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大名酒的由来——经典
中国八大名酒介绍

中国八大名酒介绍茅台尊为中国国酒,以独特的色、香、味为世人称颂。
以清亮透明、醇香回甜而名甲天下。
茅台酒一般52~54度,产于贵州省仁还县茅台镇,因产地而得名。
该厂位于赤水河畔,有270余年的历史。
相传公元1704年,有一贾姓山西盐商从山西汾阳杏花村请酿酒大师在茅台镇酿制山西汾酒。
但依古老的汾酒制法。
高粱作料,小麦制曲,赤水河之水作引,酿的醇香美酒风味却与汾酒不同,故称“华茅”。
即杏花茅台。
1873年设立的荣和酒坊,后为贵州财阀赖永初所有,是为“赖茅”。
茅台酒工艺:1936年编修的<<续遵义府志>>记载:"茅台酒,……,出仁怀县茅台村,黔省称第一…。
法纯用高梁作沙,煮熟和小麦曲三分,纳粮地窖中,经月而出蒸烤之,即烤而复酿。
必经数回然后成,初曰生沙,三四轮曰燧沙,六七轮曰大回沙,以次概曰小回沙,终乃得酒可饮。
茅台酒生产,采用高梁为原料,并且称之为"沙"。
一年一个周期,只投料两次,第一次称为下沙投料,第二次为糙沙,各占投料量的50%。
第一次投料,先经热水润料后,加入5-7%的母糟(即上一年最后一轮发酵出窖未经蒸酒的优质酒醅),进行混蒸(蒸粮蒸酒同时进行),冷却后堆积发酵,入窖发酵一个月。
第二次原料料经粉碎,润料后,加入等量的上述酒糟进行混蒸,蒸馏后所得到的第一次酒称为“生沙酒”,全部泼回原酒醅中,摊冷后,加上一批蒸馏得到的尾酒,再加曲入窖发酵一个月。
发酵成熟的酒醅经蒸馏,得到第二次的蒸馏酒,称为“糙沙酒”。
酒头部分单独贮存,用于勾兑,酒尾则仍泼回酒醅中重新发酵。
酒醅经摊冷,加酒尾,酒曲,堆积后再入窖发酵一个月,蒸馏,从此周而复始,再分别发酵,蒸馏。
总共要经过八次发酵,八次蒸酒,第三次蒸馏得到的酒称为“生沙酒”,第四、五、六次所蒸馏得到的酒统称为“大回酒”,第七次蒸馏所得到的称为“小回酒”,第八次蒸馏得到的称为“追糟酒”。
其中最后七次蒸馏出来的酒作为产品分别入库,再行勾兑。
内容二:中国酒文化

二、酒的定义和分类
1. 酒与酒度
酒是一种用水果、谷物、花瓣、淀粉或其他有足够糖分或 淀粉的植物经过发酵、蒸馏、陈酿等方法生产出含乙醇的饮料。 凡是含有O.5%-75.5%食用酒精的可饮用的液体都可以称为酒。
标准酒度是指在20℃的条件下每100ml酒液中含有纯酒精的 毫升数,通常用百分比或用缩写GL表示。如42度白兰地标注为 “42Ale%by VOI.”,或“42GL”。
啤酒的度数是什么意思?
很多朋友将12度的啤酒误认为含有 12%的酒 精浓度,其实啤酒的度数和白酒度数的含义 是两码事,白酒的度数是其酒精含量。而啤 酒的度数实际上指的是原麦汁浓度(啤酒发 酵进罐时麦汁的浓度)。即12度的啤酒是用 含糖量为12度的麦芽汁酿造成的啤酒。
麦汁浓度与酒精浓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 低浓度啤酒的酒精为2度,中浓度为3.1—3.5 度,高浓度啤酒则为4-5度。
最早出现于美属不达米亚(现属伊拉克)。远 在五六千年前,古埃及和巴比伦的居民也开始用大 麦酿酒,后经希腊和罗马传入欧洲。早年啤酒的发 展缓慢,长期在手工作坊生产,直到19世纪中叶, 啤酒生产才逐步改为机械操作,大大推动了啤酒的 生产和消费。
啤酒在中国的发展
是中国各类饮料酒中最年轻的酒种,只有百余年历 史。
本次酒文化知识专题,一方面是关于酒水知识,另一 方面是与酒有关的文化。
一、我国酿酒起源的传说
人类很早就懂得了酿造多种不同的酒类来作为 日常生活中的饮料。据考证,大约在公元前20世纪 至公元前15世纪。古埃及、古希腊以及中国古代的 先民已经掌握了简单的酿酒技术,并可用五谷、各 种果子及不同的原料来酿制不同味道的酒。
酒的别名
中国最初的酒字写成“酉”
中国人创造了许多以“酉”字作意符的形声字,这 些字都与酒有关:“酐gān” 、“酎zhòu ”、 “酗”、 “酌”、 “酝”、“酣”、“酢zuò/cù”、 “酡tuó”、“酬”、“酹lèi”、“醇”、“酏yǐ”等
中国名酒大辞典了解百款名酒的故事与特色

中国名酒大辞典了解百款名酒的故事与特色中国名酒大辞典:了解百款名酒的故事与特色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酿酒历史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酒文化。
名酒作为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积淀。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名酒大辞典,通过了解百款名酒的故事与特色,让您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宝贵的中国酒文化遗产。
一、白酒类名酒白酒,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名酒之一,酿造历史悠久,种类众多。
其中,贵州茅台是最为著名的白酒之一。
它以独特的酿造工艺和独特的口感而闻名于世。
茅台镇地处贵州省遵义市,地理环境优越,加之代代酿酒师傅的精湛酿酒技艺,使得茅台酒口感醇厚、芳香浓郁,被誉为国酒中的翘楚。
二、黄酒类名酒黄酒,作为中国四大名酒之一,历史悠久,酿造工艺独特。
其中,绍兴黄酒是最为知名的黄酒之一。
绍兴黄酒,以绍兴特有的麦曲菌和黄酒曲菌为主要酿造原料,经过传统工艺的酿造而成。
绍兴黄酒酒体清澈透明,香气独特,滋味醇厚,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它不仅可以喝,还可以被用于烹饪,为菜肴增添一种独特的风味。
三、啤酒类名酒啤酒,作为一种发酵类饮品,近年来在中国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受欢迎。
其中,青岛啤酒是最为知名的啤酒品牌之一。
青岛啤酒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鲜爽的口感而蜚声国际。
青岛啤酒采用德国进口的麦芽、啤酒花和水,经过科学配方和精密调控,酿造出了清爽、香甜、苦涩的口感特征。
无论是与朋友聚会还是品尝美食,青岛啤酒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四、黄酒类名酒黄酒,作为中国传统的名酒之一,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酒文化的瑰宝”。
其中,绍兴黄酒是最具代表性的黄酒之一。
绍兴黄酒采用上等的糯米、优质的纯净水和特有的酵母为原材料,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储存,成品酒色金黄,香气独特,入口醇美,回味悠长。
绍兴黄酒被誉为“中国美酒之冠”和“东方美酒之王”。
五、洋酒类名酒洋酒,作为中国酒市场新兴的一部分,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其中,红酒是最为经典和知名的一种洋酒。
白酒是用什么东西做出来的?中国八大名酒是哪八大?

白酒是用什么东西做出来的?中国八大名酒是哪八大?白酒其实是我们中国的酒类品种,又被称为烧酒、老白干等,我国的白酒种类众多,其中也又许多有名的品牌,那么,白酒是用什么东西做出来的?中国八大名酒?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介绍。
一、白酒是用什么东西做出来的白酒其实是一种蒸馏酒,是由一些淀粉或糖质含量很高的原料制作成酒醅或者发酵之后,再通过蒸馏发方式增加了酒精含量而得的。
而这些原料一般为我们较常见的粮食等,比如高粱、麦黍、玉米、红薯、米糠等。
之后使用酒曲进行酿造,而酒曲的种类也有着很多的学问,分为大曲、小曲、麸曲等作为糖化剂,这些酒曲也是由这类我们常见的粮食为原料制作而成的,比如大麦、小麦、豌豆等。
二、中国八大名酒是哪八大1.茅台酒茅台酒的历史悠久,是十分著名的白酒品牌。
茅台酒属于酱香型的大曲酒,属于大曲酒中十分经典的典型。
2.董酒董酒的工艺、风格独特,品质优良,单于贵州的遵义董公寺镇,属于董香型酒的典型代表,是串香工艺的代表,既大曲的工艺,由有小曲的工艺在其中。
3.汾酒汾酒的历史也十分的悠久,产自山西的杏花村。
自古就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名句。
4.泸州老窖特曲泸州老窖与茅台酒和汾酒在五次国家评酒会上都被评委名酒。
产自四川泸州的泸州老窖是大曲酒中的经典之作,甘冽清香,深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5.剑南春剑南春也是产自四川省的美酒,剑南春酒质清澈透明,气味清香浓郁且回味甘甜,自古就受到许多名人的喜爱。
6.西凤酒西凤酒是四次被评为民就的品牌,产自于陕西省宝鸡市的柳林镇,以当地的粮食特产高粱为原材料,使用大麦、豌豆制作酒曲进行发酵。
且西凤酒的香型特殊,既有清香又有浓香。
7.古井贡酒古井贡酒产自安徽毫州,酒液清澈,清香浓郁,且酒液粘稠可挂杯。
8.五粮液五粮液也是产自四川的名酒,使用红高粱、糯米、大米等粮食为原材料,与其他产自四川的名酒风格相似,醇厚浓香,余香不尽。
中国的白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白酒自古以来就深深受到各类人士的喜爱,无论是平民百姓作为日常饮用聚会、解乏,又或是文人骚客吟诗作对时饮酒助兴,总之,自古人们的生活中就离不开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酒。
中国的八大名酒哪个历史最久

中国的八大名酒哪个历史最久
第一:汾酒,4000年历史,最早国酒。
汾酒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就成为了当时北齐的宫廷御酒并被载入史册。
第二:西凤酒,2600年历史,始于殷商,盛于唐宋。
西凤酒早在唐朝就被列为珍品,宋朝苏轼曾有诗云:花开酒美曷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
第三:古井贡酒,酒中牡丹,色如水晶。
公元196年,曹操曾将老家毫州所产美酒进献给汉献帝,那就是古井贡酒。
第四:剑南春,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
剑南春在唐朝定型,成为宫廷御酒,也被载入史册。
第五:茅台,第一国酒。
诞生于八百多年前,酱香型美酒,现在的国宴宠儿。
第六:泸州老窖,浓香鼻祖,酒中泰斗。
元明时期泸州老窖大曲酒正式成型,公元1324年第一代泸州老窖大曲酒出世。
第七:五粮液,陈氏秘方,姚子雪曲。
公元1368年,宜宾人陈氏继承姚氏产业酿造而成。
第八:董酒,酒中贵族,国家机密。
十六世纪后期,董酒迅速发展成型,到康熙初年已经出现了成熟的小曲酒。
八大名酒是哪些?

八大名酒是哪些?导读:本文是关于生活中常识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八大名酒是茅台酒、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特曲、汾酒、西凤酒、董酒、古井贡酒。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白酒共进行过五次的国际级评比,茅台酒、汾酒、泸州老窖在历次国家评酒会上都被评为名酒,五粮液、西凤酒、董酒、古井贡酒在其中四次被评为名酒。
古时的“名酒”也不少,如:汉武帝喜欢的兰生酒、曹操喝的缥醪,唐玄宗的三辰酒、虢国夫人作的天圣酒,孙思邈作的屠苏酒。
这些酒中最考究的大概是魏贾锵作的昆仑觞了,因为他的用水十分考究,是用小船在黄河中流取水,而且自认为是取的黄河源头之水,用以酿酒,所以把它叫作昆仑觞。
虽然从四川彭县、新都出土的酿酒画象砖的实物印证来看,早在东汉,成都就已经懂得和开始用烧烤的蒸馏技术制酒了,但这种技术的成熟,却应该是唐宋之间的事,因为当时虽然用烧烤蒸馏技术提高了酒精的度数,但勾兑技术却远未成熟,高度酒的口感也没有酿制的醪酒口感好,所以还不能被人们广为接受。
但这种烧烤蒸馏技术的初型却在四川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这也是使四川成为真正具有现代名酒意义的“名酒之乡”的基础。
所以在唐代,四川便出现了绵竹剑南春烧酒以及泸州荔枝绿、郫县郫筒酒等名酒。
而且这些名酒中,直到现在,剑南春仍享誉海内外,而泸州也是名酒之乡,泸州老窖酒仍然是著名的历史悠久的品牌。
郫县的郫筒酒很有趣,它是把酒酿好以后,用大竹筒装起来,“包以蕉叶,缠以藕丝”,放置于郊外,历经几十天后,直到浓香后再取出饮用的。
郫筒酒之为名酒,从旧时文人学士的呤诵中也可见一班,如杜甫就有“酒忆郫筒不用酤”的诗句,苏东坡也曾呤“他年携手醉郫筒”,陆游有“且拼滥醉沽郫筒”等句。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名酒知识

六五、八大名酒和八大名白酒是哪些它们是怎样确定的酒类产品是与人民接触最多的产品之一. 名酒更为人们所喜爱。
建国以来,轻工业部先后组织了三次全国评酒会议。
第一次全国评酒会议是在一九五二年举行,评出了八种国家名酒,即;茅台酒、泸州老窖特曲酒、汾酒、西风酒,攻瑰香红葡萄酒、味美思、金奖白兰地、绍兴加饭酒,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八大名酒。
第二次全国评酒会议是在一九六三年举行,这次评选出十八种国家名酒,其中有八种为名白酒,即:茅台酒、汾洒、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酒、全兴大曲酒、董酒、西风酒,又称八大名白酒。
一九七九年八月,轻工业部举行第三次全国评酒会议。
评酒委员会是由各省(市)推荐、经轻工业部考核选拔的优秀评酒员,以及各地对酒类产品深有研究,负有众望的特邀评酒员组成的。
经过对各省(市)推荐的酒类产品进行品尝鉴定,从中评选出十八种优秀的酒类产品,它们已经由轻工业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名酒。
这十八种名酒中包括八种名白酒,即;茅台酒、汾酒、五粮液、剑南春、古井贡酒、洋河大曲、董酒,泸州老窖特曲。
这都是人们常说的八大名白酒。
其它酒类中的名酒,如山西竹叶青酒、青岛啤酒、绍兴加饭酒、中国红葡萄酒、金奖白兰地等,虽然也列入国家名酒,但都不属于白酒的范畴。
六六、我国八大名白酒的主要工艺特点和质量特点是什么一九七九年轻工业部命名的八大名白酒,其主要工艺特点和质量风格特点如下: (一)茅台酒茅台酒产于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
用纯小麦粉制大曲,加母曲,超高温培养,成曲期40天,成品大曲有浓郁的酱香味。
其酿酒季节,是从重阳开始下沙,共九个月。
酿酒程序是:第一次把高粱粉碎二八粗细,用30C温水浸泡,加母曲尾酒起堆发酵,晾堂堆积3—4天,在达到指定温度后下窖,再加尾酒,用泥窖或石窖发酵一个月。
起出的酒醅再加一半生粮,其粉碎度为三七粗细,蒸馏后得生沙酒。
生沙酒经稀释成为回沙酒。
第二次的发酵酒醅,加曲、加尾酒发酵,称为糙沙。
以后每月起出酒醅蒸酒。
中国老八大名酒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老八大名酒的历史与现状核心提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白酒共进行过五次的国际级评比,1952年、1963年、1979年、1984年、1989年共评选出数种名酒。
但意义最为深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白酒共进行过五次的国际级评比,1952年、1963年、1979年、1984年、1989年共评选出数种名酒。
但意义最为深远、影响力最大、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且公认的中国名酒,是第二届1963年评选出的八大名酒,也就是人们熟悉的“老八大名酒”,分别是: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茅台酒、西凤酒、汾酒、董酒。
这些获奖的白酒品牌成为了代表身份、地位炙手可热的稀缺资源,共同造就了中国白酒历史上的“名酒时代”。
其主要特征是供不应求的供需关系严重失衡,在政府管控下价位相近,现代品牌概念和意识基本上没有,因此名酒们更多在酒质和销量上较劲。
人们普遍认为,“老八大名酒”为中国白酒树立了品质标杆。
老八大名酒: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茅台酒西凤酒汾酒董酒五十年过去了,尤其是经历了疯狂增长的“黄金十年”,白酒行业去年到现在的各种“门”事件,使得消费者对白酒越来越不信任。
当白酒行业整体面临信任危机甚至“魔鬼化”,“老八大名酒”现在可还安好?“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欢”几个月前,本刊官方微博@名酒专刊小编曾这样问过酒水业内人士:“刚刚看到一堆人在练摊吃串,两人碰杯喝白酒后,表情是那么的痛苦,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乐此不疲?”圈内好友各抒己见:有人说,“有些人感觉不喝酒不像是正式吃饭,有些人是乐在其中”;也有人说,“这就是中国酒文化的自虐性,人们通过'勇敢’地喝下难以下咽的白酒来向对方表达自己的诚意,表情越是痛苦,其诚意越显真诚。
这时候,酒便成为一种获得彼此信任,拉近彼此距离的工具”。
一位李先生的总结颇具文艺范儿:“本该呷饮一小口缓缓铺满舌面,感受其圆润,咀嚼其香郁,但征途遇知音,只得舍美味之享,示痛失之状,先干为敬,以表诚意!而非白酒难以下咽”……热爱白酒的人们,到底热爱她的哪一点?父与子对饮,相同的酒入喉,父亲品的是岁月无情沧桑如歌,儿子品的是壮怀激烈豪气干云;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咂摸的是宁静中的人生百味,或偷闲,或寂寥;李白“斗酒诗百篇”,酒能激发满腹才情,开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武松酔打蒋门神,酒能壮胆增力,只要酒足饭饱,猛虎恶霸都不在话下;待得一百零八好汉齐聚山林,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酒便如那八百里梁山水泊,把天下英雄紧紧拢在一起,肝胆相照,同生共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厂都有一套丰富而独到的经验,充分保证了五粮液品质优异,长期稳定,在中外消费者中博得了美名。
五粮液酒无色,清澈透明,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绵,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至好处。
酒度分39度、52度、60度三种。
饮后无刺激感,不上头。
开瓶时,喷香扑鼻;入口后,满口溢香;饮用时,四座飘香;饮用后,余香不尽。
属浓香型大曲酒中出类拔萃之佳品。
著名科学家华罗庚赋诗曰:名酒五粮液,优选味更醇;省粮五百担,产量增五成。
豪饮李太白,雅酌陶渊明;深恨生太早,只能享老春。
--------------------------------------------------------------------------------洋河大曲始兴于隋唐,隆盛于明清,为清皇室贡品,乾隆皇帝南巡时,品后盛赞:“酒香味纯,真佳酒也!”明末清初,连获巴拿马和南洋博览会金奖,遂闻名海内外。
1979、1984、1989三次蝉联中国名酒称号。
并被认定为中国重点保护品牌和中国驰名***,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正宗代表,参与国家浓香型白酒新标准的修订和起草,2003年成为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单位。
洋河大曲优良的品质来自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洋河地处淮河名酒带,空气中存在大量适宜酿酒的微生物群,用水是清澈甘甜的“美人泉”,以优质高粱、小麦、大麦、豌豆为原料,采用独特工艺,形成了“入口甜、落口绵、酒性软、尾爽净、回味香”的淡雅风格,在浓香型白酒中独树一帜。
--------------------------------------------------------------------------------双沟大曲产于江苏省泗洪县双沟镇。
1984年的第四次全国评酒会后,该酒以“色清透明,香气浓郁,风味协调,尾净余长”的浓香型典型风格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名酒。
--------------------------------------------------------------------------------杜康酒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名酒,因杜康始造而得名,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史载:杜康牧羊于空桑涧(今汝阳县杜康村),“余粥弃于桑,郁积成香,竟有奇味,杜康尝而甘美,遂得酿酒之秘”,从此以酿酒为业。
杜康被周平王封为“酒仙”,杜康酒被封为“宫廷御酒”,杜康造酒之处被封为“杜康仙庄”。
因而才有魏武帝曹操“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感叹,唐代诗圣杜甫“杜酒频劳劝,张梨不外求”的自豪,宋代理学家邵雍“吃一辈子杜康酒,醉乐陶陶”的绝唱。
--------------------------------------------------------------------------------古井牌古井贡酒是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酒厂的产品。
亳州曾称亳县,古称谯陵、谯城,是曹操、华佗的故乡,汉代酿有酒品闻名著称。
据《魏武集》载:曹操向汉献帝上表献过“九酝酒法”,说:“臣县故令南阳郭芝,有九酝春酒……今仅上献。
”“贡酒”因而得名。
据《亳州志》载:现在酿酒取水用的古井,是南北朝梁代大通四年(532)的遗迹,井水清澈透明,甘甜爽口,以其酿酒尤佳,故名“古井贡酒”宋代时亳州酿酒业很发达,熙宁年间的酒课达“十万贯以上”。
明代初期,怀姓商人在减店集建“公兴糟坊”以酿“减酒”闻名于世。
清代,亳州酿有众多酒品,《亳州志》载:“酒品,高梁酒俗曰大曲酒,其高者曰干酒;明流酒又名希熬,相传陈希夷先生始造故名;小药酒,用药曲蒸成,惟夏月饮之可以祛暑;福珍酒,其色红,其味甜;老酒,其香味仿佛绍兴酒;三白酒,色白味甜,糯米酿成;竹叶青、状元红、佛手露,皆高梁酒之染色者”,可见亳州酿酒业发达。
1925年,城内有54家糟坊,以“三盛、在源永糟坊”著称。
1948年剩有18家糟坊。
195 2年“公兴糟坊”停业,1958年改为公社小酒厂,酿制代用品酒。
第二年改建为古井酒厂,1960年投产此酒。
古井贡酒以本地优质高梁作原料,以大麦、小麦、豌豆制曲,沿用陈年老发酵池,继承了混蒸、连续发酵工艺,并运用现代酿酒方法,加以改进,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独特工艺,酿出了风格独特的古井贡酒。
古井贡酒酒液清澈如水晶,香纯如幽兰,酒味醇和,浓郁甘润,粘稠挂杯,余香悠长,经久不绝。
酒度分为38度、55度、60度三种。
--------------------------------------------------------------------------------剑南春牌剑南春酒是四川省绵竹县剑南春酒厂的产品。
绵笔直古属绵州,归剑南道辖,酿酒历史悠久。
据李肇《唐国史补》载,唐代开元至长庆年间,酿有“剑南之烧春”名酒。
诗人李白曾于剑南“解貂赎酒”的典故,留下“士解金貂,价重洛阳”佳话。
其酒又称“烧香春”。
宋代酿有“蜜酒”,据《绵州志》载:“杨世昌,绵竹武都山道士,字子东,善作蜜酒,绝醇酽。
东坡及得其方,作…蜜酒歌‟以遗之。
”清代康熙年间,陕西三元县人朱煜见绵竹水好,开办朱天益酢坊,酿制大曲酒,后相继有杨、白、赵三家大曲作坊开业。
从此大曲酒成为绵竹名产。
据《绵竹县志》云:“大曲酒,邑特产,味醇香,色洁白,状若清露。
”清乾隆年间太史李调元在《函海》中说:“绵竹清露大曲酒是也,夏消暑,冬御寒,能止吐泻、除湿及山岚瘴气。
”他还赋诗称:“天下名酒皆尝尽,却爱绵竹大曲醇。
”光绪年间曾列为贡酒。
名泉出佳酒,《绵竹县志》云:“惟西南城外一线泉脉可酿此酒”,并指出“用城西外区井水蒸烤成酒,香而洌,若别处则否”,这泉水是著名的“诸葛井”。
是三国末年,魏兵入蜀…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守城拒敌、掘井汲水之用,后遂将井名为“诸葛井”。
清代末年,绵笔直大曲酒坊有17家。
1919年间“有大曲房25家,岁可出酒十数万,获钱五六万缗,销路极广”。
后发展为30余家,有酒窖116个,最高年产达350多吨。
1922年绵竹大曲获四川省劝业会一等奖,1928年获四川省国货展览会奖章及奖状,声名鼎盛,行销各地,时人赞有“十里闻香绵竹酒,天下何人不识君?”的雅誉。
1941年,酒坊有200多家,产酒200万公斤。
享有盛誉的大曲烧房有乾元泰、大道生、瑞昌新、义全和、恒丰泰、天成祥、朱天益、杨恒顺等38家,拥有酒窖200个。
小曲烧房有100余家,其中以第一春、曲江春、永生春、德永春等作坊著称。
1951年在朱天益等烧房基础上建成绵竹酒厂,继续生产大曲酒。
1958年投产高档白酒,由蜀中诗人庞石帚起名“剑南春”。
1 985年更为现厂名。
此酒以高梁、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为原料,小麦制大曲为糖化发酵剂。
其工艺有:红糟盖顶,回沙发酵,去头斩尾,清蒸熟糠,低温发酵,双轮底发酵等,配料合理,操作精细而酿成。
剑南春酒质无色,清澈透明,芳香浓郁,酒味醇厚,醇和回甜,酒体丰满,香味协调,恰到好处,清洌净爽,余香悠长。
酒度分28度、38度、52度、60度,属浓香型大曲酒。
著名书法家启功赋诗赞:美酒中山逐旧尘,何如今酿剑南春。
海棠十万红生颊,却是西川醉前人。
作家刘心武赋诗:人间有酒香满杯,难得剑南春滋味。
艰幸独留自己尝,幸福赠予天下醉--------------------------------------------------------------------------------泸州牌、麦穗牌泸州老窖特曲又称泸州老窖大曲酒,是四川省沪州老窖酒厂的产品。
泸州古称江阳,酿酒历史久远,自古便有“江阳古道多佳酿”的美称。
泸州地区出土陶制饮酒角杯,系秦汉时期器物,可见秦汉已有酿酒。
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出兵江阳忠山时,使人采百草制曲,以城南营沟头龙泉水酿酒,其制曲酿酒之技流传至今。
宋代酒业较为兴盛,熙宁年间酒课为“一万贯以下”,据《宋史》载泸州等地酿有小酒和大酒,“自春至秋,酤成即鬻,谓之小酒。
腊酿蒸鬻,侯夏而出,谓之大酒。
”大酒系烧酒。
诗人墨客留有赞酒诗文,黄庭坚曰:“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余”。
唐庚曰:“百斤黄鲈脍玉,万户赤酒流霞。
余甘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
杨慎曰:“江阳酒熟花似锦,别后何人共醉狂”,又曰:“泸州龙泉水,流出一池月。
把杯抒情怀,横舟自成趣”、张船山曰:“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
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
元代泰定元年(1324)已酿大曲酒。
明代万历十三年(1586)泸州大曲酒工艺初步成型。
《泸县志》载:“酒,以高梁酿制者,曰白烧。
以高梁、小麦合酿者,曰大曲。
”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前后,“舒聚源糟坊”开业。
乾隆二十二年(17 57)增建4个酒窖,其大曲酒脍炙人口。
同治八年(1869)“舒聚源糟坊”改号为“温永盛糟房”,有大曲酒窖10个,其中6个建于1650年左右,4个建于1750年左右。
清末白烧酒糟户达600余家,“民国以来减至三百余家矣。
大曲糟户十余家,窖老者,尤清洌,以温永盛、天成生为有名。
1952年以金川酒厂为主吸收未参加联营的17户酒坊成立四川省专卖公司国营第一曲酒厂。
1955年将四个联营酒社合并成立公私合营酒厂,其第一曲酒厂改为地方国营酒厂。
1960年两厂合并为泸州曲酒厂,1990年易为现厂名。
1952年按泸州老窖大曲产品内在风格上的细微差异进行分级,分为特曲、头曲、二曲、三曲,其品级最高的为特曲酒,也是出口的泸州老窖大曲酒。
泸州曲酒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的优质糯高梁,用小麦制曲,大曲有特殊的质量标准,酿造用水为龙泉井水和沱江水,酿造工艺是传统的混蒸连续发酵法。
蒸馏得酒后,再用“麻坛”贮存一、二年,最后通过细致的评尝和勾兑,达到固定的标准,方能出厂,保证了老窖特曲的品质和独特风格。
此酒无色透明,窖香浓郁,清洌甘爽,饮后尤香,回味悠长。
具有浓香、醇和、味甜、回味长的四大特色,酒度有38度、52度、60度三种。
华罗庚题诗:“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而今无忧,特曲是尝;产自泸州,甘洌芬芳。
”--------------------------------------------------------------------------------杏花村的酿酒史最少可以追溯到1500年以前。
《北齐书》卷十一就有:帝在晋阳,手敕之曰:“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的记载;北周诗人庚信曾写过:“三春竹叶酒,一曲鵾鸡弦”的诗句,记载最早的竹叶青酒;唐诗人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宋朱翼中《北山酒经》云:“唐时汾州有乾酿酒”;宋窦革《酒谱》、宋张能臣《酒名记》、元宋伯仁《酒小史》等均有关于汾酒的记述。
唐时,杏花村有72家酒作坊,清代中叶增至二百二十余家。
1875年汾阳王姓乡绅,在杏花村创立了“宝泉益”酒作坊,以产“老白汾”酒而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