醒,人们越来越重视工作和生活空间的艺术品味
室内装饰 (Interior)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生活需要, 合理、完美地组织和塑造具有美感而又舒适、方便的室内环境的一种 综合性艺术。
室内装饰: 建筑内部固定的表面装饰和可以移动的布置所共同创 造的整体效果”。换句话说,传统的“室内装饰”在实际上包括两个 主要部分:其中一个部分是指门窗、墙壁和天花板等建筑细部的固定 装饰;另一个部分则是指家具、窗幔、地毯和器皿等可以移动的布置。 他们共同强调的是生活环境的适用性、艺术性和个性等基本生活原则 的创作,与实用美术设计原则“实用、经济、美观”有许多相同点。
力的节省和体力的恢复,根据投资能 室内陈设艺术设计要重视室内
力作出符合实际的精密预算等等。
环境中的两个建设:“物质建设”
和“精神建设”。要灵活运用四
个性能:实用性、经济性、艺术
性及个性。
第二章 室内陈设艺术设计分类
室内陈设艺术设计所包括的内容相当丰富,所处的环境特别复杂,
也由于地域风俗的不同,使用功能的差异,陈设展示效果的区别,大
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的范围: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的类型相当复杂,根 据使用性质不同可以大体划分为“住宅环境室内陈设艺术设计”与 “公共环境室内陈设艺术设汁”两类。
住宅环境的对象是家庭的居住空 间,无论是独户住宅、别墅,还是 普通公寓都在这个范畴之中,它的 主要目地是根据居住者的住宅环境, 空间大小人数多少,经济条件,职 业特征,身份地位,性格爱好等, 进行相适应的陈设艺术设计,为家 庭塑造出理想的温馨环境。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2023版120加原创

设计概论第一章导论1.设计已成为我们文明和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又创造着(新文化)和(新文明)。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一、设计的概念1.设计,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
2.作为与英语design对译的词,设计主要指(设想)与(规划)。
/“Design”一词的根本语义是“通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是一种思维过程和一定形式、图式的创造过程。
3.作为动词的design,来源于拉丁语Designara,第一是意味着(指示)第二是(建立计划、进行构想、规划),第三是(指画草图、制作效果图等)。
/“Design”语义的核心即强调的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设想、计划和方案之义。
4.作为名词的design,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
若对此作进一步的限定,则专指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计划与设计。
5.汉语中的设计,最早是(计谋)的意思。
6.在文学艺术方面,与设计同义的还有(“意匠”)一词,从字面来理解,(意匠)即(意图)与(匠心),指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
7.在(20)世纪初,design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等词,当时所谓的图案,包括(平面的纹饰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
8.据现有资料最早提出(“工艺美术”)一词的是(蔡元培)。
9.所谓(工艺美术),即(实用美术),换言之:(凡于日常生活器具之制造上加以美术之设计者,即得谓之工艺美术。
)10.“Design”与汉语原有词汇“设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汉语中的(策画)、(策划)、(意匠)、(图案)等词义相近。
二、设计的意义1.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
2.(1980)年联合会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一)次年会上把这一定义修改为: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艺术设计

包豪斯校舍,德国(1926年) 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
此建筑群由著名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设计,建于德国德骚市。它由 包豪斯教学楼、实习工厂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空间布局的特点是根据使用功能组合为既分又合的群体,既独立分区,又方便联系。教学楼与实习工厂均为四层,占地最多。宿舍在另一端,高六层,连接二者的是两层的饭厅兼礼堂。居于群体中枢并连接各部的是行政、教师办公室和图书馆。建筑占地面积为2630平方米。这样不同高低的形体组合在一起,既创造了在行进中观赏建筑群体给人带来的时空感受,又表达了建筑物相互之间的有机关系,更体现了“包豪斯”的设计特点: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造的精美直接联系起来。这座校舍和包豪斯学校的教学方针与方法均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3]
培养要求
第1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学设计)

本节课将重点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素养培养,使他们在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同时,提升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齐白石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强调齐白石在绘画中的线条、构图、色彩等方面的创新,以及其“齐派”画风的特点。例如,齐白石画的虾,线条简洁有力,形态生动,能够突出表现对象的质感。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聚焦于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探讨了其艺术风格、代表作品以及他在中国画史上的地位。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我发现同学们在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时,对中国画的基本技巧和审美特征掌握程度不一。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适时调整教学难度,以便让每位同学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第1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第1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索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名家名师”章节中的内容,聚焦于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艺术生涯及其作品。具体教学内容包括:
1.齐白石生平简介:了解齐白石的出生背景、学艺经历及其在艺术领域的贡献。
2.齐白石艺术风格特点:分析齐白石绘画的线条、构图、色彩运用等特点,以及其独特的“齐派”画风。
其次,通过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同学们对齐白石作品的鉴赏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在讨论中积极发言,展示了对艺术作品的独特见解。这说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齐白石艺术风格的独特性时,部分同学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仍感到困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运用更多实例和图片,以直观、生动的方式诠释这些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