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长征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范文【5篇】

Don't worry about the result, first ask yourself if you are qualified enough, and the effort must be worthy of the result. When the time is in place, the result will naturally come out.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范文【5篇】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篇一作者以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红色苏区一幅幅立体而丰富的影像,描绘了中国.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越的革命斗争,以及西安事变爆发前夕.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徐海东等中共领导人对时局的看法以及他们各自的传奇经历。
除了,.描写了许许多多的黎民百姓,从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是组成陕北苏区最真实鲜活的画面。
“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随着我更深入苏区,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青年运动的蓬勃精神。
”.惯了羸弱无助的中国孩子,“红小鬼”表现出的蓬勃朝气让他着迷。
随后接触的那群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震撼,“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样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
”.下的苏区普通百姓活灵活现,真实生动,他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蕴藏在民众思想里的智慧之光,这是正义的力量,也是中国的希望。
“读史使人明智”,在中国.党九十周年之际,中华民族复兴之时,再读《红星照耀中国》,不仅让我们重温抗日战争那段非凡的历史,领略真实鲜活的红色中国,更能深刻地理解中国.所以能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原因。
红星照耀中 国第章长征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第章长征读后感《<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长征读后感》读完《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长征的内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埃德加·斯诺以一个外国记者的视角,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让我对长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长征,是一部充满苦难与辉煌的史诗。
在这一章中,我仿佛亲眼看到了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奋勇前行,他们的坚韧、勇敢和牺牲精神令我动容。
长征之路,充满了无数的艰难险阻。
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物资的极度匮乏,每一个困难都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然而,红军战士们没有退缩,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目标前进。
他们穿越了荒无人烟的草原,翻越了终年积雪的高山,渡过了波涛汹涌的江河。
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他们从未放弃。
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不仅要与敌人作战,还要与大自然抗争。
过草地时,沼泽密布,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泥潭,失去生命。
爬雪山时,寒风刺骨,氧气稀薄,许多战士倒在了雪山上,再也没有起来。
但就是在这样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红军战士们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相互扶持,共同前进。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人民的解放。
长征也是一次战略大转移。
红军在毛泽东等领导人的英明指挥下,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的主力,保存了有生力量。
他们在运动中寻找战机,以灵活多变的战术打击敌人。
这种战略智慧和军事才能,让我对红军的领导人们充满了敬佩。
同时,长征也是一次对红军战士们意志和信念的巨大考验。
在漫长的征途中,许多战士失去了亲人、战友,但他们依然坚定地走下去。
他们坚信,只要跟着共产党,跟着红军,就一定能够取得革命的胜利,为人民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这种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支撑着红军战士们走过了两万五千里的征程。
长征的胜利,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它不仅保存了中国革命的火种,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强大的生命力。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800字5篇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800字5篇《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的埃德加·斯诺在中国考察、采访、记录红军生活方式和日常习惯、勇气、毅力的一本书。
下面是收集推荐的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800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800字(一)夜晚,一颗天边的红星映入我的眼帘,与我那久未平复的心脏一起跳动。
书页正摊在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的血泪史的那一面。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伴着这恶劣环境的是一群爱国的战士们,他们不畏严寒、不畏艰险,用自己血肉拼出了红军的胜利。
在如此艰苦环境下,他们如何获得胜利的呢?我认为答案就隐藏在"过大草原"和"大渡河英雄"这两个红军的非常时期,这两个片段不仅能够让我们明白红军胜利原因,更体现了他们可歌可泣的精神。
在大渡河中敌军已经完全包围住了红军部队,以为必胜无疑,却不料,红军那勇敢无畏的精神,与敌人的利剑做着殊死斗争,一个人倒下,二个人倒下,顷刻间又有千百个人站起来!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
他们发出疑问:"是人?是疯子?还是神?"不错,他们是疯子,是一个拥有高尚品格,敢于斗争,顽强的人,也便成了神。
红军踏着鲜血和饱含昂扬的斗志,一步步朝着最险恶的地方前进,面前是一望无际也荒无人烟的大草地。
在他们面前的那条路程最危险,因为他们选的是游牧民族的荒野地带。
而这的人团结起来仇视他们。
他们有枪,牧人无影,他们有钱,牧人不卖。
游牧民族的人把牲口带到高原上,整个地区没有人烟。
但无数的感人故事也发生在此,如《金色的鱼钩》……,这一篇篇*体现的不仅是两万五的辛苦,也折射了人与人之间的善良、关心、友爱。
红军从军心涣散,溃退到胜利进军,这无疑是重要一点,也让利剑的威力大大削弱。
精神总是高于利剑的,千百个中国人的精神力量,足以将似乎强大的武器视为蝼蚁。
《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800字

《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800字《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篇一《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那段红色历史认知的大门。
以前,我对红军、对共产党的了解,就像是隔着一层雾,模模糊糊的。
但读了这本书之后,哇塞,那感觉就像是突然被人拉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书中那些描写红军战士的片段,让我觉得他们简直就是超级英雄。
你想啊,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缺衣少食的,还能打胜仗,这不是超级英雄是什么?就像书里描写长征的时候,那真的是“神仙打架”的难度级别啊。
雪山、草地,这些地方光听名字就觉得恐怖,可红军战士们呢,就这么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
我就想啊,要是我,可能早就哭着喊着回家找妈妈了。
也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他们心里都有一个信念,就是要为了解放全中国而奋斗。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那些红军将领,像彭德怀。
书里描写他特别的平易近人,一点都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他能和战士们一起吃苦,就像个大家长一样。
这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在我的印象里,将领不应该都是那种很严肃,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吗?这可能就是共产党的军队和其他军队不一样的地方吧。
不过呢,我也有一点小疑惑。
书里把红军描写得那么完美,难道他们就没有一点缺点吗?也许是因为作者当时的立场,毕竟他是带着对红军的敬佩去写的。
但我觉得,人无完人,红军战士也是人,他们肯定也会有自己的小脾气或者犯错误的时候。
可是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的革命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以前我总是抱怨学习辛苦,现在想想,和红军战士们吃的苦比起来,我这算什么呀。
就像那句话说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那些红军战士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我觉得我也应该像他们一样,有自己的信念,然后为了这个信念努力奋斗。
这时候我就问自己:我的信念是什么呢?也许就是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做贡献吧。
篇二《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读《红星照耀中国》的时候,我就像走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篇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篇读后感摘要:一、引言二、长征背景及意义三、长征过程中的英勇事迹四、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五、结尾正文:尊敬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作为一名热衷于红色文化的研究者,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关于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篇的读后感。
这篇文章将从长征背景、过程、精神以及时代价值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不朽精神。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长征的背景。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反围剿斗争中,由于敌人的残酷镇压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这场声势浩大的战略大转移,便是我们熟知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战士们展示了惊人的毅力和勇气。
他们翻越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荒无人烟的草地,英勇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
在这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如飞夺泸定桥、强渡乌江等。
这些事迹成为了长征史上永恒的传奇。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
它包括坚定的信仰、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严守纪律、敢于胜利等要素。
长征精神不仅在当时激励着红军战士战胜一切困难,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新时代背景下,长征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强大动力。
同时,长征精神也是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
总之,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篇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和伟大意义。
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携手共进,传承红色基因,共创美好未来!以上就是我对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篇的读后感。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激发大家对红色文化的研究热情,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
红星照耀中 国第章长征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第章长征读后感《红星照耀中国》第八章长征读后感《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大门。
尤其是第八章长征的内容,让我深受触动,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波澜壮阔又充满艰辛的征程。
在这一章中,我看到了红军战士们面对重重困难时的坚定与勇敢。
长征,那可不是一般的路程,简直就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超级大挑战!他们要翻山越岭,要过草地,要渡江河,还要和敌人斗智斗勇。
这一路上的艰辛,光是想想都让人觉得头皮发麻。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红军过草地的那段描述。
那草地,可不是我们平常在公园里看到的那种软绵绵、绿油油的草地,而是一片充满了危险和未知的“死亡之地”。
草丛里到处是泥潭,一不小心踩进去,就可能越陷越深,再也出不来。
而且天气也变幻无常,一会儿烈日当空,晒得人头晕眼花;一会儿又狂风暴雨,让人浑身湿透,冷得直打哆嗦。
红军战士们可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
他们相互扶持,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前进。
有的战士不小心陷入了泥潭,旁边的战友就赶紧伸出援手,拼命地把他拉出来。
大家都知道,在这种时候,一个人都不能少,一个战友就是一份力量。
他们背着沉重的装备,饿着肚子,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我就在想啊,要是我在那里,估计走不了几步就会哭爹喊娘了。
还有爬雪山的时候,那山上的雪厚得能把人给埋了。
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着,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
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冻得手脚都不听使唤了。
可就算是这样,他们还是咬着牙,坚持往上爬。
有的战士实在太累了,就靠着石头休息一会儿,可这一坐下去,可能就再也起不来了。
在长征途中,粮食也是个大问题。
战士们经常吃不饱,有时候甚至几天都吃不上一顿正经的饭。
他们只能挖野菜、吃草根、啃树皮。
我记得书里有个细节,说有个战士饿极了,看到一棵树上的皮带,以为是能吃的东西,就咬了一口,结果差点把牙给崩坏了。
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红军战士们没有抱怨,没有退缩,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前进,前进,再前进!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红星照耀中国》800字读书心得范文5篇

《红星照耀中国》800字读书心得范文5篇《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不仅让我感受到红军的坚韧不拔以及他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更是唤醒了我内心深处的爱国热情。
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红星照耀中国》读书心得,欢迎大家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读书心得1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我又一次地与作者斯诺走完了伟大的红色之路。
感受到红色中国的美丽、强大。
更钦佩于红色中国人民精神的不朽和伟大!在这本书中,最令我难忘的便是那红军十万八千里长征,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
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
从1930年起开始对根据地进行围剿。
1933年五月,蒋介石组织和指挥对各苏区进行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并决定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略。
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等人采取错误的路线和军事战略,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在这之后中国红军不畏艰难险阻,过草地,爬雪山,与生死决斗。
在最困难的时刻,大家甚至吃皮带,扒树皮。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伟大的共产党人仍旧用战士们的血肉拼杀出飞夺泸定桥、四度赤水河的光辉战绩!读后感·在斯诺看来,他感受到红军高度的政治觉悟,他认为红军是中国一支从政治上来说是铁打的军队真正的红军一节中,作者这样描写道:“他们向来都同士兵并肩作战团长以下都是这样以为外国武官这样说,单单一件事情就可以说明红军拥有极大优势的敌人的作战能力。
这就红军军官们习惯说的:弟兄们,跟我来!而不是,弟兄们,向前冲!”同样是六个字,差别却是很大的。
第一种是把自己与士兵放在了同一个位置,与士兵心连心,令一种却是把自己与士兵们做了不仅仅是等级上的区分,更是生与死的差别。
红军的长征是历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武装巡回宣传,是一个奇迹,它体现了共产党强大的精神世界,非凡的心里素质,而这些也仅仅占了全书的一小部分。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高中作文5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高中作文5篇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篇一“读史使人明智。
”读《红星照耀中国》后,作为中学生,我思潮翻滚,感慨万千!不仅让我们重温抗日战争那段非凡的历史,领略真实鲜活的红色中国,更能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原因。
首先,让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这五个字在“建设”时的艰巨。
起初,中国共产党只能在“地下活动”,并不能公开中共党员的身份,他们被国民党诬蔑性地称为“__”“__”。
这种诬蔑足以说明中共党员是在怎样艰难与危机中渡过的。
更甚者,毛主席曾被当做“__”的第一号人物被通缉。
今天的我们很明确的知道毛泽东领导我们走的道路是一条光明大道。
但在当时的中共难以被人认可,甚至是被人诬蔑的“匪贼”。
可想而知,毛泽东是在怎样的逆境中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
在当今社会,我们能感受到党引领给我们的幸福,但唯一不能体会的是建设中国共产党和带领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时的艰辛路程。
故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其次,我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决策上的精明与谨慎。
书中还多次提到中共在面对困难时所作出的决策,最著名的就是中共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走的“长征”之路。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
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中国红军长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敌人严密的封锁线,接下来就是巧夺大渡河。
在这期间,他们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友谊,甚至吸引了一部分人参加红军。
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红军在人民中的威望与感召力。
万里长征中红军牺牲无数,也是中共革命军经历的最严酷、最壮烈的“生命之征”。
长征所折射出的“长征精神”是我们世代人都应该去学习和发扬的。
斯诺也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长征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
导读:读书笔记伟大的长征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伟大的长征——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
红军成功地突破了第一道碉堡线以后,就开始走上了它的划时代远征,长征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做出不懈努力,表现了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红军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种红军英雄气概也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红军说到长征,一般都称“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福建最远的地方出发,一直到遥远的陕西西北部为止。
陕西和福建相隔几千里,加上一些世界最难通行的小道,还有敌人的突围和偷袭,可以说,这是一次可歌可泣的远征。
中央红军在出发时,大约8.6万人,枪支33244支,但平均每支枪不到56发子弹,即便有刀补上,但还有很多人是赤手空拳和敌人战斗。
在经过江西,广东,广西,湖南的征途中,红军损失惨重,到最后长征结束,也就剩下8000人。
每每听红军老爷爷讲起当年红军远征的故事,总会想起红军们一张张面黄肌瘦的脸,却又炯炯有神的眼睛,帽子上的五角星红的发亮,枪上的红布条随风飘扬。
读《红星闪耀中国》,更真切感受到,红军远征的困难是常人无
法想象的,饿得不行就啃树皮,煮皮鞋,嚼石子……脚上惨不忍睹的血泡和老茧,路上倒下的红军越来越多……
可是,红军战士却以乐观、坚定的态度和团结的精神面对,他们互相扶持,互相帮助,至死不愿拖累战友,正是这样,长征才得继续和成功!读后感·多少战士为解放事业而倒下!多少战士为战友的牺牲而沉痛不已!多少战士忍痛前行,不想离开!身躯的劳累和伤亡却丝毫不影响他们精神和希望的传递,这正是红军的伟大之处,正是长征的伟大之处啊!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困难都是磨炼。
红军们给我们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创造人类奇迹的精神。
长城万里,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血肉筑成的;祖国的今天,又是由多少英雄的牺牲所成就的!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不畏不惧,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无怨无悔。
作者:龚麟雲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