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应用及进展(概述)
核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核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核能技术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作为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其在解决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核能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就核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前景进行探讨和分析。
首先,核能技术的发展历程值得关注。
20世纪40年代,人类首次开发出了原子弹,开辟了核能技术的新篇章。
此后,人们开始研发核能电站,用以生产电能。
最初的核能电站采用核裂变技术,通过控制核反应堆中铀或钚等重元素的核裂变反应来释放能量。
然而,核裂变反应产生的高能中子容易激发出放射性同位素,导致废料产生和处理困难,同时还存在核材料(如铀和钚)的非扩散问题,因此人们开始在这一领域不断寻求新的突破。
随着科技的进步,核聚变技术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核聚变是一种通过将轻元素聚合成重元素,释放巨大能量的过程。
与核裂变不同的是,核聚变只需要海水中充足的氘核燃料,而且产生的废料也相对较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目前,国际上正在建设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旨在实现聚变能量的可控释放,为未来的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在核能技术的应用方面,除了电力生产外,还涉及到多个领域。
核技术在医学诊断、治疗和生物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核技术可以用于放射性同位素故障诊断、肿瘤治疗和遗传研究等。
此外,核能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工业领域,例如辐射材料检测、辐射灭菌和食品辐照等。
这些应用不仅推动了医学和工业的发展,还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
然而,核能技术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核能技术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核反应堆的运行和废料处理需要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核能的合理应用和环境安全。
此外,核能技术的非扩散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由于核能技术涉及到核材料的生产和管理,因此如何防止核材料的非法获取和使用一直是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在这方面,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和条约,以确保核能技术的安全和稳定应用。
核技术应用:核技术运用,推动科学发展

核技术应用:核技术运用,推动科学发展核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在能源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在医疗、农业、环境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核技术的运用,不仅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改善,更推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本文将从能源、医疗和环境三个方面介绍核技术的应用,展示其对科学发展的贡献。
一、核技术的应用在能源领域核能是一种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具有很大的潜力。
核技术的应用,让人类有可能通过核能来解决能源危机问题,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核技术在核电站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核电站可以大规模地产生电力。
核能通常以核裂变的形式产生能量,这种裂变可以产生大量的热能,然后通过蒸汽发电机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不仅如此,核技术还可以用于核融合,目前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如果研究取得成功,核能将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二、核技术的应用在医疗领域核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是极其广泛的,核医学的发展很多方面得益于核技术的进步。
核技术具有微小抗体和放射性示踪剂等特性,可以在体内可视化器官、骨骼和软组织,以及检测疾病和其它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
例如,核技术可以用于放射疗法,利用放射性物质来摧毁癌细胞。
这种治疗方法以高剂量放射线来杀死癌细胞,从而减轻人体对放射线的对数反应,对人体健康伤害更小。
另外,核技术还可以用于生物医药,通过调控放射性同位素的稳定性来制备新的医药品,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
三、核技术的应用在环境领域核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核科学和技术在环境监测、污染治理、化学分析和石油、煤炭等能源开发领域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核技术可以用于对土壤、水、大气中污染物的监测和分析,对环境污染的诊断有着独特的优势。
另外,核技术在废物处理和清障行动中也有广泛应用。
核技术可以处理以往难以处理的高放射性废物和低放射性废物,降低环境污染问题,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总之,核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工作、环保等多个领域,对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很大帮助。
核技术的应用及原理

核技术的应用及原理1. 前言核技术是指利用核反应、核辐射以及核能转化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能源、工业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核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其基本原理。
2. 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核医学诊断:核技术在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诊断疾病,如放射性核素扫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
这些技术能够通过测量人体内部的放射性同位素,从而提供有关疾病和器官功能的详细信息。
•放射治疗:核技术在医学中还被用于癌症治疗。
通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能量,可以直接杀死癌细胞或控制其生长,减轻患者的痛苦。
•放射免疫测定:核技术还可以用于测定患者体内的特定物质,如药物、肿瘤标记物等。
这些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监测疾病的进展。
3. 核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核能发电:核能发电是核技术最主要的应用之一。
在核反应堆中,核燃料的裂变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产生电能。
核能发电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选择。
•核聚变:核聚变是一种将轻元素聚合成更重元素的过程,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核聚变潜力巨大,但目前尚处于研究和实验阶段。
成功实现核聚变将彻底改变能源领域的格局,提供清洁、持续且高效的能源。
4. 核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材料工程:核技术在材料工程领域可以用于增强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例如,通过辐射诱变技术,可以改变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用于制造高性能合金、陶瓷材料等。
•食品辐照:核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辐照,可以杀灭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辐照食品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5. 核技术的基本原理核技术的应用基于以下核反应和核辐射现象:•核反应:核反应包括核裂变和核聚变。
核裂变是指重核(如铀-235)被中子轰击时分裂成两个或更多轻核的过程,释放大量能量。
核聚变是指轻核(如氘、氚)融合成较重核的过程,也释放大量能量。
•核辐射:核辐射包括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
核技术及应用详解

核技术及应用详解核技术是指利用核反应学、核辐射学和核能学等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能源开发、军事应用、医学诊断和治疗、农业改良以及环境监测与保护等领域的一种高新技术。
核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福祉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能源领域,核技术主要应用于核能发电。
核能发电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过程释放的能量产生电能。
核裂变是指重核分裂成两个较轻的核,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核聚变是指将氢和氘等轻核聚变成氦,也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核能发电具有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无气候变化影响等优势,是目前人类探索可持续能源的重要途径。
在医学领域,核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
例子包括核医学检查、核素治疗和辐射治疗等。
核医学检查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追踪物质或摄取核素物质,可以观察到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的代谢和功能情况,对包括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核素治疗是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其他放射性物质对疾病进行治疗,通常用于甲状腺疾病、骨髓瘤等疾病的治疗。
辐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对肿瘤进行治疗,可以有针对性地杀灭癌细胞,是常见的抗癌手段之一。
在农业领域,核技术被用于改良作物和畜禽品种。
通过辐射诱变和基因编辑等手段,可以使植物和动物产生新的遗传变异,进而培育出抗病虫害、高产、耐盐碱等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核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也可以用于土壤肥沃度的评估、农药滞留的检测以及食品安全的监测等方面。
在环境领域,核技术被用于环境污染监测和应急响应。
通过监测和分析地球和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和核素,可以及早发现和预警环境污染事件,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同时,核技术还可以用于环境修复,例如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改善土壤质量和水质。
此外,核技术还被用于工业生产、无损检测、安全监控和考古研究等诸多领域。
例如,核技术可以应用于钢铁行业、石油工业等的流程控制和材料分析。
在无损检测方面,核技术可以利用射线对材料进行成像或测量,用于检测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核技术应用

核技术应用核技术是指利用核反应进行能量转换或产生放射性同位素的一种技术。
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能源、医疗、农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本文将分别介绍核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具体应用,并探讨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能源方面核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核能发电方面。
核能发电的核心是核裂变反应,通过控制和利用核反应堆中大量的裂变链式反应产生的热能,进而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涡轮发电机转动,最终转化为电能输出。
核能发电的优势在于燃料资源丰富,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并且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二、医疗方面核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核医学、辐射治疗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核医学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来进行医学检查和诊断,如放射性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骨扫描等。
此外,核技术还可以用于辐射治疗,即利用放射线对肿瘤进行治疗。
核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也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三、农业方面核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种子辐照育种、食品辐照、土壤改良和害虫防治等方面。
种子辐照育种利用辐射对种子进行照射,以改变其遗传特性,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食品辐照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真菌和害虫,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并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土壤改良则是利用辐射来控制有害微生物,提高土壤质量,增加作物产量。
害虫防治主要是利用辐射来消灭农田中的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四、环境保护方面核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核废料处理、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等方面。
核废料处理是指对核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处理和处置,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环境监测利用核技术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污染治理则是利用核技术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和净化,以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核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在能源、医疗、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核技术应用研究报告

核技术应用研究报告
核技术应用研究报告
一、介绍核技术的基本概念
核技术是一种利用原子核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的技术。
核技术包括核能技术、核辐射技术和核分析技术等多个领域。
这些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能源、医学、环境保护、安全检测等方面。
二、核技术应用于能源领域
核技术在能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核技术可以用来产生电力,核电站可以提供大量的电能。
此外,核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储氢材料和制造汽车动力系统,这些都是未来能源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三、核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核技术在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核医学检查方法。
核医学检查可以检测人体内部的任何器官并探测任何异常,如癌细胞等。
此外,核医学技术还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例如恶性肿瘤和甲状腺疾病。
这些技术的应用对于医学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核技术在环境保护与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核技术也可以用于环境污染监测。
放射性同位素的测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环境中污染物的来源和分布,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
此外,核技术还在安全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化学、食品和制药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核技术来检测可能会污染产品的有毒化合物或杂质,以确保生产出的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五、结论
核技术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也存在安全隐患,但是科学家们在努力开发出更安全、更稳定的技术来来保护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核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核技术及其应用现状核技术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科技之一,它广泛应用于能源、医疗、环保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核技术的发展史可追溯至20世纪初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核技术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发展的核心科技之一。
本文将分别文章分为能源、医疗、环保和食品安全四个方面,介绍核技术的应用现状。
一、能源领域核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
核电站通常使用铀来产生能量,利用控制核反应的方式来加热水。
水转化为蒸气,蒸气通过高速转动的涡轮机转化为电能。
核能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有助于预防全球变暖。
如今,世界上有大量的核电站,并且正在建设更多的核电站,以满足越来越多的能源需求。
然而,核电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福岛核电站事故。
为了保障安全,各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确保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改善设施的安全性,预防潜在的核电站事故。
二、医疗领域核医学是一种利用同位素辐射来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领域。
核医学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诊断肿瘤、感染和其他疾病,同时还可以治疗某些疾病和病症的,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核医学技术基本上是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开发的,通过同位素标记,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影像诊断,通过放射性同位素辐射来治疗病症。
例如,同位素碘-131用于诊断甲状腺问题,同位素钴-60被用于治疗癌症。
核医学技术已经在全世界广泛使用,并且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新的技术和治疗方法。
三、环保领域核技术也可以用于环保工作。
例如,利用超声波清洗技术可以降低用水量,减少环境污染,相比传统环境保护方法更加高效。
同时,核技术还可以用于地下水资源的审计和管控,监测地下水质量和量等问题。
此外,大量的污水、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都可以利用核技术方法得到良好处理和回收。
例如,用同位素和辐射技术来追踪有害物质,用核技术来治疗已经产生的有害物质,实现了技术的升级和优化。
这些技术已经在世界各地推广和应用,发挥了显著的环保作用。
四、食品安全领域核技术能够通过辐射杀菌的方式来保证食品安全。
核技术应用

核技术应用引言核技术是一种高科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用于医疗、农业、工业以及环保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核技术的应用领域,探讨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核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核技术在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医学上常用的核技术有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和放射性同位素技术。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技术。
它通过磁场和无线电波的作用,利用人体内某些核自旋的磁性特性来制成图像。
这种技术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各种疾病,如脑部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等。
放射性同位素技术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来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用于放射性核素药物制剂的制备、放射性示踪、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还可以用于进行医学研究。
二、核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核技术在农业领域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农业上常用的核技术有辐照技术和同位素示踪技术。
辐照技术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高能电子线的辐照来处理农产品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降低农产品中的细菌和病毒、延长保鲜期等。
另外,辐照技术还可以用于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和增加农产品的营养成分。
同位素示踪技术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示踪来进行农业研究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用于研究植物的生长和代谢、土壤的成份以及肥料的动态过程等。
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三、核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核技术在工业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工业上常用的核技术有同位素示踪技术、放射性测量技术以及核反应技术。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工业上主要用于质量控制和过程控制。
该技术可以用于分析物质的成份和结构,并可以监控物质的流动和转移过程。
放射性测量技术可以用于测量物质的浓度、温度、密度等。
该技术可以用于石油、天然气、核电站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的监测和控制。
核反应技术是一种利用核反应产生的能量来进行工业生产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用于电力生产、核燃料制造等行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同位素示踪的应用
化学反应过程; 在分子水平上,动态、定量地研究 生命现象; 免疫化学、疾病的诊断。 工程问题 地质科学
34
35
133Xe-地下管道检漏
36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2.核医学
4500余人从事核医学的研究应用,15000余人从事 放射治疗工作;
大城市的中心医院已普遍建立了核医学科;
历史上的核技术 军用核技术、民用核技术 目前的分类
核武器——核变(裂变、聚变) 及生化效应 核能与核动力(核工程)——反应堆、热工
核技术(非动力核技术)——同位素与辐射技术
23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非动力核技术(按技术特征划分)
同位素示踪技术 核成像技术
核分析技术:离子束分析、背散射分析技术、中 子活化分析、电子扫描探针分析、X射线荧光分 析(原位分析、全反射、同步辐射….) …………….
44
ICT的应用
无损检测 质量控制、物件的组成、结构、材料等 精密器件的内部探伤 安全检测 集装箱安全检测 航空箱检测 打击走私
45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集装箱CT
46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探测装置示意图
阵列探测器
前准直器 源 集装箱
数据采集系统
图像处理系统 拖动装置
后准直器
阵列探测器说明:采用超高压气体阵列电离室,共512 个探测单元,用来测量γ射线穿透集装箱后的射线强度。 呈扇形排列在以放射源为圆心的弧线上,并与经准直器 准直的射线束精确对准。
4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参考资料
核农学导论
作者: 徐冠仁 原子能出版社 1997年03月第1版
5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参考资料
现代高技术丛书
核能与核技术
作者:李士 查连芳 赵文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年12月第1版
6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参考资料
核能源与核技术
作者:吴茂良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4年8月第1版
每年核医学检查超过80万人次,治疗1000万人次; 40多家有关的生产企业可以供应1000余种放射性 同位素和制品。
37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2.核医学
67台γ刀
250台X刀
28台PET
500台SPECT
560台医用加速器
40多家有关的生产企业可以 供应1000余种放射性同位素 和制品,自给能力超过80%
盖 革 计 数 器
豆科植物 1930年劳伦斯制成的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1932
Anderson发现positron(正电子), J.Chadwick发现neutron(中子) 。
威 尔 逊 云 室
回 旋 加 速 器
16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1934年,约里奥· 居里和伊丽芙· 居里第一次得到人工放射性物质,Enrico
核检测技术 辐射工艺 核年代学 支撑技术
24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非动力核技术(按领域划分)
核农学 核医学 核分析 (工业)核检测 辐射加工 食品、卫生 其它
25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核武器
核武器: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
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 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 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 。
17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1948 Hofstadter开发用于Gamma探测的碘化 钠晶体,scintillation counter诞生。 1952 氢弹(我国1967)。 1955 核潜艇(我国1971) 1957 核电站(美国60MW),(我国1983秦山 一期开工,自主设计)。 …………………………… 2008 我们一起学习核技术。 ……………………………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2008年
1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考查方式
闭卷考试 卷面成绩(70%)
成绩 实验成绩(20%)
平时成绩(10%)
2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教 材
《核技术及应用》,成都理工大学。
3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参考资料
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核技术
作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科学出版社
1991年10月第1版
10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参考资料
放射性示踪技术及应用
作者:[英]F· 安东尼· 埃文斯 [日本]村松光雄 1990年07月第1版
11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参考资料
9. 10. 11.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曾庆孝主编,芮汉明, 李汴生副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1 《中国食品辐照进展》,陈其勋主编,原子能出 版社,1998.12 《辐射食品卫生》, FAO/IEAE/WHO,原子能 出版社,1983,5~6 《辐射技术基础》,李承华,原子能出版社, 1988 《同位素技术》,彭根元等,北京农业大学出版 社,1994 12
21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什么是核技术?
核技术能干什么?
22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什么是核技术?
广义的核技术 具体的核技术
是指在原子核物理现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原子核反应 堆、粒子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和核粒子探测器等各种核物 理设备和核实验方法为各个部门服务的一门新兴技术。
研究和应用与“核”有关的技术 核武器、核能源、核动力、…..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
铀矿石
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钋和镭
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 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世界上第一张X光照片
15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1923年Hevesy首先用天然放射性 1928
212Pb研究铅盐在豆科植物内的分布 和转移。提出“tracer”的概念。
Geiger & Muller 提出测定电 离辐射的方法,盖革、弥勒发明了为 电离辐射计数的盖革-弥勒计数器。
2000/10/11
1)电力系统 2)汽车 3)飞机 4)自来水 5)电子技术 6)无线电和电视 7)农业机械化 8)计算机 9)电话 10)空调制冷
11)高速公路 12)航天 13)因特网 14)成像技术 15)家用电器 16)保健设施 17)石油化工 18)激光和光纤 19)核技术 20)高性能材料
面积的10%;
辐射诱变良种作物每年为中国增产粮食近40亿公
斤、棉花1.5~1.8亿公斤、油料0.75亿公斤。
30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近10年来,中国利用同位素示踪法,增产粮 食19亿公斤,创经济效益28亿元; 中国自60年代以来,先后对10多种害虫进行 辐射不育研究;
近年来对柑橘大实蝇的人工饲养与释放试 验,取得了成功。
Fermi 利用中子产生放射性同位素。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只有40几种,而今人 工制造的放射性同位素已达1000多种。
1938
Hahn等发现235U核裂变。 1939 Pierre Curie和Fermi发现链式核反应。
1942年
Enrico Fermi在芝加哥大学展示第一个核子反应堆(我国19??)。 1945年 原子弹(我国1964)。
供热、发电 或提供动力
1954年在库尔恰托夫的主持下,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奥 布灵斯克核电站。从此,核电站便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起来。
1985年,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是秦山核电站,位于浙江省海盐县杭州湾 口岸 28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核能与核动力
优点:原料少;污染少。
目前核电在全国电力中的比重只有1%强。 2020年可望达到4%(4000万千瓦)。
18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核技术的地位
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当代最主要的尖端技术之一; 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在当代高新技术(6项)中,占有重要份额。
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 源、海洋技术、航天技术。
1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20世纪最伟大工程技术成就 - 20 项
美 国 工 程 技 术 界 评 出
1g燃料核聚变所产生的能量约为核裂变相应能量的4倍
27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核能与核动力
核反应堆是使核能以可控方式释放的装置 1942年,以费米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在美国 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人工核反应堆”, 首次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铀核的可控自持链 式裂变反应。 “中子源” 建造核裂变反 应堆的目的
开展科学研究 及实验
40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核 素 扫 描 机
41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γ相机
γ相机是一次成像的医疗设备,它主要由探测器 (包括准直器,闪烁晶体光电倍增管等),电子 学读出系统和图像显示纪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
42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CT/PET
43
CT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T)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是一种重要的无损检 测技术,是物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产物。基于射 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通过投影重建方法获取被 检测物体的数字图像。 通过测量在不同的方位角下射线穿透被检测物件后的 投影强度,计算出物件横截面上的衰减系数分布,转 换成像屏显示的断层成像。 CT装置所得到的是被检客体的断层图像。在此图像上, 客体内各部分是分离的,而图像的灰度值正比于物质 的密度。由于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特定的密度,因而可 能由CT图像灰度值来确定被检客体的材料性质。
31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同位素示踪
定义:将可探测的放射性核素添入化学、生 物或物理系统中,标记研究材料,以便追踪 发生的过程、运行状况或研究物质结构等的 科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