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说俺家乡好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谁不说俺家乡好》音乐教案-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谁不说俺家乡好》音乐教案-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谁不说俺家乡好》音乐教案-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谁不说俺家乡好》音乐教案课题:《谁不说俺家乡好》年级:五年级授课人:李晓曼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和学唱中国民歌,使学生感受四川民歌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初步了解安岳的本土文化。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帕子剪纸用品等。

教室布置:学生小组围坐,便于讨论。

教学方案:一感受安岳欣赏歌曲《石刻之乡誉满世界》,观看安岳石刻照片。

教师:讲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毗卢洞紫竹观音的故事。

组织学生讨论:说一说你所知所闻的安岳(山川地貌风俗人情文化艺术等)参考资料:[名胜古迹]: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赋予安岳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安岳成为四川旅游南环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安岳石刻以古多精美‘闻名中外。

现存唐宋石刻造像万余尊。

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卧佛院毗卢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圆觉洞千佛寨华严洞茗山寺玄庙观等。

安岳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优美,成为中国石刻文化旅游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目的地。

[安岳名人]:程咬金贾岛陈抟秦九韶康白情刘心武等。

(唐名将程咬金曾出任刺史,著名苦吟诗人贾岛出任司仓参军,北宋理学鼻祖陈抟,南宋开世界数学先河的秦九韶,近现代有新诗开拓者康白情,著名作家刘心武)。

教师:安岳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幅员面积平方公里。

安岳,古称普州,于公元年建县,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因安居于山岳之上,故而得名安岳。

安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是享誉国内外的中国柠檬之乡中国石刻之乡。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孕育了灿烂的艺术文化。

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探索发现安岳的民间艺术。

教师:请同学们围绕以下几个小版块讨论一下:你所知道的安岳民间艺术主要有哪些?[民间美术]:以木版年画民间剪纸唐氏竹编蜀绣农民画为代表年画:年画为民间工艺美术品,由于多以木版印出轮廓而后填色,又称木版年画。

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2012)音乐五年级上册

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2012)音乐五年级上册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谁不说俺家乡好》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曲,学生能够了解歌曲的基本知识和背景,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让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和表情演唱歌曲,并能通过简单的动作表达歌曲的情感。

3.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和表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家乡情感。

2.难点:让学生理解歌曲所蕴含的深层意义,感受歌曲中的军民鱼水情和爱家乡之情。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音乐课件、歌曲伴奏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你的家乡在哪里?你喜欢你的家乡吗?2.为什么人们都会说“谁不说俺家乡好”?二、新课学习1.歌曲背景:《谁不说俺家乡好》是由吕其明、杨庶正、肖培珩作词、作曲,任桂珍演唱的歌曲,亦是电影《红日》的插曲,创作于1963年,后收录在任桂珍于1980年1月1日发行的专辑《中国民歌第二辑》中。

2009年5月,该曲入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

2.歌曲欣赏(1)第一次欣赏:教师播放歌曲原唱,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情绪。

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歌曲情绪:自豪、欢喜的旋律特点:曲调优美、富有山东民歌的特色。

(2)第二次欣赏:教师讲解歌曲的结构和歌词内容,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深层意义。

①设问: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词朗朗上口,曲调优美又不失灵动,以地道浓郁的山东民歌风味,抒发了山东解放区人民热爱家乡、热爱子弟兵、保卫胜利果实的真挚情感。

②歌曲结构:《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曲式结构为带再现二段体。

曲式结构体现了典型的中国民歌风格。

歌曲的A段体用“一座座”、“一朵朵”、“一片片”、“一阵阵”四组排偶句,展示了苍山升起、绿水环抱的自然风光。

在长声的“哎”后便加入了第二段,其取材于第一段又比较于第一段,凸显“谁不说俺家乡好”的主旨。

谁不说俺家乡好教案

谁不说俺家乡好教案

谁不说俺家乡好教案不好意思,您的问题不是很明确。

请问您需要的是关于“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教案吗?如果是的话,那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设计教案:1. 教学目标:- 学习和理解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词和意义。

-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能力。

-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2. 课前准备:- 准备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词和音频。

- 准备图片或者视频,展示学生的家乡特色。

3. 导入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的音频,让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轻轻摇摆。

- 学生可以自由听歌,然后提出自己喜欢这首歌的理由。

4. 学习歌词:- 将歌词小黑板上,逐句教学歌词。

- 分析歌词中的生词和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

- 让学生跟随歌曲,一起读歌词。

5. 学习发音:- 教师放慢歌曲的节奏,让学生模仿发音和语调。

-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让他们感受到使用外语的自信和乐趣。

6. 学习文化:- 导入一些家乡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学生们的家乡特色。

-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家乡的美食、名胜古迹、历史文化等。

7. 互动讨论:- 学生可以结合歌词和家乡特点,回答诸如“你们的家乡有什么特色?”“你们觉得家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之类的问题。

8. 课堂实践:- 学生可以根据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创作一段关于自己家乡的小诗歌、小故事或者小演讲。

-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作品,并给予互相的反馈和鼓励。

9. 总结:- 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回答一些问题,如“你们最喜欢歌词中的哪一句?”“你们觉得这首歌有哪些启示?”等。

10. 作业:- 学生可以用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写下自己对家乡的感受或思考,并在下堂课上读出来。

希望以上教案能对您有所帮助!。

音乐教案-《谁不说俺家乡好》

音乐教案-《谁不说俺家乡好》

音乐教案-《谁不说俺家乡好》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欣赏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
2. 学会唱《谁不说俺家乡好》;
3. 能够用简单的乐器伴奏《谁不说俺家乡好》。

教学准备:
1. 《谁不说俺家乡好》音乐录音;
2. 活动室或教室;
3. 简单乐器,如铃鼓、手拍等。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3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曲,并与学生共同回忆一些家乡的特色和美景。

步骤二:欣赏音乐(5分钟)
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的音乐录音,让学生闭眼倾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美妙。

步骤三:学唱歌曲(10分钟)
教师先带领学生跟着音乐录音唱一遍《谁不说俺家乡好》,然后逐句教唱,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唱。

最后全班一起唱两遍。

步骤四:伴奏练习(10分钟)
教师分发简单乐器给学生,引导他们一起练习伴奏。

可以用手拍、铃鼓等方式,根据歌曲的节奏伴奏。

步骤五:合唱表演(5分钟)
安排学生进行合唱表演,一部分学生负责唱歌,另一部分学生负责伴奏。

可以安排小组表演,也可以全班合作。

步骤六:反思(2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拓展延伸:
1.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家乡特色,创作一首类似的歌曲;
2. 组织学生进行家乡文化展览,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
3. 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一段关于家乡的视频或幻灯片。

《谁不说俺家乡好》教案-2021-2022学年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

《谁不说俺家乡好》教案-2021-2022学年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

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交流活动形成问题意识、合作探究意识。

学会分解、归纳、提炼有意义的小组活动主题。

形成必要的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及学习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及资料收集,进一步了解了解家乡。

学会设计采访提纲,掌握采访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模拟采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善于研究,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良好学习习惯。

通过介绍、交流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等资料,感受家乡的美好,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学会分解、归纳、提炼有意义的小组活动主题并制定小组活动方案。

2、深入实践活动并以多种形式回报实践成果。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活动主题确定阶段目标:能提出关于家乡的问题并能够对问题进行筛选、归纳成研究的子课题。

指导要点:1、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引导学生对家乡产生兴趣与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引导学生对“谁不说俺家乡好”这一主题进行分解,指导学生从自身能力、研究条件、预期研究成果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确立可研究的“家乡特色小吃调查与研究”、“家乡的名胜古迹调查与研究”等子课题。

3、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成立活动小组。

全班为6个组,每小组由6—10人组成,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由组长进行组内分工。

4、指导学生根据活动主题的需要制定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目标:根据组内的活动主题亲身实践,从多个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对感兴趣的子课题进行实验探究。

每小组根据所选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开展走访、社会调查等活动,从而深入了解家乡某一方面的特色,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指导要点:1、搜集所选内容的相关资料;指导学生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式方法。

2、学习运用一些研究方法。

如:问卷调查法,分析人们对“家乡洛阳”的了解情况;,如访问法,采访一些民间艺人,了解家乡的民俗风情。

谁不说俺家乡好-辽海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谁不说俺家乡好-辽海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谁不说俺家乡好-辽海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民歌《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基本情感,以及表现方式;2.了解南方民间音乐特征及其地域文化;3.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与欣赏。

二、教学内容1.【自主体验】听听看看,畅想家乡;2.【欣赏到达】学唱音乐作品《谁不说俺家乡好》;3.【文化解读】了解南方民间音乐的表现技巧与地域文化特征;4.【情绪表达】通过音乐,表达对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音乐作品《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情感内核和表现方式;2.非常规情境下音乐情感表现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我的家乡,我的歌声1.引导学生谈论家乡的景色、风俗、人文等;2.听一首自己家乡的民歌,分享歌曲中表现出来的家乡情感;3.学生找到自己家乡的代表性民歌,和同桌分享歌曲的感受;4.通过对民歌的了解,培养学生对自己家乡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感性体验】了解音乐作品《谁不说俺家乡好》1.师生一起欣赏这首音乐作品,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感知民歌的美;2.制定感性体验方案,引导学生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方式去了解这首歌曲;3.通过身体的瑜伽、舞蹈动作等来激发学生情感,并让他们去尝试自己创造慢慢背景。

3. 【语感演练】学唱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1.听歌初听:跟随老师唱一遍,让学生初步接受歌曲中蕴含的意思;2.听歌练腔:结合台上演示,手抠手抠模仿老师的演唱方法和节奏,学唱这首歌曲;3.听歌唱:老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学会唱好这首歌曲;4.一边唱一边演练音乐情感表达,体验歌曲中蕴含的情感。

4. 【文化解读】南方民歌特征和地域文化1.探讨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包括节奏大胆、旋律古朴、调性丰富、说唱明白等等;2.了解歌词中元素的含义,汉字的起源、发音特点等;3.谈论南方区域文化,以及不同地域之间文化的差异。

5. 【情感体验】表现家乡情感1.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谁不说俺家乡好》演唱表演,通过表演来展现自己对家乡的情感;2.学生开展情感展示活动,让自己的情感通过音乐作品表达出来;3.以家乡文化的角度,用音乐形式自行编创表现方式。

音乐课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学设计

音乐课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学设计

音乐课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学设计音乐课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学设计音乐课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乡间的小路》二、教学目标:1、能用艺术的眼光欣赏家乡的自然景色美,运用听、看、亲身体验等方式、多角度地感受家乡的自然美、人文美。

2、通过收集家乡资料的活动,孩子们更加关注家乡的一草一木。

3、通过“介绍家乡,夸夸家乡” 的活动,复习已会唱歌曲,增强表现能力。

增进孩子们进一步亲近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朴实无华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能用悠长的气息演唱好歌曲,学会用情演唱。

四、教学难点:关注学生是否带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来观察、欣赏、感受、表现家乡。

五、教学过程: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介绍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3.初听歌曲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5.复听歌曲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6.演唱歌曲把录音的人声声道取消,放音乐伴奏声道,由教师或学生(鼓励学生唱)看谱演唱。

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活动与练习1.三首反映故乡的音乐作品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尽相同之处??(《谁不说俺家乡好》——赞美;《思乡曲》——思(怀)念;《乡间小路》——欢乐、乐观。

)2.唱唱自己家乡的歌(最好课前先请部分同学准备好,鼓励学生即兴唱歌)聆听《思乡曲》:(1).导入: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

(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

(3).初听乐曲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时,请举手(4).复听乐曲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5).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聆听《乡间的小路》: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台湾校园歌曲)?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2.把歌曲(至少是歌词)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培养孩子家国情怀的音乐教案——《谁不说俺家乡好》

培养孩子家国情怀的音乐教案——《谁不说俺家乡好》

介绍《谁不说俺家乡好》是一首流传至今的民歌,它从歌颂家乡美景到表达对故乡的倚爱之情,描绘出了广袤的土地人们的愉悦和欢乐,体现了乡村的粗犷和自然的美丽。

这首歌既是一种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也是培养孩子家国情怀的一种好材料。

本教案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这首优美的歌曲,帮助孩子们了解中国各地的丰富地域文化,让他们爱上自己的家乡,才能更深刻的理解祖国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教学目标1.了解《谁不说俺家乡好》的起源与内容。

2.能够通过音乐赏析的方式,加深孩子对家乡的感性体验。

3.激发孩子对家乡及祖国的爱心和归属感,培育孩子家国情怀。

4.学会通过歌声传达情感,增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问:同学们最初了解家乡是从哪些方面开始的?答:家庭、学校、社区等方面了解。

问:关于家乡,你们了解哪些知识?答:(学生回答)问:我们听一首歌,看看这首歌有没有激发你对家乡的感受?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并让学生描绘个人的感受,画面,情感等。

(二)歌曲分析阶段将《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词分为几段,让学生把歌词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向同学分享自己对歌曲的感性理解。

(三)歌曲演唱过程将整首《谁不说俺家乡好》分为几段,让学生认真听每一段的歌词,并在老师示范下一起演唱,通过合唱磨练孩子的音乐感和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域的声音,并结合歌曲的意境,来向全班传达由内而外的情感。

(四)感性体验阶段1.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家乡,画出他们心目中的家乡,以及每一个他们心目中的画面,一步步地向其他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画作,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通过综合性协作课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孩子们的综合性思维及团队协作能力。

(五)巩固提高阶段1.通过游戏,加深孩子对家乡的感性体验。

游戏二人转将以"哪里跳"为主题,让一个学生站在黑板前听到家乡特色的描述后,通过嘴巴比划或形状来描述出地点,让其他学生挑战做出相应的动作,通过游戏,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不说俺家乡好》教案 课题:谁不说俺家乡好 年级:初中二年级 授课人:招远市魁星路中学 李秀丽 教学目标 : 1、通过欣赏和学唱山东民歌,使学生感受山东民歌的风格特点,增强
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初步了解山东的本土文化。 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
全国最大的黄金矿田和全国最高的黄金产量而被誉为"中国的金都";这 里是"龙口粉丝"的发祥地和主产区,被世人称为"银丝之乡";这里是最 早引种日本红富士苹果的地方,被称为"中国红富士之乡";这里旅游资 源丰富,有国家森林公圆、班仙洞等风景区;刚刚冠名的北京——烟台 的“中国金都号”列车,使招远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冠名列车的城市; 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山东招远! 2设置三个活动小组:音乐组、剪纸组、创编组,让学生自主选择,参 入艺术活动,深入感受和体验民间文化的魅力。 [音乐组]:唱唱自己所会的山东民歌或观赏山东秧歌表演,模仿自编 大秧歌。 [剪纸组]:教师发给学生相关资料,学生自己设计剪纸。 [创编组]:“老调新唱”赞招远。 观赏招远风光,小组讨论用《沂蒙山好风光》的音调创编一首赞美招远 的歌。 (各组创编并展示) 五、小结 教师:山东好,招远好,谁不说咱的家乡好!欢迎各地的朋友到我们的 家乡来做客,祝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富饶!
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扇子、剪纸用品等 2、教室布置:学生小组围坐,便于讨论 教学方案: 一感受山东 1、欣赏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观看“山东风光”录像片。 2、组织学生讨论:说一说你所资料: [名胜古迹]:有“五岳之尊”的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 文化的“三孔”,“泉城”济南、“齐国故都”淄博、“人间仙境”蓬 莱、“世界风筝都”潍坊、“道教圣地”崂山和昆嵛山、“国际啤酒 城”青岛、“国际葡萄酒城”烟台、获“2003年度联合国人居奖”的威 海等著名的旅游胜地 [山东名人]:孟子、孔子、蒲松龄、李清照、焦裕禄、孔繁森等 教师: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有3000多公里黄金海岸,四 季分明,气候温和,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是中华文化的重 要发祥地之一。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在这块美丽富饶的 土地上孕育了灿烂的艺术文化。
3、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探索、发现山东的民间艺术。 教师:请同学们围绕以下几个小版块讨论一下:你所知道的山东民间艺 术主要有哪些? [民间美术]:以潍坊木版年画、民间剪纸、农民画为代表 [地方戏剧]:吕剧 [山东曲艺]:山东大鼓(梨花大鼓)、山东琴书、山东快板等 [民间歌舞]:山东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 (小组讨论,教师归结) 4、欣赏胶州秧歌片段,体会山东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 (学生感受到山东秧歌具有粗犷奔放、感情充沛、风趣幽默的表演风 格) 5欣赏相声《山东话》片段,体会山东的方言韵味,师生学说几句山东 话。 二、学唱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 1、欣赏歌曲《沂蒙山好风光》。(讨论《沂蒙山好风光》属于民歌的 哪一类) 2、简介歌曲。 3、第二次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师:民歌手独特的音色、滑音和装饰音及方言的运用,体现出浓郁的 地方格点和赞美家乡的自豪感 4、 学生自学歌曲 (学生按小组自学歌曲,教师辅导学生;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5、重点体验:衬词和一字多音的拖腔是民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教师: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会少了衬词不好,不能体现山东民歌的特 点;少了拖腔不好,不能体现自豪感,优美委婉的拖腔使民歌更加优美 动听 三、延伸与表现 1、认识招远的标志,观赏招远的风光片。 参考资料: 在中国的山东半岛上,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里遍地藏金,以拥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