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盂骨折内固定治疗对肩关节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DHS

DHS

【 关键词 】 动 力髋螺钉 ; 股 骨近端 髓 内钉 ; 股 骨粗隆 间骨折 ; 术后 引
流 量
Hale Waihona Puke 【 中图分类号 】 R 6 8 3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3 0 8( 2 0 1 5 ) 2 8 — 0 1 0 2 — 0 2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6 7 4 — 9 3 0 8 . 2 0 1 5 2 8 . 0 7 5
1 0 2 Ch | n a C o n t i n u i n q Me d i c a l E d 基 ! i Q n l i Q | Z z Q 迢
术后制动时间 、 住 院治 疗 费用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周 时 发 现接 骨 板疲 劳 断 裂 ,骨折 轻 度移 位 ,给予 悬 吊 固定 6 周 后 骨折 愈 合 ,后 期 肩 关节 功能 通 过 加强 锻 炼 后恢 复 良好 。 目前 3 D
疗 锁骨 骨 折 的传 统方 法 。 克 氏针 内 固定具 有 损 伤小 ,操作 简单 ,
内固 定易 取 出 ,且有 一 定 的抗 剪 切力 的作 用 。但 应 用 范 围局 限 ,
………………………
参考文献
【 1 ] 侯 市宾 ,刘 中坡 . 记忆舍 金环抱 器 治疗锁 骨骨折 3 5例分 析 U J . 中 国误 诊 学 杂 志 ,2 0 0 8 ,8 ( 3 4 ): 8 7 — 9 7 f 2 1 孙建峰 ,艾瓦尼 尔,邓磊 ,等 . 形状记 忆合金环抱 器治疗锁骨骨 折的临床评 价 【 l l _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 0 0 2 ,4 ( 2 ): 1 0 4 —1 0 6 . 『 3 1 张世 强,王鹏程 ,李衡 ,等 . 镍钛 形状记 忆合金 环抱接 骨板 治 疗桡 骨近 端 1 / 3骨折 卟 中国修 复重建外科 杂志 ,2 0 0 6 ,2 0 ( 3 ) :

肩胛盂前缘骨折的切口入路选择及内固定探讨

肩胛盂前缘骨折的切口入路选择及内固定探讨

肩胛盂前缘骨折的切口入路选择及内固定探讨【摘要】目的:严究讨论肩胛盂前缘骨折的切口入路选择及内固定探讨为临床治疗肩胛盂前缘骨折内固定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方法:对3例肩胛盂前缘骨折患者采用肩胛盂前缘手术切口其自喙突,沿三角肌前缘向下至肱二头肌沟外侧,应用3.5mm空心螺钉固定。

治疗。

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

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8~14周。

末次随访时对双肩均予以constant评分,根据患肩占正常侧功能的百分比计算,患肩平均分数为92.6%,肩关节平均前屈度数达标152度,外展度达87度,外旋度达35度。

无感染病例。

结论:手术治疗肩胛盂前缘骨折取肩胛盂前缘手术入路,应用3.5mm空心螺钉固定,手术可获得很好的疗效和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肩胛盂前缘骨折;切口入路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从2010年至2015年共收治肩胛骨骨折病人18例,其中6例涉及肩胛盂骨折,根据ideberg分类系统进行分类。

I型盂缘骨折3例,II型盂窝下部横行或斜行骨折,波及肩胛骨外侧缘4例,III型为盂窝上半横行骨折,骨折线向内上方延伸,骨折远端包括喙突,常合并肩胛上神经或肩关节上方悬吊复合体损伤3例,IV型为盂窝中央横行骨折,骨折线延伸至肩胛骨内缘,常有关节对位关系改变5例,V型是以上多种复合型损伤4例。

其中4例为“浮肩”,患者平均年龄30岁(21岁-53岁),其中交通伤10例,高处坠落伤4例,跌伤3例。

因肩胛骨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常常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

所以在稳定生命体征后,应予以患者全身完整仔细的检查。

以避免漏诊或延误诊断。

肩胛骨常规摄片包括肩关节正位片、轴位片及肩胛骨切线位片。

波及肩胛盂的骨折应予以常规CT检查,以判断关节内骨折的情况。

当怀疑有盂唇及肩袖损伤时可考虑MRI检查。

1.2 方法:手术多在伤后2周内进行。

3例I型肩胛盂前缘骨折的病人,单纯应用3.5mm空心螺钉固定。

前方入路:患者取沙滩椅位,切口起于喙突,沿三角肌前缘向下,游离并保护头静脉,分离三角肌和胸大肌的间隙,此间隙为腋神经和胸内外侧神经的界面十分安全,必要时切开肩胛下肌腱性部分,直视下复位肩胛盂骨折。

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手术护理配合

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手术护理配合

神经损伤;(
5)依从性差或主动退出研究者.
手术方法
1.

68 例患者术前肩关节磁共振成像检
查证实为 肩 袖 损 伤,肩 关 节 上 举、内 旋、外 旋 肌 力 减
修复术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弱,无法满足日常生活 需 求. 采 用 肩 关 节 镜 肩 袖 修 复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 取 2017 年 1 月 至 2018 年 1 月 本
镜下 重 建 等
.肩关节镜肩袖修复术对患者创伤
[


5]
小、手术时间 短、术 中 出 血 量 少、术 后 疼 痛 程 度 轻,患
者恢复快而 备 受 临 床 工 作 者 推 崇. 在 手 术 治 疗 的 同
时给予系统化、标准的护理 配 合 可 显 著 缩 短 术 前 物 品
准备时间,缩 短 术 前 医 生 等 待 时 间,提 高 护 理 工 作 质
骨头的稳定.在受到外力 作 用 时 肩 袖 可 出 现 损 伤,使
甲强龙和罗哌卡因,穿刺 口 缝 合,切 口 覆 盖 无 菌 敷 贴,
肩袖的支点作用减弱甚至 消 失,不 仅 给 患 者 带 来 巨 大
加压包扎,以 达 良 好 止 血. 患 者 送 离 手 术 室 前,手 术
疼痛感,也对 上 肢 外 展 功 能 造 成 巨 大 影 响,不 利 于 患
以防压伤.双 腘 窝 下 垫 硅 胶 垫,双 足 跟 下 稍 垫 厚,双
下肢间垫硅 胶 垫,两 侧 以 侧 挡 板 固 定 于 骶 尾 部、耻 骨
联合处,双 下 肢 以 固 定 带 在 膝 上 2.
0~3.
0cm 处 固
)
定.(

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及家庭成员对患者的影响,导致结果可能存在偏倚,下一步将结合临床实践㊁采用多中心研究方法完善预测偏瘫患者康复效果不佳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㊂综上所述,基于年龄㊁饮酒㊁高血压㊁康复训练开始时间以及居住环境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较好地个体化预测康复训练效果不佳风险,有助于临床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对改善康复训练效果有积极作用㊂ʌ参考文献ɔ[1]㊀Kuriakose D,Xiao Z.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ofstroke: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Int MolSci,2020,21(20):1-24.[2]㊀彭美娣,陈玉培,冯扣兰,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交通医学,2022,36(5):532-534.[3]㊀Lou Y T,Yang J J,Ma Y F,et al.Effects of different acu-puncture methods combined with routine rehabilitation ongait of stroke patients[J].World Clin Cases,2020,8(24):6282-6295.[4]㊀Vluggen T P M M,van Haastregt J C M,Verbunt J A,et al.Feasibility of an integrated multidisciplinary geriatric rehabil-itation programme for older stroke patients:a process evalua-tion[J].BMC Neurol,2020,20(1):1-13.[5]㊀Shi R,Zhang T,Sun H,et al.Establishment of clinical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the study of risk factors of stroke in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 mellitus[J].Front Endocrinol(Lausanne),2020,11(1):1-14.[6]㊀Sacco R L,Kasner S E,Broderick J P,et al.An updated def-inition of stroke for the21st century: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Stroke,2013,44(7):2064-2089.[7]㊀Alex C.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M].Berlin germa-ny:springer netherlands,2014.19-20.[8]㊀Yan Q,Wang X,Zhang Y,et al.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troke[J].Am Transl Res,2021,3(12):14046-14056.[9]㊀Yang C,Zhao J,Xie H,et al.Effects of early rehabilitationnursing intervention on nerve function and daily living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hemiplegia[J].Am Transl Res,2021,13(10):11842-11850.[10]㊀Sun C,Li X,Song B,et al.A NADE nomogram to predictthe probability of6-month unfavorable outcome in Chinese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J].BMC Neurol,2019,19(1):1-8.[11]㊀Zhou Z,Yin X,Niu Q,et al.Risk factors and a nomogramfor predicting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n stroke patients un-dergoing thrombolysis[J].Neuropsychiatr Dis Treat,2020,16(1):1189-1197.[12]㊀Wang CY,Miyoshi S,Chen C H,et al.Walking ability andfunctional status after post-acute care for stroke rehabilita-tion in different age groups:a prospective study based on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J].Aging(Albany NY),2020,12(11):10704-10714.[13]㊀Lv X,Chen H.Effect of virtual reality combined with intelli-gent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machine on the nursing recoveryof lower limb motor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stroke[J].Healthc Eng,2022,2022(1):1-10. [14]㊀Lv Y,Zhang Q,Rong L,et al.Butylphthalide soft capsulescombined with modified tonic exercise therapy on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of patients with strokehemiplegia[J].Am Transl Res,2021,13(12):13803-13810.[15]㊀朱翠平.农村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10):745-748.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23)09-1538-06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张小钰,㊀马敬祖,㊀于㊀佳,㊀万㊀钧,㊀马㊀军(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㊀宁夏㊀银川㊀750012)ʌ摘㊀要ɔ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双滑轮和双排缝线桥联合技术治疗肩袖损伤(rotator cuff tears,RCT)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接受传统缝线桥技术治疗的52例RCT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同期于我院接受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的53例RCT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㊂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随访6个月㊃8351㊃ʌ基金项目ɔ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1BEG03050)ʌ通讯作者ɔ马㊀军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愈合率㊁再撕裂率㊁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和术后6个月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㊁体侧外旋㊁体侧内旋)㊁肩关节功能[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㊁Constant-Murley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㊁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㊁手术出血量㊁住院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前屈上举㊁体侧外旋㊁体侧内旋度数㊁ASES评分㊁UCLA评分及CM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㊂结论: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在RCT治疗中效果显著,可加强RCT患者关节灵活度,有利于RCT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㊂ʌ关键词ɔ㊀肩袖损伤;㊀关节镜下双滑轮;㊀双排缝线桥;㊀肩关节功能;㊀关节灵活度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㊀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23.09.023Effect of Arthroscopic Double Pulley Combined with Double Row Suture Bridge Technique on Rotator Cuff Tear and ItsInfluence on Shoulder Function RecoveryZHANG Xiaoyu,MA Jingzu,YU Jia,et al(The People's Hospital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Ningxia Yinchuan750012,China)ʌAbstractɔ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bined technique of arthroscopic double pulley and double row suture bridge in the treatment of rotator cuff tear(RCT)and its influence on shoulder function re-covery.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52patients with RCT who received traditional suture bridge technique in the hospital from July2018to June2022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data of53patients with RCT who received arthroscopic double pulley combined with double row suture bridge technique in the hospital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enrolled as observation group.The surgical indicators,therapeutic effects[healing rate, re-tear rate,Visual Analogue Scale(VAS)]after6months of follow-up,the joint range of motion(forward flexion and upward lift,lateral external rotation,lateral internal rotation)and shoulder function[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Constant-Murley Score(CM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before surgery and at6months after surge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unted.Result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urgical time,sur-gical blood loss,hospital stay,and pain relief time between both groups(all P>0.05).At6months after sur-gery,VAS score in both groups was reduced compared to before the surgery,and the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Forward flexion and upward lift,lateral external rota-tion,lateral internal rotation,ASES score,UCLA score and CMS score were enhanc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surgery,and the above indicators were higher in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all P< 0.05).Conclusion:Arthroscopic double pulley combined with double row suture bridge techniqu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RCT,and it can enhance the joint flexibility of patients with RCT and is ben-eficial to shoulder function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RCT.ʌKey wordsɔ㊀Rotator cuff tear;㊀Arthroscopic double pulley;㊀Double row suture bridge;㊀Shoulder function;㊀Joint flexibility㊀㊀肩袖损伤(rotator cuff tears,RCT)由慢性劳损㊁间接暴力或退行性变等导致㊂据报道,60岁以上群体发病率为20%~30%,70岁以上群体则占50%左右[1]㊂RCT患者多伴有肩部疼痛㊁肌肉萎缩㊁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将影响肱骨头稳定性,且大多高龄患者存在关节粘连现象,若不及时治疗[2]㊂临床㊃9351㊃上,小型肩袖损伤采用保守治疗,中㊁大㊁巨大型RCT 则需通过手术治疗缓解患者症状[3]㊂传统手术创伤大,不利于RCT患者术后康复㊂近年来,肩关节镜下手术趋于成熟,已成为肩袖损伤治疗的 金标准 ,其修补方式主要包括内排缝合㊁双排缝合㊁双排缝线桥缝合及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等,但目前尚未明确那种修补方法效果最佳[4]㊂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肩袖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探究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在肩袖损伤中的治疗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影响㊂报道如下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接受传统缝线桥技术治疗的52例RCT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同期于我院接受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的53例RCT 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㊂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确诊为RCT;②Cofield分型为中型㊁大型撕裂;③术后随访ȡ6个月㊂排除标准:①不可修复型肩袖撕裂者;②合并其他肩部疾病者;③术后无法康复训练者;④既往肩关节手术史者;⑤术后外伤导致再撕裂者;⑥治疗依从性差者;⑦精神异常或沟通障碍者;⑧临床资料不全者㊂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表1㊀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xʃs,n(%)]组别n性别男㊀㊀㊀㊀㊀女年龄(岁)症状持续时间(月)撕裂部位左肩㊀㊀㊀右肩撕裂程度中型㊀㊀㊀大型观察组5332(60.38)21(39.62)58.46ʃ6.137.94ʃ1.3828(52.83)25(47.17)36(67.92)17(32.08)对照组5228(53.85)24(46.15)58.84ʃ6.258.05ʃ1.4225(48.08)27(51.92)33(63.46)19(36.54)χ2/t0.4570.3150.4030.2370.232P0.4990.7540.6880.6260.6301.2㊀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接受X射线㊁MRI㊁常规身体检查及感染预防㊂观察组: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㊂全麻后患者仰卧于手术台,肩部悬空,向前30度㊁向外45度牵引上肢,采用肩峰后㊁前㊁外三种不同路径放置关节镜,观察肩袖关节㊁盂肱关节㊁肱二头肌等处损伤情况及是否存在粘连,根据损伤程度,进行肱二头肌长头腱修整㊁回缩,清理肩袖间隙㊁上肱唇㊁肩峰下滑囊,松解关节粘连处㊂测定肩袖损伤形态㊁尺寸及厚度,清除损伤残端,松解肩袖,打磨肱骨足印区,清洁肩袖至止点,将2根内排锚钉(各带蓝㊁白色2根缝线)插入足印区内侧关节软骨边缘,缝合肩袖,将1根蓝线打结作为内排滑轮,然后向肩关节方向牵引,形成一个内排双轮滑,压紧肩袖,将1根蓝线和2根白线系于肱骨大结节远端,剪余线,清洗并封闭切口㊂对照组采用传统缝线桥技术㊂采用与观察组相同方法置入关节镜㊁修整㊁清理,在足印区肱骨关节软骨边缘置入2枚内排锚钉(各带2根缝线),用缝合器将其通过肩袖进行过线,将缝线打结,并固定与肌腱上,构成缝线桥,随后外排锚钉固定,剪余线,清洗并封闭切口㊂术后接受常规抗感染㊁止痛等处理,佩戴4~6周上肢外展支具,术后4周进行被动前屈㊁外展㊁内外旋等康复训练,术后4~6周活动达到正常范围者进行自主上肢肌肉训练,术后6周逐渐加强训练及关节协调训练,每次训练后可局部冰敷㊂术后1㊁3㊁6个月复查㊂1.3㊀观察指标:①手术指标:比较患者手术时间㊁手术出血量㊁住院时间㊂②治疗效果:统计随访期间患者愈合及再撕裂发生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评估疼痛程度,分数0~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强㊂③关节活动度:术前和术后6个月,采用量角器测量两组患者前屈上举㊁体侧外旋㊁体侧内旋的角度㊂④肩关节功能:术前和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6]㊁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7]㊁Constant -Murley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8]评估, ASES含疼痛㊁生活功能,总分100分,分数与肩关节功能成正比,UCLA含肩关节前屈度㊁疼痛㊁功能㊁力量及治疗满意度,总分35分,分数与肩关节功能成正比, CMS含疼痛㊁肩关节活动角度㊁日常生活㊁肌力,总分100分,分数与肩关节功能成正比㊂⑤并发症:统计术后关节粘连㊁切口感染㊁神经血管损伤㊁骨折发生情况㊂1.4㊀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㊂㊃0451㊃计量资料年龄㊁症状持续时间㊁手术指标㊁VAS㊁ASES㊁UCLA及CMS评分以( xʃs)表示,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性别㊁撕裂程度㊁撕裂部位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 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㊀果2.1㊀患者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㊁手术出血量㊁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㊂见表2㊂表2㊀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xʃs)组别n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观察组5385.36ʃ6.7560.72ʃ5.84 5.12ʃ0.77对照组5284.03ʃ6.6162.11ʃ5.93 5.34ʃ0.82 t 1.020 1.210 1.417 P0.3100.2290.1592.2㊀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再撕裂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前,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患者VAS评分降低,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均<0.05)㊂见表3㊂表3㊀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xʃs]组别n VAS评分㊀术前㊀㊀㊀㊀㊀术后6个月差值愈合再撕裂观察组53 5.94ʃ1.15 1.03ʃ0.31∗ 4.94ʃ0.6148(90.57)5(9.43)对照组52 5.81ʃ1.12 1.45ʃ0.43∗ 4.36ʃ0.5739(75.00)13(25.00) t/χ20.587 5.749 5.032 4.477 4.477 P0.559<0.001<0.0010.0340.034㊀㊀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2.3㊀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比较:术前,患者前屈上举㊁体侧外旋㊁体侧内旋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患者前屈上举㊁体侧外旋㊁体侧内旋角度均显著升高,观察升幅大于对照组(P均<0.05)㊂见表4㊂表4㊀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xʃs,度)组别n前屈上举术前㊀㊀㊀术后6个月㊀㊀差值体侧外旋术前㊀㊀㊀术后6个月㊀㊀差值体侧内旋术前㊀㊀㊀术后6个月㊀㊀差值观察组5363.28ʃ6.42149.76ʃ15.13∗86.48ʃ7.2427.15ʃ3.1447.54ʃ5.66∗20.39ʃ2.12 4.15ʃ1.039.35ʃ2.43∗ 5.20ʃ1.14对照组5262.97ʃ6.51141.38ʃ14.75∗78.41ʃ6.9527.48ʃ3.3642.69ʃ5.23∗15.21ʃ1.63 4.21ʃ1.068.27ʃ2.24∗ 4.06ʃ1.07 t0.246 2.873 5.8250.520 4.55814.0170.294 2.367 5.281P0.8060.005<0.0010.604<0.001<0.0010.7690.020<0.001㊀㊀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2.4㊀患者肩关节功能比较:术前,患者UCLA评分㊁CMS评分㊁A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㊃1451㊃05);术后6个月,患者UCLA评分㊁CMS评分㊁ASES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升幅大于对照组(P均<0.05)㊂见表5㊂表5㊀患者肩关节功能比较( xʃs,分)组别n ASES评分术前㊀㊀㊀术后6个月㊀㊀差值UCLA评分术前㊀㊀㊀术后6个月㊀㊀差值CMS评分术前㊀㊀㊀术后6个月㊀㊀差值观察组5341.82ʃ4.5875.46ʃ6.92∗33.64ʃ3.2812.43ʃ1.7728.59ʃ2.25∗13.16ʃ1.3544.35ʃ5.2782.52ʃ8.76∗38.17ʃ4.06对照组5242.13ʃ4.6570.88ʃ6.67∗28.75ʃ2.9112.68ʃ1.8424.86ʃ2.17∗12.18ʃ1.3144.93ʃ5.5478.65ʃ8.24∗33.72ʃ4.18 t0.344 3.4528.0750.7108.644 3.7740.550 2.331 5.534P0.7310.001<0.0010.480<0.001<0.0010.5840.022<0.001㊀㊀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2.5㊀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均未有术后并发症发生㊂3㊀讨㊀论肩袖能够稳定肩关节㊁协调肩关节活动,创伤㊁慢性撞击㊁局部供血不足㊁磨损等因导致肩部肌肉机械性能降低,肩关节稳定性失衡,关节囊退行性变,引发肩部疼痛㊁功能损伤,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9]㊂老年人群尤其是长期重体力劳动者群体中该病发病率较高,且常伴有由炎症反应引起的粘连,进一步加重病情,降低患者肩关节活动能力,关节镜因其创伤小㊁术后疼痛轻㊁恢复快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肩袖损伤治疗㊂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单排㊁双排㊁缝线桥等固定方式修复RCT,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为一种新型修复方式,能够缩小肌腱与骨之间间隙,增加腱骨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固定效果,还可通过数条网状线阻断关节液渗入肌腱骨,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㊂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联合外排间断缝合与内排双轮滑技术,增加肌腱与骨的接触面积,增强肩袖修复的初始稳定性,促进肌腱修复[10]㊂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再撕裂率及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提示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能够提高RCT治疗效果,但对手术指标无明显影响㊂这可能是因为两组所用肩袖修复固定方式均是在关节镜下进行,该术创伤小,对病灶周围组织损伤小,能降低手术中的出血量,对病人的术后康复也有好处㊂,因此,两组患者手术时间㊁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无明显差异㊂但与传统缝线桥技术相比,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改良内排锚钉缝线打结方式,与外排缝线桥技术相结合,将肩袖向骨面牵拉,使其充分接触,增强肩关节稳定性,且滑轮线可封闭关节,抑制关节液向腱骨面渗透,促进肌腱愈合㊂RCT修复后再撕裂因素包括肌腱与骨面未愈合㊁缝线断裂㊁锚钉松动㊁肌腱质量差及术后不当康复训练等,本研究中缝合术不仅能够增加固定强度,还能通过外锚钉缝合桥构成肩袖足印区网状固定,降低内排锚钉张力,缓解疼痛,避免组织缺血㊁坏死,促进肌腱愈合,减少肩袖再撕裂,此外,该术可以把压力转移到外侧锚钉,从而降低肌腱和缝线的剪切和收窄,降低再次撕裂的可能性[11]㊂本研究发现,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且肩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此结果与郭伟康等[12]研究结果一致㊂提示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能够提高RCT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功能㊂可能内排锚钉缝线打结可有效避免锚钉松动,同时结合外排缝线桥增加肌腱㊁骨接触,改善肩部稳定,促进术后功能恢复,为提高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打下良好基础,且接触面积增加能够使足印区覆盖充分㊁受压均匀,增强旋转力与抗剪切力,有利于术后康复训练,避免术后肩关节出现粘连㊁痉挛等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㊂综上所述,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在肩袖损伤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减轻疼痛,提高肩关节活动度,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㊂ʌ参考文献ɔ[1]㊀张凯搏,唐新,李箭,等.2019年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肩袖损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0,39(5):403-412.[2]㊀薛辉,周医斋,帖小佳,等.关节镜下松解术结合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4):469-472.[3]㊀朱周玮,刘旺鑫,孙晖晖,等.肩袖损伤治疗研究进展[J].新中医,2021,53(23):27-30.[4]㊀杨军,李志国,刘昭,等.关节镜下双排单滑轮缝线桥治疗全层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刊,2022,57(7):771-774.[5]㊀严广斌.视觉模拟评分法[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㊃2451㊃版),2014(2):273.[6]㊀Richards RR ,An KN ,Bigliani LU ,et al.A standardized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shoulder function [J ].JShoul-der Elbow Surg ,1994,3(6):347-352.[7]㊀王少杰,石磊,张同恩,等.肩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转位增强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2023,39(1):31-37.[8]㊀Conboy VB ,Morris RW ,Kiss J ,et al.An evaluation of theconstant -murley shoulder assessment [J ].Bone Joint SurgBr ,1996,78(2):229-232.[9]㊀Huntington L ,Coles -Black J ,Richardson M ,et al.The use ofsuturetape and suture -wire in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a comparative biomechanics study [J ].Injury ,2018,49(11):2047-2052.[10]㊀齐鹏坤,智猛,韩煜.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合技术治疗肩袖撕裂[J ].临床骨科杂志,2019,22(3):292-295.[11]㊀骆勇刚,陈俊,庄万强,等.肩关节镜下不同缝合固定修复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21,30(6):535-540.[12]㊀郭伟康,黄健,刘松浪,等.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固定修复肩袖损伤的应用研究[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0,34(2):173-176.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23)09-1543-07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OSAHS 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疗效及对呼吸功能脑电图和MMSE 评分的影响朱玉博,㊀程蕾蕾,㊀朱荣飞,㊀刘秋蕊,㊀徐艳红(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㊀四川㊀雅安㊀625000)ʌ摘㊀要ɔ目的:观察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 -UPPP )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疗效及对呼吸功能㊁脑电图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MSE )评分的影响㊂方法:选取雅安市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于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中重度OSAHS 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单组62例㊂保守组采用行为治疗干预,观察组采用H -UPPP 联合行为治疗干预㊂比较两组多导睡眠参数㊁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评分㊁睡眠评估量表(ESS )评分㊁LMT 延迟回忆(LMT DR )评分㊁Rey -Osterrieth 复杂图形测试(CFT )㊁逻辑记忆测试(LMT )㊁CFT 延迟回忆(CFT DR )评分㊁MMSE 评分及P300潜伏期的差异,统计两组6个月后脑电图异常率和总有效率㊂结果:保守组治疗6个月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 )较前下降,LSpO 2较前升高(P <0.05)㊂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AHI ㊁SaO 2<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百分比(TS90%)㊁(N1+N2)%较前下降,LSpO 2㊁N3%㊁快眼动睡眠期占总监测时间百分比(REM%)较前升高(P <0.05)㊂观察组AHI ㊁LSpO 2㊁TS90%㊁(N1+N2)%㊁N3%㊁REM%治疗前后差值高于保守组(P <0.05)㊂保守组治疗6个月后ESS 评分较前下降(P <0.05)㊂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ESS 评分较前下降,MMSE 评分㊁MOCA 评分较前升高(P <0.05)㊂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ESS 评分低于保守组(P <0.05)㊂保守组治疗6个月后CFT ㊁LMT 评分及其延迟回忆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LMT 评分㊁LMT DR 评分较前升高,但CFT 评分㊁CFT DR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观察组MMSE 评分㊁MOCA 评分㊁ESS 评分治疗前后差值高于保守组(P <0.05)㊂保守组治疗6个月后P300潜伏期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Fz ㊁Cz ㊁Pz ㊁C4点P300潜伏期较前下降,但C3点P300潜伏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观察组P300潜伏期治疗前后差值高于保守组(P <0.05)㊂观察组6个月后脑电图异常率为24.19%(15/62)明显低于保守组的50.00%(31/62),总有效率为88.71%(55/62)明显高于保守组的56.45%(35/62),有统计学差异(P <0.05)㊂结论: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OSAHS 伴认知功能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结构和脑电活动状态,有利于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㊂ʌ关键词ɔ㊀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㊀认知功能障碍;㊀睡眠结构;㊀脑电活动状态;㊀呼吸功能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㊀㊀㊀ʌdoi ɔ10.3969/j.issn.1006-6233.2023.09.024㊃3451㊃ʌ基金项目ɔ四川省医学科研课题,(编号:S20049)ʌ通讯作者ɔ徐艳红。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Ideberg Ⅲ型肩胛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Ideberg Ⅲ型肩胛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Ideberg Ⅲ型肩胛盂骨折胡传真;秦晖;薛子超;安智全【摘要】目的:探讨Ideberg Ⅲ型肩胛盂骨折的手术方式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Ideberg Ⅲ型肩胛骨骨折患者10例,1例合并肩峰及锁骨外端骨折,1例合并肩峰及肱骨小结节骨折,6例存在肩锁关节的Ⅱ度损伤,2例Ⅲ度损伤。

手术入路均为前入路,利用掌骨钢板和/或空心螺钉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结果8例患者获得平均20.1个月随访。

对双肩功能均予以 Constant 评分,根据患肩占正常侧功能的百分比计算,患肩平均分数为(91.9±5)%。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评分(32.5±3.2)分。

肩关节前屈度数达(150±21.4)°,外旋度数达(53.8±11.9)°。

内旋伸拇指平均可达到T9±3水平。

结论经前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Ideberg Ⅲ型肩胛盂骨折的有效方式,结合对合并悬肩复合体损伤的修复,可以取得良好效果,恢复肩关节功能。

%Objective To explor e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Ideberg type Ⅲ glenoid fractures. Methods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10 cases(one case associated with acromion and lateral clavicle fracture,one with acromion and humeral tuberosity fracture,six with type ⅡA、acromioclavicular joint injury and two with type Ⅲ)of Ideberg type Ⅲ glenoid fractures treated surgicall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glenoid fractures were open reduced and fixed with metacarpal plates or cannulat-ed screws through an anterior approach . Results 8 pat ients with Ideberg Ⅲ fractures were followed up with an average of 20. 1 months. The mean Constant score was(91. 9 ± 5)% in compare with that of the contralateral shoulders. The mean UCLA score was(91. 9 ± 5)% points. At the latest visiting,the meananteri or flexion of affected shoulder was(150 ± 21. 4)°,the mean external rotation was(150 ± 21. 4)°and the mean internal rotation were reached toT9 ± 3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deberg Ⅲ glenoid fractures can be successfully treated by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through an anterior approach. The glenoid fractures and the injured SCCC should be treated simultaneously.【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4页(P693-696)【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肩胛盂骨折【作者】胡传真;秦晖;薛子超;安智全【作者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232000;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232000;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232000;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 2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1Ideberg Ⅲ型肩胛盂骨折是比较少见的肩部骨折类型[1],骨折线始自肩胛盂关节面的上半部分,并向内侧延伸,出于肩胛上切迹附近的肩胛骨体部,部分病例同时合并锁骨肩峰端骨折或肩锁关节损伤。

【肩胛骨骨折】肩胛骨盂极角(GPA)及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SSSC)

【肩胛骨骨折】肩胛骨盂极角(GPA)及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SSSC)

【肩胛⾻⾻折】肩胛⾻盂极⾓(GPA)及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SSSC)glenopolar angle GPA即盂极⾓:线⽚肩胛盂上下唇连线与肩胛盂上唇⾄肩胛下⾓连线之间的夹⾓(正常范围为30°~45°)来判断⾻折的严重程肩胛⾻正位X线⽚度。

有研究表明:盂极⾓<30°时与盂极⾓>30°时相⽐,⾻折预后的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明显降低;⽽盂极⾓<20°的患者采取⾮⼿术治疗的预后极差。

肩关节上⽅悬吊复合体(Surperior Shoulder Suspensory Complex anatomy SSSC):包括环形结构(关节盂、喙突、喙锁韧带、锁⾻远端、肩锁韧带和肩峰)、上⽅⾻性突起(中三分之⼀锁⾻)和下⽅⾻性突起(肩胛体最外侧和肩胛颈的最内侧连接部分)共同组成。

悬吊复合体中有2个部位及以上损伤,才会造成不稳定,导致“漂浮肩”(floating shoulder)floating shoulder:传统定义:两个⾻性⽀柱结构的⾻折导致盂肱关节同中轴⾻失去联系;2001年Willian将之扩展定义:肩胛颈合并关节盂和盂肱关节失去痛肩胛⾻和中轴⾻的⾻性及韧带连接;包括:肩胛⾻解剖颈⾻折;肩胛⾻外科颈⾻折+喙锁韧带断裂+喙肩韧带+-肩锁韧带断裂;肩胛⾻外科颈⾻折+锁⾻⾻折+喙肩韧带断裂+肩锁韧带断裂;肩胛⾻⾻折⼿术需要固定的区域:喙突,关节盂颈,肩胛冈基部、外侧缘;⼿术指征1、肩胛盂⾻折。

⾻折移位>5 mm,关节⾯台阶>3 mm,1/4前缘或1/3后缘的关节盂⾻折,关节盂⾻折导致肱⾻头半脱位,⾻折移位过⼤可能导致⾻不连;2、肩胛⾻突起部位⾻折。

⾻折移位≥10 mm,⾻折压迫神经⾎管束,⾻折伴韧带损伤,影响肩关节活动,伴需⼿术的同侧肩胛⾻⾻折;3、肩胛⾻颈部⾻折,移位≥10 mm,成⾓>40°,盂极⾓<20°。

4、 2处及2处以上肩关节上⽅悬吊复合体(SSSC)损伤。

一例肩关节恐怖四联症的诊治

一例肩关节恐怖四联症的诊治

一例肩关节恐怖四联症的诊治患者男性50岁因高处坠落摔伤致右肩疼痛、功能障碍2小时到医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右肩关节脱位',给予手法复位并固定,而后复查CT可见有肩胛盂骨折,继续保守治疗。

伤后一个月检查核磁共振示右肩巨大肩袖撕裂,因肩关节和上肢功能障碍,于伤后2个月到台州骨伤医院就诊。

受伤时X片和复位后片子及CT检查伤后一个月的核磁共振检查可见:巨大肩袖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腱脱位、肩胛下肌撕裂、冈上、冈下肌肌腱撕裂,短端回缩明显。

术前检查的功能情况右上肢不能外展离开身体。

1?e.apply(t,arguments):e.call(t,n):e.call(t)}'> 00:00 00:09 肩关节不能前屈、外展外旋,只有屈肘关节功能伸肘关节活动功能存在,但肌力只有3级。

1?e.apply(t,arguments):e.call(t,n):e.call(t)}'> 00:00 00:09 不能伸腕伸指,呈垂腕垂指畸形1?e.apply(t,arguments):e.call(t,n):e.call(t)}'> 00:00 00:09 关节松弛下垂并不稳定。

经体格检查后,完善肌电图、B超检查,明确有臂丛神经损伤,部位处于束支部,累及损伤神经为腋神经和桡神经。

诊断为1、肩关节脱位复位后伴骨性Bankart损伤2、巨大肩袖撕裂3、臂丛神经损伤(束支部)给予行一期切开神经探查松解,关节镜下肩袖撕裂修补手术治疗。

术中见桡神经损伤变长,腋神经损伤后疤痕增生卡压。

关节镜下可见盂唇骨折给予行骨折复位铆钉内固定。

巨大肩袖撕裂给予清理松解后行单排铆钉修补固定。

术后10个月的随访功能,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桡神经于术后三个月就开始恢复了。

1?e.apply(t,arguments):e.call(t,n):e.call(t)}'> 00:00 00:19 术后肌肉萎缩也明显恢复到正常术后一年功能基本正常,恢复渔民工作!小结:肩关节脱位伴骨性Bankart 损伤、肩袖撕裂、合并臂丛神经损伤被称为'肩关节恐怖四联症'由于损伤后症状表现重叠、复杂,临床上经常被漏诊误诊,耽误早期明确诊断、手术治疗、及康复训练,影响病人的肢体康复。

肩胛骨关节盂骨折-前入路带线锚钉内固定(手术记录)20230719

肩胛骨关节盂骨折-前入路带线锚钉内固定(手术记录)20230719

患者采用沙滩椅体位
取左肩关节前侧入路,沿Langer线切开,中心点位于孟肱关节处,上下延伸至肱骨头上下界,长约8cm。

切开皮肤及筋膜层,向内暴露喙突,可见喙突骨折,并连同联合肌腱向外下移位,自内侧沿肌纤维劈开胸大肌,暴露喙突断端,向外侧翻起三角肌,后内侧翻起喙突骨折远端及其所连接的肌腱,将上肢处于外旋位置,切除肩峰下滑囊,显露肩胛下肌腱,在距离肱二头肌腱沟内侧2.5cm处,沿着肩胛下肌腱上下界切开。

然后剥离显露下方的前方孟肱关节囊和肩胛颈部的骨膜,向内侧翻转,按照肩胛下肌腱切开方式切开前方关节囊,向外牵引上臂将肱骨头拉开,可见肩关节前下方关节囊撕裂,关节盂唇向前下方塌陷移位,复位骨折后关节面可恢复。

向内上翻起骨折断面,于关节盂前、前下、下缘各打入合适的带线锚钉1枚,复位关节盂骨折,关节盂形态恢复良好,克氏针两枚临时固定,锚钉所带线牢固缝合关节盂前、前下、下缘盂唇及周围结构,活动肩关节良好,无脱位及卡顿。

拔除临时固定的克氏针,用可吸收缝合线逐层缝合关节囊、肌筋膜。

复位喙突骨折端,位置良好,以合适的空心螺钉固定喙突,再次活动肩关节,联合肌腱及喙突固定牢靠,无异常活动。

充分止血,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创腔,创腔内置硅胶引流管一根引出体外。

清点器械及用物对数后,逐层缝合筋膜、皮下及皮肤,无菌敷料包扎,术毕安返病房。

术后肩关节外展架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要】目的 总结评价手术内固定治疗肩孟骨折对肩关节功能的疗效及相关优势。方法 回顾分析 2 0 年 1 06 月至 2 1 00年 l 2月怀集县人 民
医 院骨科 采 用 重建 钛板 治疗 肩 孟 骨折 1 2例 ,其 中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2- 0岁,平 均 3 05 6岁;左 侧 7例 ,右侧 5例 ;高处 坠落伤 3 , 例 交通 伤 6例 ,重物 压伤 2 ;合 并颅脑 外伤 ,胸 外伤 、锁 骨折 等共 9 ;受 伤至 手术 时 间 3 1d 例 例 - 0 ,平 均 6 ; 前 常规摄 x 线片及 C d术 T扫描 ,
国眶|匿—盈同
2 1 年 8月第 9卷 第 2 期 0 1 4

临床研究 ・ 4 7
显。④ 阑尾周 围脓肿 :阑尾形态消 失,阑尾区 间不 规则液暗 区或混合 性 包块 ,边 界不清无 完整包 膜 ,周 围见较强 回声光带 。彩色 多普勒 显
示 阑尾周 围组织血流 丰富。 2 . 间接征象 .2 2 ① 网膜 包裹 :阑尾周围 网膜 ,明显增厚 呈团块状 强回声 。②腹 腔 积 液。 ③阑尾 粪石 。④肠 系膜淋 巴结肿 大 ,发生于 阑尾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围,呈椭圆 形 ,多为孤立性 。⑤阑尾周 围肠管扩张。 3讨 论
为假阴性。本组以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假阴性比例最高,漏诊9 ,占 例
6% (/5 。单 纯性阑尾 炎形态学 不典型 ,是导致 超声检查假 阴性 0 91) 结果重 要因素 ,另 外患者肥胖 ,肠腔积气严重 、阑尾肿胀程度 轻及位 置变异 、单用低频腹 部探头扫查 等综 合 因素是 造成 超声诊 断急 性阑尾 炎假 阴性的主要 原 因 】 于直接 征象 声像 图的急性 阑尾炎超声 诊断 。对 较容易 ,但对于部分超 声仅表现为各 种各样 的间接征象 的阑尾 炎患者 应适 当增大 扫查范 围,多注意其 间接 征象 ,如 :肠 系膜淋 巴结 肿大 、 阑尾粪石 、阑尾周 围包块 、阑尾周 围肠管扩 张、 阑尾 周 围积液 等 。 】 因此在超声 未探及肿 大阑尾 ,而临床上 又表现为较 典型的阑尾 炎症状 时 ,间接征象就成为超声诊 断阑尾炎的重要依据 】 。
[】 骆韵青, 3 章燕锋, 沈春富.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 断急性阑尾炎假阴
性分 析 [ . J 中国临床 医学 影像 杂志 , 0 , () 4. ] 2 7l 2: 4 0 8 1
[】 区秀红, 4 林彩霞, 黄剑 兰.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及误漏诊分析
[ _ 用 医技杂 志, 1,76:8. J实 ] 2 01() 7 0 5
阑 尾 附 着 于 盲 肠 后 下 端 , 形如 蚯 蚓 ,长 约 5 1 c ,直 径 约 ~ Om 0  ̄ . m。正 常阑尾在超声上一般不易 显示 ,但在发生炎症 改变 时 , . 0c 5 7
可被超 声探测 到。急性阑尾 炎可分为单纯 性阑尾炎 ,化脓 性 阑尾炎 , 坏疽性 阑尾炎和 阑尾周围脓 肿4 种病理类型 。这4 种类 型为病理发展 的 不 同阶段 ,因而超声上也有 不同特征表 现,高频超声探 头可清晰显 示 肿大 阑尾壁各层 结构及 内部 回声情况 。由于高频探头穿透 力的限制 , 对肥胖者 检查 时不理 想 ,容易漏 诊 ,此时 可用 低频探头扩 大图像倍数
来显示 ,或加压探头拉近与阑尾炎的距离达到阑尾显像… 。联合应用
低频 凸阵探头可取 长补短 ,显示 阑尾全貌 、走 向及其病变 范围与周 围
组织的关系 。
急性阑尾 炎与其他 炎症 性的改变一 样 ,血供 增多 ,彩 色多普勒于 阑尾壁或其周 围显示较丰富血供者 占7. 】 1 %口 8 。但缺少血 流信号并不 能 除外阑尾 炎。坏疽性 阑尾炎与化脓性 阑尾炎有相 似的声像 图表 现 ,鉴 别时应根据 阑尾 内部 及周围的血流分布 的彩色多 普勒 血流显像 :坏疽 性阑尾炎 阑尾壁血管 栓塞 ,彩色多 普勒 显示血 流信号减少 ,而因为炎 症 反应化脓性 阑尾炎则 显示彩色血流较丰富口 ] 。 化脓性 阑尾炎超 声诊断符 合率较高 ,而误漏诊最 多为急性单 纯性 阑尾炎 。本组 20 中,超声诊断2 5 ,漏诊 1例 ,即在超 声上 表现 8例 6例 5
[] 姜忠强, 5 刘庆华. 儿童急性阑尾炎 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型研 究
[. J 山东生 物医 学工程 , 0, () 72 . ] 2 01 4: .9 0 9 2
肩盂骨折 内固定治疗对肩关 节功能影 响的临床观察
邓思然 李 兴 榻天勋 罗雨桥 罗柏锋 盘永光 邓子 贤 钟小 荣 ( 东省怀集 县人民医院骨 科 ,广东 怀集 5 6 0 ) 广 24 0
彩色多普超声对诊断急性阑尾炎有较高的准确性,并且能根据超
声图像特征进 行分型 ,为 临床诊疗阑尾 炎提 供可靠 的依据 。但有 时会 因各种原 因而造成超声诊 断的假 阴性 ,因此在遇到 阑尾炎临床症状 较 典 型而超声直 接征象不 明显时 ,应结合压痛 点扩大扫查 范围 ,多注 意 间接征象 ,以提 高阑尾炎 的超 声诊断率 ,使 患者能得 到及 时准确 的诊 断和治疗。 参 考 文献 [] 黄 红 萍, 1 李恤 民, 英 , 阑尾 炎 的高 频彩 色 多普 勒 超声 检 查 张锋 等. 30 0 例分 析 [ . 国医药 导报 , 0 , 3) 5 . J中 ] 2 9 (0: 5 0 6 1 [] 钟 翠薇 . 阑尾 炎的超 声诊 断 [ . 海 医学 影像 , 1,91: . 2 急性 J上 ] 2 01() 9 0 4
根 据 Ie e dbr g分型 : I型 2例 , 川型 3 ,I型 2例 , V 5 。手 术 采用肩 胛骨 后侧 入路 ,显 露 骨折端 ,选择 重建 钛 板 内 固定。结 果 1 I 例 V 型 例 2 例 中全部 获得 随访 ,随 访 时间 2 1 月 ,平 均 4个 月。切 口、骨折 均愈 合 ,无合 并伤 ,肩 关 节活 动功 能 良好 。结论 手 术 治疗肩 盂 骨折 临 - 8个 床 效 果好 ,较 非手 术 治疗在 稳 定肩 关节 、减 少畸 形愈 合 、减 少残 余疼 痛和 更早期 有 效功 能煅 炼 等方 面有明 显优 势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