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术后膀胱灌注的方法和护理

合集下载

腺性膀胱炎经尿道电气化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治疗86例临床护理

腺性膀胱炎经尿道电气化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治疗86例临床护理
液, 缓慢注入药物 , 药液 注完后 , 5 用 %葡萄糖注射液 5一l l O m 冲洗导尿管 , 以免药液残留在导尿管 内 , 最后 拔 出导 尿管。嘱
患者卧床 , 指导 和协 助患者 变换体 位 , 留 3 i 排空 膀 保 0r n后 a
胱。观察 患者一般情况 , 询问患者有 无不适 。如有尿 频 、 尿急
操 作 不 当有 关 , 现 为 灌 注 后 数 小 时 出现 尿 频 、 急 、 痛 、 表 尿 尿 血
6 3例获得随访 , 随访率 7 % , 3 平均随访时 间 3~ 4个月 。 2 4 2例术后 3 个月 内症状消失 或明显好 转 ,4例 3个月 内略有 l
缓 解 , 后 6个 月 时 症 状 明 显 缓 解 。 未 见 药 物 性 皮 炎 和 化 学 术
尿。此时应关心安慰患者 , 耐心 细致地做好解 释工作 , 使患者 情绪稳定 ; 励其 多饮 水 、 鼓 多排尿 , 注意休 息 , 3d后症状逐 1~
时嘱患者深呼吸。
3 4 灌注后护理 .
灌注后 应卧床休 息 3 i 0m n后 自行排 除尿
3周开始给予吡柔 比星 2 O~3 用注射用水稀 释后 加 5 0mg %
液。嘱患者多饮水 , 水量 每天不少 于 30 0m , 目的是加 饮 0 l其
葡萄糖注射液 4 l Om 膀胱灌 注 , 留 3 n 保 0mi。注意变换 体位 , 以病变侧为主。本组膀 胱 内灌 注化疗 药物 均采用 吡柔 比星, 经尿道做膀胱灌注 , 每月 1次 , 持续 2年 , 间每 3— 共 期 6个 月
本文编辑 : 邱春晖
21 00—1 0 0— 7收稿
[ ] 王 存 川 . 胸 乳 入 路 的 胸 镜 甲状 腺 切 除 术 20 例 经 验 5 经 0

膀胱灌注流程及注意事项

膀胱灌注流程及注意事项

膀胱灌注流程及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膀胱灌注是一种治疗膀胱疾病的方法,如膀胱癌、膀胱炎等。

以下是膀胱灌注的流程及注意事项:一、膀胱灌注流程:1. 术前准备:患者需进行一些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以确保患者身体条件适合进行膀胱灌注。

腺性膀胱炎治疗方法

腺性膀胱炎治疗方法

①、治疗方法全组病例均经尿道电切(电气化)术。

术后2周开始膀胱内灌注羟喜树碱
20mg加生理为防止病灶复发及癌变,我们常规于手术后两周开始采用羟喜树碱膀胱内灌注[4],每周1次,共8次,后改为每月1次,总共18次。

灌注方法为:先给病人导尿,放尽膀胱内尿液,保留尿管,再将20mg羟喜树碱加生理盐水20ml,经尿管注入膀胱内,再抽5ml生理盐水,缓慢注入尿管内,边注入边拔出尿管,这样可防止拔尿管时药物进入尿道内,对尿道的刺激。

灌注药物完毕后,嘱病人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睡觉,每个方位30分钟,或每个方位15分钟,重复2次。

两小时后,嘱病人排尿。

这样膀胱内每个部位均有药物接触,收效满意,症状完全消除。

盐水20ml,每周一次,8次后改为每月一次,总共18次。

②、。

膀胱灌注的操作方法

膀胱灌注的操作方法

膀胱灌注的操作方法膀胱灌注是一种将药物或液体直接通过导尿管注入膀胱的治疗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如膀胱炎、膀胱肿瘤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膀胱灌注的操作方法。

1. 段时间准备工作在进行膀胱灌注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清洁好双手,穿戴好手套,将药物或液体准备好,确保导尿管处于无菌状态,准备好注射器和消毒液等辅助工具。

2. 导尿管准备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性别选择适当尺寸的导尿管。

对于成年男性,一般选择18号或20号导尿管;成年女性选择16号或18号导尿管;儿童则根据年龄大小选择合适的尺寸。

检查导尿管是否完好无损,无弯曲或裂纹,并清洁消毒好。

3. 患者准备让患者采取舒适的位置,常见的有仰卧位、半斜位或膝胸位等。

解开患者的衣物,露出膀胱区域,用消毒液清洁膀胱周围的皮肤。

4. 导尿管插入先用适当的解剖方式找到尿道口,用纱球点拭尿道口周围的分泌物。

然后使用无菌润滑剂涂抹导尿管的尖端,将导尿管缓慢地插入患者的尿道,直到尿液开始流出,再轻轻插入一些,以确保导尿管的位置在膀胱内。

5. 灌注前的准备确认导尿管已经确切插入膀胱内,固定导尿管,用无菌纱布固定导尿管及导管与皮肤连接处,避免其移位。

将药物或液体注射入注射器,连接注射器和导尿管,打开注射器阀门,让液体进入膀胱。

6. 膀胱灌注缓慢地注射药物或液体,以避免膀胱过度扩张或液体过程反流进入尿道。

注射过程中需照顾患者的感受,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疼痛或不适的情况。

根据医嘱或治疗需要,注射药物或液体的量和速度有所不同。

7. 操作注意事项在操作膀胱灌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保持操作环境清洁,避免感染发生。

- 注意导尿管的位置,确保其稳定正常,避免误伤尿道或膀胱。

- 注射液体的速度要缓慢,避免膀胱过度扩张,引起不适或并发症。

- 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如有需要及时停止灌注,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8. 灌注结束在完成所需的药物或液体的注射后,将导尿管轻轻拔出,让患者适当休息,并提供相关的护理。

最新膀胱灌注操作流程培训讲学

最新膀胱灌注操作流程培训讲学

膀胱灌注操作流程①接治疗单,双人核对患者及治疗单项目Array②操作者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③评估:了解病人疾病诊断、年龄、婚姻状况、合作程度,评估尿道口局部皮肤情况,膀胱排空情况、病人有无禁忌症,环境舒适和隐蔽程度④用物准备:(1)一次性50ml注射器1个、一次性无菌手套1副、一次性垫单1张、换药碗1个(内置碘伏棉球和无菌纱块若干,无菌镊子和大号血管钳各1个)、无菌石蜡油等。

(2)常用灌洗液:左氧氟沙星或生理盐水100ml①再次核对患者及治疗单项目②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及可能的感受③嘱病人排空膀胱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臀部垫垫单,暴露会阴部①戴一次性灭菌手套,用注射器按需抽吸药液,石蜡油润滑注射器乳头,备用②左手提起阴茎依次消毒尿道口、龟头、阴茎、阴囊、尿道口③用纱布环状包裹阴茎提高与腹壁呈60度,用抽好药液的注射器将药液缓慢注入尿道口。

操作中注意动作轻柔,嘱患者放松,询问有无不适。

④灌注完毕,用血管钳夹闭阴茎环有纱块处10—15分钟,松紧适宜,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⑤10-15分钟后松开血管钳,用纱块擦净尿道口周围水渍⑥再次核对患者及治疗单项目①告知相关注意事项②用物按垃圾分类处理③脱手套、洗手、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南阳月季园土方开挖及堆积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2)《防洪标准》(GB50201-94);(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4)《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5)《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勘察规范》;(6)南阳月季园东园(水系及湖体)岩土工程勘察报告(7)业主提供的电子版施工平面图2 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图纸不全,粗述)南阳月季园东园建设地点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核心区李高路和东环路交叉口,占地1400余亩。

园内景观设计有人工湖,水系,1-3级公路,各种展台及其他构筑物。

东湖湖面面积 63675 ㎡,西湖湖面面积为23291㎡,湖岸线长2225.99m,设计湖底高程为117.4m,其中东北角的水系池底为123.4米,经现场实际测量,其地面自然平均标高为125.6米。

膀胱灌注后注意事项

膀胱灌注后注意事项

膀胱灌注后注意事项膀胱灌注是一种治疗膀胱疾病的方法,如膀胱炎、尿路感染等。

在进行膀胱灌注后,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首先,需要注意术后的饮食和饮水。

膀胱灌注会使膀胱充满液体,为了保持膀胱的灌注液稳定,术后需要控制饮水量,避免过多的摄入水分。

此外,还应注意饮食的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或油腻食物的摄入,以减少对膀胱的刺激。

其次,需要注意尿液排出情况。

膀胱灌注后,可能会出现尿液排出不畅、尿频、尿痛等情况。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要避免憋尿和用力排尿,以免增加对膀胱的刺激。

此外,应注意个人卫生。

膀胱灌注后,可能会出现尿液污染的情况,为了防止感染扩散,需要加强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内裤和卫生巾,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同时,不宜过度搔抓外阴,以免对尿道和膀胱造成二次感染。

还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膀胱灌注后,有些患者可能会感觉疲乏,体力和精神状态下降。

因此,需要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以免加重症状。

同时,避免情绪波动和精神压力,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康复。

最后,要定期复诊和咨询医生。

膀胱灌注是一个需要持续治疗的过程,术后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

同时,在治疗期间如出现任何症状或不适,应及时向医生咨询,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不良反应。

总之,膀胱灌注后需要注意饮食、尿液排出、个人卫生、休息和复诊等方面。

只有遵守这些注意事项,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也可以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和个人卫生习惯,预防膀胱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膀胱灌注注意事项

膀胱灌注注意事项

膀胱灌注注意事项膀胱灌注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膀胱疾病的方法,如膀胱炎、膀胱癌等。

在进行膀胱灌注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首先,保证术前准备工作的充分。

在进行膀胱灌注前,需全面检查患者的病情、禁忌症以及过敏史等,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和危害。

同时,确保操作者对膀胱灌注的操作流程、步骤以及设备的了解和熟悉,提前准备好所需的药物和器械。

其次,重视无菌操作。

膀胱灌注是一种有侵入性的操作,因此在进行时需要保持良好的无菌环境,避免细菌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操作者在进行膀胱灌注前需要进行手部消毒,并带上合适的手套和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同时,要保证使用的药物和器械是经过严格消毒和灭菌的。

再次,注意药物选择与浓度安全。

在进行膀胱灌注时,需要使用适当的药物来治疗患者的疾病。

然而,不同药物的选择与浓度有着不同的安全性。

操作者需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在医嘱指导下进行正确的配制和使用。

此外,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膀胱灌注是一种治疗过程,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因此操作者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的变化,以及疼痛、不适等症状的出现。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灌注并及时报告医生。

最后,术后护理要到位。

膀胱灌注结束后,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术后护理,并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

术后应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以清除残留的药物和细菌,避免感染的发生。

同时,需监测患者的排尿情况,若出现排尿困难、尿量减少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

综上所述,膀胱灌注是一项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在进行时需要注意一系列的事项,包括术前准备、无菌操作、药物选择与浓度安全、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术后护理等。

只有将这些事项都做好,才能确保膀胱灌注的成功治疗和患者的安全。

腺性膀胱炎患者行尿道电切术后实施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护理干预分析

腺性膀胱炎患者行尿道电切术后实施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护理干预分析

腺性膀胱炎患者行尿道电切术后实施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护理干预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腺性膀胱炎患者行尿道电切术后实施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护理的干预效果和临床意义。

首先介绍了腺性膀胱炎患者的护理需求,然后分析了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作用机制以及尿道电切术后的护理原则。

接着探讨了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及干预效果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该联合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对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护理在腺性膀胱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总结出这一干预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研究为改善腺性膀胱炎患者的护理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临床实践参考。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尿道电切术、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护理、干预、护理需求、作用机制、护理原则、临床应用、干预效果评估、临床意义、研究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

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腺性膀胱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影响,因此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尿道电切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手术方法,但手术后患者往往需要接受一定的护理和治疗,以减轻术后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吡柔比星是一种止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和疼痛。

在膀胱灌注后,吡柔比星可以直接作用于膀胱黏膜,达到缓解症状和治疗的效果。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在腺性膀胱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并加速炎症的消退。

腺性膀胱炎患者接受尿道电切术后,进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护理干预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本研究旨在探讨该联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评估,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腺性膀胱炎患者行尿道电切术后实施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及临床应用,旨在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完善腺性膀胱炎患者的护理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腺性膀胱炎术后膀胱灌注的方法和护理【摘要】目的:讨论经尿道膀胱粘膜电切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方法和护理。

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84例患者行经膀胱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治疗。

结果:84例通过7-36个月的随访,平均18个月,治愈76例,好转5例,无明显效果3例。

结论:经尿道膀胱粘膜电切并术后用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毒、副作用低,是治疗腺性膀胱炎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术后;膀胱灌注;护理
【中图分类号】r86.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123-01
腺性膀胱炎是膀胱黏膜增生性病变,多发于女性,随着腔镜技术的普及,检出率逐年增加,有研究表明腺性膀胱炎可能是一种癌前病变,我科自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收治腺性膀胱炎患者84例,通过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后用羟基喜树碱行膀胱灌注,效果良好。

现将膀胱灌注的方法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84例,男性10例,女性74例,年龄35-64岁。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以尿痛、尿频、尿急并伴有下腹坠胀感。

行膀胱镜检查84例中均发现膀胱黏膜有病变,伴有滤泡样组织生长。

84例腺性膀胱炎行病理活检后,单纯性膀胱炎患者56例,腺性膀胱炎伴
鳞状上皮化生患者28例。

1.2 治疗方法:
常规行外科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在硬膜外麻醉后取截石位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

术后治疗:患者行电切术后,常规行膀胱冲洗1-3天,术后14天后行膀胱灌注。

一般每周一次,连续行膀胱灌注6-8周。

然后每月灌注一次,持续四个月,主要用药:羟基喜树碱20毫克,生理盐水40毫升。

2 灌注方法
2.1 评估患者:
膀胱灌注前应全面评估患者,对膀胱电灼术后黏膜恢复情况,对患者的自觉症状,尿常规检查,尿液的颜色、性质、量进行评估,检查患者有无外阴畸形或异常开口,以免灌注部位错误。

发现异常要与患者沟通行告知义务,避免在以后的治疗过程中出现误插尿管的现象。

2.2 灌注前的心理护理:
嘱患者行膀胱灌注前2-3小时禁饮。

灌注前排空膀胱内的尿液。

做好解释工作,本病由于容易复发,疗程长的特点,患者易产生焦虑、不安、急躁的心理,尤其是女性患者,因此我们要具有高度责任感,耐心、细致地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根据化疗药物配置要求与医嘱配置灌注药物,并耐心向患者介绍腺性膀胱炎术后行膀胱灌注的必要性。

让患者了解膀胱灌注的药物、
方法及注意事项,使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保证膀胱灌注顺利进行。

2.3 药物配置与灌注方法:
嘱患者平卧,两腿屈膝分开外展,略抬高臀部,导尿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按导尿程序插导尿管,推尿管时动作要轻柔。

选择12-14号硅胶导尿管,以减少患者的痛苦。

确认尿管进入膀胱内后,再进入1-2cm。

排完残余的尿液。

然后缓慢注入配置好的药物。

行灌注完毕后,要用生理盐水10毫升冲洗尿管,注意生理盐水不能过冷,温度以(20-25)℃为宜,速度也不可过快,以免刺激膀胱引起尿意,确保药物全部进入膀胱,拔管时把尿管的末端提高低折,缓慢退出尿道,防止药物渗漏于尿道中,以免引起尿道狭窄。

3 膀胱灌注后的护理
3.1 行膀胱药物灌注后嘱患者平卧位、俯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每30分钟轮换体位一次,保留两小时后再排空膀胱,以利药物与膀胱粘膜充分完全接触。

3.2患者膀胱灌注后要注意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及时清洗更换内裤,性生活适度,以预防泌尿系的感染,灌注后可能有下腹及尿道不适,这和反复插尿管及药物的刺激有关,予以耐心解释,并嘱患者行膀胱灌注后4小时后要多饮水,以冲洗尿路,以减轻刺激症状,保证尿量达到3000毫升以上,饮食禁忌烟酒及辛辣食物,宜进清
淡饮食。

3.3 出院指导:告知患者行膀胱灌注后,如仍有严重的膀胱刺激证、血尿或排尿困难、下腹部胀痛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有许多学者认为,腺性膀胱炎是恶性肿瘤的先兆,故复查就显得很重要和必要性,告知患者术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一年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并督促患者自觉按时来访。

出院后要保持平和心态,多于人沟通交往。

4 结果
通过对84例患者经尿道膀胱粘膜电切术后并行药物灌注治疗的方法和术前、术后的护理,本组84例患者复诊后,76例症状完全消失,5例明显好转,3例无明显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露霞,朱晓玲,刘晓蓉,等.318 例膀胱癌术后膀胱药物灌注的护理与疗效观察[j].华西医学,1997,12(3): 373-375.
[2]江雪影刘洁杏膀胱恶性肿瘤行保留膀胱术后膀胱灌注的方法和护理[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6.6.2:f0003-f0003 作者单位:437100 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同济咸宁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